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悲伤的精确度经典读后感10篇
日期:2022-03-22 03:35:33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悲伤的精确度经典读后感10篇

  《悲伤的精确度》是一本由[挪威]尤·奈斯博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50元,页数:3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悲伤的精确度》读后感(一):要有一颗凶手的心(略透)

  实话说,偶平时读的推理小说并不多,这次也许是个意外。

  话说奥斯陆市中心发生一桩诡异的银行抢劫案,一名劫匪在光天化日下走进银行,不到两分钟便抢走两百万克朗、还枪杀了一名人质,而且没有留下任何可供鉴识的证据。

  因为这桩棘手的案件,哈利被暂调到抢劫案组帮忙调查,他和新进女警贝雅特(具有对人脸过目不忘的识别本领)反复观看监视器画面,发现两个疑点:一是劫匪和人质的身体距离有问题,太近;二是劫匪一般不杀人质,尤其是女人,况且这里的人质并无反抗。

  其实还有第三点,很惊悚,就是被当作人质的银行女职员,在临死之前,竟然向劫匪说了一句话。因为视频是没有声音的,经反复观看嘴形,哈利才判断出,说的是:“都是我的错。”

  银行抢劫案是第一条线索。此外还有另一条线索,就关于哈利自己的。

  哈利遇到了麻烦。

  在一次和前女友安娜的晚餐约会后,哈利有如宿醉般醒来,不但丧失了12小时的记忆,还弄丢了手机。

  更糟的是,他随后奉命去支援的命案现场,死者竟然就是安娜。

  安娜陈尸床上,手中握着枪,头上有个弹孔。虽然种种迹象皆表明她是自杀。

  哈利从此开始接到匿名邮件,寄信人似乎对他的和安娜的事了如指掌,还隐隐透露出安娜并非自杀而是他杀的信息。

  为了挖掘银行抢劫案的真相,哈利向安娜的叔叔,著名的银行劫匪洛斯克求助,向他提出了一个交换条件:洛斯克帮助哈利追查银行抢劫案,哈利则着手找出杀害安娜的真正凶手。

  要真正理解一个杀手凶手,必须有一颗凶手的心。洛斯克轻描淡写地向哈利指出,为什么不去查查那个女职员丈夫的哥哥,一个臭名昭著的惯犯的前因后果呢?

