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清算经典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8-07 04:11: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

清算经典读后感10篇

  《清算》是一本由[美] 何柔宛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79.80,页数:583,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清算》读后感(一):人类学家眼中的华尔街

  庞溟/文

  投行机密:一切都被标上了价格

  “我的专业是人类学,我对了动态商业世界和华尔街的文化十分感兴趣,我认为我能够提供许多技能,比如像全球化、文化、美国经济价值观理解。我向研究生院请了假,来探索这个世界,工作一段时间。工作结束后,我准备回到学校完成我的博士学位。”

  1996年,普林斯顿大学人类学研究生何柔宛在一次次投资银行面试中重复上述说辞,终于获得信孚银行在纽约的一份内部管理咨询工作。戏剧化的是,六个月之后,她被裁员了。此后,她继续开展了一年半的田野调查,并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后,出版了基于自己博士论文的《清算:华尔街的日常生活》。

  在这本书中,何柔宛希望通过深入调查分析华尔街的雇佣文化,探究金融精英们如何从根本改变了美国企业本质,以及背后的动机原因。在过去数十年间,华尔街致力于将那些过去稳定公司进行精简、重组和资产证券化,造成并加剧了企业的债务负担以及充满了社会经济不平等、不安全和危机的世界。

  在这种特殊的利已主义文化下,本书书名中所谓的“清算”,指的就是所有的经济活动社会关系和企业行为目的都被化约为以资本市场载体追求货币价值在短期内的最大化。换言之,当一切坚固东西烟消云散时,连一切不坚固的东西也都被标上了价格。从这个角度说,华尔街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和形塑了世界;而分析华尔街丛林社会里这一整套话语习俗、文化和操演实践,与传统人类学家扎根原始部落学科实践并无二致。

  聪明游戏:“高盛是所有投资银行中的哈佛”

  从一开始卧底”华尔街时,何柔宛就发现这些金融精英一直在凸显并标榜自己的“聪明”,“这一词语似乎在华尔街的词典里非常重要”。所有受访者都深信在华尔街成功的三个要素是“聪明、努力和进取心”,深信自己置身于“最聪明和最富有雄心人们”之中,深信自己将会与“世界上最聪明,拥有世纪伟大头脑的人”一起工作,深信“聪明人聚集的地方总是有溢价的”,自己的“聪明”并将获得高薪作为回报

  华尔街对“聪明”的这种定义,以毕业院校基础,具有小圈子的排他性。一方面,“如果计算投资银行招聘范围内的大学数量,不会超过15到20所”;另一方面,优秀学生们似乎也以进入华尔街投行作为自己聪颖过人、富有进取心和自信心证据根据哈佛大学职业服务办公室报告,在2005年,将近一半的学生通过“招聘流程去竞聘投资银行和咨询的工作”,“哲学专业(的学生)成为投行家,而曾经很有前途小说家进人了华尔街”。

  顶级华尔街投行最愿意招聘的目标院校是哈佛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并且“没有任何专业和学院限制”。相比之下,连与之齐名的耶鲁大学在华尔街的口碑远远落后,因为耶鲁大学被认为是更加具有“自由主义和‘艺术家气质’”,在某种程度上不迷信自由市场信念,从而让“投行家们感到敌意”。

  这种将精英学校与投资银行、“完美的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标榜出类拔萃方法相当成功,以至于有身为哈佛大学毕业生的受访者坦言:“我真的很喜欢高盛……我认为高盛是所有投资银行中的哈佛,只因为他们都知道如何把他们自己很好地销售出去。”

  而通过宣称“在高盛,我们有最充足人才库”、“在摩根斯坦利,我们只有最优秀的”,投行让客户相信将会拥有“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来为你提供咨询”,相信投行比企业本身“更聪明、更有见识、更先进”,“于是我们对整个市场的观点就必须得到相信,我们设想交易就必须被执行

