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创造力》经典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6-14 21:1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创造力》经典读后感10篇

  《创造力》是一本由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2.90,页数:36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创造力》读后感(一):创造力之秘

  这是美国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以积极心理学角度研究创造力的书籍

  作者通过书中大量领域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等)杰出人物事例说明心流(不断激励他们的是参与这些活动时所感受到的体验性质理论重要性

  新观念发明不会自动传递后代。以符号中介知识存在身体以外。它无法通过铭刻在染色体上的化学密码来传递,而必须进行意识地传承与学习

  在文化进化中,可以与基因进行类比的是模因。语言数字、理论、歌曲、菜谱、法律价值观等都是要传递给子孙后代的模因。天才必须经历磨难的这种刻板印象很大程度上是浪漫思想创造出来的神话支持它的证据来自孤立的、非典型历史时期。某个时期某个地方的创造力水平不只取决于个人的创造力,它还取决于新颖的观念能否很好地符合各自领域和学界的要求,得到这些领域和学界的认可并由他们来传播着这个新观念。

  创造力来自构成系统的三个要素之间的互动:包含符号规则的文化、给某个领域带来创新的人、以及该领域中被认可、能证实创新的专家诗人作家文字对抗现实混乱。讲故事是避免人们彼此远离,避免文明生活结构分崩离析的重要方式

  领域可以通过几种方式来促进或阻碍创造力,其中有3个特别相关的主要维度:结构的清晰度、文化的中心性和知识的可获得性。创造力的过程始于有个谜题要解开,或者某个任务需要完成感觉。也许有什么事情不对,有什么地方存在冲突紧张关系或需要满足需求。在某些情况下,创造力过程始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设定目标,这个问题是其他人提出的或是隐藏在领域的发展现状中的。

  创造力不是由外部因素决定的,而是由人们坚决要做成某事的决心决定的。选择什么地方需要对个人特点与他们所从事的任务进行权衡考虑。无论在哪种情况下,选错了环境可能都会妨碍创造力的施展。从个人创造力发展到文化创造力需要有天赋训练和很多好运。如果接触不到领域,得不到学界的支持,一个人便不会有得到认可的机会

  在恰当时间、恰当的地点、遇到恰当的人是在某一领域中起飞的必要条件天时地利显然很重要,但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天时与地利的交汇点上,即使他们意识到了,也很少有人知道该怎么做。创新者的人格一定能够适应特定的领域以及特定学界的条件,但这些条件会随着时间的不同、领域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洞见通常来自有准备头脑,也就是那些对某个问题进行长时间努力思考的人。一般来说,问题主要有三个来源:个人经历、领域的要求和社会压力。这三个灵感来源常常会协同作用、相互交织。虽然复杂的、令人兴奋的环境有助于提供新的洞见,但大部分创造的过程却需要比较单调乏味的环境。如果对事物及其运作方式没有好奇惊讶兴趣,那么想要找到一个有趣的问题是很难的。

  创造力的过程更多是循环的,而不是线性的。经过多少反复、涉及多少循环、需要多少洞见,取决于正在处理的问题的深度广度。环境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影响创造力,这部分取决于人们处于创造力产生过程的哪个阶段。对经验保持开放性,以及在环境中拥有连续处理事件流畅注意力,是识别出潜在创新的巨大优势

  事实上,不可能基于对某人早期天赋的评判来断定一个孩子是否在将来具有创造力。低智商会妨碍取得富有创造力的成就原因明显,但高智商也会损害创造力。一些高智商的人变得很自满安于现状失去了创新所必需的好奇心。只是为了获得功名利禄的人,也许能努力前进,但很少能有足够动机去做分外的事情,去冒险探索未知的领域。

  一个分化而不整合的系统是混乱的,而非复杂的。一个整合而不分化的系统是刻板而余的,他也不是复杂的。进化似乎更青睐复杂的有机体,即既是分化的又是整合的有机体。识别领域中创新的难易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域的模因和规则是如何被组织起来的。在任何一种情况下,重要的是不能放弃创造性能量控制,不要让它毫无方向地被浪费掉。

  作者认为需要掌握将日常任何活动转化为产生心流的机会,对生命奇迹的好奇与敬畏背景,探索并加强目前所缺乏的特点,学会从开放转变为遵从。心流与幸福之间的关系取决于产生心流的活动是否复杂,它是否引发新的挑战,带来个人的成长以及文化的发展。

  重要的不一定是天赋的绝对数量,而是在特定环境中所具有的竞争优势。富有创造力的人本没有职业,他们创造了职业。当被问及最令他们感到骄傲的成就时,很多被访谈者(男性女性几乎一样多)都提到了家庭孩子父母对这些富有创造力的人拥有好奇心以及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少数父母的影响是负面的)。

  从有创造力地使用心智能量的角度来看,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不同也许在于他们把多少可以自由支配的注意力留给了创新。具有天赋的青少年必须花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和天赋,这通常意味着与其他青少年相比,他们独处的时间更多。因此总体来说,他们的快乐较少。有动力去学习、成为专家,去创新、想出新的方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样做可以获得非常现实的物质好处。随着年龄增长改变的是:体力认知能力习惯和个人特点,以及与学界或与领域的关系。

  生命之熵无法永远被控制住,死亡迟早会阻挡发现之旅。回报,无论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都有助于创造力的发展。公众的认可和称赞当然不是真正富有创造力的人所必需的,但他们也不会拒绝认可和称赞。

  尽管个人创造力可能无法带来财富名声,但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它却能完成更重要的事情:让每一天的体验更有生气、更愉快、更有回报。

  创造力对于人类未来的生存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创造力可能具有令人不快副作用。所以应提高创造力的能力和发展出新的评价方法的能力,以便用这些方法来评价富有创造力的新观点的影响。

  《创造力》读后感(二):分享下《创造力》完整笔记

  

创造力/CREATIVITY

心流与创新心理学/Flow and the Psychology of Discovery and Invention

【美】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

作者为积极心理学的奠基人,心流理论提出者,任教于美国加州克莱蒙特大学德鲁克管理学院,著有《创造力》《心流》《自我的进化》等世界畅销书

创造力人群分为三类

  作者区分出至少三种能够被合理地成为有「创造力」的人

表达出不寻常想法的人以新奇独特方式体验这个世界的人改变了文化中某个重要领域的人

  本书主要针对第三类人。作者花了30年时间,深度访谈77位卓越创新者,包括14位诺贝尔奖得主。经过深入细致的聆听和阅读,作者得出结论:天才必须经历磨难的这种刻板印象很大程度上是浪漫化思想创造出来的神话,支持他的证据来自孤立的、非典型的历史时期。(P18)

这里也存在一定的「幸存者效应」,通常,成功者的经验都是不值得参考的,因为相同策略的人,因为运气不好,都成了失败者

创造力系统的三要素

  6 创造力来自构成系统的三个要素之间的互动:

包含符号规则的文化给某个领域带来创新的人改领域中被认可、能证实创新的专家

1、领域:包括一套符号规则和程序

  注意力资源有限,带来几个结果

知识的专业趋势越来越明显。富有创造力的人通常被认为是古怪的,甚至是自负自私冷酷的。比如说,那些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物理音乐上的人忽视了我们或忘记了我们的名字。但事实上,富有创造力的人更喜欢将相邻的知识领域联系起来。 《伟大创意诞生》中提出「相邻可能」的概念

  不同领域,难度不同。

数学的规则相对清晰,所以年轻人可以早出成果社会科学的规则相对模糊,所以需要更长时间积累

2、学界:包括所有其职责相当于该领域把关人的个人。

  40 学界由某领域的专家组成,他们的工作包括在领域内做出评判,决定哪些创新应该被纳入领域的文化中。

P39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乔治·斯蒂格勒(George Stigler):同行们太忙了,没有时间大量阅读。……如果15个同行、7000名订阅者都认真阅读了某篇文章,那么它一定是当年非常重要的文章

