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修养爱》是一本由素黑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9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RT,适合智商不高者阅读。香港人能写出什么好东西来?香港人有文化,母猪都能上树。
为了鼓励有益的分享, 少于50字的评论将在前页论坛里发表。如果评论涉及电影和小说的结局和关键情节,请勾选“有关键情节透露”。豆瓣将显示提示,以免没有看过的人扫兴。
《好好修养爱》读后感(二):观《好好修养爱》
给了些说服自己的理由
其实两个人心里都有纠结
最终分开了 还是我舍不得多
哭完以后
只有我自己知道 其实还是有些伤痕
总会过去的
祝他幸福
祝我今后能快乐的活着
如果不是经历这几年感情的挫折,今天对素黑的这本书,也不会有现在这样的理解。
要幸福,首先要爱自己。
如果放不下,就先放一边。
最后,爱满则溢。
所有的幸福,有源于自己的内心。
这本书中的文章都比较短,文字质朴而有力,看书的时候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不得不承认,素黑真是个很有悟性的女子,能看透纷繁的世间及情感纠葛之外的那个永恒,并能用简单温暖的笔触,传达给你我知道。
正如她自己所说,她的文字想强调的东西始终是“要自爱,要放下”。这个看似很大的道理,但是在她的笔触下,早已没有大道理的那番面孔,只是很想听她娓娓道来。
而对于道理,素黑有她自己的看法。她说:“我们都太爱道理了,道理像不用做什么,光是‘想’就会出来。给我们想通了,找到解决问题的假象,我们便容易依赖或迷信。……无法做到看穿问题后放下,得不到解脱和自由的关键在此:我们只不过是知道了问题,明白了道理,还没有到达‘能做到’的境界,所以我们还是受困者,跟所谓并不知者差别不大。”
这个是我最喜欢的一段话。
而对于爱情,素黑则说,“我关心的不是爱情,而是让大家看清楚到底想通过爱情得到什么,是否现实,合乎情理,更重要是有否反观在爱情经历中的那个和那些自己是否从爱中成长,修养更大的爱。”
读素黑,我应该只是盲人摸象,只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东西,感悟也还不够深厚。期待在这些东西的带领下好好修炼,获得更多人生的阅历。
《好好修养爱》读后感(五):自爱,是为更大的爱准备自己
2014年第一次去广州,怀着无比的向往与期待。
7月的一个下雨的午后,在前台桌子上发现一本书【好好修养爱】,没有想太多,就赶紧翻开打算浏览一下,在我无意间翻着的时候,最先吸引我的是那一幅幅配图,我一直喜欢有唯美配图的书籍,后来我渐渐的被文字吸引。
她,爱黑、爱素、爱自然,到底是个怎样的女子?
爱自己的人面上散发的光芒是偏不了别人的,你会活在平静、淡定、喜悦中,绝少埋怨,鲜有不满,内心是一片宁静而又力量的海。
当越来越多的人喊着要好好爱自己的同时,熬着夜,伤着心,一日又一日,这是爱自己吗?爱是一点一滴,不是一句口号,要落在每一顿饭,每一日里,生活是自己的,身体是自己的,爱自己也是自己的,当自己的爱足够富足时,自然会溢出来,同时也爱到被人。
就像她说的:遇上素黑才懂得爱自己。
时隔两年,2016年7月9日素黑老师要来郑州,很开心,又一次拿起这本书,开始重温,只为那一天与您的遇见。
《好好修养爱》读后感(六):是种体验
沟通 沟通不能自我中心,应重视对方的反应,不能自以为是。不幸的是,我们根本不在乎?方是否听得懂,重点是我表达了,你就应该明白我。这是霸气,不是沟通。 良性的沟通,应该是先看对方的反应,再调校自己的语法和语气,别只为自我表现,享受私密的快感。也留意自己是否病态地希望别人听不懂自己,印证自己很孤独,不为人明白。同样,当心别做超级自大狂,借人家听不懂自己而沾沾自喜,印证自己比别人优越,拥有平凡人无法理解的天才脑袋。 我的天,这简直是直指我过往的沟通蔽习! 台港这类灵性论,带有朴素二元论色彩的性灵学似乎传播很广,慰藉都市人多多。我以前读胡因梦女士(谨记李敖先生)以及受她引导去读克里希那穆提,甚是着迷。只不过自己才陋学浅,还是希望踏踏实实从佛学基本理论和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入手,有了基本背景后在重新投入方为上策。 天下只有沉闷好男人和浪漫坏男人吗?我不解,惟存而不论。不过才子们多是浪漫坏男人,还有,就是法国男人了。诶,这也是个对法兰西的刻板印象,希望以后有机会去法国,可以另行指正。 理想爱情是个柏拉图式的想法,基耶斯洛夫斯基的《情诫》即是典范。唉,说起这电影--暗恋转明就不可避免走向悲剧--教训,真是教训。无论如何,现实生活中没有理想对象,不要压抑自己的冲动。毕竟,爱情不是个僵硬的名次,它代指的是一个旅程。就像自己认真读书的体验有别于“知识付费”中所谓“干货”,大众媒体灌输给我们的“爱情”也只是一片面印象而非一种长久的、掺和情欲悲喜的旅程。慢慢走,欣赏啊;我想说,好好爱,体验啊。
