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我的母亲手记》读后感精选10篇
日期:2018-07-01 04:2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我的母亲手记》读后感精选10篇

  《我的母亲手记》是一本由(日)井上靖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页数:203,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母亲手记》读后感(一):在私小说写作中探寻至亲至疏的关系

  井上靖的《我的母亲手记》介乎散文和小说之间,既有小说的虚构,也有随笔的写真。作者分三个部分记录了母亲因患老年痴呆症失智之后的光景,眼见她从开始失忆但身体硬朗,逐渐变得糊里糊涂身形瘦小,最后行为表现都像个小孩子父亲过世之后,作者感觉死亡之海的半边还有母亲帮他遮挡,直到死神临近母亲,他感觉到死亡将以迥异于眼前的面貌,逼近他的眼前。母亲的记忆逐渐丧失,而作者却开始想要拼凑出母亲的完整图像,这样的努力就像投入暗夜火星,注定被黑暗淹没。

  失智让母亲的行为变得不可捉摸,她完全忘记了相守大半生的丈夫,却反反复复提及年幼依恋的俊马哥哥,被全家人笑话。作者从调笑转为思考,开始意识到这是母亲放下尘世喧嚣,复归于纯简婴儿的开始。“孩子们对于怀胎十月生下自己的母亲初踏入老境时期的种种状况,只能说是无知;即使是亲如子女,也还是不太清楚自己父母境遇。”

  作为儿子观察者、作家的井上靖,开始试着了解母亲的境遇。他不再简单地把她当成母亲看待,而是拉开距离,将她看做一个独立女人,回顾她辛劳一生。母亲失忆症严重,却还记得早年在雨雪天接父亲、为父亲擦军靴、做便当事情。作为终生被家务所累的日本妻子,也许这算不上“苦差事”,对当时的母亲来说也没有把它们当成“苦差事”,可是年纪大了回头一看,“有如常年堆积的尘埃一样,那些事也就变成相当的重量积压在母亲的肩上。”“尘劳这种东西,或许只会积压在女性的肩上,那是漫长婚姻生活中,无关爱恨,做丈夫的只会留给自己妻子的东西也说不定。一天天说不上是恨的恨意缓缓积存在妻子肩上。如此一来,丈夫成为加害者,而妻子就变成了受害者。”

  这样的剖析给含辛茹苦的母亲讨回了公道,也为所有奉献自己大半生的女人说出了心声。在改编电影《记我的母亲》中,导演曾借孙女琴子之口对身为儿子、父亲的井上靖提出责问:“你到底是作家,还是儿子?作为作家,你对母亲很好;作为儿子,你却恨母亲。”

  这种“恨意”源自井上靖自小被父母放到老家寄养。父母由于常年在外工作原因,没有把他带在身边,以至于他成为一个“与家缘浅”的孩子。本应是至亲的关系,却在心理上打上至疏的烙印,井上靖一生都在努力“不要成为父母那样”的人。这看似叛逆残忍选择恰恰成就了他的客观冷静,能够跳脱“儿子”的身份,对父亲母亲的关系做出公允的判断。“母亲遗失了所有关欢乐的记忆。同样的,不愉快的记忆也消失无踪。她失去了父亲的爱,以及对父亲的爱;父亲对她的颐指气使不再,而她对父亲的冷淡也无存。就此而言,父亲和母亲之间的借贷关系是彻彻底底清理一空了。”

  奶奶、母亲、妻子、女儿、幼女,母亲的形象在井上靖的笔下不断年轻化、个体化。他试图将她作为独立的个体重认识。这本书与其说是作者对母亲的“记录”,不如说是作者对母亲的“还原”。八十多岁、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母亲每天做些糊涂事,说些糊涂话,给儿女们平添了很多困扰,侍奉母亲、照顾母亲给大家带来诸多烦恼。但是母亲虽然失智,却完全没有发生大小便失禁这种事,这是好强本性支撑着她。母亲还会半夜惊醒,在家中四处寻找,起初家人以为她是找孩子,后来觉得她是在找自己的妈妈,就像一个半夜醒来发现孤立无助小女孩,寻找母亲的保护。这些零散小事,都被作者细心观察,写进了书中。

  私小说的阅读从来都不是酣畅痛快体验缓慢节奏,反复的心思,近乎琐碎的日常,以及人物之间并不积极互动,这些元素对于匆忙的现代读者来说都会构成“读不下去”的理由。但是私小说的神奇之处在于,在看似过于私人化的叙事当中,读者可以移情至角色当中,和作者一同面对“生活不安和生存的危机”,并作出调和关系的努力。三岛由纪夫曾批判私小说是一种“想象力匮乏的表现”,但是在这样细腻描写面前,粗糙真实完胜虚构的想象,带给读者更大的震撼

