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比特币读后感10篇
日期:2022-05-18 02:08:34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比特币读后感10篇

  《比特币》是一本由李钧 / 长铗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272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014-1-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比特币》读后感(一):比特币的乌托邦与近未来现实

  作为一本书,因为是类似“众筹”的集体创作,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条理并不十分融洽,部分内容重复甚至意见相左,也从侧面表明即便在比特币圈内部大家的认识也并不完全一致。

  但是,并不能抹杀比特币作为一个社会实验的巨大价值。关于比特币本身,这本书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如果你和我一样不是一个商业投机者,而对比特币技术及其背后的社会影响感兴趣,大概记住两句话也就够了:计算即权力;货币即信息。

  比特币本身能否成长为一个成熟的虚拟货币我并不十分关心,我也不赞同大家一窝蜂像抢小米一样去抢比特币,一项新技术的产生到成熟有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即便比特币这个实验会失败,但是在我看来未来类似或者优于比特币的虚拟货币将会重复出现。比特币(或者将来可能取代比特币的虚拟货币)的经济作用及其带来的一系列网络变革,将真正开启互联网经济的新时代,并将带动社会变革。以前我也有点不理解长铗不写科幻却一直到处卖比特币的安利,但是当你真正了解比特币的时候,大概每个极客都会感觉参与比特币的确在创造未来。(这些重要性书中都有,可能写的还不够。顺带一提,第一篇关于比特币的科幻发表在《新科幻》2013.11上,陈格《乾坤一掷》,作为小说仍有改进之处,但比较精准了描述了作者自己对比特币的认识,一种科幻的未来将在等着我们)

  当然支持比特币的人认为这是抛弃了肮脏的政治而将人类托付给纯净的数字,某种程度上是对的,某种程度上也过于乐观,即便不考虑技术自身的发展。

  《比特币》读后感(二):不知它 何去何从

  听了作者的细致阐述 大致了解了比特币的运行规则 但很多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的说法不是很懂 因为有些不懂 所以产生一些不信任 个人认为 它是一个超时代的产物 。 比特币本身有些电子化的金本位意识 只是本身不再具有价值属性 这种突破却看不出有何重大的意义 金本位的退出似乎最大的原因是囿于流通性能低下吧 所以现代货币体系就足以应付 。作者说它还能有效避免通货膨胀 我觉得说服力不够 纸币的滥发固然能导致通货膨胀 但比特币如果可以被无下限地分割成多个单元 跟纸币滥发的效果不是一样的嘛 ? 作者一直强调比特币的最大优点是去中心化 可是一旦去中心化过后 人们凭什么对他有足够的信心呢 何况你说的一些强大的算法支撑以及p2p技术绝大部分人是不懂的 。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 金融势必会对货币翻云覆雨 而这一切如果完全去中心化 信马由缰 肆意发展 得不到一点点的监管或者控制 必然会为少数人控制 。作者口口声声说政府无力打击它更没有打击它的动机 可是对于银行这类金融机构呢 一旦他们的法币业务被比特币金融一口一口吃掉 他们还能坐得住吗 势必殊死一搏吧 而他们又轻易掌握政策性优势。 另外 全球商业还远没有成熟到全部交易都电子化吧 如果作为一种全球通用度量衡 又觉得没必要 。 比特币更像是一支充满噱头的概念股 貌似新颖 通过买卖决定价值 而非本身具有价值大家才去买卖。( 本人不是学经济学的 不揣浅薄 望观者不吝赐教)

  《比特币》读后感(三):重新发明货币

  一、货币的演化过程

  先简单回顾一下人类货币的演化过程,大概有以下阶段:

  a. 1.0版本:自然货币(贝壳、牲口、金银……)

  这个阶段,货币基于一般等价物的稀有性或者实用性,货币不可能出现人为操纵的超发。

  . 2.0版本:早期纸币、银票到本位纸币

  当贸易量越来越大,实物货币太不方便了,而且大家发现其实并不在意货币本身有什么价值,在意的只是这么多的货币能不能交换到足够的物品,于是纸币这种信用货币逐步诞生,由钱庄、地方政府逐步到中央银行负责发行和规划。

  而纸币本身其实是没有任何价值的,这个阶段,货币信心是基于国家信用或者说国家暴力,我们相信货币价值是能够稳定的,虽然事实往往并不如此,但也不得不被迫接受。

  c. 2.5版本:刷卡时代

  这个阶段其实和纸币时代没有本质的差别,只是现金被数字化了,国家发行货币也越来越简单,只需要在人民银行的数据库中加几个零,然后转到各大银行的账户上就好了。

  d. 3.0版本:密码学货币

  可是当国家信用被刷爆,我们还可以相信什么?事实上,凡是依赖人参与决定的事情,必然无法杜绝黑幕和私心。

  其实真正可以相信的东西确实有一个,就是数学!可是,即使我们都认为数学足够可信,可是怎样依据数学创造出一种货币呢?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这个问题依然无解。而现在,真正意义上的第三代货币确实已经诞生了,虽然还处于大多数人无法理解的概念阶段。

