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南渡北归2读后感精选10篇
日期:2018-06-22 20:0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南渡北归2读后感精选10篇

  《南渡北归2》是一本由岳南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Paperback图书,本书定价:65.00,页数:56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南渡北归2》读后感(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读《南渡北归:北归》1)

  《北归》读至第四章,遇到这段文字:自“七七事变”起,中国军民抗战进行了八年又三十三天;自“九一八”以来,则为十四年不足三十八天。苦难抗争,救亡与图存,死者无声的托付,生者悲怆激愤的吁求,都遥遥羁系在这片风雨迷蒙中升浮而起的圣地之上。

  忍不住翻了翻这本书的出版时间——手头的“增订版”出版时间为2015年8月,而这套书的初版初版时间是2011年1月,上述文字在初版中无任何不同

  这样好奇地查证是有缘由的,最近关于“八年”和“十四年”的事儿闹得挺凶的:2017年1月3日,教育基础教育二司下发2017年1号函件,要求从2017年春季开始全国小学生地方课程教材中“八年抗战”概念修改为“十四年抗战”,这一次对教材的修改不仅在国内受到高度关注,也引发国际社会出现了不小的震动。上网查了查,原来关于“八年”和“十四年”的争论由来已久,就连2015年8月连战访问大陆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时的题词也是“14年血泪史,赢来醒狮万世名”。

  关于修改教材目的意义,不揣测也不妄议。但读至此处,不得不佩服作者岳南——早在几年前就出版的书了,居然只列举时间点,而不明确采用“X年抗战”这样的论断。看过好多评论,说这套书的缺点不够严谨,就个人阅读感觉而言,已经是拜服得五体投地了,尤其是每一章后面那些几乎与原文等量的详尽注释,看得出作者在写书的时候不知收集和阅读了多少资料!的确,书中的很多叙述带有比较明显感情色彩,也有很强的文学性,但从另一方面而言——若完全是干巴巴的学术著作,类似我这样的读者恐怕早就知难而退了。

  某天早上和同事一起值班,天南海北瞎侃了一通,由到底能不能扶跌倒的老人一直侃到了2014年发生在昆明火车站的暴恐事件

  数据显示,这一次暴恐事件,6男2女八名歹徒共导致31人死亡、141人受伤。同事和我都有个共同的感慨:八个人,并且凶器只是刀而非枪支,何以能造成如此大的伤害?!撇开当时车站密集人群、安保人员不说,即便只是这一百多人一拥而上结果也一定会是另一个样子。但问题恰恰就在于——这些人一拥而上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我们不无悲哀的揣测:即便这样的事件再次发生,结果又能有多大改变?!即便此刻高谈阔论的我们自己就在现场,就能勇敢地站出来?!即便真有人能挺身而出,又会有多少人紧随其后?!答案悲凉地堵在我们心头,只能选择沉默

  这样的情形,和当年那一场八年或十四年的浩劫何其相似!小小的岛国,跨海而来,竟在这片四万万人口大国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究其背后原因敌人强则强矣,我们自己是不是也有原因?如今的我们,应该足够强大了吧?但为何连街边跌倒的老人都不敢伸手去扶了?为何中小学曾经如猫和老鼠一般的师生关系逐渐变成了老鼠和猫?为何一次又一次的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止?……有些规则,是不能因为急功近利而漠视的;有些底线,是不能因为好高骛远超越的。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需要记住的,不仅仅只是一个准确的时间,还有那些用眼泪和献血换来的教训

  《南渡北归2》读后感(二):归人还是过客?(读《南渡北归:北归》4)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

  人生长恨水长东。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随着作者的无限感慨,一部《北归》在蒋氏王朝匆匆“南渡”的脚步间画上了句号,隐约之间,似乎也埋下了第三部《离别》的感情基调

  生活中不乏有这样的现象:一家人贫穷困顿的时候,往往能够团结一致,扶携共进;稍有盈余之后,便常常会因一些鸡毛蒜皮小事闹不愉快;到了“大富大贵”之时,各种勾心斗角面和心不合便成了家常便饭。常常令人感叹“可共患难而不可同富贵”。

  读《南渡》之时,因蒋坚决的对敌态度耳目一新,因初见大师风骨而大快朵颐,因文化队伍南迁途中受到的礼遇而激动不已,因张自忠等人杀身成仁而热泪盈眶,因西南联大于炮火之中创造的教育奇迹心潮澎湃……悲喜交集之间,窥见的是一个民族在共御外侮时的坚贞