  《我的母亲手记》读后感(二):每个人都请善待自己的父母。

  井上靖生于北海道旭川町(今旭川市),是家中长子。父亲的职业是军医,每两三年调动一次,北至北海道,南至台湾。从井上靖记事起,他就离开了父母身边,被交给一个叫阿绣的奶奶照顾。阿绣是井上靖非直系血亲的曾祖父的一个妾,没有正式名分,被乡里家族排斥、敌视。井上靖和阿绣奶奶住在伊豆山区老家的一栋老朽的土库房里。

  伊豆山区交通不便。那时出趟远门必须先搭两个小时马车,再坐一个小时轻便车,才能抵达东海道铁路线上的三岛火车站。父母和家人总在远方,好在阿绣奶奶对他非常好,甚至溺爱着他。他生命中关于家的最早印记,就是阿绣奶奶和老库房。对他而言,奉献式地照料他、溺爱他的阿绣奶奶才是他的母亲,甚至是情人。所有对阿绣奶奶不好、说阿绣奶奶坏话的,一律视之为敌人。但是,阿绣奶奶在他十三岁的那年去世了。后来他一直忙于读书升学,偶尔和父母团聚。

  父亲和母亲除了井上靖,还生了一个儿子,两个女儿。父亲带着除井上靖外的其他家人,半生漂流于日本列岛、朝鲜、台湾之间,却于四十八岁的壮年辞职还乡。父母亲在伊豆山野务农度日。靠着微薄退休金过着清简的日子,父亲不与外界往来。

  井上靖读书,结婚,进报社工作,后又成为了职业作家。除了偶尔探亲,他和父母的生活没有交集

  井上靖五十二岁那年,父亲去世了,享年八十。

  在他眼里,父亲是一个孤僻的人。自从归隐故乡后,父亲几乎很少走出自己的房子田地范围。偶尔有邻居到访,他虽不至于摆出一张臭脸,却从来没有到别人家里走动过。相隔不远的地方,散居着三四家亲戚,除非发生什么不幸的事,否则他一概不走动。不只如此,他根本连走到家门前的马路都不愿意。

  井上靖是一个与家缘浅的人,从小到大,很少和父母家人一起生活。然而,父亲对他和其他三个一直呆在他身边的孩子毫无差别。不管任何场合,他都力求公平,而且他并不是勉强自己这么做。孩子离得远所以没什么感情,住在一起因特别疼爱之类的分别心,在他身上是看不到的。对自己的孩子和亲戚的孩子也是这样。他不偏心、没有大小眼超乎想象,说得极端点,自己的儿子、女儿也好,认识不久毫无血缘关系的小孩也好,他都一视同仁。在儿女的眼中,这样的父亲多么冷淡,但在旁人看来,却是一种温暖

  父亲还在的时候,井上靖从来不认为自己像父亲,周遭的人也说他和父亲的性格正好相反。父亲天生孤僻,而他从来不缺朋友。父亲四十多岁就开始隐栖的生活,切断和社会的整个联系,而他四十五岁左右离开报社,以作家的身份重新出发。

  尽管如此,父亲走了之后,他竟然无来由地觉得,其实他的身上到处是父亲的影子。从表情动作,甚至思考问题模式,都很像父亲。原来,父亲就是父亲,儿子身上天生带有父亲的因子。于是,他开始更多地思考父亲这个人。

  父亲走后,过了十四年,母亲也去世了,享年八十九岁。母亲八十岁后,患上老年痴呆症,记忆一点点丧失,并出现幻觉失去父亲的井上靖,渴望了解父亲的井上靖,面对同样陌生的母亲,他努力捡拾残缺碎片以拼凑出母亲完整的生命图像。这本书就是记录母亲八十岁以后的种种正常和不正常的日常。

  多少人像井上靖那样,一辈子刻意让自己不要变成父亲、母亲那样的人,强迫自己走一条和父母完全不同人生道路。到头来却发现,世界上最理解自己的人就是自己的父母。而自己也是这个世界上最理解父母的人。可是,子欲孝,而亲不在。

  父亲去世后,井上靖第一次意识到,活着的父亲还充当了一个角色---庇护他远离死亡。当父亲还健在的时候,他似乎怀抱着一种并未清楚察觉的心态:因为父亲还活着,以致他从未思考过自己的死亡。一旦父亲不在了,他突然发现死亡和自己之间一下没了阻隔,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不管愿不愿意,对死亡之海的一部分再也不能视而不见,也明白接下来就轮到自己上场了。

