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我的帽子》是一本由(美)乔恩·克拉森 文/图著作,明天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2.80元,页数:40页,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这不是我的帽子》读后感(一):被打碎的侥幸
好的绘本一定是多元化的,它给你的阅读和思考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可以概括,你从每个方面来谈论它,都可以引申出长篇大论,哪怕它只是几页画,哪怕它的字数那么少,比如这本《这不是我的帽子》。
这是一个关于帽子的故事,这也是一个关于侥幸心理如何被打破的故事。小鱼趁大鱼睡觉时偷了大鱼的帽子,他想着:
“他可能睡很久都不会醒”
“就算他醒了,可能也不会发现帽子不见了”
“就算他发现帽子不见了,可能也不知道是我拿走的”
“就算他猜到是我,他也不知道我去哪里了”
“已经有人看到我啦,不过,他说他不会告诉任何人我去哪里了”
……
怀着如此多的侥幸心理,小鱼即使知道偷帽子不对,知道帽子不属于他,他还是戴着帽子急急忙忙的躲到又高又密的水草丛中去了。
可是,如作者所说,小鱼可能得逞,不过,只是“可能”而已。作者很有意思,他用文字描述侥幸,用图画打破侥幸。
小鱼觉得“可能也不会发现帽子不见了”的画面,是酷酷的大鱼眼珠向上,发现自己的帽子丢了。
小鱼觉得“可能也不知道是我拿走的”的画面,大鱼面无表情眼神凌厉的看着前方,似乎发现了什么。
小鱼觉得“他也不知道我去哪里了”的画面,大鱼已经动身去追了。
小鱼说他丝毫不担心有人告密的画面,小螃蟹已经毫不犹豫的出卖了他。
然后大鱼也游进了水草丛,我们不知道茂密的水草丛中发生了什么,后来,大鱼戴着帽子酷酷的游出来,而小鱼,谁知道他怎么样了呢?
我的观点
关于幽默,这本书有一种酷酷的幽默,大鱼面无表情,老神在在。小鱼很话痨,因为他的一切心理活动就是侥幸侥幸侥幸……可能可能可能……不确定不确定不确定……所以他一面说服自己一面给自己辩白,打酱油的小螃蟹见风使舵,出卖小鱼的姿势很有一种殷勤的喜感。
书的主色调是黑色的,幽默的基调也是黑色的,一直觉得幽默是一种可贵的品质,而冷幽默,是一种智商+可贵的品质,无论是表现冷幽默还是欣赏冷幽默的人,那种会心的酷酷的趣味感觉,真的很宜人。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大了点,给他看这本培养一下冷幽默,再给他看一下《蚯蚓的日记》学习一下吐槽。
关于心存侥幸。这本书就是在打破侥幸呀,过程中打破,结局中打破,一切侥幸心理都在事实面前烟消云散。占有别人的东西,这个成功的可能性真的太小。
关于东西的归属权。也许在这本书之前,你还没有给孩子看过哪本绘本中涉及“偷”的概念。那么这本书是个好机会,借由这本书,你可以和孩子探讨一下,物品所有权的问题,关于能否对别人的东西不告而取,关于能否以自己比别人更适合这东西而占为己有,关于被偷走的东西是否要追回,等等等等。
有图版评论: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MjAxNjQ2NA==&mid=207511062&idx=1&sn=19dc42d7c7b165cf84d678a183c6431f#rd
————————————————————————
更多精彩绘本评论,尽在绘本妈妈订阅号,微信号:huibenmm
《这不是我的帽子》读后感(二):小盆友的小心思
这不是我的帽子
2015/1/21
