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再美也美不过想象的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6-23 20:1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再美也美不过想象的读后感10篇

  《再美也美不过想象》是一本由耀一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5.00,页数:275,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再美也美不过想象》读后感(一):故事高手讲故事《再美也美不过想象》

  故事高手讲故事《再美也美不过想象》

  半年前另一本写故事的书《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炒作得很厉害,禁不住诱惑买了一本看看,还不错,只是照比炒作的还差很远。

  这一本虽然没听过炒作,但是却感觉写得更好,故事更精彩,一口气看完,只用了不到一天。

  作者耀一自称是一个捡故事的高手,其实是一个写故事的高手,很多故事肯定经过作者刀刻斧凿,不过却往往不留痕迹。作者特别擅长带入,很多人讲故事都是讲在很久很久以前,或者是很遥远遥远的地方发生在和你完全不相关的人身上。可是讲故事的告诉,却往往能把故事带入到你身边,带入到你的生活中,从而让你感觉更加真实。卫斯理、星新一都是带入的高手,看了故事以后,让你觉得这故事就发展在你周围,就是真的。

  耀一也是,他经常在故事的开头留下一个包袱,结尾的时候把故事拉到现实。还经常作为一个讲述者,让自己出现在故事当中,讲着讲着,故事就和他的生活融合了,哦,原来那些故事都是发生在耀一身边的真实的事情啊。呵呵,当然了,如果你真信了,那你就上耀一的当了。

  书的名字也起的不错,全书分成几个部分,分别是“再热也热不过初恋”“再冷也冷不过人心”“再长也长不过等待”“再美也美不过想象”“再远也远不过生死”“再暖也暖不过平凡”。呵呵,名字不错,耀一用这多故事告诉我们“再生动的故事生动不过生活”

  不过生活本身并不那么好看,还要耀一这样的会讲故事的高手,讲出来,才是最生动的。

  最喜欢的是后面那个歪果仁凯尔讲的那个故事,同样一个故事,讲了三遍,讲了三个版本,其实是同一个故事,可是却让你有三种善恶评判。更精彩的是结尾,这故事里面的孩子,原来就是凯尔。

  感觉耀一的故事已经不仅仅是故事,完全算得上是短篇小说,只是耀一比较谦虚,当然了谦虚只是耀一想要抖的包袱,你仔细留神,你就会发现,耀一的写法很多都来自那些短篇小说大师们的影响,想象耀一继续写下去,一定会写得更棒。

  《再美也美不过想象》读后感(二):温暖中带着冷

  自从在韩寒主编的《一个》上看到耀一的文章,就开始了对他的关注,终于,在千呼万唤之中,耀一的书上市了,叫《再美也美不过想象》,他说他不是个写故事的人,只是个捡故事的人。

  一直以来,人们都说“文笔都是流出来的”。实际上没有那么简单,如果一个作者能让文笔流出来,只有两种情况,要么作者是个天才,要么他已经写了二十年以上。那些平常人所谓流出来的文笔,根本就不是文笔,顶多算是叫文字

  把这个理论套用到耀一的小说上,其实道理差不多的。耀一总说自己的故事是捡的。其实不是啦,这是耀一的谦辞,那么精致美妙的故事,即便是篇幅不长,也不可能是捡的,说实在的,在被那些温情的故事感动得涕泗横流之后,你会认为这是捡来的么?那些西红柿黄瓜,那些小豆子和苏牧,那些王安全和安妮,故事的确就在路上,可这绝非随随便便能捡到的,这需要用心地去挖掘。

  单单是把看到的东西写下来,绝不足以成书,因为谁都能碰到故事。但只有能将故事写入人心的,才叫作家。无论是从文字的原创者和读者的角度,我都坚定不移地认为,耀一已经达到了这种高度,并且,在此高度当中,仍有别样风采

  作为一个作家来说,耀一有些悲情,他的故事不像张嘉佳那么温暖人心,他的故事是从温暖之中渐觉冰冷,冰冷之中回味无穷。我其实并不喜欢最近几年流行起来的那些弱弱的文字,除了我认为这并不该是文学本来面目之外,我也觉得这不该是由男人领衔起来的历史风潮,事实上,我所觉得不对的东西,多半都得到了验证,因此,从目前中国文坛的发展势头来看,要么这点风气根本算不上是历史风潮,要么那些写文的男人根本算不上是男人。不过,耀一是个例外,耀一绝非在一味地玩转暖男题材,耀一更多的是在描写世间本就该有的悲剧情怀,无论是深入骨髓的苦悲还是淡如烟云的轻悲。

