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小学生作文》是一本由瞿世镇 董坚志等 编纂著作,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276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011-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民国小学生作文》读后感(一):什么是作文
作文是一门综合艺术,是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是 培养孩子感悟民族语言和传统文化的美的一种形式,是引导孩子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生活的一个重要窗口,是提升孩子的观察力、理解力、想像力、创造力的 主要途径,是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手段。这些民国作文在这点上,似乎走的更远。
高中的班主任有次和我们说,他开始写作文的时候,喜欢堆砌词语,虽然有时并不能把一篇作文写好,但能训练对文字的感觉。当他掌握了足够多的词语时,写文章才渐渐有了些感觉,写起来也不会枯燥乏味。
看到书中的零星几篇文言文作文,实在有些感慨。现在连大学毕业的学生也不能熟练的用文言文写作。可能民国时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古文学习经典吧,现在的孩子对文字的认识有多少呢,熟练运用文字才能写出好的作文啊
《民国小学生作文》读后感(三):孩子的欢乐
由《民国小学生作文》,进而想到最近新闻不停在播报的暑期班招生热潮,“思维培训课”“朗读课”“写作课”“舞蹈课”……新近还诞生了“金融训练班”,花样真的不要太多!但是,小孩子真的喜欢这样的生活吗?如果让他们写“XX一天游”,他们真的能写出其中感受到的欢乐吗?还是只想着“记下这些,回去好些作文”?看到《民国小学生作文》,不知父母是否会觉得内疚?自己的孩子已经不懂得用欢乐的、自由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所见所闻,花费那么多金钱和时间熏陶在孩子身上的到底是什么?
《民国小学生作文》读后感(四):说谎
有媒体曾经断言“中国人第一次被教会说谎是在作文中”,进而引发了一场大讨论:学生作文为何爱瞎编?谁让说谎者得到了嘉奖?作文成“编文”既然已是一个众所周知的“秘密”,为何这么多年来情况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而这次看到民国时期小学生的作文,很是驳斥了这种说法,在这些作文中,随处可见的皆是孩子的真实所见,真实所想,热烫得让人感动落泪——“现在,我们中国的人民,每每只晓得爱自己的家,不知道爱国,这样下去,中国是非灭亡不可了!到了那个时候,国已灭亡,试问爱家的人们,你们的家还能够存在吗?”看完不觉击掌,有此少年,中国有幸!
在看到书店里五花八门的作文辅导书时,不禁让人有些迷茫,什么“快乐写作”、“趣味写作”等等的所谓作文创新模式,似乎都是千篇一律,并没有做出什么创新,并且都没有摆脱“主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框架。其实看到这本民国时期的作文,感慨其实民国时的作文才是我们的学习典范。
其实近些年,在作文教育的改革上,衍生出了很多所谓创新作文形式,许多作文教学的新模式应运而生,花哨的架子和精美的课件赢来了众多追捧的喝彩,只可怜了坐在课堂上越来越晕的孩子们,被从一种套 路引入另一种套路,在欺骗性越来越强的形式中远离了作文的本质,成为形式的试验品和牺牲品。
《民国小学生作文》读后感(六):真确的主题
为了说一个“正确的主题”,许多学生只好说一些毫无意思的人人都知道的大道理,甚至说言不由衷的假话,说大人说的话,说国家领导人才说的话。这样的文章,会是好文章吗?这样的作文教育,不仅仅出不了好文章,还让学生误以为写文章是可以说假话的。韩寒说他第一次说谎是在写作文的时候,不是玩笑话。
曾看到“1984年在全国四次作代会的开幕词中,邓小平同志已经代表中央,对不符合文艺规律的“文艺为政治服务”的要求作了新的阐述;文学界也早就从“主题先行”的枷锁中挣脱出来了。但中小学的语文教育似乎还在沿着“主题先行”的老路教育着千千万万青少年。”现在似乎“主题先行”更有要求了。
《民国小学生作文》读后感(七):差别
与现在的小学生作文相比,虽然依然单纯,在写作方式上却有不少的差别。不仅是作文的长短上,主要是少去了很多填充性的内容,不是为作文而作文,而是在用他们自己的眼光真实的记录自己生活周围的事情和人物,有一种真正的属于他们的世界观和情感,有些甚至是现在小学生看了也觉得可笑的,但它们更淳朴,更贴近幼小的心灵,更直抒胸臆,没有制式的影响。
记得小时候,甚至是初中的时候,总是习惯在后面来几句烘托主题的傻话,比如: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一天、看着慢慢远去的老人,我和同学们都暗处会心的微笑。想象那时写作文多傻啊,明显比民国时候的学生逊色很多。
《民国小学生作文》读后感(八):作文对比
早段时间网络热议的两篇作文,上篇为民国小学生作文,下篇为现在的小学生作文。看看差距:
(民国作文) 春郊游记
某月某日,校中放假。课余在家,殊无聊赖。闻街外有卖花之声,遂知春日已至。披衣出外,不觉步至山下,牧童三五,坐牛背上,吹笛唱歌。再前行,青山绿 水,白鸟红花,杨柳垂绿,桃梅堆锦。仰望白云如絮,俯视碧草如毡。见有茅亭,乃入座。未几,炊烟四起,红轮欲坠,乃步行而回。就灯下而记之。
(现在作文) 游越秀山公园
春节,我随家人来到了越秀公园……我们来到五羊像前。传说,一天,五个仙人骑着五只羊,带着麦穗来到广州,把麦穗分人们,并教给人们怎样种植。后来,仙人回到天上,留下了五只羊,之后就变成了石羊,从此这五只羊便成了广州的标志。
我爱越秀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