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12 Rules for Life的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8-11 04:08: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

12 Rules for Life的读后感10篇

  《12 Rules for Life》是一本由Jordan Peterson著作,Random House Canada出版的Hardcover图书,本书定价:USD 25.95,页数:43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12 Rules for Life》读后感(一):蠢蛋傻逼们的弥赛亚兼代理父亲:评乔丹·B.彼得森的《生活的十二条法则

  蠢蛋傻逼们的弥赛亚兼代理父亲:评乔丹·B.彼得森的《生活的十二条法则》

  侯曼·巴拉卡特/文

  王立秋/译

  [按]译自Houman Barekat, “A Messiah-cum-Surrogate-Dad for Gormless Dimwits: On Jordan B. Peterson’s ’12 Rules for Life’”, 原载LARB, March 8, 2018。这是一篇书评,评的是

  乔丹·B.彼得森(Jordan B. Peterson):《生活的十二条法则:混乱的解药》(12 Rules for Life, An Antidote to Chaos), Random House Canada, 409 Pages.

  侯曼·巴拉卡特(Houman Barekat)是一位生活在伦敦的作家批评家,是《评论31》(Review 31)的创办者暨编辑。曾与罗伯特·巴里(Robert Barry)和大卫·温特斯(David Winters)合编过《数字批评:网上的文学文化》(Digital Critic: Literary Culture Online, O/R Books, 2017)。

  这一年,北美写作自助书的心理学家很多,但作品被兰登书屋出版的却很少。乔丹·彼得森的《生活的十二条法则》不是特别有趣,它不过是关于抵抗霸凌和尊重自己理智平庸的评论,关于人类社会复制了动物王国残酷等级制的陈腐的达尔文主义概括,再加上一点人们一致认可的右翼的智慧而已。如此平庸的素材,是如何登上畅销榜首的呢?一个显见的答案是,大众心理学书籍智力门槛一直低得让人没脾气。但原因还不只是这个。

  这么推测是合理的,促使出版社出版其著作的,是他在网上的流量——而不是他在学界的资历企鹅出版社也秉持着西蒙&舒斯特出版社去年计划出版另一个反动的吹牛大王,米罗·雅诺波鲁斯时秉持的同样的精神出版了彼得森的作品:作为网红,这些家伙的恶名本身就保证了作品的销量。去年可憎的右翼大嘴巴的智识继承人,今天自诩政治正确诱饵保守主义者,彼得森在数字社交媒体时代形象也仿佛更加高大了起来。他们本身就是一个出版现象。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忍不住要以专门留给那些幽灵写手代笔写的,二十来岁的运动员传记(这些书也是根据同样见利忘义商业逻辑火起来的)的冷漠,来评价他们在文学上的努力了。

  但这样也不会让他们消失。这种咄咄逼人的逼逼有着庞大市场——特别是在年轻人那里——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当代文化现象,它值得考察,而这不仅仅是因为它与我们当前所处的两极分化的政治风土有某种关系。尽管彼得森教授不像米罗那样既自认极端又蠢,但他也是从同一块布上剪下来的。他们不仅共享某种对聚光灯(成为公众注意焦点)的趾高气扬喜好,还共享着作为所谓另类右翼的哲学基础受害者情结,以及维持它的,半吊子的智识论证。在一个广泛流传的油管视频中,彼得森号称通过指出,在生活中限制人的除了种族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因素,他已经批倒了那种认为存在白人特权观念。我们怀疑,为他博得大名的,就是此类内容——而不是诸如“缺乏注意对儿童造成的伤害可能心理身体上的虐待造成的伤害一样大或者更大”此类的洞见

  彼得森还强烈反对马克思主义这件事情,如果不是出于这个事实——在他许多关于他所谓的“在文化上左翼占领了大学校园”的网上辩论中,他互换使用“马克思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这两个词——的话,就相对不那么引人注目了。这两个思想流派不仅大不相同;而且,二者在某些方面还相互对抗。你不需要批判理论硕士学位,就可以厘清这点:在2016年总统大选的初选阶段民主党的努力,就以一种非常公开的、恶意方式,强调过美国进步政治中的意识形态断层线。希拉里阵营(他们围绕认同政治做进攻性的动员)和老派左翼(他们团结在伯尼·桑德斯周围)之间的苦涩的分裂,最终为川普清开了登上总统宝座的路。(而在历史上,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大学文化中认同政治的勃兴,是与明确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后现代主义观念的崛起携手并进的。)暴露彼得森智识轻薄的,不只是他草率的语言;时不时把自己碰巧不喜欢的各种不相干的现象(在这里,即后现代主义、马克思主义和政治正确)混为一谈倾向展示了他的偏执

  可以说,在彼得森的辩护中,他的职业并非政治学家:他是来政治这边玩水的心理学家。但你有很难把他的心理学“建议”的实质,与驱动他的政治意识形态分开。“在你帮助某人之前”,他劝告说,“你应该弄清楚为什么那个人会遇到麻烦。你不应该假设他或她是不义的环境和剥削的高贵受害者。”他继续说道:“一个既定的个体因为路难走就决定放弃上升的道路,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的。”一个支持这种极端个人主义信条的人,容不下倾向于从结构大局思考问题的社会正义的支持者,也合情合理。他在这里建议的,不过是要让他的读者在面对他或她自己的生活时候接受一种极具弹性的哲学罢了,但同时,一切对他人的同情,在他看来,都是应该谴责的;读者应该看到其他人的挣扎都是他们自己应得的——是他们的道德缺陷造成的结果——并以相应的态度对待他们。所以说《生活的十二条法则》是一部反人类友善丑陋卑劣的专论。

  除其他方面外,这部作品之所以特别令人气愤,还因为它对那成千上万恰恰是为获得彼得森觉得自己不屑给予的救援才聚拢到他身边的年轻人的漫不经心的隐含的冒犯。彼得森甚至警告他的读者,对别人伸出援手救助者往往是怪异的自恋狂。这样的警告竟然出自于一个蓄意把自己摆到世界各地的蠢蛋傻逼的弥赛亚兼代理父亲这个位置上——还兜售“生活法则”!——的人,这样的不真诚,真叫人惊诧