  一位哈佛校友嘲讽似乎不合时宜但也振聋发聩:“请记住,只有那些不能创造任何价值的企业才会通过雇佣最好的人才来显得充满活力和创新性,这样可以混淆事实实际上他们只是在做一些无意义的工作。”

  华尔街:一种生活方式

  从表面看,华尔街的口头禅金钱歧视反映的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假设:技能、价值和教育是“经济成果”的唯一来源种族阶级性别等外部性因素构成了有效市场交易的障碍,很可能在长期内被创造利润的迫切需求推翻。同样的想法体现在投行内部将不同部门区分并隔离为“产品方”和“关系方”,产品方被想象成更加唯贤任用、更少依赖社会关系。

  因此,华尔街鼓励热爱金融并且忍耐痛苦”式的拼搏,并“依靠精英员工内化的、日复一日的过度工作实现”。“对努力工作和持续工作的迷恋支撑了市场需求和市场节奏需要的超高效率和极速响应”:一名高盛投行的初级雇员说自己在一年的时间没有个人的生活,“我几乎没有洗衣服的时间”,最糟糕的一周工作长达155小时,留给自己的只有13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当何柔宛问一位投行经理未婚妻要去哪里度蜜月时,她更是苦笑地说:“去任何一个黑莓手机不能正常工作的地方”。

  但事实上,华尔街也存在着基于分工、种族、性别和阶级的种种歧视、区隔与鸿沟。这种客观存在的等级制最直观例子,就是按照银行对盈利贡献多少的“后台”、“中台”和“前台业务线,规定了分别服务于低层、中层和高层电梯,“在很多大厦中,首席执行官有个人专属的电梯”。

  不需要社交活动、不需要“拍精英马屁”也被证明是一个谎言。正如一位身为投行董事总经理的受访者所说:“在职业生涯第二阶段,你就要处理好关系,从而促进交易。你能仅凭博学多才就得到生意吗?”

  何柔宛甚至发现,虽然许多在华尔街“后台”工作的行政人员经常自带午餐,但她从未见过任何一个在“前台”工作的人这么做。“自带午餐不是一个向上流动信号——这暴露了一种下层阶级(才会有)的对花费超支的担心,无法毫不在意地花钱。这是一种反社会行为的信号:优先考虑节俭而不是和同事一起出门买午餐”。因此,午饭吃什么——或者更重要地,午饭和谁一起吃——是一种深刻的阶级划分标志

  金融精英: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性

  对大部分财富500强里的美国企业来说,一般十年内会有两到三次大规模的裁员。世界著名的休闲食品公司纳贝斯克(Nabisco)因为规模庞大杠杆收购引发裁员狂潮时,公司外面停好了救护车,“因为他们不能确定哪些中年经理们能够承受得了这一新闻”。

  与此相比,投行面临着更加动荡残酷业界生态——每年至少要有两轮的裁员,既包括小规模的裁减,也包括大规模的、“毫不留情”的裁员。更有讽刺意味的是,许多华尔街投行在作者开展田野调查的1996-1999年间已经出现巨大变化:信孚银行买下了精品投行亚历克斯·布朗公司后,就被德意志银行收购并退出市场;旅行家集团买下了美邦公司,然后在收购了大型投资银行所罗门兄弟后组成了所罗门美邦,最后又和花旗公司合并形成花旗集团……“金融家们,全美大型企业重组的煽动者们,他们自身也被裁员了”。

  所有受访者都提到了市场的变幻无常、经济波动与周期变化。但有趣的是,他们对市场经济信心并未动摇,坚信从1980年代开始,精益求精的华尔街、强大的美国企业以及上涨的股市共同带来了蓬勃发展的经济,使资本各得其所,“成为利和个人财产两者结合神圣化身”。更诡异的是,所有受访者都淡然接受职场的不确定性和工作的不安全感,认为在华尔街工作大抵是风险收益的“平等交换”——“裁员和工作不稳定,是投行的组成部分。接受投行工作的前提就是承认你已经在风险方面获得了‘补偿’”。

