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次郎与佐纪》是一本由[日]北野武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9,页数:13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这本书是一直关注的一位育儿家推荐的一本书,果然看完后对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思索良多。
我本人对北野武其实不怎么关注,顶多看过《菊次郎的夏天》,因为这部电影实在是太出名了,年轻的时候看完有一种说不上来的感觉,本来是一部温情的旅行片,但里面却有些肮脏的画面,印象中好像有一幕是一位恋童的大叔,当时看觉得有些恶心,但影片总体还不错。
看完这本书感觉有些懂了那部电影,当然电影还是要回去再看一遍。原来菊次郎是导演父亲的名字,这部电影也有点献给父亲的意思。书里写母亲的强势和骄傲,父亲的懦弱胆小,都被作者以轻松幽默的风格写活了。他说母亲从见到父亲第一眼就讨厌他,她以贵族没落的后代自居,以前是男爵家的家教,后来嫁给了一个中尉,中尉死后,以招赘的形式嫁给了父亲。父亲是一个胆小没什么本事只会一门手艺的油漆工。母亲说呼吸着父亲呼出来的空气都觉得恶心,可是还是跟他生了4个孩子,父亲喜欢喝酒,喝完酒就打母亲。这样的一个家庭,母亲仍以她自己的骄傲和奔波,本着孩子以教育为主的理念,将几个孩子都供上了大学。挺佩服北野武的母亲的,她真的是一个女强人。
可是他们的父亲呢,虽然那样的懦弱无能,但是北野自诩他遗传了父亲的劣根基因,从小与母亲斗争,对着干,反抗母亲,大学辍学,开始说相声,他说的相声里都有父亲的影子在里面,有些是最底层的父亲自己发生的滑稽事,被他用来做素材说相声,艺术形式的夸张之后,逗得观众哈哈大笑。所以那部以父亲命名的电影,也多多少少有父亲的影子在里面。
虽然导演与母亲斗争了一辈子,但是最后发现母亲总是以自己的方式保护着他。就像他的打架风波,母亲说判刑吗,最好判死刑吧。他出了摩托车事件,母亲说这个混蛋,怎么没撞死。母亲这样子说,记者和粉丝们反倒不会再说他什么。他出了桃色新闻,母亲对导演的妻子说,这家伙干出这样的事情,可是你千万不能跟他离婚,你跟他离了婚不就放过他了吗? 背着妻子又打电话给他:你这家伙,混蛋,离婚这事千万不能干,要是离了一次婚,就会上瘾的啊。
母亲每个月都在跟红了的导演打劫,让他给她一大笔钱,可是到了最后发现母亲把他给的钱都以他的名义存了起来,以怕他万一有一天不红了没钱花。所以到母亲死了,导演收到存折的时候说:还是输给了母亲。
导演说
他们和我哪里不同?没有。
不,只是母亲不同。
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先成为什么样的人。不是说给孩子听,而是做给孩子看。导演虽然说他是母亲教育下的失败者,是一个另类,但是最终发现,自己还是摆脱不了母亲的影子,自然,也摆脱不了父亲的影子。
全书虽然是回忆父亲、母亲,但是基调很轻松,读起来很舒服。其中最搞笑的一段居然是写母亲的葬礼。
“各位,请看遗容最后一眼。”
但因为堆满了花,完全看不见母亲的脸。
“小武,看不见脸。”
“埋在花堆里了”
隔一会儿,葬礼公司的人跑来说:
这就是导演的功力,毫不怀疑,北野武能拍出一部片子,叫《葬礼上的死亡2》。
“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了。”
——史铁生《我与地坛》
北野武一生的敌人是他的母亲左纪,他的成长伴随着他们漫长岁月中的一次又一次斗法,伴随着母亲的胜利和白发,伴随着孩子的眷念深情和愧疚思念。
家境贫困的左纪自诩为名门之后,节衣缩食地将所有的精力和心血花在子女的教育上,虽然哥哥姐姐都如母所愿成人成才,但哪有什么榜样的力量啊?北野武煞费苦心地悠哉游哉,生命都浪费在有趣而无用的事上,既然不想去英语辅导班就照着课程的时间四处游荡,既然亏缺了书法课就在公园里照猫画虎地写写字蒙混过关,既然家里不让养狗就把它送到远方再跟着他走回来。左纪总有办法的,跟孩子说一句“ How are you?”,就知道他英语学没学。看看字迹工整不工整,就知道书法练没练。不过这样聪明的狗确实没有不养的道理啊!
