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公寓》观后感10篇
日期:2017-11-05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公寓》观后感10篇

  《公寓》是一部由安兵基执导,高素荣 / 姜成珍 / 张熙珍主演的一部恐怖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公寓》观后感(一):大致剧透+零散观点

这一个月开始看互动电视里的恐怖档电影,观点不甚明晰,就我而言,还是值得看的。(先不管其他观影者说的抄袭之类的问题了。) 其实是很不负责的剧透,因为我一边打扫家里一边看完的,会很多漏掉,抱歉。 因为是恐怖片,不要过分纠结逻辑、原因啥的。 -------------------------------------------------------序号只是分段,不是顺序------- 1、电视节目报道,当下人们大多是单身居住公寓,宅男宅女现象明显。 同时,公寓就死掉了一个女生,自杀,但死因不明。 恐怖气氛。 2、女主角是一个女强人,独立、骄傲,不听上司和下属的建议。 夜晚下班后,在地铁里遇见一个奇怪的红衣女人,问女主 你不孤独吗? 在地铁开来时,红衣女突然站在站台边缘,悬空上身,拉着女主想一起卧轨(但看完全片后发现,红衣女只是希望女主能及时拉回自己,挽救自己。) 女主认为红衣女想拉自己一块死,使劲挣脱,甚至折断红衣女的一根手指,最后红衣女流着眼泪悲伤地送开了手。女主没有拉住。 红衣女掉下站台,死掉。 从那时开始,女主就一直生活在红衣女的死亡气氛中,常常噩梦,其实就是自己吓自己。 3、女主晨跑遇到了对面公寓叫做允恩的女孩子, 问了和红衣女一样的问题 你不孤单吗? 允恩提到失去父母的自己和女主一样,一个人住,但是有很好邻居照顾自己。给了女主一个魔方,说是转好了,能解开心结。 4、对面连着死人,女主发现对面公寓夜晚总会忽明忽暗的灯光,发现了9:55的死亡点。女主跑去对面找允恩希望她晚上不要十点之前关灯。遭到周围邻居的反感,举报了她偷窥、神经质之类的行为。 (漏洞,因为那时的邻居包括女学生都应该对她关于允恩的事情如此上心而表现出疑惑惊恐的样子,但剧本这里忽略了,反而少了本来更多的悬疑感。) 5、连续几晚,女主都用望眼镜发现了照顾允恩的邻居对她施暴。允恩也知道女主一直在看自己,然后回望,却没有呼救。 白天允恩让女主带自己上天台看天空,面对允恩的孤单无助,女主仍没有表现。 又一次死亡事件,女主遇到允恩,带着允恩来到海边排遣,诉说自己对红衣女的内疚。 允恩说这不是你的错,还开导女主。 5、又一次,一个中年大妈对允恩施暴,女主跑到对面公寓,在楼下遇到了施暴大妈(注意大妈施暴时和下电梯后的造型不同),质问大妈,为什么这样对允恩,大妈矢口否认,惊恐地跑掉了。 大妈第二天死掉,死法和虐待允恩一样,甚至更惨。 6、警察来发现几起案件现场,都会有一把同样的钥匙。 警察用钥匙一个个地尝试开门,然后打开了允恩的门,抓到一个神经质的、患有癫痫的打扮像允恩的长发男子。 6、之前反感女主的女学生也发现了问题,开始帮助女主。学生发现允恩给女主的魔方无论怎样扭动,最后都会回到原位,上面刻了奇怪的数字,女主仔细查看发现是死掉的人的公寓门牌号。 7、学生查看公寓的网页,看到了邻居们齐心照顾父母双亡的允恩的事迹被社会表彰的新闻,感叹允恩还是在去年圣诞节死掉了。 女主惊恐,连忙跑到对面允恩家里。 7、长发男生开始叙述,一年前就是允恩死后,他搬到了那个房子(长发男应该就是影片开头新闻采访的宅男吧),遇到了允恩的鬼魂。 允恩让长发男看见了她生前遭遇的一切: 父母在车祸中丧生,一泼邻居冲进她家,承诺要保护照顾她,并且各自配备了她家的钥匙。 刚开始一切都很融洽,还上了新闻,评了先进表彰。 后来,热心邻居中的男孩子开始强暴下身瘫痪的她,被男孩母亲发现,竟然怪罪是允恩的勾引。殴打允恩。(男孩摔死在电梯顶棚上) 邻居奶奶的儿子孙子移民抛弃奶奶,她就每天逼迫允恩吃一大堆食物,不吃下去就打允恩。(奶奶死在冰箱前,嘴里塞满食物,应该是活活胀死的。) 邻居夫妇给允恩喂大量的药丸,注射大量的药物,把她当作玩物,使允恩身体更差,如行尸走肉。(妻子疯狂啃药丸,与丈夫殴打导致注射器刺进自己的颈子死亡。其实丈夫也该死的,是他指示妻子的行为。) 邻居妇女给允恩粗暴洗澡,浑身的皮都擦破,还被丢弃在冷水浴缸里置之不理。(妇女的肢体被扭曲地折断,死在自家浴缸中。) ………… 那一年圣诞节,整个公寓都在其乐融融地庆祝的时候。 允恩孤单地在家中爬行,呼救未果,坐在摇椅中,割腕自杀,鲜血浸透了白色长裙。时间是晚上9:55。 长发男疯了。每天都在经历允恩生前被折磨的画面。穿上了鲜血长裙,变成了允恩的样子,躲在家里。陈述完后,长发男不堪压力,掏枪自杀。 此时,坐在允恩生前的摇椅里的女主,也看到了那些悲惨的片段。 允恩来到她面前,女主却表现出恐怖的样子,允恩觉得女主也是拒绝她的,是怕她的,她要杀掉女主。 8、女主破窗而逃逃走,明明在安全楼梯里向下奔跑,却跑到了天台上面。 允恩逼近,女主解释,自己是想救她,虽然迟了。 最后女主坠楼而亡。死在了警察和学生的面前。 9、警察搬到了允恩那栋公寓楼里,学生帮他整理。 学生问,为什么搬来这里,觉得事件结束了吗? 警察回答,你觉得憎恨会消失吗? 两人突然发现女主站在对面的窗前,而警察家的灯也忽明忽暗起来。 公寓的大钟时间显示是9:55。 --------------------------------------------------------------------------------- 因为不追究严密的剧情和逻辑,全片还是自己解释得通。 关于善良正义的女主为什么会死掉。是因为女主也有罪。 每一次她都收到了允恩从对面投来的眼光,但女主没有行动,没有报警,只是一直用望远镜观察着,像一个残忍的旁观者。 就连全片唯一一个心地还算是善良的女主,也表露出人性的犹豫和懦弱,最后坠楼死掉并不奇怪,除了对允恩,也是对红衣女的愧疚吧。 很矛盾,人在面临危险时,理应自救,所以从未想过别人也许是在求救而不是在伤害你。 女主死了也不代表这些事情就结束了,下一轮的报复将从警察和学生开始。 一个冷漠愚蠢、迟迟不相信当事人、且行动缓慢,工作效率低下,查案方式糟糕的警察, 一个自以为是,不理会善意的劝告、自私揣测他人的学生, 报应不爽。