  学界掌握了创造力的生杀大权,得不到学界认可,就不存在创造力。学界至少通过三种方式影响创新率:

学界的主动性或被动性。学界在选择创新时严格还是宽松。学界与其他社会系统之间的联系如何,能否将它们的支持导入本领域,支持创新。

  对创造力而言,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如文艺复兴就是领域和学界支持下个人的伟大创新。

P30-34 文艺复兴期间,艺术家扎推出现,跟当时的领域、学界支持艺术家出现有关系。一是古代艺术领域的重新发现,使得艺术界变得特别欢迎作品创作。二是城市领袖们决定投入巨资,将佛罗伦萨建成基督教世界中最美的城市——「一个新雅典」。佛罗伦萨的银行家、牧师和行会负责人除了投资之外,还积极介入鼓励、评价和选择最终作品。正是因为上流阶层普通民众都非常关注艺术家们的作品,艺术家们菜被推动着去超越自己的极限

3、个人:有意识的传承和学习领域知识,然后做出创新,并得到学界把关人的认可。

个人必须进行有意识的传承与学习。 发明家雅各布·拉比诺:要成为一名具有独创性的思想者,你必需拥有数量惊人信息。如果你进行幻想,就必须有一个大型数据库。个人必须做出创新。 P189 无论重大突破发生在艺术领域、物理领域、诗歌领域还是商业领域,总体的轮廓都相同。由于某个人在不断学习新知识,并且非常想实施学到的新理念,因此发现了新的做事方法。 不过,个人对创造力的贡献微薄,但经常被高估。 P45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天时和地利的交汇点上,即使他们意识到了,也很少有人知道该怎么做。个人的创新必须得到学界把关人的认可。 富有创造力的人必须让学界相信,他们做出了有价值的创新。……费力争取认可的过程必不可少。 P26-27 创造力发生的过程:一个人使用某个领域(比如音乐、工程、商业或数据)地符号规则,产生了一个新观念或看到了一个新形式,而这种创新被适当的学界选入了相应的领域。下一代人在接触这个领域时,会遇到这种创新,它已经被当作这个领域的一部分。而且,如果它是具有创造力的,那么它将改变该改领域的未来。 像弗洛伊德创立精神分析学派,也不是一己之力,而是因为有很多不同学界的追随者。 根据这一理论,那些生前没有得到学界认可的专家,就不算有创造力。创新者往往拥有复杂的特性,荣格认为拥有多种多样性格,才是成熟的人格。这里有10对明显对立的性格: 富有创造力的人通常体力充沛,但也会经常沉默不语静止不动。富有创造力的人很聪明,但有时也很天真。 P57 低智商的人很难做有创造力的工作,但智商超过120后,智商的增加并不一定意味着更高的创造力。富有创造力的人往往是玩乐与纪律负责与不负责的结合。 雅各布·拉比诺:当要做一件需要花费大量努力、需要精雕细琢的工作时,我就假装自己在监狱里。富有创造力的人可以在想象、幻想与牢固的现实感之间转换。 P61 从日常活动来看,当他们开始进行富有创意的工作时,艺术家会像物理学家一样严肃现实,物理学家会像艺术家一样放飞想象。富有创造力的人似乎兼容了内向外向这两种相反的性格倾向。 P63 弗里曼·戴森:科学社交性的职业。让这扇门开着与把它关上之间存在着本质区别。搞研究的时候我会让门开着。……当我写作的时候,我会把门关上。富有创造力的人非常谦虚,同时又很骄傲。富有创造力的人往往兼顾了男子气概和女性气质。 他们自身性别特质会更明显,男孩更有阳刚味,女孩更有女人味,同时,兼顾另一性别的特质。 P67 富有创造力的女孩比其他女孩更坚强、更有影响力,而富有创造力的男孩比其他男孩更敏感、更少侵略性。富有创造力的人通常被认为是反叛的、独立的。富有创造力的人大多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了热情,但他们同样会非常可观地看待工作。富有创造力的人的坦率与敏感使他们既感到痛苦煎熬,又享受着巨大的喜悦

  72 通常只有那些能在两个极端游刃有余的人(被我们称为富有创造力的人),才能创造出足以改变领域的新事物或新观点。

为了兼顾这些对立的特性,必须有足够的创造力。这或许也算是一种必要难度和练习

创新的五个阶段

  3 真正的创造力从来都不是突然的灵感,不是那种随机闪过黑暗的一道光芒,而是数年艰苦工作的厚积薄发。

  现实中创造力有五个阶段,相互重叠,且反复出现,是一个不断迭代优化的过程。

1、准备期,开始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沉浸在一系列有趣、能唤起好奇心的问题中。

  80 洞见通常来自有准备的大脑,也就是那些对某个问题进行长时间努力思考的人。

  问题的三种来源

个人视角:生活是问题之源。领域视角:过去的知识无法解决的问题。学界视角:老师、导师、同学、同事帮助发现问题。对于年轻科学家而言,贝尔实验室、洛克菲勒学院、阿尔贡国家实验室等都是激发创新的地方。

  此外,在产生问题的情境中,伟大的成果更倾向于回答被发现的问题(原创的新问题),而不是被提出的问题(已知的老问题)。

2、酝酿期,想法在潜意识中翻腾。

《如何学习》一书用了「渗透」,感觉不如「酝酿」。

  酝酿期短则几个消失,长则数年。

  当问题的要素正处在酝酿之中时,也许发生了与平行加工类似的过程。

  我们必须承认,即使在潜意识中,符号系统与社会环境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P98 不熟悉物理学相关分支的人,无论睡多长时间,也无法得出关于量子电动力学的新的解决方案。

3、顿悟期,啊哈时刻。

书中用了「洞悉」,感觉这个翻译不好。

4、评价期,必须评估自己的发现是否有价值,是否值得继续研究下去。

5、精耕期,这个过程可能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即所谓的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

富有创造力的人从来不会觉得漫长的精耕期很辛苦。 P101 富有创造力的工作的一个特点是它永远做不完。全神贯注于极度困难的任务对创造者来说是一件好玩且令人兴奋的探险。

  这个阶段有四个非常重要的条件:

人们必须关注正在进展的工作,注意新观点、新问题和新洞见什么时候会从与环境的互动中显现出来。开放和灵活是富有创造力的人工作时的重要特点。人们必须注意自己的目标和感受,了解工作是否确实如预期的那样发展。保持接触领域知识,利用最有效的技术、最完备的信息以及最好的理论。听取同事们的建议。

创新带来心流体验

  心流(flow)是作者提出的理论。

根据阳志平老师的观点分享,之后希斯赞特米哈伊又在「心流」概念基础上,创建了「人类的最优体验」(Optimal Experience)理论。 这点让人联想起人本主义学者马斯洛的「高峰体验」。

  关于心流体验的9种共识

每一步都有明确的目标。行动会马上得到反馈。存在着挑战与技能的平衡。行动与意识相融合。不会受到干扰。不担心失败。自我意识消失。遗忘时间。活动本身具有了目的。

  在创造中产生心流的几个条件:

1、目标的明确性

  创造性工作所涉及的问题往往都很模糊。尤其是「被发现的问题」,其目标更加模糊。

  为此,富有创造力的人发展出一套无意识的机制(古人称之为「缪斯」,今人称之为「灵感」),能够告诉他们该做什么,把握住原本朦胧的目标。

2、知道做得怎么样

  创造性工作难以评估。

  不过,富有创造力的人非常了解学界评判标准,能够自己给自己反馈,不必等专家意见。

3、技能与挑战的匹配

  创造性工作都很有挑战性,富有创造力的人也是常人,也会想偷懒。

  富有创造力的人也要付出努力去克服「熵」的障碍,此外,他们会发展出很多与挑战相对应的技能。

4、行动和意识的融合

  当挑战降临,富有创造力的过程便会开始运转,其他所有的担忧都暂时被搁置一边,人们专注地投入到活动之中。

5、避免分心

  分心会干扰心流,人们通常需要花费几个小时才能恢复继续工作所需的平静心流。任务的要求越高,沉浸在其中的时间就越长,也就越容易发生分心的情况。

  致力于研究晦涩问题的科学家必须将自己与「正常」世界隔绝开。

  很多有创造力的人都感谢配偶帮助他们分担了很多健康、家庭、财务方面的问题。

激发创造力的环境

  创造力的五个阶段需要不同的环境支撑。

P133 虽然复杂的、令人兴奋的环境有助于提供新的洞见,但大部分创造的过程却需要比较单调乏味的环境。 套用彭特兰的概念,创新前半段更像是「探索/exploration」的过程,后半段更像是「参与/engagement」的过程。探索时需要环境多样性,参与时可能简单一点,反而更利于集中注意力。