  哈利进而通过被枪杀的银行女职员的丈夫,逐渐摸到了银行抢劫嫌犯的下落。

  另一方面,顺着匿名信,哈利调查出杀害安娜的凶手极有可能是亚布,一个实业家,安娜的情人。哈利从亚布乡间别墅查出的诸多线索,都直指这位实业家。

  一切似乎都很顺利。

  哈利与贝雅特前去抓捕嫌犯,却发现迟了一步,嫌犯已将自己吊死了。

  哈利和警方同时收到新的匿名信,所有证据都显示,一直叫嚷着捉拿凶手的哈利成了凶手。

  书虽然已经读了半本,但故事才真正开始。。。。

  《悲伤的精确度》读后感(二):一脚踹开感动的心

  标题牛头不对马嘴,但是读完这本长长的小说第一时间想写下的笔记。

  去年因为偶然的机会,从奥斯陆着陆后,依次去了瑞典、芬兰,最后又回到奥斯陆,这本《悲伤的精确度》故事发生的地方。

  那是一座不大的城市,安静,干净,实话说,并不是一个好的抢银行的地方。

  世界上抢银行最好的地方,一是纽约曼哈顿,一是北京王府井。因为人流大,警察投鼠忌器。

  但就在这座安静的城市里,前年发生了枪击案,现在又有了哈里的故事。

  哈里不是一个高明的警察,像众多奥斯陆的警察一样,都不那么高明,但他与众多警察不一样的,是他的执著,甚至让人想起《白也行》里的笹垣润三。

  哈里有所有坏警察的所有毛病(不是恶行),也有所有好侦探的所有执著,因此他会成为众多大片里的主角。

  从去年开始,我就知道,到奥斯陆有两件事必须知道,一是那是一个很冷的城市,二是那里在流传一个哈里警探的故事,而且故事很长,未完待续。

  奈斯博在欧洲崛起,也就五年不到的时间。作为一个非英语作家,他能从众多高手中脱颖而出,甚至已经完全取得了萨丰成为一哥,一定有他的过人之处。

  这本《精确度》不是《死神的精确度》。

  它的故事开头:哈里折腾了半天,终于可以来弄案子了。

  其实还有一个大看点前提就是:抢银行是世间顶级困难的犯罪。

  这只是一起案子的一个开头。

  故事里还套着另一个案子,就是哈里本人的案子,艾伦的死,这个故事发生在另一本书里,是《精确度》的前一本书里,应该叫《知更鸟》。

  这个案子疑点的背后,哈里回家,见前女友,一起吃饭喝酒,大醉,断片了,醒后失忆,被叫醒,出现场,现场死者就是前女友!

  两个案子互相勾结,既是如今现在耳目下流行的套路,也使故事显得更复杂更立体,很好莱坞。

  记得看《24小时》的时候,就发现是家庭故事和反恐故事勾结起来,才发现故事出奇的好就。不料奈斯博也懂。这更像一个冒险故事,一个充满悬念的侦探身上发生的悬疑长篇,一个满身毛病的可爱男子(竟有一米九高),一个发生在寒冷极地的温暖故事,一场感动。

  不知道奈斯博能不能大热,他完全是一种崭新的风格,一种很男人的风格。

  哈里多少与马修、斯佩德有相近之处(酗酒、动手),但他更大的不同是他多情。一个多情的硬汉。

  也许,将所有三本“奥斯陆三部曲”都看完了,才能真正做出一个更好的评价。

  推荐。

  《悲伤的精确度》读后感(三):死亡的意义

  失去生命并不是世界上最糟糕的事情,最糟的是失去活着的理由。——《悲伤的精确度》

  在图书馆“偶遇”这本书,《悲伤的精确度》这个名字一下子让我想起了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的《死神的精确度》就连封面也颇为相似。

  读起来,整个故事很流畅,语言优美简练。

  列夫•托尔斯泰以「Все счастливые семьи похожи друг на друга ,каждая несчастливая семья несчастлива по-своему.」开篇《安娜•卡列尼娜》;简•奥斯汀以「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开篇《傲慢与偏见》;查尔斯•狄更斯以「It was the best of times,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开篇《双城记》。而尤•奈斯博却在第一句说「我就快死了。」

  北欧人似乎特别喜欢并且擅长描写生活中小角色的故事,从《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外婆的道歉信》到《悲伤的精确度》。许是生活的相对安逸,社会上关注更多的是那些平凡普通的个人,而且他们也很擅长描写平凡人的无奈。小说一开头,把哈利警探这样一个无论放置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一出场定是自带光环的角色,描写得并不高大伟岸。相反地,在国内,生存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现状就更容易衍生出类似于《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这样的文章。正如曾经某位女哲学家所说,从横向的角度,当下的民族性格通过宗教和艺术呈现;从纵向的角度,宗教和艺术对后期的民族性格又有一定的塑造作用。

  大家都问生活有何意义,却没有人问死亡有何意义。——《悲伤的精确度》

  《悲伤的精确度》读后感(四):谁在悲伤?(同时关于谁会滚蛋)

  十年前毕业前夕,老师专门叫俺到书房,语重心长地说,你将来写本子,一定记住一条:一个故事如果从头写到尾,故事写完之日,就是你的滚蛋之时。

  这句话,赶脚是他教我几年最重要的一句话,可谓锥心之言。

  世界上没有人喜欢看一个平铺直叙的故事,及时作者叫柯南道尔叫丹布朗叫东野圭吾。

  一个故事要打碎。打碎了的单个故事的片断重组,无论好坏,滚蛋。

  一串故事也要打碎。打碎的故事片断重新组合。组合不好,滚蛋。

  只有很少的人能留下来。

  奈斯博应该能留下来。

  这是一本很难让人放下的书,尽管书很厚,认真读要看两个大半天。

  哈里已经成为挪威的传奇,哈里甚至可能比作者奈斯博还要出名些,全是因为那些案子。

  这本书起源于一起案子,一个银行抢劫案。顺便说一句,抢劫银行可能是世界上最难的抢劫。(抢博物馆当然难,但到现在好像基本没有人抢过,一般是偷。)

