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柏拉图对话录》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9-18 03:12: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

《柏拉图对话录》读后感10篇

  《柏拉图对话录》是一本由[古希腊]柏拉图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页数:235,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柏拉图对话录》读后感(一):两手空空,唯有真诚

  这是柏拉图为他的老师苏格拉底所记录的对话录。全书一共分为四篇,分别记录了苏格拉底从法院申诉,辩论,到入狱与朋友交谈,死前的对话,集中反映了苏格拉底临死前的生活思想和谈话。

  苏格拉底以问答方式来辩论问题,让交谈者在问与答的过程选择、阐释自己观点,问答法也是古希腊熊变树的一种重要方法,苏格拉底以其哲学思辨,与对手辩论步步深入,对朋友则循循善诱,面对问题层层深入,抽丝剥茧,直至真理。通过苏格拉底的谈话,尽显其优秀的哲学思想。对话的科学性并不符合现代情况,但其哲学理论深刻思维进程严谨,让人啧啧称赞

  所谓哲学,在其最高之处必会相通,但不同的哲学思想会给人以不同的启发,柏拉图和苏格拉底同为古希腊三贤,这本对话录不仅是苏格拉底法的体现,也是柏拉图哲学思想的体现,苏格拉底优秀思想的继承和弘扬在此体现(听起来像我党宣传标语?)

  本书以哲学为脉络,却以通俗易懂的谈话为主体,以此读者能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有一个基本概念

  阅读本书前简先读P93问答法 的注释

  苏格拉底的名言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

  《柏拉图对话录》读后感(二):柏拉圖對話錄

  1.歐提弗洛篇:事物被神所喜愛是該事物合天理必要充分條件。2.辯護詞:道德觀結合費多篇看。勇於死是不可怕的,罪惡最可怕。死亡不過是肉體的腐朽,靈魂不朽,靈魂去到絕對善美的理念世界,受到神的祈護。3.克里同篇:死得冤枉罪在人民不在法律,以錯對錯是卑鄙可取的。所以就算行動錯誤也得死,因為不能背叛法律。4.費多篇:是辯護詞的思想深化,主要探討了柏拉圖著名的理念觀。所以蘇格拉底之所以願意去死,是因為他認為靈魂不朽(也可能既然死是注定的不如開個腦洞安慰自己)。蘇格拉底信神是美善的;感官經驗是不可靠的,參見海底世界倒影日月例子216-217;靈魂不是音樂,因為靈魂可以指揮肉體,而音樂卻必須由弦的震動才能產生;事物是從對立的對立面產生的,二者之間因對立而變化,因變化而產生新事物,具體事物是變化的,而抽象理念是永恆不滅的。靈魂就是理念(idea),肉體慾念就是具體實在,所以肉體腐朽,靈魂不朽說成立;知識是通過回憶而獲得的,知識先於人之出生存在,知識(智慧)是在靈魂中的成分,靈魂從一人處到另一人處,也攜帶著前世的記憶(知識);哲學家因為關注靈魂,是最有好下場的,他們會自我克制,規避慾念干擾,是真正敢於面對死亡的人。

Ps:蘇格拉底口頭禪:「我憑母狗發誓」oder 「我憑野狗發誓」,的確跟

  《柏拉图对话录》读后感(三):《对话录》哲学家

  柏拉图的《对话录》既表现了苏格拉底这位没有留下著作的伟大学家的思想,柏拉图也借由这位大师说了自己的许多观点。

  看苏格拉底和人辩论,在末尾时候,常常会发生有趣事情——不得不承认自己错误的那一方总是不那么开心的——好像这样的辩论终要陷入这样的不欢而散。然而在我看来,这是绝大多数人的怪病,而不是苏格拉底的刨根问底惹的祸。

  我们绝大多数人在建立起一套自以为是架构时就会固守这一亩三分地,当别人试图冲击这种安稳时,我们会莫名愤怒,莫名的抵触,然而正是这样的固执让我们与人的距离拉开,无论是平行距离还是垂直距离。

  我们受的教育是“沉默是金”,所以我们表现出一种少言寡语,以此遮掩自己的匮乏同时也用这样的方式彰显一种“修养”,一种看似与世无争却满心嘲讽的“清高心态”;然后在这样的一种隔岸观火中寻得自我安慰式的“道”自娱自乐

  真理愈辩愈明,我们每个人察觉到的、思考到的真实,都和井底之蛙无异,我们需要爬出井沿,去和那些和我们一样爬出来渴望看看“天”的全貌的人聊一聊,说说各自的视角,当这些视角多维度展示“天”的时候,我们对“天”的认识才会进一步完善

