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资本的年代:1848~1875》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7-17 05:0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资本的年代:1848~1875》读后感10篇

  《资本年代:1848~1875》是一本由[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38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资本的年代:1848~1875》读后感(一):自由主义的狂欢时代:资本的年代读书笔记

  1848年革命宣告了资本主义时代的正式开启,资产阶级自由派在大多数国家掌握了政权,使得这一时代成为自由主义发展黄金时期。由进化论演绎社会达尔文主义为其提供了合法理论基础民族国家的诞生为其提供了舞台,大量农业人口职业转变为其提供了劳动资源。社会西方各国也正是通过自由主义的发展完成了资本积累迅速拉开了与落后国家的差距资本家财富迅速增加,但为其服务工人阶级却被排除在社会发展的红利和政治生活之外,因此工人阶级在这一时代明确形成,并有了主要的政治纲领和社会组织。然而,工人阶级的力量远逊于资产阶级,所以很少爆发有效的工人阶级革命,其话语权的掌握需要长期斗争实现。自由主义的发展远非一帆风顺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是它面临的最主要的难题,随着70年代经济危机的持续,各国也开始调整其经济政策,自由主义何去何从也成为了未知数。

  第一章 民族的春天

  1848年革命是一场彻底的胜利随之而来的彻底的失败。革命者在几个月之内推翻了所有政权,却在之后的18个月之内全部失败。最终留下的仅仅是除沙俄和哈布斯堡以外所有封建制度终结。究其原因,是其参加人群温和中产阶级最初与贫苦劳工站在统一阵营,但当社会失控威胁私有财产时,中产阶级却迅速倒向旧制度的维护者。起义的最初矛盾是旧制度和联合一致的进步力量之间的斗争,而后迅速转变为秩序党人和社会主义革命者之间的矛盾。只有在革命诉求激进的民族主义的地区,革命能够稍显持久,但此时的民族主义尚不足以同封建帝国强大军队抗衡,最终也相继失败。这次革命以后,西欧的温和自由主义者有了两个重要发现:其一,革命是危险的;其二,他们的一些基本要求(尤其是经济方面的)可以不用革命手段而达到满足。自此,资产阶级不再是革命的力量。不过,1848年革命以后,传统家长统治从此结束社会制度的维护者不得不开始考虑人民的诉求。一个新的时代开启了。

  第二章 大繁荣

  1849年以后,在英国的引领下,欧美的主要国家也开始迎来大繁荣时代。主要的原因包括铁路的修建和远洋交通工具的进步让世界开始融为一体,资本,市场人力资源有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黄金大发现为经济增长提供了稳定货币资源;自由贸易进一步发展,各国关税壁垒进一步减弱;雇主与工人的关系出现缓和,人力资源开始市场化。这一时期,钢铁煤炭市场的发展取代了纺织工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温度计。现代科学的进步(电学和化学)虽然没有成为推动经济进步的关键力量,但也在逐渐积累。然而,出现在1870年代的铁路饱和让经济发展遭受挫折经济学家意识到了资本主义的周期性危机,并在随后的时代影响到各国的经济政策。

  第三章 统一的世界

  铁路,船运的发展,电报的诞生,把世界的主要经济区连接起来,这个时代的商人对自由主义充满了向往,致力于越来越自由和开放的市场。然而,绝对的自由主义也让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传遍全球,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第四章 冲突战争

  1848年以后的各国政府都意识到了赢得中层和底层人民合作必要性,政府选择在某些方面进行让步,但也巧妙掌握了稳定与权力平衡。德国和意大利的政治强人甚至通过高超控制力实现了本国的统一。这一时期欧洲发生了五场战争,除了克里米亚战争是为了对抗设计的战争外,其余都是德国和意大利为了统一而发动的充满政治技巧的战争,能够控制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国际势力的消长也随着各国工业实力的发展发生变化。英法普奥俄中,法俄的话语权已被削弱,普鲁士大为增强。欧洲之外也崛起了美日两大国发达国家和落后国家的差距进一步被拉开,新的国际秩序宣告诞生。

  第五章 民族的创建

  民族主义在这个时代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是,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并不可以划等号不同的人群拥有各自的特征,因而能够很容易区分开来,但并不是所有能区分开来的群体都能被定义为民族,甚至是具有国家地位的民族。民族国家的必要基础是民族主义,然而,民族国家还必须建立在生存力的基础上,事实上,民族国家就是资产阶级社会的自然单位。为满足生存力的条件,民族国家可以是多民族的,也可以是由某民族的部分人群组成。对于其他不具生存力的小民族,最终的后果则是被吞并,被忽视或在某一国中成为永远反对派。资产阶级通常是最早出现民族意识的群体,在其领导下建立的民族国家很自然发展为资本主义国家;如果在底层社会率先萌发民族主义,最终爆发的民族主义运动可能带有社会主义色彩,虽然社会主义者更愿意相信他们自己是国际主义者,但当涉及到民族纠纷时,其国际主义属性往往会迅速消失。这一时期,大多数欧洲国家已将自己定义为民族国家,除却奥斯曼和哈布斯堡这两个垂垂老矣的帝国。紧接着进行的民族主义教育和民族语言普及更加稳固了各国的民族属性。这个被发明概念被认为同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是一致的。但未来的发展却并非如此简单

