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我们应有的反思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6-24 21:4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我们应有的反思读后感10篇

  《我们应有的反思》是一本由葛剑雄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57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应有的反思》读后感(一):唯有人文千秋

  葛教授仗义执言人称“葛大炮”,快人快语,火力十足,又蕴藏着一种洞达人心智慧。记得刚入校的时候,曾在校园图书馆阁楼遇到他,他弯着腰,手上捧着一堆书,脑袋小心撞到了天花板,倒也毫不在意,笑说图书馆还应该更宽敞一些才是。这便是葛剑雄教授留给我的印象平易近人锋芒毕露。而读完这本他的编年自选集《我们应有的反思》,我想不难理解他的双重个性何以形成

  葛教授是闻名远近历史系教授,他的这本自选集亦颇有录史之韵味全书编排遵循编年,集子的体例是每年选一至二篇文章学术文章、随笔论述皆可入书,记录了当年之研究动向或时事热点。且在每章伊始,作者将当年自己经历大事件,私人史与大时代相印成趣,一同走过了三十多年,从历史到现实,从大环境个人,点面结合酣畅淋漓

  无论在日常工作中还是在文字中,葛剑雄一直保持着一颗谦逊的心。虽然生命中部分年华均在大学校园度过,因为机缘巧合的时代变迁,葛剑雄却从未读过大学本科,但他对知识渴求让他成为了谭其骧教授在复旦招生的第一批研究生,后又孜孜不倦攻读了博士,继而成为了一位研究者、一位教授。回望自己的求学经历,葛剑雄显得云淡风轻,但其中的努力执着,也许只有自己能够体会。他在书中这样感慨:“成功固然离不开自己的努力,但取决于机遇。要是没有拨乱反正改革开放,要是没有高考和研究生考试恢复,绝不会有我的今天。但大多数我的同龄人、同代人就没有那么幸运,他们成了时代的牺牲品。在我们取得成功的时候,不要忘了他们。”于是,作为历史研究者,同样作为一位人文学者,葛剑雄的情怀让其砥砺前行,在这个时代看来弥足珍贵。孔子曰:七十而随心所欲,而葛剑雄想到的却是“七十而思”,作为一个长者,他“当然希望自己有一天能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但只有不断反思方有可能。只要不断反思,即使永远达不到这一境界,也能逐渐接近。……不是说以前没有思过,而是思得不够,要永远思下去。”大抵,这也是他将《我们应有得反思》作为书名初衷

  在这本自选集的前一半,选文以学术文章为主。葛剑雄工作于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其研究的方向集中于人口迁移。在研究中,葛先生关注的是有关人的问题,事关历史地理政治风土人情深入浅出的文字,足见其复合型的才华以及足够耐心与学养。“对历史学者来说,只有了解了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才能正确解释历史或历史时期的文化所受到的影响。”中华的泱泱五千年文明人来人往,涵盖了太多机缘巧合与因素。唯有如葛先生这类踏实的学者,愿意去抽丝剥茧,还原历史的真相。读葛教授之文,虽由于个人学养的不足,不能做到悉数读懂,但同样可以厘清一些思维定式中的误解,例如“王朝不等于中国”,而“炎黄子孙”也并完全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的同义词。读完全书,很容易被葛先生的史学观所折服,在治学中,他一直在努力追求真实的历史”,而非继续“习惯于用是否对我们‘有利’来衡量一条消息或一种说法价值,而不是将事实真伪可靠性放在首位。”他把历史研究的具体目的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是为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规律,第二是用于宣传教育,第三是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信息,包括背景经验等。”虽然,被记录下的历史“都不能避免自己的立场观点感情的影响,其他人的理解和研究同样如此。”然而,葛先生仍坚信,存在着一种超越阶级超越感性而真实存在的历史规律,仍留待我们去发现、归纳、总结

