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荒芜城》经典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8-06 05:59: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

《荒芜城》经典读后感10篇

  《荒芜城》是一本由周嘉宁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页数:24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荒芜城》读后感(一):难以相信的梦

  做到难过的梦也不要难以相信,bololo这样说到。我能够理解她这样想。有或许荒芜城作为书名只是一种迎合。对于这样的迎合多多少少我是抗拒的,原来存在梦境因为无法全然的述说出来告诉另一个人真实的存在,需要用到另一种方式,即使这样的方式会把本真破坏,是去原本模样

  从一种不幸到另一种不幸。因祸得福也只是世界的一个轮转。明白了这一点之后,便不会在纠结于任何境地。很长时间内无法真正的去阅读,读下第一章节,bololo的做了难过的梦也不要难以相信。那天只是比以往更冷。她说,希望睡意能够再次到来,好返回那个梦境。这样的想法在任何时候都存在我的脑海,做到难过抑或是开心的梦。人物,时间,地点醒了之后便难以记起。重返梦境获取得到的抱持感便成为一种奢侈,少之又少,不到一瞬便要放弃

  看一章或者两章就睡下,埋入大红色棉被里一觉到天荒。任由语言表情多余意味,仿佛只有我大红色的被子。即便是一刹那也要深深怀抱。剩下的最后一章,舍不得看完,舍不得就这样结束绝望感,你懂么?她在电话里跟我说,不知道要如何面对难以做出的重要抉择。而我也只能是安慰。无论是哪个决定经由自己选择,达到或者说构成所谓的意义。想起萨特,为什么万万之中选中了我。因为是最难的抉择,日日煎熬,时间过去了之后便不再会觉得痛和难过。想起的只是无法去接受和面对真实,无法相信又必须相信一旦错过了绝望就什么也没有了。空烙烙的。

  危险比喻立马呈现,接受危险的比喻是在绝望之后,被无限放大。在太阳地下树荫里。隆重热烈,让人透不气来。

  《荒芜城》读后感(二):多次死去又再次醒来

  读完了《荒芜城》,一定要写些什么,即使张口结舌。

  对bololo是什么感情呢?看到她的书会当即买下,捧着好一阵宝贝,可是却连外面的塑料纸也舍不得拆,于是一直放着放着,每天越过它拿起别的书时都会用手指轻轻地摩挲一番,直到一个足够清朗足够平静的早晨将它开启,看完一小章,然后从出门工作直到傍晚回家始终惦念着。只消一个晚上便一口气读完。

  然而,读到中间停了一次。不是因为期待过高有所失望,也不是因为舍不得。回忆起来那天夜晚的情形,在沙发上读完第拾章时,困意海浪一样拍过来。索性将电风扇个头,顺势歪倒在床上,双腿蜷起,窗外略带秋凉的风就这样从十九楼的窗口灌进来。再也没有比这更惬意空灵寂寞孤独的夜了。这么安静,我大概是被她勾勒出的梦境催眠,丝毫没有办法身体意识抗衡,一脚踏进她捏就出来的白茫茫的黑暗中去。可梦境却没有如约而至,不一会儿又唐突地醒过来。

  周嘉宁的作品,从来都是拳头,只看她选择何时挥出来而已。从前的几部长篇里,那一只充满怒气的拳头总是出得猝不及防,她在暗处埋了浓厚的杀机,伺机一拳正中鼻梁,满脸鲜血。然而在《荒芜城》中,她不再用旧招数了。我想,她这次用了稍小的力道,事先也做好了善意邪恶提醒,可是却一拳锤在心脏上,不见血,只闷声一响,接着五脏六腑开始不对劲。就连那种痛感都是孤独的,喊不出声来。

  有个朋友说,看周嘉宁的小说像接吻一样不停地处于缺氧和欲罢不能之间。我没有办法客观评价她的作品,因为读她的每一页、每一句都似在缅怀逝去的葱翠岁月,仿佛所有那些人物——小五、丁城城、张小西、J先生和三三都被揉进了我的过去,每读一个字都感恩戴德。从前周嘉宁总是写青春,这真是她一贯得心应手话题,而现在她终于不再写鼓满风的白衬衫和蹲在领操台上的少年。那些少年人只能在过去的小说里永垂不朽,他们挺不到现在这个只有麻木成年人才可以兴风作浪年代

  在《荒芜城》里,我最感新鲜刺激的是关于母亲的章节,而且周嘉宁并不吝啬地花了不少笔墨描述。在《荒芜城》里,她把“妈妈”这个角色正式请入了新作。我个人非常喜欢第肆章节,她写道:“其实她从来不会直接表达爱,她甚至出于一种类似羞怯情感而故意表现冷漠。”又如,“她有自己执拗审美条条框框,颇多限制,我常常觉得无从下手。”再比方说,她还曾写到有一次周末回家,看到“她身体陷在沙发垫子里,薄得像片纸。”

  这不禁让我想到《夏天在倒塌》中被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场景——那个终日蜷缩在沙发里对着荧荧的电视机默然度过每个夜晚的女人女孩可可担心在某一个放学归来的下午发现她就这样蜷缩在沙发里死去了。周嘉宁写道:“其实我喜欢听到她平平淡淡语气,好像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存在什么真正的悲伤。”是啊,在这“荒芜的世道”面前,“妈妈”才是陶城里唯一的摧枯拉朽武士吧。