  二、比特币到底是什么

  a. 本质:基于密码学的公开记账系统

  百度百科是这样写的:比特币是一种由开源的P2P软件产生的电子货币,是一种网络虚拟货币。比特币不依靠特定货币机构发行,它通过特定算法的大量计算产生,比特币经济使用整个P2P网络中众多节点构成的分布式数据库来确认并记录所有的交易行为。P2P的去中心化特性与算法本身可以确保无法通过大量制造比特币来人为操控币值。

  一眼看去全是黑话,非专业人士大概很难读懂。简单来说,比特币系统的本质就是一个公开记账系统。每个帐号的每一笔数额流动都被记录在案。而且每个人手上都有一份完整的账本,可以统计出有史以来每个帐号的每一笔流动,当然,也就能算出特定账号当前余额是多少。

  这里最关键的一点在于:每人手上都有完整的账本,这个系统里没有任何人有唯一决定权。这意味着没有任何人可以决定向这个系统增加货币或者改变规则,因为个体的修改会被整个网络否决掉。除非有人可以修改50%以上人手上的账本,这就是比特币系统里所谓的51%攻击,显然这并不太可能出现,而且随着网络的增大难度也随之递增。

  . 挖矿是在干什么

  伴随着比特币发行的关键词是挖矿。这实在是太让人费解了,挖矿是在干什么?比特币是从哪里挖出来的?这着实是很科幻的一件事!

  其实挖矿的本质是在争夺记账权。在比特币的世界里,每大约十分钟会向公开账本上记录一个数据块,这个数据块里包含了这十分钟内全球被验证的交易。但是由谁负责记提交这个记录,是需要抢的,怎么抢会在后面的数学部分解释。为什么要争夺记账权?因为抢到记账权的人被允许向自己的账户增加一笔金额,当前的数额是25比特币。

  c. 怎么限制发行数量

  d. 矿池是什么

  随着整个网络计算能力越来越强大,普通电脑的计算力几乎没有机会抢到记账权了。那么大家就组队吧,组成一个矿池,如果矿池抢到了记账权,那么钱按照计算贡献来分配。

  三、比特币的数学基础

  a. 收款地址是什么

  刚接触比特币的人印象最深的大概是那一串乱码般的地址。那是什么东西?会和别人的重复吗?很多文章上说的私钥是什么?

  这里要引入第一个重要密码学概念: 非对称加密算法。

  通常大家概念里的加密和解密是只有一个密码的,比如压缩一个文件时候加上密码,那么解压的时候输入同一个密码就可以解开了。事实上,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密码学都停留在这个层面上,学名叫做对称加密算法。

  直到70年代,两位出色的数学家出现,他们提出了一种新的密码学思想,就是加密和解密要用不一样的密码。通过数学办法,产生一对密钥A和B,当使用A加密一份数据,必须使用B来解密;而使用B来加密数据,必须用A才能解开;而且根据A可以很容易计算出B,反过来则不行。A就叫私钥,B叫做公钥。顾名思义,A是保密的,B是公开的。听起来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不是么!

  仔细思考一下,就会发现这里解决了两个问题:

  1)任何人想发一个加密文件给我,只需要用我的公钥B加密后公开放到网络上,而且不用同时从某个隐秘渠道告诉我密码是什么,因为只有掌握了私钥A的我才可以解密。

  2)当我要证明一件事情确实是我发布的,只需要用私钥A加密,然后公布出去,大家发现用我的公钥B可以解密出来,就足以相信这确实是我公布的,因为私钥只有我拥有。这个过程也叫数字签名。

  那么地址有多少?会不会和别人碰上?这么形容吧:如果每粒沙子里面都有一个地球,那么地址数大概等于地球上所有沙子里面的地球的沙子数总和。如果你生成了一个其他人有余额的地址,那恭喜你真的中奖了!如果愿意,这笔钱就归你了!

  . 比特币怎么支付

  形象的比喻,比特币的支付方式其实就是在发微博,私钥就是微博密码,微博用户名就是公钥。当A要给B付款,只需要在自己的微博上说“我给@B付款1比特币”,然后挖矿的同学就会验证你是不是有足够的金额,如果验证通过,就把你这条微博和十分钟内的验证过的其他微博合到一起转发一次。当有足够的人转发(通常认为6个就足够了),就认为这一笔支付成功了。

  而如果你发微博说“@B支付给我1比特币”,这显然是非法的,没有人会帮你转发,因为只有拥有B的私钥才有权限说这句话。

  当然,这个转发行为是需要满足一定条件才允许的,以避免你可以自己弄6个号帮自己转发了,详细条件见下条。

  c. 如何争夺记账权

  争夺记账权的办法其实就是大家玩一个密码学游戏,这个游戏叫:哈希,再具体一点叫做:SHA-256。

  哈希的特点是:可以根据任意一段数据计算出一个很大的值,而且计算结果相当随机,无法预知大小。大家比的就是在十分钟内看谁找到一个数字和上一个数据块的哈希以及十分钟内验证过的微博连起来可以算出最小的哈希值。谁算出来的最小谁就抢到了记账权。同样至少要小于某个值才被允许有转发权,这个值越小对应的就是比特币网络的难度系数越高。

  由于计算结果的随机性,所以没有办法优化算法,只能从0开始一直往上算,这时候比的就是谁算的快谁就有机会先找到这个数字。

  如果这十分钟内没抢到记账权,就白算了,重新进入入下一轮。

  担心SHA-256被破解是嘛?事实上,担心这还不如担心宇宙毁灭来得靠谱些。

  四、比特币的特点

  a. 我的币在哪里

  这是很多人最困惑最不能理解的问题,我的地址里面有了一笔金额,可是它在哪里啊!?在我的电脑里吗?还是在钱包里?

