《我的娜塔莎》是一部由郭靖宇执导,朱亚文 / 伊莉莎 / 岳跃主演的一部剧情 / 战争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娜塔莎》观后感(一):向来缘浅,奈何情深?
之前在电视上看到《我的娜塔莎》首播,觉得这部剧很吸引人,那些标榜纯爱的狗血剧真的弱爆了,从网上下载全集后跟爸爸妈妈坐在电视前挨着把每一集看完,真真觉得感动。最后那几集让我由衷感叹,眼泪哽咽在喉,因为怕母亲嘲笑,所以没有哭出来。
这部电视剧是包含了战争剧、谍战剧、年代剧和爱情剧一体的综合型大剧,作品的正确定位应当是跨国界年代爱情史诗大剧。撇开它的历史背景的正确性,这是一部很棒的电视剧,看完之后我特别想赞编剧!能把这样的爱情娓娓道来,前面的战争、埋伏都是为着后面被各种因素阻止却始终坚定不渝的爱情做铺垫,看完全剧,才懂得什么是真正伟大的爱。想起剧中黑龙江那家钓鱼的郭大婶说了一句特别贴切的句子:这一句话差点把我眼泪给整出来了。是的,那样的坚守和等待,那样的非你不娶非你不嫁的承诺让人不得不感动不得不震撼。
印象最深的有三处。第一处是战争结束,娜塔莎与庞天德之间因为鲁莽和误会没能结成婚,娜塔莎被除去军籍回到苏联,去庞天德家里吃最后一顿饭,然后他们两个在屋顶一个跳舞一个拉手风琴,庞天德拉着拉着就哭了,娜塔莎跳着跳着也落下泪,然后天德抱住娜塔莎,害怕这一别就再也不见。他说,他为了尽孝道,只能把这份爱搁在心里。第二天,庞天德出现在娜塔莎回苏联的火车上,娜塔莎问他为什么在这里。原本我以为庞天德想要和娜塔莎私奔,但他没有,他说:“我想送你到边境。”他放不下,但为了恪守道义,只能做出这样的卑微举措。
第二点是他们在和平年代再次决定要结婚,但在结婚前一天娜塔莎因中苏关系被迫遣回苏联。庞天德狂奔到火车站为了给娜塔莎送别。这对苦命的恋人始终不能完成正式的婚礼。庞天德的内心独白是:我预感我很可能会永远的失去她。他们都是那样害怕失去彼此,但始终命途多舛。太多的阻隔使他们相爱却不能在一起,但彼此无论多么艰辛多么苦难,始终认定彼此是自己的唯一,向来缘浅,奈何情深?
第三处是在中苏边境上隔着不宽不窄的漠河。娜塔莎说,她庆幸世界上有这样一条河能让他们只有这么近的距离。可就因为有这样一条河,咫尺间隔了天涯,一条河间,两个世界。他们相互等待,庞天德始终坚持不跨越国界,他说他爱他的祖国,但他不离开这个寒冷的小土屋,因为这里是离自己恋人最近的地方,他爱住在他对面的那个女子。然后每天隔着漠河,他们相互打着旗语说着情话说着山盟海誓至死不渝。
只是好景不长。跨越生死跨越国界的爱注定背负太多历史遗留和苦难。他们有自己的坚守和信仰,漠河上流淌着无法相守的哀伤。
中途还有一些感动点,满江红跟顺子。伊田纪子对庞天德自始至终刻骨铭心的爱和执着,瓦兹洛夫对娜塔莎的执念都让这段感情变得深刻而厚重,他们对不起一直爱着他们的人,但感恩不是爱。这将爱情的本质体现的淋漓尽致。他们也都是倔强的人,不因为感谢和愧疚而舍弃真爱。后来他们各自成婚,我想是因为编剧希望实现大团圆结局,安慰那些对纪子和瓦兹洛夫的执着追求不求回报的爱心酸赞叹的观众。