这本书真的是超级超级的酷。大鱼酷酷的,小鱼萌萌哒。黑黑的颜色也酷酷的。里头的那个小鱼就是个小孩子嘛,皮啊!偷偷的摸摸这个呀,捣腾捣腾那个呀。他偷了一条大鱼的帽子,满心以为大鱼不会发现,发现了帽子没了也不知道是他偷的,知道是他偷的,也追不上他啦。打好小算盘的小鱼呀,他都想好了,这一定是一场精心策划过的。
然后呢,大鱼呢?当然是什么都知道啦。还有一个好玩的人物就是那个告密的螃蟹,简直就是看戏的。我们这些读者呢,也来凑这个热闹。
书里面最最好玩的就是大鱼的眼睛了,一闭,一睁,向上一挑,一拧,哈哈哈哈哈,大鱼没说一句话,他什么都知道啦,我们也什么都知道啦。还有那点点的气泡,睡觉时候舒适呼吸的气泡,醒了时候的气泡,帽子不见时疑问的气泡,生气时的气呼呼长串气泡。大鱼的咕噜咕噜的大片泡泡,小鱼的点点气泡。
小鱼的内心独白,就像一个顽皮的小孩闯祸了自我安慰,以为谁都不会发现的,洋洋得意。可是这些小伎俩大人一下子就看穿了。偷了人家的帽子还有很多的理由呢。还没有和小盆友们分享过这本书,他们应该会非常喜欢吧。他们就是那条小鱼啊,身体里都藏着一个捣蛋鬼吧,按捺不住的心痒痒。读到小鱼的话,他们会哈哈哈大笑吗,他们会担心大鱼把小鱼捉住吗
故事的结尾是开放的,只知道大鱼拿回他心爱的帽子,小鱼呢,不知道呀。被吃了,被暴打了一顿,还是乖乖的人家的帽子还给了大鱼,小盆友们有他们的奇奇怪怪的想法吧
拓展活动:
折纸:折帽子;游戏:你的帽子不见啦
这是一个自然正当v.s自然权利的故事。帽子戴在大鱼头上不合适,但是戴在小鱼头上是合适的,所以小鱼得到帽子,是自然正当的。然而人类习惯于把占有的权利当做是自然正当,于是发明了所谓“自然权利”,就像大鱼的独白:虽然这顶帽子戴在他头上是那么小,但毕竟是他的帽子呀!
施特劳斯曾经这么评价美国的民主和资本主义:不顾他人的需要占有一切,且以为正当。
可惜施特劳斯的呼声在资本主义这头野兽面前,是那么苍白无力。这样的故事,可以得到美国人的金奖赞同。
可悲。
而更可怕的是,我们的儿童从小就要接受关于“自然权利”的教育,承认那些不顾他人需要占有一切的行为是正当的……
《这不是我的帽子》读后感(四):一顶帽子开始的故事:带你认识讲故事的天才
作者:朱丹
乔恩•克拉森,世界童书界一颗璀璨新星。2011年,第一部作品《我要把我的帽子找回来》获得2012年苏斯博士奖银奖。2014年,《这不是我的帽子》、《神奇的毛线》横扫凯迪克大奖。今年,《山姆和大卫去挖洞》再次摘得凯迪克银奖。
有时,我常在想,本土原创绘本和国外绘本差距在哪里。曾一段时间,爱国心泛起,我尝试给女儿读大量本土原创绘本,实在话,大多故事幼稚,结构松垮。童趣,不等于幼稚。陶行知先生有首小诗:人人都说小孩小,小孩人小心不小,你若以为小孩小,你比小孩还要小。换言之:不要以为我小,好骗哦!其间,偶有几本喜欢的,也是台湾著者,本土也算有两位,有机会介绍给大家。
回头,再来看乔恩•克拉森作品。他的作品大多带有一抹暗黑色彩,有着英伦式的幽默。我曾在为同事们做“奇思妙想的图画书”分享课时,分享过《这不是我的帽子》。绘本中的图、文关系很有意思,不是相互补充,而是对比反差。其实,图文讲述不同故事的,《母鸡罗斯去散步》一直为诸多阅读推广人奉为经典。但《这》中还存在着第三个故事。感兴趣的读者不妨到图书馆借阅。相信作为成人的你,也会不禁莞尔一笑。记得本书的书封上赫然印着:售出13国版权,揽下全球19项图画书大奖。虽说奖项不能代表一切,但是一举囊括这么多大奖的绘本至少不应该错过吧。
其实,一直有思考阅读绘本,到底希望为孩子带来什么,许多读者咨询,我小朋友不爱吃饭,习惯不好,应该看什么书?更甚是,小朋友不爱看书,应该看什么书吗?书,不是灵丹妙药,不会包治百病。
当然,不可否认,阅读给了我们不同的体验感受。读100本书,1000本书和10000本书的人,所看到的世界和对待世界的方式肯定是不一样的。
所以为了能让孩子以后读上10000本书,我们现在能做的是什么——让孩子爱上书,从书中体会到快乐。
谨此而已,与君共勉!
