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人类尸体的奇异生活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8-05 05:35: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

人类尸体的奇异生活读后感10篇

  《人类尸体奇异生活》是一本由玛丽·罗琦著作,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页数:27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人类尸体的奇异生活》读后感(一):也可能是我品位下降了

  整体感觉是一档风格轻松的,类似流言终结者》的大众科学目的脚本,充满各种骇人听闻的小事实,不涉及复杂理论,没有可圈可点地方,看完以后感觉什么也没记住,适合用看热闹心态去读。

  然后痛苦的地方来了,原文凌乱琐碎思维跳跃,加上经常如同机器翻译一般不堪入目的译文,大段大段不知所云味同嚼蜡

  其次作者习惯把引文来源详细写在正文里,而不是加注释,导致了大量形如“正如XXX地方的XXX在XXX年的《XXX》书里写道的……”的段落译者保留了英文的人名书名,虽然是好习惯,但阅读起来如鲠在喉,极不流畅

  这种第一人称写法也是没有预料到的,虽然可以把事实描写地更形象生动,但既然是个人经历的写法,就可以增加大量与事实无关的内容,如作者的主观感受,某个研究人员表情神态言谈举止,还有好几页详细描写了作者到中国调查一条假新闻的经历,除了吐槽天朝之外对主旨并无贡献说白了就是在凑字数

  从作者出版的作品列表也能看出来,都是些尸体、鬼神、性、外星世界之类的东西,如果不是作者本人就是个爱猎奇的科学爱好者,就是单纯为了迎合不求甚解又寻求刺激的读者。

  如果是对尸体之类的黑科学感兴趣,不如找一本《法医与侦破》看看

  《人类尸体的奇异生活》读后感(二):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在我们家,人人称赞姥爷业务好、人缘佳、脑子活,是一位年高德劭的人物。更值得庆幸的是,姥爷最疼的是我。我表哥从小就知道:想吃什么想要什么,就撺掇妹妹去跟姥爷说吧,绝对心想事成遗憾的是,我姥爷的完美形象在我六岁那年戛然而止。关于那年冬天的事我已经全无印象,唯一只记得我妈哭晕了过去。这也是我唯一一次近距离接触遗体(我始终不愿称之为“尸体”),此后再未参加过任何葬礼。我姥爷是火葬,兴许是考虑到不再麻烦儿孙,他没有选择落叶归根,遗嘱骨灰全部撒入黄河,那条并不流经他故乡的滔滔大河

  头回知道“遗体捐赠”这个词应该是在小学,我问我妈她以后会不会捐赠,我妈毫不犹豫地说当然会。我觉得这源于急诊医生使命感,我妈一向对医学公益事业非常积极热心高中的某天,我妈下班回家,兴冲冲地给我一个不锈钢饭盒。我问这是哪来的,因为我们家已经有不少饭盒了,犯不着再买一个。我妈支支吾吾地说是别人给的,我心存疑虑把饭盒翻过来,底部赫然写着“献血光荣”。当时高考作文流行写“感动中国”的各种感人事迹,那年上榜人物有一位老医生,节目组为凸显其德高望重不厌其烦地反复强调他每次看诊时,为防止寒冬腊月的听诊器冰到病人总会先用掌心将其捂热。不少同学为此感动得热泪盈空,我看完以后的感想却是:这样的话,我妈也能感动中国了?至少就我所见,我妈每次也是这样啊。

  前几天我妈在看电视,我坐在旁边看这本书。看着看着,我再次问我妈:“妈妈你说过你要捐赠遗体?”我妈再次好不犹豫的确认了。我忧心忡忡地说:“你不再考虑考虑?你原意应该是让有需要的病患得到器官吧?可万一人家拿你器官去做实验呢?我有点接受不了。”我妈不以为然:“你以为医学院解剖的尸体是哪来的?”

  无论怎样,我无法忍受我妈遗体受那种罪了。书中反复强调,在号召人们捐献遗体时,应该客观公正描述一切它此后可能会遭遇事情——不仅仅是“接受某种医学相关研究”这样笼统而又模糊说法。可问题在于,真正了解亲属们,还会同意捐献吗?在中国,以及大部分基督信仰覆盖区域,遗体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承载着人们的思念。若非如此,丧葬事业不会如此利润惊人

  因此,先驱们——这是玛丽·罗琦的一贯写书风格——在未得认可时间地点胆大包天地“借用”他人尸体。这对于像我一样执念深重的人来说简直就是罪不可赦。可正因如此,现代医学才能得以发展,人类自身结构不再是个迷。尸体——不承载任何灵魂、思念与回忆皮囊——是绝佳的实验材料,被捐献的尸体能代替活物承接实验时的痛苦,而不会抱怨。这是最关键的,它能因此促进科技发展,使得今后少出类似实验时的灾难苦痛

