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人的史诗》是一本由严歌苓著作,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3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个女人的史诗》读后感(一):一个女人的蠢诗
女主真的爱的太笨了,一味的付出,甚至于出轨想让男主吃醋,结果……可以肯定的是男主一开始对女主是没有爱情的,以后有的那都是漫长岁月积累的亲情。可见,相同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多么重要。在那个年代里,男主算是知识层面较高,他追求的是精神上的共鸣,无奈女主怎么努力都无法成为他那个聊得来的人。
《一个女人的史诗》读后感(二):最深处
感情还是需要纽带和培养的,只有走到最后才知道内心最深处的那个人是谁。或许一路上的磕磕绊绊才构成了完整的有意义的生活,结局还是挺暖心的。一直为小菲打抱不平,小菲其实喜欢的就是那样的欧阳萸,换做别样的那就不是欧阳萸了而是小菲不喜欢的都汉,不过回忆里没有得到的东西总是好的,小菲于都汉,孙百合于欧阳萸。我们永远在寻觅自己理想中的那个他,但你真的知道那个他是什么样么,过一过才知道嘛
《一个女人的史诗》读后感(三):标题党觉察下的田苏菲
标题党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是赵薇的电视剧,听了以后也没有打算要看,本以为应该是一部史诗级巨著,为国捐躯的女英雄之类的人物事迹。年后看了《金陵十二钗》觉出电影里的小女人气,对严歌苓改变了印象。买了这本书,才发现,写的是一部小女人的一生的故事,至于名字要用“史诗”来命名,大抵是主角田苏菲身上藏着每一个女人的缩影,她年少时的娇憨与大咧咧的性情,在感情中的付出,她的一生都凝聚了所有女人的缩影。叫“史诗”也不无生动。
《一个女人的史诗》读后感(四):你在身边便是永远
一拿上书根本就停不下来。不免想象,田芳菲如此的爱,费力又痴情。也许她是幸运的,得到了爱她的男人,得到了一个男人的承诺与家,但是,对于欧阳萸这种男人来说,承诺虽是一生,但是一张纸困住仅是每晚睡在身旁的一具身体,并不能控制他的心思与放纵的灵魂。对于小菲来说,她自以为对他事无巨细了解通透,但是了解趋于表面,眼波未达心底,这样是累的但是甘之如饴。不免想象,如果是我,我愿放弃还是忍受继续爱得热烈。只愿油盐酱醋茶,累时身边有人,爱时身边有你,虽然鸵鸟,但是,亲爱的,谁叫我爱你呢。
《一个女人的史诗》读后感(五):那个年代,那种爱情
第一次读严歌苓的作品,从一百多年前旧金山的中国移民所遭遇的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隔阂读到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时期,感受她的小说时代感很强,人物的刻划都紧紧相扣。初读《一个女人的史诗》,还沉浸在《扶桑》细腻的心理描写和她与克里斯之间心灵的颤痛中。但读完后完全被田苏菲不顾一切的爱情锁感动!没有华丽的词藻,只有平实略带幽默的语言把爸妈那个年代的生活、学习、工作和爱情带到我面前,我被那个年代,书中的傻傻胆大简单的,为了他所爱的男人什么事都能做,什么苦都能吃的田苏菲所征服!
《一个女人的史诗》读后感(六):这是一个故事
不管怎么样,小菲和欧阳萸终究事幸运的,田苏菲终其一生爱其所爱,欧阳萸一直也没闲着。全片充斥着冲突,太多气愤,少有感动。而在最后都汉病床上的捧场不得不让人心里为之一振,这是怎样的一种执着守护。读到最后一直在想,为什么不能让小菲送都首长最后一程,应该事让都寒最后在见一面那个上窜下跳,活泼纯真的“妹子”。想想如果见了,该说写什么,和所以的临终场面一样,不免俗气了,至少小菲少有的大哭,让人些许安慰。
不得不说欧阳萸有时候真不是东西,和大多数自以为是的人一样只关系自己关心的部分。不让人那么憎恨,是因其真有其才华。严老师真的是偏爱文化人,不管是陆焉实还是欧阳萸他们有其性格,英俊潇洒、才华横溢,可以蹂躏亦可以反抗。对他们又都是残忍的终有一部分人生最重要的人或事无法如愿。
《一个女人的史诗》读后感(七):人搀着不走,鬼扶着打转
小菲爱着丈夫但得不到丈夫的爱,一辈子在猜疑、嫉妒中消耗自己,支撑着度过最为艰难的岁月,也消耗了母亲,直至母亲死亡。
女人天性里有依赖性和被关爱的特性,若是和都汉结婚,一辈子受宠一辈子不用在猜疑嫉妒中消耗自己,生活会不会更好?爱情是什么呢?让一个女人用一生的时间去奉献,而最后最可笑的是,那两人之间的情感并不是爱情,这是对一辈子以守卫爱情的女人的最大讽刺。
正如小菲妈妈说的那句话“人搀着不走,鬼扶着打转”,就是被昏了头,迷了眼,忘了生活的真实。对方看不到你的好,没有情感的互动,怎么生发长久的爱情呢?
一辈子的磨难始于一次次的选择,但是,若是一开始就选择都汉,小菲是宁死也不愿的吧,对生活就是飞蛾扑火了,还好作者最终让她算是得偿所愿吧。
《一个女人的史诗》读后感(八):身在另一场革命
用每天等办公室电脑打开的时间读完这本书,淡淡的开始,重重的结束。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点,大概就是女主角田苏菲心心念念的一句话:革命是残酷的。
田苏菲的这一生,跨越了中国近代史上最动荡的几十年,可是外头的动荡她不觉得,动荡到欧阳身上,动荡到各样的情情爱爱,动荡到自己的吃穿,她才会仰头感叹:革命是残酷的。
不得不说田苏菲是肤浅的,不过这肤浅特别幸福。没有无谓的杞人忧天,没有婆婆妈妈的多愁善感,疯就疯的理直气壮,爱就爱的彻彻底底。
《一个女人的史诗》,其实可以改名叫《一个女人的诗》,虽然女主人公特别激进俗气,可是她的这一生,不就是一首简单又灿烂的诗吗?