在大学之前的很多年里,北野武几乎以全线被KO之势在母亲面前败下阵来,每一次都被戳中要害而狼狈不堪,书中这些捧腹大笑的文字表达得稚拙克制,仿佛岁月大浪里终于洗掉了所有利禄功名,只剩下这些自鸣得意而被轻易看穿的糗事。
“知子莫若母”,北野武终于在考上大学以后退了学、离了家,立了一番作为的心志后每天好吃懒做,无所事事,终于在欠租逃跑时被房东爷爷告知母亲已经付了所有的租金,她料定了他会有这一日,北野武羞愤难当地又被当头一棒。后来的他飘荡在相声界,渐渐有了名声,神气地衣锦还乡时,左纪只是狠狠地说:“你趁早别干了,艺人什么的,我们家有你奶奶这个教训就够了!”,这是他熟悉的母亲。有了女人问题时,左纪每日劝慰媳妇:“那个蠢蛋尽做坏事,可是,你千万不要跟他离婚,这样太便宜他了!”。发生摩托车意外时,她说“撞死就好了”。被警方逮捕时,她放话“要判刑的话,就判死刑吧”,被儿子质问时,她又说:“不那样说,世人不罢休的”。打开破袋子发现都是母亲向他索要为他攒起来的积蓄时,他知道他又败了。
母亲过世时,北野武原本想了一堆的俳句和幽默,却哭得一塌糊涂,他在书中写到“我和母亲真的很像,从说话语气到眼神。不过,实在太像也麻烦。那样的母亲过世了,我茫然若失。我以为九十五岁的母亲之死,对我完全没有影响,但一遇到事情,仍感觉母亲一直庇护着我。母亲对我的影响果然很大。我做了坏事,只要母亲出来说几句话,整个社会就不由得原谅我。”
相对于左纪的传统、正派、热心、智慧,他的爱人则是猥琐、怯懦、胆小而毫无抱负的,他是大字不识的油漆工、是被偷了食物而不敢言语的日本好邻居、是整日酩酊大醉打骂妻子的暴脾气丈夫、是一心想要子女接替他漆工事业的没出息父亲,他似乎和所有倒霉的、丢人的、荒谬的、怪诞的事有关,他将女儿养的小鸡当下酒菜,在儿子的家长会上破口大骂,把棒球棒当柴火,可是他和左纪生了四个孩子,他叫菊次郎,是北野武的父亲。
很多年前,看北野武的电影《菊次郎的夏天》,无法理解那个夏天那些怪蜀黍为一个一心寻爱的菊次郎所做的事,看不懂电影中怪诞的情节。直到看完了《菊次郎与左纪》,才渐渐明白其中隐藏的感情和北野武在影片中给父亲的救赎和此生情感的空白。那个寻爱的菊次郎或许就是他父亲飘零身世的再现,那个勇敢上路的少年或许满足了他父亲因为怯懦性格而无法完成的愿望,那些个善意的过客所做的恰恰是他父亲所不曾礼遇到的温情…………
北野武在《菊次郎与左纪》的封背上这样写到:“穷人家的孩子,不管日本还是中国,童年光景大概是一样的。假如中国读者因我这本书,想起了一些有关家人的事,那我就很高兴了。”
许多时候,人们总是在亲情面前笨拙地一塌糊涂,“和最亲的人吵架,和陌生人说知心话”几乎成了一句至真的经验之谈,一些清晰可见的小事、一些不曾深刻的言语、一些艰难困苦中的忍耐,仿佛都浓缩在无言飞逝的时光中,平淡至深的亲情里,仿佛一过就是一辈子。
父子母女间那些浓的化不开的矛盾和纠缠,那些所谓的战争和纠葛,赢家终会是父母,因为每一次的转身回头都是父母的驻足凝望,每一秒的喜怒哀乐都是父母日夜的企盼担忧,每一世的愧疚自责总会得到父母谅解宽容。这样,叫人如何不带着悔意败下阵来呢!