《好好修养爱》读后感(七):不能住嘴的女人们
上次去汉街看书的时候,看到素黑的书摆在显眼的位子,当时只是翻阅了一下,似乎是语录体的书,怕是说教类的,于是最近连着去了两次书店也没有仔细翻阅。晚上课少,有很多安排,中午在群里知道素黑要来讲座,最近对修炼心性的东东由李欣频带动了,捉摸着似乎可以去打下酱油。一向是如此,看到那么多头衔的人来到我身边,作为新闻专业的学生必须去满足一下好奇心。
她很怪,全身黑,“素黑”这个名字也来源于此么;她怕拍照,怕闪光;她要我们叫她素黑同学,而不是老师或小姐;她普通话不标准,因为要从英语转成广东话再转成普通话。
她演讲没有稿子,她喜欢站着和大家分享,她没有准备特定的内容,她说只是说点由头,让我们自己去感悟。
虽然她的观点很多书很多人可能都说过了,比如《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水星》,比如李欣频,可是鉴于她的叙述方式让人很舒服,于是总结一点最让让我受启发的。
她直白的说,女人就是停不下嘴的动物,要么一直在吃,要么一直在说。吃就不用说了,作为资深吃货还要减肥,总是处于断食和暴食之间。不能住嘴也是我和身边人最大的毛病,把这些负面情绪垃圾抛给别人,那些和我相同阅历的人,无非是让垃圾上面更堆上一层垃圾,恶性循环。
女人喜欢倾述,反映在男女关系中就是频频发问,莫须有的纠结,其实考虑男女思维方式不同,根本不需要女人向男人直白的表现爱意以后,也需要收到同样的反馈,因为他自有自己表现爱的方式。适可而止是种美,太令人窒息的爱会让人喘不过气来。
只有自己有正面能量了,才会像大树一样稳定,时时给自己积极的暗示,最终反映到习惯上面。
因为这是她自己的亲身体验得来的体会,所以才引起这么多人共鸣,那句俗话,女人最了解女人。我觉得我应该住嘴了,很多女人也应该住嘴了。
《好好修养爱》读后感(八):《好好修养爱》:唯先自爱,方可修心
记得初识素黑,是在候机楼的书屋里翻到她的那本《一个人不要怕》,娓娓道来的笔触,把道理掰开揉碎慢慢讲给你听,当时有些手不释卷,于是便买下了,在乘机途中逐一消化。很庆幸是在这个年纪遇到素黑,如果再早些,恐怕不能很好地领会她言语中的深意。她的书绝非鸡汤,那些平常的道理一经她的视角发掘,便焕发了光彩,配以可操作性强的建议,不失为一本实用的身心灵自修书。
我对素黑的文字印象较深的,就是她对于自爱和放下两者的诠释。“爱自己”这个提法并不新鲜,我喜爱的月刊《悦己》的标题也暗含此意,但是知易行难,我在过去几年中虽然口口声声嚷着要爱自己,可实际上却对自己要求甚为苛刻,凡事追求完美,情绪经常阴晴不定,糟糕时就连基本的按时吃饭睡觉都无法保证,更别说其它的了。而素黑告诉我,爱自己很具体,“自爱不是能轻言实现的词语,需要靠行动,身体力行,持之以恒的生活见证。”“自爱不是想法,而是最踏实和具体不过的作息活动”。自爱首先是吃好每一餐饭,睡好每一晚,只有有了状态良好的身体,才能拥有健康的心灵,并以此感染他人。同时,“自爱是对自己的承诺:无论发生什么事,也对自己不离不弃”,“自爱的人会活在平静、淡定、喜悦中,绝少埋怨,鲜有不满,没有太多话需要澄清,说清楚,内心是一片宁静而有力量的海。”因此只有先能够自爱,何种境遇都不放弃自己,才可以继续修炼内心,使之更加平和强大。挺过了一些暗无天日的时日,重新审视这番话带给我明确的行动指导和信仰般的力量。
关于放下,素黑有着让我眼前一亮的见解,“真正坚强的人,是懂得释放自己,而不是压抑。一味沉默或收藏不一定是强者的表现,所谓承担,其实可能只是背负和死要面子的假象,甚至是害怕表现软弱一面的自我保护行为”。这说的不正是过去的自己么?面对困局表现出要强撑住,殊不知心里的橡皮筋早已拉伸过度,面临断掉的危险。不如先来放下困扰的情绪,给心灵纾解的空间,再轻装上阵,困局也必得开解。
《好好修养爱》读后感(九):爱的修行
五年前的某一日,网络上偶得素黑的文字,于是寻根溯源,找到素黑的博客,一一拜读博文,再买来素黑的书一一阅读,直到这两日读到素黑新作——《好好修养爱》。
素黑说:人生有三个问题我们必须自省,才能认识自己,知道活下去有什么意义,要怎样爱下去,走下去。一,你到底害怕什么?二,你的欲望是什么?三,哪里是出口?