  其实根本没有这么“一笔钱”存在!它无处不在实际上又根本不存在!

  它存在于所有人的账单上,大家只是知道你有这么一笔钱,而不用关心钱在哪里,实际上确实也并没有任何形式的存在。好比你在乎银行卡里的数额对应的现金放在哪吗?其实只要我的卡能刷就够了。而使用比特币时也并没有把某个币给对方,只是使用私钥发一个声明“微博”。

  . 方便追踪

  因为每个人都维护着账单,所以可以轻易追踪到任意帐号上的资金流动。

  c. 隐私保护

  虽然我们可以查询每个帐号的流水信息,但是并没有办法将账号和现实的人对应起来。只要愿意,每个人都可以有几乎无限个地址。

  这是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技术上保障了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不可追踪、不可冻结。

  d. 纸钱包和脑钱包

  私钥我们通常藏在钱包文件里,事实上它同样只是一个字符串,只是比地址略长一些,我们完全可以把它抄写或者打印到一张纸上,然后郑重放到保险柜里。那一个字符串就承载了你全部的比特币财富哦!

  这意味着你可以把所有的财富存在大脑里,是不是觉得足以秒杀一切!

  e. 可证明和不可证明

  想像一下,当你使用的是脑钱包,这个世界上将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你拥有这么一笔钱,除非失忆或者死亡,这笔钱才会丢失。

  同样,也可以轻易证明你拥有某个地址上的财富。只需要使用私钥加密一条信息发布出来就行了,大家就可以确认你对该账户的拥有权,而不必把私钥公开才能证明。比特币官方客户端自带这个功能。

  f. 丢失无法找回

  很多人想知道一件事,如果我的钱包文件丢了或者私钥忘记了,还能找回来这笔钱吗?

  对不起!神仙也帮不了你!这里可没有拿身份证找回这码事,那部分币就永远消失了。

  其他FAQ:

  a. 比特币和Q币的差别是什么?

  请把上面的文章重新读一遍。

  . 比特币是一个骗局吗

  如果看完了还认为比特币和庞氏骗局有什么相似之处,那就当作是骗局好了。

  c. 比特币有哪些挑战需要面对?

  大的来说有4点:政府封杀、山寨币、黑客攻击、可能的自身缺陷。

  d. 如果网络出问题了,比特币不就不能用了吗

  如果网络出问题了,刷卡也会不能用的。

  e. 国家禁止怎么办?

  目前的情况下,国家还没有能力立法禁止一个人在电脑里拥有某个文件,或者禁止你记住某一句话。

  f. 为什么钱包地址的金额和blockchain上查询的不一致?

  这也是很多人困惑的地方,其实在钱包里是生成了一批地址,我们看到的只有一个,其它的是用于找零的地址,从钱包支付会自动从多个地址里面挑选最合适金额支付的。如果要用纸钱包或者脑钱包保存,全部转到纸/脑钱包账号上吧。找零具体细节请参考这里:https://en.bitcoin.it/wiki/Change

  g. 比特币超越了现有法律

  是的,一切都该与时俱进,不是么

  h. 比特币意味着什么

  网络热炒的所谓升值都是次要的,真正意义在于网络和算法开始尝试接管人类在金融方面的职能,可能对未来的社会架构造成深远影响。建立在足够连接力和计算力上的自底向上力量足以重构社会!

  i. 比特币有什么缺点吗

  当然,不过网上谈缺点的文章很多了,用一个货币实验的视角去看待更适合。重要的是思想已经出现。

  本文摘取了网络上许多的有价值的观点,再加上作者的理解组成,无法一一列举,在此一并感谢!本文另有姊妹篇《为什么要重新发明货币》,欢迎参考。

  《比特币》读后感(四):一本了解比特币的好书

  《比特币》号称是关于比特币的第一本书。作者的确比较全面的介绍了比特币的很多方面,从起源到发展前景,以及对公众普遍提出的问题的回答。 这本书对于初识比特币的人来说是一本全面了解比特币的好书。

  关于比特币的一些特性,我基本上赞同作者的大部分观点。比如去中心化技术的广阔前景、数学比政府更可靠、路径依赖等等。不过对作者的关于51%攻击的观点有一点不太认同。

  作者提到,如果有一个人或组织(或政府)具有超过全网50%的计算力,那么他应该发现维持现有规则更符合自己的利益。我认为,如果政府组织花了很大力气达到了50%计算力,他很可能担心不久会失去这样的优势。为了长远利益,他更倾向于消灭比特币,以保证法币的地位,从而永久解决发行权的问题。当然,如果是非政府组织,就会如作者所言,宁愿用比特币获利,也不愿意消灭比特币。