  偶觉得编辑没有总结齐全,哈里反复看录象,找出的疑点应该是三个:一,录象里,劫匪和人质的身体距离有点问题,太近。二,劫匪不到万不得以不杀人,尤其不必杀女人。三,劫匪与人质之间一般没有对话,只有劫匪对人质的吩咐。

  这段录象打破了三条原则,那么劫匪和人质的关系一定有问题。。。但关键是劫匪将人质杀了,如果有关系,应该不杀。哈里从这里入手,开始了一场长长的追逐。

  很过瘾的故事,尤其是关于他和安娜,他和汤牟,他和艾伦,以及他和贝雅特的故事,都分别很是精彩。精彩分叉,组合成一个更是精彩的立体长剧。

  《悲伤的精确度》读后感(五):北欧硬汉的精巧与细致

  在悲伤的精确度开篇,奈斯博用详尽的充满紧张感的笔墨,将一次普通的银行的工作交接,渲染成一次银行抢劫案。然后就在人们松了一口气的时候,“砰!”真正的劫匪举着枪登场了。

  在描述这场真正的抢劫案时,奈斯博又采取了一种将哈利观看录像和银行抢劫案这两件事件糅杂在一起的描写方式,让读者有一种哈利身处劫案现场错觉。

  这是个相当炫目的开篇,也极度夸张的体现了奈斯博罪案小说的两个特质。将不同的事件交错糅杂和那些足以“以假乱真”的细致描写。

  奈斯博相当擅长将两条甚至更多的故事脉络融合在一起。相比于知更鸟和魔鬼的法则这两本的双线并行,奈斯博在悲伤的精确度里一口气将三个案件埋入其中。将汤姆这条贯穿三本书的大主线放到一边不说,不论是银行抢劫案,还是安娜被杀的案子,单独拿出来都会是一个精彩绝伦的故事,无论是故事的构架,还是人物的个性都相当饱满。若是奖两者杂糅在一起,反而极有可能顾此失彼,两个故事相互迁就,压缩彼此空间和张力,最后沦落到两个故事都失去了自己的魅力。

  然而奈斯博就是这么野心勃勃(从他之前从足球到金融到摇滚再进军罪案小说的辉煌战绩来看,他一直是个野心勃勃的家伙),就在哈利和贝雅特被划分为特别行动小组,读者们以为他可以摒除干扰安心调查银行抢劫案的时候,奈斯博笔锋一转,将哈利拖进了安娜之死的泥潭之中。

  这种交错的写法把握不好的话,其实很容易让读者感到困惑,要么就是太专注一条线而忘记另一条;要么就是因为转换的太频繁导致读者还没有进入其中,就被硬生生的拉出来,塞进另一条线。然而奈斯博的节奏掌握的相当好,总能在恰到好处的时机,切入另一条线索。当你为一件事情绞尽脑汁,却还没有因为陷入时间过长而彻底失去兴趣之时,他将另一件趣事铺陈在你眼前,让处于胶着状态的大脑呼吸点儿新鲜空气。

  这样种错综复杂的故事脉络和写作手法应该也是很多人倾心奈斯博的原因之一,虽说奈斯博本人一直自诩为美式冷硬派,而哈利霍勒这个角色也充满着美式硬汉的风格。但奈斯博的小说又充斥着许多细腻的地方,故事的精巧构架是其一,而细节处的饱满则是其二。

  奈斯博相当喜欢丰富人物的个性,不论是重要的角色如哈利,汤姆,莫勒,还是其实只有几句台词的路人甲。例如在迪亚爵达市,奈斯博花了大量的篇幅描述费雷德•鲍格斯的工作,家庭,以及他对于酒的喜好,他如何摇摇晃晃的进入一家酒馆又摇摇晃晃的回到自己的住处。读完这一段,这个三十多岁的醉鬼似乎就塌着肩膀在你面前晃悠,动动鼻子,还能味道空气中那股朗姆酒的味道。

  然而这个人,其实是完全游离于主线之外的,倒不是说奈斯博硬生生的插入了一个人物,他将这个人物完美的融入故事的背景,仿佛他生来就在那里。但是读完以后仔细回想,这个人物存在或者不存在,对于故事的发展毫无影响。