  随着研究的深入社会角色的进一步丰富,葛先生的选文亦更为丰富,相比相对阳春白雪的学术研究,他的散文演讲更接地气,真正做到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还天时地利人和地坐拥一座图书馆。葛剑雄的身份更像是一位“大众学者”,一位我们所谓的公知,他的言论不再是为了自己的研究,而多了呼吁与社会责任。在与书同名的《我们应有的反思》一篇中,葛先生这样疾呼:“在庆祝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之际,我们还没有值得陶醉的胜利,毫无盲目乐观理由,只有深刻反思的责任。”他的用词犀利清醒,关注的不再仅仅仅限于历史,而放眼了现实与未来,历史地理人文的积淀让他腹有诗书,有了更从容淡定眼光,亦有了更深入思考的可能。

  在全书的最后一篇,葛先生收录了《怀念侯仁之先生》,表达了对前辈的敬仰,也再次反思了自己的治学为人作风。若要总结他所做所写的一切,大约也能用书中一篇的题目作结:唯有人文足千秋。

  本文修改稿刊于2015.6.19《南方教育时报

  《我们应有的反思》读后感(二):亦行亦反思

  胡适之先生觉得大家最好可以有只言片语来记录自己的人生的,而他也着实有过不少对自己人生的记录。对于自身文字的记录,不单单是对个体往事的追溯,更多的也有着对社会的纪实。多年以后,回顾往事,或多或少会觉得有所遗憾或者对当下不安,然后,当看到原来早就这一切的并非自我的改变,而是社会格局变动,大抵可以寻求出答案。在当下中国,在国史慢慢变成执政党纪事的时候,了解一个国家,另一种途径则是通过经历过历史的人的回忆和反思了。而葛剑雄先生的这本70而思的作品,给我们一个窥探过去漫长一段历史的管道,虽然“管中窥豹”,多少也是“可见一斑”。

  这本反思书从1978年始,终结于2014,期间走过了漫长的36年,期间共和国发生故事更是不可胜数。国家从地狱喘息而出,盼到自由曙光,却又因为政党政治陷入了另一种困境。国家经济体制调整,带动整个社会的变迁。所有这些的变化,大抵可以从葛先生的文字中窥得一二。

  本书时间跨度较长,所涵盖的内容也极其丰富。既有对自身生活追忆,也有学术文本的登载;既有对友人的追忆,也有对历史事件的反思。文章中既记录了一些日常之事,诸如被录用为研究生,论文完成付出版社;也有些严肃的地理学和历史学的研究和历史事件的反思,比如他在面对抗日战争的反思中写道:与五十年前相比,中国和日本之间在物质基础上的差距显然更大了,但中国人精神潜伏着更大的危险。他还写道:我们还没有值得陶醉的胜利,毫无盲目乐观的理由,只有深刻反思的责任。他用知识分子应有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呼吁我们形成更为成熟的个体,从而整个国家才会有更好的国民,才能越发强大

  知识分子职责不是给执政者拍掌或者是洗地,而是作为一名公民,站在高处,用自己的反思唤醒沉睡,与他人共同建立更好的社会。一名研究者,也不应该只是将自己全然不顾地投身研究世界,他的身外有着更为广阔空间等待着他去发掘和理解。

  反思,是当下应有的姿态。葛剑雄先生所做的,所说的,是回顾之中的反思。而活在当下我们,亦应在生活中记录,反思。

  《我们应有的反思》读后感(三):葛剑雄的三十年

  葛剑雄的三十年

  这本书是葛剑雄的三十年,是他的编年自选集。一本装帧很棒的书,硬皮纯装,比砖头还厚,作者葛剑雄是复旦大学的教授和博导,所以文字中的深度厚度知识点是很强大的。《我们应有的反思》是一本超值的书,从书中能看到葛剑雄三十年的经历,他早期的求学路并不顺畅高中的时候因为肺结核,通不过体检而没有参加高考的资格治疗了一年,在第二年参加高考体检的时候,仍然通不过……甚至无法保证再过一年,是否能通得过,不得已只能放弃高考上大学之路,去了一所中学当起了老师。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他想上大学的心又复苏的,第一年没敢参加,1978年的时候看到报考研究生没有学历门槛,他这种高中毕业的人也可以直接报考,于是小心一一的报考了,考进了复旦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又继续读了复旦的博士,梦想开花结果了。