  通过散布斯多噶学派福音,彼得森已经变成各种喜欢愤怒地哀叹新千年一代人娇生惯养的人爱看的海报男孩了。这些人有许多本身就是纨绔的新千年一代这个事实,不过是虚伪冰山一角而已。比如说,以下面这段关于挺身维护自己的美德的话为例:

  如果你在压迫循环中早早地说不,那么,你的意思,就和你说的一样了[……]然后在压迫者那边,压迫的范围就依然是有边界的、有限的。暴政的力量会无情地扩张,去填补可供它们存在的空间拒绝集结正确的自保性的领土回应的人,就是在对剥削开放……

  这是极其明智的建议。作为对潜在于彼得森和他的随从们觉得如此令人不快的大多数社会正义行动之下的逻辑的相当有说服力的概括,这个建议就双倍地明智了:在从Black Lives Matter到#MeToo到LGBTQ运动的一切行动中,人们都是在试图通过重新划定什么是可接受的什么是不可接受的这样的边界来打破压迫的循环,以实现保护自己不受虐待的目的。此类行动的核心,是这样一种承认:承认文化是重要的——承认我们使用的言辞,我们对彼此说话、谈论彼此的方式,在真实的世界中,是有后果的。但他的建议却不是给这些行动者的。在他们的斗争面前,网上那些构成彼得森的目标受众的愤青,会和我们其他人一样装哑巴辱骂雪花”和“社会正义斗士”的敏感,为这些人的敏感而感到困惑。行使这种“正确的自保性的领土回应”的权利并没有延伸到那些群体

  可以说,《生活的十二条法则》最具操纵性的特征,在于作者反复地提及,生殖是人类行为的驱动力:彼得森一次又一次地通过参照人或动物的交配模型,来支持这样或那样的立场考虑到看起来,他的如此之多的读者,恰好是纠结于男性气质的男青年,这种做法——就其诉诸他们深刻不安而言——是极其明智的:把自己重新发明为一个残酷的尼采式的强人,你就会得到女人了。(这个表述隐含的,对女性的父权式的憎恨——女性被呈现为成败标志,而不是你需要在人的层面上与之关联的人——几乎是不言而喻了。)

  在大约七十页的地方,彼得森说,他发现青少年的派对“枯燥压抑”,因为音乐太吵了,“每个人都喝太多、抽太多了”。有没有这种可能,这整个脆弱的智识大厦起到的,不过是治疗作用?所有这些苦涩的,对六七十年代反文化之过度的谴责——再加上对那些生活半途而废的懒鬼的毫不客气幸灾乐祸——可不就是一种精心设计的,有助于他克服某个酷小孩曾在派对上对他不理不睬这个事实的心理练习?真要这么推理那就有失于礼了,但对于一个带着怀旧深情回顾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的自以为是的人,我们还是应该本能地加以防备的。(“在六十年代的时候,如此戏剧性地把离婚自由化[……]真的是好事吗?”他沉思道。)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很久了,而且,大多数证据也表明,小孩也不像以前那样大力搞派对了。可那种古怪的反嬉皮的敌意还在。

  对作者进行精神分析好玩的,但这样做没有什么建设性。更有价值研究思路是思考为什么他的作品能引起这么多人的共鸣,因为显然,事实就是这样。如今,男青年的确不好当,特别是如果你对你自己的自我价值感知,是建立在你认为你相对于女性和少数的优越性的基础之上的话。但甚至对那些不是满腔仇恨、不那么偏执的人来说,世事依然艰难。正如马尔科姆·哈里斯(Malcolm Harris)在他出色的作品《今天的孩子们人力资本与新千年一代的形成》(Kids These Days: Human Capital and the Making of Millennials)中解释的那样,随着从竞争高度激烈学校走向越来越令人担忧朝不保夕工作市场,今天的年轻人发现他们承受史无前例压力焦虑。正是在二十一世纪新自由主义语境中,像《生活的十二条法则》这样的书的吸引力,才开始说得过去。眼下这一代人的时代,要比他们婴儿潮一代的前人的时代更艰难得多:他们继承了社会纵容的自由,却又置身于在一个总体上更不饶人的经济环境。外面是丛林,所以,先为自己着想吧。在这个意义上说,好歹,乔丹·彼得森的确是一位为我们的时代而思考的思想家

  只是他的思想没用而已。人永远不会被化约为无知觉的、原子化的奋斗者,因为我们有灵魂,我们是社会的造物。带着那种拼凑出来的信条,彼得森注定要走上其他像行为主义者和优生主义者那样的狂徒的道路,他本身就在追随这些人的步伐。佐以他那习惯性的冷眼、深谙媒体之道的镇定,他的油嘴滑舌,对运气不佳的年轻人来说,可能是诱人且醉人的。书的副标题——“混乱的解药”——就其坦率承认了自己的情感市场而言,倒是核能说明问题的:许多人的确觉得,世界是一个非常杂乱的地方,而彼得森教授,可以帮助你把这个地方整理干净价格不高,只要二十六美元哦。但从网红到严肃作家的飞跃,不免会引来由不像他的粉丝那样容易上当受骗的人来进行的,更严格的智识审查。而事实证明,在印刷出来的页面上,他就不能令人满意了。