  ------------------------我是略感到抱歉的分割线------------------------

  抱歉本篇书评拖了许久,一来刚收到书的时候是我最忙的时候,二来一旦开始看,我才发现这本书是我近来看得最久、最慢的一本书——我平素看书极快,初中时曾趁着开校运动会,三天看完一本《穆斯林的葬礼》,期间作为通讯员还在不停地写运动表扬稿。原因无他,实话实说,此书翻译的极差。要我评价一下,只能说风格类似于“第一次翻译文献本科生借助Google磕磕绊绊翻译出的一篇综述”,逻辑混乱、用词生僻、行文晦涩,原有的玛丽·罗琦特有的冷笑话完全没能表述出来,能够看得出译者本身也看不太懂此书。此事并不奇怪,王祖哲先生专业乃是译著哲学美学文科作品,实验学科非本专业,可以理解。可也不得不说,同系列的《科学碰撞“性”》与之相比,称得上是云泥之别。学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乃是人之常情吧。

  此外,排版略有不妥:62页下方留白过大,令人不悦。我能理解这是由于之后几页的脚注过多,不得已而为之。但如有再版,能否正文部分稍作删改,留出当页的脚注位置

  《人类尸体的奇异生活》读后感(三):值得推荐的书~~

  终于忙里偷闲把这本书看完了~~~说实话,我觉得真本书还是蛮不错的。

  人类尸体,本是一个让人有些忌讳话题,能被作者写到如此深度趣味,我确实比较佩服。作者的入手点是从尸体最最常见用途----解剖和医学使用来切入的,随后的章节里面涉及到的是你我听说过或者没听说过的研究,比如我看到研究尸体腐烂放置尸体的大场地,我脑海中瞬间浮现出CSI某一集里面为了研究被害人遇难日期,调查员跑到一个类似的大场地里面。当时我还以为是虚构的,没想到真有这么重口味的实验。还有就是尸体汽车撞击,在discover channel看到过,为了解剖而偷尸这事,也是早有耳闻。

  除了这些研究外,作者也叙述了由人类尸体而延伸出另外一个层面的一些事情,比如死亡的判断,器官移植十字架实验等等,涉猎很广。虽然作者只是在叙述,可是细细感觉下其中的很多问题,还是值得再次思考的。

  我比较欣赏的是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一种态度----到底该如何看待人类尸体。虽然人类尸体已经不能称之为生命体,可是无论在作为 科学研究,亦或是在死后办理后事之时,人类的尸体已经远远超越了其本身的存在,尸体对于亲人而言,赋予了各种各样感情;对于研究人员来说,不仅仅是一个无法替代的试验品,也是一个没有了生命的同类法律上,又会牵扯到伦理道德层面。

  之前对于逝者虽然有敬重,但更多的是对于逝者健在时的一生有感而发,或许对于任何一具人类尸体在很多时候是一个虽然没有生命,但是其本身就应给予足够人类尊严,甚至是需要足够尊重特殊的存在形式

  最后不得不吐槽下翻译哈,但是和读其它翻译科普的感觉一样,刚刚开始读的时候很生涩,读完一两章才为内容所吸引。之前,也看过这位译者的《别逗了,费曼先生》,也是类似的感觉。翻译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吸引更多人来关注,才能达到科普中的“普”~~~

  《人类尸体的奇异生活》读后感(四):当我们谈论尸体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这本书断断续续花了好多天才看完,中间一些时间都用来看电影了。这本书总是不能让我集中精力口气读完,但内容还是有意思的。

  这是我看的第二本关于尸体的书。最早看过一本《死者会说话》,是美国一个权威解剖学家自传随笔。解剖学当然少不了尸体,不过和这本书的侧重点不同。看这本书,还让我想起另一本书《冒烟的耳朵和尖叫的牙齿》,它们都涉及到西方现代医学发展早期的逸闻轶事和历史事件。但毫无疑问《冒烟的耳朵和尖叫的牙齿》更具趣味性、可读性和科普性,而这本书也被冠以科普读物,还是果壳网推出的“第六日译丛”丛书中的一本,但读完并没有那种酣畅的阅读快感,不是因为讲述的是尸体,而是作者的或者说是翻译的行文方式我不太喜欢

  这本书在前几页急不可耐的摘录了很多杂志报刊作家对这本书充满溢美之词评论。对此我感到惊讶,第一次见一本书这么赤裸裸的自我吹捧,低调一点会更让人充满好感,不过也许这本译丛的编者不这么认为,也许他们认为为一本科普读物摇旗呐喊怎么做都不为过。

  还是说说这本书的重点吧。

  一本关于尸体的书有什么可写的呢?尤其是还取了这么一个让人想一探究竟的书名。其实一直以来我对于死亡就有一种不同一般的探寻。死亡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未知的,也是世界上大多数文化中较为禁忌神秘的部分。看完这本书也许就会对死亡本身少了一些神秘感,对人类尸体的可用之处多了一份了解。