  作者的专业是地理和人口方面的,所以他的许多论文、学术著作我看得很浅,但是还是学到了不少东西。比如中国的地图测绘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康熙和乾隆做了两次成功的测绘,那时候的中国地图超过了千万平方公里,如此完整的测绘图,超过了世界先进水平,比别国早了很多年,在今天看来是一件很牛的事。

  我比较关心教育。所有作者的那篇《中国的教育问题还是教育的中国问题》我多看了几遍。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是: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值得所有中国人思索。中国的大学在发展,为什么就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大国多年都没有诺贝尔,好不容易莫言得了一个文学奖,可是科技方面仍然没有人问顶,有的是华裔,他们是在中国的大学毕业后到美国的大学继续深造后出来的。奥巴马都看好中国的教育,因为很多人才都到他那里发挥去了,所以作者认为这是一个社会问题,我们的社会机制没有给中国的教育和人才发展提供最合适土壤

  人们有理由报怨中国的高考制度。一个制度这么多年不变革肯定不是最好的制度。一考定终身的说法有它的道理的,是的,可以选择复读重考,但那样的压力巨大的,很多人很多家庭扛不起。考多次有必要么?绝对是有的。新东方的愈敏洪是考了三次才进北大的,如果他考一次就放弃的话,还会有今天的成功么?愈敏洪没有放弃,但是有没有这样的人放弃呢?那个放弃的人是不是中国人才的损失???我高考的分数是555(1997年),可是我的第一学历只能是个中专,那时候的中专也是极难考的,我去的大学在我们的地级市只招录1名。可是我拿到个中专毕业证有什么用,我毕业的时候已经取消分配工作了,我是最后一届学费几百元的一届,我后面的一届学费就一千多了,好像国家什么制度变化了。大学教育资源对于河南省来说极不平等,这么个人口大省211大学只有一所!真是天大笑话。我姐家孩子今年想考复旦,孩子学习很刻苦,成绩最后几次摸底都是前三名,那是当地最好的重点高中,但是她高考发挥欠佳,她说英语和语文考得很好,但是强项数学没有发挥好,最后一道大题刚想到解法已经没时间了……今年的农村学生单招,特别坑爹的,她报了郑州大学,那个大学没有她喜欢的专业(她想学金融),因为想上重点大学还是报了并参加好单招考试,她考的很好。但是她说去参加单招考试的有四五千人,而学校只招录150人,坑爹啊,复杂的报名资料,又跑到大学考试,而结果基本无望。现在高考成绩还没出来,真希望葛教授看到这些内容,能给点小帮助哈。学生是个好学生,但是能去到哪个大学,真的很难说

  《我们应有的反思》读后感(四):读史与常识

  葛剑雄先生,师从谭其骧教授,现任复旦大学资深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历史学部委员。这本《我们应有的反思》收录了他自1978年至2014年每年1-2篇自选论文。展现了一名历史学者三十多年的思想历程。因一部分涉及学术论述,稍显枯燥,但葛教授丰富的阅历学识都让人尊敬钦佩,值得阅读,受益良多。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葛教授的真诚。中国经历过严重限制言论空喊口号特殊历史时期,催生出了一种虚伪矫饰的风气。虽现在说言论自由也是任重道远,但从他的文章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耿直性情中人,直面指出国人普遍缺乏的一些常识问题。不会虚伪的惺惺作态,也不会高高在上颐指气使

  就拿《“炎黄子孙”不是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同义词》这篇文章来说吧,大多数国人都为华夏,炎黄子孙这种词汇沾沾自喜凡事也喜欢拿天朝上国自居,但其实,用炎黄子孙这种提法来形容中国人,既不符合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实际,而且不利统一大业国际友好。葛教授有理有据娓娓道来