个人认为导演应该有上得了台面的气场,但不该拿架子,所以北野武让我欣赏的特质除了幽默,还有平民化。
因为他本来就是平民苦出身。生活苦,他妈给人做短工,他爸做油漆匠;家庭生活也说不上幸福,他妈豪放泼辣,他爹是个整日就知道喝酒的窝囊废,典型女强南弱的家庭,日子打打闹闹地过。他爸就是后来被他用做电影片名的菊次郎,他妈叫佐记。
童年的苦日子不仅为后来做漫才艺人的北野武提供了不少笑料,更让他很早就明白了生活的真谛:凑合——这个词可以和“无奈”等同,但不是“不见天日”,而是意识到日子无法吹毛求疵地过,它往往呈现如万花筒般多层次的样貌,让人在身不由己的牵扯与羁绊中体会到人生五味,至此,完整的人格才得以形成。就像我们的大导演他妈第一次见他爹时,觉得“连他呼出的气都讨厌。”却依旧和他生了四个孩子。
吴念真的序写的不错。
第一个感觉,篇幅太短,翻了又翻总觉得不甚尽兴:在这样的家庭长大理应有更多好玩的故事才对吧、你这样精彩的人生经历铺开来写再写几本也够了吧,可这个冷面笑星偏偏寥寥数语就把自己的家事说的清楚明白,话里话外从不谈情,却字字千钧都是情。实在无法想象在自己老娘葬礼上对着遗体还能说单口相声的最不正经的人偏偏最能读懂这世上最纷繁杂乱的情感账本……找谁说理去……
第二个感觉,怪不得……怪不得这个一脸横肉还有刀疤的严肃脸大叔居然可以成为一个如此成功的笑星、演员、导演、主持人、甚至到现在的作者……母亲的尖酸刻薄、父亲的懦弱鲁莽,这些都是他极力逃离却终究融在他血液里的一部分~对立而又统一的一个灵魂:搞笑的背后是辛酸、毒舌的背后是深情、看似满不在乎的背后是最深的眷恋、看似笨拙的表演背后是无数次的练习。这才是北野武,一个有血有肉,喋喋不休的埋怨着父母,心里早已泪流满面、思念横生的儿子。
龙应台作为一个母亲,曾说过:父母子女一场,其实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分离;这属于文笔上佳、温柔深情的母亲,北野武的老娘或许一辈子都说不出这样温情的话,但给这坏小子的爱一分也没有少,此刻的我却忽然想起日前在火车站送别父母,扶梯上二人大包小包一大堆,明明都顾不上了却还费劲的扭脸跟我挥手哩……
《菊次郎与佐纪》读后感(五):孝顺还生孝顺子,无义还生无义郎。
我们都只是平凡人
无论在外界被多么关注
在真正的生活里
我们都要面对父母
面对五谷杂粮
都要从很小慢慢长大
都经历过成长
无论是哪个国家的孩子
大抵都一样
或许到了某个年纪
我们都会去追忆自己的父母
才会明白追忆的意义
生活的意义
一个人是否已长大成熟
从面对父母的态度我们就能读懂许多
俗话说的好
孝顺还生孝顺子
无义还生无义郎
我想
能明白书中感情的人
大抵也都一样
《菊次郎与佐纪》读后感(六):配合交响乐版本《Summer》阅读,体验更佳