  《比特币》读后感(五):《比特币》读书笔记Summary

关于转账交易

  每个人都可以为自己创建任意数量的账户(公钥地址),私钥证明对该地址的所有权

  大部分用户都会选择Bitcoin-QT等客户端作为自己的比特币钱包,比特币钱包里面存放的是用户的私钥,主要用来证明该用户对账本里的某个数字拥有所有权。

  我们备份钱包时,其实只是在备份对自己比特币地址的所有权

  Wallet.dat的本质是一个私钥池,存放的是这个钱包的所有地址的私钥。

  用户每进行一次交易,私钥池里原有的私钥就被取出一个,同时又有新的私钥补充进去。

  比特币体系里,我们的账户似乎并不需要谁来开设,本地客户端自动生成即可

  发送比特币时,钱包客户端以该地址的私钥对本次交易进行签名,并向全网公布此次交易信息

  比特币网络的规则是,若一笔交易获得了6次确认,就认为这个交易已经得到了全网的认同,客户端系统就会进行确认,可以认定为有效

  每次转账需要确认6次才能确保绝对安全,认为这个交易已经得到了全网的认同,可以认定为有效,而每次确认需要等待10分钟,所以完整的6次确认最短也要花费一个小时(确认了6次之后,该币交易在区块链中才藏得足够深)

简易的转账交易的流程

  假设A有100个比特币,他要转账给B。那么A写一条信息:从A的地址转账100个比特币到B的地址,然后用自己钱包里的私钥加密并将其传播到整个比特币网络上,网络上的人都用A的地址(公钥)解密验证这条信息确实是由A发出,而通过历史交易数据计算出A的地址确实拥有100个比特币,于是整个网络公认此次转账操作,A钱包中存款减少100个比特币,B钱包中存款增加100个比特币。

关于挖矿、记账和区块链

  比特币的本质就是一个互相验证的公开记账系统,而挖矿的本质就是争夺记账权

  在比特币的世界里,大约每10分钟就会在公开账本上记录一个数据块,这个数据块里包含了这10分钟内全球被验证的交易。所有的挖矿电脑都在尝试打包这个数据块并提交,但以谁提交的为最终结果则是需要争夺的。

  确认这个数据块的权利是需要抢的,每抢到一个新的区块就允许获胜者向自己的账户增加一笔金额作为奖励。

  争夺记账权的办法其实就是大家玩一个叫作哈希的密码学游戏,在10分钟内谁能找到一个值和上一个数据块的哈希值以及10分钟内验证过的新交易记录合起来可以算出最小的哈希值。算出最小哈希值的那个人就抢到了记账权。

  之所以计算时要加上上一个数据块的哈希值,是因为这样一来,所有的数据块就被组成了一条可以从前到后不断验证的数据链条,所以不会有双花问题,即区块链分叉问题,因为只会有一个最小的哈希值。

  挖矿的难度是全网自动调整的,其依据是之前若干数据块生成的平均速度:如果低于10分钟,就把难度提高;如果高于10分钟,就自动把难度降低

  由于哈系计算结果的随机性,没有办法优化算法,只能从零往上算,谁的运算能力强就率先找到这个数字,所以“发现”新数据块的可能性是建立在个人计算能力与全网计算能力总和的比较之上的。

如何产生比特币?

  比特币的诞生来自于两个途径,转账者的奖励和系统的额外奖励

  比特币的发行量是每4年减半,大概11年后(大约2024),近94%的比特币将被开采出来。

  比特币交易平台

  日本的Mt.Gox、俄罗斯的BTC-e、中国的BTCChina,以及最近交易量稳坐第二把交易的Bitstamp

关于了解货币理论和金融趋势的一些书

  《创新的扩散》、《失控》、《货币的非国家化》、《货币生产的伦理》、《美国货币史》

关于哈希算法

  哈希算法,MD5和SHA256,原始数值通过哈希算法得出一个数字串,多用于验证数据传输结果的准确性

  哈希算法是单向加密算法,理论上不可逆向解密

  常用的BT(比特流)下载也是通过特定的哈希算法来确认每一部分数据是否下载完成。

  比如一个大的数据块的的哈希值是12345678,分成A、B、C和D几个数据块在网络中传输,接受者接受到A、B、C和D的数据之后,组合起来计算哈希值,看是否是12345678,就可以知道数据在网络中是否有被篡改过

非对称加密算法

  直到1977年,李维斯特、沙米尔和艾德曼设计了一种算法,可以实现非对称加密。这种算法用他们三个人的名字命名,叫作RSA算法。直到现在,RSA算法一直是应用最广泛的非对称加密算法。

  由于公钥加密的信息只有私钥解得开,因此只要私钥不泄露,通信过程就是安全的

  RSA算法正是用到了大数分解这一相当犀利的不对称难题。

  椭圆曲线算法(ECC)则是另一种著名的非对称算法,在比特币体系里占据重要地位,是比特币钱包安全性的密码学基石

  根据私钥可以计算出公钥,而公钥则无法计算出私钥

  比特币地址其实就是一套非对称技术的公钥,和公钥对应的私钥实际上就在钱包文件里藏着。

比特币衍生经济链

  矿机的争夺已经深入计算机芯片设计与制造层面。而矿机产业也细化为两个子领域,一个是ASIC(专用集成电路)芯片的研制,一个是外围设备的配套与整合。

  因此,独立挖矿者的失败风险巨大而机会成本高。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有人构建了比特币矿池,集中大量的矿工和设备共同挖矿。

