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钟表馆事件》经典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7-09 05:0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钟表馆事件》经典读后感10篇

  《钟表事件》是一本由[日]绫辻行人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44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钟表馆事件》读后感(一):将馆的特性发挥到了极致

  钟表馆

  我心中馆事件第一神作,在这本书中,虽然少了点010招牌式的叙诡,但却将建筑本身的概念性近乎于完美体现了出来。所谓建筑,其实就是人类将自身与外界隔离的工具,人类靠自己意愿对建筑进行设计,从某种意义上,建筑本身即是其设计者或主人的心于现实中的投影,封闭畸形的心造就封闭畸形的馆,而这本书在这一点上体现得格外有力,在书中,我们看见,封闭的不仅仅是空间,畸形的也不仅是馆的构造,甚至连时间都在这里被扭曲,而这又何尝不是当年的馆主古峨伦典心中的悲愿造就的呢?馆作为载体,正如本书中所言,承载着其主之“噩梦”,馆亦为人心,乃封闭扭曲之物,而于其中的死亡,或许才显得正常吧。

  《钟表馆事件》读后感(二):时间逶迤

  一口气读完,最大的感觉反而是——时间,真是个可怕东西

  一开始买下这本书,是想为晚自习找些事做,在书店闲逛时看见一直听人说却从未看过的绫辻行人,就简单决定买下来。选择钟表馆,也只是因为这个版本的它的封面,是我喜欢颜色

  谁知道开始就停不下来,看完几十页后忍着做完了作业,期间不停回想情节。飞快得完成任务,做完复习,晚自习时间已经所剩无几,那天晚上,熬夜看完了整本书。

  从没有想过,会有一本书用如此手法调侃时间。时间之岭逶迤而庄严,在不自觉内心深处,充满了因为不可控而得出的敬畏,但是,书中人却用尽精力去算计时间,虽然最后的结局是如此,但是无论是以一腔孤勇报复的她还是无端卷入的我都应该是不为此后悔的才对。

  坍塌,死亡。等到一切都化为乌有,只有时间依旧逶迤。

  《钟表馆事件》读后感(三):如何以最快速度找出凶手

  全书四百多页,当看到300多页的时候就已经算出谁是凶手以及大致的手法了,铁别地有成就感。感觉读本格推理小说就像做数学应用题前读题一样重点在于提取和处理有用条件,而其他无用的叙述文字完全可以一目十行

  有用条件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就是凶手身份。一般正常来讲,在凶案发生之前和之后的一章,作者基本上就会让所有人物登场,凶手必在其中。两个基本点是犯罪时间和犯罪地点,这两点往往所用文字很少且分布比较散乱,收集起来很费力,往往容易被一眼带过,读过即忘,因此最好是用表格加以归纳。如果一个人或几个人在正确的犯罪时间出现在正确的犯罪地点,那就是凶手无疑。正因为时间和地点太重要,所以作者往往会在这两点上用尽欺骗和误导的手段,一般人要识破这些手段也不太容易。我的经验根本不要花时间去尝试破解,而是采用单刀直入方法

  第一步 列出完整的初始人物清单

  第二步,通常在给定的初始时间和地点上一定是不会发现凶手的,(即使有也是被冤枉的,所以可以排除此人)因此按一定的精度将时间往前往后拓展,看有谁会进入视野。比如犯罪时间是精确到分,那就前后推移小时或一小时,如果是精确到天,就前后推移一到两天,假如没有新的发现就再继续拓展直到有人物被框进这个时间点。

  第三步,收集死者临死前出现过的地点。再与第二步拓展后的时间进行交叉,在交叉点上出现的人便十有八九是真凶。

  当然也有可能出现一个以上的交叉点都有人,那就要仔细挖掘其他条件再来推测,但毕竟此时目标数量已经大为减少,解题难度也随之降低很多。

  至于找出的真凶有多么不可思议出乎意料没关系,因为犯罪动机这种纯文艺活儿都是留给文学青年探索的。况且此时你可能才读到小说一半多一些,可以拥有足够多的时间,带着足够自信轻松心态在剩下的文字当中去进行充分地联想。

  《钟表馆事件》读后感(四):《钟表馆事件》是否评价过高?