  平淡见奇,无声听雷。这是耀一这一生注定要走的文学之路。耀一可能永远都不会用摧枯拉朽的文笔让你病中坐起,可他却总能以涓涓细流般的故事让你泪眼婆娑,耀一的性格不会让你感到每个字都炙热如火,耀一的态度却能让你觉得所有的温柔都环绕四周,他从来不会说自己是个讲故事高手,他只是低调谦逊地说自己的故事是捡的,而实际上你我都知道,在这条并不是平坦的路上,耀一绝非仅仅只有低着头找故事那么简单。

  对于故事来说,挖之愈深,得之愈多。耀一,就这么挖下去,我相信,终有一天,在此刻整蓬勃发展的青春文学界,耀一的名字将如其本身所讲的那样,熠熠生辉,散发出一片耀眼光芒

  《再美也美不过想象》读后感(三):捡来的句子,看看无妨

  不知道你们上学的时候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因为班上有个自己喜欢的人,哪怕再不喜欢念书,哪怕发烧感冒,也会自觉自愿,高高兴兴地去学校,因为那个人就是大妈所说的“盼头”。

  《再热热不过初恋》

  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但这仅限于事业不适用于爱情。爱情总是无声无息地悄然而至,人们毫无防备,也无须准备。谈恋爱不是找工作,没人愿意调到最佳状态才和你在一起。爱像烟火,怎么热烈缤纷怎么来好了,至于绚烂过后地满地残屑,两个人手牵手一起收拾好了,多美好

  《爱像烟火》

  《红头巾老太太

  有句话叫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话放到两个人的感情中说,倒也未必。

  《一花一世界

  囡囡会变成另一个人的世界,那个人的世界里只有囡囡一个人。

  《再冷也冷不过人心》

  养宠物和谈恋爱一样,都是需要勇气的。在这两件事上,永远都是开始时快乐有多少,结束痛苦就会翻倍。

  《有些事是不可以开玩笑的》

  答应我,宝贝,有些事是不可以开玩笑的,比如喜欢一个人这件事。

  《狗妹》

  幼儿园的事,我记得不是很多,但大部分记忆和狗妹有关,因为她的乐观。当然,我那时候还不懂什么是乐观,我只是喜欢脸上始终带着笑容的人,比如狗妹。

  生活不是小说,不可能总有大团圆的结局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给狗妹设定一个圆满的结局,也许是因为再也找不到那样纯真无邪的笑脸了吧。

  《生活在于折腾

  生活远比影视或者小说精彩,只要你肯花时间去折腾。

  《再长也长不过等待》

  你们若相爱,彼此就该是鲜活的,就算死了也是鲜活的。你们彼此活在对方的任何时间与空间里,无论睡着还是醒着。你们若不相爱了,彼此就该是死去的,就算活着也是死去的。你们彼此被埋进对方的回忆中,只需要偶尔拿出来缅怀一下就好,别再有爱的期待。一辈子能有多长?再长也长不过等待。

  一分钟有多长?这要看你蹲在厕所里,还是等在厕所外。

  死党和朋友区别就是这样,哪怕一万年没有联系接上头的那一瞬间也不会有客气的寒暄,直奔主题干净利落

  《拾荒者》

  到不了的都叫作远方,回不去的名字叫故乡

  《小城故事》

  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但谁也不知道,最终守住的是有爱的人,还是只是一座死城。

  大龄文艺女青年

  该嫁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是不是也该找个搞艺术

  这样就比较合适

  可是搞艺术的男青年

  有一部分只爱他的艺术

  还有极少部分搞艺术的男青年

  搞艺术是为了搞姑娘

  搞姑娘又不只搞她一个

  《大龄文艺女青年之歌》

  嫁给他干什么呢

  搞姑娘又不只搞她一个

  奶奶奶奶奶奶的

  当初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可怎么也没想到,人还在,城还在,可是爱没了。

  《Am11:20》

  生活就像我的身材一样,看起来是一条直线,但事实并非如此曲折着呢。

  《再美也美不过想象》

  人的想象力在爱情来临的时候是最强大的。当你爱上一个人的时候,在你的脑海中,你早就和他/她过完了一辈子。这一辈子也许是你这一生中最美好的,因为完全脱离了现实。

  《祝义安全》

  恭卑不同自卑,自卑的人未必对人友善,有时甚至是满腹的不甘和仇视,但恭卑的人往往待人接物谦和有礼。不是怕或者敬畏,而是发自内心尊重。这点和谦卑有点儿相似,但谦卑的人未必自卑。