  《公寓》观后感(二):漫画:人性总是还有光辉那刻→_→电影:人性如此自私软弱

姜草《公寓》
最近看了姜草的漫画《AGAIN》、《照明商店》、《魔女》、《公寓》,觉得超级好看。这位漫画家讲故事的本领实在是一流的。每一部漫画都是独立的一则故事,可是里面几个线索人物又互相把故事把串联起来了。每一部漫画里,都是多条线路并行,互相穿插,有时倒叙,有时插叙。然后,居然一点都不会乱!逻辑超强的!往往看到后面,都是在慨叹,厉害啊,原来是这个样子的,每一个每一个谜题都解开了,环环相扣
故事往往一开始都好惊悚。但是到后面,好温情,默默地就含泪了,特别是《照明商店》,不明就里的时候,真心觉得每一刻的画面都阴恻恻的,真相大白时,才发现那每一刻都是一种无言的守护。有人评论他的漫画,“恐怖的外衣下,始终有颗温情的心。亲情友情爱情勇敢坚持责任,还有孤独,他总能在很细微的地方戳中我”。
前两天看了《公寓》,这部的主题是孤独。
《公寓》,一个无业男孩纸发现对面公寓楼的几栋住户在09:56都会同时熄灯,而隔天熄灯的住户会增加一户。然后熄灯的这几户,都基本每天都有人在死去,或是心脏病发或是自杀。这个男孩纸研究(每日的望远镜偷窥)发现了以后,就去派出所报警,显然被当成疯子了。但他中二的行为,不被当成疯子也很难啊。