  这是我读的第一本ゆきと的小说,新本格掌门和旗手,深受岛田庄司的赞赏与提携,馆系列里评价最高的一部,45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赏的获奖作品。种种荣誉加身。可能是对钟表馆的抱有的希望过高,读完全文后,竟然有一丝失望

  首先不得不承认,从想法创意上来看,钟表馆事件确实是一篇佳作。毕竟是1991年出版的作品,在那个年代,能够想出通过调整时间的走动,制造不在场证明这种诡计,不得不令人折服于行人夸张的想象力巨大脑洞中。从情节上来看,全书节奏明快,不拖泥带水,作者所营造的紧张感与恐怖感让人不由深陷其中。108座钟表声音同时响起,也更加突出了钟表馆的诡异氛围。血腥的杀人事件,恐怖的画面,至少在体验上,能够抓住人心,让人有不断阅读下去的欲望。最后的解谜阶段,由季弥是凶手这样的结论,看起来没有任何可以推翻的余地,所有的作案时间,以及关键证据的指向,符合情理的杀人动机,最后为了守护自己女神,跳楼自杀。如此感人至深答案摆在面前。可是就是因为太过于完美,所以最后的凶手一定不会是由季弥。这应该是所有看过日系推理的人都会猜测到的结局。最后的疑点谜底的揭开,也让人不由得大吃一惊,行人本格推理的功底也显现的淋漓尽致。也许这也就是《钟表馆事件》能够取得成功的最大的原因吧。

  接下来,说一下让人觉得有一些失望的地方

  首先,是一位豆瓣大神所提出的,“全书巨大的漏洞”闰年的问题。因为闰年会多一天,所以日期就会出偏差。所以1989年8月5日=1992年8月4日(馆),此处是大神指出。(膜拜中)最重要的支撑全书的诡计,出现了这样的漏洞,是此书的最大的败笔所在

  其次,所有犯罪的形成的条件过于主观,这可能也是这本书最受争议的地方。如果不是赶上了台风这样极端天气,岛田洁可能就不会成为伊波纱世子的全程证人。如果江南孝明没有把所有案件发生的时间记录下来,在集体都处于阴暗环境以及安眠药作用下,又有谁能记清每个人明确的死亡时间呢?这样的话,伊波纱世子所有的时间上的不在场证明也将无从谈起。还有杀人环境。在每个人都有可能面临被害的局面下,最安全做法一定是大家呆在一起。一旦有什么意外,其他人都可以察觉到,即使凶手是馆内的人,也不会轻易得手。可是作者为了保证凶手可以按照自己的杀人计划进行下去,依然是把每个人分散不同房间,以便让凶手的目的得逞。

  最后也是最让我失望的一点,岛田洁,这个侦探在全书中的作用,旧馆内发生的所有血案,都无法去阻止。如果最后不是福西恰巧幸运的活下来,告诉他是被伊波纱世子推下楼,是不是就不会将怀疑对象定为伊波纱世子,从而推翻由季弥是凶手的结论。侦探的参与程度太低,破案的契机也是依靠主观与运气,不免让人有些失望。

  当然,以上所有的对于“失望”的分析,或许过于较真与现实化,毕竟是一本推理小说,如果处处都显得那么合理的话,可能也会失去文学作品的乐趣吧。对于像我这样推理作品接触不多的小白来说,《钟表馆事件》还是值得阅读与推荐的作品。