1、宏观环境

  时代背景,基本无法改变。

2、中观环境

  316 有助于做出富有创造力的贡献的重要社会环境因素:训练、期望、资源、认可、希望、机会和回报。

  所处城市,可以选择。

对于科学、艺术、商业和政治来说,地点的重要性并不亚于购买房产的重要性。

  选择好城市的三个考虑:

能否接触到他们想从事的领域。 信息的分布是分均衡的,在一些时空节点更为集中。 不仅让人联想起开智的时空原点论。能否提供更多的互动机会、更多的刺激以及更先进的观点。能否接触到领域和学界。

3、微观环境

P140 创造一个和谐、有意义的时间与空间环境能够帮助你变得更具有创造力。

  富有创造力的人,无论身处繁华之都,还是贫困之地,都能赋予环境一种个人模式,这种模式能够与他们的思想以及行为习惯产生共鸣。在自己营造的环境中,他们忘记了周围的世界,专注地追随着内心的缪斯。

  1、空间环境设计

  打造符合个人需求的特殊空间,个体差异很大。有些人喜欢把房间打造得高度个性化。有些人喜欢在院子里修小木屋。有些人把汽车叫做「思考机器」,因为汽车让他们感到最深切的自由、安全与控制。

  2、时间节奏设定

  大多数富有创造力的人很早就发现了自己最好的生活节奏,比如什么时候睡觉、吃饭和工作。而且他们会遵守这种节奏,即使受到其他事情的诱惑也不会改变。

  这种节奏设计,细到每天的日程安排,大到职业规划。

弗里曼·戴森和巴里·康芒纳认为有必要每隔10年做一次重大的职业改变。

  具体的节奏设计,创新者们差别有很大。

富有创造力者的传奇一生

  作者基于被访谈者的分享整理而成:

1、耳濡目染的童年

  154 有时父母对孩子智力发展的唯一贡献是像成年人一样对待他们。

  158 大多数被访谈者说,他们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他们的真诚和坦率,这是他们从以身作则的父母那里学到的美德。

  160-161 部分富有创造力的人是幼年丧父,因而不需要在强大而爱挑剔的父亲面前证明自己。

  不过,有些创新者的兴趣来自家庭的耳濡目染,另一些则是后天的际遇。

2、孤独的青春期

  168 具有天赋的青少年必须花更多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和天赋,意味着更多的独处,所以他们的快乐比较少。

  他们的性意识较弱,且较晚从家庭中独立出来。

  他们会在受保护的、爱玩耍的人生阶段度过更长的时间。

  他们还不太受人欢迎,因为在同龄人看来,强烈的好奇心和专一的兴趣是很怪异的。受访者中没有一人在青春期时很受欢迎。他们共同的特点是被边缘化,既感到自己在圈子外面。

这种尴尬如何解决?比别人聪明,然后不被待见,缺乏朋友。加入专门的学习社群,寻找稀少的同类?

3、光明的大学教育

  很多受访者认为,大学和研究生时期是他们人生中的最佳时期。

  此时,他们的理想和职业变得明确起来。

  在小地方被人觉得古怪,到了大学里却能找到同类和欣赏自己的老师。

  绝大多数女性科学家都指出,如果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她们就没有机会去读研究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很多大学的研究生院出现空缺,一些女性获得机会。如罗莎琳·耶洛因此被伊利诺伊大学接受,得到了助学金并得以参与研究。

  也有一些人在研究生期间被导师嫉妒,受到影响。

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在60年前受到伟大的天体物理学家亚瑟·爱丁顿爵士的轻视,感到蒙羞。

4、幸福美满的婚姻

  受访者一般都有美满的婚姻,即便是那些艺术领域的人,也大多和最初的伴侣保持了几十年的婚姻关系。

  大多数人拥有比较沉稳的性生活。放荡或对婚姻不忠的人数远少于之前的估计。

  多数人的伴侣都比较理解和支持他们的工作。

赫克特:对我来说,写诗最需要的似乎是安静和时间。如果你有一位理解这种需求的配偶,那么她会负责不让你受到干扰,让你拥有时间和安静的环境。 雅各布·拉比诺的妻子和他结婚已经60年了,她总结道:「和发明家一起生活就像是『高尔夫寡妇』,不过只有星期天不是。」

  女性配偶普遍让丈夫能心无牵挂地专心工作。

  男性配偶则给予妻子一些指导和支持,让她们能坚持下去。

  约翰·里德在妻子生病住院的一年中,正处于事业快速上升时期,但还是抽出时间照顾4个从2岁到12岁的孩子,他说自己的选择是最好的投资决策。

「从感足感的角度看,养育孩子比为公司赚钱更有回报。」

  夫妻如果都很强,会限制对方发展,最后一些人会选择和平离婚。

诗人希尔德·多明嫁给一位杰出的古典学者,所以丈夫在世时,她的诗歌尝试被说成是:「看看小猫扯了些什么」。丈夫死后,她全力创作,成了德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 埃利斯·博尔丁的丈夫是享有国际声誉的经济学家,丈夫给了她很多指导,也给了她5个孩子,所以她花了10年时间去照料孩子,源源被丈夫落下,很晚才走上自己的学术道路。

5、独具一格的职业

  184-185 大多数富有创造力的成就是对某个领域长期投入的结果,对该领域的兴趣可以追溯到童年,在学校期间会继续下去,并持续到大学、研究实验室、艺术家的工作室、作家的阁楼或企业家的办公室中。

  富有创造力的人不是选择工作,而是创造职业。

  他们不仅发现了思考和做事的新方法,而且成为他们所发现的领域的第一个实践者,使得其他人可以在这个领域中拥有一份工作。

弗洛伊德之前,没有精神分析师。 怀特兄弟之前,没有航空工程师。 瓦特和爱迪生之前,没有电气技师。 伦琴之前,没有放射科医生。

  在已有的职业内,他们会开辟新流派新风格。

P186 每一位在历史上留下印记的诗人、音乐家或画家都必然发现了一种前人没有发现的写作、作曲或绘画方法。

  创新者们还要经历一种挑战,就是离经叛道的同时,要能养活自己。很多前卫艺术家最后半途而废。

P191 他们开创的事业使得自己在不断探索所处的奇特宇宙的同时,还能维持生存。

6、传承思想的学生

  埃里克森认为,人到中年,主要任务是繁衍后代,包括基因的传承(生育子女)和模因的传承(传递观念)。

罗马人的俗语:书籍或是孩子,两个都拥有是多么困难。

  古时候,一些人会选择独身或不生育,如早期基督教徒、佛教僧人。不过本次受访者都有孩子, 而且很重视孩子。

  同时,他们普遍表达了对自己的学生和追随者的喜爱,因为这些人帮助他们传承思想。

  到了人生的最后一段时间,他们还要去寻找自己的接班人。

7、永远忙碌的生活

  这些成功的创新者的特点,就是「永远没有时间盈余」。不过,很多创造者会抽出时间去保存自己的生活记录,包括给信件分类,贴标签等。或许这也是他们忙碌的原因之一。

  更多的公共生活。在主业之外,牛人们还积极参与其他社会事业,尤其是关注环境问题和反对战争。

埃及艺术家纳吉布·马哈福兹甚至因此被政府软禁,甚至遭受原教旨主义者的刺杀——82岁的时候被人拿刀刺入后背——所幸没死。 注:纳吉布·马哈富兹(1911年12月11日—2006年8月29日),埃及作家和阿拉伯世界最重要的知识分子之一,1988年成为第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阿拉伯语作家。获奖理由:“他通过大量刻画入微的作品—洞察一切的现实主义,唤起人们树立雄心—形成了全人类所欣赏的阿拉伯语言艺术”。