  人类尸体可不是无用之物,他们可是对人类科学发展提供过巨大的帮助,我相信以后还会继续发挥帮助。

  在本书的开篇出现了这么一个诡异场景:在铺着紫色桌布的台子上,40颗较为新鲜人头被放置在烤盘里,等待解剖学与整容手术课程的医生们进行整容手术练习,而割下这些头的人是一位女解剖学家,能想象一下她在解剖室里独自哼哧哼哧割下40颗人头的场景吗?比恐怖电影还血腥,不过人家可是合法的。整容医生在死人头上做练习可是很难得的,而很多没机会在死人头上做练习的医生只能在活人身上不断练习了吧。啊啊啊,这样一想你还敢做整容手术吗?不然那么多整容事故是怎么来的?所以这么一想,那些死人头顿时可爱起来了。

  一开始,解剖尸体就和人们的宗教传统观念相悖,所以自愿捐献尸体的人总是少数。在早期,解剖学家们得不到需要的尸体,切割活着的罪犯、去墓地盗尸都会发生,而且死囚犯穷人的尸体被利用的最多,有些解剖学家很可能还会用人皮做钱包,用人骨和脂肪熬制后做蜡烛肥皂

  现在法律不断完善,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解剖学家们不再是臭名昭著的一群,而自愿捐献尸体的人也比以前要多。

  不了解不知道,其实尸体做出的贡献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车辆安全测试改进,通过尸体实验了解造成飞机事故的原因,对手设计射击的研究,更别说在整容学和法医学领域,尸体在其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可怜那些尸体,被撞、被扯、被摔,被烧、被射,反正无所不用其极的折磨,幸好他们啥都不知道。

  其中有一章内容是:怎么知道你死没死?不要觉得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在最初人们对如何判定人彻底死亡迷茫了很久,而且让我感觉到人们对判定人是否死亡所表现出来的懵懂无知,是那么的滑稽可笑残酷

  当时人们认为呼吸停止,心脏脉搏停止跳动就算死亡,可是不免会有假死的事情发生,所以人们用各种方法企图证明人真的已死,比如用剃刀割脚底、用高分贝的喇叭噪音对着耳朵聒、用烟草灌肠、用烧化的蜡浇额头,用尖头铅笔鼻孔、夹乳头、拔舌头,嘴里灌尿……,关于夹乳头、拔舌头还有人专门发明了夹乳钳、拔舌机,天哪,人类的无知会发生多么可怕的事啊,所以在当时,你最好祈祷你真的死了,不然忍受这么可怕的折磨可不是活人能受的。可人类就是从这么无知走过来的,那些忍受了各种摧残的未死患者是多么的伟大呀!

  随着西方医学的不断发展,脑死亡逐渐成为判定一个人死亡的新标准,这也为器官移植提供了合法性。这种认识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现在已得到了许多国家法律上的认可。可是我查了一些资料,发现中国虽然也倾向于接受脑死亡标准,但相关的法律一直在起草研究中,现在中国还没有《脑死亡法》(香港已有)。

  其实这涉及到一些情感、伦理和犯罪问题,所以现在死亡的判定标准仍是一件有争议的事。我原本也不太能接受以脑死亡来判定一个人的真正死亡,可是看完这本书后,我觉得还是可以接受脑死亡这件事。

  当脑死亡能作为死亡的合法判定标准后,人们就可以用愿意捐献尸体的脑死亡患者做很多事了,除了移植器官,或许还能换人头。据说人头被割下来还会有十几秒的意识,还会感知疼痛,甚至是来自于被分离的身体的痛,人们很早就对割下来的人头做过各种实验,还用动物头做过移植,结果不容乐观,都是没多久就死翘翘了。移植人头听起来好诡异,在理论上似乎也是可行的,但是在技术上却面临着巨大的障碍,虽然脑死亡标准成为很多国家的共识,但在伦理和法律上还是面临着一些问题,我相信器官移植法里也许不包括移植整个身体或头的内容。

  可就在看完人头移植的内容没几天,我就在央视新闻中看到一则新闻:一位意大利的神经学家将要为一位俄罗斯志愿者实施换头术。这位神经学家说,他对在技术上面临的问题已有了充分的把握,相信成功的几率很大。但目前手术还在漫长的准备过程中,换头术将花费700万英镑。不过我对此不抱盲目的乐观

  尸体用来解剖和实验,还能有其他可能性吗?有的,比如用药。其实用人的各种部分用药的历史比我们想象的早很多,听起来也让人恶心。鲁迅曾在《药》中写过老百姓用人血馒头治病。在中西方历史上这种情况都不少见,而且相同的,刽子手在其中都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那就来看看,人体的哪些部分曾被人入药。人血、人肉、人骨、人脑、骨髓、脂肪、胎盘(中医叫紫河车,西方人吃胎盘的方式可不比中国人想象力差)、流产的胎儿、指甲、头发、耳垢、胆汁、胆结石、人尿、粪便……看起来人体全身都是药,所以最独特的就是“蜜人”,也就是即将死去的老人不再吃任何东西,只吃蜂蜜,吃到最后连大小便都是蜂蜜,等老人死了就把他的尸体浸在蜂蜜中,100年后才被开封,成为“木乃伊蜜饯”,这种蜜人据说吃很少一点就可以药到病除,而且只有在阿拉伯地区才有,但是真实性有待考证。