  《钟表馆事件》读后感(五):【钟表馆事件】读后感

  在还没有看这本书之前,该书的名气就已有所耳闻,一部钟表馆让绫辻行人封神,馆系列更是奠定了他在推理届的宗师地位。初看钟表馆是时。 首先翻看了书里面夹的结构意图和人物列表,再翻翻这本书,哇好厚,想着这么多人物可能看到底都不一定能记清楚谁是谁。 其次比起说松本清张擅长的是解密环节的大笔墨渲染和东野圭吾倾向于动机的挖掘,那么零食(绫辻行人粉丝给的绰号)最擅长的就是环境气氛的渲染和读者代入感的处理,让你置身书内,读着读着感觉就像自己也处在那个封闭的小空间里一样,紧张而刺激。板着我倒要看看作者有多牛逼,让这本书有这么高的评价的态度开始阅读,刚开始无非就是各个人物的出场和介绍过程,虽然平凡无奇,但在一些不经意交代实际上埋藏了日后破案的线索,而这些细微的线索可以说贯穿了解密之前的所有阶段,对于有了一定推理文学阅读量的我来说,还是留了一些心眼。然后故事达到了高潮部分,眼见瓜生和江南破解了密码(虽然我也猜到了)快要到达真相的时候,凶手掐断了他们的幻想。使得读者从快要柳暗花明境地一下子又毫无思绪,顺便一提,瓜生这个人物可以说塑造得非常完美了。我暗做聪明,自以为已经猜到了凶手,而作者留下的所有线索也开始指明凶手就是这个人。 接下来的解密篇把我打的鼻青脸肿自以为是的我原来只是作者玩弄的木偶,伴随着绝妙的诡计揭开的同时剧情开始了完全的逆转。然后我就这样,目瞪口呆的迎来了最终的噩梦的终焉。原来前文所有的线索从一开始就为了误导读者,不得不说零食下了一盘很大的棋。我觉得这本书最精彩的部分应该属于诡计的本身(钟表馆的结构)和那首暗示命运的诗,完美解释了所有的内容。而钟塔的华丽倒塌为这个荒谬闹剧画上了完美的句号,却更加添加了悲剧色彩。 最后总结一下书中的精彩部分: 1,钟表馆本身的设计。 2,文中各个阶段埋藏的线索。 3,人物矛盾的处理。 4,绝妙的诡计。 5,结局的完全逆转。 可以说,这是一本纯粹的新本格推理作品,喜欢推理文学的朋友们一定不要错过~~~

  《钟表馆事件》读后感(六):宏大之下的温柔

  一直断断续续,这几天终于把钟表馆读完了。看过之后能让我如此畅快的小说不多,不过《钟表馆事件》绝对算得上一本。

  钟表馆,通过双重暴风雪山庄的模式,一方面把无人生还的屠杀隔离开,另一方面把推理过程与外部环境大体分隔开。从而在科技先进时代,对一些“开挂”的刑侦手段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限制

  从这个名字,就隐隐能猜出密闭空间对事件显得扰乱。各处细节穿插的恰到好处,一些人物反应表现相当合理,这也让我可以不去考虑一些逻辑上不太通顺的地方。甚至于黑预言什么的,亦或是太太女儿的提及程度太低的问题。

  当最后揭晓建馆目的,这种病态实现女儿心愿行为,着实是伤感中透露着温柔。不过毫无疑问,当迷题揭晓,从十年前的建馆,到往事误解和矛盾,到后来社团成员反映和表现,当这一切的一切解开的时候,能让人享受,那便是钟表馆成功的地方。只此一作,绫辻无愧大师知名

  《钟表馆事件》读后感(七):所有谜题解答 钟表馆事件

  1959

  古峨伦典与时代结婚。占卜师预言时代会在二十八岁生日之后去世。

  1964/8/5

  两人的女儿永远降生,与时代的生日是同一天。

  1971

  时代逝世。占卜师预言永远会在十六岁生日之前去世。

  1974/8/5

  伦典在永远十岁生日的时候,搬进了由中村青司设计建造的钟表馆。

  1979

  永远自杀。伦典委托中村青司扩建钟表馆。

  1980

  钟表馆扩建工程竣工。伦典逝世。

  1989/4

  江南孝明进入稀谭社《CHAOS》杂志编辑部工作

  1989/7/16

  江南与已经以推理作家身份出道的岛田洁重逢,告知其自己即将造访钟表馆一事。

  1989/7/30

  《CHAOS》杂志的特别企划“镰仓·挑战钟表公馆的幽灵”正式启动采访组与W大学超常现象研究会的一行人抵达钟表馆。“钟表馆事件”拉开序幕……

  问:书中有没有图?