在读过这部作品之后,我确实不由得羡慕起田苏菲来,想起小时候,偷偷喜欢院子里的一个哥哥,自己一直都不敢讲。结果被小伙伴看出来,直接告诉了哥哥,我在墙的另一边红透了脸,再也不敢跟那位哥哥说话。
如果有田苏菲那样的性子?我还怕什么?大概早就发现那个命中注定,撒丫子追了好几千里,且不说能不能追到,至少有个寄托。
自己的工作,大环境在急剧变革,不知道去向何处,只好随波逐流,天天愁眉苦脸。
如果是田苏菲,她大抵会想,你以为我在乎主角吗?我只在乎那四两白糖!
《一个女人的史诗》读后感(九):简评写不开了又
田苏菲爱欧阳萸爱了一辈子,爱到欧阳的情人抛弃他都要为他鸣不平;欧阳萸精神出轨了一辈子,却也始终没有离开小菲。他对小菲到最后算的上爱吗?他一直都想找个“能谈谈”的人,小菲却始终不是合适的对象,只有一次,是欧阳怀疑自己得了癌症的时候说,“我觉得只能跟你谈谈”。读到那里我甚至还以为欧阳终于爱上小菲了。可惜并不是。所以我觉得欧阳不知是因为某种责任感还是不够有勇气,还是知道自己总会不断得爱上别人?最后可笑的是让他心心念念一辈子的老情人孙百合竟然是个水性杨花的主,他却还在为她说话“或许她不想拖累我”。不得不说,虽然田苏菲“爱的很笨”,但是确实是把欧阳萸既当父亲崇拜和依恋,又当儿子来疼爱和照顾,爱得那么深那么无微不至,欧阳确实也离不开她了。至于欧阳雪真是集成了他俩的个性。或许小菲真的嫁给都汉不能说更幸福也可以说会活得更舒服吧?但是人生谁有说的好呢?在那个年代,那样一个小菲,爱上了,便是一辈子的痴。
小菲爱上欧阳也好简单,只是因为他临窗写字的一个侧面。爱情的开始就这么简单,而坚持了一辈子,甚至连都汉的追求都没有动摇她。从某些方面来说,小菲确实有点笨,有点傻。但却因为这样笨拙的爱,小菲整个人物也可爱起来。严歌苓写小菲时的文字也带着莫名的喜感。
都汉也很难得,一辈子爱着、护着、疼着小菲。临终前还不忘吩咐部队去看小菲的话剧。心底里竟也是个温柔的汉子。
整本看完了不能说是压抑,总是不会欢快的。其实不太喜欢看涉及到近代这些文革之类的黑暗内容,但是不正式历史,怎么才能以史为鉴,更好得过好现在的生活,从而不再重蹈覆辙呢?
《一个女人的史诗》读后感(十):用一生去爱一个人
小菲的史诗就是用尽全部的人生去爱一个人。
在看到欧阳萸握着小楷狼毫专注写字的侧面后,不顾一切,毫无退路,为爱痴狂。
她不在乎时代变迁,社会动荡,生活艰辛,用无尚的爱去照顾,怜爱那个男人,满腔的生命去爱着他。
他不爱她,没有共同的理念与灵魂的交融,他们的结合是场错误,基于承担的责任成的婚,心不甘情不愿的,貌合神离的生活中,时间消磨了意志,摧毁了希望,死亡没有带走他,小菲铸造的伟大的爱,让他得以残喘苟活,生命里,终究离不开她,但,没有爱。
不断到处留情,渴望寻找意想中所谓脱俗的红颜知己,醉生梦死的日子,是小菲和母亲东拼西凑,心力交瘁欠债硬撑下来的,她的付出与牺牲,他觉得是自找的,因为小菲的照顾,他其实活得挺好,这个自以为是的男人,自始自终都没有把小菲放在心里,没有爱何来嫉妒,不应该有,他们互相牵扯着,爱与被爱的对抗,折腾中度过,几十年弹指瞬间,只要小菲不放手,他就可以无限期享受她伟大的真爱,在她的宽容放纵下忘我的任性撒欢,他知道离不开小菲,红颜薄情人易老,宾客盈门的日子也会曲终人散,到头来能陪着他的只有小菲,他知道她是多么多么的爱着自私的他。
小菲的笨是倔强,是执着,认定把欧阳萸留在身边,她就是幸福的,不适合也要在一起,得到了就不放手,一旦上了台粉墨登场就下不去了。一遍遍折磨他来折磨自己,猜测,疑心,逃避,挣扎着去学习,改变,成为他心中的能神交的人,疯狂到为引起他的嫉妒心都会小小的窃喜,跌跌撞撞,吵吵闹闹,历经风雨缥缈,手依然在她手里紧紧拽着。
漂亮,活力,单纯,真实,有能力,敏感,坚韧的女人,不是没有人爱的女人,如果当年选都汉是否会过得更好更幸福,在小菲的人生里没有这个如果,她个人的爱只属于欧阳萸,为了这个自私的烂男人,迷恋成痴,都不曾后悔,看了让人心疼,真正至高无上的爱情,不计较得失,用一生去爱,无怨无悔,不因时间而消退,不为时局而变动,这个世界怎样都没有关系,革不革命也不重要,没有两情相悦也无所谓,只要你知道我有多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