  第六章 民主力量

  民主是民族主义之外本时代的又一大政治力量或政治纲领。这一时期大多数政府是资产阶级为主导的自由党执政,他们面对的是更激进的共和党人提出的民主诉求,但共和党人并不能提出比自由党人更好的政治方案,所以他们并不能造成真正的威胁。自由党人最大的对手保守党人,他们的目标是尽力延缓社会进步,或者说他们是主张在社会进步过程中维持稳定的派别。保守主义者背后是力量依旧强大的贵族地主阶级,很多反对资产阶级的农民也以保守党人为代言者。自由党人和保守党人在扩大资产阶级民主方面存在矛盾,但在减少农民阶级进入政治方面也有共同的诉求。所以两党能够在各国保持一定的均势。

  民主诉求的另一大势力是工人阶级为代表的社会主义者。与激进自由主义全民普选的诉求不同,社会主义者的目标是无产阶级专政。在1848年革命失败后,工人运动一度销声匿迹,但工会组织却在接下来的十多年里蓬勃发展。1864~1872年的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是工人运动的标志协调者,马克思是其主要领导人。在这段时间里,马克思并不期待工人革命的迅速发展,而是希望在各国建立稳固的工人组织,并让其脱离激进自由主义者的影响。第一国际内部存在严重分歧,最终难逃解散的命运,但他留下了两项重要成就群众性的工人组织保留了下来,激进左派对其的影响力大大削弱。各国也逐渐开始承认工人运动的合法性。

  第七章 失败者

  生活在这个时代的非西方人大体上分为四个类型,一种是从西方殖民中解放的人群,如拉美各国,一种是被西方殖民统治的人,如印度,一种是古老的帝国,尚未被西方统治,如埃及,中国,最后是尚未开化的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这些国家都不可避免的受到西方影响,留给他们的选择只是西化的程度,而非有无。拉美进行了全盘西化,但他们不可避免地沦为了原料供应地和倾销市场,而当地政府也迅速沦为寡头政治,全盘西化并未为其带来直接的利益。印度被英国统治,其西化程度由殖民者决定英国人选择某些精英对进行西方式教育,为其政府提供下级官员同时也会自己埋下反对者的种子。中国和埃及的统治者出于自身利益依靠西方的力量进行统治,无异于饮鸩止渴,经济的依附导致主权的沦丧。而日后的民族主义者同样采取了这样的办法总的来说,非西方的国家大多经历了严重的失败,决定了之后百年他们的世界地位。

  第八章 胜利者

  美国和日本是这个时期的胜利者,这两个背景完全不同的国家有着各自成功的原因。美国作为一个地域广大,没有旧势力束缚的国家,其自由主义的发展得到了极其优渥的土壤。南方奴隶制度是美国发展的一个障碍,在经济上南方是英国纺织工业的依附者,影响本国的贸易保护政策。再加上这个时代南北方对西部土地的争夺日益激烈,所以最终爆发了战争。南方的经济力量决定了其失败命运。从此以后,再没有任何势力能阻止自由主义在美国的发展。极端的自由主义造就了一大批资本大鳄,在完完全全的达尔文主义社会中,资本构成的王朝比传统的专制王朝更加强大,美国人在经济发展之后还是没能成为自己的主人

  日本有异乎西方各国的文化基础,却有类似的社会基础,完善等级制度让自上而下改革几乎未收到阻力。日本和普鲁士有极其相似之处,其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而不是资产阶级革命,其旧制度也帮助资本主义解决了劳动纪律的难题,但也留下了经久不散的军国主义难题。

  虽然美日两国国体完全不同,但他们都坚决拥抱了资本主义,这也是他们成为胜利者的共同原因。

  第九章 变化中的社会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阶级逐渐觉醒了,社会主义运动已经是不可忽视的存在。1848年革命以后是资产阶级的强势期,工人阶级不再能够发动大规模的革命,即使在1857年经济危机时,革命也没能爆发。马克思已经对先进国家中爆发革命失去了期望,他更关注的是被殖民国家,俄国等落后国家。因此,社会主义者们支持爱尔兰革命,因为大英帝国治下发生的革命可能会给各殖民地树立榜样。然而终此时代,也未能有殖民地发生大规模的社会主义革命。1871年的普法战争触发了巴黎公社运动,这是第一个无产阶级者建立的政权,虽然持续时间短,没有实际意义,但如同大革命一样,巴黎公社为社会主义者提供了榜样,为资产阶级敲响警钟。