  世界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蛇油推销员(指油嘴滑舌地推销假冒伪劣产品的):为什么唯独这个家伙特别让我们担忧呢?也因为男人的自怜能杀人。白宫里已经有一个白人至上主义者了,极右翼的暴力(伊斯兰的、和盎格鲁-萨克逊的)也已经是一个明显的、确实的威胁了。在美国又一次发生规模枪击事件(弗洛里达州的帕克兰高中枪击案,一名青少年枪手夺走了十七条无辜的生命)后,是时候放弃洋洋自得伪装了,有毒的大男子主义不过是青春期的矫揉造作,或某种被称作“精神疾病”的模糊之物的症状罢了。是,它是一种病状;但它也是一种意识形态,一个名副其实的思想系统,有它自己的知识分子和劝导者。在当前的气候中,我们应该格外警惕反动的沙文主义的令人毛骨悚然的常态化,并在我们看到它出现的时候大声制止之。在话语领域发生的事情,是会给真实的世界带来后果的。

  要承认,要把无害的复古的怪人,和贩卖有毒的、可能会杀人的观念的人区分开不总是容易的。那么,让我们盘点一下吧:大男子主义的迫害神话?有。反复诉诸达尔文主义来为社会的等级结构正名?有。宣扬左翼控制文化的阴谋论?有。把苦难浪漫化?有。反对“混乱”的神经质的焦虑?有。和许多像他这样的人一样,彼得森认为自己是西方文明和启蒙运动的最好传统的保卫者。但有一句古话是这么说的:如果一个东西看起来像一只鸭子,叫起来也像一只鸭子的话,那么,很可能,它就是一只鸭子。

  《12 Rules for Life》读后感(二):人类之光:Jordan Peterson

  JP是这个混乱世界的一股清流,是我在黑暗中摸索的一道光。他的写作结合了科学和常识,极具说服力,把一些非常复杂深刻的难题剖了出来,让人生的刺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不管你是否具有哲学或者心理学背景,这本书读起来都不会晦涩。这本书包括了Jordan Peterson的生活十二法则,不管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是一剂良药。

  贯穿这本书的一个主题就是人生并没有那么绝望,个人的改变是可能的,生活有希望变得更好。毫无疑问,从小事做起,你可以每天进步一点点。生活的本质是一个悲剧,这个世界也并不那么友好,但我们要正确地对待这些问题,而不是一味地扮演一个受害者的角色,像祥林嫂一样,活在过去的阴影里;或者像一个巨婴,拒绝成长。

  生活的十二条法则,用JP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一些让你不再可悲的法则,因为他本人也是这些法则的实践者,而且他正实践着,所以他说的这些并不是空中楼阁。他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之处也非常坦然地承认,而不像有的作者一味地自吹自擂。

  Rule 1

  立正站好,抬头挺胸。很多人的仪态让人不敢恭维,而他们自己却浑然不觉,因为人们的仪态往往直观反应了人的内在心理状态。这里JP举了非常生动的龙虾例子,自信的龙虾往往都是抬头挺胸,无所畏惧,所以战无不胜;而不自信的龙虾垂头丧气,显得不堪一击,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这只是一个表层的现象,而真正导致这个现象的是龙虾身体里的serotonin水平,serotonin水平高就显得很有精气神,像一群嗷嗷叫的狼,而serotonin水平低就显得很狼狈,像丧家之犬。虽然人类和龙虾很不一样,但我们的情绪也是受serotonin控制的,所以反过来,如果我们下意识地去纠正自己的仪态,至少抑制一下自己的沮丧而不显得狼狈,就会有积极的效果。纠正自己的仪态,改变自己的状态,是自我改变的第一步。只有迈出了第一步,才有可能继续前行。

  Rule 2

  善待自己,就像善待我们有责任好好对待的他人那样善待自己。不管意识到了没有,很多人有自虐倾向,容易蔑视自己,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不会主动去关心自己的健康。想象一个你心爱的人,你是如何对待她/他的,你就应该像对待他们那样对待自己,尊重他们那样尊重自己。照顾好自己,把自己当作一个有潜力的人而且是对周围的其他人都很重要的人对待,因为你的言行举止也会影响到其他人。

  Rule 3

  择友要慎重,你有必要摆脱那些损友,真正意义上的损友,他们不希望你前途远大,飞黄腾达。你没有道德上的义务和那些让你的人生变得灰暗的人保持联系。甚至有必要主动和那些内心阴暗的假朋友保持距离,敬而远之。真正的朋友,他不会因为你变好了而眼红,他会举起酒杯祝贺你,就像王小波所说的,爱人走了,就像鸽子飞走了,虽然自己心里难过,也会衷心祝福它的飞翔。

  Rule 4

  要攀比,但要正确地攀比,不是和别人比,而是和昨天的自己去比。在十几岁的时候,同龄人会相互比较,这很正常,因为在比较中我们才会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否则我们都没有一个清晰的自我了。但是,一旦我们年纪大了,经历的事情多了,再去和别人 比较也就失去了意义。因为每个人的人生境遇大不相同,而别人呈现出来的那一部分光彩照人的地方也许并不真实或者避重就轻地隐藏了一些难言之隐,总之,和别人比较对自己来说非常地不公平,因为你对别人并没有一个全方位的认知,往往是拿让自己失败的地方去和别人成功的地方相比,这种田忌赛马式的比较,完全是自寻烦恼。我们对谁有一个全方位的认知呢?那就是我们自己,昨天的自己,我们应该和昨天的自己相比。在昨天的基础上,我们更清楚今天可以做那些事情让自己变得更强大,让自己的生后变得比昨天更美好。

  Rule 5

  不要让孩子做让自己讨厌他们的事情。这一章节主要讲了一些育儿方面的内容,可以看出,人之初,人性并无善恶,人的意识是一团混沌,不过是后来一点一滴地培养让孩子变成了最终的样子。所以在孩子混沌未开的时候一定要给他们一个好的引导,而不是骄纵溺爱,一定要有一些规矩,并且强制性地实施,给孩子霸道一点的爱,让孩子成为一个有潜力的人。因为自由只会在一些规则之下才会有意义。说到过度地保护孩子这一方面,JP可以谈的好像很多,因为孩子需要成长,而过度保护只会适得其反抑制孩子的成长,真正的保护不是给孩子创造一个360度无死角无伤害的生活环境,而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敢于冒险,敢于和危险斗争的内心坚毅强大的人。