  解决比特币转账时间过长的问题,基本思路是用户把比特币充值进网站,由网站统一管理,通过划账的方式缩短转账时间。

其他亮点观点

  同样的东西放在那里,人们各自看到的是不相同的,至于他看到的是什么,完全取决于他过去的知识积累和他的思考层次,仅此而已,所以很多争论是没有必要的。”

  当技术条件成熟时,把去中心化的思想引入任何领域都将引爆群体智慧,都意味着这个领域将发生颠覆性的变革,正如博客之于出版、微博之于媒体、Facebook之于社交、网游之于娱乐、选票之于政治。

  比特币则悄悄打开了金融业去中心化的第一扇窗户,这是第一个没有中央银行的货币体系,其货币的发行总量、发行速度、支付验证方式在一开始就由去中心化的数学模型设定。

  密码学货币不会只有一种,但也不会有无数种共同存在于世界上,最终将只有比特币和另外2~3种山寨币能够存活下来。

  路径依赖理论,即人类社会中的技术演进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一旦进入某一路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

  这也就证明了挖或者说发行比特币不是一个永恒的行为,真正永恒的行为是维护

  比特币世界要想安全,就要尽快扩大规模,又因其新增货币量每4年就会减半,所以要扩大规模就只能把价格推高,

  财富的追求和恐惧反而会帮助比特币向成熟之路迈进。

  评估科技公司的价值:例如该公司的产品有多少用户、未来每个用户可能为公司带来多少营收——来估值。

  比特币不是为了购买虚拟社区的商品和服务而产生的,它是狭义的货币,是法币的直接竞争者。

关于P2P模式

  2P本身的性质决定了,一个项目一旦启动,就无法被关闭

  Tor和电驴之类的P2P服务都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即它们都是依赖谦谦君子和道德楷模的系统,对使用者的道德和自觉性要求极高,内建的激励机制并不强,比特币通过奖励的方式激励网络中矿工记账

  推而广之,这种引入激励机制的去中心化P2P服务将会横扫一切不需要人力参与的第三方服务行业。

一些关于货币的历史

  在公元前后的古罗马帝国,恺撒实施了金本位,奥古斯都则把金币与银币的铸造规定为皇帝特权。

  我国南宋时期的交子、欧洲17世纪的银行券都是早期的纸币。早期欧洲纸币和我国的银票相当于金属货币持有凭证,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后,任何形态的金本位都不复存在,代替它们的是不兑换银行券制度。

  1971年8月15日,美国宣布停止向各国政府及其中央银行按照官价兑换黄金,这实际上意味着绝大多数国家的货币与黄金切断了最后一丝联系,全面进入纸币本位制时代。

  简要回顾货币历史,可以发现,货币的发展表现出3个典型特征:货币材质去实体化、货币价值虚拟化和货币职能符号化。

  分布式、去中心化的思想必定会影响未来的货币体系和支付方式。

  之前的社会信任都是基于一定的实际效用和货物或者国家政体而产生的,而比特币是基于去中心化、总量恒定的特点而自发产生的社会契约信任。

  《比特币》读后感(六):Bitcoin并不会造成通货紧缩的原因

  关于作者通货紧缩(deflation)部分解释,我不能赞同,我认为:

  一、无限分割,即使可以做到,也只是影响比特币的计价单位,如百元、元、角、分等,并不会改变一个单位比特币的购买力,所以也不会解决通货紧缩问题。

  二、预期电子产品会降价但依旧现在购买,与通货紧缩毫无关系。通货紧缩是指decrease in the general price level of goods and services,是general而不是某些产品。

  三、说作者说“稳定的通货紧缩只会发生在无弹性货币体系中,比如黄金、比特币,通货紧缩非但不会破坏经济,反而会促进经济发展。”,十分不认同。(或许我该补充不认同理由?

  关于通货紧缩,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

  首先,看比特币的设计(没读过原文。。),把解决通货紧缩寄希望于流通速度,似乎不大可能。。

  其次,寄希望于货币供应量,比特币总量是固定的,似乎也不太可能。(喂喂。。

  但是,只是比特币的总量固定,而不是货币的总量固定。鉴于比特币是开源的,可以诞生大类的“山寨币”。大量“山寨币”可以以一定的比例与比特币兑换,从而增大货币供给量,由此避免通货紧缩。

  最后,为什么要设置固定总量而不是,固定的增长率,比如5%之类的。这样就可以很容易的避免通货紧缩,也可以使大家形成很好的通胀预期。

  我认为,原因可能是,设置总量固定,可以为“山寨币”的生存和生长提供空间,从而在各种货币之间可以形成竞争。这才是奥地利经济学观点?哈耶克的去中心化是建立在竞争机制的基础上的。