最后的最后,当然没有警察会相信他说的话啊。于是这孩纸就去发传单,见人就跟大家说不要在晚上9点56分熄灯。收效甚微。人还在继续死。他还特别特别关注一个女孩纸,特别特别想救她免于这悲惨的命运。这是一个勇敢的有爱心的还莫名仰慕了一个女孩纸的中二少年。
当终于有人相信他,大家一起联手来解决这个事情的时候,才知道,那是一个太过孤寂的父母双亡下半身残疾的女孩纸(这个男孩纸莫名仰慕的)在一年前自杀身亡,然后她用她的愤恨去感染其他人,让他们感受她的绝望、愤恨与孤寂,承受不了的人就自杀或心脏病发了。而这样自杀的人也好委屈莫名其妙地就挂了,但是那种满满的负面情绪无法宣泄啊,于是就在楼里游荡啊游荡,重复着他们死去的过程,一遍又一遍,顺便吓吓别人。
这个善良的男孩纸对着这个愤恨爆棚的女孩纸鬼说,我很想很想帮助你,如果可以,请求上天能让我帮你分担痛苦
于是,女孩纸鬼感受到了大家的暖意,感受到了女学生对警卫大叔鬼的歉意,抑郁症女人的谅解,阴差的感化,以及这个男孩纸对她生前渴求不到的满满关爱,然后悄悄地消失了,走向投胎路。
然而,要死的上天,听到了男孩纸的祈祷,然后就把女孩纸鬼的所有绝望、愤恨、孤寂都转移到了男孩纸身上。这可怜的孩纸受不住这样的痛苦,就从楼上跳了上去。好委屈的男孩纸鬼,开始熄灭他那栋公寓的灯。
漫画相当精彩,极具感染力。不论是恐怖的时刻,还是温情的时刻。
大概是在传唱“如果人人,都奉献一点爱,这个世界,将变得更美好。”
电影《公寓》

这部漫画翻拍成电影了,于2006年。
我特地看了一下。
觉得完全没有达到漫画的感染力。
改编得比较多。好几个角色的成分组合成了两三个角色。男主角换成了女主角。一些比较暖的设定,被改掉了。而且也没有漫画里最让我觉得恐怖的那几个画面,都么有了。
完全撇开原著来看,这也是一部不错的恐怖电影。
女主是一个果敢独立的女性,非常有主见,也很善良。女学生问她为啥没有男友时,她答复,“我已过了狩猎与被狩猎的年纪了”。非常肯定非常明确地知道自己要什么。看到那个下半身残疾的女孩纸时,毫不犹豫地想要去帮助她。看到对面公寓陷入奇怪的诅咒时,毫不犹豫地在网上发布了出去。
她在地铁站台遇到一个浑身红衣的女人自杀,她险些被一同拖下地铁轨道被撞死,她一直悔恨自己在关键时刻拉不上来那个女人,还把那女人的手掰开了,悔恨自己没能早些帮助那个女人。这悔恨如附骨之疽,化身成那个女人的鬼影,叩叩叩的高跟鞋音,时时来扰着她。
所以,她如同漫画男主一样的,在天台上对着那个早在一年多前已死去的女孩纸鬼说,我后悔没有早些来帮助你,我想要帮你的,我想要帮你分担你的痛苦。
于是她最后一脸绝望的样子从天台跳了下来。然后,她又回到了自己的公寓,开始熄灭自己公寓的灯。
跟漫画不同,在这部电影里,人们一开始都那么关怀那个父母双亡下身残疾的女孩纸,让她真的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漫画是让那女孩纸由头到尾都孤零零的独自一个人,没有人理会,没有人关心,没有人来敲她的门。电影里的允恩,一开始是被左邻右舍们深深关切着的。后来,一切就慢慢变味了,她不知不觉间变成了邻居的负担,变成了他们发泄对家人不满的对象,变成了他们虐待的对象,变成了药物的试验品,变成了发泄性欲的对象。即便这样,这个可怜的孩纸都默默忍受了,只为了有人能有那一丁点的关爱。直到平安夜,家家户户都在家里欢乐地吃着团圆饭,过着团圆节,日日来虐待她的人们一个个都消失了,丢下这个孩纸在地板上爬行,绝望地哭泣呐喊着她的伤心和孤寂,直到她自杀,也没有人来瞧她一眼。
变成鬼的允恩最终一家家去报复,让他们死于对自己虐待的方式。
漫画的最终,是温情,是女学生对孤单的警卫大叔的歉意和谅解,是抑郁症女人走出了阴霾重新开始生活,是警察大叔接受了莫名其妙得来的阴差的差事(为了让每一个人都完整地过完属于他们的一生),是每一个不屈的阴魂都得到了救赎。虽然有一个可怜的男孩纸挂了,并且开启新一轮诅咒。
电影的最终,就是死光了。人性从一开始的温暖,到最后撕裂了假面,自私、暴虐欲望,以及最后深深的绝望。看完会沉默的。虽然不怎么恐怖。但主题很忧伤
好了,影评,稀里哗啦地居然写了这么多,也是服了自己这啰嗦劲。都剧透光了。漫画还是很精彩的,推荐自己看。