结局虽显得有点刻意,但相爱的人最后能熬出头修成正果这样的大团圆结局才真正让人对生活充满希望。也对每一个苦苦爱着对方的人有一个满意的交待。
所以当我看完全剧的时候,我决定为这部剧写一篇影评,赞美这部宏伟的爱情史诗。豆瓣的评分是6.6,我知道它远不止这点分数,在我的想象中,应当在8、9分的样子。看完非常静距离的花絮才觉得演员在剧中的演技真的太棒了,我完全陷在他们的爱意里,却忘了这不过是戏码。所以为着演员和演技我都想给这部剧打满分。
我觉得,真正看完这部剧的人应该都不会蓄意喷这样一部好剧作。
能够感动我的电视剧很少,看到后来十集是真正被感动了。
娜塔莎很美。但苏联人骨子里的粗犷和直接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的,有好有坏。
在那个年代,他们的爱情经受太多考验。时间,国界,社会舆论。。还好,能走过来,八十岁能在一起,也是美。
2.一般的电视剧的精彩部分集中在前十集,这部剧也是如此,精彩部分在天德和娜塔莎还未归家之前,回家之后的剧情未免拖沓和无味,这也是这部剧我没有评得满分的原因。可从生活另一角度来说,生活正是像这样的拖沓无味。
《我的娜塔莎》观后感(三):我是你的娜塔莎,你是我的瓦洛佳
这是一个浮躁的社会,喧嚣的社会,对于这样一份美好的爱情也许只能存在于上个世纪的四五十年代了,虽然现在红剧仍是广电总局宣传的主题,但我想也许看的人似乎也并不是那么地响应。看了我的娜塔莎,心中真的很有感触,一直都想用最完美的文字来形容这部剧,可是我的词汇太缺乏,终究只能是胡乱说几句罢了。
不可否认的是,这部剧中间某些部分不是很好,譬如,潜伏那一段,说真的,我感觉与余则成的潜伏相比,真的是逊很多,但这毕竟是一部爱情史诗,主打还是爱情二字,前面的战争、潜伏也全部为了娜塔莎与庞天德的爱情做铺垫。太多的变迁。误会、国家政治是阻碍在相恋两人之间最大的障碍,但在国际河的两岸,他们彼此用旗语表达自己最真挚的爱情,说真的,许久没为电视剧哭过的我,在这样的比划之间,已是欲罢不能,我不知道那是一种怎样的信仰在支撑着他们,彼此不顾世间的寒冷,也许在他们看来,早已经忘了天有多冷,水有多冰。。。。
一直很喜欢朱亚文,看了太多的偶像剧,后宫剧,也许正是一种这样的纯中国爷们,这样的硬汉帅哥才能让人更加觉得眼前一亮,演员演技真的很棒,我习惯每次看完一部剧后再继续看他们的幕后花絮,这部剧喜欢的让我看完花絮之后发觉原来这样美好的爱情却是演出来的,难免让人感觉有种被骗的感觉,也许,这样的爱情只能存在于电视剧中罢了。
正如主题曲唱的一样,千里万里的风云,怎能阻隔爱的人在路上,那样的一江春水又岂是能阻碍相爱的人的理由,跨越了国界,跨越了漫长的半个世纪。唯一让人欣慰的是,最后俩人还是在一起了,并且还有了一个儿子,尽管有点假,但还是让我心中留下了一丝安慰,否则真的枉费了看了这么多集,还是喜欢大团圆的结局。
喜欢朱亚文,喜欢娜塔莎,喜欢他们那种美好的爱情,亦有如此,夫复何求?
《我的娜塔莎》观后感(四):他们好像都能爱很多年(一)----《我的娜塔莎》
相逢人总会相逢,相知的人总会相知,相爱的人总会相爱,但是相爱之后呢?