  Rule 6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在夸夸其谈治国齐家平天下之前,先把自己的房间打扫干净再说吧!打扫自己的房间既是一个具体的事情也是具有象征意义,意味着先把自己的事情处理好。生活本身就具有浓重的悲剧色彩,这个世界又恶意满满,如果我们囿于此时此刻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种种,我们也会变得恶意满满,最终也成为一个悲剧。那到底要怎么办呢?一方面,我们可以停止做那些我们知道不该做的事情,从小事情做起,我们自己的心里一定知道不应该这么做,那就跟随自己的内心,停止做不该做的事情,停止做那些会让我们变得渺小自卑脆弱的事情;另一方面,那就是去做那些有意义的事情。每天每时每刻我们都会面对很多抉择,选择有意义的事情去做,去做那些会让自己强大起来,让自己有信心,让自己内心骄傲的事情。

  Rule 7

  追求有意义的生活,而不是一时的欢愉。这一章非常深刻细致地讨论了什么叫有意义的生活。做有意义的事情意味着要做出牺牲,特别是牺牲当下,而不是今朝有酒今朝醉。为了将来不痛苦,我们宁愿忍受当下的不快乐。所谓的快乐是很短暂的,但是痛苦却伴随着很长的时间,所以追求一时的快乐不如追求很长时间的不痛苦,或者另一种幸福的境界,那就是一种介于痛苦和快乐之间的中间地带,那就是满足感,虽然工作很辛苦,但是内心却很满足;虽然爱你很辛苦,但是却很满足;虽然带孩子很辛苦,但是也很满足。

  Rule 8

  不要撒谎,因为撒谎会让我们变得脆弱,我们自己能感受到,别人也能感受到。但是说真话又很难,因为事实的真相本身就很难说清,所以至少不要说谎。

  Rule 9

  假设和你对话的人知道一些你不知道的事情。一段成功的对话的标志是对话结束之后你学到了新的东西,你对世界多了一些理解,因为jp是临床心理医生的缘故,工作的时候会涉及到很多倾听的环节,所以这一章写得特别妥帖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忘了倾听的重要性,只顾着发表自己的观点,不吐不快,或者总想着把对方驳倒,而忘了沟通的目的并不是把对方从语言上进行压制,因为这样只会让对方不适,对方就不想表达了,于是他知道的那些我们不知道的我们就永远不知道了。

  Rule 10

  说话不要含糊,要准确。其实很重要的一点是有话一定要说出来,因为只有说出来了,清楚地表达了,问题出在哪里才会一目了然,而唯有如此,才有解决问题的可能。因为你不说出来,总是忽略问题的存在,总是自欺欺人,而那个你没说出来的问题就会在一团混沌中变得格外巨大,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最终把你淹没。

  Rule 11

  当孩子们在玩儿滑板的时候不要去打扰他们,滑板是很危险的运动,滑板的精髓就在于其危险。这一章里jp回忆了他曾经目睹孩子们不惧危险疯狂地玩滑板的往事,觉得敢于去做危险的事情对于成长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因素,只有在不断地挑战极限的过程中,人才会不断地成长。所谓“玉不磨,不成器”。而那些害怕危险而裹足不前的孩子,也就永远地停留在了原地,不再成长,因为本身也不愿意成长,因为成长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害怕痛苦,甚至拒绝了成长。

  Rule 12

  第十二章主要讲了一些家长里短,很温暖。年幼的女儿得了奇怪的病,在家人和朋友的帮助下战胜困难,一步步从黑暗中走出来。这里涉及到了具体的生活细节,大家早晚都会面对,比如至亲的病重甚至离去 ,我们要如何处理。面对这种大的变故,我们要把时间窄化,不要想得太遥远细致,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到眼前,不然你只会觉得无所适从。抽出一些具体的时间和重要的人一起好好讨论一下解决方案,而不是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撞。当经历了这些大的变故,人容易被打倒,容易一蹶不振,即使站起来,也已经不复当初了,不仅如此,生活本身也是洪水猛兽,面对这么狰狞的人生,我们要注意一些生活中那些极具治愈效果的细节,往往是这些细节,即便是微不足道,却让我们觉得不虚此行。

  《12 Rules for Life》读后感(三):齐泽克评乔丹·彼得森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Levis(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660538978/

  齐泽克丨为什么人们会觉得乔丹•彼得森如此令人信服?因为左派没有打扫好自己的屋子

  斯拉沃热·齐泽克/文

  王立秋/译

  本文原载微信公众号“海螺社区”

  一度默默无闻的加拿大临床心理学家和大学教授乔丹·彼得森的大火,证明了自由主义-保守派的“沉默的多数”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声音。彼得森,这个说白人特权这个观念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谎言”,并提出这样一种理论——“激进的女性主义者”不谈论沙特对人权的侵犯,是因为“她们无意识地希望男人来残酷地支配他们”——的家伙,很快成为一名主流评论家。

  与之前反对LGBT+的明星,米罗·雅诺波鲁斯(Milo Yiannopoulos)相比,彼得森的优势是明显的。雅诺波鲁斯风趣、语速快、段子和讽语多,并且公开出了柜——在许多特征上,他和他攻击的那种文化很像。彼得森则是他的反面:他结合了一种“常识”的进路,和(表面上的)冷静的科学论证,论证中又带有一点苦涩的愤怒,愤怒于我们社会的自由主义基础受到了威胁——他的立场是:“够了!我不能再忍了!”