  何柔宛意识到,“华尔街的薪酬策略允许灵活的雇佣形式……能够使得投行在大规模裁员、持续不断的清理后立刻雇用新的员工并组建部门,从而创造出了一种‘没有战略的战略’”。这种灵活性抹掉了“转型”的必要性,却需要投行“必须有意愿并能够立刻裁撤那些今天不起作用的业务”。

  正因为华尔街的绩效奖金制度将投行利润和个人收入挂钩,也因为自己时刻笼罩在被裁员的危险之中,金融精英会竭尽全力为他们的企业客户达成更多交易和业务,哪怕它们其实并非必要。何柔宛指出,在投行这种独有的、短视的文化、战略和世界观影响下,金融危机和萧条并不是一种自然周期,而是被华尔街的日常实践和意识形态所建构:华尔街的文化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中对繁荣渴望和追求,已经通过自我规训和话语霸权,渗透到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各个角落,并伴随着全球化而进一步扩展蔓延,却最终导致了金融体系的动荡与全球经济的衰败。只有在市场崩溃、繁荣终止、泡沫消灭时,关于华尔街的一切神话才会破产。

  局外人、梦里人与镜中人

  从访谈对象上看,或许是出于政治正确的考虑,或者是为自己所在社会群体发声的考虑,本书的受访者中少数族裔、女性、非商科背景从业人员所占比例可谓畸高,幸好作者自身的社会网络保证了受访者大多毕业自华尔街投行优先招聘延揽的目标院校。从研究设计来说,作者在非顶尖投行的非核心业务部门开始自己的田野调查,不同等级投行间的巨大差异、投资银行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冰冷区隔,也大大削弱了研究的说服力代表性

  对金融业人士来说,此书的论述虽然感觉隔靴搔痒、着力点欠佳,毕竟试图提供某种跳脱出行业刻板成见之外的视角总结。只是可惜作者辜负了自己在致谢中雄心勃勃地声称的“本书源于一种知识分子对经济和社会的正义感”。正义感并不必然意味着对研究对象的透彻了解,却有可能凭借跨学科研究之名,出于自由派知识分子的预设立场,将一个有趣味有意义的研究课题,变成糅合了俏皮话、耍聪明和猎奇谈资的四不像。

  对外行普通读者而言,此书则具有更大的阅读难度,但这更多地来自于本书的翻译难度。坦率地说,本书的译笔称不上流畅易懂——这不仅仅源于作为“行话”的学科与行业话语体系的不同,还来自于文化、国别、语言等各方面差异而导致的失真和误读。正如本书作者在此书初版十年后再重新撰写一篇中文版序言对自我进行梳理,我建议本书的四位年轻译者也能在若干年后回头校译一次这个版本的译稿,在信、达、雅各方面予以提升,至少也应当避免将属于专业常识的“交易(估值)倍数”(trading multiples)译为“多元化交易”,将安达信会计事务所(Arthur Andersen)译为“亚瑟·安立信”。

  但我不会苛责作者与译者们在书中体现出的努力,即:努力消除学术写作与一般读者之间的区隔、人文社科类研究者与商业金融类研究对象之间的区隔、不同研究范式之间的区隔。我们需要更多的有心人来打破这些区隔,并对金融行业和“市场”观念图腾进行除魅。

  更进一步地说,我们不应满足于在全球金融危机后将金融与道德、正义、福祉伦理等相对立加以应景的批判。正如齐美尔在《货币哲学》里的忠告:“金钱只是通向最终价值的桥梁,而人无法栖居在桥上”。当货币本该作为最纯粹工具手段、制度、习俗却被异化为目的时,当人与人在以经济活动为主导的社会生活中的一切联系互动通过比对、掂量、估测、计算的方式来完成时,人际交往、社会交换、生活世界和意义空间不但不能扩展与丰富,反而让个人自由选择的空间变得受限,让人重新被嵌入各种刻板的依附关系中。本书或为局外人言,却当惊醒梦里人,更应为镜中人鉴。