剧透~~~~~~~~~~~~~~~~~~~~~~~~~~~~~~~~~~~~~~~~~~~~~~~~~~
抗联战士庞天德被苏联女军官娜塔莎救治,因为急于解救危难中的队伍偷跑掉,和娜塔莎产生了很大的误解,当两人正式相遇时产生了很大的矛盾,不久娜塔莎成为庞的教官,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其实我并不喜欢这样的开局,相遇时的矛盾激化了两人的了解,随后因为了解逐渐产生情愫的套路很多见,娜塔莎飒爽的形象惊鸿一瞥,过目难忘,让人无法忘怀。
娜塔莎和庞天德互相协助一起执行了几次危险任务,中国战士的刚毅和热血打动了美貌的娜塔莎,后又假扮夫妻铲除奸细,在几次任务中牺牲的战友激励了两人的依恋。
重情重义的人互相吸引看来总是很容易,战斗的场面虽然略显单薄,但是感动常在,庞及其战友的固执或许没有过多吸引娜塔莎,但是忠诚的心是能打动任何文化下的热情的人,爱可能很难,不做掩饰的真诚让感情只是顺水推舟。
第一次分离是庞去参加欧战,危难的时局不允许两个刚刚相爱的人面对分离时过多考虑,庞对感情的守护冲击着娜塔莎的对爱的信仰,以后他们无休止的爱或许因为一开始的守护不再停止。
因为一次任务两人误入土匪窝又结拜天地,执行任务中顺子和满江红的死,更是让他们对失去有了更深的领悟,或者这样在以后漫长的分离中能坚定的恪守爱情才有依据。
娜塔莎和庞又一次假扮夫妻回到了庞的家乡,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激烈冲突让娜塔莎无法适从,隐藏的内心也无法释放,娜塔莎和庞的家庭矛盾重重,他们面临了第一次生离死别,身份暴露的庞被捕后被残害,娜塔莎回到苏联。
任何事物都需要积淀才无法忘却,生离死别的人选择了延续爱情,矛盾和冲突在失去面前显得那么微不足道,这一段在整个故事中占很大比重,也正是因为失去的痛让两人在一切阻碍面前那么坚强。
终于重逢庞天德的娜塔莎将她和庞家庭的关系激化到顶峰,庞的家庭也开始誓死反对两人,庞天德出于对家庭的孝顺掩埋了自己的爱情,刚刚重逢的恋人很快分离。一直到解放后庞天德又感染瘟疫几乎死去,他的家庭将他推向从死神身边救回庞的纪子,但娜塔莎和庞顶住了别人的追求。
“爱和恨一样多,就不爱了”,我并没有多少悲伤,因为前面三十多集都是铺垫,后面的痛才是高潮,不过,“爱和痛一样多,就累了,爱和恨一样多,就不爱了”,我承认。干扰一份感情的原因会很多,最强烈的莫过于第三者的追求和人生观念的巨大分歧,巨大的压力下两人注定再次分离,他们的爱需要执着,更需要放开一切的勇气,显然他们拥有的勇气还不够。
书信传情,两人柏拉图的爱恋跨越了一切,精神相惜让他们进入苦情阶段,多年后娜塔莎终于作为中苏合作的专家再次重逢,时局的变化又匆匆无奈离去,消逝的青春和伤痕累累的身躯已经无法磨灭爱的信仰,庞的父亲多年后终于认可了他们的执着,庞来到一河相隔的中苏边境,两人隔河对望,辛苦的爱着对方。
当我两鬓斑白,当我艾发衰容,我不灭的精神是否依然延续?我们活的到底是精神还是肉体,这个问题其实我一直在犹豫,我们贪婪的心唯一不敢贪恋竟然是爱情,扪心自问,有谁敢为爱丧尽容颜,受尽凄苦。
又是很多年,庞和纪子最终结婚并有一女,无法释怀爱最终在中俄完全开放后重新提起,暮色之年的庞百般辗转找到了娜塔莎,当年她和庞边境时怀孕后再次彻底分离,和苦恋她的苏联人瓦兹洛夫结婚,儿女已经成人,饱经沧桑的两人最终修成正果。
流俗的美满又有点不相称的桥段,两人还是承认了分离,分别接受了别人的依靠,了却心愿的修成正果走到了美满的大结局,我只能说,生活对纪子和瓦兹洛夫是公平的,生活在鼓励这些同样守护爱情的人们,其实我挺懂他们的,爱就爱了,即使没有庞和娜塔莎的那么深邃,那份爱也是毋庸置疑和唯一的。
