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读书》是一本由胡适著作,上海一心书店印行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0.40,页数:2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怎样读书》读后感(二):「因为要读书而读书」
胡适先生谈到为什么读书时提到:「因为要读书而读书」,听起来有点拗口,胡适先生解释说:「读一书而已,则不足以知一书」,「只有去读书,读书愈多,则所能读的书愈多」。
读到这里,深感赞同,并且不只是读书,做事也是一样,自我设限把注意力限定在「分内」,也不足以做好分内的事情,为了能够做好「分内」的事情,必然需要去关注和参与更多相关和「不相关」的事情来填充自己。
这个理,想通了,就好了。
早年仅看过几本小说,近年也只读了几本家人推荐的书,读过的书很少不说,更是从未深究过该怎样读书?又为什么要读书?直到读完这本书,才深切的明白,读书是有许多讲究的。全书体现了读书的三个关键字:“精”、“博”、“疑”。也提出了读书可作为参考,要勤笔,更要实验。要“无所为”的读书,系统的读书,更要读外国书。读书是为了求知识,为做人。“知识是思想材料的来源”更是让人深受启发。只有学到了知识,才能应付环境,解决困难。而读书求得的学问更要能知、能行。
《怎样读书》读后感(四):《怎样读书》
看完本书,会发现很多读书的方法都大同小异,无非是像胡适先生所言,要精要博;蔡元培先生教育我们读书要专心,要勤笔;章衣萍所说,读得多读的熟,学会克期读书;还有不光要读中文书,还要至少掌握一门外语,学习外国文学,读到这一点真实由衷敬佩这些文学家,在当时的环境,都不忘走出国门,学习外文,探索外国文学,真是文化无国界~在当今社会,都很少有人去真正的研究外国的文法,去看原版图书,但是这种思想我们是应该保留的。书中解释到读书不是因为千钟粟、黄金屋或者什么颜如玉,而是为求智识,为做人,为了读书而读书。不光要读书,还要做表解,写摘录,时常的加以查阅,以免忘记。古人会把一些好的经典的诗赋文章等背诵下来,这也是一种很好的行为。
读书不能死读书,最重要的是学会去运用,去实践,去感悟,学会思学合一,才会有所建树。
《怎样读书》读后感(五):怎样读书——摘抄
一、读书应该多读、熟读、尅期的读;
三、应学通一门外语,以作研究的工具。
学源于思,思起于疑。
我们读古人的书,一方面要知道古人聪明到怎样,一方面也要知道古人傻到怎样。
思想是自己跑马,读书是让旁人在我们的脑里跑马。
读书不可贪多,古人曾说过“务广而荒”,说的就是贪多的毛病。
看书来的,或是听讲来的,只是模糊零碎,算不得自己的东西。必须做一番到手的功夫,或做提要,或做说明,或做讨论,自己重新组织过、申述郭,用自己的语言述过,方算式自己的。
应多看一些社会科学的书,懂得一些唯物史观、经济史观、人类学等常识;应多看一些伦理学、心理学的书籍,懂得一些思想法则,心里现象;
应多看一些自然科学的书,如生物学、物理学、天文学、地质学等等。
《怎样读书》读后感(六):我的读书体验
关于读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会,各人的经历也不一样。看了前人大家的对于读书的看法及其经历,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1、阅读应该成为一个人生活的一部分。不论什么时候,保持阅读的习惯对一个人来说是一件好事,它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增加了我们的体验,同时也提高了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读书要得法。“得法”二字在读书前、读书时和读书后都应有体现。读书前要考虑的主要是对书籍的选择,现在的书,说浩如烟海不为过,这么多的书我们自然是读不完的,故而选书是有必要的。其次,不同种类的因其体裁的不同,其写作者成书的目的也有差别,我们在阅读他们的时候也应该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最后是读完了一本书之后,我们要有一个总结,要思考,而不是只做了一回翻书人。
3、读书要学以致用。我们读书,读各种各样书,求的是什么?我认为,一本值得看的书应该给我们带来一点裨益,而这裨益的体现最显著的当是我们能够把它用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我所以为的“学以致用”的“用”包含各种方面,有功利性的,也有非功利性的。
《怎样读书》读后感(七):读书游玩看电影
各位名家对于读书的看法的合集,虽然就整本书来讲系统性有所欠缺,但其中仍有许多真知灼见值得细细品味。
说其中两个我感触比较深的吧。一个就是读书的精和博的关系。胡适先生提到一点就是博是为参考。而参考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单一领域中要多读(博)以相互参考,得到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精)。第二个方面就是各个领域的书都要广泛涉猎(博),这样可以对单一领域的理解有帮助(精),“读经而已,则不足以知经”。而读的越多,你能够读的书也就越多,“致其知而后读”。听起来挺绕的,总结一下就是精和博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另一个就是关于我们对读书的看法。孙福熙先生的总结真是一针见血,“中国人把读书看得太苦亦太尊贵了......读书与散步、踢球、看电影、游山玩水,并不冲突,而且是互有裨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们对读书的看法还是没有改变,这从根本上严重阻碍了我们从书本中汲取知识,获得快乐。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听取孙先生的忠告,转变观念,读书游玩看电影,我们的生活会更加充实,更加丰富,更加和谐,更加有意义。
推荐给所有的人。
《怎样读书》读后感(八):《怎样读书》的读书笔记
读这本书的时候就像在旁听一场开在20世纪初,关于读书的研讨会。
1.书是什么?