  但奈斯博就是喜欢将这些无关紧要的细节注入他的作品,他的书更像是走在街上时看到的画面,你能清晰的看到主角迎面而来,看到他们的动作,听到他们的谈话,而那些从主角身边匆匆而过的行人,虽然你未必会注意,也不曾留有印象,但他们依旧有着各具特色的形象,每一个人的身后都有还没有来得及发掘的故事。

  有时候会觉得奈斯博其实很能体现某种北欧特质,骨子里流着的维京海盗的血液,孕育出哈利这位典型的硬汉警官,然而挪威特有安静祥和又赋予了奈斯博行文之中那种细致精巧,留有余裕的特色。

  全书的结尾,奈斯博留了一个关于汤姆沃勒的巨大悬念,虽然心知最后正义终将战胜邪恶,但还是心痒难耐的想要一窥这场正邪之争的详尽过程,这正是奈斯博的魅力之处吧,他永远让读者以极大的热情期待着下一本书,期待着哈利霍勒的下一次冒险。

  《悲伤的精确度》读后感(六):这是我喜欢的风格

  《悲伤的精确度》一书是挪威类型小说家尤•奈斯博奥斯陆三部曲中的一部,主角是警探哈利•霍勒。遗憾的是,这并非该系列的首部曲。尽管小说独立成章,却以牺牲系列三部曲中前后伏线所能带给读者的阅读快感为代价。对于出版公司这样奇怪的出版模式,身为读者还是有权小小的抱怨一下。

  故事发生在奥斯陆,屡破奇案的警探哈利•霍勒被指派调查一起银行抢劫案。在挪威,银行抢劫案大多以抢劫为主,很少会伤人。在哈利调查的这银行抢劫案件中,劫匪却在得手之后残忍的枪杀了银行女职员。随后,刚刚恢复联系不久的前女友又突然饮弹自尽,哈利甚至在前女友自尽那晚曾应邀去过案发地点。前后两起案件都与之牵连,因此哈利不得不打起精神深入调查。然而这还不是全部,随着调查的深入,昔日女警被杀案、系列银行抢劫案、奥斯陆枪械走私案等等都被牵扯进来,一波三折的故事就这么开始了。

  事实上类型小说发展至今,故事的题材已经大致被很锁定,也很难有所突破,面对挑剔的读者,作者不得不在叙述手法和人物塑造上面下功夫,日益多元化的表达才是作品成功的保证。哈兰科本创造了米隆•波利塔,其标志性的悬念构筑令人过目难忘;迪弗则精心打造出林肯.莱姆,科学探案再加上情节的逆转再逆转让人啧啧称奇;李查德带给读者的浪人李奇可称是最具力度的硬汉,硬朗的单刀直入让人始终充满期待,可以这么说,几乎每一个成名作家都有其特色。那么,尤•奈斯博之所以能从北欧火遍全球的特色是什么呢?我想,或许应该是冷峻又不失悬念的叙述节奏、层层递进又环环相扣的情节发展,以及硬汉警探哈利•霍勒。