一首好歌~~~~~~~~~~~~~~~~~~~~~~~~~~~~~~~~~~~~~~~~~~~~~~~
《爱的人》
演唱:沙宝亮
在那开满鲜花的河岸上
山河破着
来吧 姑娘
拥抱你最爱的人
美丽的白桦林
请把你的风声唱响
千里万里的风云
怎能阻隔爱的人在路上
时光无言流转
岁月因爱而美着
我的疼痛
你的目光
你的忠肠
人生醉着
思念在颠簸中不屈的绵长
来吧英雄
亲吻你最爱的人
美丽的白桦林
请把你的风声唱响
千里万里的风云
怎能阻隔爱的人在路上
时光无言流转
岁月因爱而美着
我的疼痛
你的目光
你的忠诚
一点小评价~~~~~~~~~~~~~~~~~~~~~~~~~~~~~~~~~~~~~~~~~~~~~
豆瓣上得剧情简介好苍白啊,完全看不出来电视剧对感情的表达,更不要说吸引了,或许是我太容易被打动,或许是我太容易被满足,我确实深受感动,让我可以抛开一切瑕疵,完全的沉浸其中。“时光无言流转,你是否依然坚持你对爱的态度,故事是虚构的,但感动仍在,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敢于坚持去爱的人致意!”(本句摘自其他豆友的评价,我觉得很到位。)电视剧里我可能会放开一切,但是我真的能放开一切束缚?只能梦想并期望真的可以义无反顾。
一点其他的~~~~~~~~~~~~~~~~~~~~~~~~~~~~~~~~~~~~~~~~~~~~~
我的生长环境确实造就了一些相爱很多年的人走进了婚姻,看着两个从小长大的同学难以掩饰的幸福,我真诚的祝福和羡慕,标题叫“他们好像都能爱很多年(一)”,也因为同样还有一个电视剧《请你原谅我》,开始想写那个评论,但是看过后觉得没别人深刻就放弃了,现在正在重看《我的娜塔莎》第二遍,希望看后又不同的感动,起码不像第一遍这么浮躁。
最后~~~~~~~~~~~~~~~~~~~~~~~~~~~~~~~~~~~~~~~~~~~~~~~~~~
别和现实搞一起,那就错了,我的满足是我身心、精神的愉悦,我不活在虚构但是我有梦想,我的梦没有金戈铁马,没有生离死别,只想一个像娜塔莎一样可以让我无限依恋的人出现在我生活,从此拥有人生的目标,拥有真诚的灵魂。
《我的娜塔莎》观后感(五):我的娜塔莎
看着看着,不知不觉中就陷入了娜塔莎与庞天德的情感故事中,被他们的爱情故事所感染。他们爱情所遭遇到的种种挫折与磨难都是那个年代的产物,但他们的爱情将困难一次次击破,至死不渝,只是为了一个爱的承诺。即使是岁月,这世界上最无情的东西,也不能阻挡住他们之间的相爱。庞天德与娜塔莎是世界上最傻的人,也是世界上最值得钦佩的人。他们的傻是因为为了一个承诺,却间接伤害了最爱他们的人,苦苦的等待,让自己心力交瘁。但令人敬佩的是他们阐释了什么是爱情,什么是海枯石烂,至死不渝。
电视来源于生活,也同时对比于生活。对于现实中的爱情,早已被金钱地位冲击的所剩无几。彼此之间的相爱更多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一旦无利可寻就抛之脑后。太多太多生活中的例子说明了许多,以至于我们很少被感动,对太多事都麻木了,一切都是理所当然。
娜塔莎与庞天德的故事见证了中苏之间的关系,更见证了一份可歌可泣的爱情。
《我的娜塔莎》观后感(六):郭靖宇导演,高满堂编剧的电视剧不得不看
前半部分很像谍战剧,很精彩,后面很像年代剧,一样有味道。最后几集的情节有人觉得比较假,但是确实很浪漫。尤其喜欢里面男女主人公不能相见时写给对方的信。