  一直以来,我都非常喜欢看周嘉宁写女孩之间的情谊,那些微妙情愫在她的每一部作品中都被描写淋漓尽致。比方说在《往南方岁月去》讲到与艾莲的重逢,仿佛两个挥霍无度的人在第一个晚上就说完了所有的话,第二天再也无话可说。还有,那些最鼓舞人的话往往都是从除自己以外的“别人”口中说出的,比如要杀死一条龙归来的忡忡,又比如在《荒芜城》里纹身遍布的微微。微微说,“这个世界上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哭着入睡。而且来自他人的安慰从来都是没有用的,所以不要求助,就自己待着,等待黑暗慢慢褪去。”她笔下女孩子们往往都有着磅礴要命的爱。

  十年后,我终于见到了周嘉宁。在《吃鸟的女孩》新书发布会,她那么瘦,那么安静得体地坐在那里,说话声音平和淡然。她那么高呀。我好像做梦一样,真的见到了她。我想她应该也做了一场梦,因此才有了那座荒芜城。我终于走在她曾不厌其烦描述过的城市,于我而言上海最大的意义便是丁城城沈涵那些出现在小说里的少年。陌生人Scott问我要不要和合影。其实如果太在意太珍惜熟悉,便可笃定不需要持有任何记忆的凭证在手来聊以慰藉

  我记得2012还是11年看过豆瓣小组里发布的《一个人住第三年》,她写刚刚去到一个陌生的北面城市时笨拙生活,然后慢慢地驾轻就熟。 无论是《一个人住》还是《荒芜城》,孤独这个主题是无法避免的。我甚至认为周嘉宁是一个以孤独为养料的人。可是,孤独是什么?

  来到上海以后,我一个人住在一栋按商用水商用电收费的公寓楼里,去年十月的某一天下班回来听见洗手间里有水流汩汩的声音,心想糟了,抽水马桶自动跑水一整天了,估计水表转了无数圈,这种时候我是会感到孤独的。在纽约的那两年,有好几次坐反了地铁去到完全陌生的地方,我也是会感到孤独的。然而最孤独的却是做梦,无论是美梦还是噩梦,总觉得在梦中和亲人相逢是很让人难过的事,无论他们在世与否、是否正活得好好的。幸运的是,我已经习惯了和这种感觉为伴,时间一长便已不以为意。当孤独感逐渐在生活里扎根,它反而淡化成了如此寻常的一种感受,它反而让我平静下来。

  做到难过的梦,也不要难以相信。

  相比起旧书名,我远远更喜欢“荒芜城”,我也很喜欢书的封面和书皮的质感。啊,我真的很喜欢《荒芜城》呀。我有的时候问自己,你为什么喜欢周嘉宁?为什么不是别人?

  因为她总是在用小说解答不同年龄段困惑、我对这个荒芜世道的怀疑恐惧。只要这世界上有周嘉宁在,即使再往前走是一座荒芜城,也要孤绝地走过它,通往世界的另一边去。

  《荒芜城》读后感(三):你才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女同学

  前几天bololo说,给《荒芜城》写个书评吧。我说好,但我习惯一定要先想出一个标题才能开始写。

  后来我想出了标题。《你才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女同学》,这标题灵吗?我在微信上问bololo。她打了五个哈——鉴于在过去三个月里,她一共只有五次“超级五哈笑”,这无疑表示赞同。

  但我的书评写得太严肃了,与这多少有点那个的标题显得那样格格不入(详见: http://book.douban.com/review/6282668/ )。

  这时bololo提出了得寸进尺的要求:不如再写一个好玩的?

  想到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所以今天就来写把短尺。

  *

  “你才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女同学”是《董小姐》的歌词。宋冬野的嗓音让人想到北京。如果将“董”改成“冻”,就更适合bololo的《荒芜城》了。

  《荒芜城》是冰冷的、疼痛的、灰色的、空旷的。《荒芜城》让人想到冬天、梦境、迷雾灰尘痕迹幻觉未来环境学家和气象学家们也许可以用这个文本分析糟糕天气对城市人日常生活及心理影响

  *

  读《荒芜城》就是看一张旧照片,就是伸手去抹除照片上的细微尘线时才发现的底片上的尘埃

  底片上是有尘埃的。尘埃是每一个即将成为过去的现时的伏笔

  甚至渐渐的,就只留下尘埃了。此时,小说便是将它们扬起,再看它们落定。

  *

  第一次见到bololo,是七、八年前在安福路上的马里昂吧。那是马里昂吧一周年还是两周年庆的夜晚,不知道是不是《荒芜城》里写的那个。只记得bololo那样高,那样瘦,像一个男孩

  她现在还是那样高高瘦瘦的,但与那时不同。现在是胖过(网上有2008年底bololo的照片为证)之后的——曾经沧海升华瘦。

  *

  最近一次见到bololo,则是上周在茂名南路上的一家烧鸟店里。她喝得有点醉,像通常喝得有点醉时那样胡乱笑着,最后还是一个外号“叉灵肉”的朋友帮忙把她叉回了家。

  她写小说的时候,大约与喝酒时同样真性情。或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小说里的难过是真的难过,小说里的疼痛是真的疼痛,小说里的迷惘是真的迷惘,小说里的无可名状是真的无可名状——哪怕作为一个“才不是没有故事的女同学”,小说里的故事、人物、细节并不完全是真的。