  利用人体入药之后还有什么是不能发生的呢。曾经苏联的医生尝试过用尸血给活人输血,据说效果不差,他们这么做了三十多年,但在其他国家除了美国有一位医生尝试过外,几乎无人响应。

  想一想人类曾如何对待自己的同类,即使现代文明使人类多了一块遮羞布,但人类野性的一面似乎并没有完全褪去,或许也不可能完全褪去,人类的好奇心永无止境,这既是好事也是坏事,也许有一天人类会把自己玩死。

  总有人喜欢打破禁忌,做一些大多数人无法接受的事。从解剖尸体,到死亡标准的变化,到器官移植,到人造器官,到改变基因,到克隆人……不管多么不情愿,这些似乎都无法阻挡的发生或将要发生,我们只能祈祷这一切会越变越好而不是相反。

  在最后两章,作者主要探讨了如何处理尸体,如果不用于科学研究,尸体还能造福人类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尸体是有机物,它们会腐朽、会烂掉,如果就任其烂掉而不加利用,有人觉得就太可惜了,所以有人提出基于环保和物尽其用的原则,应该大力推广人体肥料,这被称为生态殡葬。瑞典是人体肥料接受度最高的国家,用尸体做复合肥并不那么简单,而且时间也较长,但更省钱和环保,如果将来人尸沤肥运动真的被广泛接受,火葬场就会消失了。

  人来自于自然最终以肥料的方式消逝于自然,这种观念在现在有点前卫,我不确定以后会不会普及。就我个人而言,还是倾向于火葬。因为做成肥料会把尸体切成很多小块,然后做各种处理,知道了制作过程对把尸体做成肥料就让我有点忌讳了。让我也发挥一下想象力,除此之外还能有什么我可以接受的处理方式?也许可以把尸体气化,这个我一定会举双手赞同。

  关于如何处理我的尸体,我还没想那么远,作者说她愿意捐献给科学研究。可是在我看了这本书后,反而越发肯定不会把尸体用于科研,当知道尸体会被用于各种匪夷所思的方式去研究,想起来就不舒服。但我要对那些愿意捐献尸体的人们表达敬意。我注定只能成为人海中微不足道的一粒尘埃,而他们至少还曾闪过一丝微弱的光。

  《人类尸体的奇异生活》读后感(五):科学家的奇异生活

  你有没有想过死后怎么处理自己的躯体?尽管你不知道活着的人是否真的能按你生前的意愿去做,断了气之后的事情,自己也不会知道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死后的常规处理方法不过都是被拉到焚化厂火化而已,最后身体大部分“灰”被舍弃(未燃尽骨头全部被处理),只装了一小盒供生人怀念。所以当我看到《人类尸体的奇异生活》的介绍时,多么新奇,有些人死了,不是被火化,而把“自己”捐赠了出去,或成了医学院师生的练习解剖的对象,或成为测试汽车安全性能的试验品等等。无论那些尸体被做何用途,最使我惊奇的却是那些为研究尸体而近于疯狂的科学家。

  他们是一群思维异于一般人的家伙,他们对别人视而不见的常见事物非常好奇,个个都有刨根问底的精神,所以当他们的研究对象不是植物,不是动物,而是人体时,会发生什么事情,他们会想着怎么摆弄人的躯体?在《解剖之罪》这一章里,作者由当今解剖学院对尸体的的尊敬回溯到对尸体大不敬的年代。在那个时代里,宗教文化对死亡充满敬意,对作古的人都要“入土为安”,然而“大约在公元前300年,国王托勒密一世开风气之先,批准剖开死者的那类医学研究,以便琢磨人体如何运作”,之后,在西方国家,16、17世纪的解剖学家们也一直孜孜不倦,不因尸体短缺而停止工作停止探索,他们收买人的截肢,收集无人认领的穷人尸体,怂恿学生盗尸,甚至解剖自己刚刚死去的亲人。“17世纪的外科医生兼解剖学家有威廉·哈维,以发现了人类的循环系统而名声大噪,在历史上也是一个由于全心全意为其使命服务而背负恶名的人,他竟然能够解剖他亲爹和亲姐妹”。

  警察是怎么根据人的尸体的变化推测死亡时间的呢?以前没想过,实际情况就是必须有人认真观察过在各种情况下尸体的变化,人类才能有这样的知识。任何对侦探小说有兴趣的人一定不要错过这一章,科学的分析各种腐烂程度尸体为什么会发生那样的变化,读起来没有想像的那么恶心。把作者带去见识各种不同死亡阶段情景的是一位法医人类学助理教授,他说他看重他工作的价值远胜过所看到的和所闻到的“恶心”。相比几百年前的解剖学家,他算是一个很正常的人,但作者太不厚道,同时写了同行的另外一个人物,冉恩,也许他是全书唯一“正常”的人,他扭扭捏捏不愿跟他们进去人体分解实验地,他说他永远也不会习惯那腐烂的景象和那腐臭的味道,那些东西毁了他最爱听大米花和鸡汤——幼虫咀嚼尸体的声音以及三个星期后尸体化为一汪汤水。