  比特币更多的被强调了它的技术以及去中心化,而被忽视了其开源以及总量固定带来的货币之间的竞争。竞争是一种很好的约束,“山寨币”之间,以及“山寨币”与比特币之间的竞争是必需的。

  欢迎反驳。

  《比特币》读后感(七):回归货币本质

  交换媒介:

  ➡️金属货币(靠天然的产量限制货币发行量,靠天然的化学属性进行防伪,靠天然的珍稀性保证购买力)

  ➡️纸质货币(靠中央银行的领导和经济专家决定发行多少货币,靠不断提高制作工艺和更高级的验钞机进行货币防伪,靠国家力量来保证购买力。信用货币,相当于政府向全国国民的借债,但至于借债是否能被偿还,乃至政府资产是否有价值,只取决于人们对政府的信心和政府自身的信用。)

  法币的缺陷:1⃣️为政府垄断2⃣️政府控制发型数量,其本质是不稳定的。美元与黄金脱轨,数值和价值不匹配,法币贬值或通货膨胀不可避免。自由本位的货币包括法币,本质上是一纸契约,政府低成本引出的每张钞票代表着它与持有者签订的一份价值合同,实质上以政府的强制力执行,是一种强制契约。个体无选择和对抗的能力,使民众财富不断缩水。

  ➡️数字货币(一串数字的转移,不涉及持有的‘货币实体形式’)

  ➡️比特币(密码学货币,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p2p去中心化不依靠特定货币机构发行,哈希算法的密码学确保不被盗取和大量复制来人为操控币值)

  实质和核心是一种交换媒介和记账单位,使交易变得高效,方便,安全,保护私有财产,是一个记账系统不止于货币。不可复制,不可滥发且可零成本转移的信息。

  比特币并不是要取代传统货币 和法币汇率转换,而是另一种平行的契约交易。是法币的直接竞争者,其比纸币更加接近货币的本质。被资本看好后,与法币买卖交易挂钩的。虽然比特币和微信支付都是二维码,但微信是数字货币和人民币挂钩,比特币要按当前汇率转成人民币。由路径依赖理论,其他山寨币难以取代比特币。

  挖矿目的是通过计算来确保比特币的正常交易并防止重复支付,类似于印钞厂的工人,银行员工。

  货币材质去实体化/货币价值虚拟化/货币职能符号化: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

  零知识:提供给外界的知识为零。买卖有句话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里面可能有欺诈或以信任为前提,零知识证明不用。

  货币和价格的关系:货币量M*流通速度V=价格指数P*交易总量指数T

  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莫过于应运而生的思想——雨果

  真正的互联网金融和互联网经济还远远没有到来。

  【奥地利经济学派/弗里德曼的《货币的祸害》/哈耶克的《货币非国家化》/《创新的扩散》/《失控》/《货币生产的伦理》/《美国货币史》】

  《比特币》读后感(八):新赌场

  此书前面一直在强行安利比特币的货币价值,几乎看不下去。

  从货币来说,如果总量固定的话,在财富增加的情况下,必然无法发挥价值标尺的作用。

  虽然书中说现实中的法币由于超发同样丧失了此作用,但是之前读《经济学讲义》时,李俊慧老师已经提出了盯紧一篮子期货价格这一现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所以从这点上来说比特币已经输了。

  另外关于政府的态度,书里说只要有一国不禁止,比特币就会有人使用,更是忽略了劣币驱逐良币这一现象。如果通缩的比特币和通胀的法币同时流通,显然市场交易会选择使用法币。

  而且政府在保护私产及涉及地役权事务方面仍有很大作用,仍有必要长期存在。即使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货币可以更加优秀,政府完全有能力、有意愿另起炉灶从而把铸币税收入囊中。

  最后关于货币是否需要实物背书,窃以为这是显而易见的问题。如果不能换取现实的实物或服务,作为货币还有什么价值呢?即使出于信任和前期炒作使比特币有了部分使用场景,如果在区块链基础上其他的货币打败了比特币,那接受了比特币的商家还能再花出去么?

  当然作者认为不会有更出色的货币出现,即使有可能也会受到路径依赖影响不敌比特币,不过这应该完全属于信仰的范畴了,毕竟我国历史上首个开创中央集权预备以至万世的大一统秦王朝在二世就亡了。

  不过最后一章作为区块链的介绍来读还好,建议各位书友只看这章就好了。

  《比特币》读后感(九):Investment or Speculation

  看到很多评论对这本书褒贬不一。个人觉得作者还是比较通俗的讲清了比特币的逻辑和前世今生的。至于后半部分的安利,大家看看就好。

  去中心化的价值/高保密难破解的算法/抵抗51%攻击的能力确实是比特币相比其他虚拟货币的优势,但也不需要对虚拟货币的未来过度崇拜与乐观。比特币发展至今近亿的运营成本,加上对资源高效的整合调度,对跨国界货币自由流通的助力确实赋予了它标价的权利和被估值的可能,但是归根结底,它刚开始只是一种算法游戏,直到被渐渐贴上了价格,打开市场扩大流通-它背后既没有与业绩相扣的运营亦没有政府的背书(甚至违背某些关键市场政府的管制)。这互相牵制的性质和相对较小的资金池让比特币成为了部分投资者/大量投机者角逐的猎场。只不过将时间线拉的长一些看的话,曾经几百块现价 vs 几千块历史高峰价,投机的进场窗口比较长,时机相对纯短线操作更容易把握一些。

  后半部份作者对未来区块链技术/比特币在金融和社会领域的不同可能画出了宏伟的蓝图,可以说是脑洞大开,慷慨激昂(安利都这个味儿),但谁知道其中的一些概念会不会哪天就实现了呢?毕竟比特币一开始也只是场极客的游戏。金融工具,有逻辑有卖点有需求有市场有人推有人接,等吹的飞上了天,谁又真的在意这颗“币”背后有几克黄金呢?