如果一本书可以让人大笑着流泪,那么我想这本书做到了。
北野武全书以一种满不在乎的语气,不正经的话语,搞笑 毒舌 刻薄地吐槽自己的母亲佐纪和父亲菊次郎。却在字里行间不断流露真情和温情。真心被这个“蠢货”打败了,原来回忆录还可以这么写。书很短很短,却很充实。看着一点点减少的剩的页数总是不舍得那么快读完,但还是很快在上下班路上读完了。
北野武成长在一个母强父弱,母亲佐纪在家里有绝对权威的家庭。北野武在与佐纪斗智斗勇、 相爱相杀的岁月里总是会“输”给佐纪。偷藏棒球棒在树下,数日后发现被换成学习参考书。大学退学离家出走,自己生活,长期欠房租策划逃走,后发现佐纪已帮付。北野武从艺之后,佐纪每个月“勒索”零用钱,直到去世时一分没花,存起来大约有一千万日元+全部还给北野武。佐纪垫付房租时,给房东说“这孩子傻傻的,肯定会欠房租,如果一个月没交,就来找我拿”。佐纪“勒索”零花钱为北野武存一辈子时对他的哥哥说“艺人不知道哪天会走下坡路,没有存款就完蛋了,那小子蠢,赚的钱都会花个精光。”北野武总是“输”给佐纪,不是因为佐纪脑袋有多灵光,大概是母亲的这种爱是永远无法超越的。
相比佐纪,北野武的父亲菊次郎在家里的存在感弱了很多,有存在感时多为耍酒疯。是个脆弱可怜却内心善良,对工作有一丢丢匠人精神的人。这个存在感极低的老爸,去世之后,北野武才回忆起常对他笑的表情。可以在北野武的很多电影人物中看到菊次郎的影子,最出名的就是《菊次郎的夏天》。父亲菊次郎的部分叙(tu)述(cao)结束,特意在最后写道“本故事纯属虚构,一切与实际人物无关”,不讲煽情而讲荒诞趣事来掩盖对亡父的思念,但最后“纯属虚构”来挽尊。
读整本书时,我都在听久石让的《Summer》,6分25秒的交响版本 (《菊次郎的夏天》电影版)。不得不感概,无意间播放的BGM和这本书太搭了,单曲循环着看完书。这个版本开端是我们都熟悉的《Summer》曲调,节奏轻快,对应书中佐纪与菊次郎的趣事,欢乐画面很容易跃于眼前。中间有一段节奏骤快,对应书中北野武与父母的小冲突。最后乐曲趋于平静舒缓,对应父母隐藏最深的深情与感动。聆听《Summer》同时看《菊次郎与佐纪》,真的有一种更深的心灵触动。
很喜欢这本书,另一种父母与子女间爱的描述,笑中带泪的那种。
《菊次郎与佐纪》读后感(七):一个强势但温柔的母亲,一个懦弱但搞笑的父亲,成就了北野武
说真的,你很难想象文艺气息十足的《那年夏天,宁静的海》和血肉横飞的《大佬》这两部风格截然不同的影片,竟然都出自北野武之手。生活中的北野武形象也是两极,一方面暴力十足地打砸杂志社,并且“毫无羞耻”地参加成人影片颁奖礼;另一方面他又很幽默可爱,笑称那次差点致命的摩托车事故为“不成功的自杀”。真是让人猜不透!