  人类,准确的说,是医生或者也叫科学家还是叫器官移植专家,想知道人的灵魂在身体的哪个部分,想知道人的头离开身体后是否还能独自存活,于是做了很多实验,用死刑犯的头,狗的头,猴子的头,接在别的什么东西的身体上,或者直接放在托盘里人工供氧供血使其存活这样,那些头在失去身体后一样可以存活,并且它们可能意识到“自己”已经离开了自己的身体。我承认,这是最血腥最令人不安的一章,或许我该像那位法医人类学助理教授一样,往积极的一面看:如果没有那些先人的疯狂与努力,就不会有今天造福人类的器官移植技术。

  最后,不要忘记了这本书里最疯狂的一个人,玛丽·罗琦,本书的作者,什么样的人才会想着去了解,去亲身观看那些事情呢?或许对很多人来说她的好奇心她的行动力远不是一个“正常”人,但我觉得她只是一个疯狂的正常人罢了(包括拉着她的丈夫做性实验。。。。。。此系她的另外一本书《科学碰撞“性”》)。

  按照众多的国外报纸杂志、名家名作的评论,这是一本活泼幽默,滑稽好笑又机智的书,可是我在书里却只看到生硬的翻译。好在没有了幽默好笑,仍然可以读到有趣的知识,也就不太苛求了。毕竟本书读到最后,心情越来越沉重,不知是我感叹生人死人的无常,还是人终究无法摆脱人的生物属性的悲哀。

  《人类尸体的奇异生活》读后感(六):不过是尸体

  由一位记者而非生物科学专业人士撰写一本关于尸体的书,多少让文字有了一些趣味性。事实上,这本书早在2004年已经由东方出版社出版,那时候的名字更具有戏剧性:《僵尸的奇异生活》。僵尸和尸体,那绝然是两回事儿,不得不说“僵尸”更有噱头也不甚严谨,不过叫什么样的名字都不能阻止人类进一步探究自身。作者玛丽·罗琦用真实而诙谐的笔触将有关尸体的种种逸闻、故事娓娓道来,丝毫没有考虑读者的忍受程度——断肢残臂、腐烂生虫、切割器官等等。然而,这看似令人毛骨悚然的叙述却是在讲述科学知识:人类是如何穷尽想象力利用尸体,造福活着的人。

  书中有我们曾经听过,甚至耳熟能详的关于尸体的故事:比如盗尸,比如尸体入药。盗尸似乎是古今中外长盛不衰的古老职业,尽管所有官方都判定此为重罪,然而在尸体极度紧缺的社会里,盗尸竟是尸体的重要来源。而尸体入药也屡见不鲜,中国就有“人血馒头”一说,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都能见到,西方也有这样的传统。至于人肉包子、人肉饺子除了用来吓唬小孩以外,也出现在影视作品里。虽然作者在书中对于这种种做法不置可否,但从所引用的他人论述中可以看出,这些做法全都是荒诞不经的,即使偶尔有一两种方法看似有效,那也是因为其他的原因。更为荒谬的一种幻想是复活死人,当然并不像《钢之炼金术师》一样复活死去已久的人,而是通过将断裂的血管、神经重新连接起来,从而让刚死之人重获生命。这似乎是可能的,虽然这种复活是短暂的。

  这样的研究,都离不开一样东西:尸体。尸体究竟能够为我们——我们这些尚且活着的人——带来什么呢?这是本书的另一个重要主题。虽然前述的科学大幻想大多仍然停留在幻想阶段,或已被现代科学斥为无稽之谈,然而不得不说,尸体研究终于走上了正轨。在提高汽车安全系数、改进子弹射杀能力、进行器官收割移植、分析判断飞机失事原因等等方面,尸体成了科学家最完美的试验品。他们不会言语,却真实可靠,不会撒谎;他们与活人近似,却不会有道德问题之虞。这本书在详尽地展示各种各样基于尸体的研究同时,也说到了主刀的研究人员。他们并非铁石心肠,正相反,他们会为尸体取名字,会将尸体面朝下放置,对待冷冰冰的四肢也是小心翼翼——这样会让他们觉得好受一点。这也许是他们对尸体的一丝尊重,也是对同属人类的一种默认。

  阅读《人类尸体的奇异生活》其实也是对人类伦理道德和世界观方法论的一种考验。在探讨了绿色处理尸体的方法之后,作者抛出了一个问题给自己,或者说也是给读者:你会怎么处理自己的遗体。无论作者说出了多少冠冕堂皇的理由,我们仍然可以看出,在对待遗体这个问题上,作者仍然持保守的态度。无法想象自己的头颅被割下来,放在烤盘上,供医生们练习整容手术;无法想象自己被五花大绑在驾驶座,在模拟撞车的机器上被撞得七零八落;无法想像死后仍然要被子弹射穿多次或者钉在科研的十字架上,仿佛再死一次;无法想像遗体被大卸八块,做成各种药被销售;最后,也无法想像自己和污水一道进入城市水循环系统,或是被做成肥料,洒在大地上——这似乎倒是符合了西方所谓的“尘归尘,土归土”(Dust to dust, ash to ash.)。