  答:有5张图,包括钟表馆旧馆、新馆的平面图,凶手出逃方向图,灵异现象的解释图。还有几张案发经过时刻表。

  问:本次事件有哪些超自然现象?

  答:占卜师具有预测未来能力,准确预言了时代会在二十八岁生日之后去世(147页)、永远会在十六岁生日之前去世(148页)、钟表馆将出现人死和房子崩塌的事件(51页)。

  问:本次事件的类型主要有哪些?

  答:暴风雪山庄,大型连环密室杀人,时刻表诡计(破解不在场证明),叙述性诡计。

  问:古峨伦典为什么要建造钟表馆“旧馆”?

  答:永远希望在16岁生日那天结婚,但占卜师已预言她将在16岁生日之前死亡。为了实现女儿的愿望,古峨伦典让永远从10岁开始住在钟表馆“旧馆”内,这栋建筑中所有的钟表都比正常时间走得快,走6分钟相当于正常时间的5分钟。古峨伦典要求女儿身边的人都瞒着女儿,不让她知道钟表馆的建筑特性,这样,只要再过5年,永远就会误以为自己已经16岁了,愿望就可以实现了。(408页)

  问:钟表馆“旧馆”建筑有什么特性?

  答:“旧馆”内108座钟表的运行速度都是正常时间的1.2倍(398页)。建筑具有自动光源、温度控制系统,可以模拟昼夜和季节的交替(406-409页),使生活在里面的人无法知道外面真实的气候和时间。建筑内有很多暗门,但不知道暗门的人将被完全禁闭在里面,无法离开建筑。

  钟表馆的房间布局、天花板形状等,都呈现出钟表表盘的图案。

  问:永远为什么在15岁生日前自杀?

  答:她外出散步时,听到几个小孩说到了当时的年份,从而明白自己生活在一个虚假的时间里,且明白了自己将无法在16岁生日那天结婚。(411页)

  问:钟表馆“新馆”建筑有什么特性?

  答:只是一栋普通的房子,恰好建在钟表馆“旧馆”旁边而已。钟表馆“新馆”在馆系列作品中的特殊意义在于,(到馆系列第9部为止)它是中村青司生前设计的最后一栋建筑。

  问:死亡人数是多少?凶手分别是谁?

  答:凶手是钟表馆的管理人伊波纱世子,她共杀死了10人,自己被建筑压死。钟表馆事件共11人死亡,4人生还。钟表馆“旧馆”的9人中,8人死亡,1人生还。

  问:事件发生的时候侦探在哪里?

  答:在“旧馆”内发生连环杀人事件的同时,鹿谷门实一直在别的地方,包括在“新馆”做客、到附近的村子里查找线索等。“旧馆”里的人几乎全死光了,鹿谷门实才第一次进入“旧馆”,到这时他才知道发生了杀人事件。因此,针对杀人事件的推理,全部是事后推理。

  问:时刻表诡计的手法?

  答:凶手在“旧馆”内杀人,诱导目击者记下案发时间。而在“新馆”中相应的时间时,又与侦探通电话、一起吃饭等等,从而证明在所有案发时间时,自己都不在旧馆内,从而获得不在场证明。由于“旧馆”内记下的案发时间都是按照“错误”的时间,一旦知道了钟表馆的特性,凶手的不在场证明全都是不成立的。

  问:为什么钟塔上的大钟没有指针(30页)?

  答:凶手在筹备阶段把指针去掉了,以防止别人知道钟表馆建筑的特性(413页)。出于同样的目的,凶手事后把108座钟表、控制季节和昼夜的系统全都毁坏。

  问:密室杀人和凶手消失的手法?

  答:钟表馆“旧馆”中的房间都有暗门,凶手通过暗门离开即可(310,320页)。“旧馆”有秘密通道与外界连通(359页)。

  问:钟表馆的结局如何?