  离别定义不在于它本身,它仅仅是个名词而已。是快乐还是悲伤取决于我们用怎样的情绪去看,去读,去理解

  爱情是盘棋,是盘没有输赢,要么继续要么终结的棋。我是个不起眼的小兵。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而守护是最沉默的告白。

  谈一场恋爱,就像下一盘棋,我们都是棋子无所谓角色高低,哪怕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兵,唯一要做的就是守护你最爱的人,那个唯一且不可取代的人。用你觉得快乐的方式就好。没有所谓输赢,只有继续或者终止。

  祝,安顺。

  《小沫的三点一线理论》

  当男人恋爱时,感知会无限扩大,就算是一粒微尘也能看出个湖光山色来;而当女人恋爱时,感知会无限缩小,就算是一座大山也能成为催泪的沙砾;因此恋爱中的男人,眼中处处美好,个个是诗人;而恋爱中的女人,眼中处处细节,个个是侦探。别嘲笑他们的异常,只不过是投入而已。谁都一样。

  《蒋次先生的一封信》

  当别人不拿你当回事的时候,你要拿自己当回事,当别人都拿你当回事的时候,你别太拿自己当回事。

  烦恼和快乐大多是假借他人之手,却又自产自销。

  《王双》

  很多事有时候你看着是个bug,其实是个彩蛋,有时候则恰恰相反。

  《再远远不过生死》

  真实和美好的爱情并不容易察觉到幸福甜蜜,因为在生活中这一切都稀松平常,两个人一起经历春夏秋冬酸甜苦辣,等到老去,把这一生当作童话说给后辈听,即便故事里有生离死别,也会面带微笑,脑中满是暖暖的回忆与思念

  脑中满是暖暖的回忆和思念,唯独忘记这是第几次恋爱这件微不足道小事

  《再远远不过生死》

  不好酒的男人基本上都靠谱儿。

  谈恋爱就是找合适的衣服,合适了就在一起,不合适一刀咔嚓。

  《你如此华丽

  无论儿女是怎样的模样,在父母眼中,都是全世界最好看的,不是吗?

  《幸运烟》

  决定往往只需要一秒钟,后悔却是一辈子的事呀。

  《我特别喜欢一种人》

  我特别喜欢一种人,或者说向往成那样的人,那种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的人。

  励志会让人活成一本小说,有时间,有空间,有情节。自己过得有滋有味,别人看着也觉得精彩。而心灵鸡汤只会让人活成一本字帖,即便拥有完美笔画,也只不过是一个个毫无生气的字而已,自己过得枯燥,别人看起来也索然无味

  《凯尔是歪果仁》

  年轻最大的敌人不是折腾,而是错过

  《凯尔和他的无人区》

  每个人心中都有个无人区,说是无人区却藏着很多人,只是你不想让这些人见光而已。这些人一辈子都走不出你的心,而你也无法用好和坏来定义他们。

  《凯尔和他的朋友们》

  人生就是感情堆积成的一段旅程起点就是终点,没有所谓开始,也没有所谓结束。它是圆的。

  爱情只是人生的一部分,可以温暖人心的不只是爱情,每种感情都有它的温度,哪怕是看起来很平凡的感情。

  这本书是我在回家的路上看的,路途遥远,但是看书不累。我没有捡故事的能力,我无法周知火车上周围人的故事,但可以看书本里的故事。

  故事就是这样,捡来几句看看无妨。

  谢谢归途中的陪伴。

  还有一首音乐,在火车上我竟然也习惯单曲循环

  我看到火车上有拿《道德经》在看的车友,也是逼格真是高高的。

  一本书,上车前,一定要准备好。当你和同行的伙伴在路上不知道接下来到哪里,时间有多么长,低下头,看会儿书,也是极好。

  故事里也有人生百态。

  祝,安顺。

  《再美也美不过想象》读后感(四):看完得缓缓

  整本书写了26篇故事,或笑中带泪,或泪中带笑,让你于百转千回后找到真实的自己。不过写的有点冷,有点残酷,看完了得稍缓缓。

  作者在一个非常惨的故事结束语写到“人的想象力在爱情来临的时候是最强大的。当你爱上一个人的时候,在你的脑海中,你早就和他/她过完了一辈子。这辈子也许是你这一生中最美好的,因为完全脱离了现实。”