  除了社会主义运动外,无政府主义也崭露头角,但充其量只是反映那个时代歪曲现实的哈哈镜而已,其极端自由理论并不能为社会提供解决方案。

  俄国的民粹运动却具有其历史意义。俄国资产阶级依然软弱,民族主义也被封建主义者利用,故其知识分子只能选择与广大农民阶级一起对现实进行反抗,他们发动的民粹运动虽然也不具备变革社会的能力,却开启了俄国持续数十年的反政府运动,布尔什维克也在其中孕育。

  第十章 土地

  资本主义对农业最大的影响,便是促成某些地区农业生产单一化,使其成为原料供应地。因此,这个时代的农业便分为两种形态,其一是未受资本主义影响的自给自足或小范围贸易的农业,其二是以贸易为基础的单一化农业。这两种农业形式瓶颈是非常吊诡的,前者惧怕自然环境改变导致的欠收,后者却会因丰收带来的商品贬值而破产。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单一化农业越来越多,并且大量的新土地被开发出来从事原料供给。工业技术并未广泛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仅仅是化肥被普及利用了。

  将传统的农业社会资本主义化并不容易,既往的奴隶制,农奴制和封建制在各地还相当普遍。纵使资本主义化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使社会总收益增加,但对于农民来说,资本主义化使他们的生活更加艰难了。奴隶主,农场主们虽然得到了补偿,但在一定程度上依然是受害者。旧时农业制度虽然僵化,但却是维持社会稳定的一大要素,一旦破坏,很容易爆发农民暴乱。所以,各国在推动农业资本主义化的过程中,困难和阻力重重,也留有很多后遗症

  第十一章 移动的人

  本时期的移民人口突飞猛进,大量欧洲人移居到美国,澳大利亚,多数是贫苦的失业者,希望去寻找生存的机会。中国,印度的契约劳工也加入到移民大军补充了刚被禁止的奴隶贸易带来的劳动力缺口。在旧世界,农村人口也大量涌入城市,他们希望在传说中遍地是黄金的城市获得发展,但大多数人充其量也只能捡到几片废铜片而已。

  旅游业随着中产阶级的出现发展起来,富人专属的长期定点度假和更普遍的短期旅行都已成为常规

  不过生活在旧世界的人大多数依然终其一生没有离开出生的地方,各地发展依然很不均衡

  第十二章 城市,工业,工人阶级

  随着人口流动和工业发展,城市化进程开始起步,但是依然维持在较低水平,很多城市建在农村之中,城市工人在农忙时依然会放下工作参加农事。城市中的发展也存在不均衡,贫民窟变成被城市规划遗忘角落。富人建筑市场远未饱和,所以也没有人会想起为贫民去规划建筑。

  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虽然总体量很大,然而单体规模却不大,多数企业还没有通过借贷融资习惯,只有在德国这种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些体量较大的企业。随着工人数量增加,企业管理成为一个重要问题,此时的企业也在摸索加强管理,促进工人生产积极性的办法,一些企业采用军事化管理,一些企业向工人提出了晋升的激励,一些企业通过按生产数量计酬加速生产,同时也在周期性的经济衰退时有合适的理由降低工资,而大多数企业坚信尽可能的低工资是促进工人生产最重要的办法。

  由此给工人带来的境遇就是,生活毫无保障。虽然工人的总体生活水平比二十年前有所提高,但仍然是维持在温饱线上,并且毫无积蓄,一旦失去工作,便会衣食无着。

  工人阶级开始明确形成,他们被资产阶级排挤在外,所以团结一致。社会总体财富迅速增加,但工人阶级财富所占比例却大幅缩水。一些技术熟练,聪敏的工人逐渐成为工人阶级的领袖,他们即是工人集体自卫的干部,又是维护资本主义社会工业纪律的支柱。他们知道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必然性,革命并不能迅速将其推翻。

  第十三章 资产阶级世界

  资产阶级在形成初期的管理方式依然延续了封建时代的家族制度,联姻,继承等现象依然常见,而且构成了家族产业管理的基础。职业管理人几乎不存在,管理职位都有家族内部成员承担。这也许是由于资产阶级认为家是私有财产的基本单位。

