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断裂的年代的读后感10篇
日期:2022-04-07 03:01:46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断裂的年代的读后感10篇

  《断裂的年代》是一本由【英】霍布斯鲍姆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9.80,页数:3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断裂的年代》读后感(一):我在证明在这里所有试图评论这本书的人都不可信。

  1,首先:他是一本书,评论这个时代,而我们都在这个时代里。

  2,其次,假设我们是一本书,一本书要怎么反过来评论自己最伟大的评定者呢?你见过书反过来评论读者的吗?我们甚至不是书,只是书里的字里行间。

  3,1和2交换了比喻,一次就读懂并且没有被绕糊涂的可以继续往下读。

  4,要能反过来评论这本书,必须确定自己站在书之外,最少自己的观点站在书之外。

  5,每个评论者都只能结合自己的理解、比喻、联想来试图描述文本本身,而很可惜这样都带有个人主义,这本书已经公正的评价了时代,我不建议读者仅凭一个个个人主义的评论就自认为理解了这本书(个字没有重复,是三个)。而所有准确描述这本书的词语,基本上也就等同于准确描述这个时代的词语,书里都差不多用尽了,而评论者必须不能摘抄来代替描述,否则就不是评论者,而是一个抄书人。

  6,所谓公知,都是打扮成知识分子的娱乐界人士,他不是。

  7,这本书里讲得很多东西,对于大部分读者其实都“应该”寡淡无味,但作者和翻译显然都非常不错。

  8,我费尽心力绕过了那么多内容,就是为了不勾选“有关键情节透露”。

  9,读这本书绝非什么“让国人深刻的认识世界/惊醒国人”之类的酸腐玩意,你什么都不会惊醒,反而比较容易接受“似乎全世界都在堕落”这种事实,变得更堕落。

  10,读这本书什么也拯救不了,想想也是废话,你怎么拯救得了历史?

  11,世界并不偏激,你讨厌的很多人其实不全部应该讨厌,你喜欢的很多人也会知道他们并不那么值得喜欢——但是你会不那么在乎。

  12,学生不太建议,但已经毕业和走上社会的人可以买,你绝对找不到更值得消耗这几张蓝爷爷的办法,除了保险套。

  《断裂的年代》读后感(二):《断裂的年代》:废墟与希望

  对于知识分子而言,20世纪是一个“失去方向感的时代”。在大众仍充满欣喜享受着所谓“科技革命”给生活带来的改变时,他们却对人类的未来充满困惑,而这种困惑,并不同于博尔赫斯所言,“我所能留给后世的只有疑问和思索的课题”。而是一种实在的,对人类发展和情感走向的迷惘。而这样的困惑的根源,则是20世纪的“断裂与突变”。

  “断裂”在霍布斯鲍姆这本杂文集的题目中便有体现。两次世界大战摧毁了原本的社会秩序,使得文化的断裂在所难免。而作为一个左派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坚信的“经济基础”的突变也着实造成了20世纪的文化正朝着未知的方向迈进。

  这本《断裂的年代》是霍布斯鲍姆针对“20世纪的文化与社会”一系列文章的结集,体裁多样,包括演讲稿、书评等等。文章共被分成四部分,从不同角度剖析了20世纪文化与社会的境况和未来。

  第一部分的主题是高等文化。随着消费群体的扩大,“文化消费”逐步成为大众日常开销的组成部分,所谓文化也渐渐变得寻常。如霍布斯鲍姆所言,“我们的世界是消费文明的世界。中,对人所有的愿望的满足(最好是立刻满足),决定着生活的结构”。而高等文化的窘境在于,变得优裕的经济状况并没有使文化水准得到发展,即使是有文化修养的年轻人,“也只有很小一部分有足够的热情去听交响乐”。“必须找到把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少数人聚在一起,形成有支付能力的大规模人群。”只有这样,高等文化才可能有足够的资本支撑其发展。

  显然“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并没有使应该发展的文化得到应有的进步,接下来的第二部分,霍布斯鲍姆回溯了现有的文化境况产生的根源。在生产力出现重大变革的同时,18世纪以降政权的更迭衍生的民族分裂融合造成了公共文化的不稳定性。而教育成本的降低并没有使文化发展趋向更优选择,恰恰时期导向“自由选择”的廉价状态。这无疑为接下来文化断裂埋下了隐患。而权力的诱惑又使得不少当权者选择“绑架文化与历史”,从而加剧了文化传播与传承的危机。