  更多的社会角色。创新者们在功成名就后,尝试其他可能的角色。大学里的科学家也许会想办法当系主任或院长,投资者转向做咨询师,艺术家则跑去搞教,很多人到处演讲。

  内因:事业达到瓶颈后,或者失去挑战,希望在其他领域找到新刺激。

  外因:各种机构都希望利用创新者的知名度,因此开出了不菲的价格。

  更多的跨界表达。他们还不得不就很多自己并不擅长的问题表达态度。

此时你会看到诺贝尔物理学家奖得主给你推荐不靠谱的菜谱。最后往往会闹出笑话。

8、创造力的最后时光

  早期研究认为,创造力主要集中于30多岁的年轻人,只有10%不到的成就是60岁的老人做出。但是新研究反对这一观点。

  204 最近的研究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保持不变的不仅是作品的数量,还有作品的质量。

亚当·格兰特在《离经叛道》一书中援引了芝加哥经济学家戴维·盖伦森(David Galenson)的研究。戴维将艺术和科学界专家中的创新者分为两种风格: 概念型创新者(年轻的天才):提出一个伟大创意,并开始着手执行。 他们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平均年龄为43岁。 他们通常在第一次接触到某个学科不久之后作出对这门学科最重要的贡献。 他们容易成为自己早期重要成果的俘虏,之后陷入思维定势,无法超越自己。 实验型创新者(年长的大师):通过反复尝试来解决问题,在进行的过程中学习和不断变化。 他们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平均年龄为61岁。 他们的方法决定了他们需要花更长时间,但拥有更强的再生能力。这种分法跟我的演化设计模式相似: 不确定的世界,演化路线更有效,试错-迭代。 确定的世界,设计路线更有效,计划-执行。

  人生最后的三十年里,主要的变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体力与认知能力

体力下降。最普遍的抱怨是活力下降,或者行动变慢了。也有部分科学家认为自己变得更慢也更小心了。智力提高。心理学家很早就把心智能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创新者们的流体智力下降,晶体智力继续增长。60-70岁的受访者多数认为自己的心智能力总体上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 P207 这种说法的基础是,由于他们的经验更加丰富、理解力更强,他们能比以前更快、更好地完成事情。

  此消彼长,结果是牛人到了晚年也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2、习惯与个人特点

  牛人们到了晚年,有点「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味道。

积极情绪增加。更加能掌控自己的情绪,看待问题也更为积极。不过男女有别,女性更积极。 P209 男性和女性提到消极结果的比例是相等的,而女性提高的积极结果是男性的两倍。更加相信直觉。之前已经积累了足够教训,习得了足够技能,此时的专家直觉很强大。 P208 安东尼·赫克特:我可能比以前更相信无意识的直觉了。我不像以前那样刻板,从我诗作本身的特性和结构就能看出这一点。它们在韵律和总体设计上变得更自由了。我早期的诗作比较严谨刻板,体现出想避免任何错误的意愿。现在我不太为此担忧了。

  3、与学界的关系

  年纪大了,创新者们和同事、学生及机构的关系,好坏参半。有趣的是,所有消极的结果都是男性提出,而积极的结果则是男女更一半。

  有些做研究的牛人年纪大了地位更加凸显,另一些做实务的牛人则到了一定年龄要退休,声誉和权力下降,特别是男性,感到不舒服。

  4、与领域的关系

  有些人继续拓展自己和原领域的关系,另一些人则涉足新领域,所以受访者对于这种关系都是持积极态度。

阻碍创造力的四种障碍

  作者认为,创新是本能,但要有心理能量支持。

P331 我的假设是,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都具有过上富有创造力的生活所需的心理能量,但是有4个主要障碍使得很多人无法释放出这种潜力。

1、头绪太多

  很多人把太多心理能量用于自我保护和防御,因而没有余力去创造。或是把太多精力用于追求自我目标,因而缺乏探索世界的可能。

P332 从有创造力地使用心智能量的角度来看,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不同也许在于他们把多少可以自由支配的注意力留给了创新。

  创造力需要我们付出一定的努力

  11 每个人生来都会受到两套相互对立的指令的影响:一种是保守的倾向,由自我保护、自我夸耀和节省能量的本能构成;另一种是扩张的倾向,由探索、喜欢新奇与冒险的本能构成,激发创造力的好奇心就属于这套指令。这两套程序都是我们所需要的。不过第一种倾向几乎不需要来自外界的鼓励和支持,就能够激发出行动;而对于第二种倾向,如果不经过培养,它便可能衰退。如果人没有什么机会感到好奇,如果冒险与探索之路上充满了障碍,那么进行创造力活动的动力便很容易消失。

前者靠内动力支撑,后者需要外力辅助。所以安全需求优先自由追求。

  105 保存能量的欲望(熵)非常强大,对多数人来说吗「闲暇时光」意味着放松一下的机会,可以把思维放在空档上。我们通常被大脑中两套相反的指令撕扯着,一边是付出最少努力的命令,另一边是生产创造力的要求。

*情绪脑里两套系统:多巴胺系统为扩张服务,杏仁核系统为保守服务。

2、注意力分散

  我们很容易分散注意力,没有学会如何保护和引导我们所具有的能量。

3、缺乏自制力

  懒惰,或者缺乏控制能量流的自制力。

4、缺乏经验

  不知道如何处置自己的能量。

走向更富创造力生活

  普通人如何变得更有创造力,作者提出一些建议:

1、培养好奇心和兴趣

每天都设法为什么事情而感到好奇。每天设法让至少一个人感到吃惊。把每天让你感到吃惊的事情和你让他感到吃惊的方式都写下来。当某件事点燃了你的兴趣火花时,一定要跟住它。

2、发掘日常生活中的心流

每天早上怀着明确的目标醒来。如果某件事情你做得很好,那么它会变得有趣。(提升技能的水平)为了能够持续感到乐趣,你需要增加事情的复杂性。(提高挑战的难度)

3、管理自己的生活

  如果不建立起屏障来保护我们的创造力和专注力,「熵一定会破坏我们追求兴趣时地专注力,让思维回归到它的基线状态——模糊、茫然,总是分心。」(P338)

养成良好习惯 成功人士也怕辛苦,但是他们养成了更好的习惯,这些习惯帮助他们压缩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开支,更加聚焦于自己的创造力行为。 P338 在任何一种情况下,重要是不能放弃对创造性能量的控制,不要让它毫无方向地被浪费掉。保持开放心态 在发现兴趣所在的领域之前,保持开放的心态。找到之后,适度收拢,避免分心。做好时间管理 管理好自己的日程,把握好节奏,让自己处于最佳状态。尽管要考虑很多其他人的因素,但是时间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更灵活可操作。 除了长时间深度工作之外,还要定期抽时间反思和放松。 P340 你应该为反思而反思,纵情地享受这份奢侈。做好空间管理 从宏观环境、中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出发,塑造有利于自己的环境。 遵循「万物各得其所」的原则,做好整理,提高效率。 P343 学会以对环境最有益,对创造力潜能的表达最有益的方式来使用汽车。明确个人喜好 找到生活中你喜欢的事情以及你反感的事情,更多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较少做自己反感的事情。 这个标准将是完全情绪化的,实际操作起来如何未知,但肯定会让人在做的时候很开心。