  如何区别资产阶级和中产阶级?似乎没有一个明确界限,然而在有产阶级内部,这种界限是相当分明的。并且,在这种界限之内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集团,资产阶级通常依靠这种影响力去解决问题。

  资产阶级对于他的下属有不可辩驳的管理权,不过,他们也毫无疑问丧失了旧时地主的行政管辖权,但这也丝毫不影响他们的经济霸权和对政策制定的影响力。资产阶级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想要取代他必须依靠其自身的危机和覆灭,而这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第十四章 科学,宗教,意识形态

  哲学已不再是显学,数学还是一样的不引人注目,物理学取得的最大进步是热力学的创立,化学扮演了上个时代物理学的角色,取得了奠基式的进展:元素周期表创立,生命科学的发展才刚刚起步。然而,这个时代最爆炸性的科学成就是进化论的创立。生物学之所以能够成为本时代最受关注的学术明星是有其社会原因的。自由主义的思想与进化论的观点不谋而合,社会达尔文主义为自由主义的弱肉强食提供了正当的理论基础,所以进化论借着资本主义时代的东风高歌猛进,如此革命性的观点在创立之初就已获得大范围承认。另一个生物学观点则没那么幸运,那就是人种优劣说。人种优劣说同样为这个时代的殖民统治提供了看似正当的理论依据,也是毋庸置疑的学术明星,但由于其经不起科学验证,所以脱离了时代背景以后便销声匿迹了。

  宗教的日子并不好过,占据话语权的上层人士已逐渐脱离宗教束缚,各种反宗教运动如火如荼,宗教已经看似万劫不复了。然而其颓势却并未迅速进展,宗教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最佳选择受到统治者们的青睐,虽然自己不信,却推广其在底层民众中的影响力,日本甚至能在这个时代创造新的宗教。宗教界人士的反击却显被动,他们仅能通过底层信教人口的高生育率取得人口优势而自我安慰。但随着人群平均素质的提高,宗教面临的困局越来越严重。

  第十五章 艺术

  资本主义时代的艺术不再是局限于宗教团体和一小部分艺术家的事情,艺术开始得到来自各方面的资助,富人为艺术品投入巨大,大幅提升了珍贵艺术品的价格,而逐渐富裕起来的穷人也能开始拥有价值相对较低的艺术品。这些都从客观上推进了艺术市场的发展。艺术在受到良好教育,思想解放的人士当中几乎取代了传统宗教的地位。

  艺术当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写实主义是本时期艺术的一大流派,但写实并不一定是真实,艺术品大多迎合资产阶级的口味,对社会上的阴暗面避而不谈。

  建筑同样鲜明地反映了时代特色,大体量建筑拔地而起,反映了资产阶级的骄傲和对未来的信心。摄影术也在这个时代成熟起来,甚至为写实主义绘画带来了不少麻烦,但其最终促进了绘画界的进步。

  第十六章 结语

  这个时代的开端非常清晰,始于1848年,但其结束却略显模糊,1870年代自由主义经济的萧条是这个时代的结束,不过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时间点。不过,自由主义的黄金时代还是结束了,国内垄断和国际竞争将是下个时代的主题。下一个时代有几大特点,新的技术将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逐渐走向垄断和国际竞争,资本主义大国纷纷拉拢附属国,形成数个庞大的新帝国,国内自由主义政党的执政时间越来越短。自由主义在疯狂生长几十年后终于显示出其副作用。

  《资本的年代:1848~1875》读后感(二):资本主义的胜利

  作者在描述1850年前后,资本主义空前发展的时候说道,是因为黄金的发现、市场的扩大和自由经济的普及,造就了当时空前的经济发展。那反过来说,如果想要重复当时的经济飞速发展,针对当下的经济,至少需要扩大市场。或者说,现在市场的容量有限,是阻碍经济飞速发展的原因——当一个各种空白都被填满的世界出现,想要飞速发展,就只能寄希望于拓展宇宙市场了吧。

  这是一本粗略的书,只是简单的描述了当时欧洲的情况。虽然在章节中,作者有益的区分了很多主题,比如:民族、技术进步等等,但章节内,更多是杂乱无章的描述。所以,这是一本好的但不太详细的地图——可以根据书的某些章节,再去寻找更详细的内容。但如果想要通过只看这本书,就十分了解当时的欧洲或世界,估计要大失所望了。

  《资本的年代:1848~1875》读后感(三):新颖

  我只是历史业余爱好者。可能看惯了诸如世界史,亚洲史,世界史纲之类条理清晰且明朗的书,猛一下看霍布斯鲍姆的四部曲真心觉得叙述方式很新颖。

  1848-1875年作者将其归为是资本的年代。19世纪的第三个25年是资产阶级大展身手的阶段。这一阶段始于1848年欧洲革命的失败,结束于资本主义经济的萧条。

  尽管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了,但是却成为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巨大动力。封建制度进一步遭到打击,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进一步得到传播。资产阶级正迎来属于他们的时代。这便是1848-1875年资本的时代。