  及至《北归》,却在这光鲜亮丽风景背后触碰到一块块伤疤

  在艰难抗战期间曾被冯友兰称道“五色交辉,八音合奏”的西南联大,却在走过最坎坷岁月之后,独独容不下那个特立独行的“国宝”刘文典。

  曾在最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四处游说,推动美国参战从而扭转了战局的胡适,却落得鸟尽弓藏受尽宋子文等辈排挤屈辱下场

  最最令人难以卒读的,是终于把犯我河山侵略者赶走之后,同一种肤色、同一种语言、同一个祖先的两支队伍,终于还是拖着疲惫身躯,转过身来,大规模刀枪相向了: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中共东北野战军以伤亡6.9万人的代价,歼灭俘获国民党军10.4万余人;9月16日,中共华东野战军32万兵力围攻济南,历时8天,歼国民党军10.4万人;11月6日,淮海战役,60万对70万;11月29日,平津战役,100万对60万……

  是的,每一场对决,都有其必战的理由;是的,马革裹尸原本就是军人的天职。只是,那些在战场上浮尸遍野血流漂杵的普通士兵何辜?那些因烽烟而背井离乡离子散的普通百姓何辜?

  合上书,忍不住,再次打开龙应台的这段文字,一字一字抄录在笔记本上:

  他们曾经意气风发年华正茂;

  有的人被国家感动、被理想激励

  有的人被贫穷所迫、被境遇所压,

  他们被带往战场,冻馁于荒野,曝尸于沟壑

  时代的铁轮,辗过他们的身躯。

  那烽火幸存的,一生动荡,万里飘零

  ……

  而那批在战火东奔西走之下幸免于难的大师们,那些刚刚荣膺中国有史以来首届院士的精英们,怀揣着收复河山的惊喜、怀揣着重绽学术光芒憧憬心心念念地以“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速度“北归”时,才猛然发现——原来,自己并不是归人,依旧只是个过客。

  这是个错误,却、一点儿也不美丽

  《南渡北归2》读后感(三):做学问·做人(读《南渡北归:北归》2)

  读《南渡北归:北归》至第五章“北大春秋”,忽然发现,那些隔着时间与空间距离让我们景仰拜服的大师们,其实也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寻常人,也会有着不足为外人道的“小想法”,也会在关键的时候做出不合适抉择——甚至,一失足成千古恨

  蒋梦麟和周作人的选择就挺令人遗憾的。

  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宋子文担任行政院长邀请时任北大校长、西南联大三位常务委员之一的蒋梦麟出任行政院秘书长,蒋梦麟欣然同意。据书中描述,当时蒋正在美国采购图书仪器、物色教授,为即将复员的北大做准备接受任命后未向北大教授们做任何解释,立即飞往重庆,途经昆明时居然也不回联大看一眼,这样的举动引起教授们的强烈不满,傅斯年出面对其进行劝阻无果,最终蒋梦麟还是选择了公开辞职加入宋子文内阁。在这一事件中,书里描写了几个细节颇让人对其刮目相看:一是开始决定接任的时候给郑天挺信中说自己“仍可兼任北大校长”——比较讽刺的是,正是1928年他担任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部长时制定颁布的《大学组织法》里明确规定,大学校长不得兼任政府其他官职;二是作出决定后,在教授们一片叫骂声中,居然拒不交出北大校长的大印——既然做了选择何不痛痛快放手,这样的行为与小娃儿打架何异?;三是作者在正文中提到蒋梦麟的妻子陶曾榖“尤工媚外”以及“慰劳盟军”的种种行径时,尚只是替他感叹遇人不淑,没想到看注释才知道,原来这位陶美人居然是他自己好友的亡妻,好友死后蒋便对其“照顾备至”,且在婚礼上还有“因为爱高兄,所以我更爱他爱过的人,且更加倍地爱她,这样才对得起亡友”的高论……我勒个去!这才真真叫人捂脸了。

  人各有志原本也是常事,蒋梦麟做出这样的选择,尽管作者在书中进行了大量的分析,但或许也还有他不足为外人道的缘由,并且在当时就算是他身边的朋友都难以理解作为后人的我们也更加难以揣测了,但不管咋说——咱能不能痛快点?与之相比,大节已亏沦为“文化汉奸”的周作人,似乎也没这么令人讨厌。