朱亚文在这部戏里的表现跟以往有所不同,这是个有头脑,有知识,冷静,孝顺的角色。很多任务都是通过理性、技巧的方式去完成的,而不是一味的蛮干,逞英雄。但是该男人的时候还是很男人,勇敢,有担当,有责任感。更有层次,更有深度。当家里不同意他和娜塔莎的婚事时,他是耐心劝求,甚至使小计策,而不是像闯关东里的传武,直接离家出走了。大多数时候是个非常恭顺礼貌的人,甚至在打入日本人内部的时候,表现得卑躬屈膝。后面当上了工程师,看起来是个文质彬彬的人。
喜欢瓦兹洛夫,这个帅气的俄罗斯军官,不求回报,守护到底,他很爱娜塔莎。
他们在二十岁左右相识,快四十的时候以为终于能结婚了,最后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沧桑,终于能在一起了。
《我的娜塔莎》观后感(七):不真实 很气愤
剧中 娜塔莎的热情 与庞天德的态度落差太大 根本不像有很深的感情 他始终对她不冷不热 还在结局寻找娜塔莎 虚伪! 让我很厌恶 好像女主角求着爱他 一厢情愿一样 还有东北那么多的俄罗斯族 他们为什么就不行 还严禁通信 不现实! 我厌倦了那种等了几十年后在一起的故事 这不叫终成眷属》 叫悲剧!
里面他们有太多次可以避免悲剧 他故意的造成了 还有娜塔莎付出得太多 而庞天德回报微不足道 还有对娜塔莎的不满越浓
这是一部失败的片子
《我的娜塔莎》观后感(八):如果爱,请坚持下去吧
这剧半年前看的,现在才来评。
除了后面隔河相会那点有点不现实难实现(未必绝对不行)外,其他的就算很有诚意的。这两个年轻人,国籍民族不同生活背景不同思维不同,但是却互相吸引相爱了。如果编导只表现这个,爱情并不深入。
庞和娜塔莎经历的磨难还有自己的相处上的误会,娜塔莎太倔,一气之下把庞的父亲送进监狱。而庞也很年轻,气愤于此,但未理解娜塔莎作为一个年轻姑娘尤其是异族年轻姑娘的那因爱而生的莽劲。
俩人因为内在失去对方。年轻时,不懂爱情啊。
后来,俩人年长了许多成熟了许多,竟然能够借娜塔莎援华相遇,这是他们爱情得以发展的机会。俩人终于能够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了,而娜塔莎也越来接近中国式媳妇的善解人意。这样的爱情婚姻应该是美满的吧?但是却又因为时代和国家原因而被拆散。内在的外在的问题,一浪比一浪阻遏。旁边有纪子的不计回报的恩人式追求,经过内外的波折,心里的爱人还能维系吗?那场真正的爱情,还能存在下去吗?现实是如此现实,而爱情能有多大力量呢?
然后才有了庞天德不顾一切寻找娜塔莎的那河边相会。我承认这段落多少有点浪漫过头现实不足,还旗语,还牛肉汤!那是什么时代啊?那时代是多么紧张和残酷啊!但是,但是,但是——这是剧啊!来自生活高于生活啊!
后面娶了纪子,不像很多人骂庞天德对娜塔莎的薄情,年纪渐长,要留后,对家族的责任,纪子的深情。。。这就是无奈的生活。但是谁知道庞天德心里是否还有娜塔莎。有,当然有,只是埋在心里最深处了。那种痛苦和无奈,观众但凡有点心的,就能领悟到。最后,就算白发苍苍又如何,就算你美貌不再我不再挺拔又如何,爱人啊,你不是年轻美丽而而值得爱的,你是因为你是你,你就是此生我的爱人而值得爱的啊。
我之所以给这剧高分,就是因为它的诚意。
他赞颂的是为爱而坚持的精神。在世事面前,爱情太脆弱了。不光爱情,感情和现实、人伦等有矛盾时,都显得太脆弱和不合时宜。但是这个剧想说的是:不,爱情是伟大的力量,虽然拥有它的不过是平凡人。我们可能经历外在的阻挠,也可能经历内在的不成熟的困境,经历了青年,经历了中年,经历到衰老的老年,都无所谓,但是既然相爱,就坚持下去吧!