  霍布斯鲍姆并没有按照时空顺序来阐述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而是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入手,探讨在这几十年来资产阶级如何发展壮大。

  首先霍布斯鲍姆解释了为何资本时代的开端是1848年革命。这是开端。

  然后是发展。发展的过程是从大繁荣,统一的世界,战争与冲突,民族的创建,民主的力量,失败者,胜利者,变化中的社会,土地,移动的人,城市工业工人阶级,资产阶级世界,科学宗教意识形态,艺术这多个方面来讲述。

  最后说明了为何资本的时代结束于19世纪中期。

  最引人入胜的部分无疑是中间的发展阶段。你会见识到霍布斯鲍姆历史知识的渊博,见解观点的深刻,叙事方式的生动。你也会发现这不是一本诸如齐世荣十一本那般枯燥死板的历史书,它更像是在故事书,在你不经意间娓娓道来一个又一个历史事件。

  读完之后你会发现几乎这段时期内发生的所有历史事件,无论是战争也好,涌现的思潮也罢,以及商业贸易往来,无一不被包含在内。

  《资本的年代:1848~1875》读后感(四):历史的价值

  不得不说霍布斯鲍姆是我最欣赏和钦佩的那类历史写作者,尽管我并非赞同他的每一个观点,这有点儿像作者钦佩地描写了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这个时代,尽管他对其中许多现象颇有几分鄙夷。

  历史最大的价值(至少对我来说),在于让人们从其中真实的记录中,经由前人已经支付的高昂代价,来学得珍贵的经验和教训。而这个功用,无论是那些为了宣扬特定观点而进行春秋笔法篡改史实的作品,还是那些掉了无数书袋最后却只证明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的作品,都是完全无法做到的。

  在这一点上,霍布斯鲍姆的这种历史书写方式可以说是最称职不过,也是我最喜爱的。他的写作方式因为精炼而直观,却没有因为简化而变得粗陋,作者始终具有自己的观点,却从未因为观点而扭曲现实,于是时代错综复杂的真实面貌,就在文章中被忠实而清晰地反映出来。

  资本主义在1848年到1875年这段时间占据核心地位的繁荣与胜利是毋庸置疑的,自从欧洲革命失败后,下层再也没有成功发动过大规模的暴力冲突,而即使所谓的大萧条,其影响仍然被局限在资本主义框架内部,而不像过去那样制造出政治或经济上颠覆性的结果。资产阶级已经充分地证明了他们相对传统宗教和王权统治的优越性,并且尚未出现真正能够挑战他们统治方式的新生力量出现。然而与此同时,他们引以为豪的自由市场却在自己孕育出的垄断性组织的膨胀中渐渐消失无踪,自由资本的年代将要宣告结束,而帝国的时代将要来临,而这个时代,将会给人们带来真正的惊涛骇浪。

  虽然还想顺便写一下对于作者革命爱好的不赞同,但是到这本书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革命尚未开始和破产,所以还是放到看过后面两本书里面作者的观点之后再讨论吧。

  《资本的年代:1848~1875》读后感(五):资本的年代:一曲进步与困惑之歌

  《资本的年代》是以1848年欧洲革命的结束作为开始的标志,以19世纪70年代出现的全球性“大萧条”作为结束的标志。1848年欧洲革命在西欧标志着传统政治的结束,王朝时代的结束和家长式信仰的结束。它是第一次潜在意义上的全球革命,也是穷苦劳动者的社会革命。这场革命的影响在于自此之后资产阶级不再是革命的力量,由于害怕再次发生这样的革命,其后25年的欧洲历史进入后政治革命时代。这段历史的主旋律是资本主义的全球性胜利,工业革命昂首前进,政治革命偃旗息鼓。但是资产阶级的胜利是短暂的,而并不是永久性的。“大萧条”被认为是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本身固有的缺陷,它的出现警示着陷入“进步戏剧”的资本主义世界,自此资本主义世界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大萧条”的出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带来了一个新时代。