  接下来,霍布斯鲍姆将视角转向具体的领域。在“不确定性、科学、宗教”这一部分中,他进一步剖析了在重重危机与矛盾下文化发展的窘境。一方面是民众对政治冷漠,对高端文化加以排斥;另一方面是所谓文化流入市场,趋利性导致了文化被再度绑架,而大众文化在创造利益的同时,却为未来埋下了危机的种子,“大众文化最大的缺点是它造成了一个封闭的世界,因而除去了人性中的根本因素,即追求完美世界,这个人类的伟大向往。”

  而到了最后,霍布斯鲍姆针对艺术的通俗化进行了分析。他再一次指出了通俗文化的关键,在于它可以人为地“造就一道思想风景,一种神话,一个道德的世界。”只是这种造就并不会以引导为目的,而仅仅是一种幻想,一剂麻醉。

  作为作者离世前最后的力作,霍布斯鲍姆遴选的文章及其编排可谓独具匠心,即使是不了解他的读者,也可以从中看出他在不同时期的思维表象。他的文笔优雅,思路流畅,同时更重要的是,他具有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人文情怀。他将自己的忧虑告诉读者,其实便表明了他是在废墟之上,等待着希望,以及更好的未来。

  《断裂的年代》读后感(三):霍布斯鲍姆和1984——一本书和一部电影的读后和观后感

  (此乃我的老师所写,经老师本人同意,特以献上~)

  这些天兴致勃勃地阅读着艾瑞克·霍布斯鲍姆的《断裂的年代》,差一点就忘记自己为什么要买这本书读了。在快要读完的时候收到朋友发来的链接,一部根据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1949年出版的的同名小说拍摄于1984年的电影。说好看后谈感受。这本书和这部电影首先教会我的是:不要试图得出什么定论,减少慨叹多做反思。为此,经过几天的酝酿,还是下决心老老实实把感受写出来,自己批判起来也踏实。

  再来看英国左翼作家乔治·奥威尔,在冷战时期他的作品经常被视为反苏、反共的代名词。在他的生平中有一句话:“由于无力就读贵族学校,1911年,奥威尔只能进入一个二流的私立寄宿学校,学校带有许多极权主义社会的特点,鞭子教育、等级制、恃强凌弱、规范化、反智等等。”我读的很来劲,但转念一想,怎么概括的这么清晰呢?赶紧对照一下大英百科全书中George Orwell的条目,则不是这样表述的。具体差别是一部小说和百字以内梗概的差别,前者属于人,后者属于标题和概念,前者无限丰富,难以表述,后者简单明了,便于使用。

  看过书和电影之后(看过电影还是该看一下小说),极乐世界会渐渐消失,对于罗素的一句话更有体会:“历史使人意识到:人类事务中没有定论;不存在静态的完美和将被我们得到的最高的智慧。”在感受失落的同时,则有可能找到真精神,那就是人所能做的一件伟大的事情——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反思。如果有了它,那么脆弱而敏感地坚持活着,就有可能是一种贡献。

  试着反思一下,在我们阅读有关架上画的最新读物时,难免期待被激发,唤起什么。那种感觉就像昨天在孩子们游泳的更衣室门口听到有小子大喊“我奶奶怀孕了”一样兴奋,而且这件事后来还得到了孩子妈妈的证实,了不起!不过,追求孕育出架上画哲学上的最新本质难道没有使画家感到不如作品有说服力吗?至少我们还有一条更为实在的路:架上画最伟大的定义是历史给出的,而你只要坚持做下去,就已成为她丰富年轮中的一部分。

  如果说因为时间的推移我们需要不断地重新定义以弘扬我们认为有价值的事情的话,那么至少要分清楚现在的定义对她有没有什么真发现,弄明白除了语言文字的游戏或哲学观念的瓷片之外还有什么。不能因为我们换了一个牌子的望远镜,就以为比以前的望远镜看得更远。

  当我们在做一些努力的时候,不该试图清除时间,试图清除自己划定的那个时间之圈中自以为不融洽的东西。尽管时间之水带来的永远都是此时此刻,而此时此刻并不只意味着崭新。如果我们在厘清思绪的时候,为了清晰而将一些记忆也一起清除掉,这不也是一种强权吗?

