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互联网金融手册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7-08 04:2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互联网金融手册读后感10篇

  《互联网金融手册》是一本由谢平 / 邹传伟 / 刘海二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287,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互联网金融手册》读后感(一):互联网金融:盛筵还是陷阱

  互联网金融这一概念是谢平在2012年4月的“金融四十人年会”上所首次公开提出的,而这一概念随着各种新兴互联网金融业务,如P2P网络贷款、众筹融资等在中国的蓬勃开展,尤其是余额宝在2013年的横空出世而变得炙手可热

  这本书从横向上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中作者对互联网金融进行了概念界定,提出了第二部分作者分别对支付信息处理资源配置这互联网金融的三大支柱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对互联网金融目前的六中主要类型——互联网金融化、移动支付与第三方支付、互联网货币、基于大数据的征信和网络贷款、P2P网络贷款以及众筹融资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一部分中作者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未来更大范畴内的互联网交换经济,以及一些需要进一步解决问题进行了展望。

  书中大量的运用了各种公式、图表以及数据,无不向读者透露出一股严肃学术气息。但好在作为一本手册化的读物,读者也可以完全选择自己兴趣或是需要了解的部分进行阅读,即使跳过书中大段的公式与数学模型显然也能够让读者获取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实事上如果只是想要对互联网金融领域有一个大概的了解,那么读过第一章导论之后再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阅读显然是一个好主意。对于普通读者而言,这本书的语言显然过于枯燥平实,作者也没有将过多的笔墨耗费在对美好未来的描述行业趣闻的披露上,而是用精准严谨文字理论实践融为一炉,将作者近年来在这一领域中深耕冥思的成果与读者们分享。但对于想要了解互联网金融领域的读者来说,本书却可以最大限度的将这个行业的前世与今生、乃至可能存在迷雾中的未来展现在他的面前。

  然而掩卷深思之后,我们不得不更多的将思考放到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上来。 笔者以为,在谢平等人未道尽的背后,是互联网作为新兴的金融入口所能带来的巨大的长尾效应以及更加宽松流动性,随之而来的当然还有更大的风险。很显然,“互联网精神传统金融业态渗透”的过程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乐观,金融的本质没有发生改变,而被人们寄予厚望的“具有草根精神与大众色彩”的P2P网络贷款在2014年连爆丑闻,或许我们应该更多的对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与其背后进行思索,而不要为它的诞生欢呼鼓舞

  (投稿中,全文节录在此)

  《互联网金融手册》读后感(二):有机会比较全面地了解互联网金融

  最近在研究电商,里面涉及一部分有关金融的内容,于是入手本书。

  中国金融40人论坛出的书至少说明三件事,首先是重学术,其次是全面,第三是具备一定实用性。重学术反映在里面一票公式,我这种数学不好的只能跳着看。最后一部分“要继续研究的问题”可以看出书是按论文路子写的;全面是讲从P2P到互联网货币、大数据,再到网络金融监管都有所涉及;实用性是指与多年前的普通学术书离现实很远不同,本书涉及了现实中很多问题,对现实也有更多指导,比如:淘宝金融的生态体系

  书里提到第三方支付相关内容(也用的艾瑞的数据,这充分说明没有人有不为外人道的渠道结果全看努力),时面提到了余额宝的崛起,说是天宏基金很快成为国内第一基金。

  在此我做个延伸

  余额宝突然起来之后,有不少人说能颠覆传统银行,再后来传出要加大监管力度,再后来又有银行高层出来不会叫停,又有人出来说这是一种有益补充

  就我个人看,余额宝能有快速发展只源于一件事“传统银行对客户太差了”。举个例子,每天人们必须去一个饭馆儿吃饭,差又差,服务态度又不好,堂倌还老打骂客户。但是客户没办法全世界就这么一个大饭馆儿,自己开店的基本全收了(去查查非法集资抓过多少人吧。以前还有投机倒把罪呢!)突然有一天,开了个新的小饭店,服务好、菜还行,端菜的也不打客人,最重要的是允许客人去吃——那后者不火才怪呢。