4、改变自己的人格

  作者认为人格可塑,只是难点。P346 改变人格意味着学习新的注意力模式,以不同的方式看待不同的事物,学会思考新的想法,对体验产生新的感受。发展我们所欠缺的性格。 创新者的十组对立特性中,我们处于一端,就要去强化另一端,获得新的思考和体验。时常从开放转变为封闭。 有所发现后,聚焦于关键问题。以复杂性为目标。 计划似乎更青睐复杂的有机体,即既是分化的又是整合的有机体。

5、运用创造性能量

发现问题 富有创造力的人会对显而易见的事情提出疑问,因为他们看到了之前被人们所接受的解释存在缺陷。 具体建议: 找一种方式来表达令人感动的事情。从尽可能多的视角来看问题。找出问题的含义。实施解决方案,实践中改进方案。发散性思维 尽可能想出更多的点子。尽可能想出不同的点子。试着提出不太可能的点子。选择特殊领域 太多人以为这个世界的绝大部分是禁止他们进入的区域。 尝试尽可能多的领域很重要。 最终要找到一个或多个符合你兴趣地领域,以及一件或多件你喜欢做并能拓展你的生活的事情。 当你投入到领域中时,可能会遇到两个问题:一是上瘾,如下棋;二是发散,无终点。如上网。 追求有创造力的生活,不一定追求成就。

  《创造力》读后感(三):很不错的一本书,解决了一些心底的困惑

  粗读了这本书,感觉这本书有些观点还是很启发人的。

  1,模因的概念以及文化的演化与传承并不会跟随基因而授予下一代,而是需要下一代的学习才能系的。

  2,很多事情本身就是目的,你去做这件事情本身就可以带来很多的快乐,比如说运动,写作,等等,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动机!而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人也包括我自己很少思考做一件事情到是为了达到一个目标的手段,还是这件事情本身就很值得做?王小波老师曾经说是非难辨,其实,目的和结果(手段?)的关系,也是比较难分辨的。

  3,选择悲观是生活态度的本质其实是一种逃避,生活本身不是这样的。

  《创造力》读后感(四):没有太多新的观念,不过写的很系统,清晰

  1.一开始书就提出。创造力从来不是突然的灵感,是多年艰苦工作的厚积薄发。(基础知识要扎实)洞见通常来自于有准备的大脑,也就是对某个问题进行长时间思考人。

  2.其实很多时候创造力需要机遇,也是整个社会背景。比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是刚好在物理界的两朵乌云存在的时候提出的。(所以踏上时代的步伐,坐上这个时代的火箭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观点应该对艺术哲学方面可以不太适合)人的创造力很多时候要依赖这个社会,不然即使你做出成绩了,没人认同一样会埋没。所以不单单是个人的事情(这一点有点意思,自己以前没有想过的)

  3.好的工作环境何以引发创造力(当然要在1的基础上),而且遇到这方面的顶尖人物,或趣味相投的人跟他们讨论,提高是无法想象的。比如有些诺贝尔奖就是那些科学家喝咖啡讨论出来的。(轻松的氛围自由讨论)

  4.书中有段文字很喜欢,其实就是表达要留时间思考,而不是一直忙个不停:

  走着去上班的好处之一是可以进行思维漫步。如果开车,不要打开收音机。虽然我不认为I自己特别具有创造力,但创造力必须是一个浪费时间的过程。认知理论家相信,当想法失去有意识的方向之后,就会遵循简单的心理联系。它们会进行多少有些随机的结合,想法之间可能会发生看似不相干的联系而这些联系的结果却成为优先 的连接(摆脱理性)

  这和之前看的知乎的一个答案异曲同工:分析问题的时候,大部分人习惯于将自己脑海里的想法有次序地写在纸上或白板上。通过把这些想法列出一个清单,你会不自觉地给这个问题一个解决的结构,从而忽略了各个想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我建议把这些想法随机地写在一个页面或白板的不同的地方。做完以后,向后退几步,观察这些主意间的内在联系,这个技巧有助于大图景的思考方式,能得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所以想不出问题就散散步,听听歌,运动一下不去想它,说不定既可以焕然大悟。

  5.书中另外一个比较不一样的观点就是童年时是否是天才与成年后是否有创造力没有直接关系(这点我持保留意见)其实作者就想表达,普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同样可以有创造力,而不是只属于天才。

  6:创造力≈好奇心+专注力。要耐得住寂寞,带着本子(任何记录的东西)记下自己的突然冒出来的主意

  7:有个有趣的东西就是每天怀着明确的目标醒来:大多数人并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是有意义的。不过每个人但每天至少能找到一件值得为之醒来的事情:睡觉前为第二天设计目标:这样生活可能更充实

  《创造力》读后感(五):精神世界的熵

  这本是采铜大大推荐的,所以我毫不犹豫的看完了。主要内容是作者选了91个“很有创造力”的人,其中很多是诺贝尔奖得主,跟踪他们20年,研究他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以了解如何变得有创造力。然而书的副标题是“更好的理解为什么有些人对生活的满意度比大多数人更高”,跟书好像没什么关系。

  关于创造力的定义,与“模因”有关。“模因”,英文是meme,是一个让我脑洞大开的概念,第一次了解是在斯坦诺维奇的《机器人叛乱》中。简单理解模因就是文化进化的基因。在生物进化中,自然选择和性选择的剪刀不断的剪掉不良的基因,改变人类的基因,从而得到进化。与之对应的是文化的进化,有创造力的人改变模因,即文化的基因,比如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使文化得到进化和传承。

  创造力来自构成系统、相互作用的三个要素组成:有创造力的人、领域、学界。一个有创造力的人,得首先在一个领域里,了解该领域的符号规则,然后做出改进,这种改进被这个领域中的专家,即学界接受和认可,才构成创造力。

  在一个公司里,如果员工有创造力,但是充当学界的公司领导没有识别有价值观点的能力,那员工的创造力也是白搭。

  还有一些有价值的观点,比如超越聪明的专注和持久的力量。为什么曾经没你聪明,没你成绩优秀的同学,现在很多研究生和博士生。

  关于“熵”。熵不仅适用于热力学第二定律,也适用于精神世界。当一个人无所事事,熵就开始发挥作用,使人进入能力消耗最少的状态,头脑进入混沌状态,混乱占了上风,开始胡思乱想,变得迷茫沮丧。

  我们不停的刷朋友圈,刷微博,在微信里进行无意义的对话,至少这些事情,让我们躲进被动娱乐的避风港中,获得暂时的安宁,但这是对注意力巨大的浪费。

  《创造力》读后感(六):让自己的生活充满创造力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创造力是和自己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做着一份极其普通的工作,过着上有老,下有小的夹板生活,能按部就班地过下去,不出什么意外就已经很好了。但是心流却是我一直很感兴趣的东西,并且确实也体验过: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还不会感到疲倦。那个时候就会幻想:要是每件事儿都能有这样该有多好。所以看到书名还是提起来自己的兴趣,作者是不是会传授给我怎么做才能更快地进入心流的状态,有了这样的状态是否就会产生出创造力呢?创造力,可不可以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当中?让生活变得更加有成就感?也就是带着这样的问题,我开始了自己的阅读。

  一开始作者就明确的告诉了我们创造力是什么。

  “创造力的定义应该是:改变现有领域或将创造一个新领域的任何观念,行动和事物。富有创造力的人就是指其思想或行为改变了一个领域或创建了一个新领域的人。”

  从书中的定义入手,似乎是印证了我的原有印象,创造力确实适合自己不相关的一件事。但是还是不要那么快的给出结论,因为在前面作者已经区分出了至少三种能够被合理地成为创造力的现象,上面的定义是针对第三中应用的,作者定义出的具有创造力的个人,还是可以和我们建立起联系的。

  “这个词的第二种应用是指以新奇或独特的方式体验这个世界的人。这类人的感知非常新颖,他们的判断所有洞察力,他们也许会做出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的重要发现。”