  不过,客观公正地说,虽然我们也许不愿意这样的“死后还遭罪”,却无可否认正是这些个“无法想像”促成了现代科技的发展。读这本书,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各种有趣的故事,还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同样,我想这本书或许也有暮鼓晨钟般的作用,时刻提醒着我们时光如白驹过隙,只有惜时如金,方才不负这一世人生。

  《人类尸体的奇异生活》读后感(七):我的尸体谁做主

  “人头,体积和重量与一只烤鸡大体相同。”这是全书第一句对我有所触动的话。

  【总体评价:三星】

  总体来说,这多少还是本有些标题党的书,并不像推荐语那么引人入胜,肯定有部分是译作的原因。像陆川的电影一样题材很棒而内容难以跟上。但毕竟是有人如此认真地为尸体写了一整本不是医学教材的读物,在写法上尽力让你觉得有趣,作为枕边书厕边书什么的都挺不错。

  【吃胎盘喝脐带血 我身边就有】

  作者为写本书的确涉猎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包括不少中国的内容,比如中国古代做儿女的喜欢用割肉奉亲的方式表孝心之类。(不过“吃活人肉”这个话题貌似跟“人类尸体”这个主题有点偏离吧,类似偏离内容不少,有加水之嫌啊作者!)

  作者提到的中外产妇都会吃胎盘这点倒的确存在,现在的妇产科医生在接生后也都会问一下产妇是否需要保留胎盘,如果需要就会装起来给产妇及家人自己处理。如果像我一样说不要了,医院就有权自行处理,是不是卖掉给别人做菜了那就不得而知辽。

  而我的一个男同事,其漂亮媳妇的家人还保留了一些农村习俗,于是他媳妇产后立即喝掉了自己的脐带血——少量脐带血加入温开水中喝下,不是直接喝血那么恐怖啦~~说是为了下奶。当然身为健康类科普编辑,我们立即询问了医生这种下奶方法是否有道理,当然又是被医生骂回来了~~有个屁道理~

  同事的漂亮媳妇当然也把胎盘打包回家了,说是:“放在冰箱里呢,等哪天馋了就包饺子吃。”真是太杨千嬅了~~

  【连作者也不愿无条件捐献遗体】

  除去那些解剖学历史野史等等,我其实更在意全书的最后一章——作者的遗体,她捐不捐。随着她经历了繁琐的考察过程后,结论居然是——我老公不愿意我捐,我还是得听他的。如果我老公先走一步,我要捐也得捐得轰轰烈烈一点,让解剖我的人知道我是谁。

  工作关系我采访过一些关于器官捐献的事情,中国大陆目前整个捐献体系实在算不上好,很多时候相对“正规”点的途径也不过是有钱人向死刑犯“买命”而已。(残酷现实貌似搞得器官移植大夫戾气都很重,对谁说话都没好气。)这些事情不是十年二十年能改变的。我只能决定我自己,只能讨论我自己。

  如果站在“人头,体积和重量与一只烤鸡大体相同”这样的角度来看,所有的遗体如果真的能够救助到活着的人时,毫无疑问应该捐献出来。当然,可以制定政策对捐献者家人做一些适当的补偿。在更年轻一点的时候,我就无条件支持遗体捐献,认为死后活人的世界如何都与我无关。没错,我现在知道了,的确与我无关,也不由我再决定,活着的人才有权决定我的尸体及所有身后事的处理方式。

  事实上,没有任何宗教信仰,非常科学主义的人,很多也并不愿意捐献自己或亲人的遗体。有时候很难说清,为什么埋在土里臭掉烂掉或烧得灰飞烟灭不成人形就算尊敬,而为救助活人被解剖就算不敬。这完全是一种历史习俗与观念的问题。现在的我能够赞同,由活着的人选择对他们来说能够接受的尸体处理方式,毕竟“你们是不得不活着处理这个死尸的人”。但像作者一样想要捐献,又希望自己的尸体能被体面地对待,甚至能被解剖者认出来,这点小虚荣,恩,不如活着时多写几本传世好书有用吧。

  【你会捐献你的遗体或器官吗?】

  而我究竟会不会捐献自己的遗体或器官呢?目前的答案是,只要真的是用于救人,器官一定捐,但遗体还是希望留给爱我的人来决定如何处理。而随着年岁增长,阅历增加,答案或许还会变化。

  大家的答案又是什么呢,挺想知道的~

  【^_^感谢果壳君yo~】

  最后,十分感谢@果壳阅读 办的新书申领活动,五十分感谢主页君竟然愿意从众多申请者中选中我,四十分感谢我的书评作业交得这么迟却没被杀掉,总计一百分的感谢奉上。祝果壳万寿无疆~~

  《人类尸体的奇异生活》读后感(八):以科学的名义,像尸体致敬。

  说真的,读前两章的时候,我总有一种被人抹脖子的感觉,“一定是我打开的方式不对”这句话久久围绕在我脑海里,作者那种略带戏谑的口吻真心让人一时难以适应。当然,毫无疑问,这是一本好看的书。