  他鼓吹的,用冷静的事实来反对“政治正确”的破绽,是很容易察觉的:他不仅经常依赖未经验证的理论,而且,他的大问题,在于他用来诠释他所谓的事实的那种偏执的建构。“事实就是事实”,他喜欢这么说,但接着他又会说“那种认为女性在历史上饱受压迫的想法是一种骇人的理论”,以及,认为性别是一种社会建构“就和声称世界是平的一样糟糕”。

  雅克·拉康曾经写到过,就算嫉妒的丈夫所说的关于他的妻子的话(她到处和别人睡觉)都是真话,他的嫉妒也依然是病态的:病态之处在于,这个丈夫对嫉妒的需要,他需要嫉妒,嫉妒是他维持自己的尊严、甚至是认同的唯一方式。按此思路,我们也可以说,哪怕纳粹关于犹太人的大多数说法都是真的(他们剥削德国人、他们引诱德国姑娘,等等)——当然,这些说法并不真实——他们的反犹主义,也依然是(并且实际上也是)一个病态的现象,因为它压抑了纳粹为什么需要反犹主义来维持他们自己的意识形态立场的真实理由。在纳粹的想象中,他们的社会是一个和谐合作的有机整体,所以,他们也就需要外来的入侵者,来为分裂和对抗负责。

  今天,反移民的民粹主义者也是这样处理难民“问题”的:他们是在恐怖的氛围、是在即将到来的反对欧洲“伊斯兰化”的斗争的氛围中切入难民问题的,而且,他们陷入了一系列显而易见的荒谬之中。对他们来说,逃离恐怖的难民,被等同于他们所逃避的那些恐怖主义者,但显而易见到不言自明的事实却是,尽管难民里很可能也真有恐怖主义者、强奸犯、罪犯等等,但绝大多数难民依然是寻求更好生活的,绝望的人民。

  换言之,这些问题的原本内在于今天的全球资本主义的原因,被投射到一个外来的入侵者头上了。反移民的种族主义和性别主义并不危险,因为它谎话连篇;只有在它的谎言以(部分的)事实真相的形式出现的时候,它才最危险。

  不幸的是,自由派、左翼对反移民的民粹主义的反应,也好不到哪里去。民粹主义和左佬的“政治正确”实践了两种互补的谎言,二者刚好符合歇斯底里与强迫性官能症之间的经典区分:一个歇斯底里的人会在谎言的伪装下把真相说出来(他说的话严格来说并不真实,但这个谎言却以假话的形式,表达出真实的抱怨);而一个强迫性官能症患者则会说出严格来说真实的话,但这个真话却服务于谎言。

  民粹主义者和政治正确的自由派同时诉诸这两种策略。首先,民粹主义者在为他们认为是他们的事业的更高真理的理想服务的时候,就会诉诸事实性的谎言。宗教的基要主义者也提倡“为基督而说谎”——比如说,为防止“堕胎这种可怕的罪行”,你可以宣传关于胎儿生命、和堕胎在医学上的危害的伪科学的“真相”;为支持母乳哺育,你也可以把不用母乳哺育就会导致乳癌等包装为科学的事实。

  常见的反移民民粹主义者也为使他们的“洞见”——难民给我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威胁——显得更加可信,而无耻地传播关于难民犯下的强奸和其他罪行的,未经验证的故事。而太过于经常地,政治正确的自由派,也在以类似的方式行事:他们对难民与欧洲人之间的“生活方式”的实际差异避而不谈,因为谈论这些差异,看起来有提倡欧洲中心主义的嫌疑。想想罗塞兰的性侵丑闻吧,人们为避免被诠释为种族主义,而对施害者的种族轻描淡写。

  相反的策略——在真相的伪装下说谎——在这对立的两拨人那里也得到了广泛的实践。如果说,反移民的民粹主义者不仅宣传事实性的谎言,也狡诈地使用带有真实性灵光的事实性真理的碎片,来包装他们的种族主义谎言的话,那么,政治正确党也在实践这种在“用真相来撒谎”的把戏:在反种族主义和性别主义的斗争中,政治正确党大多会引用一些至关重要的事实,但他们又经常会对这些事实做一些错误的扭曲。民粹主义者的抗议把真实的挫败和损失感移置到外部的敌人头上,而政治正确的左翼则用其这些真实的点(在语言中发现性别主义和种族主义等等)来重申它的道德优越性,并因此而阻碍真正的社会变革。

  #MeToo运动

  这就是为什么彼得森的爆发会有这样的效果。他的疯狂的阴谋论——他认为,LGBT+权利和#MeToo运动是马克思主义者毁灭西方的计划的最后支流——当然是荒谬的。这种阴谋论完全没有看到自由主义计划本身内部的对抗与不一致:那些已经做好为言论自由而宽容种族主义和性别主义笑话的自由派,和那些想要把这些笑话当作妨害其受害者的自由与尊严的障碍来审查的政治正确的管制者之间的张力,和真正的左派没有半毛钱关系。

  彼得森说出了我们许多人觉得在政治正确的过度管制的宇宙中不对的地方——他的问题不在于他的理论,而在于他用来维持他的理论的部分的真相。如果左派不能正视自己计划的这些局限的话,那么,它就是在打一场已经输掉了的战争。

  ------------------------

  关于与乔丹·彼得森的交火,

  对我的批评者的一些回应

  斯拉沃热·齐泽克/文

  王立秋/译

  本文原载微信公众号“海螺社区”

  下面这些评论,是对人们对我在《独立报》上发表的关于乔丹·彼得森的评论的诸多批评的回应。

  我的批评者在提到彼得森与另类右派之间的关联的时候,要表达的主旨是,在展示我不熟悉我所批评的对象的同时,证明我错了:他们认为,其实,彼得森是激进的自由派(他支持福利国家等等),他担心政治正确、认同政治、LGBT+等对言论自由及其他自由民主社会的基本价值提出的威胁。在把彼得森定位到另类右派那边的时候,我像政治正确、和后现代主义的教条主义者一样,忽视了基本的事实。