  父亲死了,他才开始将自己的死亡当作并不很远的事情加以思考。不过,母亲依然健在,死亡之海的半边还让她给遮着。等到母亲也过世了,他和死亡之间树立的屏风就彻底移除了。

  父母是挡在死亡之海面前的两道屏风,我们只有走到父母那个年纪,才能懂得他们的为难和爱。

  《我的母亲手记》读后感(三):父母的死,是我们成长的一部分。

  花了一下午读完了这本小书。

  可能因为是不同时期写的东西然后成册,里面有很多言语重复的。但是不妨碍什么。

  很多人都quote 了书中关于父母是自己死亡屏障段落。和马尔克斯说的那段话很像。但是说实话,我并没有在作者这里感受到更多关于作者本身对此的感受。

  我读到更多的是作者对还有失忆症的母亲是束手无策的。估计这种束手无策的感觉来源于他们之间的那些空白。他不了解母亲及她的过往。母亲一直都是陌生的。虽然作者试图去寻找些感动和温暖,但是我觉得他从母亲那里得到更多的是对死亡过程的窥视而非至亲之间的道别。字里行间描述虽然细致,但是更多是距离,和努力之下的无奈笨拙。一切都已来不及,你能做的不过如此。那些没能实现的一定有其发生的本意,空白也是人生的一部分。或许接受才是生命的本意?

  我奶奶也失忆。不到一年的光景近乎忘掉了身边的至亲。然后连每天伺候她的小姑姑也忘了。有时候认为她是护工,有时候管她叫妈。可这老天太唯独没有忘的,人和名字全部可以认的清楚的就是我爸爸叔叔。儿子是不会认错的,也还会经常被提及。有时候我会想,儿子在中国女人心目中到底是个怎样的位置小姑姑对此的态度远没有作者家人那么轻松。她一直一直都纠结于其中。而我爸爸也没有做到作为长子所需要付出的那些。他和我奶奶之间也有太多空白。而我和奶奶,却又像作者和他的阿秀奶奶那样生活过。甚至比他们在一起的时间更长。

  我特别希望我的爸爸能做到作者这样。但是好像是我在做这些。回顾,寻找,思考,试图参透生死中事,哪怕一点点。

  作者描绘了一个他眼中的母亲。当死亡真的登门来访时,到底母亲是什么样的人,到底那些时候发生了什么?好像都不重要了。但是我们仍旧会时不时的被那些空白纠缠的。我从来不想成为我父母那样的人。但是我长的的确太像妈妈。很多个清晨猛然抬起头看到镜子中的自己我都会看到妈妈的影子。可是我和作者不同。至少现在是不同的。我身上看不到父母的影子。或者只是我还没有意识到?

  父母的死,是我们成长的一部分。或许也可以说,是我们真正成人的那个台阶,那道门,迈上去,走进去之后,才懂得成长的真正滋味

  《我的母亲手记》读后感(四):返老还童/反过来走的人生

  相信大部分人都有看过由皮拉德·彼特主演的《返老还童》,它有另外一个译名叫做《本杰明·巴顿的奇幻之旅》,然而这场“返老还童”真的是一场“奇幻之旅”吗?看了井上靖的《我的母亲手记》后,我的答案否定的。当然,今天要谈论的也不是电影《返老还童》,而是井上靖的这本《我的母亲手记》。

  每个人作为婴儿出生并在心智肉体上不断成长,而到了老态龙钟之时我们的心智和肉体却在不断缩小,最后吸吮着手指变成嗷嗷待哺的婴儿。生命,抑或说人生就是一个返老还童的过程。

  因此有着一张老脸的天真无邪青涩稚气、像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小孩们出现了。在我的一生中,我主要接触老人有四个:我爷爷奶奶、我外公外婆。外公走得早,我对他几乎没什么印象。爷爷也在我读高中的时候去世了。那我就来讲讲我们家的另外两个“小女孩”。

  我觉得《我的母亲手记》里边的奶奶就是我奶奶和外婆的结合体。我奶奶身体也没有什么重大的痛病,却也明显老衰,身形不断萎缩,变成轻如枯叶的一缕幽魂。说话时喜欢重复已经说过的内容,如果和她聊十分钟你不会察觉,但如果连续聊上一个小时,你就会发现这个老人几乎通有的毛病,就像一张坏掉的刻录唱片,跳针不断地回放着那同一段录音。