  或者说,和做梦一样真性情。失禁般的。

  *

  ololo曾经非常喜欢乔伊斯·卡罗尔·欧茨。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说:“文学对于社会很重要,就像梦对于我们的生活很重要一样。不做梦,我们无法活下去——因为我们不能不睡觉。我们只在一段有限时间里是‘有意识’存在的,随后我们沉回睡眠——进入‘无意识’。这滋养着我们,以一种我们无法全然理解的方式。甚至噩梦也有营养,以某种方式——它是你自己的创造物。”

  而bololo写道:“那段时间里噩梦连连,有时候在梦境里大哭,醒过来却是没有眼泪的,只能说是,做了难过的梦,也不要难以相信。”

  做了难过的梦,也不要难以相信。因为梦并不仅仅是梦,它也是现实。或至少是一种现实。如同小说本身。

  《荒芜城》读后感(四):去做铁石心肠船长

  这是一本女文青情感生活的书,写孤独,写郁闷,写逃离。我是因为这才买的书。一开始,我对这本书抱有仪式感的,看完后,大失所望。周嘉宁,还是读她的短篇有感觉一些。

  回忆、呓语、梦话,我都能接受。但是这本书,我读到一大半,也没能引起很大的共鸣,只剩最后几章的时候,我牟足劲,准备妥当,想要看“我”是怎么与自己释怀,与自己及周遭平和相处结果看到最后,这算什么啊,用扫墓来对荒芜杂事的告别?

  就是一个孤独、无助迷茫或者说无病呻吟的大龄文艺青年,“现下”和“回忆”交错递进,在京沪两地人人都爱她,她谁都不爱,整天要死不活。

  唔。大概是我随着年纪增长,就越看不了这种所谓关于孤独颓废逃离的书。相对的会更喜欢接地气,大概因为如此,我的小日子才会愈趋自在

  我也有过那种关于迷茫的时候,失眠就像是长在我身体里的一个恶性毒瘤,周而复始循环着,在深夜刺激着我,头脑里的某根跳动神经被撕扯着…但这本书戳不到我心底

  内心荒芜,急切的想要去找东西去填补,其实呵,除了硬挨过去,别无他法。扛得住,世界就是你的。

  反倒是记住了书里面海子的一首诗。去做铁石心肠的船长。

  《荒芜城》读后感(五):喝一口桂花酒,在难过的梦开始前

  读第一遍《荒芜城》的时候,记住的细节都是和食物有关的。去年冬天,我缩在冷库一样的被窝里,直愣愣地看着这些食物:火锅、清炖羊肉香椿鸡蛋青椒肉片、西红柿打卤面、馄饨饺子、粥、小菜,以及四元钱就能买来的“销魂”物:桂花酒。

  食物是暖的,尤其在冷飒飒灰蒙蒙的荒芜城里,它们的存在,让气温回升,似乎也因此填补了人与人之间快要结冰的缝隙同时,它们也让这部略微悬空的小说有了生活的质地,甚至让“女主人公”虚掷的感情有了可以投射的地方。每当夜幕渐渐扑上来,孤独的时刻来临,一瓶可以让人痛哭或者倒头就睡的桂花酒就是安慰剂。只是就算昏昏睡去,也是件让人难过的事情。嘴角还留着桂花香甜的气息,身体却不知不觉被拽入了难过的梦里。这样的场景,光是让人想一想就是要低落的。

  在《荒芜城》里,周嘉宁用自身实践了一次乡野调查,依靠着足够的勇气和足够的诚实。小说里面的很多情节是有迹可循的,又因为某种可感的因素,读起来就又格外动人了一些。在“两城”之间,主人公经历了一次挣扎以及挣扎过后心有余悸,仍然迷惘的时间段。小说里面,每个过去的瞬间都是欢乐的鼎沸,每个当下都是不可控的飞速离去,然而未来却迟迟没有到来,也没有一条清晰的路做导引。于是被夹在了一个尴尬的处境里,过去的鼎沸远离,现实轻易的流逝,想象中的未来没能到来。这就是迷惘,而面对迷惘,除了等待也没有其他事情可以做。

  似乎是为了应和这种迷惘的情绪,《荒芜城》的情节也是片段化的,没有一条清晰完整的线索,而周嘉宁也不打算把所有这些来龙去脉都讲给你听。那不是她所关注的点。她只呈现那些她认为重要的画面给你。那些碎片化的情节,讲的是拼图之间的缝隙,那些永远也没有办法弥合的空挡。周嘉宁就是想要把那些缝隙讲给你听。那些格格不入,尴尬与不适,那些人与人之间微妙而又脆弱的瞬间。总有些不对头的地方,这正是周嘉宁的敏感传递给你的,可是那些不对头的地方无法更正,也没法摆脱,它就在那里悬着,孤零零地望着你。更重要的是,这些微妙的不适是没有办法宣泄出去的,它们不是骂战不是反抗更不是搏击,而只是啃着你皮肤的小虫子,是时时刻刻我们正在经历的。所以,在荒芜城中,每个人的表达也都受到阻碍的,没有酣畅淋漓的谈话,没有表露的始终比表露的更多。从这一方面说,即使《荒芜城》是内向的,但它同时具备一些宽广的意义,这些共通的情绪和感觉,导向的是另一条表达的道路。这种的表达是有意义的。