  在经济领域,这段时期欧洲大陆先进地区进入了一段不寻常的经济转变和膨胀的大繁荣时代。由于追求资本积累的压力,铁路、汽船和电报的出现带来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地理范围的成倍扩大和在加利福利亚、澳大利亚和其他地方的黄金大发现使得一个全新的经济世界形成在旧经济世界之上,并与其融为一体。19世纪第三个25年是第一个真正的铁路时代。在印度,由于铁路的建设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到1900年印度铁路的总里程已达2.5万英里,英国人修建铁路的兴趣主要是把大港口和它们的腹地连接起来,它带来了大宗农产品的外运。铁路建设的发展带来了大批的就业机会,到1900年已经雇佣了大约40万人,其中较好的职位都被英国移民和盎格鲁-印度人(父亲是英国人,母亲是印度人)所占据。铁路是资本年代最具代表性的象征和成就,他把整个地球铸成一个相互作用的经济体,从各个方面代表了那个年代最深远也是最壮观的一面。

  在政治领域,这个时代是一个“制造民族”的时代,民族主义成为这段时期联系国际国内政治的最明显因素。爱尔兰的芬尼亚勇士团成员以激烈的暴动形式寻求民族独立,奥斯曼帝国内各民族寻求脱离帝国的努力,包括美国内战和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可归为“制造民族”的范畴。虽然关于民族资格的历史标准和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的分歧严重,但是民族纲领届时已形成了一种标准模式。那就是各“民族”有必要完全独立,成立领土上、语言上同属一个民族的世俗国家。各个国家也意识到推行民族一致性的机制的重要性。其中尤其重要的是国家教育机制、国家就业机制和军队。在印度,英国的统治给印度社会带来了社会、宗教思想的剧烈转变,而英语教育的采用则是这些变化的动力。它给印度带来了西方的自由思想并培育了印度第一批民族主义者。1854年7月19日查尔斯·伍德爵士送往印度关于教育的文件确定了分级的教育制度原则,奠定了英属印度教育制度的基础,初等教育的重要性受到特别强调。如果说这段时期民族主义已经成为群众运动,那么民主则是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虽然当时欧洲国家的政治民主发展不平衡,但是资产阶级的纲领显然是当代欧洲国家必然要经历的发展程序,似乎不可避免。按照资本主义的自由原则,各国的政治制度迟早不得不让“群众”占有一席之地。工人阶级的组织在这段时期依然存在,而且只会越来越壮大,他们的经济斗争和自卫行动比以往更有节制的。其中最极端也是最激烈的当属法国的巴黎公社运动,它虽然被迅速镇压但标志着世界上出现了有组织的、独立的、政治性的、社会主义的群众性工人运动。在这段时期,资本主义统治结构也发生变化,那就是美国和日本的崛起。在美国内战中作为对立方的南方,实际在经济上算是英国的半殖民地,大部分原棉都提供给英国,并实行落后的农奴制度。内战的结束和北方的胜利驱逐了阻碍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因素,美国的资本主义开始以戏剧性的姿态突飞猛进,美国历史进入了“强盗贵族”时代。而这段时期的日本为了摆脱民族危亡的危机,在保留古老的包括天皇在内的机制下实行全面西化,即“明治维新”运动。通过这一场等值于资产阶级革命的运动日本成功跻身到资本主义统治世界之中。

  对于胜利者来说欧洲人对世界的统治从来不曾像19世纪第三个25年那样全面和绝对。这个年代是属于胜利者的进步之歌,而对于失败者来说则是一曲困惑之歌。世界上处于从属地位的在欧洲统治下被迫进行“西化”和正处于“西化”过程之中。“西化”似乎成为这些失败者的唯一出路,而向西方学习不只是亦步亦趋的模仿西方,同时意味着和西方合作来对付传统势力。在印度,“西化”造就了印度解放斗争的领导人物、意识形态和行动纲领。但是在他们破坏旧世界的过程中却并没可能去创造一个新的世界,这个来自于西方的“进步”并不属于他们的世界,他们大多数人仍然怀疑他们是否需要这种“进步”。在进步面前,失败者陷入困惑之中。这种进步所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人口的大量流动,从农村到城市,从国内到国外。而这种人口流动是与工业化如影相随的。工业经济和新兴城市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先进城市与落后农村之间逐渐拉大的距离则迫使农民们离乡背井,远走他方。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内部逻辑,它的发展是以摧毁稳定的农村为基础的。

  《资本的年代:1848~1875》读后感(六):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 ——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读后

  去年音乐剧《悲惨世界》曾经在国内引起很大的争议,由于某公知将其历史背景称为法国大革命,后来被人纠正告知应该是1848年革命。霍布斯鲍姆将这一年的革命,称为从法国大革命开始的革命时代的终结。以此为标志,欧洲开始了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这也是他的《资本的年代》的主题所在。

  在霍布斯鲍姆看来,十九世纪资本主义的发展史依然是以欧洲为中心,并将这段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寂静但对外实施扩张的纪50年代,比较动荡的19世纪60年代,以及经济繁荣与经济萧条交替出现的19世纪70年代。第三部分包括了19世纪第三个25年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横断面。