  《比特币》读后感(十):李笑来:比特币是一场社会实验 很难消亡

  “很多人以为我疯了,但我的看法是,只有相信逻辑的力量,才能活在未来。”

  【《中国企业家》注】四川芦山县“4·20”7.0级强烈地震发生后,灾区收到了各种各样的捐赠物,其中最奇怪的是公益组织壹基金收到的230多枚比特币捐款。

  李笑来,原新东方托福名师,号称是中国拥有比特币最多的人。比特币在过去一个多月里吸引了足够多的眼球,从3月10日到4月10日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它的汇率从1比特币兑换46美元暴涨至230美元,让投资者大呼刺激。4月11日凌晨,在比特币位于230美元高位时,李笑来警告大家:“这一轮疯涨有结束迹象……投机的见好就收,跑吧。”之后比特币一路狂泻,最低时跌至54美元,随后李笑来又不慌不忙标价60美元挂单抄底。他认为,“比特币汇率大幅波动是因为人们用几千年积累下来的货币经验对付这种年轻的货币。”比特币到底是“电子黄金”还是“疯子骗傻子”的游戏?

  点击进入下一页

  这个世界上最危险的东西,当然也是最有价值的东西,不是子弹、不是暴力,而是思想。人类历史无数次证明了这是一条真理,今天我们讨论的比特币其实就是一种思想。

  我先来说说比特币的历史。其实比特币的出现颇具神秘色彩。2008年,有一个域名bitcoin.org被静悄悄匿名注册成功。同年10月31日,有一篇名为《比特币:P2P电子货币系统》的论文被发表在某个网站上;10天之后,开源社区sourceforge.net上出现了一个叫bitcoin的项目,这就是比特币的起源。

  这个项目的创造者究竟是谁没有人知道。开发者只留下了一个中田聪(Satoshi Nakamoto)的名字,他在搭建完比特币体系后就从互联网上彻底消失了。此后项目由两个前Google工程师维护,但即便是他们俩也声称从未见过中田聪。有人说中田聪是从未来坐着时间机器来到现在写了这个程序的。

  比特币不单单是一种电子货币,它背后是P2P思想。P2P的意思就是点对点(peer to peer),它从诞生之日起就成为一种颠覆性的技术,过去当我们要下载一个文件,必须连接到一个中心服务器。但这一过程效率很低,因为整个网络上只有一个下载服务器。但是P2P技术让客户端变成服务器,边下载边上传,这一下就出现了无数服务器,于是下载速度瞬间就提升了,当今世界上96%的流量都是P2P流量。

  比特币代表的P2P思想是更加强大的。原因是它遵循一系列的协议。人与人之间遵循协议是很难的,往往是谁嗓门大、谁手里有枪就听谁的,但机器遵循协议却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从一开始,比特币就是真正的货币——只不过大多数人并不相信而已。可大多数人的疑虑重重在过去三年多的时间里并没有阻止比特币成为互联网上最有影响力的货币;而放眼将来,也无法阻止它最终成为地球上最有影响力货币之一。

  回想我第一次见到比特币时的心情只能用震惊来形容。2011年1月,比特币价格超过了1美元,我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知道比特币的。大概两个星期后,我在《连线》杂志上看到了一篇详细报道,当时我就震惊了——一个被人们称作游戏币的东西,竟然比世界上最主流的货币还贵。于是我开始做功课,我把中田聪那篇论文找来看了好多遍。这时候一个比特币价值已不是1美元而是6美元了。我决定卖掉一部分美股,购买2100个比特币,毫不犹豫。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因为根据协议比特币总发行量只能是2100万个,而我居然可以拥有这个经济规模的万分之一,这实在太酷了。

  买完后就不停地涨。后来涨到25-26美元的时候,我决定开始“挖矿”。“挖矿”就是用电脑生产比特币,需要用特殊显卡支撑强大计算能力。这么贵的显卡并不好找,我几乎跑遍了全国才搜罗到了我需要的显卡。当时很多人都觉得我疯了。我后来还去见了一些风险投资人,建议他们投资建立比特币交易所,可这些见多识广的投资人也觉得我疯了。实际上还有比我更疯狂的——瑞典海盗党创始人Rickard Falkvinge。此人早在2011年就宣布将自己所有的财产都换成了比特币,这还不够,他还借了很多钱大量囤积比特币——知道地球上也有这样真正的疯子存在,让我感觉舒服多了。