  精英文化没有了,可以假定的特定阶层的所受的教育、应该具备的教养也大众化了……这一切导致的不是平等,更不是个人天赋的自然发挥,而是特权的丑陋表演。在这样的社会中,个人看似得到崇扬,付出的代价却是教养的稀释、能力的萎缩、个人禀赋的消失,所有人都越来越依赖于社会的组织结构。

  于是,在同样没有什么文化的情况下,大众容易在家长里短里或军事论坛中醉生梦死,有权利或金钱的人则难免在使用发言权时成为一个笑话,其实他们可能就差一点自知之明,这个原本在接受教育之后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思来想去,我们获得了很多观念、名词、学科……但丢掉了那么一点点可以使人称其为人的教养。可惜世界上唯有文化和教养没法绑架,此外,意识形态、宗教信仰,如此等等,都越来越成为一个人的附属,而不是一个人的一部分。也许是该回味一下有机体这个词了,尽管也说不清,但他拒绝组装。

  抛开附属之物,回到人的根本教养上,真切地谈论世界,该是多么享受!

  《断裂的年代》读后感(四):何去何从

  知道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是在凤凰书品出的梁文道主讲系列《我读》的《读书,让我们不再孤单》中,对英国这个老牌左翼历史学家很好奇。(顺道吐下槽:本来听说道长对凤凰卫视出这套书不满意,只是想不起看开卷八分钟,看看书也好的,所以一直买的,叫我读数字也就罢了,改成这么个俗不可耐的名字真让人无语。)

  儿子在图书馆见到霍布斯鲍姆的《断裂的年代》拿回来了,自己没时间看,我接收过来看。拖了两个多月,今天终于全部读完,只是逐字逐句读完,一路觉得:哦哦哦。这么个角度,还有这事儿。啊啊啊,他怎么联系起来的。一副眼界大开的茫然表情。其实呢,《断裂的年代》只是他一本演讲集和书评集,应该是面向大众的,通俗级别的吧?暴露我的无知了。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20世纪的文化和社会”四个部分22章。主要谈社会和文化以及宗教科学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以前片段接触的一些人或事都被他涵盖在宏观之下,看简介中说他是“不仅是我们这个世纪最重要的历史学家,更是启迪大众心智的思想巨匠。他的全局观念以及从纷乱的历史碎片中厘清轮廓的能力是惊人的。”说的很对。

  涉及绘画雕塑建筑音乐,分析产生盛行的社会心理,为什么那时候会盛行大歌剧院,为什么地铁站有个使用朴素,有的富丽堂皇。反映不同时期不同统治者的意愿。特别是 公共宗教的前景 ,长文。剖析宗教对社会的影响,互为影响。

  这书我读的真是坚持。读过也只有一些碎片。但是这种不好啃的书还是要继续读。阅读能力就是这么一点点提高的。离能主题阅读还是好远呐。

  《断裂的年代》读后感(五):文化的命运?

  严格说来本书并无什么新意,是以霍氏的演说稿、书评、艺术评论为填充物,多少有些老瓶新酒的嫌疑。而且就本书的主要结论——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艺术和文化遭遇及其盘根错节的关系——而言,也多取自“年代四部曲”。冠名以“断裂的年代”很容易让人混淆它是否是“革命、资本、帝国和极端的年代”的同系列作品。假如你真的这么认为,那可真中了作者的圈套。不过,本书并不因此而失去阅读价值,尤其是对20世纪“文化现象”的集中探讨,恰恰说明了它的重要性。因为对“科学、艺术、哲学”等同类问题的论述,在“年代四部曲”中基本处于末尾篇章(难免让人产生分量不足的错觉)。此外,本书也收录了作者首次发表的一些文章。