  《清算》读后感(二):裁人者亦被裁,华尔街推崇的股东价值在损害美国经济:4星|《清算》

  书名中的清算指的是经常跟裁员倒闭关联在一起的重组清算,不是结算Settlement。实际上这个书名跟后面副标题中的华尔街关联起来,容易让人误以为是结算。

  作者是人类学博士,本书是作者在1998-1999年在华尔街工作期间和之后访问后的人类学田野报告,再加上作者对“股东价值”的内涵演变的考证。

  作者在华尔街看到的是投行们以股东价值为名,不停地对好公司做清算合并重组,从而让股价短期内上升,投行就此获利。长远来看,作者个人的直接体会是华尔街在损害这些公司及其员工的利益,作者也找到了一些严肃的研究支持这个观点。

  作者在华尔街工作期间,看到华尔街在不停地让被控公司清算裁员的同时,自身也在非常频繁地裁员。华尔街的员工们,在拿高薪的同时,要忍受超长的工作时间,和随时可能被裁员的压力

  读后的感觉总体来说还不错,作者在做田野调查的同时,也对华尔街宣称的股东价值做了深入的思考和考证。

  缺点篇幅太长,有500多页。内容还可以再精简一些。完全可以压缩到200页并且不影响全书内容的表达。

  总体评价4星,很不错。

  下面的附图是书中的一个表格,作者说是一个基金经理贴在自己工位上的:

  以下是书中一些内容的摘抄:

  1:而如今,恰恰相反,企业的主要目标被认为是提升股票价格,以实现它们“真正的拥有者”——股东的利益(也就是创造股东价值)。那些处于公司核心目标之外的员工,则只能为股票价格的上涨而被随意清算。P20

  2:作为信孚银行的内部管理咨询分析师,我在银行许多业务部门之间轮岗,为很多项目给出不少关于战略、工作流程效率、运营和变革管理方式的建议。P35

  3:1998年到1999年之间我开始进行田野调查,当我联系在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信孚银行结交的同事和朋友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我的受访人经常凸显并标榜自己的“聪明”。这一词语似乎在华尔街的词典里非常重要。P74

  4:暗含在这种从大学生到投行家身份转变中的是华尔街的观念,那就是如果有学生不在毕业后选择华尔街,那么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不聪明的”,因为聪明是被追求精英地位的持续拼搏努力行为所界定的。P100

  5:正像我所描述的,有两所学校是顶级华尔街投行最常招聘的,没有任何专业和学院的限制,那就是哈佛和普林斯顿。P111

  6:令我感到惊讶的是配额制度。尽管我知道摩根士丹利和高盛被认为是最有威望的投行,我并没有意识到他们对特殊的学校有配额。这就意味着这些面试是"封闭的"而且有一个针对每一所学校不同配额的系统,以此来确保哈佛、沃顿、斯隆和哥伦比亚大学的比例是平衡的(或者不平衡的)。P115

  7:开始,我以为这种等级制只有这栋楼才有。后来当我在其他银行做田野调查时,发现纽约城里每一家投资银行都用类似的方式安排它们的电梯,低楼层中是声望低的部门,高楼层则是最精英的员工。这些领域被种族、性别、阶级、工作工程和着装风格严格地隔离。在很多大厦中,首席执行官有个人专属的电梯。P135

  8:进入“前台”工作的机会是高度排他的,只开放给特定的阶级和教育背景。虽然在分析师这一级中有同等数量的白人女性和相当多数量的亚裔美国人,但是大多数"前台"员工是中上阶层的白人男性,薪酬优渥。P138