  看前两章的时候,我是打心眼里佩服当年的科研工作者,处理尸体这种活儿,对心理承受力是个很大的考验吧,虽然他们有自己的应对方法。而看到研究人员为解剖室的尸体举行悼念活动的时候,心里很有感触,想起了当年为试验用的猴子立碑的故事。也许很多时候,科学不仅仅是冷冰冰的操作、数字和结论,更多的是对实验物体尊严的尊重,以及对自己道德观的尊重。

  其实第四章是真正让我准备耐下性子看完这本书的一张,因为本章解释了为何有些实验必须要用尸体来做。坦白说在看书之前我从来没想过碰撞实验是不能用模型代替人的(我OUT了)。当然本章末尾的地方再次体现了作者的娱乐精神,之前真没想过有人会去研究死人的性器官……

  五、六两章,是让人心情比较沉重的内容。800次航班绝对是航空史上排的上号的空难,当时官方的初步结论与失事现场的证据并不相符。而丹尼斯•沙纳汉教授的出现,完美的诠释了“细节决定成败”和“茫茫宇宙,唯有科技可以防身”两句话的精髓。通过对尸体的完整度、嵌入尸体中的“异物”的数量和轨迹、遇难者烧伤程度以及遗体抛离机身的距离等一些列看似不起眼的细节,老丹成功的预测出了飞机失事的原因,为以后的安全改进提供了科学依据。我想,遇难者若是知道有人能通过他们的遗体推断出失事原因,九泉之下,也能安息吧。

  随后的几章因为时间的原因,看的比较粗略。不过,那个消化器处理尸体的方法到底是谁想出来的太BUG了逆天啊不能忍啊,这这这这这,还不如拿去当肥料呢,果断负分。人头移植那一段儿,只能庆幸那个被移植的人不是我啊不是我。。。当然我很佩服做手术的那个科学怪人,您就一点都不害怕么。。。

  《人类尸体的奇异生活》读后感(九):多少身前身後事

  y 亂

  死亡,在許多年輕人看來,只是疾病、衰老,以及各種個體不幸的終結。在哲學家眼裏,它可能是心靈的不息漫遊的拯救、不朽與永生。對於詩人來說,它意味著愛情的忠貞與背叛,世事的有常與無常。而在戰爭狂人的詞典裏,它僅僅代表著一串串冷冰冰的數字。它是武俠小說、抗戰劇、恐怖電影、警匪片的常客,也經常上社會新聞、國際新聞版的頭條,每年的清明節更會成為全社會的公共話題。

  為了美化死亡,有人把它的名字改成了犧牲、就義、成仁;為了減輕悲痛,它偶爾又被叫作離開。所有人都不得不面對死亡,卻鮮有對死亡的由內而外的思考,更少有機會“向死而生”,由死亡的角度理解生的意義。死亡,是那麽平常卻又那麽遙遠。但是,不論小說家、詩人、政客們把死亡描寫得多麽浪漫、傳奇、英勇或者可怕,在解剖室裏,死亡僅僅意味著屍體與腐臭。

  人們在談論死亡時,基本上指的只是死亡的過程,或者是死亡對他人和社會帶來的影響。肉體本身在死亡後的變化,則經常被簡而言之,三言兩語帶過。因此,即便不少人對於死亡擁有十分豐富的知識儲備,但是當他們看到《人類屍體的奇異生活》這本書時,大約還是會皺上好一會兒眉頭,咽上好幾口唾沫。而實際上,該書用輕松的筆調和不失嚴謹的行文,從歷史沿革、文化現象、科學實驗、社會問題等方面,真實再現了人類肉體的“身後事”,解構了所有人對於死亡的天真想象。

  也許大家會好奇,解剖學教師、法醫們,出於工作需要,整天都會面對各種正常或非正常的死亡,也就是各種屍體,他們是如何做到“習以為常”的?作者說,那便是將死亡或者屍體本身“物件化”,將死亡看成某個工具的使用壽命到期,將屍體看作提高自身醫術的醫學教材,更普遍的說法是,“時間久了、次數多了就習以為常了”。

  也有人會問,古代醫學落後,醫生們必須通過解剖屍體認識人體構造,而正當現代醫學如此昌盛發達,在解剖學的教學中,為什麽不能用人造模型來代替屍體?解剖室裏的學生也許會這樣回答,整體解剖的經歷是一個醫生的成年禮,為學生提供了第一次面對屍體的機會,“動了刀子剪子,我明白了得到了從書上得不到的東西”,這是醫學學生教育的重要而必要的環節。

  這本二百五十多頁的書,說厚不厚,說薄不薄,但是每讀一頁,都可謂驚心動魄。作者詳細講述了自己親歷的在死人頭上的練習手術,從古至今關於解剖與盜屍的骯臟故事,科學實驗是怎樣研究人體腐爛與防腐,用屍體來檢測人體在車禍中的撞擊忍受力,屍體復活、人頭移植的方法……當然,作者還專門開設一章,大篇幅介紹包括中國在內的古今各國,人體入藥、食用的方法和事例。