  而书中的奶奶开朗的性格,善于言谈特点则和我外婆很像。我外婆很喜欢笑,很爱干净,很勤快而且也是一刻都坐不住。我洗碗的时候她会帮我收拾桌子,我晾衣服的时候她会帮我挂起来。看见桌子上有灰尘她会用纸巾去擦,看见地上有头发她会弯下腰去捡。每天开心地笑,行动自如,走路也很快。如今也八十高龄了,但身体却很康健。

  对于老人就像孩子一样的说法我们都不是第一次听,但这次却让我印象特别深刻。都说照顾老人是件很麻烦的事情,那是因为我们没有从他们的年龄角度出发。照顾他们,我们就必须也变为和他们一样的年龄,用他们的思维模式去思考问题。但我们也只能做到这一步,因为老人的世界我们未必都懂,他们经常是活在一个不管是思考还是感觉都超乎我们想象的世界里。

  人的老衰真的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过往的人生记忆开始整片整片地剥落,不管再如何努力捡拾残缺碎片,拼凑生命的完整图像都是为时已晚。就像一颗尘埃,被孤立与宇宙之中,从此无法接收或传送任何可辨识的讯号,再也无法探入其内心世界,便成了神秘的永恒。

  当作者在接到母亲噩耗之后,他本应该来个母与子之间一生唯一的私密对话,却一点也没有想做的念头。因为他把该说的话,在母亲生前都说尽了。所以,我们要更加珍惜眼前还在世的老人。有一句英语是这么说的,“There`s no time like the present.”

  看过这本书,彷佛让我经历了一遍一个人的一辈子。从而让我不得不认真思考所谓人的一生这件事。人不就是这样:出生、结婚、生育、死亡,仔细想想人生不过是这么回事。人的一生,无非徒然。

  《我的母亲手记》读后感(五):凝视生之秘境

  读了日本著名作家井上靖的《我的母亲手记》(改编成同名电影),昨晚想写篇博客的;母亲恰好因不适送医院急诊,折腾到半夜。虽然博客没有按时写成,但是我对这本书的感受又深了一层,多了许多想说的话。

  顾名思义,是写母亲的。篇幅很短,却分三次写成,第一部《花之下》写在母亲79岁时,第二部《月之光》母亲84岁,第三部《雪之颜》写成,母亲已经去世一年了,享年88岁。所以这本书实际是对母亲最后十年的记载。他小时候很叛逆,不愿意继承祖辈相传的行医之道,而走上了从文的道路,为什么会想到写这部书的呢?他这样写:

  一旦父亲不在了,我突然发现死亡和自己之间一下没了阻隔,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不管愿不愿意,对死亡之海的一部分再不能视而不见,也明白接下来就轮到自己上场了。

  不过我的情况是,母亲依旧健在,死亡之海的半边还让她给遮着。只有到母亲也过世了,我和死亡之间竖立的屏风才会完全移除。到那时候,死亡肯定将以迥异于现在的面貌,逼近我的眼前。

  这本书的感人之处在哪里呢?我们看多了对生离死别的描述,那多半是天灾人祸或者癌症一类来势汹汹的恶疾,情感激烈起伏,而作者叙述的是一个人自然地老去,体力和脑力的衰退,琐碎的细节,平实的笔调,那才是生命真正的、最普遍、最原生的状态。读了不光感动,更是沉思。中国人很讲究“为尊者讳”,又把“孝道”抬得很高,因此同类作品里,很少写出自己亲人的“不雅”,以及自己在与高龄老人相处时的真实感受,是另一种形式的“假大空”,而井上靖却没有这些条条框框,不愧是大作家的大手笔。

  “母亲”得了阿尔茨海默症,她的衰退是不知不觉的。在客人面前,她表情亲切自然,说话得体,专注倾听,有说有笑,让客人涌起独特的亲密感,连声夸奖;可是却有一块看不见的橡皮擦在残酷地由近而远地抹去她的记忆。作家把母亲的大脑比喻成了一张损毁的唱片,唱针划来划去就是那么几段。她那些被上帝赋予的能力一件件被“回收”,心理年龄不断下降,似乎慢慢回到了恣意胡为的幼年时代。人的精神世界没有记忆的衬托很令人惶恐。因为年老失忆,内心对身外的事物逐渐失去关心,开始还只对结婚、生子和死亡有感,而随着橡皮擦的运动,只剩下人生的爱别离苦。她对于所经历的事情转身就忘;对于身边尽心照顾自己的子女态度冷漠,称一直服侍自己的女儿是“欧巴桑”(老太太);她总是半夜起来四处走动,让子女们困惑于她到底是在寻找庇护还是被庇护;她自说自话,靠自己残缺的一点记忆准则来判断别人的生死。当她跟儿子说他已经死了三天时完全就像是真的一样,这种结论就来源于她没有记忆支撑的正常行为判断能力。