  首先, 21世纪人类的大多数已经不再是文盲(这与 20世纪早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今天,世界上只剩下两个地区不识字的人还占多数:南亚(印度、巴基斯坦和周边地区)和非洲。这意味着自 18世纪以来一直是西方高等文化艺术传播对象的“受过教育的公众”的增加。第二,思想生产的工业革命与物质生产的工业革命一样,有两个原因:技术进步取代了手工技能;大规模需求使手工生产穷于应付。事实上,要想确定某门艺术是否有“工业”特点,不要看它有没有采用具体的机械装置,而要看它是否把个人创造的过程切分成专门的部分,像亚当 .斯密著名的别针工厂一样。它意味着个人生产者融入了一个由主任或经理协调的集体;也意味着“艺术创造”与“人工巧制”间的分野越来越趋模糊,成了地道的“机械复制时代”。第三,我们的世界是消费文明的世界,“衣食住行”尽管还是生活的基本要素,但也并非唯一的主宰因素。在这个世界中,对人所有愿望的满足(最好是立即满足)决定着生活的结构。自 20世纪60 年代起,与西方世界的人们如影随形的画面从生到死,全是广告和表现消费的文化、致力大众商业娱乐的各色事物。在此冲击下,即便是所谓的“高雅艺术”在最有修养者的身上,恐怕至多也只能间歇接触、偶一为之。以 19世纪的定义而言,那种属于“匠人工艺”( art)也就成了所谓的“情怀”。第四,伴随着生活境况的改变,人们评判或感受艺术的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头条、画面、广告在报纸上并列纷呈;眼睛一面浏览着网页,耳机里同时又传来阵阵声音;音像图文,五花八门,斑然杂陈,虽然目不暇接、耳不暇听,却无一样信息,可以博得短暂的专注。要想避开美感体验,再没有比今天更难的了。正是这种不同经历的联系构成了今天多数人典型的文化体验。但是,“艺术行为”,却反而在文化海啸当中消失了。在灵魂和市场之间,个人和集体创作之间,甚至在可以辨识的人类创作和淹没了这些创作的技术以及互联网无所不包的噪音之间,艺术都是在走钢丝。总的说来, 20世纪以降,文化的决定性发展,首推以大众为对象的通俗娱乐事业,其革命性的蓬勃增长,不但将传统高雅艺术推往局限于精英阶级的小圈子内;而且也使其极具学院气,如诗人的诗,即为其他诗人而作。如此高深晦涩的艺术手法,也许很成功,但却拒大众以千里之外。

  其中凋零现象最明显的首当雕塑,紧随其后的就是传统绘画和古典音乐。纯文学以及小说在这方面还算差强人意,至少在电影、电视的冲击下,还算保住了独立的地位。但是,若要为 20世纪下半期的文学界,仔细寻找其中世所公认的伟大小说及伟大小说家——那种以整个社会横剖,或整个时代历史纵深为主题的作品及作者——却得向西方文化中心地区的外围勘察(唯一的例外,恐怕是苏联)。如索尔仁尼琴、马尔克斯等。其实除了缘于上述的原因之外,也与今天的艺术人才根本放弃了寻求表达的旧方式有关。因为新的方式已诞生,其吸引力更甚,报酬更丰。此外,这也说明几个现象,一是西方文化传统中心地位的动摇;二是所谓的文化帝国——美国,虽然好莱坞很成功,但也 20多年没再问鼎过诺贝尔文学奖;三是真正具有理想主义的艺术创作者,尽管不排斥巨额的市场收入,但也并非绝对的以此为荣的复杂心理。

  相对于艺术家来说,大众的文化心理就更加杂乱了。面对大众媒体的世界,拒不承认或全盘接受都不是办法。尽管在这两种态度中,后者稍微有用和实际一些。工业文化的洪流生产的不是需要单独集中注意的产品(如果生产了这种产品也只是碰巧),而是由铺天盖地的网络资讯、内容散漫的杂志画册、没完没了的电视连续剧、上千万字的网络小说所构成的虚拟世界。它生产的不是具体的一场芭蕾舞,而是人潮涌动的舞厅;不是严谨的思想内容,而是点击率、转发率、收视率;不是漂亮的建筑,而是整个城市;甚至不是个人的具体体验,而是同时的多种经历。工业化文化消灭了所有竞争者,成为大多数民众唯一的精神食粮,它真正的危险在于它使得大众除了接受大规模生产的世界之外别无选择?