  答:到了设计者预先定好的时间自动倒塌。(434-435页)

  问:鹿谷门实最华丽的一幕?

  答:“旧馆”的9人已有8人被杀,唯一的生还者——江南孝明被凶手关在了完全黑暗的小房间里。过了十多个小时,他听到鹿谷门实的亲切的声音,此时他以为自己是在做梦,因为鹿谷门实现在不可能在自己身边。但这不是梦,岛田洁——鹿谷门实先生确实来了。他得救了。(353-354页)

  《钟表馆事件》读后感(八):评价两极化的馆系列

  在读此书前,看到过不少与之相关的信息。新本格元年,领军人物,馆系列,代表作,评分高,评价两极化。因此便买了一本,评判下自己是否喜欢此类风格。

  之后谈谈结论。本格侧重于谜题,而本作的诡计就一个,馆内外时间差,如果事先知道便毫无秘密可言。从一方面来看,本作中所有的事件,几乎都是为了利用此诡计而存在着,的确是几乎完美地发挥了一个诡计所应发挥的最大效用。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也是因为谜题太单一而导致的凶手作案毫无智慧可言,同时为了保证谜题和手法不会出问题,作者设置了许多偶然性事件和十分配合剧情的角色,也忽略了一些不合理之处。

  我认为不合理之处有三个。

  一是凶手被活着的人看到过两次,新见梢那次,和瓜生与江南隔着玻璃看到的影子,至于被死者生前看到的许多次也有外貌描写。但他们提到了面具,提到了香水,提到了穿着,却没有人提过身高与行动体态。关于各角色的身高体态作者几乎都有描写,新见梢1米5很小巧,河原崎大高个,小早川很胖,光明寺高瘦,由季弥也是高瘦,如果有人提过身高,同时排除掉凶手不可能穿着影响活动且会发出巨大响声的高跟鞋,应该很容易就将许多人排除在外,也就不会引起众人巨大的莫名恐慌,也就不会出现众人互相猜忌的情节。

  二是,凶手在水里掺了低剂量的安眠药,以此来扰乱众人的时间感和行动,但此举并不能保证她能严格控制众人的活动轨迹。进入旧馆的入口如此狭长且唯一,同时大厅与3个通道连接呈开放状态,即便凶手带着监听耳机,但仍有一定几率被在内的人发现。如若被多人发现该如何反击和逃跑,逃跑的路线是狭长且唯一的走廊,如何保证不被搜索到秘道呢?去杀内海时,瓜生和江南正好都在大厅里趴着睡觉,凶手要么路过他们身旁去走廊,要么从门口马赛克钟表秘门进入走廊另一头。杀河原崎也是因为力量差导致没有一击成功险些失败,最后杀福西时更是疏忽大意。由此看来,凶手作案真的毫无智慧可言,纯粹是利用一个诡计作不在场证明,之后拼运气。

  三,凶手杀与陷阱事件无关的几人,都是出于他们可能发现了指证凶手作案的证据。结合第二条所说的,凶手作案本身就是在拼运气,为何还如此在乎会被发现?如果凶手真的担心自己作案失败,那么又为何如此大胆地使用这么不稳定的犯罪方式呢?只能说凶手强行太幸运了。还有,如果那几人并未发现诡计的秘密,凶手没有杀掉他们,那么无论是准点出馆还是制造血迹后提前进入(况且还有好多人活着凶手也不好完成长时间拖尸制造血迹等工作),时间都要比实际约定的早了半天左右,外面亮度是无论如何都对不上号的,这么多人也不能都打晕丢盥洗室里,凶手又该怎么办呢?如果凶手“占卜”出的大雨没能冲垮道路,警察也会迅速赶到,凶手又该用怎样的方法对鹿谷和警察们隐瞒真相呢?或许作者可以再想出些手法来解决,但依文章所述,凶手也没多高的犯罪智商足以摆平问题。所以,为了保证计划成功,她必须杀掉除江南外的所有人,和最后描写的纱世子形象便有了冲突。但无所谓哪种目的,她杀这些人也全是出于私心,这恶魔般的行径,不知有何好同情的。