  哲学家和艺术家有一个很大的差别,很多艺术家往往是后世成名,当世落魄;然而绝大多数哲学家都是当世显赫,其思想往往可以影响几代人。康德会在下午的三点准时醒来和朋友去喝茶,聊哲学问题;在所谓的黑暗世纪也有经学院让爱智慧的人坐在一起探讨“针尖上能站多少个天使”这样的问题;古希腊时期,在雅典学院,有手指天空的柏拉图,也有手指大地的亚里士多德。艺术需要的是创造性,需要那些灵感积累;而哲学需要的是思考以及辩论,独立的思考让我们在深度拓展,朋友间的辩论让我们在广度上的打通又能促成深度的加深;哲学要的是思考之后的系统,而不仅仅是作品这样的具体的呈现形式及个例呈现。

  做一个能从自我走出来又能回归自我的哲学家,审视这一生,将一生的厚度延展。

  《柏拉图对话录》读后感(四):一点感悟

  出于对这个2500年前的老头的崇敬与好奇,趁着寒假还没回去,我在图书馆找到了这本水建馥先生翻译的《柏拉图对话录》。首先不得不对水先生竖起大拇指译文流畅让人读得忘乎所以。其次,出了哲学价值外,这本书的文学价值也难以磨灭的,透过各个人物的对话,向读者展现出他们鲜明形象。在此之前,我对苏格拉底的认识无非是几个零散故事和几句人尽皆知的格言,总像是隔着一层浓雾感知他那智慧的光芒,而在此之后,我才得以立体地认识这个满脑子智慧的老头,感知到他真实的性情。文中,苏格拉底处处以退为进,通过问答的方式引导辩论双方走向纵深,退让中实则隐藏着锋芒,他的胸有成竹,非有大智慧者不能做到。人们在和他辩论前往往自以为掌握了真理,但实际上却恰恰相反,而苏格拉底的目的就是让人们认识到他们的无知,甚至不惜为此付出生命。在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一篇是《克里同篇》,苏格拉底死期将至,好友克里同举出如下理由劝苏格拉底越狱: 1.如果苏格拉底不越狱而坐以待毙,那么他(苏格拉底)的好朋友们就得背负贪财的骂名,因为他 们只需花些钱就能帮助苏格拉底免于一死。 2.克里同为了打消苏格拉底的顾虑(他怕苏格拉底认为越狱会给他的朋友们惹祸上身)说他们愿意冒这个风险,只要能救出苏格拉底。 3.这个判决荒唐可笑的(苏格拉底在《辩护词》中已经指出对他的指控是不成立的),由于苏格拉底自己不救自己(其实只要苏格拉底在审判过程中答应不再引导人们追寻真理,发现自己的无知,那么他是可以免于一死的)才有了现在的局面。 4.他指出苏格拉底越狱后不会得不到安顿,在外地克里同有许多朋友会帮助苏格拉底。 5.他谴责苏格拉底置儿女(苏格拉底有三个儿子)于不顾,抛下他们成为孤儿,没有尽抚养责任。 在听完克里同好意地劝导后,苏格拉底说:“我今天仍和以往一样,从来不相信别的道理,只相信我经过深思熟虑得出的最好的道理。”(其实通读全书后,我们可以发现苏格拉底是个理性主义者兼唯心主义者)讨论就此开始。这之后的内容便是本篇的精髓。令人荡气回肠之余又夹杂着几分感动,尤其是最后苏格拉底借法律之口吐露自己的心扉的一段话:“总之,你若死,死得冤枉,罪在人民,而不在我们法律,反之,你如果以错对错,以怨报怨,不光彩地逃走,既背弃你和我们之间的契约协议,也伤害了不该被伤害的人——你自己,你的朋友们,你的祖邦和我们。”这是一个老者原则坚守,对死亡的坦然,对法律的敬畏,对帮助他的朋友的赤诚,对生养他的城邦的热爱。 最后克里同心服口服离去。 PS:我还是禁不住吐个槽,苏格拉底与人辩论的时候,有一句口头禅,“我凭野狗发誓”,虽然这和狗没什么关系口头禅而已),但瞬间觉得好萌(⊙ˍ⊙),但按照苏格拉底的脾性,他不是更应该指神起誓吗?