  9:在"前台"的办公室里,职位和"交易团队"通常是由到两位分析师、一位经理、一位副总裁(有时是一位高级副总裁或董事),以及一位董事总经理组成的。P146

  10:一个分析师和经理们经常分享的可怕笑话是。如果除了你婚礼那天,你还能多请一天假,那你真是太走运了。P151

  11:分析师和经理们必须迎合高级投行家们的时间表,这可能是工作中最令他们感到沮丧的部分,也是他们必须在办公室待到凌晨的主要原因。P164

  12:在我最初与我的受访者讨论时,其中一个主要关心的问题是理解华尔街是如何理清以下两者的联系,即他们庆祝股东价值实现的同时,大量的企业正在裁员,并且社会经济更加不平等。P211

  13:起初,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大多数华尔街的投行家宣称股东价值是所有企业的主要目标(包括他们自己的银行),但是几乎没有人承认他们坚守的股东价值可能暗中破坏了接受他们建议的企业委托人的公司的生产力和健康。P212

  14:因而,根据我的受访者所描述的华尔街的集体记忆来看,华尔街在1980年代拯救了美国的商业——按照安德鲁·黄的话说就是"一段华尔街的光辉岁月",这一时期"万物复苏",人们开始用全新的眼光关注股票市场,企业在恶意收购的“恐惧笼罩下生存着”。P220

  15:换句话说,"理想"的收购目标是在多数情况下有丰富的现金流且表现良好的公司,有着充裕养老金和“过多”的现金的富有公司!这不正意味着这些潜在的收购目标从其他与华尔街世界观相悖的各方面衡量指标来看都是"健康"的吗?P249

  16:在我的研究中,一方面,我可以听到几乎坚定不移地拥护股东价值的声音,另一方面,不断有例子使我发现,一些公司由于和华尔街的不断"接触"(比如通过并购和剥离)而从长期来看股票价格下降了。P253

  17:无论是根据短期还是长期的衡量指标来看,实际上投行在多数交易中都是无法践行股东价值的。那些股东价值经济利益的倡导者们,不仅要面对长期来看下滑的股票价格,而且还要面对企业在其他方面不断退步的表现。P256

  18:许多商学和管理学的学者已经展现了被收购后的企业通常收益和盈利能力均有下滑这一事实(Ravenscraft and Scherer,1987;O'sullivan,2000)。令人唏嘘的是,股东价值所宣扬的效率和社会公益最终在它的主张下纷纷崩溃。P257

  19:在我的访谈资料中,我发现,那些经历了数个金融危机、经验丰富的华尔街投行家,虽然没有拒斥股东价值,但是往往已经对股东价值的短暂收益和长期频现的失败颇有微词。P269

  20:尽管这一完成于20世纪晚期的转变在名义上是有利于广大个体股东的,但是最终从中获益的是华尔街的交易商和咨询师们,以及在某种程度上,还有股票市场中的大型投资者。这种漫无边际但却付诸实践了的重构为一种社会暴力提供了基础,.即制度化地抹除一切群体的利益,而仅仅保留股东利益——或者更准确地说,他们的代理人的利益。P288

  21:华尔街和企业管理者倡导广泛持股并不是要为股东们提供进行控制的方式(因为公众持股被认为是而且事实上也同样是对控制权的稀释),而是要进行文化的复归。他们的动机是促进一系列保守的社会目标与政治目标的达成,这些目标旨在直接反对国家对市场的监管,通过投资来营造一种代理机构的外表从而消除在公司治理的控制权上的争议,同时消弭工人运动。P297

  22:相较于这种管理者报酬的多元意义,今大管理者的报酬要么是建立在短期股东价值基础上的股票期权,要么是基于公司的交易规模而不是质量建立的绩效报酬体系。这一转变使得高管的薪酬与员工的工资和组织的"健康"彻底分离。P318

  23:对于大多数财富500强企业(指的是美国企业)来说,一般十年内有两到三次大规模的裁员。然而对于投行来说,每年至少要有两轮的裁员。P356

  24:他们要求美国企业的实践活动与核心价值能够立刻带来股票价格的上涨,自己却对股东价值本身并不感兴趣,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自己的工作都是不安全的。P383