  总体说来,本书所述的诸多文化现象还是很有代表性的,如犹太文化、中欧文化、先锋艺术、西部牛仔等,不同程度的涵盖了“古典文化”“民族文化”“高雅文化”“大众文化”等多个方面。在内部,有“文化认同”“文化交融”“文化霸权”“文化遗产”的问题;在外部,有文化与政治、经济、科学、宗教、教育之间错杂关联的问题。这些问题交由历史社会学家来处理的好处是,避免了将艺术作为特定历史层面来单独分析,而忽视了它与社会扎实、深刻的联结。当然,文风、观点冷峻的霍氏可不会虚伪的将“历史必然”奉为法宝,而笼统的给出答案。用他自己的话说,“无论如何,有问才能有答。我希望我在提问方面尽了一点儿绵薄之力”。也许,查明“文化命运”的真相并非每个人的责任,但查明“文化的真善美”却是切身而实在的。也许,文化何去何从是历史和社会的外在面,但个体在文化中应当何去何从却属内心层面。这就是本书给我的启发。

  《断裂的年代》读后感(六):二十世纪文化鸟瞰 ——霍布斯鲍姆《断裂的年代》读后

  众所周知的是霍布斯鲍姆撰写的《时代四部曲》,将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的历史,通过革命、资本、帝国和极端四个关键词给两个世纪以来的历史进行定义。手中的这本《断裂的年代》,是霍布斯鲍姆对二十世纪文化的一个鸟瞰,本应属于极端的年代,而他为文化单独提出一个关键词就是“断裂”。这位著名的马克思史学家究竟是如何看待二十世纪的文化呢?

  在这部书中,霍布斯鲍姆分了四部分,“高等文化”今天的窘境;资产阶级世界的文化;不确定性,科学、宗教;从艺术到神话,共二十二章。这样一部著作中,想要对整个二十世纪的文化进行概括,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作为著名的史学家,他还是梳理出一条线索,即两个对举传统的高等文化与资产阶级文化对比,科学宗教与艺术神话,这种文化的对比,使霍布斯鲍姆对二十世纪文化的关键词“断裂”有了落脚点。

  尽管如此,整部书想要谈论的主题还是太过庞杂,出现的人名书名使人目不暇接,无论是对于历史现象的分析,还是对于艺术作品的评价,都使我们感到霍布斯鲍姆既是一位严谨客观的历史学家,又是一位无所不知的文化批评家。这样对于书评者来说则无疑增加了许多的困难,书读得不如作者,见识也低于作者,又如何评价作者这本书呢?

  美国的文化史家巴尔赞将二十世纪的文化称为衰落,这可以代表保守主义对于现代文化的立场。作为马克思主义史家的霍布斯鲍姆则从另外一个角度评价了二十世纪的文化,认为这是现代与传统文化的断裂,无论是从科学与宗教,精英文化与世俗文化都是新世界与旧世界的断裂。这很能呼应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的看法,一切坚固的都烟消云散了!

  跟西方所有的研究作品一样,霍布斯鲍姆虽然副标题用了二十世纪的文化与社会,但是主体谈论的依然是英语世界的历史,至少无法包括近东与远东的历史文化。作为东方人对此还是有些看法,比如欧美历史中传统与现代的张力,在远东就表现得更为剧烈,不仅仅表现为古今之争,更有民族主义情绪在内的中西之争。在这个角度上,中国历史上的西化运动,就无法仅仅表达为传统与现代的竞争。另外,霍布斯鲍姆并非没有提及中国,而是将这个话题与李约瑟问题相联系,认为中国虽然在历史上保持了科技优势,但是因为缺乏现代文明的洗礼。这种话题还是显得老生常谈,好像是黑格尔的回声。

  不过作为撰写近代史和文化批评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始终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些似曾相识的思考。也许,他讨论的问题依然限于欧美世界,但是不妨对于已经接受了现代化洗礼的中国人一些启示——文化依旧是新与旧、宗教与科学斗争妥协的产物。对此,我们不禁要问在中国还有多少传统呢?