  至于偶然的大雨、说有就有的秘道机关、不是傻就是几年内全死光的知情人,和里面那群出了事后依旧不调换屋子住在一排,各种“明知不该但还是莫名其妙想这么做”、“看到了但应该是幻觉吧”、“说了在一起待着但就是要单独行动”等,这类俗套设定,因为是作品类型特点就不多吐槽了。

  总之,若此作代表着新本格领军人物的最高作水准,我只能遗憾地表示并不是很满意。

  《钟表馆事件》读后感(九):我为你扭转了时间,却敌不过命运的安排

  每次拿起一本400多页“砖头书”时内心既兴奋又崩溃,兴奋的是希望能迎来一场紧张刺激的冒险之旅,崩溃的是万一扑了浪费热情和时间。

  好在《钟表馆事件》属于前者。

  绫辻行人“馆”系列小说一共九部,从1987年的《十角馆事件》开始,《水车馆事件》《迷宫馆时间》《人偶馆事件》《钟表馆事件》《黑猫馆事件》《暗黑馆事件》《惊吓馆事件》到2012年的《奇面馆事件》,该系列小说最大的特点就是创造出了一个尽管遵循外界物理规律但实际上却与世隔绝的独立空间,绫辻行人在“馆”中尽情发挥,创造了九个独立的世界。

  也并不是所有都保证了高发挥,《惊吓馆事件》就是以莫名其妙的灵异收场,非常像是凑数的作品,当然今天的主角也不是它。

  镰仓的寂静山林,隐藏着又一处中村青司设计的神秘建筑——钟表馆。馆内上百个不同的钟表,以不可思议的方式惊人地指向相同的时刻并等速行进着;馆外竖立着一座没有指针的钟塔,其钟铃也从未响起过,这座旁人眼里“乱走”的钟表里隐藏着充满爱意的残酷真相。

  钟表馆中死亡来得异常突然。钻桌子会死,看照片会死,去洗手间会死,跑进骨灰室会死,用身体堵住房门会死,就算是用柜子把门牢牢顶住还是免不了一死。所有的凶器是各式各样的钟表,凶手犯下罪行后还把馆内的108座钟表全部摔碎,是因为愤怒还是想要隐藏?

  然而在某人的剧本中真正犯错的人才是凶手,并且就应该在最后以死谢罪。

  小说吸引人之处在于不读到最后根本不会知道凶手的动机,凶手也不是每一步计划都顺利实施成功,ta也在被现实推着做着保全自己的无奈选择,ta让大家以为的是ta想让大家以为的。或许可以用“三人成虎”来形容吧。

  因为是有108座珍稀钟表的钟表馆,时间在这里根本不是秘密,越是暴露在眼前的事物人们越是不会注意,又或者是太过注意,终于在某一刻,大家都成了楚门。

  再完美的不在场证明都会因为凶手的过分小心而露出破绽,想利用别人却反过来被利用的事也不再新鲜。

  无论是建造了钟表馆的古峨伦典,还是凶手,他们的出发点都是爱,只不过这份爱承担了太多,掺杂了太多,当爱不那么纯粹的时候,悲剧就来了。

  《钟表馆事件》读后感(十):破案的关键已赤裸裸地摆放眼前,你是否视而不见?!

  在开侃之前,首先要肯定绫辻行人的这本《钟表馆》确实是一本非常好的作品。核心诡计的设计还是非常的好的。不过不得不说,这本几乎象征着绫辻行人最高峰的《钟表馆》,确确实实无法超越岛田真司的《占星术杀人魔法》。

  关于书名《钟表馆事件》

  首先,这是我第一本观看的由绫辻行人所写的书。所以对所谓的“馆系列”题材,是一无所知的。而这本书的书名就足足让人警惕了一把,《钟表馆》里面满满的肯定都是以钟表为主题的犯罪,所以“时间犯罪”“时间差犯罪”这些个概念的在没开始阅读之前就已经让人有了足够的警惕。

  好,现在跟着我的“小笔记”和故事进度来开侃:

