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写给孩子的莎士比亚》的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9-21 03:10: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

《写给孩子的莎士比亚》的读后感10篇

  《写给孩子的莎士比亚》是一本由【法】卡罗琳·吉约著作,贵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95图书,本书定价:88.00,页数:,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写给孩子的莎士比亚》读后感(一):莎翁之于孩子

  尽管没有走出过国门,但是通过发达媒体报道也知道莎士比亚对于西方孩子的重要性,类比一下,可能中国的孩子最先接触的是四大名著,即使我们怀着“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的惶恐,但是孩子对于四大名著是绕不过去的坎;同理,我们要想让孩子从现在起就树立对西方文明正确认知,离不开早期教育。 横亘在我们面前的,首要就是语言。莎士比亚的原著是五百多年前的古英语,若非土生土长的英伦人,我们是无法透过密密麻麻的单词语法语音了解奥秘的;其次就是文化差异,我们中国人集体意识得到了充分的强调,而西方所倡导的民主自由都是基于个人的,孩子如果直接读原著就会产生水土不服困难可喜的是《写给孩子的莎士比亚》从技术层面解除了我们的担忧。法国作家卡罗琳吉约从异域阅读角度向我们呈现了不一样的莎士比亚,将向来难以理会的戏剧以孩子喜闻乐见方式展现出来的,可以说是一部微缩版的《莎士比亚全集》。 故事书的读法,从来不是平叙直叙大道理,而是将一个个小道理通过图画文字包装累积大道理,比如谈到《李尔王》的版本及其由来、柴可夫斯基与莎士比亚的关系等,不仅这些冷知识小孩是第一次了解,就是成年人,非英文专业成年人也是饶有兴趣的阅读。虽然阅读的目的不是炫耀自己,而是内化为自己的气质,但是考虑孩子的定力,此书一定会在孩子们的复述中不胫而走,成为众多家庭对孩子早期跨文化教育首选读物。 理查三世、理查二世、亨特四世、亨特五世的相貌,在当时当世应当是风磨全国的,但是时光流转,他们所热衷的服饰发型今人看来是不足为奇的,此书能以当时的目光评价功过得失,实属不易,更难得的是十分的公正客观;他们在宫廷中的种种表现,有些是为了私利,有些是为了公德,是否以臣民为中心决定统治成败,当然对于孩子而言,这些政治说教有些生硬而不生动,但是对于其前期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有着潜移默化成效,孩子就像一只空水杯,而好书就像一泓清泉浇灌其成型成名,孩子表面追求的与成年人并无二异,是兴趣是快感,但是究其深意,孩子还是容易接近新事物的,对于他们未来几十年的成长就像挖地基一样,塑造一位位学贯中西的好苗子。

  《写给孩子的莎士比亚》读后感(二):传承经典,诵读莎翁作品

  水来,我在水中等你;火来,我在灰烬中等你。洛夫

  莎士比亚的戏剧风靡全球。这位不仅仅是欧洲文艺复兴时间重要的作家,也是全世界最为卓越文学家流传于世的作品,大约有一百多部。经典的作品,需要传承,而法国的女作家卡罗琳吉约,就将这种经典转换成适合儿童阅读的《写给孩子的莎士比亚》,让莎翁走进儿童的世界,让儿童了解莎士比亚,更是让儿童来传承这些经典文化。

  《写给孩子的莎士比亚》采用海绵底的精装,精选了莎士比亚17部作品。这些作品将那个时代人性赤裸裸地、毫无遮拦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形形色色人物舞台上演他们的故事。引言部分作者为我们介绍了莎士比亚时代的历史背景,更利于儿童更快的了解作品。

  莎士比亚的戏剧常常人物众多,人物关系复杂,常常不易被儿童理解。作者卡罗琳吉约就采取了一种特别办法,就是在每一个作品前,将人物关系,用图释来说明,让阅读者对故事的主要人物关系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每一个出场的人物,又均以生动有趣的缩小版出现,瞬间让人理解这些角色。再附上简而简之的故事大纲,就很能吸引人的注意力,特别想知道故事的详细情节。后面的正文,同样很有趣,作者分几个步骤讲解,一步一步,将整个故事串联起来。既简单了解莎翁作品内容,又带着作品本身的原汁原叶,这种全新的阅读模式直观有趣。