若能回答得了这三个问题,便会自爱和爱他人了,便是修养爱的核心内容。
深陷情爱泥沼中的人害怕什么?害怕不能再自私地占有对方,害怕失去固有的生活状态,害怕一个人的寂寞和孤独,害怕没人爱,害怕失去这一切一切,其实,那个害怕的人没失去任何外事外物,却唯独迷失了自己,丢失了自我,丢失了灵魂。于是,素黑告诉在爱中害怕的人,找回那个丢失的自己,好好爱自己,善待身心灵。
在情爱中伤和痛的人,欲望是什么?我分明看见那个名叫“欲望”的动物,张着血盆大口,贪婪地吸吮着,仿佛要吸干对方的全部营养、气力和精神,然后双双气绝身亡。那些乞求从对方身上无限获取爱的人啊,记得向内看,问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然后告诉自己:自己才是自我欲望的满足者。当你把爱情称斤论两地计算,把理应心甘情愿的付出当作向对方索取的筹码,以此来索取对方的给予时,爱便不是爱了,而成了一种交易关系。
为情爱受伤的人仿若一只困在笼子里的、迷茫的动物,左冲右撞,却始终找不到出口。其实,那笼子是自己给自己上的精神枷锁,唯有自己解开枷锁,才能获得新生。
素黑的文字,一如她的一袭黑色打扮,深邃而宁静,大气又简练。素黑谈爱,却又不是爱,没有男女间的情爱,只有自爱和大爱。每每读素黑的文字,都被那份广博的大爱所感动,为那份清醒的自爱所动容。想必,那些痴缠在情爱里的男女也正是被这份来自内在的自爱与大爱所改变,不再纠缠,不再苦痛,不再自虐与虐人……
素黑的文字,没有任何宗教色彩与信仰主义,但却具有洗涤心灵、聪慧头脑的强大功能。跟着素黑,好好修养爱。
《好好修养爱》读后感(十):爱是修养生命的旅程
素黑的文字是我喜欢的那种,温婉、知性、淡然、成熟而达观……读来总给人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自然与温暖。其实致力于如此灵性写作的女性作家很多,但是她的一本《好好爱自己》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也让我在心底记下了素黑这个素朴低调而不张扬的名字。
于是务须高谈阔论依然可以获得快乐生活以及拥有自我疗愈的所有理论和所有技艺,虽然这些小理论小技艺根本无法和那些专家学者们所谓的横亘千古的大理论无法比拟,但是能够指导我们生活的,想必就是最有价值的。
于是与生命中那些无处不在的不完美不开心不快乐不满足做一次决绝而潇洒地告别,从此做一个懂得放下并重新拥抱生活的人。
于是反刍曾经的爱情,也反刍生命这一径长旅中那些对自己的爱以及对他人的爱,发现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是否爱的过渡或者是爱的吝啬。
于是也开始尝试对爱的品质,对家的品质的见证。
……这些都是在阅读过了《好好修养爱》这本书之后,最为直接的感受。“一颗安定的心,比一所豪宅更有安全感;相信活着是为了呈现比爱情更大的爱;我们要修养自己,才能看穿出现在身边每一个人的机缘和意义;别勉强要永远在一起,如果没有互相提升,没有感受到幸福的爱情不是生命的全部,修养爱才是我们一生恒久不变的追求;最强大的敌人不是时间和生死,而是自己;尝试一种放下自己的体验,学会没有分别心,只有平等心,尊重心;我们需要爱情,这只是思想上的产物……”字字句句似乎都说到了我的心里。
“女人要想得到爱情,第一步先从自爱开始。”是的,自爱,这是一个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的词语,但是它却被我们更多地用在了桎梏自己言行以及阻碍一个人自由思想的方方面面,并为此付出了相当的代价。对自爱的不二解释,根本和这两个字本质的意义相背离了。自爱不是能轻言实现的词语,须要靠行动,身体力行,持之而恒的生活见证。毋庸置疑,爱自己的方式有有很多很多,但是谁又能说不断地修养爱不是此刻生的泥泞中不断挣扎的我们最为真实的需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