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国文国史三十年 (1)》读后感10篇
日期:2022-05-16 12:45:35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国文国史三十年 (1)》读后感10篇

  《国文国史三十年 (1)》是一本由孔庆东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31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国文国史三十年 (1)》读后感(一):真正人民立场的文学史!

  真正人民立场的文学史!无产阶级先夺回自己的话语权,书写历史包括文学史的权利才能造成舆论复兴社会主义。看此书之前就看过不少革命小说并认为那是极好的文学作品,可惜被资产阶级学棍们编的文学史弄得靠边站了。孔和尚此书有拨乱反正之功!向无产阶级文化战士孔庆东致敬!

  《国文国史三十年 (1)》读后感(二):向往民国么?不如先来看民国文学吧!

  好看!畅快淋漓的阅读。孔和尚不乱骂人认真做学问不是挺好,非得把自己整得痞里痞气得做什么!

  有着鲁迅先生的地方,必然都是孔醉侠真情实感发自内心爱着的地方,所以那些调笑胡适的话,也都不让人讨厌,而是充满了知识分子的互嘲感。

  想了解国文史,必读!

  《国文国史三十年 (1)》读后感(三):向往民国么?不如先来看民国文学吧!

  好看!畅快淋漓的阅读。孔和尚不乱骂人认真做学问不是挺好,非得把自己整得痞里痞气得做什么!

  有着鲁迅先生的地方,必然都是孔醉侠真情实感发自内心爱着的地方,所以那些调笑胡适的话,也都不让人讨厌,而是充满了知识分子的互嘲感。

  想了解国文史,必读!

  《国文国史三十年 (1)》读后感(四):另类现代文学史

  花了两个半天的时间,还剩十几页就读完了。阅读感觉:轻松顺畅,时有所获,仿佛在听作者在课堂上侃侃而谈,真正实现了作者在书中所说的言文一致。言文不一致也是作者认为的我近代中国衰败的文化原因之一。书中对鲁迅、郭沫若、徐志摩等文学大咖都有自己的评价,与此同时,还不时品评时弊,令我耳目一新。作者既突出了文学,也不忘谈历史,也增进了本人对一些革命历史人物的了解。如书中提到的闻一多,既不属于国也不属于共,但也被蒋杀害,预示了蒋统治的倒台,因此蒋也十分后悔这件事。推荐阅读。

  《国文国史三十年 (1)》读后感(五):如果这不是教科书

  国文国史在这三十年凝练成鲁迅为代表的中国现代文学。从孔老师课堂语言的渊博和自嘲式幽默,思想急湍交汇的那些年,如狂澜奔腾眼前。可惜我只找到了上半本,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引经据典的课堂教学是很有范,但是像这样贴近学生与实事接轨的教学方法,真的耳目一新,且不谈真正学到多少知识,因为课堂是一个启发的地方,不是一个单纯罗列知识的地方,列位的大脑不是程序,只要植入记忆就可以达到思维的。国文国史烟波浩渺,岂是这本单薄的讲义所能涵括的。他们戏说他是孔和尚,哪里知道他用心良苦啊.

  《国文国史三十年 (1)》读后感(六):值得收藏的好书

  对于对现代文学比较感兴趣,却又无力逐字研究乏味教科书的人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看介绍说是当年明月力荐的一本书,风格确实相似,作者的主观性比较强,思考很深刻,对现代文学也有一个梳理,读了这本书,不说思想上有多大的升华,最起码大概了解了需要去读一些什么书来了解中国现代文学,所以很值得一读。

  思想很深刻,有一些地方也和大师有所共鸣,为大师的个人魅力所倾倒。

  当然有些地方,比如“孔子删诗”说等,需要读者有自己的思考,但总体的教育启迪意义还是很大的。

  据说是根据北大最受欢迎的课的录音编纂而成,相当于听了北大的一门热门课,获益匪浅,已经决定买来收藏,是那种穷困潦倒不吃饭也会决定买来收藏的书。

  《国文国史三十年 (1)》读后感(七):《国文国史三十年》中关于陈独秀是同盟会会员的说法有何根据?