  莎士比亚是一个传奇的人物,很难以想象他是如何创作出这么多情精彩,内容丰富的作品。因为他的剧里常有几条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线索,悲喜剧因素结合在一起。一部部荒诞离奇的故事,就这么逆天C位出道:查理三世,享利四世,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等。作者按照历史剧,悲剧,喜剧,来划分莎翁的作品。每一类作品,都是一出人生故事。这些触目惊心案例,这些心怀不轨的人,策划阴谋鬼计,闻所未闻的宫庭秘事,纷纷呈现出来。作者不仅仅为我们呈现莎士比亚,更为我们呈现一些历史上不为人知的秘事,比如理查三世是个驼背,比如有英国诅咒之称的作品等等,让阅读变得更加有趣。 或许对于莎士比亚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于是他在创作中找到自我,并坚守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也正是如此,在今天我们才能读到这些经典作品。

  《写给孩子的莎士比亚》读后感(三):为什么给孩子看写给孩子的莎士比亚绘本

  写给孩子的莎士比亚这本绘本作者用了容易让孩子理解的形式-讲故事的形式来讲述莎士比亚的作品,即使是年龄很小的孩子,也可以理解、甚至是复述这些故事。

  莎士比亚是谁?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4.23~1616.4.23),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家,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他创作了37部脍炙人口文学作品,在欧洲文学史占有特殊地位,被喻为“人类文学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代表作品主要有:《哈姆雷特》、《麦克白》、《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奥赛罗》等。

  书中的每部剧都由三部分组成:剧情简析、人物关系图、剧本。以《仲夏夜之梦》为例,剧情简析是对整部剧的背景介绍、寥寥几句却让人迫不急地想要读下去。莎翁的每部作品中都有很多角色,这么多的人名以及相互间的关系会增加阅读难度,而书中的人物关系图通过有趣生动的卡通形象和箭头符号剧中众多人物以及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变得一目了然

  提纲式的剧本再加上诙谐幽默的插画,让孩子像读故事一样轻松读懂。

  莎士比亚的作品突破了悲剧与喜剧的界限,努力反映生活本来面目,深入探索人物内心奥秘,从而能够塑造出众性格复杂多样、形象真实生动的人物典型,孩子在阅读中了解莎士比亚人物的同时也是在了解人性、学习和人打交道。

  家长可以通过这本书引导孩子复述莎士比亚的作品、甚至可以进行即兴表演,从而可以锻炼孩子的想象力。而理解故事和复述故事,直到讲自己的故事,这对孩子是综合能力培养

  此外,孩子从莎翁剧中也可以接触到人生的一些重要主题,包括爱情、死亡、理想嫉妒慷慨等等,这些主题可能比较抽象,但其实孩子的理解力是惊人的,越早的去接触这些问题,就会想地越透彻、越明白,最终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经过不到一年的时间,通过引进版权翻译、审校等繁杂的一系列流程,这本书的简体中文版最终问世!中文版的封面采用厚度为2.5mm的荷兰板(相当于三个1元硬币叠起来的厚度),纯手工打造的海绵衬底使得整本书的触感特别棒,方形书脊和线装工艺既可以保证舒适的阅读体验、不再有翻不开的夹缝又可以牢牢锁住书页,避免发生掉页。既可以让孩子天天翻来覆去重复阅读又可以用来做收藏

  甚至在介绍历史背景的时候,他简单不粗暴地将历史分成婚姻、出生/去世、政治、宗教、世界形势、重要事件,并用不同鲜亮颜色表示,让原本乏味的历史也变得鲜活了起来。

  《写给孩子的莎士比亚》读后感(四):与孩子一起看莎士比亚

  《罗密欧和朱丽叶》千年传唱,泪水恒流,《哈姆雷特》中忧郁而又快乐王子却在复仇的路上走着,这些经典作品百读不厌。对于外国文学接触胜少,提到文学,中国人不由自主的想到《水浒》、《红楼梦》。提到莎士比亚,想到的便是一个悲剧的世界。如果不是《写给孩子的莎士比亚》这本书,我真不知道如何给孩子讲外国文学,似乎找不到引起的兴趣点。