  《公寓》观后感(三):挺好的片子,以引子开头,引子结束!

说实话,看了很多大家的评论,如果很多人看到了表面意识,而不是看到真正的含义。就不要轻易评价好与不好,抨击人的内心,罪恶阴暗的一面。你们以为女主是真心想帮那个鬼吗,你们错了。你们以为最后真是那个鬼害死她的吗,那你们也错了。自己多理解理解深意吧。
        这部10多年前的片子,从拍摄手法,到引喻都很好,这是一部值得四分以上的恐怖片。它告诉了我们人类的阴暗面。
         故事的开头是在地铁,地铁女说她孤单,女主并没有去理她,而是很冷漠。地铁女跳下地铁,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完全想死,她想知道,女主会不会救她。女主没有拉她上来,因为女主怕死。所以女主扒开了地铁女的手。这个引喻告诉我们了人的本性,那就是自私。
         然后接转到公寓,女主帮助残疾女孩,和发现一个个人死亡,去告诉人们。人们的漠然不信任,她继续坚持,是因为什么呢?是因为她很后悔,她想弥补,后悔当时没救到地铁女,她想让自己的内心更好过一些。
          残疾女孩很孤独,其实过程讲的是,残疾女孩并不想杀死他们。就算他们那样的伤害残疾女孩,她只是怕孤单,所以在圣诞节,人人都在狂欢,而忽略了她,她希望有人来看看她,帮助她,就算曾经别人伤害了她,她自杀的时候,其实也在等待,她渴望有人出现,去救她,但等待等待,却成了泡影,没人救她,没人在乎她,没有人真正的关心她,所以她恨,她恨所有人,她要报复!
          结局很简单,残疾女孩报复完所有人之后。那么女主的报复也来了。也许当成是地铁女的索命,也许是她克服不了自己的内心。这也是一种报应,导演留了个悬念,让大家自己去想。
          再说一个更简单的,那个长发男人,残疾女孩只是希望有个人陪着自己,所以一直借用那个男人的身体去报复。但是并没有去害这个男人。这个点缀说明这个男人曾经没伤害过别人,所以鬼也不会去害他。而是这个男人承受不了这种精神压力,最后才自杀的。
           最后,我想说,打这么多字,真的好累!