  作者轉述了學者鐘期瑞的研究成果,稱在古代中國,“孩子們,最經常是兒媳,有義務向病弱的公婆表孝心,從自己身上割下一片肉,做成滋補藥”,《本草綱目》裏有天方國“蜜人”的記載。當代中國,則有道德敗壞者偷竊、販賣、食用流產的胎兒,某國有醫院公開出售用流產胎兒和胎盤制成的“胎寶膠囊”。文中還引用了1985年4月8日《中國每日新聞》上真實的食人故事:一對北京夫妻殺害了一個少年,將其燉過後,分給鄰居,告訴他們那是駱駝肉。這兩口子後來坦白了他們的動機,“是一直強烈地想吃人肉”,這是在戰爭年代形成的毛病,因為當年食物奇缺。

  魯迅先生在《狂人日記》裏借一個狂人之口說,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就是兩個字“吃人”。有人覺得這是一種比喻,其實隨便翻開一部史書,歷朝歷代關於吃人的記載都不罕見。在“吃人”這張大網下,被吃者徹底成了物件,死亡以及對死亡的恐懼變得微不足道。《資治通鑒》記載,唐高祖武德二年譙郡人朱粲,擁兵二十萬,在漢水、淮河一帶燒殺搶掠,“民餒死者如積”。粲無可復掠,便令士兵烹食婦女、嬰兒,還令人發指地說:“肉之美者無過於人也”。之後此人啖人成癮,成了吃人魔王,卻還被李淵、王世充等人接納,現代的某些以“唯物史觀”著稱的史學家,還將其列為農民起義的領袖……如果《人類屍體的奇異生活》一書再版,大概會把這一段荒唐史,補寫進去吧。

  【約稿、轉載,請直接豆郵】

  《人类尸体的奇异生活》读后感(十):死不带去

  我承认,当我的小伙伴们发现这本书的关键词是“尸体”时有一瞬间的确惊呆了。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尸体用途的最初了解来自学医的一位朋友,当然那也许是最普通的用途,医学解剖教学。其次,就是各种罪案美剧中的法医学鉴证了。也许,罪案美剧里的尸体并不能归并到美妙的“奇异生活”里来,显然被各种外力突然折腾成尸体并不符合他们的初衷,而之后寻求真像的曲折也让这些入土不安的尸体们非常不幸福。

  所以,Mary 说,其实尸体们除了静静的躺在解剖台上用来教授解剖知识之外,他们还有更wild 的生活方式。他们可能被塞进车里进行人体车祸测试,因为虽然“模型可以告诉你撞车事故对各种模型人体部位释放的力量有多大,但你不知道一个真正的人体部位能承受多大的冲击”;他们可能被用于军火射击测试以此来拿捏“如何阻止一个人不致残他或不致死他,但拿得准他不要首先把你致残或把你致死”这其中的微妙之处;如果你有幸生活在12世纪的阿拉伯,你便有了成为“蜜人”食之包治百病的可能;而作为一具“心脏跳动的尸体”,当你捐出器官完成延长他人寿命的使命成为一具真正的尸体后,你同时也就成为了“死者中的英雄”。于是我想到了人类学家Grover Krantz,他把自己的骨骼捐献给了Smithsonian 自然历史博物馆,唯一的要求是希望和自己的爱犬在一起。后来,他和爱犬的骨骼一起在博物馆展出,造型几乎和他年轻时与爱犬的合影一模一样。

  作为一名非业内人士,Mary 的科普在某些方面却是有一定优势的。所谓好奇害死猫,Mary the Journalist 当然是好奇的,我们又何尝不是。于是她会如一个热血青年一样刨根问底的想要知道尸体腐烂膨胀阶段男性生殖器到底会变得有多大(垒球?西瓜?)这种掉节操的问题的答案;她会让器官移植医生谈谈在不再活着的人身上做手术的感觉;她会谎称自己是丧葬行业者,潜入火葬场调查割下死人肉做人肉饺子的真相。这些也许是一个生物学家或者医生永远不会去做的。而作为以码字见长的Mary the Writer,她会把受访者描述为“茱莉亚•罗伯茨和桑德拉•布洛克在一起生个孩子”的样子;她也会栩栩如生的讲解一具尸体腐烂的全过程(自溶膨胀液化什么的),或者你进入火化炉从尸体变成灰烬的可能经历,绝对身临其境;她还会偶尔调侃一下权利组织。所以跟着Mary 了解尸体们的奇异生活是一个不那么沉重的过程,也许还有点妙趣横生,就像这本书的名字“The Curious lives of human cadavers”,而不是什么“The various scientific usages of human remains”。

  最后是这本书的翻译,如果说它翻译的有多好那一定不是我的真心话(个人觉得近期读的科普里面翻译的最好的是《大流感》),但却也配得上贴个差强人意的标签,虽然有些地方的确让我忍不住开始脑补英文原文。

  最最后,让我们向这些无私且无畏的尸体们致敬!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人类尸体的奇异生活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