2.为何读书?
为了从自己以外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了解别人思想,并提升自己的思想;
为了体验自己无法体验到的感官经验;
为了习得前人历经千百年所得出的知识技巧。
这些所有目的之目的,是希望自己做一个更好的人,学会做人。
这也是胡适所说的,读书为做人。
3.如何读书?
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讲的是技巧;
专心致志、订立期限、读书不是目的,而是基本需求。讲的是心态。
4.拾遗补漏
有条理的思想:
遇到问题
解决了就ok
没解决换一个办法
做一个“好人”所需要具备的素质:
优良的品性
丰富的知识
应变的才能
读书为做人,但做人不仅从书中得。生活中,遇到的事情,碰到的人,都可以成为求知的对象。
读书要做读书笔记,
日记,就是对于生活的读书笔记。
思想受时代和个人环境的限制。道可道,非常道。
我们读书是为了要掌握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的方法,而不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准则。
《怎样读书》读后感(九):怎样读书
怎樣讀書 - 13-11-06 17:48 (高亮)
原文:讀經而已,則不足以知經
為什麽讀書 - 13-11-06 17:55 (高亮)
原文:我們要在極短的時期中,把古人的遺產,全部接受過來,那末,非讀書不可。
為什麽讀書 - 13-11-06 17:57 (高亮)
原文:有許多書,我們讀起來是不懂的。一定要讀了許多別種書,才能讀得懂這本書。
為什麽讀書 - 13-11-06 18:18 (高亮)
原文:有許多書讀了,好像沒有用處似的。並不能夠解决困難的。然而,這是錯誤的。無論那本書都有用處,都能幫助你解决困難的,當在適用的時候。
為什麽讀書 - 13-11-06 18:20 (高亮)
原文:一切中國的所謂經史子集,都是雜貨店,
我的讀書的經驗 - 13-11-06 18:21 (高亮)
原文:讀書讀得熟是要緊的,但還有要緊的事是要讀得懂。
我的讀書的經驗 - 13-11-06 18:23 (高亮)
原文:我問他讀書應該怎樣讀法?他說‘應該尅期。’尅期是一本書拿到手裏,定若干期限讀完,就該準期讀完。胡先生的話是很對的。
我的讀書的經驗 - 13-11-06 18:24 (高亮)
原文:年級制是以教員為中心,以教科書為工具,聚智愚不同的學生於一級,不問學生的個性,使他們同時學一樣的功課,在一個教室內聽講,聰明的人嫌教師講得太慢。呆笨的人嫌教師講得太快。
我的讀書的經驗 - 13-11-06 18:25 (高亮)
原文:現代的學校可以使學生得着文憑,却不能包管學生能不能得着學問,
對於讀書問題的我見 - 13-11-06 18:28 (高亮)
原文:(二)讀書有三戒: (1)戒盲讀 不加選擇,一會兒看這類,一會兒看那類,徒耗時間,一無所得。(2)戒浪讀 雖經選擇;而不確定目標,且忽作忽輟。(3)戒死讀 不反省,不詳察,不求與事實相考證。
讀書與興趣 - 13-11-06 18:29 (高亮)
原文:眞學問者為學問而學問,眞讀書者也應為讀書而讀書,也就是“無所為”而讀書。凡做事“無所為”而為的,必對於其事有深切之了解,濃厚之興趣。
《怎样读书》读后感(十):读书应是一种习惯
今天整理以前读过的书,所读太少,远远不及我看过的电影。
幸好最近又将读书这件事拿起来了,并打算坚持,读书本就不该当成一项任务,生活着必得读书,上学时读课本,业余时间读自己喜欢的,工作了根据职业也要从书中不断学习,虽有门类的不同,但读书这事不可荒废,理应变成习惯。
这本书是逛三联书店时发现,后来读了繁体的,感觉有不小的收获,不得不钦佩大家的智慧,即便已过多年,仍可教育后人。
现在读书比以前勤奋些,会写笔记然后再是书评。刚刚做好笔记。有几点印象深刻。
第一,要手动,勤动笔,“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好词好句写一遍,便能识记于心,时间久了,也能再翻出看看,不至于全然忘记。读书不是为了写出长长的已读书单,得真的记在脑中才好。
第二,要博览又不可贪多,这个似乎有些矛盾,不过也可以掌握。读书不可只局限于自己的专业,要触类旁通,学得别的门类的常识,而且大约自己的兴趣点也不只在专业,择自己喜欢的好好读。多读书广读书,可解决困难,可有助于学习。但是不可贪多,选择一类就深入的做窄域阅读,不要今天这类,明天那类。这里也涉及一个问题,人毕竟精力有限,择几类即可,不可能全读完。
第三,读书要兼具思考,学以致用。
第四,读书得设定目标,确定期限,不可漫无目的,无限期的一直读下去,容易拖延,且读得时间太久,前面的内容也就忘记了,没有好处,给自己一个期限,紧张的读。
第五,学好外语,多读一些外文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