  其实整本书都是这个风格,很多故事都慢慢的叙述着,然后朝着相反的方向,给你一个“真实的世界”,不知道别人,我看完这些故事,都要合上书,缓一阵儿,想点别的事。

  书里有很多可以当段子发的,大家看的时候可以看看这些故事,都有点“意外”。

  《再冷也冷不过人心》:生活不是小说,不可能总有大团圆的结局。这个道理谁都明白,但每个人又都期盼一切美好,我也不例外,写下这段文字是我唯一能为狗妹做的事了。

  《有些事是不可以开玩笑的》:答应我,宝贝,有些事是不可以开玩笑的,比如喜欢一个人这件事。

  《生活在于折腾》:生活远在影视或者小说精彩,只要你肯花时间去折腾。

  《拾荒者》:到不了的都叫作远方,回不去的名字叫家乡。

  《再美也美不过想象》读后感(五):爱的这个过程,就是收获

  再美也美不过想象书评

  爱的这个过程,就是收获

  喜欢这本书名字。想象是瑰丽的,是近乎美好的瑰丽,可是,有些时候,瑕疵也是一种美啊。但我知道作者想要表达的不是这个意思,而是写在封面上的一行小字,几乎是切中了自己的想法,想象里,爱一个人,就想和他一直在一起,但现实中,柴米油盐的生活,光有爱是不够的。想起沈从文,爱让两个人在一起,可生活让两个人分开。所以想象,终归比现实要美。

  而和书名一样罗列在封面的“再……也……”句式有一些是赞同的,有一些则感到不解

  封面赞赞赞,出自很喜欢的设计师车球之手,虽然也不是很清楚封面搭配书名的用意何在,但是这出自丹麦摄影师的摄影却也无处不透露着美的想象,尤其是内封里远处依稀可见的绿的早地,小小的房屋,水倒映出了蓝的天,白的云,人走在不远处的影子,就好像人行走在天空之中,而车球在字体以及构图设计上的简介大方蓝白色调给人以舒服的感觉也为这本书加分不少。

  但耀一写在封底的话却让我感到奇怪,或者说是和我之前认识的作者相较标新立异,现在的很多偶像剧构筑的都是一个比现实要好的世界,而耀一却反其道而行之,写悲伤的故事不是为了让我们感到悲伤,而是要我们通过这对比自己所拥有的幸福,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幸福。很多人在书里大肆宣扬“正能量”,对阴暗面绝口不提,可耀一却是把阴暗的一面摆在了我们的面前,让我们知道这个世界有多残酷。作者对于笔下所创作的人物倾注了自己的爱与心血,而耀一又不同了,他要决绝地对待他们。

  耀一让我觉得是一个很神奇的人,虽然我从未在一个APP上阅读过他的文字。

  想起之前看到了Eason的一句歌词,应该就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喜欢耀一的原因吧

  “若你喜欢怪人,其实我很美”

  在自序里,耀一对于自己笔下的故事,不是用一般作者的构想,而是用了“捡”这个动词

  奇怪里却又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耀一对于故事的诚意,对于生活的诚意,每一个故事都基于现实生活,只是忙碌的我们从未留心罢了。而耀一是那个有心人,当他通过自己的笔触去写故事,而我们被故事打动的同时,其实也都是我们被生活中那些我们时常忽略的小细节感动罢了。

  所以光是老板构想的那个流浪狗和小猫的故事就已经让我颇为震撼,尤其是最后作者构想的与狗狗的对话里的那声“喵”,我险些就要为这样一段跨越种群的故事而掉了眼泪了。你已离去,我能够做的或许就是重复着你的声音来想念你啊。

  这和人是一样的,对于很多逝去的东西,我们也只能通过为数不多的蛛丝马迹去怀念,如逝去的亲人,如不羁的青春。

  第二个故事哪怕只有寥寥几句我也不自觉地哭了。年龄越是增长,就会被老一辈的人的爱情所打动,在物质还没有那么好的年代,可能“爱”对他们而言就是陪伴,就是为他/她实现梦想,单纯而美好。这个故事亦是许许多多个相似的故事里最平凡的一个,但其实打动我们一直都是平凡。

  人生里最美好的事情,就是你在身边,我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第三个故事虽也是上一辈人的故事,可是多了几份想象,或许是每个人都怀旧,什么都想留下个念想。