  《断裂的年代》读后感(七):文化艺术的传承

  文化艺术的传承

  这本书是《丛书: 时代的精神状况》三本中我看得最久的一部,它让我记录的东西写满了一张大白纸的前后,涉及着整个文化方面的内容,例如文学作品,建筑,音乐,视觉艺术等。文化的发展关联着社会状况和历史的发展。

  作者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是享誉国际,备受推崇的近代史大师。《断裂的年代:20世纪的文化与社会》,个人觉得是一部按年代,按社会阶段集合在一起,有很强烈顺序感的演讲、评论集。“本书不仅讲述了1914年的那一代人、社会的艺术和文化消逝在历史中;还阐述了自20世纪中期以来人类所经历的全面巨变中的一个方面。”作者随着社会发展的状况,展示着当时文化艺术的发展形态。当我读完时,发现需要去寻找的历史,需要读的作家作品很多。

  我非常想赞扬一下本书的序言,这本书序言的内容在本书起到关键性的指导作用,它可以告诉我们本书的顺序,内容的概要,让我们的大脑很清楚,自己在读什么,带给我们什么样的主题。

  在演讲评论中,出现最多的地方是萨尔茨堡艺术节。这是现在还在世界上的文化的传承之一。

  简单介绍一下萨尔茨堡艺术节。萨尔茨堡是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的故乡,为纪念莫扎特,萨尔茨堡在1887年至1910年期间举行8次莫扎特节。从1920年起,萨尔茨堡在每年举办艺术节,历时一个多月。艺术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断。1945年恢复后,规模越来越大,成为世界音乐文化生活中的一大盛事。

  回头看看我们中国的文化文明的发展,曾经看过《科学进程》一书,只有在很小的一章才有中国人的影子。中国的文化文明的传承,我自己也说不清楚应该从什么地方开始说起,中国文明很深很广,像古代的历史,民间的艺术,少数民族的多样化等等,无论哪个方向的研究都是要数十年数百年。

  我想说一个最简单的文化传承。过年间看到最多的一个中央台的宣传片:“一双筷子。”从孩子开始,启迪、传承、明礼、关爱、守望、睦邻,其实这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我们中国人上百年的一种民族文化与情感传承。每一次看到这个宣传片都有着感动。。。。。。

  总之,在《丛书: 时代的精神状况》中,三位作者对文化文明都做出了不同时代的看法,都是很棒的书集,个人认为《集体失忆的黑暗年代》是最好理解的,《谎言的年代:萨拉马戈杂文集》是一本思考性最强的,内容涉及面最广的,而《断裂的年代:20世纪的文化与社会》它对文化艺术文明的消失和今后的发展整体连续性最好,更好地展示了一个全面文化艺术的明天。

  《断裂的年代》读后感(八):没有总结的总结

  2012年10月去世的、以“年代四部曲”闻名于世的英国德裔犹太历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被学界认为是当代世界近代史领域的领军人物,《断裂的年代:20世纪的文化与社会》是他的遗作。霍氏的历史学以进步主义、共产主义和人道主义为主要特征,因其本人博学多识,著作内容所涵盖范畴之广泛历来为人称道。成长于战乱年代,随着动荡的欧洲辗转于数个国家和地区,也使得霍氏的思想具有更全面的视角和公允性,而共产主义者(霍氏固然不是大部分中国人眼中的“共产主义者”)的身份使他坚持唯物主义的思想体系,因此其研究可以说是摆脱了许多同辈历史学家的激进情绪和有失偏颇的主观价值判断。

  在《断裂的年代》这本书中,随着阅读你会发现,在本来很多学者应该下结论、做总结的地方,霍氏给你的答案往往是“我不知道”、“我们无法判断未来的走向”或“还没有明确答案”这样的句子。我见到一些读者大概是被某种环境圈养得产生了对教条和规范主义的依赖性,很受不了这种写法,给出“没有结论你让我看个**”之类的评论。这种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思维奴隶,纵然也是受害者,但确实还是不适合阅读霍氏的书。