看完这本他关于父母的回忆后,大概能理解一点。北野武的强硬来自与母亲的对抗,抵制母亲对他人生的一切安排,拒绝课后补习,想方设法打棒球,狠心地搬出家门。但母亲强势的背后也有温情,替他交拖欠的房租,答应养狗,成名后帮他存钱,一个强势但温柔的母亲呀!她只盼望孩子们能够出人头地,脱离贫民地位。
而北野武幽默可爱的一面主要来自懦弱的父亲,尽管父亲带来的美好回忆并不多,但给北野武留下的印象却大多是搞笑片段,例如醉酒后倒在水沟里,二哥撞车逃逸事件的受害者竟然是自己的父亲,躺在病床上嚎啕大哭地说快死了。不过北野武父亲看似只是个醉汉,但对工作却并不马虎,认认真真,如此形象活脱脱就是《菊次郎的夏天》里的菊次郎!
所以,北野武在暴戾的同时也隐藏着温柔,幽默可爱但又坚持原则,如此才能看懂他的电影,就像《花火》为了给妻子一份宁静而大开杀戒,《大佬》提前给酒馆损失费后从容赴死,《坏孩子的天空》曾经沧海后两个坏孩子还像以前那般骑车。
《菊次郎与佐纪》读后感(八):我一次也没打开过父母皆祸害的豆瓣小组
平淡又温情触碰内心的作家导演有许多,是枝裕和,小津安二郎,杨德昌,林克莱特 ,林海音,萧红……但只有北野武能让你泪中带笑。写到复杂心情时,他省略可选择的无数动容语句而写道:一种似喜似悲、难以言喻的心情涌起,我赶紧打开一罐新的啤酒。
网络时期看到各种讨伐原生家庭的文、电影。美剧《this is us》因为父亲的死,三个孩子丧得一逼。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永远不会消失,能如同石缝中茁壮而出的萌芽并不容易。但北野武谈及家庭贫穷、母亲控制欲强、父亲酗酒暴力他的影响时,采用的不是当今流行的戾气剖析自己阴暗面。
看完这本书只需一个多小时,而读者会在这一个多小时里回忆无数个小时自己的亲人。
我的母亲与佐纪一样的是强势,可又像菊次郎那般是所有人的麻烦,最后也像菊次郎那样变成一位爱哭的老人。母亲死后我既感到心如刀割又觉得如释重负。所以,当北野武写道埋怨怎么有个这么差劲的父亲,向往有个体面的好爸爸时深有同感。“人家说父亲会用背影向儿子传达一些什么,但是老爸让我看到的尽是愚蠢的姿态。”别人的妈妈在教导孩子正确成长,我一直在努力永不要不要不要被母亲消极影响。虽然时至今日,我仍难以摆脱原生家庭带给我在与人交往,自我审视时的困难。所以春节足不出门,为了不用探访亲人还年初二就跑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在酒店里写下这些文字。
我遇到过的人里,100个人至少有99个拥有不快乐的原生家庭,却不阻碍最后我们成为更好的父母。
吴念真的序里写道:忘了是谁曾经说过,种族、国家和父母是人无法预先选择的部分,歌颂他们不难,抱怨他们更是容易。一旦可以毫不隐讳地说出他们过往的一切,以及包容、接受他们曾带给你的种种不悦或磨难的时候,方才意味着你已经是一个成熟、有自信,而且可能为他们带来荣耀与骄傲的人。
北野武用轻松无所谓的态度讲述了最重要的事情,谢谢他。最后附上北野武的画,真是个有趣的人,无论是导演,演戏,写字甚至画画。
《菊次郎与佐纪》读后感(九):看了两次
不经意得,看了两次这本书。
因为第二次看时,忘了之前看过了。
第二次看,依旧有趣。
对逝去父亲和母亲的追思,言语真挚,真是让人感动。
吴念真的推荐序已写得很好了,其他的书评都不用看了。
------------------------------------------------------------------------------------------
不久 之前, 一堆 老 男人 聚在一起 谈 婚姻、 谈 女性, 最后 的 结论 是: 男人 不管 多 老, 心里 永远 都 隐藏 着 一个 好奇、 好动, 对 未知 世界 充满 想象、 欲望 无穷 的 小孩; 至于 女人 呢…… 不管 年纪 多 小, 心里 都有 一个 巴不得 全世界 都能 依照 她 规范 的 方式 运转 的 妈妈 藏在 里头。