  没有你的陪伴,再美好的事物在我眼里都是残缺。

  第四个故事就少了怀旧的色彩,看起来并不遥远但真实,甚至真实到我认为我甚至也会和那个女生做一样的事,说一样的话。

  我爱你我愿意为你作践自己,哪怕你给我的不是爱只是惯性的需要

  可小猫不同,我给它食物,满足了它的期待,它知道要感激我

  人不同,你总觉得我为你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从未想过回报以相同的爱而只是一味索取,我想这就是“被偏爱的有恃无恐”

  所以你既然给不了我未来,为什么要招惹我呢,你就是个混蛋

  我也是,因为我和小猫,也只能是一面之缘

  所以我害怕看到别人期待的眼光,那需要我做得更好,才不至于辜负他人

  不辜负自己,不辜负未来啊

  作者没有写结局,但我知道每个人的选择都会不同的

  可能我会为了他而继续留下就这么拖延着不说破一个结果

  也可能我会为了我自己的未来,而决绝地离开,但我还是希望,他会记得我

  第五个故事前面的基调都是很欢快和谐的,可到一半的时候突然急转直下的剧情哪怕最后又绕回了欢快的基调也再一次让我掉了泪。不是说没有读过宠物救主人的故事,而是觉得啊,一报还一报这件事还是太过神奇,却又太能让人感动了。老奶奶甚至是每一个饲养宠物的人从未奢求过它们的帮助,对于他们来说,陪伴就是最好的回报,最简单也最动人。

  摘录老奶奶的话,不优美但是却可以让人回味很久

  “这些小东西就是这么简单,它们知道什么叫感同身受。它们不懂什么大道理,但知道你爱它,它就要守护你。它们的语言简单到只有一个音,凑不成一句最最简单的承诺,但说到知恩图报、不离不弃,它们不要太拿手哦。”

  其实爱的这个过程,就是收获。

  写完书评之后,原先没有被带入很深的情感随着一些细节的放大又加深了不少,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缺了什么,但也想着,我要更好的去珍惜,身边的一切啊。感谢耀一里文字的魅力让我再一次得到感动,更重视珍惜。

  写于2014.9.30

  《再美也美不过想象》读后感(六):再精彩也精彩不过生活

  黄瓜恋上西红柿,但却因为种种原因,黄瓜只能望西红柿兴叹。一次车祸,黄瓜离开了这个世界,西红柿也心如死灰。一个看似蔬菜的故事,就这样走近我的脑海。这是作者捡来的故事,一个让人忘不掉的故事。

  《再美也美不过想象》都是这样的故事,让人读起来能感动的故事,能回味的故事,也能去想一想的故事。这些故事都来自我们的身边,都是普通的人发生的故事,可这些故事却那么打动人心。引人无数次的唏嘘不已。

  再冷也冷不过人心。再远也远不过生死,再长也长不过等待。再精彩也精彩不过生活,一个个故事就这样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活。管中窥豹,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生活的艰难,那是一个个平凡的人,他们行走在人世间的种种冷暖自知。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生活的温暖。那是一个个平凡的人,用他们的真情对待亲人,爱人。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生活的精彩,那是一个个平凡的人,用他们有限的生活,在为他人着想。生活,就是一个舞台,有人哭,有人笑,但别忘记了,哭过之后,你会有笑的灿烂,别忘啦,笑过之后,也会有皱眉的时刻。生活就是这般,变化莫测。

  耀一,的确是讲故事的高手,故事里,往往分不清是他人的故事,还是他自己的故事。不过,你就是会走进故事里,跟故事里的主人公一起笑,一起哭,一起慨叹唏嘘。所以,很认真地看完了整本书。原来每个人都是生活中的主角,千万别只关注别人,而忘记了自己,千万别只做鼓掌的观众,而忘记了自己的演出。

  从这些故事中,我们知道,生活里没有明显地错与对,没有界限分明的好与坏,没有泾渭分明的光与暗。更不要只在意他人的看法,要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淡然,怡然自乐。

  看别人的故事,想自己的生活。众多故事里,是不是也有你自己的影子呢?自己的故事里,是不是也有他人的进入?有时间,把自己的故事写下来,与他人分享!