  后来大店说:“你这是扰乱市场秩序啊!”再后来,就没法写了……总之,余额宝等民营金融机构是对我国社会主义金融市场的有益补充(您懂的)。看到

  看完本书,有机会对互联网金融有一个比较全面的理解。当然,如果想深入研究可以再找找各分支领域的书,比如就我所知光支付这一件事儿就有很多论文出来。

  《互联网金融手册》读后感(三):互联网给了均衡一种可能

  这本书开篇提到了“瓦尔拉斯一般均衡”这样一个概念。瓦尔拉斯是法国人,一手开创了“洛桑学派”。在他建立边际理论基础上所提出的一般均衡理论,经过帕累托直到萨缪尔森等一系列经济学家的阐述和完善,已经融入到了西方经济学的骨血里。而“互联网金融”这一新兴事物产生,就目前看可能会对金融市场的交易方式产生巨大的 影响来看(当然是在未来),谢平等几位作者在本书中提到的“一般均衡”,有可能是个美好的、有可能实现的、同时也可能是虚无缥缈的未来。

  “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实际上更多的被人们认为是一个数学概念,因为这其中牵扯到了一系列方程和模型。但如果不尽然的描述一遍,实际上就是在理性经济人的前提下,当市场上的信息完全对称竞争条件完全对等的条件下,所有商品需求供给完全持平,然后达到瓦尔拉斯的继承人帕累托所提到的最优局面(画外音:这不就是共产主义吗?)。

  目前来看,信息的不对称是造就目前市场无法达到“一般均衡”的原因之一,也恰因此,包括投行、券商等一系列中介性质的机构出现,来弥补金融商品的消费者生产者之间的“信息鸿沟”。然而这种弥补只能说是在某种程度上的弥补,事实上作为中介本身,和供需双方都会有各种原因形成的信息不对称,由他们再来传递信息,能够做到不以讹传讹不错了。君不见次贷危机是怎么来的?

  而互联网金融的产生,恰恰对信息不对称的弥补提出了新的一种可能。谢平的这本书实际上也是围绕弥补“信息不对称”这一核心议题展开论述,最终阐述的目的是:提出互联网可以让金融市场的信息趋于“融会贯通”这样一种猜测,或说推断。

  但我们刚刚提到,实现一般均衡的两个前提,其一是信息畅通和对等,互联网为此前提提供了实现的条件。但另一点,即“理性经济人”的假说,互联网是根本解决不了的。“奥派”和洛桑一脉的巨大分歧,其实也源于此——毕竟人的行为不是方程式。每个人头上有一个脑袋,大多数人还觉得自己拥有自由意志”,如果每个人面对每个问题都像瓦肯人那样在脑子里建模算个最优解,好多问题都解决了,闹不好无政府主义在那样的世界里都能成为圣经

  但,“互联网金融”好歹为我们解决了一个问题,一个最好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路怎么走,你们自己挑啊。

  《互联网金融手册》读后感(四):新金融从书入门系列笔记

  本书作为谢平的手笔内容还是很务实的,本人作为IT烟酒生一枚,对书中提到的新金融概念感受是非深刻的,加上自己这段时间在玩P2P,所以对互联网金融还是很熟悉的。本文首先介绍了互联网金融的原理,然后是互联网对金融行业的冲击,如网络证券公司,网络保险公司,最可喜的是提到了大数据的讨论,那里写了很多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的IT知识,非常浅显易懂,个人觉得不错,然后介绍了基于大数据的征信和网络贷款,以及我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P2P网络贷款,众筹融资等内容,然后就是对互联网金融的讨论,这个在2017年对P2P行业的整顿已经可见一斑了。然后就是互联网交换经济(共享经济,互联网金融),到了最后作者提出了两个需要研究的问题:分别是大数据在证券投资中的应用(量化交易),大数据在保险精准中的应用(推荐系统),我认为其实还有大数据在个人信征中的应用(用户画像)等等。总体来说本书还是很值得思考阅读的一本书。