  《公寓》观后感(四):这鬼太不是东西了,女主那么好,还被害死了

女主为什么最后会死?
在我看来肯定不是女主自己自杀的,因为她自杀理由是不成立的。那只能是被鬼害的,那这鬼太不是东西了。女主太无辜了。
为什么是被鬼害的呢?理由如下
在我看来女主是个非常自信、独立、勇敢、心地善良、坚强、理性、健康(一个人跑步)的。
自信:圣诞橱窗的设计,男同事觉得圣诞应该和家人一起,橱窗设计应该很温馨,而女主橱窗设计的设计并不是这个感觉,女主并没有妥协修改方案,而是说如果销售额下滑她负责,凭此就看出她的自信和主见。
独立、理性、不怕孤单:自己一个人住,家里也收拾的井井有条,而且没有男友,原因是“到她这个年龄,已经厌恶狩猎和被狩猎”。孤单感可能会有,但她不是个怕孤单的人。
勇敢、心地善良:1.电梯停电时,其中一个死者从电梯井掉下,死在她面前。她当时是害怕的,但之后还是多次乘坐这栋楼的电梯啊。2.之后她从望远镜看到“女鬼”做在轮椅上被邻居打,她马上跑到“女鬼”的那栋楼去找“女鬼”,碰巧遇到刚从电梯出来,遇到对女鬼扇耳光的邻居大妈,还质问“为什么要那样对她,我看到你对她做的事了”。3.告诉那栋楼的邻居不要在10点前关灯。4、知道“女鬼”在去年圣诞自杀的新闻后跑到对面楼并发现在冰箱边被撑死的大妈,自己拿了钥匙,自己一个人就冲到女鬼家,也不找个人陪,这得有多独立,胆量得有多大啊。5.告诉“女鬼”,对跳轨那女的心怀愧疚,当初要是拉她一把,或者陪她说说话,也许那女的就不会死了。有这种心思,就够善良的了。而她身边不断出现的“跳轨女鬼”并不是真鬼,因为并没有害她,我的理解“跳轨女鬼”只是她内心的愧疚以及目睹人跳轨对她心理的冲击。
那她为什么会死呢?
理由1.因为她把一个要拖她一起死的跳轨女的手掰开了?所以跳轨女死了,她愧疚到要自杀?那女的摆明要自杀,还要托人下水,这让女主怎么办呢?虽然女主性格独立,但我觉得她还是比较乐于助人的,就凭她几次三番去敲“女鬼”家门,以及告诉大家不要在10点前关灯。如果能拉,她肯定会把跳轨女拉回来,但当时明显拉不回来嘛,那该怎么办?本能反应就是,啊呀,你你别拉我呀,列车快来了,我会被你拉下去的,我不要死呀,那把跳轨女手掰开这是太正常不过了。
从她性格看来,因为愧疚而自杀是不成立的。(所以理由1不成立)
理由2.假设“跳轨女鬼”是真实存在的,是“跳轨女鬼”害死女主的,那这“跳轨女鬼”太不是东西了!你自己觉得活着孤单,要是想找人倾诉,那你得好好说呀,你得正确表达你自己呀!用跳轨引起关注,你就没想过这样会吓到其他人吗?你还指望别人救你?看到列车来了,你跳轨,你不会早点跳啊?要是想要引起人注意,列车没来前,你跳到轨道里,我就不信了,按照女主的性格会不去劝你??要是因为这个原因害女主,那这鬼也太自私了。
理由3.被“残疾女鬼”害的,人家女主对你也算很好了,很热心了,几次三番来找你,你还想让人家怎么样?最后还说什么“你要是离开这个房间也会把我忘了”,这什么跟什么嘛,你想让人家一辈子陪着你?又是个心理不健康的女鬼。
结论:女主不是因为自身性格原因自杀的,她是被鬼害死的。女主真无辜。女主太可怜了!
写啊写的就写长了,感觉有些写重复了,有些地方也没写到,将就着看吧。
.