  整本书读下来,不免让我一个新时代“爱读书”的“好”少年汗颜,因为葛老师说得很多史实常识,是真的不清楚,遑论作出合理判断了。从小父亲即对我说过,读史使人明智,我当时还以为是志向的志,完全没有想过是影响智商。所以长成到现在,只模糊得记得课本教材里面的一些不尽真实的历史,再其它就只能依靠各种神剧的科普了。但正是因为汗颜,又更坚定了我多读历史,多补常识的信念

  我们经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但其实对于中华各民族的融合历史并不了解,甚至连自己家庭的发展史都不清楚,甚至不知道为什么都不曾好奇过。我一直根深蒂固得觉得父家是来自山东,母家是一直生活在东北的,去年不经意的问过父亲,他竟然说原来本家是云南的,再后来又搬到过四川,再后来才搬到山东,逃荒的时候跑到东北。

  再简要说说常识的重要性。什么是常识呢?简单来说,对人的尊重是底线,这就是常识。常识拒绝故作高深、跑题或者掩饰,也不是什么精英文化,可为什么还是如此普遍的缺乏呢?这个问题,个人觉得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在于知识与交流没有达到自由公开,以及心平气和。一上纲上线,就陷入了一种无谓的冲突和矛盾中,而忘却了交流的初心。二是获取知识的心态不佳,或浮燥,或虚荣,这都是以后要努力克服的毛病。

  刚巧前一阵子听朋友建议购入一套谭先生的《中国历史地理图集》,葛教授也经常有文章关于这套图集的,参考着葛教授的介绍,想来定能读出更多的东西来。

  《我们应有的反思》读后感(五):观点摘录

  本书以编年体的形式,收录了葛剑雄1978年至2014年间具有代表性的自选文章,每年收录一到两篇,以学术文章为主,涉及人口史,移民史,环境史等方面的研究。还有对社会问题的思考随笔。很多观点具有启发性。例如,炎黄子孙不是中华民族或中国人民的同义词;

  岭南,大部分人都说来自南雄珠玑巷,再往前追溯就都出自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了;

  动乱往往与经济落后有关,而与人口稠密度关系不大;

  谭其骧先生论证了东汉以后黄河近八百年安流的根本原因是中游耕作方式的改变使水土流失减轻,流入黄河中下游的泥沙量减少。他认为,要彻底消除黄河下游的水患,关键是做好中游的水土保持,提出了农林牧并举,退耕还林,综合治理的建议;

  中国人口的变化,公元初汉朝的人口有6000多万,9世纪前期的唐朝约8000万,12世纪初的宋朝达到1亿,17世纪初的明朝接近2亿,19世纪中叶清朝人口突破4亿,20世纪50年代超过6亿;

  《中国历史地图集》范围界定:十八世纪五十年代清朝完成统一之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帝国主义入侵以前的中国版图,映射千年来历史发展所形成的中国的范围。历史时期所有在这个范围之内活动的民族,都是中国史上的民族,他们所建立的政权,都是历史上中国的一部分。这套图集力求把这个范围内历史上各个民族、各个政权的疆域全部画清楚。有些政权的辖境可能在有些时期一部分在这个范围之内,一部分在这个范围以外,那就以它的政治中心为转移,中心在范围内则作为中国政权处理,在范围外则作邻国处理。;

  秦汉的统一是建立在农业社会的基础上的,它们的版图同样是以适宜农业生产的区域为限的。并提到秦国水利作用的功能不宜过分夸大。

  由于节气的日期都取决于它在地球太阳轨道上的位置,所以在公历(格里高利历)上的日期也是基本固定的,在上半年一般是每月的6日或21日,在下半年一般在每月的8日或23日,相差不超过一两天。

  中国历来的政治重心都在北方,以西安、洛阳、北京为首都的时间最长,形势最稳定。但经济重心一直在东部,以后又转移到了南方。北方河流较少,水量季节性变化大,不利通航。历代首都由长安—洛阳—开封—北京,总的趋势是由西向东,符合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的综合要求。