  《互联网金融手册》读后感(五):瑕不掩瑜

  2014年2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14年1月份金融统计数据中,“当月人民币存款减少万亿元”成为最引人关注的数据之一。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将这一存款减少原因归结为季节性因素和春节的影响,但市场上热议的却是近期高年化利率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使得许多活期存款趋利“搬家”。1月22日上线微信“理财通”产品,当日募得资金8亿元,第二日募得资金10亿元。而根据阿里巴巴提供的数据,上线不到一年的“余额宝”,资金规模已经达到了4000亿元。2014年4月15日,备受关注的“京东金融平台”超级理财产品也正式上线,标志着互联网金融产品竞争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对于传统银行业来说,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是一个新的挑战,银行业应该充分了解网络金融发展趋势及创新特征,研究制定应对策略,加快传统经营服务模式的深层次变革,使自身在更激烈的竞争环境立于不败之地。而对于对金融感兴趣的普通消费者来说,了解互联网金融这一新鲜事物的来龙去脉特性,也是一件很有意思事情。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编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互联网金融手册》一书,就从互联网金融的原理、表现形式以及监管等诸多方面进行了介绍和探讨,用其编者的话说,这本书就是“向具有互联网背景的读者介绍金融,向实践者介绍监管逻辑,向监管者介绍实践进展”。

  《互联网金融手册》可以说是一本关于金融新新事物的普及书,书中从互联网金融的定义及发展概况开始谈起,延展到互联网金融原理、业务模式以及一些亮点业务(如P2P网络贷款、众筹投资)的表现形态。《互联网金融手册》也可以说是一本学术著作,因为编著者严格遵循了学术规范保证了概念定义、逻辑架构、理论推演和案例分析得严谨性,也对互联网金融是否需要监管以及大数据在证券投资和保险精算中的应用等问题提出了讨论。在我看来,阅读本书,更多的是一种获取知识、消化理念的过程,相比其他同领域的文章,本书多了些严谨与教条,不过这也许就是“手册”的特点吧。

  此外,以我对互联网金融的粗浅认识,书中谈到的移动支付与第三方支付、互联网货币、以及网络贷款等方面,并不是互联网金融的全部,诚如本书评第一段所提到的,互联网理财产品这种新兴的金融销售模式,在本书中仅在一个小章节,以余额宝作为案例进行了分析。但实际上当前互联网理财有两种主要的业务模式,一种是搭建网络平台,为金融机构发布理财产品、贷款、基金产品或保险产品的信息,承担信息中介的职能,或从事代销业务,代表企业有“天天基金”和“铜板街”等等。而另一种就是在当前发展火热,并被被越来越多人认可,也就是直接将互联网特点与现有金融产品相结合研发而成的投资理财产品,以支付宝的“余额宝”、腾讯的“现金宝”、百度理财以及微信理财等为代表。 在《互联网金融手册》中,将余额宝作为“移动支付与第三方支付”这一章中的一小节,不太妥当,在我看来,应该另立章节,毕竟金融支付与销售还是两个不同的业务模块。

  此外,第七、八、九章都讲得是互联网贷款模块的问题,我认为可以合并,P2P贷款和众筹,其实都属于互联网融资模式。基于本书目前发售火爆,我建议在本书再版的时候,能够将章节间的逻辑关系再捋顺一些,做到模块清晰条理分明

  《互联网金融手册》读后感(六):当互联网遇到金融

  2013年,互联网金融一下子成为一个最大的新鲜事务,不断的吸引着人们的眼球。从余额宝横空出世,成为人人谈论的话题,到嘀嘀、快的两大打车软件补贴巨额资金,旨在分割移动支付的大蛋糕,中间还不是夹杂着“比特币”这样的虚拟货币等新鲜玩意,在加上互联网、大数据等概念的不断升温,让整个互联网金融成了一个十分热门的话题。打开央视财经频道,几乎每天都会说到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不但让传统的互联网大佬热血澎湃,也让创业初期的互联网小微企业蠢蠢欲动,但互联网金融这么热,却找不到太多关于互联网金融的专业著作,这多少是个遗憾

  这个遗憾平没有维持太久,《互联网金融手册》在互联网金融这种热火朝天的背景下诞生了。因为互联网金融这个概念太新,切确切内涵与外延还不容易把握,因此,《互联网金融手册》对互联网金融这个全新体系中的各种概念做了初步的界定,并围绕互联网金融,提出了初步的互联网金融需要讨论的问题及下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

  《互联网金融手册》是本严肃的著作。作者谢平是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而且还担任过各类金融企业的管理类工作,可谓有理论功底,也有实践经验,谢平教授最早提出了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并一直关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另外2名作者邹传伟、刘海二,也均为经济学博士。