  《公寓》观后感(五):相似的经历,不同的是我还没死,我不会像电影里一样消极自毁

我和女鬼有相似的经历。我十岁那年父母就去世了,也是车祸。我有一些亲戚,后来我的监护人是我的姨妈。刚开始,身边所有人都很同情我,除了五叔和五婶。话说,我是怎么残废的呢?我的五叔和五婶这一辈子都喜欢看别人的不幸,他们以别人的不幸为自己的快乐,十岁那年,父母离开才半年我就被他们的女儿从楼梯推下,由于伤到脊髓所以我瘫痪了。他们的女儿就是我的堂妹,突然把我推下去的理由是笑着说“反正你没有爹娘,没人会为你出头,我想把你怎么着,就怎么着,哈哈哈哈”,当时她也十岁。事情只能不了了之,因为是gcd的社会嘛,堂妹才十岁,加上人家的爹妈有权有钱,我姨妈是我的监护人也不能怎么着人家。人家甩着脸子,给了我四百元,此事就了了。
再说后来的事,我姨妈一开始对我很好,因为我表哥几乎不需要她照顾,我表哥很小就长期在外省读书。姨妈在国营单位工作,中等收入,和我姨父就是她爱人是一个单位的。照顾我这样的瘫痪病人是一定要有保姆的,当时就是九四年这个城市的保姆价格每月包吃住大概七百元,每年递涨。姨妈上班很累,因为姨父脾气不好,总得罪单位同事,姨妈就要替他善后。后来姨父打了单位领导,被开除了,心情不好,我就不能继续住在他们家了。像我这样的残疾人可以住特殊学校,但当时学生满员了,校方通知要一年后才能入校,我就去了我三叔家住。住进去的第一天,我三叔的女儿比我大两岁的堂姐她很不喜欢我,趁她父母和保姆不在的时候逼我喝尿,用小刀划我的手掌,用家里冰箱里的冰塞进我的下体,那时候我才多大啊。三叔有点同情我,指责自己女儿,说我堂姐太过分了,但是我三婶却爆发了,她说虽然她家房子大,家里不缺钱,但是他们凭什么收留我,三叔一开始不妥协,说是让我先住着。我还记得有个周末,保姆去买菜了,三叔加班,三婶把我抓住,拖到厕所,把我的头按进马桶,把我的头拔出来的时候用毛巾捂住我的鼻子和嘴,我几乎窒息。就在那个下午,我表姐过来扇我耳光,她说她成绩下滑了,是班里的差等生,老师不喜欢她,她疯狂地扇我。过了几周,我三叔说他女儿成绩不好是我的错,因为我在家让他女儿心情糟糕,他点了蜡烛,用蜡烛烫我的手。
后来我去了二姑家,二姑一家人一开始对我很关心同情,但是后来他们只要心情不好,就把我扔进浴缸,再把厕所门锁上,我爬出浴缸,但是打不开门,我拼命砸门,二姑夫生气了,就用脚踹我的脸。
我现在已经三十多岁了,我还活着,我希望将来找个同样是残疾的丈夫一起生活。
这部电影我在看的时候像是在看我自己。为什么女鬼盯上女主,女鬼锁定她,因为女主是个内心压抑孤独痛苦的人,所以女主设计的圣诞节橱窗简直像是送殡的礼堂。整部电影看得出女主孤僻,没有亲人朋友,和同事的关系不怎么好。女主的上司打电话让女主回去上班,女主也不耐烦。
地铁站那个自杀的女人是被女鬼附身了,经过观察发现女鬼锁定的人都是孤独,孤僻,自闭,悲观,厌世的人。地铁站那个红衣女子,除了衣服是红的,其它物品也是红的,据结尾看来,就是女鬼自杀,释放鲜血以后,用血祭的方式附身的人,或者像是那个搬进公寓大脑身体都可以被女鬼控制的男孩一样,大脑身体被女鬼控制。
我不想死,我深有体会,一开始对你好的人,都会变,但是我要找个同样残缺的人,和我共度一生,我不要那种全中国,过春节,我一不小心从轮椅掉下,自己拼命爬的日子。
请不要删掉这篇影评。