  但即使如此,这可能也是周嘉宁最后一次依靠表达欲作为动能写作小说了。那些挖心挖肺的情感表述恐怕很难再在她的小说里出现了?《荒芜城》中,感情袒露最多,最动人的人物,大概有两个。一个是微微,一个是阿乔。微微的动人来源于人物本身,没有人不会对外表酷酷,身上有纹身,内心却又热烈单纯的女孩动心,特别是她的疼痛却又是那么真实,让人难过。很难忘的一个情节是,微微与老虎之间的感情出现问题,于是她买了一身豹纹内衣,穿好后躺在床上等老虎。而老虎回来后,很尴尬的说宝贝别这样。近距离的接触并不总是好的,周嘉宁一再告诉我们,人们更多时候被一种表达不畅所伤害,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在微微身上表现的尤为令人侧目。而阿乔的动人,体现在他所引起女主人公种种的反应上。他是黑暗情绪,悲观情绪的催生者,同时牵动着“我”的爱与失望。这些反应是动人的,而造成这些反应的原因,周嘉宁似乎语焉不详,阿乔有女朋友这个原因似乎不能解释他们之间出现的问题。而这个原因,周嘉宁大概也没有太想呈现出来。毕竟呈现出一种状态,是周嘉宁在这一段北京故事中最想让读者体会到的。

  荒芜城里面有一句话:“我知道我心里的迷惘从未消减,而所有的绝望还会继续延续下去。想到之后的每一天也不过如此,再也不会有什么更难过的事情了。”是啊,没有比这更难过的事情了。但是难过归难过,一想到我们的迷惘和这个时代没有太大的关系,我们的迷惘来自于我们自身的境遇和选择,就忽然觉得轻松许多。毕竟还有一些什么可以选择,也没有受到这个时代太大的羁绊,我们并没有无路可走。相反,是选择很多,让我们有了迷惘,可选择更多总比无路可走要好。所以,就喝一口甜甜的桂花酒,让那些难过的梦来吧。即使我们内心一点也不骄傲,也没有什么天赋异禀,也别让自己输给自己的悲伤。

  《荒芜城》读后感(六):我所能感受到的周嘉宁

  看到有读者说,「周嘉宁真是擅长让人心情不好」,不禁笑出声来,是啊,每次看完她的文字我也都要难过上好一阵子,深有同感。

  认识周嘉宁是因为「鲤」,看的第一篇文字是「我是如何一步步毁掉我的生活的」,然后是「一个人住的第三年」。初读「我是如何一步步毁掉我的生活的」时只是微觉惊艳,对于那个相亲过程的描写印象深刻,明明是那么漫不经心,却让我读出了一种小小恶作剧的感觉。可能是由于在生活中,我更多的时候是热忱的那一方,却曾也碍于熟人的脸面有过类似的经历。身边的朋友应该鲜少见过那般安静的我,除了沉默本身,为了表达内心的抵触甚至于不愿意配合任何对话,以至于连周遭的空气都陷于尴尬。只是当时的我并不能做到如“她”一样自然,还有余裕去观察对方的一举一动和周围的环境,我想我甚至没有正眼看过对方一眼,为了压制住内心随时都有可能爆发的反抗情绪,我已经用尽全力,或许还可能给对方留下了一个腼腆内向的温婉形象。一个可以理所当然地保持沉默的人,一个并需要刻意忽视尴尬还能够直面尴尬的人,一切明明很别扭却又都自然而然,我心想,多有趣。后来是「一个人住的第三年」,“很多时候,甚至可以什么事情都不做,不看书,不看电视,不说话,只是坐在地板上,面对盘子里面刚刚做好的食物,一口一口地吃,其实就连在想着的心事都没有,时间被无限拉长,这种时候往往又会听到从身体里流淌出来的节奏,而外面那个真实存在着的世界又会在突然间与自己丧失联系。”看到这一段话的时候,我想我爱上周嘉宁了。这最普通不过的一段描写,却在某一种程度上写进了我的心里,这是我的生活常态。很多人在读书的过程中总是在寻求一种与作者的共感,虽然我觉得这种共感并不真正的存在,因为世界上真的没有感同身受。在阅读的过程中,人们总是习惯性地与自己联系起来,总是潜意识地在搜寻自己的影子,这种自我代入式的阅读在某一种程度上导致了他们所认为的那种共感的产生。所以那一次我也一厢情愿的认为我与她达成了共感,所以那一刻我一厢情愿的爱上了她。