  失去记忆就意味着她有了一个神秘世界,这个世界是任何人都猜不出的。明明是晴天,她却听到了降雪声。丈夫、儿子、女儿,弟妹、亲戚、朋友、熟人全都一一被她抛弃,她总是在小时候生长的家中孤独地活着。她唯一能守护的是已然遗忘的遥远年轻时代里内心深处镂刻的印记——那纯白的雪之颜。所以作家由衷地感叹:“我们只有走到父母那个年纪,才能懂得他们的为难和爱”。

  不知道其他老人如何,我的母亲和那位“母亲”的情况十分相似。有客人来,她总是以最好的形象出现,哪怕是对医生,叙说自己的病情,款款而谈,思路清楚,面对小辈,更会大谈时局,说出许多深刻的人生哲理,俨然一位“鸡汤烹饪师”,没有一个人不夸她脑筋灵光的;但是客人前脚走,老人家的疲态、病态即现,说出不少颠三倒四的话。这样的老人,因为器官功能衰退慢于精神的溃败,所以有时候觉得他们再活几年也不奇怪;可是有时候却觉得他们已经虚弱到了极点,别说是摔一跤,就是一次小感冒也会把他们招走。母亲同样生活在自己的神秘世界里。不知道橡皮擦把她的回忆拭净到了哪一个年龄段?兴许是到了少女时代吧。在那个小城,她是个殷实人家的大小姐,在学校里是“学霸”兼“校花”。这样就能理解,为什么现在她连昨天发生的事情都可以忘得干干净净,但还是会逞强,争死理;还是那么爱漂亮,爱当“老大”,为什么把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放到了首位。这样就能理解她最痛苦的是有时大小便会失禁,却连钟点工都不愿意麻烦。我们凝视着老人家的“生之秘境”,可是却永远走不进去,永远读不懂这一本发黄的书卷。所以所谓的“理解万岁”实在仅仅是一种美好愿望。

  最新的统计资料,上海男性的预期寿命达到了近81岁,而女性更达到了近85岁。井上靖时代的长寿在今天已经不稀奇了。养老问题的迫切性更加尖锐了。井上靖的母亲有好几个子女轮流照顾,母亲昨天做CT,我和妹妹还有从浦东赶来的弟弟推着车,毛毛撑着伞,抵御着狂风暴雨,可是这样的画面越来越难再现了。也许有一天,我们真的能解决“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难题,可是让每位老人能真正尊严地离开世界,该是多么多么地困难呀!

  井上靖没有给出答案。可我还是推荐这本书。至少让我们对老人、生命以及“孝”有了更加深切的理解。

  《我的母亲手记》读后感(六):关于亲情,关于死亡

  正如有句话所说“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它只是生命的一部分。”,日本文化中对于死亡的看法很奇特,而且发展出一种关于死亡的美学。对于死亡不是恐惧,也不是平淡,而是一种欣赏的感情。

  作者对自己母亲最后这一程的细致描述几近与流水,没有煽情,没有拔高,仿佛是在记述一件与自己不相干的事和人。然而在这极度的平淡之后,埋藏了让人隐隐感觉到的家族血脉亲情,这大概就是日本人的含蓄内敛吧。至于死亡,这件事似乎已经不是什么重点了,它仅仅是生活中一件一件按顺序发生的事件中的一件,是自然而然的过程,就像一颗熟透的果子,风吹过来,于是掉落在地上一样。

  《我的母亲手记》读后感(七):译者序:并非不在乎,却爱得漫不经心 (最后一句读完很多天都没有办法睡)

  并非不在乎,却爱得漫不经心 

  文/吴继文

  友人的母亲个性别扭,和亲戚、朋友几乎都断了往来,只有和她南部老家高龄九十的妈妈还算常联络,也不时寄些老人家爱吃的东西过去,聊表爱心。一天她竟也接获老妈妈从高雄宅配来的各色食品,里面还夹带了一张以颤抖笔迹写满的关于如何保存、烹煮、食用的注记,突然惊呼连连:”天啊,我不知道她会写字耶!”并非不在乎,却爱得漫不经心。

  井上靖自言,这本由成立于三个时期的三篇文字合辑起来的书,既不能说是小说,也不算随笔;换个说法就是,这部作品既有小说的虚构,也有随笔的写真。

  对了解他的读者而言,以他成长史为蓝本的著名三部曲《雪虫》、《夏草冬涛》、《北之海》如果比较靠近小说那一端,而自叙传《童年忆往》、《青春放浪》、《我的形成史》在纪实这一端,那么本书正好介于其间。