------------------------------------------------------------------------------------------
既然如此, 再 厉害 的 男人 都得 乖乖 认命: 除非 女人 已经 不在意 或 已然 放弃 了 你, 否则 没有 一个“ 小孩” 可以 逃离“ 妈妈” 的 掌心 和 眼睛, 但是 相应 地, 你也 将 得到 她 全部 的 爱 和 理解, 以及 永远 不间断 的 关心。
------------------------------------------------------------------------------------------
然而, 当 我 看到 北 野 武 在 写完 父亲 记忆 的 最后, 竟然 写下“ 以上 纯属 虚构” 这个 看似 画蛇添足 的 注 记时, 却 忽然 热泪盈眶。 因为 我 理解 这是 一个 儿子 对 父亲 最 深沉 的 同情、 思念 与 不舍。
------------------------------------------------------------------------------------------
忘了 是 谁 曾经 说过, 种族、 国家 和 父母 是 人无 法 预先 选择 的 部分, 歌颂 他们 不难, 抱怨 他们 更是 容易。 一旦 可以 毫不 隐讳 地说 出 他们 过往 的 一切, 以及 包容、 接受 他们 曾 带给 你的 种种 不悦 或 磨难 的 时候, 方才 意味着 你 已经 是一 个 成熟、 有自信, 而且 可能 为他 们 带来 荣耀 与 骄傲 的 人。 北 野 武 做到 了, 我们 共勉 之。
------------------------------------------------------------------------------------------
小时候 遇到 的“ 怪物”, 在 还未 现出 原形 的 情况下 消失了。
《菊次郎与佐纪》读后感(十):日本虎妈佐纪
“我想起小时候的玩伴,现在不是工人、出租车司机,就是黑道混混。 他们和我哪里不同?没有。不,只有母亲不同。”这是小武(老菊的儿子)对母亲佐纪的评价。
在小武家,佐纪可不是顶起半边天,她几乎就是天。和婆婆早已结成同一阵营,儿女们有事商议也都找她,打定主意把孩子们一个个推进大学窄门,就几乎没失手过。可就是这样有一个懦弱老公的强势的女人,却屡屡遭受老公酒后的拳打脚踢,除了哭,也只有默默承受。
在病房照顾菊次郎到临终的佐纪,一边帮他擦拭身体,一边嘴里嘀咕着:“你也真不容易啊!”见她口中呢喃,小武想她确实难过吧。即使常年遭受家暴,但是长年生活在一起,他们之间还是有外人无法窥知的爱,母亲佐纪和菊次郎生了四个孩子,也从没离开过这个家,做儿子的小武也感到不可思议。
日本虎妈佐纪,毒舌频出,毫不饶人。
佐纪不喜欢老人。 “好讨厌,那个样子难看死了,走都走不稳。”“活不久了,那种人。”满嘴刻薄,没句好话。 可她也是这样的老人。或许她说这些,是为调节自己的心情。
“因为没钱堕胎。”这是小武小时候存心给佐纪好看,故意问:“妈,为什么那个年纪还要生我?” 时,佐纪干脆的干脆。
小武的朋友也不能幸免。叫小武出去玩的那孩子被佐纪叫住,“和我们家笨蛋交往,你会吃亏,也会变成大笨蛋”不由分说,把人赶走,“不要再来我们家噢,笨是会传染的。”转头就跟小武说,“别跟那种笨蛋来往,那家伙脑筋太差”。
小武的爸爸菊次郎更是频频领教毒舌之味。老菊抱怨孩子都读大学,没人他工人的班。佐纪毫不留情地讽刺道,“以后不上大学,绝对混不到饭吃。什么蠢工人。”
至于佐纪的远见卓识、爱子心切、吃苦耐劳、为子计深远,都值得大书一笔,在此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