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大电影之了不起的比赛》是一部由大卫·斯特登执导,马克·莫拉根 / 大卫·拜德拉 / 奥利维娅·科尔曼主演的一部儿童 / 动画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托马斯大电影之了不起的比赛》观后感(一):《托马斯大电影之了不起的比赛》:载着公平和友爱,驶向你的未来
文/黄鑫亮《托马斯大电影之了不起的比赛》观后感(二):《托马斯大电影》:来,为这样的托马斯点个赞吧
和小盆友一起看电影往往有两种极端的体验。一种是尴尬,当小盆友全程不停提出各种问题,让你根本无法好好看电影,而且,笑点还和你不同步的时候,往往会很尴尬。再一种就是顺溜,笑点和小盆友同步,小屁孩不仅自己能看懂剧情还能给你解释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有过这样的观影体验,家长常常会把自己作为亲子赢家。《托马斯大电影之了不起的比赛》观后感(三):做好自己,就是神奇 ——《托马斯大电影之了不起的比赛》
做好自己,就是神奇 ——《托马斯大电影之了不起的比赛》 火车头,托马斯 冒白烟的小个子 圆脸蛋,铁身体 日常转轨好手艺 大比赛,世界级 选手全是蒸汽机 我想去,比速度 高登却要夺第一 又想去,比花哨 无奈洒了一身漆 还想去,比力气 意外受伤被吊起 安全阀,躺在地 高登锅炉有危机 胖总管,让我去 雪中送炭助把力 大高登,不听劝 流星飞电漏了气 多多岛,无成绩 只能转轨觅胜机 艾西娅,印度妮 不比花衣比车技 正冲刺,铁轨上 障碍挡路真危急 托马斯,挺身出 排险甘把比赛弃 好小子,爱助人 你们并列是第一 小朋友,沉住气 努力坚持做自己 不羡慕,不妒忌 不要三心又二意 苦钻研,勤努力 最精彩的就是你 20170928-1002
《托马斯大电影之了不起的比赛》观后感(四):勇敢做自己的托马斯,赢得了不起的比赛
多多岛上铁路交通极其发达,纵横交错的火车线路连接起了来自东西南北的旅客,不同动力和型号的火车头在儿童作家Wilbert Vere Awdry的笔下,变成了个性鲜明的卡通形象,其中最为有趣的角色就是性格有点急躁,做事有点鲁莽的蒸汽火车头托马斯。《托马斯大电影之了不起的比赛》观后感(五):《托马斯大电影之了不起的比赛》你就是你,不一样的你!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然而有些却是你我共同的记忆,动画片是儿童时期最美好的记忆,诸如《蓝精灵》《猫和老鼠》《格格巫》《海绵宝宝》等,这些动画片无一例外的给了我们共同的记忆,即便现在的你和我身处异国他乡,也依然改变不了这一童年最美好的记忆。当年由央视引进的动画片《托马斯和朋友》则是00后最美好的记忆,这一系列故事至情至理,充满了乐趣的同时亦不乏哲理和童趣,就当时来说,这一系列制作远不及现在的数字技术,然而故事中的人物托马斯、爱德华、詹姆斯等角色个性鲜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给尚在童年的人以强大的团队凝聚力。《托马斯大电影之了不起的比赛》观后感(六):你就是你,最精彩的自己
说起托马斯,脑海中自然会蹦出许多个色彩鲜艳的火车头,一度曾觉得奇怪,如同《花园宝宝》、《天线宝宝》等看似简单枯燥动画片孩子们为什么会看的津津有味,他们到底在看什么,甚至在托马斯的火车头世界里,那些火车乍一看区别并没多大,都是一张圆饼脸上的口眼鼻,直到开始陪孩子一起看动画版的托马斯,才逐渐被这群可爱的小火车头所吸引,比如色彩丰富又搭配和谐的画面,火车头们各自个性十足的性格特点,发生在多多岛铁轨上属于火车头们的日常生活都充满着趣味。《托马斯大电影之了不起的比赛》观后感(七):托马斯大电影 | 他们真的很懂小孩
来源公众号:凡西笔迹
小家伙喜欢托马斯小火车一年多了,今年刚三岁。第一次带他试听英语早教课时,老师问他英文名字,他不假思索地说,Thomas
他和托马斯小火车的相遇,从一部动画片《托马斯和他的朋友们》开始,在此之前,全家对这部国外的动画片一无所知,不知道哪天,小家伙就在电视屏幕上用遥控器点到了,从此,这部动画片就被自动显示在电视主页。坦白说,我一开始有点无法理解,或者说欣赏不了,动画片里的小火车们一个个突兀的大脑袋,大眼珠,大眼白,灰白色的脸,随便一句台词都可以是表情包,刹一看还有点惊悚,反正是没有多少好感的。动画片里的人物不应该是可爱萌吗?比如哆啦A梦,花仙子,米老鼠,小猪佩奇,海底小纵队巴克队长……
