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里弄文化地图》是一本由姜庆共 / 席闻雷著作,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16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上海里弄文化地图》读后感(一):漫步上海,感受曆史與現實的交錯。
有趣實用的遊玩口袋書!
封面:
矢量插圖好看
顏色很絢很貼心,因为街中翻看也安全。
書內:
照片記錄真實,色彩深度大,具有反轉片色彩效果!
老地圖+現狀市井照的組合,很有曆史穿越交匯的、沖撞的美感。
個人小建議:
正文每章做小色標側面查找方便也更有看頭。
《上海里弄文化地图》读后感(二):100年前的普利兹克
到了上海,看外滩,看东方明珠,看豫园GARDEN,还要看石库门。
因为只有在上海才能看到原汁原味的、货真价实的真正的“东方明珠”——独有的居住方式。
它是中国人迈入现代城市社会的第一串脚印,没有照抄西方人的建筑形式,没有那么崇洋或是媚外。
如果那时有普利兹克奖,我相信获奖者一定是上海里弄中的石库门。
《上海里弄文化地图》读后感(三):转发评论一篇
刚看完1991年江宁导演的《德兴坊》,时间仿佛一样子倒带回去了一样。那会儿,七十二家房客,住在一懂石库门里,我们家当时还是四代同堂。再我有记忆(1992年)之前,那已经逝去的岁月也只能从长辈们闲聊的时候得知。
《上海里弄文化地图》读后感(四):旧上海的印记
上海,旧上海!
我们对这两个词会有太多的憧憬和想象。
上海——国际都市的喧嚣和紧张。
旧上海——吴侬软语和天涯歌女、以及上海滩的血雨腥风。
然后再多的词语都掩盖不了特殊的市民文化。属苦闷就是这种市民文化的见证者、也是旧上海的印记。
而今的石库门,更多的是一种风景和对过去的缅怀。它就在上海,就像在上海之外,静静的窥视着这个城市以后的变化!!
看过石库门,但是没有看过这样的图书,应该不会失望吧!
《上海里弄文化地图》读后感(五):80%的失望
其实作为此类科普读物是应该鼓励的。可惜内容太另人失望了,原本期待了数月,书出版到手后发觉问题真的很多。
首先,作为实用“参观路线”书籍,并不建议使用那么厚的铜板纸。翻阅起来实在不便,而且也重,此类书籍建议做小的话可以考虑“口袋书籍”的版本大小与纸张的选择。
其次,文字编辑的缺失。例如,书中不少图片却无配文,有些建筑细节的“惊喜”却无任何实用信息的说明,让人实在摸不着头脑。
再者,《石库门的建筑装饰》部分缺乏系统编辑工作。在此篇幅中,大量的为一开页两幅横构图图片,但是中间并无任何空隙,所以感觉混乱不堪。上海老石库门里弄建筑本身耐看的细节就特别多,细节叠细节,最后什么都看不真切。还有其中一些“生活片段”的图像,个人觉得十分“矫情”。有一种满足寻找“exotic”(异域情调)的国外游客的口味。
最后,图片的拍摄虽然“美观”,但是作为一本“建筑艺术”,摄影作品的构图与视角却无法说明问题。虽然作者在文中第20页的说明,觉得这本书的出版毕竟是属于“普通市民”的角度,但是作为一本开架销售的图书(售价42元),请也体会一下购买该书的“普通市民”的感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