  《公寓》观后感(六):一部孤独的恐怖片

      其实不恐怖。所有人的死都很快,没有其他恐怖片的拖泥带水,也没有什么血腥场面。影片故事情节很好猜,轮椅妹子被同一栋楼的邻居凌辱虐待后自杀然后报复的故事。女主住在对面公寓,结识了轮椅妹子(的鬼魂),也目睹了这些邻居的死亡,直至最后女主自己跳楼身亡。
     结局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一开场女主疲惫孤独的状态是很多很多人的写照,后面学生妹妹问她怎么一个人没有男朋友,她说到了她那个年纪就会害怕伤害和被伤害。在女主等待地铁的时候,一个红衣女郎跳轨自杀,却在掉下去时拉住了女主,最后女主挣脱,红衣女死掉了。结尾时的大雨中,轮椅妹子的鬼魂把女主逼上天台,然后女主跳楼自杀。一开始觉得突兀,后面转念,其实女主心里一直没有忘记红衣女郎,一直有一朵阴云飘荡。她认为自己其实有机会救那个半路不想自杀的红衣女的,可她在被拽住的时候只剩本能惊慌失措的掰开了抓住她的红衣女的手,然后看着红衣女死掉。她一直没有忘。后面结识轮椅妹子也是因为轮椅妹子问了一句红衣女郎问过的话,你不孤独吗?我们无法谴责女主,可她自己却没办法忘记。最后女主的跳楼,固然有轮椅妹子的逼迫,可谁又知道,一个人孤独的生活,工作的不顺意,对他人的愧疚,这些的堆积,是不是推她坠落的力量。所以结局还算圆上了。
      轮椅妹子的故事很让人唏嘘。这个时代的人们比古人更善于作秀,更乐于作秀。报纸电视无处不在的网络宣传着邻居们的好人好事,每个人都在照顾轮椅妹子的过程中产生了满足感。可是这种善良慢慢变质,完全沦为了私欲。老太太逼轮椅妹子吃饭满足自己的控制欲,大学生猥亵了轮椅妹子,医生夫妇拿轮椅妹子试药,每个人都在她身上找到了成就,却对外展示自己的善良。人性啊,你不能对它提出稍高的要求,否则溃不成军。为什么人们大多反感高调的秀恩爱秀善良,因为大家了解,你口中嚷嚷的,除去那层糖衣,里面包裹了什么。
    恐怖片一般喜欢讲因果循环,报应不爽什么的。我以为这个片子也会是这个走向,直到快结尾时房客干净利落的自杀。房客一直被轮椅妹子控制着,连自杀都不可以。被警察抓住后,房客终于可以摆脱轮椅妹子的控制,可他都被恐惧和孤独逼疯了,宁愿选择自杀。然后就是女主的死了。女主一直淡定从容,可这种淡定,看上去,隐隐有哀莫大于心死的不详感。轮椅妹子杀光了害她的人,可是女主没有害过她。是啊,所以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要和怨气鬼讲道理的,你和它讲道理,它就会杀了你让你闭嘴。温柔的轮椅妹子变成怨气鬼不再温柔,她有怨气,她孤单,所以她杀人,她控制房客,她要杀了女主,她让大家通通陪葬。其实我觉得这个影片的内在故事虽然简单但内核很复杂,除去恐怖片的部分,可以好好打磨变成一个探究人性的故事。前一段时间的烈日灼心里大雨滂沱,这个影片也大雨倾盆,然后武汉一直阴雨绵绵,感觉不会好了。。。
   但是我期待的最后的百合情节为什么没有出现啊喂!既然你俩都死了就愉快的生活在一块儿嘛!
   
   

  《公寓》观后感(七):人性的丑恶

喜欢看韩国电影,因为它告诉我世界不是美丽的,人性有多丑恶就有多虚伪,这是一个关于虚伪的故事,邻居看到一个有钱的残疾失去父母的女孩,他们更多的是得到补助以及她死后的遗产,所以让她吃好多药,虐待她,不把她当人看所以她死后化做鬼惩罚这些人'残疾人,我们更多的是可怜外加一点鄙视,因为他们是弱者,但情况还是好不了哪儿去,反而成了发泄的对象,也是负担,这个电影一开始邻居的热情其实是虚伪的,为什么柔妍不报案,因为没人相信,因为有那些和睦的照片,有人会说是她自己弄的,她心情不好栽赃邻居,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总之是一部不错的影片,至于柔妍为什么杀女主,因为女主自始至终还在为那些“正义的邻居”说话,他们对你也是有真心的,所以柔苒不被理解'永远不被理解,其实就是揭露人性的丑恶,你是弱者,大家不会同情而是取笑和发泄心中的不满,女二的表演很出色'柔妍很孤独,没有亲人,还遇上一帮素不相识的坏人,所以她心中的憎恨,为什么他们不理我,这也是柔妍不报案的原因,她渴望这些人关注她,哪怕虐待她,有人理就好,不会年纪轻轻品尝寂寞,所以她一直忍受,或许还有一点希望就是邻居以后对她好点,可是那个圣诞夜太可悲了,邻居完成任务施暴后就走了,一个人被虐后过节,谁有心情,报警警察根本不信,因为邻居演戏演的太好了,所以柔苒自杀了,至于女主她也是寂寞的,大龄剩女没有家庭,所以电影的一开始就说你寂寞吗,寂寞就跟我一起死吧,大概就看懂这么多,至于最后为什么又出现女主,可能是复仇还没有结束吧,很不错的电影,残疾人应该得到我们更多关注。

