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是真的吗?》的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6-29 05:3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是真的吗?》的读后感10篇

  《是真的吗?》是一本由腾讯《今日话题编辑著作,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2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是真的吗?》读后感(一):单点爆破---夹缝中的今日话题模式

  文/柳华芳

  我之所以说夹缝中,原因你懂的,由于某些原因,我朝的互联网门户是没有新闻采编权的,门户基本是买来传统媒体的新闻,自己只做了传播渠道,夹缝中的新思路决定了各大门户的气质走向。目测现在的四大门户新闻,新浪新闻在cctv化,网易新闻把心思放在评论跟帖和态度上,腾讯新闻用今日话题模式强化事实理念

  腾讯新闻的今日话题模式可以算是一种自媒体形态,与自媒体的自由不同,今日话题背后腾讯新闻的大平台,所以,今日话题是在夹缝中的有限自由前提下的自媒体,它不是另立山头的新媒体独立项目,而是强势互联网新闻媒体的局部创新。今日话题在6月27日发布的健康科普类图书《是真的吗--你所知道的健康常识往往是错误的》,在我个人看来是一个单点爆破的思路,以图书来强化今日话题的理念和价值观,而今日话题则来代表腾讯新闻的理念和价值观。

  在产品形态上,今日话题模式依托于腾讯新闻的海量用户,每天能达到600万的点击量,而今日话题的选题、设计、传播在某一种意义上就是腾讯新闻的品牌塑造过程。这种以特色专题栏目带动媒体品牌气质的方式,我认为是当下国情适合互联网新闻媒体走出过去搬运工模式的很好出路,也是管制下互联网新闻门户塑造自己原创优质内容的一个媒体品牌化和差异选择

  今日话题相对于报纸的评论版,最大的优势是互联网技术利用,技术可以帮助编辑团队数据化地进行选题,并且可以有效率地汇集读者的意见反馈。新媒体最大的优势就是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力量和传播效应,而不是只闷着头写字,数据驱动的专题模式是媒体的重要进化。

  《是真的吗?》读后感(二):腾讯今日话题:时评如何不粗鄙

  文/韩福东

  话说中国有三大粗鄙文体:新华体、知音体和时评体。

  说出上面这句名言时候,我的身份是一个业余的时评写手,时不时在媒体专栏上你能看到我的名字对了。我进入媒体这一行,最初就是用时评做敲门砖,误打误撞而来。我的时评写得差,但时评写得好的真不多见。所以我在新华、知音这两个专属某一机构的文体外,另把流布在五湖四海的时评文章单做一类,并列为三。这是一个速朽的文体,虽然它在中国坚持了十多年,浪得虚名。这么说还是客气的,我的一个朋友叶匡政,干脆称时评为脑残文体。他也写时评。

  这么看来,时评写手似乎都擅长自黑。其实不然。我呢,实话实说了吧,就是打一伏笔,为接下来隆重推荐腾讯今日话题做个铺垫

  今日话题刚出了本新书,名叫《是真的吗——你所知道的健康常识往往是错误的》,昨天顺带着就搞了一期8周年经验分享。我受邀参加,听老朋友刘彦伟、王杨他们讲讲内幕故事,真是颇多感慨。这一转眼,不用屈指去数,就8年啦。他们像打日本鬼子一样,“监督权力要求责任”、“不媚强梁、不阿群众”、“不自我阉割、用尽并拓展媒体空间”,坚持抗战了八年,终于成就今日让今日话题足成话题的实力

  前面加引号那几句话,都是今日话题主编刘彦伟所拟定六条军规中的内容。另有三条军规,分别是“不缺席重大公共事件”、“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和“普世价值,启迪中国”。科学精神这一点,在他们这本新书中体现比较明显中医的那一套在这里完全不通——虽然它在国内拥趸甚众。和抗日沾了美国参战的光一样,今日话题所谓的“普世价值”,其营养也多来自欧美。

  今日话题在腾讯刚刚创立时,互联网在内容生产上尚不被重视,它以速度而非深度见长。除此之外,网媒还有一个政策短板。今日话题整合各方资讯和评论,用一以贯之的逻辑思维贯穿下来,其间巧妙融合自己的价值观和判断,成为时评界别样景观。随着时间推移,属于它个几的创见比例愈高。和那些短平快的时评比起来,它试图给读者提供更多的信息观念视角,互联网平台的多媒体和超链接特性,让这变得容易起来。我喜欢这样的表现方式,它能让时评摆脱粗鄙的形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判断,告诉我更多的信息和提供差异化的观念视角,比单纯的表态更为讨喜——后者很容易让滚动播出的时评,沦为千篇一律时尚主义简单化站队。

  今日话题是诠释腾讯新闻事实派理念的灵魂栏目,它以每天一期专题的形式热门话题进行可观分析思考,深受媒体同行、意见领袖关注好评。很多时候,他们是“站在巨人肩膀”上——这个栏目的立论更多借鉴专业意见,不逞个人之勇,也不停留在表态层面。8年的实践中,今日话题始终以帮助读者解读新闻和认知时代为己任,致力于还原被遮蔽、扭曲的常识,并以这种常识作为评价新闻事件的标准,来影响影响力的人,甚至影响当下的政策。

  借助腾讯的qq弹窗推广,加之自身内容出彩,据说今日话题每天的点击量达到600万。就影响力而言,这在国内也无其他平台可企及了吧。2012年今日话题推出《准生证应做到“不折腾”》专题一个月后,国家计生委出台新政策,流动人口可就地办理准生证,印证了刘彦伟所信奉的“新闻媒体的使命在影响当下”这一命题

  还原常识,尊重专业,这说起来简单,达成则不易。所谓知易行难,我相信今日话题也不可能完全做到,所以我的恭维终有尽头。但又怎样呢,有这样一群坚持独立思考,又肯博取众长的媒体评论人,他们信奉专业主义,深谙传播三昧,为我们生产不太一样的时评,这终究是中国意见领域之福。

  《是真的吗?》读后感(三):中国特色

  一朋友说,以前很烦听“中国特色”,而现在却觉得这个词真是太有道理了。比如书中开头提到的“云南白药”,在中国属于保密配方,而在美国属于食品”,必须要公布成分;比如输液大国人均输液量是其他国家的好几倍,除了医生追求效益外,很多时候是患者主动要求使用这种快速治疗方便有效的方法来治病,幸好现在大部分综合性大医院已经开始禁止门诊输液了;比如中药因不能通过临床试验而一直未能得到美国的认可,在中国却大行其盛,人们在买药的时候关注点不在于它的成分和含量,很多时候是关心是否是中成药,但很多中成药里真正起作用的却是西药成分,维C银翘片等药中的中药成分甚至可能是有害健康的;比如有些药在美国、欧盟等国家对功能描述单一清楚的,在中国却成了包治百病的药,尼美舒利在很多国家是禁止12岁以下儿童服用的,在中国它曾是风靡一时的儿童退烧药,直到2011年国家药监总局才对其功能进行重新定义,这却是在厂家赚够了钱而很多儿童得了肝、肾损伤之后;看到美国FDA叫停尿激酶那一段感慨更深,叫停的原因是此药因生产不规范有传染风险,而当时还没有产生任何一例被传染者,而中国,“毒胶囊”等问题和有害药物经过几番危机公关后仍旧顺理成章存在着。马兜铃酸在国际上已经普遍禁止了,在中国人允许使用。内心真的感到很悲哀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是真的吗?》的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