  父亲由于职业(军医)的关系,每两三年就必须调任一次,北至北海道,南到台湾;大概不希望他频繁转学吧,井上靖自懂事就和原生家庭分居两地,被安置在伊豆山区老家,和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初老女子佳乃,住在一栋老朽的土埆库房,相依为命。佳乃是井上靖非直系血亲的曾祖父井上洁所纳的妾,没有正式名分,被乡里家族排斥、敌视,正好和天涯孤独的井上靖成为忘年的盟友。曾祖父死前对佳乃做了安排,让她当井上靖母亲八重的养母,另立门户。阴差阳错,这个辈分上算是井上靖曾祖母、户籍上则是他祖母的外姓女子,竟然成为现在井上家系的第一祖,长眠于家族墓园。

  伊豆半岛多山,交通不便(那时出趟远门必须先搭两个小时马车,再坐一个多小时轻便车,才能抵达东海道铁路干线上的三岛火车站),虽然离首都东京不过百来里路,却完全是两个国度。然而自然界的丰饶,民风之淳朴,四时节庆之缤纷缭乱,让善感的井上少年在懵懂中建构了属于自己的世界,以抵抗无来由的孤独与哀伤。父母家人总在远方,他生命中关于家的最早印记,就是佳乃和老库房。对他而言,奉献式地照料他、溺爱他的佳乃,才是他的母亲,甚至是情人;所有对佳乃不好、说佳乃坏话的,一律视之为敌人。这种同盟关系教人联想诺贝文学奖得主卡内提(Elias Canetti)和他的母亲,只不过发生在欧洲犹太殷商家族的故事更多了知性的启蒙(《得救的舌头》)。

  父亲隼雄带着井上靖除外的其他家人,半生漂浪于日本列岛、朝鲜、台湾之间,却在五十壮盛之年退职还乡,之后即隐遁不出,靠微薄的退休俸过着清简的日子,不与外界往来,形同自闭;本来外向的母亲却也认命地随丈夫在伊豆山野务农度日。然而这时井上靖早已成年,先是在京都大学就读,接着是结婚、小说征文获奖、进报社工作、成为职业作家,除了偶尔归省,还是和父母的生活没有交集,简单说就是一个和父母无缘的孩子。他知道父母并非不爱他这个长子,而他对自己的父母也一直有着复杂的情感,但也就是这样。直到父亲去世,母亲日渐衰老,井上靖才突然惊觉,他并不真的了解父亲(但已无从了解),而他同样陌生的母亲,则因为老年痴呆,以致过往人生的记忆开始整片整片的剥落。再如何努力捡拾残缺碎片,想要拼凑母亲生命的完整图像,为时已晚。时间的黑洞吞噬了一切。你对深渊吶喊,只能捕捉疑似的回声。仿佛再度被母亲所抛弃。在写于同一时期的《童年忆往》中,作者自言,当他追想幼年时光,几乎没有母亲单独出现的画面,即使到青少年时代亦然。母亲为了他能够顺利考上中学,发愿茹素,从此一生不沾荤辛,这么重大的事件,他完全不记得。如果是为了重建记忆,像奥地利剧作家、卡夫卡奖得主彼得.韩德克(Peter Handke)在母亲五十一岁那年突然仰药自尽后所做的那样(《梦外之悲》),这本书将注定是一场徒然。

  早年的井上靖,非常刻意地让自己不要变成父亲、母亲那样,过着无欲、退缩、冷清的人生。他不喜欢过去打麻将、玩撞球、下围碁和将棋的父亲,于是自己一辈子都不碰这些休闲游戏。他拥抱人群,总是成为朋友聚会时欢笑的核心。

  家族代代行医,所有人都觉得做为医生长子的他理所当然要进医学院,学成后继承家业,结果他却选择了父亲最瞧不起的哲学科,主修美学。然而年过六十的他不得不承认,自己那犹疑不决、谁都不得罪的个性,简直和父亲一模一样,而强烈的自我中心以及易感爱哭的德性,根本来自母亲。多年以来,他让自己成为这样一个人:同时继承了父亲和母亲的特性,却强迫自己走一条和他们完全不一样的路。从这个角度看,他成功了。可当他意识到,通过这些长期的、持续的对峙,他反而成了或许是世界上最能够理解父母一生的人,可是他却让父母带着不被理解的怃然,无限孤独地离去。做为人子至亲,他又是失败的。尤其当他痛切体认到,正因为性格的雷同,父母不也才是他最佳的理解者吗?然而父亲已远,母亲不久亦将关上最后一道门窗。这是多么尴尬的挫败啊。