  就像上部《革命的年代》一样,霍布斯鲍姆用了一章来总结革命时代的历史,这是资本年代的历史背景。只不过上部书这部分是作为第一章,而这部书则单独作为一篇,第二篇《发展》共九章,第二篇《结果》共七章,和上部一样共十六章。在这部书中,霍布斯鲍姆描述了资本主义的全球性胜利,是1848年后数十年历史的主旋律。这是信仰经济发展依靠私营企业竞争、从最便宜的市场上采购一切(包括劳动力),并以最高价格出售一切的社会的胜利。

  从十八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开始,到1848年革命,欧洲持续动荡了近半个世纪,这场席卷欧洲的革命,动摇了传统的王权统治,但是也同样威胁到了新生的资产阶级政权。因此,在资产阶级的凯旋时刻,正式主持资产阶级秩序的人物,在普鲁士是一位极其反动的乡下贵族,在法兰西是一个冒牌皇帝,在英国则是一连串的地主贵族。对革命的恐惧不是无中生有,而是根深蒂固,这说明资产阶级缺乏基本安全感。

  对此,我们只能说倘若社会秩序真的面临被破坏的威胁,倘若社会秩序所依赖的伟大原则遇到严重的危险,那么,我们可以肯定地说,那些最激烈的社会反对派人士,以及最热情的共和主义者,就会率先转投保守党阵营。在卷入革命的主要社会团体中,就像我们见到的那样,当私财产受到威胁时,资产阶级宁愿保持社会秩序,而不愿冒险去实现自己的全部计划。面对“红色”革命,温和的自由主义者遂靠向保守主义者。

  苦茶案,这点在中国历史上也不难发现类似的事情。比如,中国资产阶级对于国民党政权的支持,以及对于共产党的仇视。当然,在革命胜利后,资产阶级就立刻卸下仇视的态度,并迅速依附到政权之中,成为新的统治阶级的一部分(荣氏家族)。九十年代,新兴的资产阶级在经济大潮下,迅速放弃了革命的姿态,用实际行动来支持政权的合法性,都能看得出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某种意义上毛泽东对他们的判断还是令人震惊的正确。

  探险是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探险不仅意味着求知了解,而且意味着发展,可以把未知,也可说是野蛮落后带向文明与进步的辉煌中;让赤裸的野蛮生灵披上由慈善机构在博尔顿( Bolton)和鲁贝生产的衣裤,为他们带来伯明翰生产的货物,如此必定也会把文明同时带给他们。同样世界也就因此被分为两个世界:一是对它们的国家或对它们成立国家的愿望几乎不存在什么怀疑的民族(而且不论其对与错);一是对它们的国家或对它们成立国家的愿望存在相当多疑问的民族。

  有些民族—大的、“先进的”、一致公认的民族,当然包括思想家自己的民族一是历史命定的胜利者或将成为生存竞争下的优胜者(如果这些思想家喜欢达尔文术语的话),其他民族则不然。不过,这种论点绝不能简单解释为是某些民族意欲压迫其他民族的阴谋,当然未被承认的民族的代言者也不能因为有此看法而受到责难。这种论点之所以不是阴谋,是因为它既反对异民族的地方语言和地方文化,也反对本民族的地方语言和地方文化;同时也因为这种论点并不主张消灭地方语言与文化,只是要将它们降格,从“语言”降为“方言”。

  “民族欧洲”的思想家们对付小民族的民族愿望只种择:认他们的合法性,甚至索性否认其民族的存在;把他们的强烈愿望变成要求地方自治的运动;将他们作为不可否认但又不能处理的事实接受下来。

  从以上叙述可知,遭资本主义世界践踏的社会和国家,在与资本主义世界取得妥协这点上,是失败的。它们的统治者及精英很快便明白,单纯拒绝接受西方白人或北方白人是行通的;即使行得通,拒绝也只会使他们的国家永远处于落后状态。至于那些被西方征服、主宰和统治的殖民地,它们没什么择余地:它们的命运是由征服者决定的。

  关于世界的改变,这固然是历史发展的结果,但也不妨是资产阶级自我塑造的过程。与传统的贵族社会不同,资产阶级从产生就开始表现出极其不同的文化品位。比如在家居使用上更加注重结实耐用,而不是关注于装饰和艺术。同样,对于艺术欣赏上,他们将钢琴作为家庭必备的乐器,但是并不是每个资产阶级小姐都有闲暇,像奥斯汀笔下的那些拥有才情的小姐,她们甚至已经可以进入到商业管理的行业之中。至于说知识分子,不像过去宫廷和贵族豢养御用文人,资产阶级也会举办一些沙龙,邀请一些知识分子加入,不过很显然这些文人除了调节气氛,并不能带来多少的利润,所以对于哲学家来说,最好的生活莫过于继承一位资本家的遗产,然后可以自由地研究,就像叔本华、卢卡奇或者维特根斯坦。再不济,就只能追求一位资本家的千金小姐,从而获得财产上的资助。