  2011年6月,在朋友帮助下,我在天津和北京交界处建了一个“矿场”:一共46张显卡,装成23台机器,放在一个定制集装箱里,需要两万瓦以上供电功率……当时的耗资相当于一辆奥迪Q5的价格。资金来自于我过去三个月里从比特币上的获利。原本的计划是在2012年11月,一半比特币发行完毕之前,通过“挖矿”获得更多的比特币。

  可是,这个当时可能是亚洲最大的矿场并没有给我带来多少收益,甚至是一场灾难。因为供电不稳定,断电之后,别说远程管理了,远程启动都不可能,动不动那些显卡就闲置两周甚至更久,然后修复后两天内又挂掉。几个月后,我不得不以1/5不到的价格处理掉了那些硬件。

  实在不甘心的我,只好不断买卖——当然,更多时候是在买入,买到买不动了为止。经过很多轮买卖,又恰逢大幅度跌荡,最终我获得了通过挖矿根本不可能获得的数量。在2011年底,比特币仅占我个人资产四分之一,现在已是我现实资产的30倍。

  历史一次又一次地证明,害怕新生事物是人类的习惯。当我们的话题深入到一定阶段后,就不仅仅需要智商了,还需要勇气。其实目前关于比特币的任何信息都是公开的,因为它本身就是开源的,连每行代码都是公开的。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对它充满恐惧。由于比特币是个新生物,最广泛的说法就是比特币最适合用来洗钱,但是比特币汇率波动这么大,今天你有100万,明天就变成50万,洗钱你受得了吗?说匿名货币可以买毒品,买毒品要有地址的,卖毒品的爽了,不用承担责任,但买毒品的写假名字也收不到啊。而纸币本来就是匿名的,随意谱写钞票本来就是违法的,你兜里的钞票写名字吗?政府就是要求钞票匿名的;至于安全问题,美元安全吗?可能放地下挖不出来了,起火烧掉了,被洗衣机卷了……所以解决安全问题从来不是货币的任务。

  还有人问:“比特币真的有价值吗?”其实,一种货币是否有价值只取决于有没有人愿意使用它买卖。谁说“金本位”就是由黄金支持货币了?准确地讲,是公众相信政府用等价值的黄金在支持货币。注意,是“相信”而已——事实上,政府究竟有没有做到,谁都不知道——有人知道了也不告诉公众而已。而实际上,政府用黄金担保并不可靠,因为政府总是可以偷偷加印货币。而且所有纸币本身就是虚拟的——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代表”一个价值数额。我们之所以姑且相信银行,是因为我们不得不相信。然而,比特币不一样,所有使用比特币的人自愿相信。我坚信“自愿的信任”远比“被迫的信任”更有价值。所以我相信比特币比我见过的任何纸币都更真实。最重要的是,当我反复研读中田聪的论文之后,我得出了一个结论,比特币最重要的革新是它是一种“通缩货币”——它只发行2100万个。通胀货币只能不断贬值,而通缩货币,只能不断增值。

  此外比特币通过P2P,用去中心化的方法解决了多重支付的问题。数字化货币不是比特

  币的创新,当银行存在的那一瞬间,货币就数字化了。但当银行可以转账时,就有多重支付的问题了。最明显的就是支票诈骗,无论法律多完善都预防不了,一个人可以拿着100万同时和十几家商户签合同,但是钱只能支付一次,这样一来很多人就受骗了,比特币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而现实生活中已经有大量的人愿意收取比特币作为报酬。又由于已经有很多人愿意用传统货币购买比特币,所以比特币已有相应的汇率存在,也早已有人提供买卖比特币的服务。这次芦山地震,我就组织了一次比特币捐款,一共募集了34.5461个比特币,按照募捐期间最高的汇率,167美元,并补上零头,共计33000元人民币。我没有将这笔钱交给任何组织,正在寻求一个方式,将钱直接交给某个受益方。

  比特币会不会消亡?我的看法是,很难。这东西一旦启动了,就关闭不了。当我们回顾历史会发现,P2P网络自从启用就没有被关掉过,有些网站可能会倒掉,但是种子文件存在于那里,早晚会被下载得到。我深知P2P的威力,一切P2P网络都如此:一旦启动,就无法阻止。所以P2P是一种时代潮流,是无法更改的。历史无数次证明,个体力量变得越来越强大,也将变得越来越独立。比特币最大的意义在于,这是人类史上第一次,从技术层面上彻底、纯粹地保证了“私人财产不可侵犯”。

  我想我之所以能坚持到现在,是因为我并没有把比特币当作钱,而是把它当作一个美丽的主意,一个伟大的社会实验,可以每天做思考,做验证,其乐无穷。我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也是一个未来主义者。我的看法是:只有相信逻辑的力量,才能活在未来。

  比特币(Bitcoin)

  是一种由开源的P2P软件产生的电子货币。比特币不依靠特定货币机构发行,它通过特定算法的大量计算产生,比特币经济使用整个P2P网络中众多节点构成的分布式数据库来确认并记录所有的交易行为。P2P的去中心化特性与算法本身可以确保无法通过大量制造比特币来人为操控币值。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比特币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