可当时,那个不到三岁的小男孩一点也不怕,他在短时间内疯狂地央求我集齐30个心爱的小火车,而且能一一说出他们的名字,爱德华、斯宾塞、詹姆斯、道格拉斯……记点英文单词,背几首诗词,不比这个好?古人云,开卷有益,我趁热打铁买了一套托马斯小火车情绪管理主题的书,娃竟然也不厌其烦地将这二十多本书翻成破乱,有时着急大哭,平静下来自己安慰自己,“托马斯不要心方方(慌慌)”。
所以,和托马斯小火车相关的讯息他都不想错过,这部《托马斯大电影之了不起的比赛》刚上映第二天就带他去看了,这也是他第一次走进电影院。
大人们总是习惯在用餐时给饭菜加点料。看之前,我查了下预告片,发现各大主流推手党的大标题几乎也都是围着Chinese勇宝转,什么“中国小火车勇宝首次勇登荧屏”、“托马斯家族迎来中国小火车新成员”等,娃只为托马斯而来,如果硬要给自己找点陪看的理由,我倒是想看看老外如何向中国小朋友们示好,往往,中国人在老外的影片里是不讨好的打酱油角色,比如《绝望的主妇》里为拿绿卡,被女主骂低贱、阴险的保姆小梅。
现场看,电影制作方们过虑了,完全没有必要浓墨重彩地宣传Chinese勇宝,因为它真的就是个专业跑龙套的,和男主托马斯、女主艾维亚小火车都没有交集,只不过这次被制作方不吝描述为勇敢、拼搏、爱心的形象,而且在影片开头精心编造了一个Chinese勇宝和老虎的故事。毕竟“三年河东三年河西”,动画片制作人爱森特说,“三年前,我们没有想过电影会在中国上映,如今,中国已超越了英国,成为托马斯全球第二大市场”。即使没有头戴老虎布鞋头的Chinese勇宝,在座的托马斯小火车迷们,光是听到电视剧《托马斯和他的朋友们》熟悉的开场曲,立马就入戏了,一个个认真地等待着大荧屏上的老朋友们出场。
还别说,他们真的很懂小孩。
影片讲述了热情、单纯、开朗的托马斯想要参加全世界了不起的火车比赛,却不被多多岛上的火车们和胖总管看好,于是,他模仿来入选参赛的火车们,改变造型、添加装饰等,可谓煞费苦心,想尽了办法,但最后遭到一辆黑色小火车的阻拦,计划泡汤,在美丽的印度小火车艾西亚的鼓励下,托马斯终于意识到只有坚持自我,将自我做到极致,才能在竞赛中赢得希望,而当他抵达竞赛现场时,一场柴油火车策划的阴谋再度阻拦了他的去路,最终,阴差阳错的,他实现了参赛拿奖的愿望,而且也传达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观念。
一部好的电影需要靠悬念支撑,跌宕起伏,有节奏感,能使观众共情共鸣。从大人角度来看,它的埋伏太浅,镜头太短,观众很容易察觉,我旁边的一位家长,娃坐在她腿上兴致勃勃地看,她脑袋靠在椅子上,一副生无可恋的表情,内心OS应该是幼稚死了。我也几次想拿出手机,但看坐在左边的娃,由于人小重量不够,座椅容易翻,他只好抓着扶手洞里的瓶子,保持身体平衡,全程就这样盯着屏幕看,表情配合着剧情,从他的脸上我都能看出片子剧情的变化。
简单的剧情,孩子气的想法,加上冷不丁来的挫折和悬念,能让还不到一米二,在家里闹翻天的熊孩子们稳稳地坐在那里,不哭不闹。里面快节奏的音乐是重头戏,律动强,很带感,偏怀旧风格,让我想起电影《妈妈咪呀》,小火车们的台词代以歌剧旁白的形式,虽然听不懂英文,但娃每次音乐响起,都情不自禁地抬起手,go Thomas go,跟着音乐扭动,脸上绽放快活的笑容。
再加上动画片中惯有的互动环节,放到一半,托马斯会出来问大家,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谁赢得了比赛吗?小家伙们那叫一个配合,纷纷用小手朝屏幕上的答案指指点点,奶声奶气地喊出答案,似乎置身在幼儿园的感觉。那会儿,你会觉得,屏幕上大大脑袋的小火车们也许看上去不可爱,但看电影的孩子们真的好可耐。
一小时十分钟的电影很快结束了。小家伙还依依不舍,问他:
好看吗?好看。
哪儿好看?因为有托马斯。
电影告诉你什么道理了?不知道。
所以,孩子们的电影应该孩子们来评。大人们总把问题看的很复杂,想太多。
但是,谁铆劲宣传这是一部不分年龄界限,老少皆宜的全家欢影片,罚这孩纸抱着爆米花看十遍。
补记:
晚上,孩子说想起了个事儿。
做寄几(自己)就是,不管别人。
Get it!