  实际上,一个真正自己稍有归纳能力的读者,在读过这本书之后不可能不被作者对全球文化的全观掌握而震撼,尤其是某些信息封闭国家的读者。比如说,不读这本书我大概不会知道世界上还有像戴斯蒙德·伯纳德这样的风流传奇科学家,他自己虽然并没有取得举世瞩目的荣誉,但围绕着他和把他奉为自己的导师的许多科学家都是鼎鼎大名的学界巨人和诺贝尔奖获得者;不读这本书我完全不知道曾经在维也纳有一位影响深远的宗师卡尔·克劳斯,但由于其作品在母语之中特有的鲜活,他在德语世界的声名与外界对他的忽视严重失衡;不读这本书我就不知道,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在思想界与科学界都取得了崇高成就的李约瑟为什么对毛泽东和中国文化情有独钟;不读这本书我就不会知晓波及到全球科学与文化领域的1930年代剑桥大学内部的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大争论。几乎所有的中文搜索引擎对以上几点内容全部语焉不详,书中提到的对全球知识界有所贡献的杰出人物,我粗略估计大概有五分之四在中文网站上也几乎没有相关简介,原因何在,我不得而知。

  另外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多次听人这样讨论过,但惭愧的是直到看到霍布斯鲍姆在这本书里论及时我才真正开始思考。自二战之后,例来人们认为,犹太人“其实”是非常优秀的种族,尤其是在智力方面可能优于其他种族。这一点有以爱因斯坦为首的两次世界大战前后异军突起的诸多科学文化领域杰出的犹太学者作为例证,特别是看到他们在诺贝尔奖上的辉煌成绩。但自身作为犹太人的霍氏对这一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公元1世纪以来,犹太人流离失所散布在世界各地,有着统一宗教信仰与民族传统的这个游牧民族逐渐在世界各地随着流浪而扩散,犹太人所接触到的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冲击与知识碰撞,远远超过其他各个一直保有国家和属地的原住民族,并且担任了一种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使者的角色,这种角色使他们不得不长期处于学习与认知陌生事物的状态。因此并不是犹太人本身有什么优秀的遗传基因,而是环境所迫导致他们不得不“变得优秀”。

  霍氏在这部著作中还提出了对先锋艺术面临的大众文化困境,古典艺术被时代潮流所压迫的艰难处境,犹太人解放运动,妇女解放运动以及对当前具有全球化范围影响力的盎格鲁-萨克逊文化体系的相关思考,并且这些总结性的议题也全都没有总结性的结论,霍氏最后总是说,未来会怎样他也不知道,就像他在开头部分所说,历史学的目标并不是由过去视角出发展望未来。这是古往今来无数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和艺术家所缺乏的真诚,但愿以后的历史学家也能继承这一点。

  :如果有英文阅读能力,最好还是阅读这本书的英文版本。

  《断裂的年代》读后感(九):了不得的文化

  文化是什么?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精粹,文化是人类创造力的表现,文化是维系人类的桥梁,文化是连结世界的工具。可以说,人类一直生活在文化之中,没了文化,人类便不足以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

  这本书讲得是20世纪的文化和社会。说起来,20世纪是人类发展最为翻天覆地的一个世纪,在这个世纪,经济极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新事物层出不穷,世界的政治格局亦是重新大洗牌。这个世纪的沧海桑田,表现在文化上,则是多姿多彩,万紫千红,鱼龙混杂。

  可以看出,作者有着丰富的知识和宽广的视野,其关照20世纪各式各样的社会运动和意识形态,从资本主义、共产主义到极端的国家主义,以及现今快速发展的科学和信息技术。其关注的内容,有美术,有音乐,有各种艺术运动。从这些对文化的描绘及评判的文字中,可以勾连出一幅20世纪的文化图景,可以看出围绕在文化身边的人物,事件以及整个社会的变化。

  文化从来不是小事,从中可以看到人类社会的边边角角和风吹草动。一个文化事件,有时会扩而大之,跳出原有的界限,波及开去,进而影响世界的格局。像美国的牛仔电影,其背后有着可堪寻味的美国文化及美国以至世界的过往和现在。从一个个类似的文化事件中,我们看到的世界的上下五千年,看到的是世界的尺幅数万里,看到的世界人民的喜怒哀乐,看到的是世界的战争与和平,看到的世界的一举一动,看到的是世界未来。可以说,一个文化事件便是一个蝴蝶效应,这本书则让我们看到文化的来龙去脉,看到蝴蝶效应最终的结局。这对我们理解和认识20世纪的文化,理解20世纪的社会,有着不小的帮助。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断裂的年代的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