  《再美也美不过想象》读后感(七):再美也美不过想象,再胖也胖不过庆子

  看这本书第一感觉是美。尤其是小标题,句式一样,意味深长,好美。书本的文风跟张嘉佳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差不多,除了平平淡淡纪实描写,还有一些比喻,童话故事。也许是因为刚刚经历失恋这件屁大点的事情,人总是变得特别感性,看文章也特别引起共鸣,所以更加喜欢《再美也美不过想象》。就像是心灵鸡汤并不是没有用的,它只是对你没用,因为你没有相同的处境,没办法产生共鸣,但那些有着坚定目标的人,能在鸡汤里看到自己的身影,从而得到慰借。故事好心动。耀一称自己为捡故事的人,经常会捡到各种各样的故事。再热也热不过初恋。大妈口中突然蹦出的句子,这可能是作者故意的写作方式,也许或者大妈真的是这样说的,我也噗嗤一声就笑了。简直反差萌。看别人的故事总会感叹,尤其是能写进出版物的故事,总是与我生活所遇到的事情不同。与我相比起来,各有特点叹为观止,但如果与大世界来比,应该也不过如此吧。 再冷也冷不过人心。在看此书前就是因为小兔和小熊的故事引起了我的兴趣。有些事情是不可以开玩笑的。与我的观点不谋而合,我一直认为,情侣之间不可以以分手来开玩笑的,没准开着开着就真的散了。不管是什么感情,得到的时候有多么愉快,失去的时候就有同样甚至更多的悲伤。再长也长不过等待。第一个故事,等待一个已经不在同一个世界的人,很酸。等待好折磨人,因为永远也得不到回复。谈恋爱的时候,也是等你的回复最漫长。秒回是最温暖的技能呀。再美也美不过想象。或许是悲剧结局和揭露人性的故事愈发深刻。你很受欢迎,很多客人点名你,或者明明我条件这么差,为什么你还是和我在一起了呢,又或者为什么你聘用那个更著名的出版人而聘用我呢,莫非真的是因为我独特的闪光点被发现了吗,想多了,只是因为便宜。性价比这个词除了用在物美价廉的商品上,还能用于人。再远也远不过生死。这句话只有在爷爷奶奶一辈才能够有资格说出来吧。或许有遗憾或许更平淡。姥姥经历过的这么一辈子,跌宕起伏,最后也终于回归平静。回望回去,才会觉得以前的那些事情,根本就不算个事。姥姥劝说不要被初恋绑架咯,初字左边是衣服,合适才穿上,右边是一把刀,不合适就咔嚓一刀。再暖也暖不过平凡。曾经以为失去了你,就不可能再找到比你好的人了,我的心就缺失了,但是后来才发现,生活还有其他很大一部分的,失去一个你,我还有家,朋友,理想,热爱…你刷新了我的三观,让我知道我自己的圈子之外的世界,是很多姿多彩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即使我的脸上也会出现此起彼伏的”卧槽”,但是,眼光放远,还是归于平平淡淡。共勉。祝安好。再胖也胖不过庆子「笑,该减肥咯

  《再美也美不过想象》读后感(八):耀一:我是一个捡故事的人

  文/***

  我认识一位老作家,常年宅在家里写小说。他写作时不看其它作家的小说,偶尔翻翻散文和诗歌。他说他会“偷”,会不自觉地把别人的情节装在自己的小说里。在这点上,我想耀一应该是毫无心理障碍的作家,因为他的故事都是捡来的。他自称:“我是捡故事的耀一”。

  《再美也美不过想象》就是一本耀一捡来的故事结集。与其说耀一捡故事,不如说他收集人类最原始的情感。比如说悲伤、失落和沮丧,又或快乐、幸福、希望和微笑。只不过他说,不开心的情感都留在故事里,愉悦的心情都留给现实中的自己。这才是捡故事的意义。他捡了故事,都为我们所得。

  书的封面上写着“张嘉佳倾情推荐”,其实,耀一的书写比张嘉佳更有趣。耀一就像个神奇的发光体,在跌宕起伏的故事里为我们捕捉一线生机,让我们随着他发疯着魔。那些故事呀,都是活着的,都在重重地喘气。它们即是年老的也是年轻的,就像菜场里卖黄瓜西红杮的大爷大妈的初恋; 即是城市的也是乡村的,就像小城姑娘和台湾阔佬回去亦回不去的故乡; 即是亲人的也是朋友的,就像两个情同手足的男人同时爱上一位姑娘。

  可我觉得最重要的,也是耀一与张嘉佳截然不同的一点,用句将恶俗进行到底的话: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耀一向我们打开了一扇世界的窗户,让我们触摸到了生命的宽度,他的故事犹如纵横在地球村里的精灵,抛开人种肤色和距离的困惑,拥抱人类亘古不变的相互依偎之情。所以,他的笔下德高望重的将次先生和活泼灿烂的金毛汉子凯尔都显得格外迷人。或许他们不是耀一捡来的故事,而是送上门来的情节。就像《王双》的结尾所说:很多事有时候你看着是个bug,其实是个彩蛋。有时候恰恰相反。将次先生和凯尔绝对是书里地地道道的彩蛋,不容错过!