  《悲伤的精确度》一反传统北欧类型小说缓慢的节奏,从开始的银行抢劫案到随后的自杀疑云,尤•奈斯博始终在加速,同时巧妙的将系列前一作品的悬念引至本篇。小说中有许多熟悉的场景,令人想到以往的类型佳作。在案件陷入停滞的时候,哈利拜访抢劫行尊洛斯克,此情此景就让人想到《教父》与《沉默的羔羊》;哈利遭人陷害,不得不夺路而逃的时候,《亡命天涯》的桥段又浮现眼前。然而,尤•奈斯博并非拙劣的模仿,而是巧妙的将看似熟悉实则陌生的桥段逐步延伸,昔日今时的对立与高密度的疑案被立体的塑造出来,不断制造迷团又提前揭示,制造出既环环相扣又层层递进的环境氛围。因此,只有当小说行进到结尾时,才能完全领略到原创力带来的阅读快感。更重要的是,拨开系列案件复杂多变的迷团,紧张刺激的情节背后还隐藏着令人动容的深层原因。作者不无怜悯的直视邪恶本质,原来罪恶源于绝望,爱与恨可以颠倒黑白,可以让人粉身碎骨,所有的一切令人在享受高潮迭起的阅读快感时,也注意到这并非简单苍白的犯罪小说。命运的安排(作者的匠心独具)往往让人感叹,这种极富艺术性的感染力才是小说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除了叙述手法和情节的构筑够心意之外,尤•奈斯博还为读者奉献出另类的警探哈利•霍勒。这位警探酗酒、暴躁、不尊重上司,尽管身在体制之内却行事率性,毫无疑问的硬汉。他被委以重任,却无法好好的与好大喜功的上司合作、失去同伴的伤痕还在内心深处,却不得不倚重新搭档、试图独立办案,却不得不求助与受制囚犯。当然还少不了被冷嘲热讽、身陷险境以及被人痛扁。可以说硬汉小说的传统元素都不曾缺乏。这里或许可以用另一位“哈利”做个比较,美国小说家迈克尔•康奈利笔下所塑造的洛杉矶警探哈里•博斯。他们个人的遭遇总是与事件相关,解决问题之后的孤独状态与难以名状的情绪表达则是新时代所特有的特色。 然而,尤•奈斯博并非走寻常路的跟风者,他赋予哈利•霍勒能屈能伸且粗中有细的性格,以及与粗犷外表大相径庭的多情善感的敏感内心,这一点在无数次对话的场景中被放大的淋漓尽致。与传统既相似又不同,我想这就是哈利•霍勒这一人物令人印象深刻的缘故吧。

  小说还有其他独具有特色的细节,例如引用中国经典《孙子》阐述论点、将作者擅长的音乐带入其中等等,都是以往类型小说中难得一见的。这是一部让人身心投入的好作品,绝对值得一读。

  《悲伤的精确度》读后感(七):哈利与哈利,奈斯博与罗琳

  CNN对哈利•霍勒的评价相当奇妙:“如果公平的话,哈利•霍勒将会和哈利•波特一样有名。”

  这其实有点儿像某种高中历史考试时候会遇到的题目:“对比XX与OO的相同和不同”。题目里的XX和OO往往来自于不同的国度,身处不同的时代,除了他们都在历史课本中出现过以外,没有其他交集。

  这种对比除了能满足一些阴谋论或者宿命论者以外,未必具有任何实际的意义。但是这种对比通常都很有趣,发现他们在人生的某一时期经历过一模一样的事情,会让人有一种挖宝般的莫名的满足感。

  对比奈斯博与罗琳这个议题的开篇,一定是两个人显而易见的不同之处。

  奈斯博和罗琳的人生大概处于两个极端。众所周知,罗琳在出版哈利•波特之前过着艰难的单亲母亲的生活,哈利•波特的成功令她获得了巨大的财富和名望,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而奈斯博则完全是另一个一路顺风顺水的极端。高中时期,他是个颇有天赋的足球运动员,加入了挪威甲级联盟的意志球队,并且即将前往英国热刺队踢球。可惜因为意外的脚伤,他与自己热爱的足球擦肩而过(不知是否为了弥补自己的遗憾,他将自己小说中的小男孩奥列格写成了一个热刺队小球迷)。

  离开了自己梦想的职业,奈斯博对未来有些茫然,他大学时随便选了一个比较热门的经济类专业。毕业以后,他顺利进入金融业,考上金融分析師的證照,被挪威最大的證券公司高薪挖走。

  出于个人兴趣,奈斯博在业余时间组了个乐队,没想到大获成功,他们的第二张唱片持续大卖了很多年,演唱会的门票场场一售而空。此时的奈斯博感觉到自己疲于奔命,于是坐上了飞往澳大利亚的飞机,准备给自己好好放个长假,而就在这架飞机上,他写下了他的第一本畅销小说《蝙蝠》。

  这两个极端恰恰是群众相当喜闻乐见的两种故事。如果说前者暗合某种女性所向往灰姑娘特质(不过这位灰姑娘不需要王子的拯救,自己将自己加冕为了女王),后者则显然是许多男同胞向往的金手指大开的酷帅狂霸拽模式(奈斯博本人的样貌绝对够得上帅哥标准)。