我明天不想去幼儿园啊。
……
《托马斯大电影之了不起的比赛》观后感(八):紧张活泼有童趣,大人小孩都喜欢
好莱坞一向擅长把车类作拟人处理,像《变形金刚》《赛车总动员》和《机器人瓦力》都是如法炮制屡试不爽,和这些汽车形象相比,《托马斯大电影之了不起的比赛》的故事主人公托马斯是更资深的元老级偶像,自六十多年前,英国人奥德瑞在《铁路系列》故事中塑造了他,这个软萌萌的小火车头形象就开始在童话、玩具、游戏、影视等各个领域给孩子们带来快乐。《托马斯大电影之了不起的比赛》观后感(九):去掉片头讲故事就是个好电影
<p>把开头生拉硬扯、居心叵测、画风粗劣的一段去掉,我觉得故事还可以,7起码小朋友看的还是很投入的。我要吐槽的是一个给孩子看的动画,真没必要这么猴急的利用一下,注入不计前嫌舍己救人(勇宝救悬崖边曾嘲笑它的火车头)、领导恩赐(你舍己救人,我就赏你新喷漆;如果力气不够,施救的与被救的一起掉下悬崖,那个大腹翩翩、站的高高还会......)民族意识(让在剧中看到勇宝就兴奋的喊出来,幸好孩子被剧情感染,勇宝一闪而现时,相当安静;我想起鲁迅写他在日本看电影,插播军国主义镜头时,一些日本青年挥着拳头“嗷嗷”叫唤)这些个所谓......可能我想的多了。</p>《托马斯大电影之了不起的比赛》观后感(十):《托马斯大电影之了不起的比赛》:认识自我,认识世界
不同年龄段的人,都有着不同的童年记忆,其中动画片是回忆童年的一个很美好印记。从《鼹鼠的故事》到《米老鼠和唐老鸭》,从《猫和老鼠》再到《海绵宝宝》,这些不同时期的动画片曾经给不同年龄段的人带来了相同的欢乐。而对于 00后来说,当年央视引进的动画片《托马斯和朋友》则是很多人难以忘怀的记忆。这部故事简单却不乏启发、制作严谨却又不失童趣的动画片虽然技术含量不高,但片中托马斯、爱德华、詹姆斯、高登、亨利等等角色都富有个性,且重视团队精神和互助友爱,更适合小朋友观看。
如今,这部动画片的大电影版本《托马斯大电影之了不起的比赛》(下称《了不起的比赛》)又来到了中国小朋友的身边。实际上,这已经是在国内上映的第二部《托马斯和朋友》系列的大电影版本了,去年一部《托马斯和朋友们多多岛之迷失宝藏》首次登陆中国大银幕,就受到受到孩子们的欢迎。这部动画片的大电影版本保留了原作中的主要角色,利用了院线电影的充足时间来为小观众讲述了一个个更为复杂、也更有教育意义的故事,让小观众们在电影院里体会到了和在电视机前观看《托马斯和朋友》不一样的感受。
在这部《了不起的比赛》中,托马斯和他的朋友们又遇到新的问题,就是他们在参加了不起的火车比赛中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最终他们还是战胜了困难,将胜利留在了自己手中。影片中,可爱的托马斯为了参加比赛一开始是花样百出:也想把自己变成流线型,也想给自己重新喷漆把自己变得五颜六色……但是,他最终明白,参加比赛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信心和勇气,只有坚持自我才能在竞赛中赢得希望。在这部短短的只有 80分钟的动画片里,一直在利用托马斯的经历和行为来告诉小朋友们:只有坚持自我,才是取得胜利的最重要保证。
另一方面,这部电影给人印象深刻的另一个就在于教给孩子们用平等和友好的视觉去认识世界、认识别的国家的朋友。电影开创性地在片中加入了 14个来自世界各地的全新火车头角色,包括来自印度的艾西娅和拉吉夫、巴西的劳尔、俄罗斯的伊凡、澳大利亚的沙恩、法国的艾迪安、德国的弗丽达、意大利的吉娜、比利时的阿克塞尔等等,更让人惊喜的是,片中还有一辆中国的火车头“勇宝”,头戴传统虎头帽的勇宝将代表中国参加世界火车头大赛。勇宝亲切而忠实,被漆成象征喜庆的中国红,让大银幕前的中国小观众看起来感觉非常亲切。
影片用不同国籍火车头的外形与性格体现了不同国家的文化,引导小观众们去认识世界;而这些火车头中间虽然有着比赛的竞争关系,但却更有着平等的友谊关系。而这,也有助于孩子们世界上不同国家之间的关系的了解。可以说,这一部《了不起的比赛》在有助于帮助观众们重享童年记忆的同时,更能让孩子们感受自信,认识世界,可以说是获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