  知道她明明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那时还是高中时期,除了上面的两篇短篇以外,其实并没有看过她更多的文字,所以并不能体会有些人所说的“一起成长”和“转变”。从备考到留学再到就业和现在就职将近两年,在熟识工作以前,这整整几年间我所感受到更多的是忙碌,没有闲暇思考的忙碌。最近稍微放松下来,就买来了「我是如何一步步毁掉我的生活的(短篇集)」、「荒芜城」、「密林中」。我并没有太在意作品的时间,可能是先看的「密林中」,短篇集挑着看了几篇便觉得她想说的话「密林中」都已经说完了,其它的都成了不同形式的重复。然而看「密林中」的过程不能再痛苦,打开书的那一刻,我就预感到她想要说什么,好像把书看完只是为了印证我内心的想法,我看着她在密林中一步步挣扎、穿梭,就好比看到了另一个自己。另一个自己以她完全不同的人生体验,以她不堪一击却又拥有无比强大力量的坚强,以她把自己逼迫到绝境的胆怯和不可一世的自尊心去捍卫了我们共同珍视的东西,表达着我想要说的话。我和她明明是那么不同的人啊!我曾那么想。可是我后来知道了,我只是没有她真诚,她尽管胆怯却勇敢面对自我与认同自我,努力地与自我和解,而我始终在逃避。

  很人说,周嘉宁的文字就是青春文学式通篇的“矫情”和“无病呻吟”。每个人面对生活与自我的姿态不同,一些人的不理解是很正常的,可是不理解并不等同于它就是“矫情”和“无病呻吟”。那些无法与她达成共感的人,读「荒芜城」一定很煎熬,那些无法形容的白茫茫的情绪,就像海洋随时都会把人淹没。那些可以在深海呼吸的人,因为已经习惯了这种窒息的环境所以懂得如何接收这种情绪的浪潮,然而那些一直行走在地面上的人,只会觉得它是从地下突然伸出来的一只手,以某一种力量在拉着自己下陷,会急于想要摆脱,甚至惧怕、厌恶、嗤之以鼻、觉得不可理喻。而我是行走在地面上的人还是生活在深海的人呢?如果说我曾经是生活在深海的人,那么现在的我应该是上半身处于空中下半身依然踩在海底的状态。在某一种意义上我已经学会了控制情绪,可是我无法避免当我处于放弃状态时情绪的崩塌。那些连自身都无法形容的白茫茫的情绪,要怎样去让其它人理解呢?我记得有人评价周嘉宁的文字时说,“因为本来就是试图描摹自己的内心,所以默许了他人可能的不理解。”这是我所认为的对周嘉宁最中肯的评价。

  很人说,周嘉宁算不上一个小说家。也许对于一个想要读实际的“故事”的读者,这本书真的无法满足其期待。对于环境的描写,对于内心的描写,对于氛围的营造,都最终落于情绪的表现上,我是欣喜于这样的处理方式的。那些别人所说的漫无边际的情绪,翻来覆去反复被描写的情绪,比一个具体的故事本身让我看到了更多的故事。故事情节的本身就是服务于情感的表达,也许纯粹的情感表达确实容易泛滥没有逻辑,可是现实生活中单个人所能够感受到的故事本就是不完整的,空洞、虚无、没有实感只有黏得化不开各种情绪。而且「荒芜城」并不仅仅是情绪的堆砌,它也是一个故事,一个基于作者个人所散发出来的故事。一个看似毫不相干的“故人”的逝世就像一根微弱的线连接着过去与现在,引发了一场与过去的重逢与告别,与生活现状的对抗,那些随着城市的切换以及身边的人而生的各种情绪并不突兀,将那些本就不能与人说的情绪写成故事比起构造一个故事本身要更难。

  我想我并不了解周嘉宁,除了这些文字本身,我对她一无所知。可是我喜欢这样的状态,看着她的文字,就像看着她的一个个影子,看着另一个我没能成为的我自己,虽然也许也只是我自以为所看到的东西。不过在某一种程度上她也是很幸运的,不需要刻意的为了寻求不可能的理解而写作,这样就很好。

  《荒芜城》读后感(七):日复一日的劳作

  最早看的周嘉宁的小说,是《杜撰记》。看得很早,最终没到来的台风、九三年的火烧云、高高兴兴死掉的小绿,却牢牢地记了下来。知道她这些年在改变,但一直到《轻轻喘出一口气》,才第一次恍然大悟:哦,她改变了这么多。同时又想,这是个海明威感觉的小说。其实现在提起她,总免不了要带出海明威、卡佛和耶茨,她也说海明威是案头书,自己则在叙事上追求简练、精确和中性。她确实这样做了,也做得越来越好。她变得节制又冷酷,小说整体干净又轻盈。

  但这个不是让人迷上她的决定性原因,周嘉宁也绝非纯粹技巧型的作者,她最厉害的地方,在于指向自我的解剖。我们站在边上往那儿一看,全是自己的倒影。关于人生的说法有千千万万种,但唯独周嘉宁,说得让人异常难过,却仍想看下去。看她写《一个人住的第三年》,有一回恰好目睹街灯亮起来,顿时觉得世上再没有哪幅光景比这更让人绝望;看她写《末日》,吃大盘鸡都夹杂着些许悲壮,便下定决定找个阴天去吃大盘鸡,再也不要有大哭的时候;看她写《低温》,想到失眠时的场景,床头柜天花板和自己一块儿静置在空气中,那些走在路上莫名充满的希望在没有了睡眠这个最低限度的幻想后,轻巧地逝去了。看她写的东西时,总要停下来缓一缓,怕一直看下去自己就不喘气了。而看得最入迷的那两天,走在街上,觉得灰色的雾在周遭流动,路人全都变成了她的小说人物,或者我就是她的小说人物。