  这本书说实话,很简略,像莎士比亚作品的介绍集,用众多的不同的小人物形象来讲述每个故事,很直观简明。更适合年龄偏小的孩子看吧。故事情节虽不是很饱满,但对于幼小衔接我家宝贝来说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引导了,非常容易理解。

  作者卡罗琳·吉约,法国女作家,出版过众多脍炙人口畅销童书,其作品被翻译成十几种文字出版,畅销全球。

  书的目录做了很好的分类,将历史剧、悲剧和喜剧分为三个板块讲解。引言画龙点睛,对莎士比亚也做了介绍,对历史文化背景做了很好的解释铺垫,这样理解后面的故事就会很轻松

  这些奇闻轶事还是很有趣的。宫廷里的那些人那些事,有些善良柔弱,有些为一己私利,勾心斗角,其实和现实一样,早些给孩子这些教育虽然有些说教,但对孩子了解一个真实的世界还是很重要的。

  《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一部悲剧,主人公为了爱情悲惨的死去,但他们的爱情是那样纯洁美丽,终于战胜了封建压迫偏见,显示了人文主义精神的蓬勃生命

  《哈姆雷特》是天真单纯,快乐的少年,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希望。后来因为家庭的变故哈姆雷特开始寻求报仇的机会,最后在自己死前终于杀死叔叔。哈姆雷特代表的是那些具有先进思想的人物,热爱生活,又奋力反抗邪恶

  《仲夏夜之梦》这是莎士比亚为数不多的喜剧之一,像一个绚丽的梦,和谐执着的梦,热闹又美好,让人们看到无所不在的爱的世界,被诠释深深感动。读此戏剧,如诗如画,似真似幻,让人想在这梦中不愿醒来。

  莎士比亚,英国最着名的作家,世界经典,他的作品怎能不知!全书用生动有趣的角色介绍及人物关系图解,简单有趣的形式,可谓是一场全新的阅读体验,让孩子对莎士比亚有一个大概的理解,对他的作品充满了好奇和兴趣,这就足够了!

  《写给孩子的莎士比亚》读后感(五):孩子喜欢的经典文学——莎翁

  莎士比亚是一位传奇人物。“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家,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 这是世人给他的评价,时代的经典。而经典是要结合历史,地理,文化。要想读懂,需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对孩子而言就显得天马行空。为了让孩子感兴趣必定要有一定的吸引力

  《写给孩子的莎士比亚》是一本绘本。绘画人物结合了历史写照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不同,首先就介绍莎翁的历史背景,戏剧发展简洁概要;让孩子先了解。教我们认识戏剧服饰与肢体的表现力;看到图中的表请动作,忍不住学起来;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完成,增进亲子情感。并且看着不一样的画风;往往能吸引到小朋友

戏剧服饰与肢体的表现力

  绘本收集莎翁的经典著作,如《理查三世》、《哈姆雷特》、《李尔王》等。外国人名易混淆,要是没有细读,看书容易情节混乱;对小孩而言,这是一个难点。本书把经典的剧场分历史剧、悲剧、喜剧,按时间顺序排列;每篇于历史背景,轶事,经典名句、人物关系、剧本来介绍。整篇看下来剧情明朗,符合孩子的理解能力。

人物关系图

  可以发现一个细节,图中有虚线箭头指出他们心中所想,所代表的角色。加深了孩子对戏剧理解,人物图画生动形象结合文字,整个剧情呈现眼前。孩子看书的专注力没有成人那么长;单独的文字根本看不下去;小孩都比较喜欢图画,有了这样的一本绘本;孩子会更乐意学习。

剧本

  对我而言很喜欢这本绘本,它可以让我和孩子一起学习。人物模仿,乐在其中。 疯子瞎子走路,这就是这个时代的病态。——《李尔王》 Tis this times’ plague, when madmen lead the blind. (King Lear 4.1)

  —— 尽似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写给孩子的莎士比亚》的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