你坚持了爱,所以你值得爱。你是“我的娜塔莎”,我是你的“瓦洛佳”。
《我的娜塔莎》观后感(九):爱情,只能是爱情
春节来临,天气不好,难得休息,我和妻没有出门,上网看上了连续剧《我的娜塔莎》。41集,三天时间竟然也就看完了。看的过程中,好心的妻时不时掉下眼泪,我一边看戏一边看妻的热闹,渐渐的也就看进去了,首先听进心是的主题歌“在那开满鲜花的河岸上,战士们追寻她带着花香的目光...”,歌词写太美了,加上沙宝亮的演绎,比喀秋莎好听多了。跟着动人的旋律,心房被故事情节轻轻地抚动了,一圈圈的感动轻轻地荡开去。剧情有不真实的地方,前面的战争戏有些地方不靠谱,后面的戏则回避了反右、文革的可怕,不过不影响表达这个剧的主题,那就是爱情。看过这个戏的人,可以感受到,纪子可能代表的是生活、生命,厚重而压抑,而娜塔莎则只代表一个,那就是爱情,狂野而执着。爱情被这个剧放在了最高的位置,从顺子和满江红开始,编剧和导演的目的已经很明确,生活,甚至生命,一切都要让位于爱情。很久没有看到这样执拗地描述爱情的剧了。物以稀为贵,中国人太多,都把自己和他人看得贱了,人贱了,何谈感情;穷得太久,把钱太当回事,更加忽视了感情。于是,眼前总是看到千篇一律的金钱和权力的故事,看到疯狂的人们为了这两样东西互相踩踏。爱情,就像是角落里破砖堆下的衰草,渐渐湮没,渐渐遗忘。今天,看完了这个剧,知道了曾经坚守的东西还被在意着,滋润心灵的暖流微弱地吹了进来,掀开那些破烂的砖块,看到嫩红轻绿的芽已经探出头来。挺喜欢扮演娜塔莎的这个乌克兰姑娘,脸型圆润,无论是灿烂的笑,还是无声的泪,都能把那个虚构的娜塔莎,轻轻地推到观众面前。
看完了这个剧,还有一个最真切的感受,那就是苦难改变不了爱,同时也改变不了生活。生活没有剧本,无论欢乐,还是苦难,都在增加了生活的厚度。每一天、每一事,都是铺就人生路的砖石,过好每一天,认真过、开心过,做生活的主人。生活不曾改变,挑着担子,追寻一切值得我们追寻的东西,欢乐、爱情、真理。
《我的娜塔莎》观后感(十):真实是一面镜子
我发现大多数骂这部剧的都在说这段跨国恋如何YY,如何狗血
换言之,觉着中国男人泡洋妞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我也发现很多人是陪爹妈看的,说明上一代人是爱看的,
作为剧中那个时代的老辈人为什么不觉得这种跨国恋如何假?
他们比豆瓣这代要有的是发言权吧?
事实上在那个时代,剧中的中苏恋不仅存在而且在某些区域还相当多,
甚至很多还结婚生子,尽管结局不尽相同,但他们爱的丝毫不比剧中的
逊色。如今这代新人类根本厌烦一切中国历史,拒绝了解中国历史,
他们哪知道这些实实在在的真人真事。
中国,无论是彼时还是此时,都是这么落后,中国男人凭什么能
泡金发碧眼的洋妞?这大概是这辈人最不能相信的地方。现在
俄罗斯妞还会因为钱来到中国,嫁给中国男人,但那个时代凭什么啊?
我只能说句不客气的话:现在这代人里俗人太多了,在他们眼中,
没有什么不是物质的。可在那个年代,偏就不是这样!
无论是跨越地域,跨越阶级,跨越国籍,还是跨越种族的纯粹爱情
都是那样实实在在的存在过。这就是为什么两代人对一部纯爱剧
会有这样的反差的观感。现实的镜子可以照出一个人的容貌从纯美到
老朽的变化,历史的镜子更可以照出一个民族的精神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