  《我们应有的反思》读后感(六):学者风范的反思

  学者风范的反思

  文/泊南

  自从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2001年7月9日开播讲座式栏目《百家讲坛》以来,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自此,想听学术讲座或者普及知识的,想一睹名校大师风采的朋友,就不必亲自挤大学的礼堂,或者参加图书馆的活动,只要打开电视,就能聆听大家风范,实为一件美事。而作为主讲嘉宾的前复旦大学图书馆长的葛剑雄先生,一直从事历史地理、中国史、人口史、移民史、文化史、环境史等方面研究,其广博的知识和能言敢言的学者风范,深受观众的喜爱。

  如今,葛剑雄先生已值古稀之年,集其三十余年间的最具代表性的文章而成的《我们应有的反思》,以编年的形式,或学术前沿,或畅谈文化,或分析历史迷局,或探讨社会热点,无论何种文字,都带着强烈的思辨精神与深厚的人文关怀,从酣畅犀利中显出学者风范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喜欢读葛剑雄先生文章的读者大都知道,2007年他出版了《后而立集》。《我们应有的反思》不但包含了《后而立集》的全部文章,并且葛先生“仍按原体例,续编了2008年至2014年部分,同样每年选了两篇文章,写了一段记事。”《我们应有的反思》是作品集中一篇作品的名字,葛先生取此为书名并非心血来潮,因为他在自序《七十而思》中写道:“希望自己有一天能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但只有不断反思,方有可能。”这是这个时代发展应有的反思,也是葛先生自身“不断反思”而且“要永远思下去”的思想的集合。

  社会发展中的反思。社会的发展前进过程中,总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代价是发展本身内在固有的一个必然环节,它对发展具有反省、刺激、约束和调控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地高楼如雨后春笋建设起来,越来越多的植被森林被破坏,越来越多的人文景观的历史文物给发展让出一席之地。但是,经济的巨大成功不应该以环境破坏为代价。葛剑雄先生在《人与自然:不仅是敬畏》中谈到:“人类应该尊重自然,善待其他生物,尽可能少地改变或破坏自然环境……”善待其他生物,可持续发展道路,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才是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这是一个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社会发展需要在不断反思中总结经验,探索前进,“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发展”。

  作者的反思。我国在对待人口增长的问题上,各个时代略有不同,总体而言是政府不加干预,甚至是鼓励生育。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下降的幅度越来越小,而恢复却越来越快。”人口增长过快,随之而来的粮食问题,居住问题,环境破坏以及城市压力等,接踵而来。这就需要抑制过快的人口增长速度,这个问题已经迫在眉睫,80年代计划生育应时而生,葛剑雄先生在《<中国人口发展史>余论》中也曾指出:“控制人口数量无疑是必要的……”“我们并不讳言,中国人民对计划生育的自觉性还很不够, 广大农村更是如此。”

  从今天看来,中国人口老龄化严重,养老金问题日益严重,也是对我们过度计划生育的一个反思。“从中国人口的发展趋势,从上海等大城市已经出现的变化看,还应进一步调整到‘确保一胎,鼓励二胎,允许三胎’。”葛剑雄先生曾言道,其先师谭其骧先生自己也一直在反思自己以往的研究成果。葛先生以先师为榜样,对学术,对治学,一直保持着严谨谦虚的态度,不断反思,才有了这本《我们应有的反思》。

  《我们应有的反思》读后感(七):对于各种问题的反思

  学而不思则罔,对于各种问题的反思,所带来的影响是我们无法估计。此书就是从各个方面告诉我们思考的重要性。

  从1978一直聊到2014,七十而思对应三十而立,就如作者所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每逢到十生日,总免不了用孔子的话对照。但圣人的标准如此之高,每次对照徒增汗颜。我们纵不能如圣人般毫无过错,也不能时时刻刻都在慎言谨行中,所以反思便成了我们或不可缺的高贵品质。作者从人文、历史、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囊括告诉我们各个时期的事物。不仅时间跨度大,所涉猎的知识范围更是广阔,因此此书读起来甚是耗费时间,然而读将进去,便觉有趣。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我们应有的反思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