第一本快乐的书,就从乔恩•克拉森开始吧。
《这不是我的帽子》读后感(五):史上最黑暗童话——儿童安全教育绘本
据《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统计监测报告显示: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率正在持续走低。从2010年的全年犯罪人数68198人,到2016年的35743人,减幅高达47.6%。另外的两个数据也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一个是2016年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99.9%,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已达100%。另一个是 2016年全国孤儿人数比上一年减少了9%。可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抑制未成年犯罪上的重要作用。
图片来自网络很多家长误认为是非观、道德观要等孩子逐渐成熟以后再向他们灌输。然而科学研究发现,宝宝从出生两个月就开始建立自己的是非观,三岁的时候道德观也开始产生。之后的生活学习都是在此基础上的一步步巩固加深。在孩子成长的黄金时期,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是非观、道德观非常重要,如果错过并形成错误的观念,很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有的家长会说孩子年纪太小,很多道理告诉他们也听不懂,教育根本无从下手。世界各国的教育家、儿童作家、插画家也意识到了这个难题,于是他们针对少儿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安全教育问题创作了浅显易懂又发人深省的作品。乔恩·克拉森的绘本《这不是我的帽子》,和玛丽·豪威特编著、托尼·迪特利齐绘制的《蜘蛛和苍蝇》就是其中杰出的两部作品。
《这不是我的帽子》作者:乔恩·克拉森 定价:32.8元《这不是我的帽子》 讲述了一个盗窃与捕获的故事。乔恩·克拉森用黑色的封面、黑色的画面、黑暗的内涵展示了自己的黑色幽默。告诉孩子们万事都不要存有侥幸心理,偷了东西迟早要被抓,做了错事迟早都要还。 乔恩•克拉森的第一部作品《我要把我的帽子找回来》一举获得苏斯博士奖银奖。紧接着他就创作了这个新的帽子故事——《这不是我的帽子》并荣获美国绘本最高奖项凯迪克金奖。
《蜘蛛和苍蝇》作者:玛丽·豪威特/托尼·迪特利齐 定价:35.8元和《这不是我的帽子》同样获得凯迪克大奖的还有这本同样黑色的黑暗童话——《蜘蛛和苍蝇》。这是一本初看封面有点吓人,再读故事精美有趣,到了结尾振聋发聩的儿童图画书。一本书中囊括了很多小朋友容易犯的错误,比如不能坚持自己的想法,容易被花言巧语欺骗等。《蜘蛛和苍蝇》是200多年前玛丽·豪威特写下的著名寓言诗,托尼·迪特利齐用自己的画笔将它改编成了绘本,一段跨越时空的对话成就了这部儿童安全教育的经典之作。