  我发现这条思路很奇怪。无论你怎么看我的理论,我的理论中的一个常量,始终是批判地拒绝后现代的解构主义和那种把现代科学贬斥为另一种“话语实践”(这样的话语实践的“真理-效果”又是历史地相对化了的)的做法。而且,大约在一年前,在我质疑政治正确和LGBT+运动的一些方面(和今天的“激进左派”的其他一些成问题的方面,比如说对难民的主流立场)的时候,我不仅遭到了一系列非常残酷的攻击,更是被逐渐排除到公共媒体之外。所以,如今,还能接受我的英文媒体只有下面三家数字媒体了:《独立报》、《今日俄国》和《洛杉矶书评》的一个频道(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些途径也够我发表这篇回应了,我没能把它发在《独立网》的网站上,因为作为评论,它太长了)。我还能在《卫报》,有时甚至还可以不时地在《纽约时报》上发表文章的日子早就过去了,现在,甚至《当今时代》也拒绝发表我的文章。所有这一切,喜剧的一面是,我经常因为同一个文本遭到多方的攻击,一方认为我是欧洲中心的种族主义者,而对立的一方又认为,我仇恨西方传统……这出喜剧的一部分,是《独立报》上对我的文本的诸多回应:阅读这些回帖,你会有这样的印象,那就是,我只是在攻击一方,却没有指出双方都在诉诸同样的策略——在真相的伪装下撒谎。

  这就把话题引回到彼得森。在他的作品中,我看到两个层面。首先,是他对PC, LGBT+等的自由主义的分析和批判,关于何以它们对我们的自由提出挑战,尽管在这层面上彼得森那里也有我不同意的东西,但我也在其中看到一些有价值的评论。我和他的差异在于,在批判政治正确的诸多立场和政治实践的同时,我也在这些立场和实践中看到了一种对非常真实切迫切的问题的经常是不充分的、扭曲的表达。你不可能通过引述《五十度灰》,那个关于一个享受被支配的女人的故事(就像我的一位批评者所说的那样),说跨性人的苦难太过于真实,等等,就把认为女性受压迫的主张给打发过去。在发达的自由主义社会中,种族主义和性别主义的压迫的作用方式,比直接粗暴的那种,要更精致得多(但也这样的压迫也同样地有效),而最危险的错误,莫过于把女性的低下地位,归结为她们的自由选择了。

  但在彼得森进入阴谋论领域的时候,我是真心地不同意他。在我看来,真正成问题的是,他把政治正确(和他的其他攻击目标),诠释为“文化马克思主义”(这阵营包括法兰克福学派、“法国的”后结构主义的解构主义、认同政治、性别与酷儿理论等等)的极端的副产物。他看起来是在暗示,“文化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或共产主义)策略中的一次蓄意转向的结果;在共产主义输掉与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的经济战(徒劳地等待革命来到发达的西方世界)后,其领袖决定把领土向文化斗争的方向(性、女性主义、种族主义、宗教……)转移,以系统地侵蚀我们的自由的文化基础和价值。在最后几十年里,事实证明,这种新进路格外地有效:今天,我们的社会陷入了自我毁灭的罪责循环,而不能在保卫自己的积极的遗产了……

  我并没有在这个思路,和自由主义之间看到任何必然的关联。一些秘密的共产主义骨干为摧毁西方的自由而操纵“文化马克思主义”——这个想法,纯属另类右派的阴谋论。而这个想法居然可以被动员起来,作为自由派对我们的自由的捍卫的一部分这个事实,也说明了自由主义计划内在的缺陷。首先,不存在统一的“文化马克思主义”这个领域:今天法兰克福学派的一些代表,本就是“法国思想”的最恶毒的诋毁者;许多“文化马克思主义”者也在剧烈批判认同政治等等。其次,任何对法兰克福学派或对“法国思想”的正面评价,在社会主义国家都是被禁止的,在那里,当局更倾向于接受盎格鲁-萨克森的分析思想(我自己青年时候的记忆就是这样的),所以,那种认为经典马克思主义及“文化”版的马克思主义不知怎地为同一个中央施动者所控制的主张,不得不把其真实性建立在那种非常可疑的,认为这一切背后有一个操纵傀儡的提线大师的想法的基础之上。最终,尽管我承认政治正确和一些跨性取向(这些取向见证了一种古怪的合法化、禁止和管制的意志)的所谓的“极权主义的”过度,但我并没有在这一倾向中看到任何“激进左派”的痕迹,相反,我倒是看到了一种在努力保护、保障自由时误入歧途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永远是一个不一致的计划,它充满了对抗和张力。

  如果非要让我来进行偏执的揣测的话,那么,我更倾向于说,政治正确的强迫性的管制(就像要求用不同的代词来称呼不同的性别认同,不然就诉诸法律那样)毋宁说是左翼-自由派为破坏一切真正激进的左翼运动而搞的阴谋。在这点上,只要想想一些LGBT+和女性主义圈子对伯尼·桑德斯的仇恨就够了,这些圈子里的人,可是觉得支持他们的那些大公司老板没什么问题呢。政治正确和#MeToo运动对“文化”的专注,用一种简单化的方式来说,是一种避免面对实际的经济和政治问题——也就是说,把女性的压迫和种族主义放到它们的社会-经济语境中去看——的,绝望的尝试。你一提到这些问题,你就会被指控为庸俗的“阶级化约论者”。瓦尔特·本·迈克尔和其他人已经深入地讨论过这个问题,而在欧洲,罗伯特·普法勒也写过好几本批判政治正确居高临下的姿态的书,并已经发起了一场“为成人而成人”的运动。自由派将不得不注意到,来自激进左派的,对政治正确、认同政治和#MeToo运动的批判是越来越多了……

  这里不是全面展开我的观点的地方。对于有兴趣的人,我推荐你们去看看我刚刚在美国出版的《无望的勇气》。最后再说一句。我既不玩脸书,也不发推特,但我得知,许多匿名人士在这两个媒体上以我的名义活动。这些都是冒牌货。所以,在得知彼得森在回应一条以我的名义发出的推特时,激我与他辩论时,我大吃一惊。但如果他真想辩论,我准备在下次,也就是明年十月到美国的时候跟他来一场。

  《12 Rules for Life》读后感(四):擦,如何构建你的未来:Future Authoring Program

  

Jordan Peterson未来计划制定框架

排排 2018-02-12 18:50:53

  这是根据JP的Future Authoring Program改写的。Program本身很长,我们只是把核心部分整理出来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 https://selfauthoring.com/future-authoring.html 做全套。

  重要提示:这场训练最重要的是答完所有问题,不管你答得有多差。如果你写不出完整句子,罗列一些要点也可以。重要的是坚持到底,计划性再差也比没有计划性好。记录下来、保存好,你随时都能回来修改。加油!