  当各大学决定南迁的时候,远在英国的胡适曾以一首诗劝周作人“忽然放下茶盅出门去,飘然一杖天南行”,周作人也回诗答曰“因为庵里住的好些老小,我还只能关门敲木鱼念经,出门托钵募化些米面”,未随校南迁。一开始的他,只是天真幻想可以关上门不理红尘,继续过恬淡平静的书斋生活,但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当周围全是一片汪洋的时候,又岂能由得他不湿身?再加上一次枪杀事件的恐吓,怯懦的他也只好半推半就下水了:1939年1月接受伪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之职;3月28日应聘北京大学“文学院筹办员”,开学后兼任文学院院长;1940年12月,升“伪华北政务委员会教育督办”“南京汪伪政府国府委员”等职……直到日本投降之前,“仕途”可谓风光无限。1945年12月,周作人因汉奸罪被捕入狱,判有期徒刑14年,后改为10年,1949年被放出后直到1967年去世,晚景一直都比较凄凉

  若论学问,如蒋梦麟、周作人者,举世能有几人?然而在人生的紧要关头,却偏偏棋差一著,落下千古骂名,做学问不易,做人更难!

  《南渡北归2》读后感(四):饮一杯为谁(读《南渡北归:北归》3)

  《北归》读至第九章“独宿春城烛炬残”,品刘文典其言其行,如饮烈酒,不胜快哉。

  刘文典,因喜欢吃肉、吸食鸦片,号称“二云居士”(云腿、云土),以狂著称于世,狂得有骨气、有胆气、有傲气、有侠气。

  有骨气。和周作人一样,北平沦陷之时,刘文典也没有来得及及时转移,但他做了完全不一样的选择,并没有为日伪政权效力,而是伺机逃脱,当得知自己的四弟刘管廷供职于日伪政权时,大怒而不与其同餐,并以“新贵往来杂沓不利于著书,管廷自今日始另择新居”将四弟逐出家门。面对日本人闯进家门搜查与质问,他毫不理睬,尽管精通日语,却以“发夷声为耻”。他始终坚定地认为,“国家民族是大义气节不可污。读书人要爱惜自己的羽毛”。

  有胆气。1928年,刘文典任安徽大学文学院院长,代理校长职时候,因学校学生与安徽第一女中学生发生冲突,导致大规模学潮,刚好蒋介石巡视到此,召见刘文典予以训斥。这本书里对两人相见的情形进行了非常详细的描述,在蒋介石面前,刘文典不仅毫无惧色,与之对骂,甚至还踢了蒋介石——在其他资料里,对两人是否动手的说法各执一词莫衷一是。但因此事,刘文典的老师章太炎赠“养生未羡嵇中散,疾恶真推弥正平”的对联不假,可知即便书中所描写情形有夸大成分,但当时情形不融洽应该属实,一校之长面对一国元首时如此狂傲的,也还真没有几人。

  有傲气。刘文典的狂傲,来自于其深厚学识,他曾公开宣称,整个中国真正懂《庄子》的只有两个半人,一个是庄子本人,一个是他自己,另半个是马叙伦或冯友兰,他讲课的时候,吴宓等重量级的教授也常常跑去听。这样的狂傲,使得他常常不把一般教授放在眼里,如对沈从文轻视就很有代表性:跑警报的时候公然对沈从文说“我跑是为了给学生讲《庄子》,你一个搞新文学的跑什么跑呵,要跑也应该是‘庄子’先跑”;得知沈从文晋升教授时公开说“如果沈从文都是教授,那我是什么?我不成了太上教授?”……但他也并非对所有人都是这样,正如他自己老来时所说“我最大的缺点就是骄傲自大,但是并不是在任何人面前都骄傲自大”,如对陈寅恪,他就极为尊崇,“对其十二万分地敬佩”,常说自己的学问不及陈氏之万一。

  有侠气。书中还记载了一件小事,在蒙自时期,刘文典与同伴散步,刚好看到一个当地人在暴打老婆,刘文典质问之下,男子气势汹汹地说“你管不着”,刘文典大怒,臭骂男子,并拉开架势打那男子。比较戏剧化的是,被打的女人反而拉着刘文典不放,质问他为何打她男人

  刘文典上课也很“任性”。课堂上常备的“利器”是一大壶茶和旱烟袋,讲到得意之处,一边喝茶吸烟,一边讲解文章精义,有时候兴之所至则连讲几个小时都不休息。有一次讲《月赋》则刚上课不久就提早下课,宣布改在下周三(农历正月十五)晚饭后七点半在广场上继续上课……阅读的时候,我不止一次想:这些惊世骇俗的行为若放在今日,不知结果如何?