  《柏拉图对话录》读后感(五):爱智的本能

  art.1

  hilo-sophia,热爱智慧女神索菲亚,逐渐演变为“爱智慧”,最后形成今天的“哲学”一词。苏格拉底说:“我从德尔斐的神谕那里得知,神说我是世上最聪明的人;我起初也很疑惑,神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觉得我比起一些著名的智者大概逊色了不少,他们懂得的比我多得多。不过我起码不敢说,神在撒谎。后来我懂得了,神的意思是说,人呐,不能对不懂的事物都装懂,像苏格拉底那样的人才是智慧的人,因为他明白,他的智慧是微不足道的。”

  或许“哲学”一词过于冷酷,“爱智学”会更符合philosophy这个词汇本身的含义。然而对于“爱智学”这个定义,我们真的可以说,“爱智慧”是必须经过学习才能掌握的吗?对于智慧的追求,在柏拉图(苏格拉底)看来是为人生之无穷尽的终极追求。苏格拉底说自己一无所知,是在说自己对于世界满腹疑惑,故而对一切的未知都抱以好奇的渴望,而真知则必须经过哲学思维的检验才可确信。

  为何苏格拉底绝不轻信那些似是而非却又流传广泛的知识,因为他知道自己只是一个人类———是灵魂肉体结合,一半属于完美的理念世界,一半属于残缺现实世界。这注定了人类是具有对于真知的洞察力、但却注定了要饱受肉体之苦的可怜物。肉体像监狱一样禁锢自由的灵魂,人类在这样的状态下对于真理的把握则变得困难;所以在这种二元论看来,人自身要求解放则势必要轻视肉体而重视灵魂,理性与逻辑才是我们的解脱,肉欲和感觉则带来痛苦。说到底,苏格拉底自认为是在人群中率先“清醒”过来的那一个。

  佛学中的“轮回说”讲到,人们总是在六道中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循环往复,像车轮一样不断轮回,如若不通过行善,悟道,便不得超越轮回,获得解脱。而柏拉图清晰地指出,用以解脱的手段,是我们先天灵魂带有的理性,佛学则并未提到灵魂一说。其次,“哲学的方式”和“行善的方式”应该也有相当程度的不同。不过,西方哲学与东方智慧在那个时代仍然具有很相像之处。

  art.2

  柏拉图在《斐多篇》中详细论述了他的二元论思想,这是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所在。我总结一下这种思想的两个相递进的特点

  1、 存在两个世界的划分。完美的理念世界和残缺的现实世界。现实世界诞生于理念世界,现实只是理念的反映或模仿。(各种各样的马之所以被我们认为是马,是因为我们的心中有着一个完美的马的“理念原型”)

  2、 存在人类灵肉的划分。人类由灵魂和肉体组成。灵魂存在于理念世界,是完美的,不朽的;肉体存在于现实世界,是匮乏的,有限的。

  3、 存在绝对的知识。绝对知识存在于理念世界,现实世界中的一切知识都来源于对理念的模仿。人类诞生时,就已经拥有了一些对于“完美”范式的知识,这些知识来源于转世灵魂(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转世说),但是因为肉体的影响而变得模糊不清,所以人类获取知识的方式是通过一种“回忆法”,而这需要借助哲学(理性)思维而获得澄清。

  art.3

  值得一提的是,苏格拉底在与他人沟通时,总是让对方先针对问题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先站在同意其观点的立场上,不断地向他复述那人自己的观点,让对方觉得自己处在辩论中有利地位上;紧接着话锋一转,突然找出其疏漏之处并以此继续让对方澄清,然后接连地提出疑问,慢慢地一步步打破其坚持的立场;最后,在不直接指出对方错误的情况下,辩论愈辩愈显得清晰,使得对方主动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这便是苏格拉底的反讽式对话。

  其实,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对于问题本身的论证并不见得是十分正确的,但在对于智慧的追问方式和严谨求实的态度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两千年后的我们并不比希腊先民们智慧多少。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曾感叹道,“两千年的哲学史,不过是柏拉图的注脚”。他提出的几乎所有问题(本体论、认识论、伦理观、美学)都被后世的人反复讨论对于智慧的追问从这里起源,从此人类迈向了通往自由的道路,而我们至今很难说,这一条路是否会有尽头,更甚,会否是一条死路。

  《对话录》通过对话的形式阐述柏拉图的哲学思想,这是很奇妙的。基本上,人们对于那种“智者”的刻板印象(性情随和,好谈话,善于倾听,沟通启发人心)都一定程度上来源于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的形象。我们看到,后世的哲学著作,鲜有这样的表达方式,当然,可能是因为哲学思想的复杂化、多元化带来的表述上的难度,用第一人称来直接阐释会更加轻松。可我不禁觉得,后世的哲学愈加思辨、严肃;而智慧的时代,只属于沐浴地中海阳光的城邦雅典。多立克石柱屹立在卫城的巅峰,苏格拉底在街道间与人们辩论问题,问题也逐渐于光天化日之下愈辩愈明;一切都充满着欣欣向荣的乐观。表面上日神精神的繁荣,压制了酒神的“崩坏”。这与尼采所倡导的也许刚好相反,它体现在人类幼年时期由于对身边物均无多大认识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那样一种我们再也无法体验到的单纯。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柏拉图对话录》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