  25:不像其他很多领薪水的工作岗位,投行家们主要依靠年末的奖金来获得报酬。华尔街的"奖金季"开始于劳动节之后,在这段时间,投行家们开始为"竞赛"加大马力,也就是说,他们会尽可能宣传自己在每一场交易中的功劳来赢得好评,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奖金额度。P411

  26:而事实上,奖金发放完全是任意决定、缺乏规制的,基本上依据高级董事总经理们的武断决策,这也被认为是去除了不必要的、自上而下的官僚化规则,去除了能够赋予那些资深人士以特权的"传统"公司等级制度。然而,我却认为,正是因为缺乏管制,才使如此多种越轨行为得以发生。P430

  27:虽然股东价值是华尔街的核心宣言,但投行的自我理解核心却是他们“就是”市场。在他们的模型中,市场被刻画为具有即时响应性并能够持续转变方向和策略的特点,这些投行们正是通过一种权宜多变的文化来建立自己对这个模型的认同。P465

  28:她突然说:“你只需要一个办公室便可自称全球化。我猜许多投行将它们自己称作全球化、即使它们在那个国家只有一个办公室。” P493

  29:无论是垃圾债券、科技股,还是新兴市场债券,华尔街总是利用它们乘风破浪,直到它们彻底崩溃。由于服务费滚滚而来,一家又一家公司经不住诱惑,放纵自己竞相追逐不义之财,P513

  《清算》读后感(三):待更新

  看《清算》的过程既艰难又痛苦,并不是因为内容艰深,相反,作为一本华尔街生态的民族志,这本书有很多生动的小故事:关于华尔街如何利用“聪明”、超时工作和风险不确定,来塑造自身的文化,并以”股东价值“为理由重塑美国企业生态。一年级分析师如何在华尔街苦苦煎熬每周工作100小时以上,有色人种和女性如何利用自身技术和专业优势晋升却又止步于社会关系,隐藏在金钱至上意识形态之下的性别和种族歧视。这些故事读起来很轻松,但因为所有故事看起来如此熟悉,甚至有些感同身受,而显得愈加残酷。资本操控者每一个人,这些所谓最有野心和最聪明的人,将时间和聪明才智贡献在制造风险、加强经济和社会不平等上。这一套聪明和奋斗的话语体系,既席卷了整个世界经济体系,也反过来重塑他们自己。作者认为,所有关于金融世界的模型和理论,并不仅仅属于经济学,事实上它们也是一整套文化和行为表达方式,因此,抛弃抽象的宏大经济理论,从一个个小故事出发,才能更清楚地看到表达和现实之间的差距。

  从作者的访谈中,我们可以看到维护这一整套价值观的工作人员,他们觉得自己与一帮最聪明最有进取心的人在一起,能接触到世界上最有权力的圈子,被这个世界如此重要地需要,所以疯狂工作、迷恋风险才成为重要的价值观。同时,从相对边缘的有色人种和女性雇员身上,我们也看到他们阶层下滑的恐惧,对自己没有足够社会关系的深深焦虑;在作者自己的田野调查中,透过人类学家“凯伦”的眼睛,我们也看到表达和现实之间强烈的反差:光鲜的门面和牛棚般的工作间,金光闪闪的岗位描述和版本管理的实际,金钱不歧视的话语与前中后台实际上的阶层区分……作者用“白领血汗工厂”来称呼华尔街,分析师们的时薪已跌破最低工作时薪,这是事实;但她同时也意识到,他们并不是真正的中下层血汗工厂。

  而我在读的时候,感觉华尔街这一套资本逻辑正在被完美复制。所谓的新经济业态,独角兽企业,互联网行业,正不自觉在以这一套管理模式和文化思维来塑造自己的组织形态。风险资本快速进入每一个热点行业,以资本而非产业的逻辑改变人们讲故事和做事的方式。追求聪明和野心的规范模式,加班、工作与生活的无界限、规模裁员、野蛮扩张,如出一辙的思维模式,让人透不过气。