我们的第一个故事《这不是我的帽子》从大海开始。在黑暗的海洋深处有一只小鱼,他趁大鱼睡着的时候偷走了人家的帽子。作为一个小偷,他心里自然忐忑不已,于是就开始一边游一边安慰自己。“他可能睡很久都不会醒。”“就算他醒了,可能也不会发现帽子不见了。”“就算他发现帽子不见了,可能也不知道是我拿走的。”“就算他猜到是我,他也不知道我去哪里了。”“就算有人看到我,也不会告诉任何人。”游着游着他找到了一片又高又密的水草,他想这下一定安全了。
选自《这不是我的帽子》可事实真的和他想的一样吗?其实在他以为大鱼不会醒的时候大鱼已经醒了,在他以为大鱼没有发现帽子丢了的时候大鱼已经发现了,在他以为看到他的小螃蟹不会告诉大鱼他在哪时,小螃蟹已经说了,在他以为躲在水草里就安全的时候,大鱼已经看到了他。
选自《这不是我的帽子》故事的最后,大鱼找到了自己的帽子,而小鱼去了哪里?是逃跑了还是被吃掉了已经不重要了。小鱼觉得这个帽子太小不适合大鱼而适合自己,他用这种自欺欺人的话给自己偷盗找到了借口,而之后一系列的侥幸心理也都是在骗自己。不管理由听起来多么正当,别人的终究是别人的,想占为己有迟早会被发现。
选自《这不是我的帽子》第二个故事《蜘蛛和苍蝇》从一座阴森恐怖的老宅开始,这座老宅就是口蜜腹剑的蜘蛛的家。“可否请您到舍下一坐?”邪恶的蜘蛛对路过的苍蝇小姐说,他绅士地弯下腰指着自己的城堡。苍蝇小姐非常警惕,她早就听说蜘蛛会把路过的昆虫统统抓回家吃掉。
选自《蜘蛛和苍蝇》蜘蛛用柔软的床诱惑她去休息,苍蝇拒绝了。蜘蛛又用满桌的美食诱惑她,苍蝇又拒绝了。
选自《蜘蛛和苍蝇》于是蜘蛛开始夸赞苍蝇小姐的美貌“您真是聪明又风趣,翅膀像轻纱那样漂亮,眼睛也神采奕奕!”这次虚荣的苍蝇没有经得住诱惑,她满脑子都是自己美丽的绿色身影和明亮的眼睛,就这样晕晕乎乎掉进了蜘蛛的陷阱。
选自《蜘蛛和苍蝇》美丽的苍蝇小姐成了蜘蛛的盘中餐,再也没有走出黑暗的老宅。她经受住了舒适和美食的诱惑,却最终被甜言蜜语所骗。已经变成灵魂的苍蝇捶胸顿足地看着自己的墓志铭:“对阴险狡诈的坏人要警醒,不要去看,不要去听,不要敞开你们的心灵。”
选自《蜘蛛和苍蝇》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而最终走向犯罪的孩子多是因为经不住各种诱惑和别人的唆使。安阳市公安局北辰分局曾经侦破一起由5名未成年人“结盟”的网吧盗窃案,而盗窃的动机只是因为沉迷于游戏把身上的钱花光了却还想继续玩。最终五个人被警察抓获并缴获被盗手机1部、被盗摩托车一辆。5名嫌疑人最小的只有13岁,最大的15岁。
除了因为被骗被诱惑走上犯罪道路,更多的孩子因为一颗糖果一句谎言而被拐卖。据中国之声《央广夜新闻》报道“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每年失踪儿童有20万人左右,找回的只占0.1%。”20万孩子失踪了,最终找回的仅有200人,无数家庭因此破裂,无数父母穷此一生踏上寻亲之路,无数的孩子一生再也见不到亲身父母。
童话是黑暗的,道理是明了的。不要苍蝇的虚荣心,不要小鱼的侥幸心理,不像苍蝇一样被欺骗,也不像小鱼一样去盗窃。无论法制如何健全,无论警方的侦破技术如何先进,父母的教育永远是预防伤害和预防犯罪的第一步。在孩子还没有被伤害之前保护他们,在孩子还没有铸成大错之前制止他们,是每一个父母应尽的义务。
全部书评首发于“右右在路上”公众号(YOUYOU_ONTHEWAY),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