  《互联网金融手册》一书首先提出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并简单介绍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之后从理论深度探讨了互联网金融的原理,保护互联网金融的基本框架,支付、信息处理、资源配置等,之后又辨析了互联网金融与金融的互联网化这2个相关的概念。然后对互联网金融涉及的范围与包含的内容进行了初步的界定。作者认定的互联网金融范围包括:移动支付与第三方支付,这章中不但探讨了微信支付、支付宝等日常耳熟能详的第三方支付,还分析了眼下红极一时的余额宝;互联网货币,这部分主要对虚拟货币做了阐释,并重点讨论了“比特币”;大数据背景下的互联网金融,这部分不但讨论了互联网大数据对传统金融及经济性的影响,而且还探讨了基于大数据的网络信贷问题;P2P网络贷款,这个事互联网金融日后的发展方向之一,也是很多经济学家与实业家关注的部分;众筹融资,这个事互联网金融的基础,这本这部分这要做理论方面的探讨。

  谈完互联网金融的范围,作者又补充讨论了互联网金融相互的话题,包括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互联网交换经济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读完后的总体感觉是《互联网金融手册》全书的内容稍显凌乱。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这个概念太新,现在对互联网金融的内涵与外延还没有确定或大家都认可的结论。但《互联网金融手册》做了很有益的尝试,对目前整个互联网金融及其能够涉及到的部分做了尽可能全面的概况与阐释。

  当互联网遇到金融,让《互联网金融手册》成为一个开始,让互联网金融这个概念不断深化。

  《互联网金融手册》读后感(七):互联网金融,想说爱你不容易

  《互联网金融手册》。这本书很是应景出来的时候,正是银行和余额宝打的火热的时候,但是读完它的时候却是马云放话:打败你的不是技术,而是一纸文件。

  该书是属于“新金融书系”。“新金融书系”是由上海金融创新研究院创设的书系,立足于创新的理念,前瞻的视角,追踪新金融发展足迹,探索金融发展新趋势,求解金融发展新问题,力图打造高端、权威、新锐的书系品牌,传递思想,启迪新知。

  《互联网金融手册》是众多金融专家的集体劳动结晶。从互联网金融原理到金融互联网,从移动支付到第三方支付,再到大数据的讨论,《互联网金融手册》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新的思考金融行业的视角。比如,在书中,这样阐述:本质上说,互联网金融史在不确定环境中进行资源的跨时空配置或交换,这种配置或交换在互联网上能更有效地实现,且不涉及具体的生产和消费过程,因此属于、交换经济的范畴。互联网交换经济和互联网金融体现了互联网对人类实体经济和金融活动的影响,尤其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交换的物理过程,第二,与交换有关的信息;第三,资源的配置机制。

  除此之外,就像网友评论的和指导阅读的方式这样:书中大量的运用了各种公式、图表以及数据,无不向读者透露出一股严肃的学术气息。但好在作为一本手册化的读物,读者也可以完全选择自己敢兴趣或是需要了解的部分进行阅读,即使跳过书中大段的公式与数学模型显然也能够让读者获取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实事上如果只是想要对互联网金融领域有一个大概的了解,那么读过第一章导论之后再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阅读显然是一个好主意。对于普通读者而言,这本书的语言显然过于枯燥平实,作者也没有将过多的笔墨耗费在对美好未来的描述与行业趣闻的披露上,而是用精准严谨的文字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炉,将作者近年来在这一领域中深耕冥思的成果与读者们分享。但对于想要了解互联网金融领域的读者来说,本书却可以最大限度的将这个行业的前世与今生、乃至可能存在于迷雾中的未来展现在他的面前。

  总之,一句话,互联网金融,想说爱你不容易。且看且珍惜!