  6/12待更新

  《清算》读后感(四):走钢丝的幸运儿

  在这个全球化时代,美国的金融中心华尔街,早已不仅仅是美国的标志和骄傲,更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华尔街的独特文化与华尔街人的生活,也随之成为了很多企业、很多人争相了解和模仿的标杆。

  然而,那些衣着光鲜的华尔街人,却有着另外一个偏僻入里的名字——“走钢丝的幸运儿”。《清算:华尔街的日常生活》一书对此进行了详细地陈述与剖析。

  本书作者何柔宛(Ho Karen),是普林斯顿大学人类学博士、明尼苏达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她以人类学家的身份,打入华尔街内部,成为其中的一员,进行了长达3年的体验式田野调查。在书中,何柔宛以其亲身经历和思考,为我们揭示了华尔街鲜为人知的三个事实,“聪明”在华尔街一无是处;华尔街从不谈公平;以及华尔街只追市场,不做计划。

“聪明”在华尔街一无是处

  华尔街人声称,全世界最聪明的人都在华尔街工作;在他们眼里,华尔街就是“聪明”的代名词,他们本人就是行走的“聪明”招牌。

  然而,你信你就输了。

  其实,华尔街从来对这种“聪明”不屑一顾。这一点,从他们每年的大批量裁员以及对被裁员着提出的“15分钟内清场”的苛刻要求中可见一斑。

  事实上,华尔街对外的宣传中,从来都不是“我们有XXX高管”,而是“我们有XXX名来自普林斯顿的研究生,有XXX名来自哈佛的博士生”。

  在华尔街,你是谁并不重要,你的教育和阶级身份才是关注焦点。

  华尔街甚至不关心你在校期间学的究竟是哪个专业,只要你来自于他们青睐的学校,专业技能什么的,他们会在入职前进行培训。

华尔街从不谈公平

  都说美国是一个特别讲求公平的国度,只要你足够努力,回报就足够丰富。

  然而,你信你就输了。

  其实,华尔街甚至可以称得上是等级制度最为严格的地方,你可以轻而易举地从投行电梯位置的安排中,读出华尔街对分工、种族、性别和阶级的严格区隔。

  比如,在作者何柔宛曾经进行田野调查的信孚银行中,有三部电梯,最远端的低层电梯(对应银行的“后台”,声望最低)、中层电梯(对应银行的“中台”),以及最便捷的高层电梯(对应银行的“前台”,声望最高)。

  但这只是表象,是为了区隔阶层而采取的策略。真正的区别是这些不同声望的部门人员的入门门槛、可以接触到的各种机会以及拿到的薪酬分成。

  比如,进入“前台”的工作机会是高度排他的,只开放给特定的阶级和教育背景,大部分是中上阶层的白人男性。

  再比如,只有“前台”的员工才有机会参加多种入职训练和介绍会,并或要擦家各种外出进修、会议和社会活动。其他员工则无权享受这些。

只追市场,不做计划

  在华尔街工作的人经常戏称自己是“超级临时工”。

  的确,投行是一个高度不稳定的职业,前一秒光鲜亮丽,下一秒就可能被裁员清退出场。“被裁员”如同悬在每个华尔街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掉下来只是早晚的问题。

  而事实上,华尔街并非留不住人才,而是刻意制造了这种频繁的人员流动。因为裁员和不稳定性是华尔街赚钱的一种方式,是华尔街之所以能够更快对市场做出反应的杀手锏。

  《清算》一书中将这种员工的快速流动称为“航向的快速修正”。裁员有利于投行实现在狭小的空间里转弯调整,因为在转弯期间,华尔街唯一需要转变的只有“人”。

  当然,华尔街人是认可并接受这一点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华尔街的工作如同一支高风险高收益的基金或理财产品,华尔街人都接受这种风险和收益的“平等交换”。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清算经典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