  1. 写下6-8个你未来3-5年内的目标。

  可以关于你个人生活、事业、家人、朋友、爱好等等。举个例子:我希望自己能够更健康些,事业上有所发展等。

  2. 为每个目标写一段简短描述,帮助自己理清为什么这个目标很重要。

  3. 把目标按重要程度排序,最紧急、最重要的目标排第一个。

  4. 把第一个目标单独列出来,并回答以下这些问题:

  1) 这个目标的动机是什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 这个目标为什么重要?

  · 这个目标是为了迎合他人期望,还是自己真心想要实现?(不是说你不能为他人做事,而是你要明确动机源于何处)

  · 如果达不到这个目标会有什么后果?(在你身上会发生什么事?你会为此感到羞愧吗?)

  · 追求这个目标是否会让你感到兴奋和满足?

  2)追求这个目标的过程,对你的生活、事业、家人、朋友、社会等会产生什么影响?人们会转变对你的看法吗?

  3)详细写下怎么做才能达到这个目标。

  · 每天需要花多少时间用来实现这个目标?每天具体要做些什么?每周多少次?

  ·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目前的工作和生活中有哪些地方需要调整?

  · 实现目标的具体操作中,是否有需要跟家人朋友商量或协调的地方?

  4) 想象一下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障碍,比如拖延症,或者与学习、工作、家庭生活冲突等。思考这些障碍,然后详细写下遇到这种情况时,你会如何应对。

  5) 你打算多久审核一次自己的进度?(多少时间内的多少进度能够让你满意?)