  再来说《荒芜城》,是这本书劈开了两个周嘉宁。“我”从北京回上海,因为保罗先生回到曾经呆过的咖啡馆。两个城市,回忆与当下,核心其实都是人际关系。我觉得探讨亲密关系最彻底的是关于大奇的部分。在“我”回咖啡馆的头一天,就同大奇回家,几乎直奔主题地做爱,可因为一床未来得及撤下的凉席中断了。这个场景尴尬、滑稽又悲怆,但接下来,两人倒因这场没做成的爱,发展出一种冲淡平和的温存来。而后大奇送了“我”一只蝈蝈,两个人必然就有了联系。到这里,这段关系算得上是发展良好。大奇是个明亮的人,与“我”相悖,对人生有自己的一套说辞,还是能轻易打动人的那种。他直率地言及爱,积极策划与“我”的未来,甚至一同看了房子。可到最后,“我”还是回绝了他,认为他描述的一切遥远、不真实。大奇说“你大部分的悲伤都是无法说清的”,其实“我”拒绝大奇的理由正是来源于这些无法说清的悲伤,恰恰是因为存在含混和模糊的地带,这段关系才能结束得合情合理。而周嘉宁在考察这段关系后,给亲密关系的最终答案以无解,将开释永久地放逐了。

  私底下和一个朋友谈起周嘉宁,总是称她为“BO”,大概是因为这样能够显得亲近,我们了解她,她也了解我们。谈起小说,会说她的小说算不上最好,不够开阔,但必定有一个人马上说:“这又有什么关系?”小说的深刻并不等同于宏大,周嘉宁写人与人的无聊,写生活的无聊,她能够把这些无聊写得如此有弹性又迷人,已经非常了不起了。从《荒芜城》开始,她展现出一种对日常的肌理和褶皱似乎永远不会耗尽的耐心,一笔一笔地描,又在适当的地方晕开,每一个细节都直击要害,无一不在击打着人的脊梁骨。最要命的是,她不会有歇斯底里的时候,每一下击打都轻而缓慢。可是在这个过程中,最残酷的真相被羽毛般抖落,小说的幽灵已经飘出来占据了整个房间。因此她文本呈现的干净轻盈,其实是沉重的。如果轻可以算作一种物质,那她就是收集了所有生活的“轻”,叠加起来变成了“重”。

  而孤独、悲伤和迷惘,这些又究竟是什么东西呢?看《荒芜城》,食物都能令人难过,寻常景象都能迅速转化成末日的样子。我们必须去提防往事,提防梦境,提防一不留神溜出口的动情话。一个人的时候,知觉迟钝,愤怒和恐惧都能变得无比缓慢,好像即使此刻听到哪个故人死去,也要花上个把小时才能回过神来确认。回忆指认不了任何东西,有的只是无限延搁的未来,和一个大雾弥漫的现在。燃烧的熄灭了,高飞的要掉落,好时光用尽之后,连为情人掉的眼泪都会显得不合时宜。在《荒芜城》的最后,“我”和家人去扫墓,听着她们说话, “那些爱情、迷惘、梦,此刻都退得远远的,像个淡淡的水渍”。也许顿悟和化解都是艰难而虚伪的,能使人得救的,无非是些再渺小不过的日常细节,譬如风、云朵还有青灰色的小虫。此后,绝望仍会延续下去,延续到每一天。虽然毫无办法,但可以像周嘉宁那样,坦荡又诚实地接受、承担,更忘情地投身于日复一日的劳作。哪怕这真的是个天大的悲剧。

  《荒芜城》读后感(八):我为我自己难过

  看完《杜撰记》的最后一篇醒来接着看《荒芜城》,是一个连贯的故事。

  《密斯特保罗》里面,bololo说“没有人喜欢保罗先生,我只是那么多人中的一个”,到了《荒芜城》,好像没人提起过保罗先生的不被喜欢。可能是因为几年前的咖啡馆和现在大不相同了,大家都在告别。我现在不会去刻意说我曾经不喜欢保罗先生。不过,我现在已经有点像电影里面的终结者二代了,冷酷,无情。

  (我看书永远难以理出头绪来,只是动情。所以写书评简直是仅次于数学求解的逻辑大战啊)

  看到一半的时候室友问是什么样的书(故事),我只能回答,说不清楚,好像没有在讲一个故事。心里也在回答,你要是看过《往南方岁月去》我就能跟你描述了。(但这并不是说bololo一直都在做着同一件事,很明显,大家都认为她在朝“好的方面”进步。)bololo好像是在讲一个人,两个朋友,一群人,她不习惯告诉我们他们是怎么出生成长谈恋爱以至死亡的,她能做的好像只有倾吐,倾吐。

  看起来没有逻辑的倾吐,触到哪说哪。(这又是作为一个普通读者在读书时尴尬的地方了,我们没办法哪怕专业一会儿,只能动情)

  《荒芜城》的封面上有一句话(我认为是宣传所用的):荒芜的世道里,我们凶狠地用身体跟这个社会抗衡。

  其实我是困惑的,我们抗衡的是什么?

