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中流自在心》读后感精选10篇
日期:2018-07-21 05:11: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中流自在心》读后感精选10篇

  《中流自在心》是一本由季羡林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页数:251,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中流自在心》读后感(一):世事转烛 我心自在

  国学大师世纪老人季羡林先生文集著作,近几年来颇为风行。不过,各家出版社所出的选集中,尚无以“谈修养道德”为角度作品,重庆出版集团此次推出的《中流自在心:季羡林谈修身养性》因而显得别具一格

  《中流自在心》这个书名,取自季羡林先生生好友著名国学大师、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荣休讲座教授、南京大学名誉教授饶宗颐先生的名句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

  这两句诗正是季老一生砥砺于道德修养而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之人生修养化境的写照。 

  先儒荀子曾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终其一生,季老勤于修身养性,保持内在平和,在为人处事工作生活无不豁达得体。提起季老的品德修行,常常让人想起一句话——“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能达到如是境界认真说起来其中也没什么秘诀”——古代先贤早已有云:“食饮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和节,不由礼则触陷生疾。”读季老之文,最深切感受莫过于其朴质与直白,所谓“返璞归真”,大抵如是。

  全书共计六十八篇文章,按所述主题分为四辑:

  第一辑以“人必自爱后人爱之”为题,辑录了季先生关于个人修养、人文素质人际交往方面的文章,比如谈容忍、谈礼貌、谈自省、谈惜时、谈做人处世……;

  第二辑以“有所为有所不为”是集中谈道德与品质的文章,如谈孝道、谈尊师、谈公德、谈说谎、谈趋炎附势,等等,表达了季先生对于伦理道德,意志品质未来教育看法

  第三辑以“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为题,展现了季老对人间世态炎凉、人生的毁誉祸福、个人的生死穷通的豁达心态

  第四辑“愿生生世世为中国人”选编了季老关于爱国主义的文章,在这些文章中,季老稽古论今,援引时贤,漫谈中国精神传统文化,国人民族性,等等,对何谓真正的爱国,怎样才能称为一个真正的中国人,真正的知识分子应持有何种“爱国主义”,写出了他的看法和对国人的叮咛激励,其赤子之心拳拳可见。

  悲喜炎凉地,我心自在天。中流千帆过,宠辱付云烟。读罢本书读者会有真切的感受:季羡林先生之所以为世人所敬仰,不是因为他的学识,而是因为他的人品与道德。实际上,修养、品质、心态、爱国四个方面从来都是紧密交织,互为基础和促进的,愿各年龄层次不同职业的读者都能从此书中汲取养分,修身、明礼、达道,以不负先生写作这些文章时的苦心

  《中流自在心》读后感(二):修身养性

  “修身养性”这个词似乎离我们这个年龄层很遥远,过去一味地认为年轻人就是应该充满奋斗进取的心,不断地折腾,所谓修身养性是老年人才会做、才适合做的;如今,我不得不为曾经狭隘感到遗憾,人生的内涵与外延都太大太大,生活的遭遇也太过复杂,普世的大数认知中也有小概率突发情况发生,修身养性修炼强大内心应对瞬息变幻的世界,实为重要

  季羡林有许多头衔,比如“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等,但谦逊的他却渴望努力地“辞”掉这些头衔。他在这本书中谈修养、谈品质、谈心态、谈爱国,这些看似平凡、在现在社会已经老生常谈已不新鲜话题,在他的口中,在他曾经的文字中却说出不同的味道。在这个人人都可以灌鸡汤时代,他的这碗鸡汤很特殊,不是教育,而是言传身教。他用经历,用观察,用行动人们展示自己一生的思考心得,对于迷茫年轻人真是有许多启发意义