  晚年的母亲,没有什么病痛,却明显老衰,身形不断萎缩,变成轻如枯叶的一缕幽魂,”从此以往再无任何可能性的肉身已经来到了它的终点”,而严重的失忆,让她从伦常、责任甚至命运的重压中脱身,孤立于尘世之上,对人世间的爱别离苦已不再关心,而他人亦无从探入她此刻的内心世界。仿佛抵达太阳系边缘的星船,无法接收或传送任何可辨识的讯号。她成了永恒的神秘本身。

  在此,一个小说家能做的,就是直面凝视生命那壮绝的神秘。物自身(dasDing an sich)尽管不可知,但你依然可以思索,试着对话、发问,并加以描绘,捕捉如幻的现象,呈现可能的真实。这一切作为,都是对德尔斐(Delphi)神谕——认识你自己——的响应。井上靖的凝视,绝非徒然。准此而言,我们可不可以说,所有的小说,或多或少,都是”私小说”?

  “私小说”不只是曝露或自我揭露。谁没有秘密?你的命运与我何干?昭和文豪井上靖以此作向我们雄辩地演示了,唯有以冷静的凝视之眼,揭开”不可知”的封印,穿过遗忘的荒烟蔓草,直探生之秘境,才是”私小说”的神髓。

  然而更让人掩卷低回的是,这个以纤细的感性从事怀旧、悼亡的作者,言笑晏晏恍如昨日,如今也早已移身他界,成为不归之人久矣。很快的,此刻做为观看者、聆听者的我们,不就像执笔当下的作者一样,坐在一班正开始加速的时间列车上,而前方已经隐约浮现终站的灯火。

  倒数计时,准备下车。

  《我的母亲手记》读后感(八):谁来歌颂衰老

  近年,日韩的文学作品中产生了被称为“私小说”的风格类型。

  介于散文与小说之间。介于真实与虚拟之间。

  比如井上靖的《我的母亲手记》。

  《我的母亲手记》通过三篇小文(《花之下》《月之光》《雪之颜》)分别记述了三个不同阶段的母亲。

  《花之下》描述了父亲去世不久,母亲的老年痴呆症愈发明显。井上家的几个子女商量之后,决定由离异的妹妹桑子来照顾母亲。偶尔母亲也会来到井上靖家里小住一两天。母亲颠三倒四、反复不停地话语让孙子、孙女不耐烦,特别是母亲回忆起年轻时候的暗恋对象俊马先生时,更是让孙辈感到可笑。而在井上靖的眼中,母亲是一个珍宝。

  《月之光》讲述又过了几年之后,母亲的痴呆症非常严重时,一家人在一起出游的经历。母亲时而清醒时而糊涂,念念不忘要给曾经随礼过的家庭还礼。当井上靖和弟弟、妹妹准备带母亲去給父亲扫墓时,母亲忽然说,上山路滑,她就不去了。一辈子照顾父亲,她觉得已经足够。以后这种义务,就不必叫着她了。井上靖白描风格的话语,让读者更真实地感受到老人的生活与想法。

  《雪之颜》讲述了母亲去世之后,井上家庭成员在一起哀悼时,彼此之间的回忆、话语。

  《我的母亲手记》文字细腻,慢慢品味,才会更明白当时已经进入老年的井上靖对父母的理解。

  而且,在书中,对父亲的描写也非常多。特别是在《花之下》中,井上靖几乎将对父亲的性格、举止的描写推倒了一个非常细腻的高度。让人一度怀疑,在这样的情况下,该如何描写母亲。

  井上靖并没有让读者失望。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对井上靖的了解近乎于零。

  阅读这本书之后,感性成为了我对井上靖的了解。

  今天是父亲节。

  当商家把任何一个能够作为商机的日子都竭尽全力炒作的时候,我们不能忘记的是,每一天都要对父母关爱。

  ---------------

  如果不介意,就关注我们的公共微信号吧!

  ook-life

  《我的母亲手记》读后感(九):东方式亲情的模样

  曾从我父亲的书架得来一本1986年出版的井上靖,《爱的奏鸣曲》,给我带来很大触动,并一再推荐给身边的朋友,在他们读完又催要回来——生怕遗失了这本已经绝版的无价之宝。

  他的小说与他的散文,同样优美、实在、深厚,西方式的哲学智慧与东方的飘渺超脱并存。叫你觉得,一个传统的东方人,就该这样生活。

  所以他的女主角,即便是个学西方古典音乐的钢琴家,即便生活在巴黎,最后也还是选择了以家庭为重的传统生活,其中的转变并不突兀,完全是自由意志的回归。就好像飞鸟回归天空,鱼儿重返大海。

