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雨的记忆》是一本由北岛 / 曹一凡 / 维一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43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暴风雨的记忆》读后感(一):看完了,还是不理解
看完了整本书了,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那个时代注定他们都那么狂热于政治。感觉,那里的很多事情完全是失控的。大部分运动全是利用学生做推手,上面坐着看戏。。。很多不懂,那个时代,无谓的死去太多人。挺佩服他们的。
《暴风雨的记忆》读后感(二):暴风雨
《暴风雨的记忆》读后感(三):暴风雨的记忆
极左年代,老红卫兵不经意成为精神病院里的弄潮儿,一时呼风唤雨,风光无限。待到多年以后清算这段群氓暴行时,有人忏悔谢罪,更多人归咎于时代裹挟而犯下“平庸之恶”,结果仍未盖棺定论。唯一能肯定的是,这个名词连同那个时代注定成为中华民族史上不可磨灭的——污点。
《暴风雨的记忆》读后感(四):亲切的书,网上电子版,只是半本原书
书中汇集了许许多多细节,值得一看。
另外,网上有电子版,我看了,只有半本原书的内容。
《暴风雨的记忆》读后感(五):先写一下子
前两天看完得,一直拖着没写读书笔记,现在开个头吧,等会要去吃饭了。
这本书划了不少,发现一个规律,我喜欢悲壮的大的语句,呀,发现这点感觉有点丢脸,品味好滥。比如说这句“自从人类赋予生命各种意义的那一刻起,死亡价值也就不那么简单了。”“然而,路既出于自择,那一定是求仁得仁,死得其所”于2013年1月10日18时。
接着来。。
《暴风雨的记忆》读后感(六):血雨腥风的记忆片段
《暴风雨的记忆》读后感(七):一本让人不忍再读的书
那个我们不曾经历的年代
那段荒诞的岁月
写成文字 都让人不忍再读
十多个人的回忆 都带着血色和沉重
一次读一篇 都让人喘不过气来
无法想象那个年代的人的生活
虽然如此
很有必要撕开那道血淋淋的历史的伤口
让和平安逸年代的人
特别是我们无知的,幻想的,狂妄的年轻人
如酒后冰水洗个脸
好好清醒一下
《暴风雨的记忆》读后感(八):无
一个社会有如此之多的人作恶、失去理性,那么这个社会一定有问题,但对每一个个体而言,这不是你作恶的理由,是你自己没有守住理性的底线,选择了放弃人性和良知,最终成为那个疯狂年代的帮凶。
《暴风雨的记忆》读后感(九):不让我发文字,我只能发图了
可惜哲人早逝
北京四中是北京数一数二的中学,不仅是拥有高质量的教学资源,还在于生源不仅优质,而且很多人是国家干部,甚至是国家领导人的儿女。
《暴风雨的记忆》读后感(十):只是暴风雨前夕。
花了三四天读完这本书。18(如果我没数错。虽然封底写17)个四中人的共同记忆。
其实这些当时的弄潮儿,如果没有这一场革命,也许各个都是响当当的人物。虽然现在的名声也不坏。唉,造化弄人吧。
有几个十分有特色的作者我是十分喜欢的。比如赵京兴,黄其煦(维一),当然还有北岛(赵振开)。看了当时的照片,北岛真是个寸头小清新啊。可惜,又因为另外一场运动,现在依然无法顺利回归故土。
只是暴风雨前夕。而后的各种运动,各种阶级斗争,我想都是大家所不愿意看到的吧。虽然它已经发生了。
看完这一时期,接下去看《七十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