  在这里作者区分出了文化创造力和个人创造力两个不同的概念,通过对比我了解到,两者之间最大的不同是个人的创造力是否能和领域与学界之间产生联系,获得认可和支持。也就是这样的差别,把大多数人摒弃在了文化创造力之外,这也是我会觉得创造力于自己不相干的原因,但是能够产生文化创造力的人,首先应该是具有个人创造力。从这一点上看,书中对于创新者的分析和解读,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比如说产生创造力的心流。

  “在某些情况下创造力过程是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设定的目标,这个问题是其他人提出的,或是隐藏在领域的发展现状中的,另外发明者的目标是任何运转状况不够好,没有达到其本来能够达到的水平的事情。”

  如果运用到自己身上的话,就是任何在我生活和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如果我有解决它的欲望,就有可能开启自己的心流。知道了这个秘密,起码在问题出现的时候,可以避免原有的焦虑。做为一个和8,90岁父母,婆婆生活在一起的人,生活随时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时间久了,自然产生一种厌倦,为难的情绪,甚至连问真正的问题是什么都不想去了解,而事实上一味的逃避,只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更大的压力和痛苦,并促使更大问题的出现。当我了解到了心流,就会以更加平和的心态去面对所发生的问题。当生活中出现问题的时候,先让自己平静下来,通过各种信息的收集,去定义当前的问题,确定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然后再通过组合自己所掌握的各种工具和方法去寻找解决之道 ,把解决生活难题变成自我修炼的旅程,同时为自己创造一个享受心流的过程。

  “ 走向更富创造力的生活的第一步是培养好奇心和兴趣。因为事物本身的原因而去予以注意。在这方面孩子比成人具有优势。他们的好奇心就像源源不断的光束,满怀兴趣的投向周围的任何事物。被注意的事物不一定是有用的,吸引人的或宝贵的,只要它是神秘的,便值得去注意。随着年龄的增加,在面对世界的雄伟壮丽和异彩纷呈时,大多数人不再为之惊叹,而且失去了敬畏感。没有敬畏感的生活,会像例行公事一样单调。富有创造力的人保持着像孩子一样的好奇心,即使年逾九旬,他们也会为其奇异和未知的事物感到欣喜,未知的是无穷无尽,他们的快乐也无穷无尽。”

  随着我们年龄的增加,我们的好奇心也在一点点泯灭,所有的一切,在我们眼中已经变得司空见惯,平淡无奇或者麻木不仁,此时个人创造力也会离我们而去。如何才能找回曾经属于我们的好奇心和兴趣呢?我准备采取的行动就是多给自己一点闲暇的时间,抹去头脑中的刻板印象,像第一次见到那样去感知不同。早春二月的上下班路上,去观赏一朵小花从萌芽到盛开,以及最后凋零的整个过程;去用心品味食物带给我们丰富的味觉享受;去捕捉每一点心动的感觉,发觉自己兴趣的所在;练习正念;拿起笔记录下那瞬间即逝的感觉……这样的生活会能给自己带来更丰富的体验,也更容易培养和激发自己的个人创造力。

  “大多数富有创造力的人很早就发现了自己最好的生活节奏,比如什么时候睡觉吃饭和工作。而且他们会遵守这种节奏,即使受到做其他事情的诱惑也不会改变。他们穿着舒适的衣服,只与意气相投的人讲话,只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 “类似的控制也会扩展到时间安排上,一些富有创造力的人的日程安排得非常紧凑,他能提提前两个月告诉你,某天下午的三点到四点之间他会在做什么。另一些人则放松的多,他们甚至对当天晚些时候要做什么都不清楚,并且为此感到自豪。同样重要的不是应该遵守严格的日常安排还是进行灵活的安排,而是成为自己时间的主人。”

  把控住属于自己的时间,找到属于自己的时间管理方法,学会对别人说不。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的时间经常会会被别人所侵占或干扰,这就更要求我们不仅要有自己的原则还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我准备根据管理的二八原则,找到自己每天最重要的任务以及属于每个任务的高效时段,来安排自己的日程计划,在这样的时间段里尽量利用番茄钟,断网,广而告之等方法保证任务的完成。其它时段则可以灵活安排,做时间的主人但不是计划的奴隶。另外还可以通过定期检视,不断发现可以成长的空间,将好奇心 ,心流状态和时间管理等融合在一起,通过碰撞融合产生新的创意和行动。

  《创造力》读后感(七):助产「顿悟」,创造「灵感」到来的温床

  本文是阅读完《创造力:心流与创新心理学》后从中挑选的一个主题,主要是通过例子从实践层面说明所谓可遇不可求的「灵感」和「顿悟」也是有方法可以获得的。

  灵感从何而来,顿悟真的可遇不可求吗?

  众所周知,不管是创造力也好灵感也罢,都需要一个酝酿期,酝酿之后会出现顿悟时刻,即「啊哈」反应。也就是阿基米德洗澡时,突然大叫「我想起来了」的那一刻。

  那么如何让灵感或者顿悟顺利出产呢?如何快速度过这个神秘的酝酿期呢?

  《创造力:心流与创新心理学》通过访问多位富有创造力的人物为我们给出了答案。

  例如发明家弗兰克·奧夫纳的建议:最好不要无时无刻想着自己的问题。

  我要告诉你我在科学和技术领域发现的一件事,如果你有一个问题,不要做在那里试图解决它。因为我从来没有只是坐着像就想出了解决方法。解决方法可能会在半夜,在我开车、洗澡或做其他事情的时候降临。

  我们知道,灵感或顿悟的酝酿期常因问题的性质不同而又长又短。它可能需要几个小时,或者更长时间。但你可以创造一些环境让灵感或创造力的酝酿期缩短。我们来看看几个例子。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曼夫里德·艾根每天上床睡觉的时候,他会在脑海里思索某个尚未解决的问题,某个不好用的实验程序或不太正确的实验室步骤。当他早上醒来时,头脑就有利清晰的解决方案。

  在才思枯竭时,黑泽尔·亨德森就去慢跑或做园艺,等她回到电脑前时,思路通常变得很顺畅。美因茨大学新闻学教授伊丽莎白·诺埃尔诺依曼需要很多睡眠,否则便会觉得思维没有突破。心理学家唐纳德·坎贝尔则更青睐于在没有被外界干扰情况下,灵感跟更容易到来。他说:

  走着去上班的好处之一就是可以进行思维漫步。如果开车,不要打开收音机。虽然我不认为自己特别具有创造力,但创造力必须是一个极度浪费时间的过程。思维漫步、思维流浪等必不可少、如果你允许自己的思维被收音机、电视或其他人的谈话所干扰,那么你正在减少智力探索的时间。

  灵感经常光顾的时刻是在你洗澡时。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阿基米德原理的发现。当时是要检验王冠的真假却又不能破坏它,一开始阿基米德也是苦苦思索。后来有一天他在家洗澡时,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到身体被轻轻托起,他突然悟道可鉴定王冠真假的方法,并将这一流体静力学的基本原理,写入了《论浮体》。

  在《创造力》书中,作者访谈的弗兰克·奧夫纳提也有类似的经历:

  还有一个例子。我打算做有关神经激发方面的博士论文,其中存在两个描述神经激发的等式。我想做一些实验看看哪个等式更准确。其中一个实验在芝加哥大学做,另一个在英国做。我试着想出数学运算,以确定哪种实验更有助于我做出判断。我记得在洗澡的时候我想出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坐下来解决它,发现两个等式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说明一件事。因此我必须为写论文再做些其他的研究。

  另外,除了以上个人的一些行为、动作让大脑放松,使灵感到来外。还可以通过设置周围的环境来助产「灵感」。

  通常来说,美丽的自然环境有助于灵感的到来和创造力的迸发。西方的尼采选择在临近恩加丁的凉爽气候中写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瓦格纳喜欢在拉维罗的别墅中创作音乐,在那里可有眺望到静静的蓝色第勒尼安海;中国的诗人大儒都曾登高山涉大川,面对美景会文思泉涌。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李白的「月下独酌」,以及最有名的王阳明龙场悟道。