  初读此书的读者会感叹,耀一怎么是那么一个细腻温情的男人!可是,熟识他的人都知道他真正爱的是鬼故事,微博上时时更新的也是鬼故事。这些故事不会轻易捡到,而里埋藏在他心底的岁时尘埃,被他默默地挖出来,他不想被时间掩埋。他说:人是活着的鬼,鬼是死了的人。人生是我们殊途同归的驿站。

  耀一说,“再热也热不过初恋;再冷也冷不过人心;再长也长不过等待;再美也美不过想象; 再远也远不过生死; 再暖也暖不过平凡。”其实,“再……也……”的句式像一把耀一自制的小刀,将一切情感的表象无情地切割剖析,直至铺白。从此,我们知道生活也有冷暖。

  我多想说,想写故事的年轻人们啊,你们再怎么捡也捡不过耀一,就此罢手吧! 这话若是传到耀一耳朵里,他一定会一脸“卧槽”地说:写故事没什么啊,不外乎起因,经过,高潮,结局,这些都交代清楚了,一个故事就写完了。但是,最重要的是素材,记得多看,多听和多想!

  好吧,让我们谨记耀一的成功秘技,满世界地捡故事去吧!多捡些幸福和温暖,平凡的我们就默默期待生活的彩蛋吧!

  转载请告知

  《再美也美不过想象》读后感(九):Hi,捡故事的耀一

  这是我第一本看到序言就被深深触动、对作者的好感迅速升温直至爆棚的书。

  耀一在自序里讲述了五个小故事,这些故事或者是他和朋友在湖边吃饭的时候捡来的,或者是他在医院陪护外婆时捡来的,它们微小、平淡,却无一例外地在某一个瞬间给你轻轻一击,你的心温柔一动,就像冷不丁地被喜欢的人偷亲了一口似的。

  自序里的第一个小故事就把我萌化了。一只流浪猫和一只流浪狗,流浪狗常和野猫打架,抢鱼骨头给流浪猫吃,流浪猫翻垃圾为流浪狗找骨头,后来流浪猫出意外死了。耀一问那只失去伙伴的流浪小狗:“很想它吧?”狗狗说:“喵。”这个轻描淡写的“喵”字,把人的疼惜和怅惘浓墨重彩地带出来了。

  嗯,感觉就是,别人的序都是饮料瓶盖里的“谢谢惠顾”,而耀一的序是“再来一瓶”。真真正正言之有物,好实诚的样子。

  这本书分为六章,包含六个主题,关于初恋,关于人心,关于等待,关于想象,关于生死,关于平凡。这六个主题相互穿插渗透,给我们展现出人生的丰盛与无常,以及人心的宽容与微妙。书里的故事,大多“有伤”,卖西红柿的大妈的“盼头”,那个卖黄瓜的老大爷,被车轧死了;“我”心爱的憋死了也不会随地大小便的狗狗,被人打死了;努力守护最爱的两个人的幸福的好基友兼小三,消失了;为了一个人,爱上一座城,结果城在,人在,爱没了……是的,人生就是这样的,有分别,有错过,有遗憾,有失落,但是有什么关系呢,最后的最后,爱是一切的救赎。

  耀一是谁呢?耀一是一枚捡故事的暖男。他的故事,大多有悲伤的架构,你看完以后,要么潸然泪下,要么怅然若失,但是你对这个世界、对爱、对自己的信任,会在无声无息中,一点点升温。因为耀一的每一个故事,都有温暖的基调。女孩相貌丑陋不被人喜欢,但母爱是暖的;爱人一去不返,等待是暖的;相爱的人彼此错过,怀念是暖的;命运弄人,颠沛流离,故乡是暖的……你看耀一的故事,不会哭得肝肠寸断,也不会愤世嫉俗、苦大仇深,只会在伤感中,扎扎实实地爱起这个世界来。

  耀一非常干净通透。他的文字像唯美清新的日本电影,每一帧画面看起来都淡淡的,爱与痛在这些画面里静默流淌。他不会以错综复杂的情节炫技,不会故意旁征博引卖弄学识,也不会以大段大段的煽情文字哗众取宠。他只是认认真真地写故事,把故事中的人物摆渡到对岸,而不是隆重装扮挥舞船桨,让岸上观众欣赏自己高超的划船技巧。