  没有与众人一起“南渡”的刘文典,最终也没有一起“北归”,在西南联大即将结束其历史使命的时候,刘文典因一次“磨黑之行”被闻一多解聘、革出清华。这一遭遇幕后的是非恩怨,或许唯有当事人自己才真正清楚吧,但个人觉得,这和刘文典自身的性格易得罪人也不无关系。

  上网查了查留在了昆明的刘文典的命运,载于《中国文化报》2012年4月30日第7版刘平章口述的《我的父亲刘文典》中有这样几句话:政治运动便扑面而来,父亲白天挨批斗,晚上写交代材料,残酷的精神折磨严重摧残了父亲的身体。在这样精神和身体的双重折磨之下,父亲最终没能撑下去,1958年7月便与世长辞了。

  很难想象,那个在日本人面前横眉冷对、在蒋介石面前拳脚相向的人,弯下腰来,进行深刻地“自我反省”时是怎样一幅情景?

  ——这一杯酒太烈,刚入喉,便呛得人眼泪直流。

  《南渡北归2》读后感(五):一味崇拜何来大师

  摘录以下:

  1944年夏秋,日军为实现“一号作战计划”围困湘中重镇衡阳。在异常酷烈的战事中,国民党精锐方先觉第十军全军覆没,其他战场的国军也连连丧师失地。消息传到李庄,傅斯年心情异常沉重,在泥墙土屋的孤灯下,他展纸研磨,为9岁的儿子傅仁轨书南宋著名爱国将领文天祥《正气歌》《衣带赞》诸诗,并题跋曰:“其日习数行,期以成诵,今所不解,稍长必求其解。念兹在兹,做人之道,发轨于是,立基于是。若不能看破生死,则必为生死所困,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矣”。

  先后在西南联大任教的179名教授当中,有97人留美,38人留欧陆,18人留英,3人留日,总计156人,占总数的87%。在26名系主任中,除中国文学系外,皆为留学归来的教授,5位院长皆为留美博士。或许这样的阵营,就是梅贻琦所倡导的“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傅斯年在西南联大做过一次学术讲演,题目是《汪贼与倭寇——一个心理的分解》。 傅氏用佛洛依德的心理分析方法,解析汪精卫如何一步步走上了叛逆之路。是在中国史学家中第一个,认真地把心理分析引入史学研究领域的学者

  任继愈谈到个人与社会潮流的关系时,曾列举董作宾的成材事例说:“一个学者的成功,个人努力固然非常重要,但是人在社会里,都是社会里的一个成员,不管你有天大的本事,你总是拗不过这个社会的大潮。只在这个大潮里面,你个人的作用才有可能显现出来……再大的英雄也是这样。”

  这次交谈,吴晗的指令不再代表过去自己向国共两党宣称的“我们人民”,而是代表“我们中国共产党”。但是,胡适没有听从这位前爱徒、现以高官大员自命者的指令,乃冷冷地回了一句:“不要相信共产党的那一套!”最后,胡适旗帜鲜明另加斩钉截铁地让来使告诉吴晗三句话:“在苏俄,有面包没有自由;在美国,又有面包又有自由;他们来了,没有面包也没有自由”

  “今早及今午连接政府几个电报”,要我即南去。我就毫无准备的走了。一切的事,只好拜托你们几位同事维持。我虽在远,绝不忘掉北大” 这是胡适与他倾注了半生心血的北京大学的最后辞行,此一去竟成永诀,再也没有回到这块令他魂牵梦绕的古城旧地。

  与胡蒋二人大为不同的是,傅斯年摇动庞大的躯体晃晃悠悠登上讲台,先声夺人,以慷慨悲歌的语气道:“以北大五十年历史创造自由主义成新的精神为基础,认为过去虽未能获得现政府之扶助,但未来共产主义如有所成就,对自由主义将更摧残。” 但他相信将来定有一个“朝代”能就“吾五十年来培养之自由主义种子,予以发扬”。

  1949年元旦,共产党通过新华社发表新年献词,提出“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响亮口号。就在这个元旦之夜,南京城一片死寂,胡适与傅斯年聚会一室共度岁末。师徒二人置酒对饮,相视凄然。瞻念前途,满目苍凉。思前想后,两位书生不禁泫然涕下。

  当那扇宽大厚重的朱红色大门“嘎嘎”推开时,沉沉的夜幕遮掩下,把门的老工友接过傅斯年手中的行李,在送向汽车的同时,呜咽着道:“傅先生,今日一别,还能相见么?”傅听罢,悲不自胜,滚烫的热泪“唰”地涌出眼眶。“好兄弟,等着我,我会回来的。” 正可谓:“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当天上午,傅斯年飞抵台北。此次一去,竟是“回头万里,故人长绝”了。

  人生长恨水无冬。无限江山,别是容易见时难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南渡北归2读后感精选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