  只是有时候觉得扫兴。问题好像很明显,“在我们的世界里,全部都是误解和词不达意,却又偏偏想要费劲力气去说话。去说,原来是这样的。去说,我并非像你所想象的那样在思考。去说,为什么事情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往艰难险阻里一路滑过去,终于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而事实上,我们的语言表达系统早就毁坏。可能是被毁坏的。

  大部分的伤心是无以描摹的,能够说清楚的无非是些陈旧的情事。那么,在这些陈旧的情事远没有发生之前,我烦恼的是什么呢?

  “我有些明白为什么四处碰壁,大概是因为在孤独的绝境里想要贴近心灵的举动。”当然,我们早知道想要贴近是愚蠢的。但是自知愚蠢并不会让你变聪明些。

  好像是很沉重的话题。不过确实有很多段落看了都笑出来了,表妹婚宴那天晚上(“我”是孤绝太久无法自救了),跟大奇的对话,老爸坐在出租车前座跟我们聊天。其实也是想哭的。

  越来越能欣赏女性美的现在,我对bololo爱得真是没话说了。我不认识十几岁时少女时的她(像男生吗?),真是遗憾。

  不过,真美 “你远远地站在门口,像个男孩,非常坚 毅,长身玉立。然后你此刻开口说话,表达又完全是个女孩,运转自如。你是怎么出落成这样的?”

  话说回来,时间在bololo小说里的作用好像有点不同于其他人的,比如说,她的小说人物甚至会跟其他人一样问“你爱我吗”这种问题,但是他们不会为了“时间过去他们不相爱(或者说是不在一起了)”而难过,他们难过是因为,自怜。

  再举个例子,时间在我这里的作用是,我会想要问我钟情的男生:有一天你会不会变成跟一到出行就抱怨起来的女生结婚的人?

  大部分普通人害怕的是不合期待的变化。

  我在虾米上听the weepies,看到底下有人写的评论就在想,乐评应该怎么写?该说的他们不是都唱给我们听了吗?

  所谓书评也是,就算没全部说清楚,作者在书里肯定是已经在真诚地讲述了的。那么,你要做的,就是翻开书来。

  559

  《荒芜城》读后感(九):再也不会有什么更难过的事情了

  “所以为什么我要这样做?我可以给出千万个答案,都是错误的。事实是我是个坏人,但这将会改变,我要改变。这是最后一件坏事。我要洗心革面,我要继续,笔直向前,选择生活。我已经在期望。我将会变得跟你一样:工作,家庭,***大电视机,洗衣机,汽车,便携式CD播放机和电动开罐器,健康,低胆固醇,牙医保险,贷款,简易房,休闲服,行李箱,三件套西装,DIY,猜谜节目,垃圾食物,孩子,公园散步,朝九晚五,高尔夫好手,洗车,选择运动衫,圣诞家庭日,养老金,免税,清水沟,勉强生活,向前看,直到你死的那天。”

  读到这一段电影台词的时候,眼泪忽地涌向眼眶,又迅速地褪去,像瞬间的潮水。

  《猜火车》那部电影,到底讲了些什么我都不太记得了,也没有办法像《荒芜城》里的“我”一样,在心里背诵这段台词。但仍然可以在一瞬间,想起来,被击中。

  周嘉宁的《荒芜城》,是还在北京的时候买的,那时恰逢内心一片荒芜,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看到书名就十分触动,买来却始终没有拆封,直到最后离开北京,直到来到三十岁的地界。

  如果是在二十八岁的时候读完这本书,选择是否会有改变呢?可惜倔强的我们,坚决不说如果。没有如果。

  三十岁,也许恰到好处。正是准备把内心的荒芜与绝望都收拾干净的时刻,正是决定洗心革面笔直向前选择生活的时刻,正是把漂浮着的心拉近土地的时刻。每天清晨起来跑步,认真吃每一顿饭,开始为生命中的其他人负责。

  可是想起无知无畏的十七岁,还是喜欢自己,即使一无所有,却真的曾以为自己能够登上月球,以为世界是自己的。

  想起整日忧心忡忡的二十七岁,还是喜欢自己,即使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却横冲直撞冒然前行不顾后果,只为自己活着。

  “醒来的时候仿佛接近清晨”。总要醒来,才知道什么是梦。

  《荒芜城》里的“我”,被形容为“性格就好像是在做场梦”,所以故事从一场冗长的梦境中醒来开始,又陷入不同的梦境里。一半是梦境,一半是苏醒。

  她们的青春是梦,她们的绝望是梦。总有那样的时候,我们整日活在梦中,无论白日或黑夜。

  我们也许在咖啡馆打过工,曾煞有介事地聊起诗歌和电影,曾肆意地在心里骂别人傻逼,曾在意很多细节。

  我们曾大肆谈论痛苦,仿佛痛苦并没有什么大不了,坦然自若,嘻嘻哈哈。

  可是我们又都是虚弱的,总有莫名其妙的悲伤与绝望,总是无能为力,觉得没有任何事情可以去做或者值得去做,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却从来不曾放弃挣扎。

  可是有一天,我们却突然感觉到,心里像是有什么无法描述的东西正在慢慢熄灭。曾经年少时壮志未酬的焦虑,开始平静下来,平静得甚至有些悲壮。我们开始接受现实,接受自己的平庸,接受自己成为一个大人,接受幸福生活的可能性。

  “为什么不呢,有什么不好呢,像所有寻常人那样生活……有短暂的一瞬间我像是摸索到了问题的关键。我知道,在这些年间,一再如此,表现得像个少年,真的已经不再是什么让我自己感到得意的事情了。”