  当然,作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是开始于革命的结束,他也需要面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黄金时代成为了资本主义口耳相传的美好时代,人们对于这样的时代念念不忘。因此,霍布斯鲍姆总结这个时代,自由主义的胜利时代开始于革命的失败,结束于漫长的经济萧条。

  《资本的年代:1848~1875》读后感(七):革命尚未成功

  1848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不仅因为这一年爆发了欧洲自由主义革命,更因为这一年是马克思主义诞生元年。不夸张的说,这一次的革命之火燃起了整个欧洲的热情,动员国家数量之多前所未见。然而,耐人寻味的是,革命的经过各各不同,但结局却出奇的相似,都是经历了短暂的胜利后迅速失败。

  何以革命的兴衰都如此惊人的迅速,从革命者自身也许能找到答案。在由大多数农民组成的欧洲各国中,对于革命而言,农民本就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因其数量最大,积怨最深,发动农民的参与可以视为是革命成败的关键因素,但又因农民的软弱短视,一旦缺乏有力的领导,很难说能够有效的组织起来,而这一点专制主义者甚至率先注意到。于是,专制主义者竟无耻的以废除本已无法继续推行的农奴制为优惠将农民系数收买,最终农民退出了革命。

  如果说农民背叛革命的行为是由于其短视,那么本应领导革命行进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所作所为则可被称作虚伪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既有能力又有思想,但却被社会顶层所拒绝和歧视,加上其本身固有的激进的抗争意识,由其领导革命是再适合不过了。然而自恃聪明过人的他们,居然也禁不住专制主义的糖衣炮弹,仅仅以数个开放给他们的社会要职就能将其笼络收买,十足可悲,他们也因此丢掉了革命最初的理想。

  当私有财产受到威胁时,资产阶级宁愿保持社会秩序,也不愿意冒险去实现自己的全部计划。于是,当一直举棋不定的资产阶级温和派在专制主义流血革命理论的鼓动之下,其中的“自由”一方面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向保守一方投降。

  最终,革命仅剩下当时远未成熟的工人阶级,他们既不像农民依附于土地,也不同于资产阶级那样依附于私产本身。他们一无所有,又迫切渴望改善生活,其革命的目的仅仅是期望多得到一块面包而已。正如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所说“年轻幼稚的工人阶级刚刚从劳动贫民、独立作坊和小商店主人之中独立出来,正因为如此,他们只把目光完全集中在经济要求上,这几乎是最无知和最不可靠的做法。”工人们天真的以为当自己生产的产品远大于其需要时,资本家轻易地就能满足其诉求,殊不知资本家宁愿倾倒掉所有牛奶,也不会向工人阶级施舍一分。要知道,没有政治要求,就不会有革命,哪怕是最单纯的社会革命。

  正如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说的那样,“只有在激进主义者足够强大且与群众运动足够密切,能够进而推着温和主义者前进或甩开他们自行起事时,革命才会蓬勃发展。”显然,1848年的革命条件尚未成熟,失败在所难免。

  即使这样,革命仍旧带来了许多好处:国家统一、自由主义盛行,它们强有力的推动着资本主义世界迎来全球性的大繁荣。工业国家野心膨胀,各国不再害怕避免战争,他们尔虞我诈,不讲信用,凭借不断翻新的科学技术将资本主义推向盛极之巅。德国强大、日美崛起、英国窥探、法俄蓄力,迎接它们的将是以殖民侵略为开端的帝国主义时代。

  归根结底,资本主义世界是心虚的,他们唯恐人民的觉醒和反抗,无休止的贪婪使他们夜不能寐,他们的担忧和不安时刻鞭打着自己若不用力压榨人民,便会立即遭受灭顶之灾。难怪艾瑞克·霍布斯鲍姆会这样形容道,“对自由主义世界来说,为了进步,为了自由,更不必说为了财富,不安全感是必须付出的代价,而持续不断的经济扩张,使这种不安全感被限制在可以忍受的程度内。”

  想必,资本主义世界不曾设想到,由于人民长久以来痛恨由庸才、虚伪和利润统治的时代,在未来几十年内,随着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社会主义理想将带来前所未有的威胁与挑战,不间断的社会革命幽灵将更加频繁地闯入信心十足的资本主义世界中,到那时,资本主义世界发出的恐惧、仇恨之声将会更加歇斯底里。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资本的年代:1848~1875》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