  1997年,身处不同国度的奈斯博和罗琳同时出版了他们的第一本以哈利为主角的小说,只不过这两位哈利,一位活跃在挪威警界,一位被赋予了拯救魔法世界的重任。之后,这两位作者保持着十分相似的出版频率,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就有一本新的哈利小说面世。十年之后,出版了他们各自的第七本哈利小说。

  基督教认为上帝用了七天创造了世界,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这两位作者也分别在自己第七部哈利作品出产之后,开始了自己的转型,而这次转型,也让他们有了微妙的交集。

  在写了十年的哈利系列之后,奈斯博为了自家女儿动笔写了一本名为《波克特博士的放屁粉》的充满奇思妙想的儿童小说,讲述了一位稀奇古怪的老博士,和他发明的吃了后人便会放响屁的药粉。这还不算完,即《偶发空缺》之后,罗琳也披着马甲写了一本《布谷鸟的呼唤》,一本推理小说。这两位颇有在对方擅长的写作领域大展拳脚的架势。

  不过两人的初次尝试似乎都不甚顺利。奈斯博的第一本儿童小说虽然被提名了阿尔克童书奖,但无缘得奖。之后,媒体曾采访他,作为之前囊括北欧各项大奖的人,他对与此次落败有何感想。对此,奈斯博后来自嘲的表示他那时才意识在有些人已经给他套上了所向无敌的“金童”的桂冠。而初次涉足推理界的罗琳也遭遇了滑铁卢,《布谷鸟的呼唤》一书在她掉马甲前才堪堪卖掉不到五百本。销量相当惨淡。

  《布谷鸟》的销量直线攀升,完全得益于罗琳掉马甲这件事儿。时至今日,人们对于罗琳笔名一事依旧众说纷纭。出版方表示这样的举动完全“是出于罗琳的要求,她想在没有任何媒体炒作和读者关注的情况下,看到大家更客观的评价”,不过依旧有很多人倾向于这是出版方的一次炒作。

  真相究竟如何,我们恐怕不得而知。但说到披马甲这事儿,奈斯博当年也做过。

  出于和罗琳相类似的顾虑,奈斯博不希望别人在看到他的稿件的时候,产生一种摇滚乐手写的小说的固化印象,于是用了Kim Erik Lokker这个笔名投稿。

  不过,相比于罗琳掉马甲之后的一石激起千层浪,奈斯博掉马甲这件事情相当具有黑色幽默。

  当他接到通知去出版社洽谈出版事宜的时候,编辑询问他为何使用笔名。奈斯博解释,说他本人是挪威著名乐队的歌手,在挪威相当有名。然而当他报出自己名字的时候,编辑们纷纷表示从未听说过此人(大概摇滚乐不是编辑喜好的范围)。奈斯博又报出了自己乐队的名字,这下,终于有两人表示听闻过这个乐队,其中一人还当场哼起了歌,一首属于其他乐队的歌。

  如今,在全球拥有几亿读者的罗琳女士,已将哈利系列经悉数搬上了大荧幕,电影让她的哈利系列更加深入人心,那些抽象的角色,如今被赋予了一张张鲜活而真实的面孔。再提起哈利波•特的时候,人们脑海浮现的不在是简单文字描述,而是由丹尼尔•拉德克利夫饰演的那位哈利•波特。

  而在这方面,奈斯博才刚刚起步,他的第一部改编电影是非哈利系列的作品,《猎头游戏》。影片本身很成功,收获了无数好评和好莱坞的翻拍版权。但读者们未能藉此在一睹那位身高体壮、一头金发剃的近乎光头的酒鬼警官哈利的银幕形象,还是相当让人遗憾。

  第一部即将搬上荧幕的哈利系列《雪人》,还在赫赫有名的马丁•斯科塞斯手上攒着,不知道在鬼才导演心中,谁才是这位奥斯陆硬汉的荧幕代表。

  时至今日,这两位作者都已取得了不俗的成就。虽然不知罗琳女士接下来的写作计划,是继续挑战推理类小说,还是将她的哈利系列继续扩充丰满,构筑一个纷繁庞杂的魔法世界。奈斯博倒是马不停蹄又写了两本儿童小说,并且小有斩获。也许将来的某一天,我们可以严肃正经的对比一下这两位作家,聊聊他们作品优劣异同。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悲伤的精确度经典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