  当然,这些都离不开有准备的大脑,这颗大脑已经对问题有了深入的感知,并具备解答问题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这样,当有准备的头脑身处美丽自然环境或闲暇的时光时,大脑处于默认网络,潜意识发挥作用,各种知识、观点摆脱理性的束缚,想法之间相互结合,自发地建立连接和碰撞,最后擦出火花,产生顿悟。

  我们来看看书中关于约翰·里德的例子。

  约翰·里德记得他在职业生涯中发生过两个当时特别具有创造力的事例,这两件事都需要认识到公司正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拟出解决方案。里德的方法是给自己写信,他洋洋洒洒写了30多页,详细描述了公司未来几年将面临的问题、危险和机遇,以及为充分利用它们的主要步骤。需要注意的是,这两封信或者说问题的解决方案都是在他远离办公室,悠闲时光下写的——一次是在加勒比海滩,一次是在佛罗伦萨的公园长椅上。

  来看看他关于写第二封信的讲述:

  我给自己写过很多信,其中一些我会保留着。在第三季度之前的9月份,我感到很疲惫,周六日都在工作。于是我去意大利待了一个星期,只是想放松一下。我去了罗马,在那里住了几天,然后去了佛罗伦萨。我早早起床,四处漫步。我坐在公园长椅上,大约从早上10点一直坐到中午,然后下午去参观博物馆或做其他事情。我在一个笔记本上写了一篇长长的文章,写的正是发生的事情以及我所担心的事情。它有助于我理清思路。接下来在第三季度末我进行了组织变革。最近我拿出原先的备忘录,令人吃惊的是,我在佛罗伦萨写的内容和最终实施的变革竟然有80%-90%是一致的。

  很明显看出,他是在悠闲的时光下获得灵感,写下解决方案的——罗马、佛罗伦萨、公园漫步、长椅发呆、参观博物馆,这一系列的情景都在潜移默化地刺激他的头脑,让大脑中的各种问题、想法酝酿发酵。

  当我们仰望星空时,发呆时,躺在床上半梦半醒时,在浴室里洗澡或刮胡子时,在林中漫步或公园散步时,开车或者游泳时,我们的这些自动化半自动化动作,降低了认知负荷,释放了大脑中的工作内存。这让观点或想法或知识有了更大空间的游走,思维开始活跃,灵感的火花开始嗤嗤作响,顿悟不期而至。

  原文:http://zhailiange.com/2016/06/24/inspiration/

  《创造力》读后感(八):创造力不是灵感,而是多年艰苦工作的厚积薄发

  这本书提出的观点并不常见,作者强调的是具有创造力来源于许多个创造力源头的协同效应,而不只是出于某个人的某个想法那么简单。比如,创造力需要当时社会坏境的认可,需要提出这个创新观点的人的想法,也需要这个领域已经积累的深厚的科学知识。这三者协作,才能造就创造力。所以,作者也说,改变环境和条件比试图让人们进行更有创造力的思考,更容易让人产生创造力,这也是本书作者的一个独特观点。

  记得之前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遇到一位特别好的老板,她把我们几个新人都当管理培训生来培养,每个人除了要做自己的本职工作之外,还要参与市场部的一些活动策划,撰写方案等等。

  那段时间,老板指出了我们每个人职业发展中需要培养的特质,而在我身上最缺的就是创新思维。所以,这就会驱使我去关注一些和创新相关的书籍,而这本书虽然讲的不是生活中的创新,因为它是作者深入采访了77位创新者,其中14岁诺贝尔奖得主而总结出的关于创造力的书籍,但在最后几章,作者也很贴心的指出了如何培养自己的实际生活中的创造力,感觉非常受用。

  简单列几点:

  1、每天都要记录一件让你感觉到好奇的事,并且在竟可能的情况下,去做一件让别人觉得惊奇的事情,也就是在平常条件下你不太可能会去做的事情。

  2、当某件事点燃了你的兴趣,一定要跟住它。我之前的老板虽然她已经坐上coo的位置了,但一直以来都保持了一个非常好的习惯,就是她身边常常会带着一个空白页纸的小本子。她的一页纸上可能只会写几个字,而这几个字就是她在偶然看到一本书,看到一句话,看到一件事而记下来的脑子里闪现的想法。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脑海里偶尔都会冒出一些自己觉得有意义的想法,但是通常情况下,我们做的更多的是,让它一闪而过,没几分钟就往了,到时候用到了,却什么都想不起来。而恰恰这些东西是最宝贵的。所以,当某件事点燃了你的兴趣或者让你有了独特的想法,一定一定要记录下来,因为你肯定会忘!

  3、每天早上怀着明确的目标醒来。这是让自己对一天的生活充满期待,能够放松神经的一种方法。对于上班族来说,其实大多数时候早晨都是痛苦的,又特么要上班了。而这种不良的情绪会影响你一天的心情,自己的心情都不能放松,不够愉悦,就更别谈什么创造力了。神经紧绷状态下的人思维是不活跃的。

  4、抽时间进行反思和放松。复盘的重要性和冥想的重要性。

  其实平常生活中的创造力人人都可以有,因为它不是什么天赋或者遗传,而是你在生活中观察力够不够,执行力强不强,能不能把自己所有天马行空的想法抓住,并记录和运用而已。

  《创造力》读后感(九):创造未来之路

  ##引子

  人类与其他物种的区别是什么?现代人类的祖先(智人)又凭什么从与其他古人类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走出非洲,占领全球?一种流行看法认为,人类的想象力是制胜法宝。我们的祖先凭着口口相传的故事,符号化的群体想象,形成规模空前的社群,并可以为了共同的抽象目标协作,从而能扫除异族,构建城市、国家,甚至以超越国界的宗教在精神上统帅亿万之众(据《人类简史》)。

  符号领域的创造,构成了人类的精神家园,也让我们得以一窥自然运行的奥秘,从而摆脱“刺激-反应”的生物本能之束缚,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制作工具和生存空间。

  然而,人类还有一个终极敌人——热力学第二定律,或者说,熵增。

  熵增是自发的由有序向无序发展的过程。自然界中总的熵一直是增加的。这意味着,未来一定会自动变得更无序。而我们和后代的生活依赖于有序:将清洁的水与杂质分开,才能喝得放心;减少电力输送中的能量耗散,才能获得更多可利用的能源;人际关系也依赖于有序;倘若信息失真,沟通不畅,缺乏规则的调节,美学的共赏,社会将分崩离析。这一切不是悲观者的想象,而是在今日的世界中频繁上演着。

  由是,未来并不会自动变得更好。符号领域的创造,作为人类最逆天的能力,也是我们通往更繁荣未来的关键。《创造力:心流与创新心理学》撷取了人类创造征途上的片段:20世纪末仍在世的九十多位卓越创新者的创造生涯,为我们提供了一柄开启未来的钥匙,一张内涵丰富的藏宝图,一份走上创造未来之路的必备物品清单。

  作者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是“心流”领域奠基人,幼时的颠沛流离驱使他关注人类的积极心理。《创造力》一书基于对91位创新者的访谈,却不是单纯的文字梳理,而是从提问到结论都留下作者深深烙印的大型研究呈现。如果要问这是种怎样的烙印,我会说:是对复杂性的正视,对多样化的尊重,对影响力的关注,对个体幸福感的好奇,以及对人类社会及未来的深切责任感。

  ##《创造力》想说什么?