  也许,这就是人生的分叉路口。一条路上,我们渴望永远活得像一个孩子,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另一条路上,我们却懂得了,任性、直率,都谈不上是美德,不要轻易流露情绪、做一个成熟有担当的大人。

  可是,即使我们渴望活得像个孩子,却也不再有孤注一掷的勇气,开始有了自己的防御机制来抵消一切。活得再敞亮与热烈,我们都回不到曾经的那种时刻了。

  也真的会有那样的时刻,我们感到平静的幸福,那些迷惘、爱情、梦,都退得远远的,像个淡淡的水渍。仿佛不会再跟随我们,仿佛不过是些幻觉而已。

  但也总有那样的时刻,有一种白茫茫的情绪,谈不上绝望与痛苦,更多的也许是一种自怜。那种白茫茫的情绪,随时卷土重来。身经百战的你,已经懂得在黑暗中等它褪去。

  《荒芜城》,也许是周嘉宁对三十岁以前的青春的一种告别。它属于那样一批人,那批相信世界上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哭着入睡的人。你在里面找不到答案,只能找到感同身后。你只是进一步确定,绝望与迷惘的普遍性、必然性与偶然性。

  确定之后,也许就是一往无前,冲入更复杂更壮阔的密林。

  选择,每一步都是选择,每一个人都在选择。

  《荒芜城》读后感(十):做到难过的梦,也不要难以相信

  《荒芜城》原来的名字叫《做到难过的梦,也不要难以相信》,取自于我差不多两年前的一个短篇。前几天我回过头来看了看当时的博客,当时的北京仿佛永远都处于从冬天到春天的过程,记忆是黑的天,和护城河上白皑皑的雪,有人在河面上钓鱼,溜冰。我常常在夜晚的噩梦中惊醒,其实梦见的都是过分美好的东西,这种美好在梦里又被无限放大,一旦醒来,现实完全令人窒息。因为要再次谈起这个小说,我不得不把这些东西再拿出来说一次,其实那些黑暗情绪已经稀释得很远。

  这个长篇终稿于去年春天,我由于一个翻译的项目在爱尔兰都柏林住了三个月。当时已经在做第二遍的大修改,第一遍修改是自发的,第二遍修改是在与收获的编辑们讨论之后,他们给出了非常细致和具有可操作的修改意见,由于涉及整个小说结构的变化,于是我干脆从头开始重新写了一遍。2012年的整个初春,我都在都柏林圣三一学院的学生宿舍里做这件事情,除了偶尔去一次海边,每天去超市买点儿能立刻扔进烤箱的食物,以及每个星期五与邀请方办公室的两个女孩喝一次咖啡,几乎不用出门。等到重写进行到差不多四分之三篇幅的时候,一天半夜由于电脑软件冲突,整个文档被销毁,并且没有做任何备份。学校的IT部门以及国内朋友们的远程调控操作都没有能够挽回文档,我在哭了一整晚以后,从第二天开始了第三遍的重写。

  这之后的一个半月像是在完成某种自我修行,没有任何玩乐──玩乐带来的快乐变得非常轻薄大概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以及持续的失眠。那会儿我过得像个神经病,有一天早晨直到九点多还醒着,实在是崩溃了,于是跑出门去随便冲进一家药店。一个女人问我怎么了,我说我几乎每天都睡不着觉,她从架子上拿出一瓶花草胶囊来,我问她说吃完这个我能立刻昏过去嘛,我需要那种吞下去就立刻昏过去的药。她拍拍我的胳膊说,姑娘,你得去看看医生。没有药物,神经极度脆弱,但是最后的半个月,我开始渐渐习惯与失眠的相处。

  其实我现在或许已经无法谈论这个长篇了,它肯定不是一个可以被我用我现在的方法和文学观点来谈论的作品,尽管我写做很多小说,可是它更像是一个初学者的作品。完成它的整个过程消耗了一年半将近两年,这是一个自我价值观渐渐建构的过程,直到现在粗具轮廓。有朋友问我既然对这个小说并不完全满意,为什么不再继续修改,我心想或许是有点儿懒惰的意味,但是你没法改变一个小说的核心了不是嘛?在所有的语言,情节,叙述节奏,等等等等东西背后那个最要紧的出发点,那个现在我觉得最重要的部分,它包含着作者的态度,观点,精神内核。我没有办法更改这部分的内容了,除非废弃。

  在《荒芜城》之后我开始了挣扎和迷惘期的写作,大量的阅读和讨论构成了生活中最有意义的部分,日常生活带来的欢乐变得微不足道,与之成为对立面的精神生活却在猛烈膨胀。在北京的三年我独自完成了成长中最困难的部分,而写作《荒芜城》的两年则是一个自我废置的过程,然后,终于到了现在,到了现在,内部的核心正在一点点被重新搭建,尽管接下来又将是个漫长的过程,但是更冷酷,更理智,没有什么比这种感受更妙了。

  我不得不在结尾处再次提到两三年前一位最重要的人对我说过的一句话:“我们都是内心骄傲天赋异禀的人,怎么能输给自己的悲伤。”我知道自己会永远是一个情怀人,所以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并且是时候抛弃那些输掉的部分了。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荒芜城》经典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