  5. 把其他所有目标按照以上的步骤写下来。

  《12 Rules for Life》读后感(五):父爱式鸡汤

  如果你经常听 TED 演讲的话,不知道你有没有一种感觉。一种“奶油”感。我现在越听 TED,就越觉得这不是一个现代思想论坛,这是一个宗教论坛。所有 TED 演讲,基本上都在说下面这些信仰: 1. 世界很美好 2. 每个人都是特殊的,每个文化都是无价的 3. 我们对未来充满乐观 我家有两个孩子,他们每次过生日都要吃奶油冰激凌蛋糕。我每次吃生日蛋糕,都想起 TED 演讲的味道。你是不是也觉得有点太腻了。 这大概就是为什么,最近有一位加拿大的心理学教授,乔丹·彼得森(Jordan Peterson),火了。彼得森输出的东西绝对不是奶油蛋糕,而是一种比较冲的、不适合儿童的食物,比如辣椒。 如果我们把鸡汤分成两种,那么 TED 这种是“母爱式”鸡汤,彼得森提供的则是“父爱式”鸡汤。 1.教授 现在已经有人 —— 比如我们专栏熟悉的泰勒·科文 [1] —— 说彼得森是今天整个西方世界影响力最大的公共知识分子,所以我们精英日课专栏必须得讲讲他。 彼得森刚出了一本书,叫《12条人生规则》(12 Rules for Life),现在非常非常流行。他在 YouTube 上有视频课程,已经超过了四千万次播放。他前不久在一个电视访谈节目上跟女主持人辩论大获全胜,使我们中国观众想到当初丁仲礼院士接受柴静的采访。 在这个美式自由主义 —— 也就是“白左” —— 把持主流媒体和教育话语权的世界里,彼得森教授,是个保守主义者。 现在美国有一类人叫“跨性别者”。比如说,老王在生理上完全是个男的,但是他内心深处认为自己是个女性,不过老王并不打算做手术变性,他保持心理和生理的二元人格,那么老王就是一个跨性别者。自由主义者非常尊重、理解、和鼓励老王,奥巴马总统离任前就曾经要求美国各个公共场所,允许人们根据心理上的性别认同、而不是根据生理性别,决定进男卫生间还是女卫生间。 欧美大学的教授们是白左的主力,但是彼得森教授拒绝鼓励老王的心理性别认同。老王如果没有明确提出要求,彼得森将坚持叫他王先生,而不是叫王女士。 彼得森反感白左搞的“政治正确”、“后现代主义”那一套,他呼吁把那些搞伪学术的人清除出大学 [2]。这个态度似乎是有点太激进了,不过作为一个反感 TED 奶油感的人,我很同情彼得森的保守主义立场,而且我很赞赏他尝试用学术研究结果支持自己的观点这个做法。 可是读了《12条人生规则》,我还是觉得他这本书……可能不是我们专栏读者最感兴趣的。 彼得森,很可能信仰基督教。 2.信仰 有人公开问彼得森是不是教徒,彼得森表示他不喜欢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会把他限制在一个盒子里。不过据有人推测 [3],彼得森应该是个“文化基督徒” —— 也就是说,他并不像真正的教徒那样相信《圣经》上的每一个字,也不见得接受基督教的世界观,但是彼得森对《圣经》很有敬意,认为《圣经》故事应该成为人们生活的指南。 你可能觉得对大学教授来说这还是有点过分了,但是请听我帮他解释。 彼得森不但是个大学教授、是心理学家,而且还是一位临床心理医生。作为学者,彼得森从小到大经历了很多人生的艰难;作为心理医生,他见识了太多的人间不幸。彼得森知道,如果没有一个信念,人很难从这些不幸中撑下来。 自由主义者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美好的,彼得森认为人生在世的本质是受苦。有些苦是我们自找的,比如你因为意志力薄弱而吸烟、酗酒、甚至吸毒,那你吃苦是自作自受 —— 但是就算你做得再好,你还是会吃苦。你会生病,你会衰老,你会绝望,你会死亡。 彼得森眼中的世界是个混乱和秩序的二元共同体。混乱带给人痛苦,所以我们必须用秩序对抗混乱。而宗教,就提供了这种秩序。 而当今世界,正如尼采说的,上帝已死,信仰宗教的人越来越少了。过去人们曾经因为不同的意识形态而打来打去,现在为了避免这些争端,西方社会连意识形态也不讲了,开始倡导“多元文化”、“后现代主义”,结果世界变得更加混乱。 这个混乱的世界里有很多失败者。自由主义者对他们充满同情和表面上的关爱,可是根本不解决问题。白左的“母爱”理念是什么都是政府的问题 —— 你不是吸毒吗?那不是你的错,是你从小家庭环境不好,是政府对不起你,所以你有权闹! 但是彼得森是一种“父爱”理念。彼得森认为人应该自立自强!而宗教故事,就给了我们奋斗的道德力量。 在彼得森看来,考察《圣经》故事的真伪没意义,这些故事的价值在于它们是两千年心口相传的东西,它们已经融入了我们基因之中,它们不是关于事实的,而是关于道德的。而这种经历了时间考验的道德,最有力量。 这就相当于我们专栏经常说的“叙事自我”。你总给自己讲一个什么故事,就决定了你会是一个什么人。 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彼得森信奉基督教。彼得森对宗教和心理学有很深的研究,他这本书里通常是先来一大段宗教分析、或者心理学研究、或者他本人和他的病人的经历,再来一小段人生指南. 3.给男人的指南 我们熟悉的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戴维·布鲁克斯有个说法 [4] 我很赞同,他说彼得森这本书并不是给所有人看的,他的目标读者应该是那些正在生活中挣扎的青年男性。 彼得森特别有意思,他举了龙虾的例子。龙虾这个动物已经在地球上生存了三亿五千万年,比人类的历史长得多,所以如果龙虾身上有什么气质跟人一样,那我们大概可以认为,这是一个古老而深刻的气质。 龙虾的气质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公龙虾打败所有对手之后,会划定很大一块地方作为自己的地盘。别的公龙虾绝对不敢进他这个地盘,而母龙虾们则争相跟他交配。 虾犹如此,人何以堪?战胜了的公龙虾代表秩序。母龙虾可以随意挑选公龙虾,她们代表混乱。而那些战败了的公龙虾 —— 也就是广大草根男性,代表受害者。 失败的公龙虾是被打疼了,打服了,打怕了。动物学家观察这些龙虾的行为模式都跟胜利者不一样,扣扣索索惶惶不可终日。彼得森从临床心理学角度表示,人也是这样。 所以彼得森的最根本建议就是站直了别趴下!千万别在精神上垮掉。自由主义者总把你描写成受害者,但是你自己不能整天一副受害者心态,不要怨恨父母,不要报复社会。你应该 —— * 承担个人责任。人生在世有些事必须你去做,而且必须做好。 * 照顾好自己。首先要看得起自己。 * 只跟看得起你的人交朋友。 * 好好教育你的子女。 * 尊重传统。 * 你需要纪律,你需要勇气,你需要自我牺牲的精神。 * 先把自己的事儿管好了,再去想什么“资本主义”、“政府与社会”之类的大问题。 * 谦卑,不懂的别胡乱发言。 * 早餐多吃点脂肪和蛋白质,摆出一个积极向上的姿态,精神点…… 总而言之,彼得森认为人生的意义不是什么自由,而是责任。 我看他这些建议,就好像是一个在外面打了好几年仗的老兵,退伍回家一看自己的儿子没出息,刚刚还被邻居给欺负哭了,于是他走过去,对儿子说的话。 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 —— 但是他接下来的一句可不是“至少我们还有梦”,而是你得自强啊孩子! 咱们中国人可能觉得这些建议没什么啊?我们小时候不就是接受的这种鼓励吗?但是西方国家的青年,特别是加拿大这种白左当道的国家,彼得森这个声音不算陈词滥调。自由主义媒体只会像关爱小动物一样同情这些孩子,有时候能给你点安慰,而彼得森是把孩子扶起来,还往上拉了一把。 4.评论 彼得森这些建议我完全赞同,我看他的电视辩论甚至可以说是感觉特别解气。我希望我儿子长大以后读读彼得森这本书。 但是我觉得他没把这个世界给说全。我觉得人毕竟不是龙虾。世界固然有时候弱肉强食,但是也真的有关爱、有合作的一面。个人要自强是没问题,但是社会也的确可以做一些事情。 更重要的是,混乱也不见得就不好。混乱能带来创新。如果人人都按照经典的教条行事,社会就缺乏生气。 彼得森说女性心思多变,今天喜欢这种明天喜欢那种随意挑选男性,所以女性代表混乱,男性动不动就被女性羞辱,现在住在大城市没有房子的男性可能对此深有同感。可是话说回来,也正因为有这些挑剔的女性,男性才有动力,经济才能增长,社会才能进步啊。 我们中国社会还远远没发展到美式自由主义的程度,所以我们大概不会对彼得森这本书有强烈的情感反应。 但是这本书能告诉我们,自由主义并没有在西方社会一统天下,传统常识仍然有意义,而且时不时就有可能变成畅销书。 参考文献 [1]The five most influential public intellectuals? by Tyler Cowen on January 23, 2018http://marginalrevolution.com/marginalrevolution/2018/01/five-influential-public-intellectuals.html [2]12 Rules for Life by Jordan B Peterson review – a self-help book from a culture warrior,Hari Kunzru, Thu 18 Jan 2018 The Guardian. [3] The Last Professor By CHARLES STAMPULJanuary 3, 2018,https://simplicityandpurity.wordpress.com/2018/01/03/the-last-professor/ [4]The Jordan Peterson Moment, David Brooks, New York Times, January 26, 2018.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12 Rules for Life的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