  《中流自在心》读后感(三):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

  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

  作者:荣振环

  读书的好处非常多,它作用于生活。

  先讲一个前段时间发生在我身边的小事

  开车常路过某辅路段右转线,该处右边有个提示牌,即不用看右转提示灯,即可右转。因为右转提示灯只是针对主路的。

  经常又不熟悉车辆看到红灯不右转,使得后面排成长龙,后面喇叭此起彼伏,前面车辆不明所以。

  一天,行至该路段,前面有辆车在该处不转,停下等灯。

  后面车辆都在摁喇叭,我也摁喇叭提示对方

  结果,这哥们直接下车,上来就来一句,“瞎摁什么,没看前面红灯吗”。

  我摇下车窗,指着右侧指示牌,告诉对方看牌,此处可以右转。

  对方依然不依不饶,说,我就不转,我就愿意等灯,你管得着吗?

  当时真想来一句:你装什么X。

  但是转念,遇到这种垃圾人,我骂你一句,你骂我一句,双方不解气,再在马路上干一场。

  我的成本太高。

  一是我在赶路,二是我第二天还要出差,为一点小事和垃圾人干上,太得不偿失了。

  于是,我忍了。

  这哥们返回车里,等到右转线变绿,又磨蹭了一会,搞得后面车辆都在摁喇叭,他才慢慢离开

  我在季羡林《中流自在心》看到过一个故事

  唐朝有一个姓张的大官,家庭和睦美名远扬,一直传到了皇帝的耳中。皇帝赞美他治家有道,问他道在何处,他一气写了一百个“忍”字。这说得非常清楚:家庭中要互相容忍,才能和睦。

  社会何尝不是如此呢?

  季老还说:在公共汽车上,挤挤碰碰是常见现象。如果碰了或者踩了别人,连忙说一声:“对不起!”就能够化干戈为玉帛,然而有不少人连“对不起”都不会说了。于是就相吵相骂,甚至于扭打,甚至打得头破血流

  很多社会上遇到的伤害其实都是自找苦吃

  很多情况下,心平气和,就天下太平

  这本书还有一句话,我特别喜欢: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

  这句话不是季老说的,它的作者是饶宗颐。

  大意是:不能磨灭心中的意志,要坚持自己的信念

  据说,饶宗颐最喜欢这句话。

  “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他解释说,“不磨”,就是“不朽”的意思。中国人讲“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德”是第一,然后立功、立言。

  “自在心”是在不朽中找你自己一个自在,用现在的话讲,可以说是种独立的精神。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不完满才是人生。

  正是因为人生不完满,更要: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

  更多精彩书评,敬请关注微信公共平台“荣振环微书评”:这是中国最为睿智移动互联、营销品牌、新技术、新思维的微书评。微信号:rongzhenhuan.

  荣振环图书推荐,每日推荐一本好书或一部好电影。让你“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好书活用,智慧伴侣。中间穿插微品牌策略、微营销策略、微文化智慧。让你学到即能用到。每日一书,人生不输。

  欢迎朋友们把好书分享你的朋友传递书香,共享智慧。

  《中流自在心》读后感(四):怀念季老

  “谦谦君子,温如玉”。以此描述季老,最贴切不过。漫漫一生,时间风雨并未带给他多少迟暮之感,相反,他所带给世人的,依然是蓬勃的生命力量与精神的鼓舞,带给人们无尽的修身处世的营养启迪

  读季老之文,最深切的感受莫过于其朴质与直白,所谓“返璞归真”,大抵如是。

  终其一生,季老勤于修身养性,保持内在平和,在为人处事及工作生活无不豁达得体。提起季老的品德修行,常常让人想起一句话——“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能达到如是境界,认真说起来其中也没什么“秘诀”——古代先贤早已有云:“食饮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和节,不由礼则触陷生疾。”有感于此,编者特地搜集遴选季羡林先生关于修身养性、培养心智的文章,结集成册,希望读者能够从季老的人生感悟谆谆教诲中获得指导个人生活的智慧,做一个有修养的人、高素质的人、好心态的人。