  可惜大家暂时读不到《爱的奏鸣曲》,那么从这本新的《我的母亲手记》开始也不错。

  硬皮本,清淡雅致的日式风味,捧起来读更是有一种赏析艺术品的仪式感。书的内容分三个部分,分别叫:花之下,月之光,雪之颜。

  看似梦幻美好,其实不一定,因为本书是在讲作家患阿尔茨海默证的母亲在生命中的最后十五年。母亲这个人,就跟任何人一样,有好有坏。而作家对母亲的描述,也常常带着一种父亲式的冷静:

  “总之,母亲因为她祖父的溺爱,在多少有些异常的环境中成长。母亲后天性格可以完全在这个时期成形。不拘什么事只要不如她的意就翻脸,自尊心又强,别人为她做多少事她都觉得理所当然。可是母亲天生的个性和这些是完全相反的:充满同情心,凡事认真,广结善缘。这些对立的特质,在母亲漫长生涯中,分别支配着她不同时期的人生。”

  而另一些时候,他的笔触又精准而令人动容:

  “静坐起居室一隅的母亲,有着不管如何四处寻找母亲都没有结果只好无奈放弃的小女孩的悲哀,或是一样的用尽各种办法寻找自己的小孩最后不得不放弃的年轻母亲的悲哀。在我眼里,母亲的脸既像是一张孤独孩童的脸,也宛如一张绝望母亲的脸。”

  啊,原来一个人,在身心的衰退之后会是这么一副样子。我喜欢译者序言的标题:凝视生之秘境。

  在全书的最后,母亲去世,作家抱着母亲的骨灰坛子,“这时我想的无非是,母亲在漫长而激烈的战斗中一个人孤独地奋战着,奋战终了,如今成了一小撮骨头的碎片。”

  没有抒情,没有感慨,已经尽力了,然后结束了,这就是人生。嗯,听说本书还被拍成了电影,要去一看。

  《我的母亲手记》读后感(十):《我的母亲手记》| 那块叫人无可奈何的橡皮擦

  阅读评分★★★★☆

  是第二次读这本书了,第一次读时的感受已经忘却干净,只记住了井上靖这位作家。再次阅读,书中有三个部分让我印象深刻。

1

  “也是在父亲离开后,我才第一次意识到,活着的父亲还充当一个角色—庇护我远离死亡。当父亲还健在的时候,我似乎怀抱一种并未清楚察觉的心态:因为父亲还活着,以致我从未思考过自己的死亡。一旦父亲不在了,我突然发现死亡和自己之间一下没了阻隔,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不管愿不愿意,对死亡之海的一部分再不能视而不见,也明白接下来就轮到自己上场了。”

  “父亲死了,我才开始将自己的死当作并不很远的事情加以思考。不过,母亲依旧健在,死亡之海的半边还让她给我遮着。只有到母亲也过世了,我和死亡之间竖立的屏风才会完全移除。到那时候,死亡肯定将以迥异于现在的面貌,逼近我的眼前。”

2

  “伸手拿香烟时,我甚至会因为整个动作太像父亲,而下意识地赶快把烟放回去。”

  看到这里,我给妈妈发了这张图:

  “老妈,是不是每个孩子都会有一段时间特别想摆脱父母的影子,想要活的不一样,但最后却发现无法摆脱。”

  我妈说:“是的,但是我希望你比我活的更好。”

3

  “扫墓我就不去了。那边山路走起来很滑。我是想,今后对你们父亲尽义务的事我就都免了吧。一辈子已经做了很多,这样应该够了。”母亲很难得像这样一字一句将自己内心的想法,清清楚楚表达出来。

  母亲遗失了所有关于欢乐的记忆。同样的,不愉快的记忆也消失无踪。她失去了父亲的爱,以及对父亲的爱;父亲对她的颐指气使不再,而她对父亲的冷淡也无存。就此而言,父亲和母亲之间的借贷关系是彻彻底底清理一空了。母亲今天晚上追忆起接父亲、擦军靴、做便当等事情,基本上不能说是苦差事吧。她实际上做这些事的年轻时代,一定也不会把它们当作苦差事。虽然不是什么劳苦,可是等到年纪大了以后回头一看,有如长年堆积的尘埃一样,那些事也就变成相当的重量积压在母亲的肩上。活着就是这样,时时刻刻都有看得见看不见的尘劳,飘降到我们肩上,而如今的母亲正在感受它的重量吧。

  明天是母亲节,祝妈妈节日快乐,我真的很爱你❤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我的母亲手记》读后感精选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