  《互联网金融手册》读后感(八):新领域的奠基之作——读《互联网金融手册》

  文/飞熊

  互联网起源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的军方,到现在也不过六七十年的光景,但互联网对现代生活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本书作者之一谢平博士,在2012年提出“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屈指算来也不过两三年的时间,但什么事情也和互联网沾边,其发展速度必定是惊人的。

  本书是一本开创性的金融著作,为互联网金融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框架结构。本书从互联网金融的定义开始,涉及金融的互联网化,移动支付和第三方支付,互联网货币,大数据对互联网金融的影响,P2P网络贷款,众筹融资,互联网金融监管等方面,基本上囊括了研究互联网金融所需要的所有主要内容。这本手册并不是像有些书评人说的,非的专业人士才有可能读懂。个人认为,对于对金融学有一定了解的读者朋友,这本书恰好为我们从整体了解互联网金融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视角。

  一旦提及互联网金融,就绕不过对近年来十分流行的余额宝、比特币、大数据的介绍和分析。而本书的一大亮点是,使用了三个章节去介绍大数据在互联网金融中的作用。即使到了本书的最后一个章节中,作者把大数据分析在证卷投资、保险精算中的作用作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可见作者对大数据研究的重视。读者在阅读相关章节时,可以留心这些内容,一定会受益匪浅。

  在另一本介绍互联网金融的书籍《风吹江南之互联网金融》中,作者陈宇提出了对“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的辨析。陈宇认为在中国互联网发生的金融现象,更多的是“金融互联网”——互联网是作为实体金融机构的工具起作用的,而说“互联网金融”还为时尚早。如果把这两本书一起阅读,对于辩证的了解互联网金融一定大有帮助。

  互联网金融是一个非常之新的新概念,而本书的作者对于这个概念的论述清晰、完整,正像一个书评人说的那样,本书是“互联网金融之父”的野心之作。本书不仅完成了对“互联网金融”这个概念的详尽介绍,而更多地是在尝试开辟一个新的学术领域,此书很可能被后人称之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奠基之作”。

  《互联网金融手册》读后感(九):一册在手,做个网银

  这本书是采用众筹的方法来集合智慧,共同讨论,一方面是因为“互联网金融”概念是在2012年4月7日刚刚提出的,互联网金融这个新生儿还是处于幼儿时期,所以研究不多,需要大家一起共同讨论;另一方面是互联网金融离它的成熟期还要很久,在此勃发的时期,我们只能去伪存真慢慢地研究它。《互联网金融手册》,既然是“手册”那么自然有其实用性了,这是为了我们更好地去认识互联网金融,为了互联网金融能够健康发展而写作的,个人觉得还是有很多的实用性,例如对互联网金融的一系列定义和概念,另一个就是书中还涉及到一些实用模型,可供学术研究或应用开发,真的很不错。

  传统金融的话会有金融中介(比如银行)和金融市场(比如交易所),但是互联网金融则没有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存在,货币也变得可有可无,这是一个进步,但同时也都是深藏玄机的。其实,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网银,也就是没有移动支付或第三方支付,但是我发现没有网银的日子真不好,毕竟经常团购电影票或者美食等都要用到,也就只能借用朋友的,所以经常被嘲笑为落后。于是我们能够确定互联网金融确实是一个进步,而互联网金融有三大支柱:支付、互联网货币和信息处理(大数据分析),书里面为我们介绍得挺详细的,分别是支付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资源配置功能。因为其数字化和虚拟化,所以发展得非常快,但是新近国家又作出了一系列政策来控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因为害怕其快速的发展而不受到控制。书中提到互联网金融目前的六种主要类型:金融互联网化、移动支付与第三方支付、互联网货币、基于大数据的征信和网络贷款、P2P网络贷款、众筹融资,互联网金融时时刻刻处于动态的变化中,所以类型也是在变化中,本书希望能够通过研究互联网金融而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探索互联网金融的进一步发展。

  互联网金融确实是一项创新,但是对于频繁出现的网上诈骗和偷窃案件,我们渐渐地对互联网金融的安全性有了质疑,于是它的利弊何在,这是我们需要厘清的。所以监管独立成章,P2P网贷的倒闭显出了政府和市场监管的重要性,毕竟为所欲为的东西都会自取灭亡,互联网也需要秩序和制度,不然大家为了金钱则胡作非为了。其实货币的数字化过程是一个考验,毕竟充满了不确定性和虚拟性,对于传统的消费者来说,用纸质的钱有种手感,但是通过刷卡机或者网上支付的时候,却只听到一声提示音之后,输入密码后就付款成功了,钱也就在我们看不到的瞬间不翼而飞了,这多少让我们变得大手大脚,没有控制。

  y当当特约评论员 江焕明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互联网金融手册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