  《中流自在心》读后感(五):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这是2006年季羡林老先生以96岁高龄感动中国时的颁奖词。季老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此次《中流自在心》收录68篇文章,通篇更彰显了其学识渊博和品格魅力,副标题“季羡林谈修身养性”则恰如其分

  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散文家、翻译家、文学家佛学家、作家……

  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精通9国语言,即汉语、南斯拉夫语、印度语、阿拉伯语、英语、德语、法语、俄语、吐火罗语……

  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研究翻译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国的多部经典,其著作已汇编成24卷的《季羡林文集》……

  ……

  以上种种耀眼光环既是季羡林老先生的头衔,也是季老先生的身份,更是他的成就。可他生前却曾撰文三辞“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这样别人苦苦追求求之不得的桂冠,他不过也只承认自己是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身份而已,这种胸怀和品德确实令俗世中逐名追利的人们望尘莫及

  正怀着景仰的心情翻开《中流自在心》,他却在《反躬自省》 一文中调皮坦然道:“我这样一个平凡的人,有了点名,感到高兴,是人之常情。……能够有点小名小利,自己也就知足了。”这种坦然真诚的表露在本书中俯拾皆是,又如《毁誉》中所言:“孔门贤人子路‘闻过则喜’,古今传为美谈。我根本做不到,而且也不想做到……”这种朴素的心态、真诚而不矫揉造作的剖析真让人发自内心地钦佩。

  论证一些当下时代现象或他人困惑也不惜现身说法,比如《漫谈消费》、《老年十忌》、《世态炎凉》等,举自己的例子,不给自己戴高帽子也不过于谦卑,妥妥帖帖,温温润润,让人心间一暖会心一笑。

  写心态一辑中,《三进宫》、《死的浮想》等行文流畅,有难得的俏皮幽默,蕴含着着开朗、豁达的人生态度。

  最为印象深刻的是,季老先生全书多次提到的“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第二,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在内;第三,个人心中思想感情矛盾平衡的关系。这三个关系,如果能处理很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则,生活就有苦恼。”因为出乎我意料的是,他这样一位可以称之为人文大师的人,更为突出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用心强调关系生态环境呼吁大家善待环境讲究天人合一。我这种跟环保行业沾边整天写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必须加快推行清洁生产,在农业工业建筑、商贸服务重点领域推进清洁生产示范,从源头和全过程控制污染产生和排放,降低资源消耗。推动节能减排政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政府每年花费大量的资金进行污水处理,‘十二五’环保投资也进一步增加,而在中共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美丽中国’将成为未来五到十年的重要主题。随着‘美丽中国’的提出,对**行业的限制主要体现在节能减排的要求和行业准入门槛的逐步提高。建设‘美丽中国’,节能减排绿色工艺仍是行业的焦点……”等诸如此类文字的人,羞愧难当。因为我必须承认自己其实根本就没走心,只是叶公好龙,从事相关专业的人都没这个意识,人和自然关系怎么可能会变好呢?

  虽然他写这些文章的时候已经是个真正意义上的老人,可是我读起来却毫无隔阂感,语言朴素简约亲切自然,仿佛有一位智者在跟我面对面对话交流。通过读他的思想随笔、漫谈人生、论证观点,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高尚的灵魂,一个真正的大师;而季老先生真不愧是一个诚实的人,是一个思维严谨的人,更是一个忠厚的老人。

  都说人生是一种修行,修的不仅是苦难,更是心态。拜读季羡林老先生的《中流自在心》,他用朴实简单的语言却充满智慧的文字为我点明了人生修为真谛,何其有幸!

  《漫谈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赠301医院宋守礼大夫》一文中,季老先生这样说:“中国是一个最注重伦理道德和个人修养的国家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我们提出了不少的教条。有的明白易行,所以就流行开来。这大大利于我们社会的发展。”最后我又回翻看这一段,懵懂中,似乎明白了这位真正的语言大师的朴素愿望。愿季老的精神永存!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中流自在心》读后感精选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