  .“陈独秀也是政治立场跟他一致,老革命党,老同盟会员”

  按:1905年8月20日同盟会成立,1913年8月25日同盟会改组成国民党。

  唐茂林、林茂生《陈独秀年谱》(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48页:

  (1907年)还与在东京的同盟会成员章太炎、张继、刘师培过从甚密、切磋中西学问,议建梵文书藏,但不参加同盟会,而参加由章太炎、刘师培、苏曼珠、陶冶公及日本人幸德秋水、印度人钵罗罕·保什等发起的“亚洲和亲会”。

  孔老师答复:

  谢谢,这里是错了。应该是“一个老革命党,一个老同盟会员。”

  《国文国史三十年 (1)》读后感(八):环球视野 中华气派 人民立场 学者风度

  用了4天时间看完此书,确实不错。《国文国史三十年》是孔庆东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贯穿古今、勾连中外,立场非常鲜明,内容非常详实。而且深入浅出,即便不是中文专业的人也能容易看懂,对普及语文有非常好的作用。书中有两句话我觉得是非常深刻的,一个是开篇即明的——“文学史从来都是政治史和权力史”,深以为是。文学即人学,政治即人事。学好文学史可以让你知道什么是爱国和怎样爱国。另一句就是“要了解20世纪的中国,有两个人的书不能不读,不能不通读。一个是鲁迅,一个是毛泽东。不了解这两个人你就闭嘴不要说中国。”我觉得,要了解中国的当下和未来,同样必须研究、学习鲁迅和毛泽东,不然永远都是瞎胡闹。什么时候超越毛泽东、超越鲁迅,什么时候就是我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甚至人类又一次前进之时。开始阅读《国文国史三十年②》,走起!

  国文国史三十年①284倒数第6行,雪花是否加引号。285也页第1段倒数第2行“对他的的无聊炒作”印刷错误。

  【2013年11月9日 评】

  《国文国史三十年 (1)》读后感(九):(转)数字用法,有欠斟酌——《国文国史三十年》表示时间的数字应统一

  来自中华书局句读社区

  看了未定草先生关于《国文国史三十年》一书的帖子后,觉得这书语言风格有些意思。于是就去看书局网站上的介绍。

  以“精彩语录”为例:

  1.我经常鼓励现在的80后、90后,不要听有些人瞎忽悠,说你这不行,那不行。100年前的80后、90后也是到处被人家看不起,说他们是垮掉的一代,结果怎么样?人家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毛泽东那批人,不就是80后、90后吗?

  2.我们说秦始皇焚书坑儒,秦始皇哪有孔子做得绝啊?秦始皇他笨,他做了那件事,后人都恨他,认为他很残暴。孔子做得很巧妙,孔子说我做一个古典文学整理,一整理,全整理没了,前面三千年成300首诗歌。

  这两处表示时间的数字。一处是阿拉伯数字,一处用汉字,应该统一。

  《国文国史三十年 (1)》读后感(十):我看孔庆东

  初识孔庆东是在小学,看百家讲坛他讲鲁迅。觉得他讲的挺好的,后来一边看鲁迅的书,一边看孔庆东的书,觉得真是个才子啊,还像同学介绍过。渐渐的,孔庆东的言论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媒体上,不是因为他的课,而是因为他出格的言行。我尊重并且欣赏有个性的人,读孔的书,我会有抑制不住的欣赏或说是崇敬,可看到他的言行时我会感到厌恶,这不是一个北大教授应该说出的话。这个社会是开放而多元的,但多元的社会不代表没有底线,一个教授不能越过社会的底线。

  想写这个东西是因为看了一些孔庆东的微博。作为一个爱读书的文科生,对于毛泽东思想应该是有所了解的,但看了那些网友的评论,觉得现在高呼着毛泽东思想万岁的人把毛思妖魔化了,邪教化了。他们发泄着对社会的不满,将老毛作为精神的领袖和依托,激烈的言论完全容不下相左的看法。

  我们的社会是在不断进步的,比起60年代,物质的极大丰富满足人们的生活,但产生了很多社会问题。存在即合理,社会的进步是循序渐进的,不可能一蹴而就,骂脏话,通过激烈言行肯定不能解决社会问题。我确实不能理解为什么到现在仍然有那么多的人思想停留在文革时期,保持着文革的思维,给别人妄加罪名,谩骂,比起社会的进步,让思想进步显然困难的多。

  我不能说偏左的思想不对,或者孔庆东的思想不对,但至少是不够理性的。季羡林说,我赞美这个国家是爱国,骂他更是爱国啊!我们不能把爱国主义狭化,不应该把不同意见的人斥为汉奸,尊重,理性是很多中国的网友应该学习的。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国文国史三十年 (1)》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