  《公寓》观后感(八):一场源于心理罪的复仇杀人盛宴——《公寓》观后感

抱歉我就是标题无能。
最近看了《心理罪》,然后再重头回看这个电影的时候,忽然想想按照雷米大的观点,竟然也可以用心理罪来解释这个片子了。
既然是观后感,那么肯定会剧透一些内容,不想看剧透的朋友可以右上角离开了。
9年之后再看这个电影,心境不同,感受也不同了。
世珍线:
装修精致的公寓却少了家的温馨舒适,女中学生所问的也正是世人的观点。事业有成,长相貌美,却已不再年轻的女性为何要选择独居生活蹉跎时光,而不是找个好男人嫁了。
世珍对女中学生说的那句话 “到了我这个年纪,已经开始厌倦了狩猎与被狩猎的关系” 那些年华正好的女孩子们是绝对体会不到那种无奈惆怅的心情的。 所以,她在洋溢着欢乐喜庆气氛的圣诞夜布置了一个冷色调的橱窗。她驳斥了女下属提出的意见,也只是不想妥协。
“就算和别人不一样,但我正在坚持的东西却并没有错”。
世珍想找一个关心她,爱护她的人。然而 易得无价宝 难得有情郎。现代社会却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自私和冷漠。
这种冷漠自私,也感染到了世珍。
所以有了深夜地铁站那一幕。
浓妆艳抹的红衣女子深夜徘徊在地铁站,只是想找一个能阻止她轻生的念头的人。她尾随并观察着世珍,她认为这个女子和她是一样的人。所以她问世珍“你不寂寞吗?”
一开始,世珍是真心想救她,但在最终列车飞驰而来的那一刻,世珍又冷漠的做出了自私的选择。所以,地铁站的红衣女鬼成了她挥之不去的噩梦。
红衣女鬼只是一个恶梦。所有她所出现的场景都只是世珍的梦。
现实生活中她从来没有出现过。她是世珍心中的恶鬼。
------------------------------------------
彩瑾线
这个女孩从头到尾就是一个悲剧。
当她父母死后,邻居们涌入她家的那一刻,我相信那些热心的邻居们脸上热情的笑容是真挚的。毕竟彩瑾这样一个可怜的女孩子最容易勾起人们心底对弱势群体的同情与救助欲望。
然而,一切都敌不过时间。
“久病床前无孝子”,亲子女尚且如此,何况他们原本只是邻居。时间久了,同情与善心所带来的巨大的压力和责任让他们渐渐变得面目丑陋。
邻居们为了各自的私欲、厌恶、利益和不耐烦等种种原因折磨着年轻女孩。
所以,她怨她恨,她是孤苦无依的弱女,还不得不残酷的维持着表面上的和谐假象。
于是便走进了韩式恐怖片经典的怨灵复仇杀人路线。噱头就是她选择了在她的死亡时间回来对邻居们进行报复。顺便还给自己找了个宅男旁观者.
姑娘,我能理解你,毕竟你生前也是个挺寂寞的人。可你欺负个宅男算什么事儿呢....
韩式恐怖片的怨魂们很少像美式恐怖片的恶鬼那样为杀而杀,也不似日式恐怖片里的凶灵们为了自己的执念无差别杀人(比如《午夜凶铃》《咒怨》那几位乱杀一气的主儿)
在韩式恐怖片中,更多的是有冤报冤,有仇报仇。如果你领了便当,那就一定有个领便当的理由。就算没有,导演编剧们也得给你按上一个。感觉主要思想就是“现世报”,做了坏事肯定跑不了。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公寓》观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