  耀一大概是一个生活闲适的人,你看看他的生活状态。去菜场买菜,坐下陪大妈聊天,聊出一个故事;去上海出差,跟办入住的大伯聊天,聊出一个故事;坐动车,借女孩用一下手机,借来一个故事……他好像永远都很闲,永远都有时间跟人聊天,他太闲了,闲来无事,捡捡故事。

  我们每个人过的都是平常的生活。我们平常生活里的小事故,成了爱捡故事的耀一笔下的暖心故事。

  《再美也美不过想象》读后感(十):遍地皆故事

  虽然天天守着电脑,但对于网络上的人与事,我总不免有些后知后觉。你想想,一个人的时间总归是有限的,每天光是看看自己想看的写写自己想写的,时间就已经没有富余的啦,所以网络上的流行用语、风云人物之类的,总是在人家已经红得不能再红了时才知道。不过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兴趣点,我喜欢读书,所遇上的人和事也无非都是与读书有关,有些书,就像是缘分,无非是早一天晚一天遇到的事儿,除非整天趴在网上,有可能会及时关注别人的动态,否则,我还是挺喜欢这种直接在书中与那些写书人相遇的节奏的。

  都说现在挺红的一个叫耀一的人特别会写故事,而且很快就出了本书《再美也美不过想象》,这本书挺厚,里面写了不少故事,读了一两个故事时,你想想,觉得挺有意思,因为他写故事的方式挺特别,但是当你忍不住一口气读完时,你忍不住又有点儿感叹,这个叫做耀一的人是真的挺会写故事的。也怪不得人家在微博上那么火,这情形有点儿像是张嘉佳,那写是一个挺会写故事的人,他们写的故事因为网络的原因广泛流传,而且速度极快,不能不说这是借了高科技时代的东风,但是你又不得不承认,每样东西之所以为人所愿意传播,也定是有其道理的。现在人写故事,就像是吃饭那么容易,假如光是看热闹,会觉得,咦,这故事怎么写起来这么容易呢?但是真正从文学的角度来分析,我们又知道,其实没有一个故事是真正轻易能够得来的,它需要一个得到的过程,创作的过程,这有点像卖油翁的手,须手熟方可。故事,这本读起来似乎就发生在日常生活中一个又一个简单的小故事里,其实有着一双与众不同的眼睛。

  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是作者教给了我们一种创作的途径,这么说,似乎有点儿偏离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故事本身了,但事实上,我们读书并不是读热闹,有时真的是在学习。为什么作者能够以这么火的速度风靡,全在于他很善于“捡故事”。在自序中,在每一个故事中,我们都能强烈地感受到作者的影子,这个影子是他对于生活中每个状态下的自我的不经意展现,他无论在和什么人在一起,都有意竖起一个听故事的耳朵,就像是当年的蒲松龄一样,专门去到民间收集故事,他自己说像那捡破烂的人一样,捡故事上瘾了呢。他说他的一个朋友属于存在感不强的人,因为说完话后,这个朋友只剩下那些故事在他眼前晃了,其实我觉得倒不是别人存在感不强,而是对于喜欢收集写作素材的人来说,自己的焦点真的与别人的不同。

  他的故事有时有趣,有时深情,有时很有哲理,有时还会采用一种迂回的手段,让人赞叹,原来故事可以写得这么曲折。这本书我读得很快,因为他拉着你跟他不停地向前走。故事大多为爱情,但也有一些极其生活化的故事,每个人都有许多故事,这些故事需要有人来发现。这个会捡故事的耀一,把捡到的故事一打磨,那故事就发着光了。

  不过也有些缺憾,我是不太喜欢的。可能是为了适应网络需求,书中不断出现一些不太雅的网络用词,虽然很直观地表达了一个人心情,但是如果从时间的角度来看,这些东西必然要被淘汰,而且这种东西如果被年轻的读者所读后,我觉得满脑子里也许剩下的只有那些不雅的网络用词,而忽略了作者真正的对于故事的强大领悟力。前不久读过某当红作者的关于狗狗的一本书便是如此,因为儿子喜欢狗,读那些故事很是有感同身受的感觉,我自己做为成年人,也对一些不太好的词汇具有了免疫力,便把那本书给了儿子看,结果书看了一半,儿子不断地向我请教那些词都是什么意思,无奈的我只能把书藏了起来,坏的东西就是这样,一下子就会让人忽略它真实的样子。这本书里有个词出现频率极其高,我不太喜欢,毕竟文字落到纸上时,就应该想想它的时效性,如果可能,它也许就会是许多年的事了。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再美也美不过想象的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