  第一章

  我们从第一章里面知道:瓜生、早纪子、河原崎、福西 4个人曾经在10年前到过这里集训。这不得不让人猜想,这次的杀人事件的一切目的就是为了杀这4个人。这4个人肯定在10年在这里做下了让人记恨,一定要报复的事情。这次的降灵会,就是一个复仇的舞台。

  福西并未前来,而由于堂弟死于车祸的“洞”中,不得不让人感觉像是另一种复仇。当然在其后他也被邀请到“钟表馆”,我就觉得他一定也是极有可能被报复的。而当时顶替他的新见梢最让人引起怀疑。

  关于“换灵衣”

  这件事情,让大家把所有的东西都不允许带进去,也包括了江南的表。这不得不直接的让人感觉到,这会让人“丢失”时间。

  关于面具

  不得不说,这里我也着了绫辻行人的道,我当初觉得是因为凶手当时看到了这个面具会带出不利于自己的信息才偷盗的。

  7-31日14:00醒来

  7-31日醒来之后,江南感到昏昏沉沉、而就连很少头痛的内海都感觉到头痛、小早川未起。很显然,酒或者是水被人下了药。

  光明寺的失踪

  显然,光明寺已经死去。而掌握着开门钥匙的她,极有可能被杀后被放置在了两扇需要钥匙才可以从内部开启的铁门的通道中。(当然,当时谁都不知道能有那个暗道)

  早纪子、渡边被杀。

  很显然,从渡边被杀时的昏沉反应来看,更加肯定他们都被下药了。而“凶手”的特意到新见梢房间引其见证的这一个行动,很显然就是要制造时间证明,以用来作为自己的“不在场证明”。与此同时被作为“目击证人”的新见梢又一次引起我的怀疑。

  8-1日6:00瓜生提议用封条封门,此时的新见梢表现出极为不舒服希望其陪同。又一次把大家的视线引导她的身上去。

  河原崎、内海之死。

  河原崎在死之前吃了一个泡面,然后迅速觉得发困。又一次证明下药的存在。作者真是好心啊,担心大家不知道他们被下药了,一次又一次提醒我们(这种被体现出被下药的地方太多,多的都不想再继续写了)。从凶手对河原崎的袭击可以看出来,凶手不是一个孔武有力的人,显然力气稍插,所以极有可能是女人or小孩。同时,河原崎在死前掀开了“凶手”面具,显然这个人河原崎认识。就不会是什么新馆雇佣的打杂(忘了名字)和鹿谷。更重要的是,河原崎掐住了凶手脖子,我本以为会留下一些伤痕或者勒痕。

  内海的死亡。1、显然这个钟表馆是有密道的;2、当时凶手刻意留意时间,算好在12:30钟鸣之前杀死内海。明显又是为了制造不在场证据。

  新见梢。

  这个害怕的小妹妹,在门缝上只是露出了一条缝隙+不愿出来,不得不让人怀疑,是因为受伤了不敢出来,而且行凶的衣服面具还在房间里面(因为出去的道路被封)。直到最后新见梢死了,她的嫌疑才消失。我想这个也是绫辻行人误导大家的把戏。

  关于最重要的把戏:时间差和转换率

  1、在鹿谷前往探看马渊的时候,他说了一句:伦典啊,他发疯了。居然还建造了那种建筑。2、占星师在时代死去不久后预言,永远活不过16岁。其后伦典修建钟表馆,并在1974-8-5搬进去入住。

  3、永远在当年15岁生日就准备嫁人

  综合以上3点,在阅读到一半的时候就可以猜测到:钟表馆的作用——让永远产生时间的错觉提早到16岁!

  6年=5年x1.2

  所以“旧馆”和“新馆”的时间转换率是1.2。

  绫辻行人确实写的好。即使我抓住了以上总总,还是没有早一步猜出纱世子,从被引导的新见梢。到后来的“时间把戏”都没有完全找对,甚至觉得这个1.2的转换根本不可能成功。因为那些窗户等等。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精彩推理本。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钟表馆事件》经典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