  首先,作者对创造力的定义是从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发展的视角出发的。他并不把聪明和思维敏捷称作“有创造力“,也不把”日常生活中的创意称为“有创造力”,而是将改变了文化中某个领域的人称作有创造力。

  定义为所有科学研究所必备,它限定了研究的范围和对结论判断的依据。创造力的这一定义并非随意选取,它表明了作者的取舍。作者的价值观或学术观由此体现:“对领域的改变”具有重大的影响力,且具备客观标准,因而更适合作为研究对象。我猜想他意图通过这一研究,不仅促使更多人选择做这一类创造者,而且促使机构和社会为他们营造更适宜的环境。

  然而对创造力所做的这种定义,引起了一个令人不快的局限:无法区分“好的创新”和“坏的创新”。作者显然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我不禁想知道,他是一开始就意识到了,还是后来才发现?),所以在第一章“研究创造力的益处”中对自己做了一些小小的辩护。且在第十三章毫不掩饰地反映了自己对创新副作用的担忧。或许,对于创新的评估,会成为我们未来的重要课题。系统性的创新也会在这个阶段中愈发彰显其价值。

  其次,作者还希望能够倡导一种“更幸福的生活方式”——那就是在创造中获得心流,看起来,这同样出于一种终极关怀。除了考虑工作本身中获得的幸福感,作者还关注了创新者的个人生活,并且得出了令人略感意外的结论:大多数创新者乐观积极,个人生活幸福美满,并没有离群索居或有什么怪癖。即使考虑到离群索居者会拒绝采访,“幸福创新者”的比例仍然很高。若这一结论恰当,则有助于鼓励每个人选择更有创造力的生活,达成个人和社会双赢的结果。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为了能够获得第一手材料,并体现“领域影响力”,在方法上,作者选择了对高龄创新者(六十岁以上)进行访谈。不得不说,该方法无法完整反映创新者群体。

  例如,作者所采访的人或许更具有亲社会的属性,或是认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性,否则有更大可能性会拒绝接受采访。如果对这批人的研究得出“创新者亲社会”的结论,则属于方法造成的偏差。与此同时,也可能是因为亲社会个性更利于创新的传播,才使得能够“改变领域的人”中更多具备此特点。遗憾的是,我们很难区分这两种情况。而这对于结论的运用和结论的实际意义,或许十分关键。例如,并不那么“亲社会”的人,在改变一个领域的过程中,或许会另辟蹊径,而非借助于在关键学界获得认可。一个弥补的可能方法是,通过对拒绝采访者亲友的调查,来获知他/她的个性特征。

  (实际上,作者发现的创新者人格是兼具内向和外向的,至于比例则未有定量说明。)

  还有,这种研究手段至少把两种人排除在外。一种是在世时未能受到重视而去世后贡献被认可的人。另一种是生活并不幸福,或因生活方式不健康、人际关系不和谐而早夭者。“幸存者偏差”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我们是否能因此否认这项研究的贡献?当然不能。它的一个重大价值恰恰在于让我们看到,个体的幸福和对社会的影响是可以并存的。且这种并存并非孤例,而是广泛存在于各个符号领域,各种社会背景,各种家庭结构的创新者中。如果因为偏差而忽略了多样性与可能性,才是最大的失误。

  作者明显也意识到了这种偏差的存在,并用类似的理由为自己做了辩护。命运无常,人生顺遂与否并不全在我们的掌控之中;至少从这些人的经历中我们可以得知,创造本身带来幸福,身为创造者也不乏幸福,何不追求一种更有创造力的人生呢?

  ##《创造力》说了什么?

  被作者重新定义的创造力,将创新者置身于更大的格局下,让创新具备了更多层次。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创造的过程、创新者的生活轨迹、特定领域中的创造力、实践你的创造力。

  这四个部分的逻辑,实际上可以为我们模仿学习他人的经验提供一个极好的模板:事情是如何做成的?为什么他能做成?这一经验有什么领域特殊性?知道这些之后,我应当怎么做?

  ###创造的过程

  “创造的过程”可以被看作是一个以空间元素为主要关注维度的结构。只不过这个“空间”主要是抽象意义上的。一个学科领域(domain)是空间的最外围,里面一层是学界(field),再一层是创新的个人。发现没有?“域”和“界”这两个词本身就是空间隐喻。

  ####领域

  本书所探讨的__领域__仅限于符号领域,与之对应的领域知识是建立在先驱们的探索基础之上的,因被公认而进入共识区,成为这个领域的必备基础。不同领域因其“结构的清晰性,文化的中心性,和知识的可获得性”而对创造力有促进或抑制。作者认为,具有清晰结构的学科(例如数学),更容易让年轻人学会规则,获得认可。而更具备可测性的学科,也更容易产生同仁公认的成果。

  我们尽可以由此引申,给不同领域贴上标签。不过对于个人而言,这样的划分大概不那么重要。有成就的人几乎都是出于各自内在的理由而选择领域。但在组织中,“知识的可获得性”则是一个可控的变量。这自然令人想到,若能够增加组织内部知识的可获得性,那么有利于组织内创新;若能增加公共领域中知识的可获得性,那么有利于大众创新。然而,一个人所能掌握的知识的多少,并不同知识的可获得性成正比。正如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互联网给了我们无穷无尽的知识来源,却只有极少比例的人能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创造力。有些知识甚至将人变成了“民科”。或许,在这三条特性之外,我们还需要增加更多的约束条件。

  ####学界

  __学界__则是判断知识是否进入领域的过滤器,有着种种规则和层级。学界是被动或主动,开放或保守,与社会系统的衔接如何,都会对创新产生影响。读到这里,我不禁想问,是谁决定了学界是怎样运作的?也许是某个历史机缘,也许是某位大人物,也许是某种程度上的自发。例如大多数自然科学以期刊论文发表作为学界认可的标志;而计算机界却推崇会议论文;艺术界则以在某处开画展,在某地做演出,在某赛获奖项来评判艺术的价值。然而,哪一种期刊,哪一类会议,哪一处画廊,哪一间音乐厅最能代表学界认可,则是历史的产物,并受社会影响而不断变化着。

  若一个创造者希望自己创作的文化基因得以流传,就必须熟悉学界规则。然而,光是进入学界这一步,就足以过滤掉许多人,并且这种过滤常常依赖于运气。既然运气并不在人的掌控之内,我们也只能承认这一点,并在其他方面弥补。

  ####个人

  __个人__在性格与创作环境的交错影响下,经历产生创造力的五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心流。

  创造的五个阶段是:准备、酝酿、洞悉、评价、制作。

  gt;第一阶段是准备期,开始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沉浸在一系列有趣的,能唤起好奇心的问题中。

  gt;第二阶段是酝酿期。在这个阶段,想法在潜意识中翻腾。

  gt;第三阶段是洞悉,有时也被称为“啊哈”时刻。

  gt;第四阶段是评价期。人们必须决定自己的洞悉是否有价值,是否值得继续研究下去。

  gt;第五个是精心制作阶段。这个过程可能花费的时间最多,工作也最辛苦。

  gt;创造力的过程更多是循环的,而不是线性的。经过多少反复、涉及多少循环、需要多少洞见,取决于正在处理的问题的深度与广度。

  这五个阶段看起来体现时间上的先后。然而我认为创造阶段在本质上更类似于空间探索的过程。

  还记得你去过的最好玩的旅游景点吗?你是否曾在其中流连忘返?你被新奇的环境和体验所包围,其中某些东西特别能引起你的注意,于是你走近前观察,或是与它互动;然后又前往下一个区域……其中最好的一段体验,会成为你和朋友们谈起这段旅行经验时最津津乐道的故事。

  创造的五个阶段与此相似。在准备期,创新者发现一个有待探索的空间;在酝酿期,创新者在空间中摸索,找出备选的解决方案可能性;顿悟期和评价期共同将备选可能性收敛为更少的可能性。它们并非绝对的先后关系,而是个曲折反复的过程,恰似在空间中的折返;一部分顿悟可能在评价期被否定,然后创新者又回到酝酿期。制作期则是将探索到的空间中最有价值的部分进行放大和完善,这期间又会出现新的酝酿、顿悟与评价。

  在轶事中,人们喜欢关注“洞悉”的时刻:牛顿和苹果树,阿基米德和澡盆,凯库勒梦见的蛇。有时人们津津乐道酝酿过程中伟人们走过的小路和小桥,花园和城市。一些创造者往往被提示回忆最早发现问题的“初心”。然而,被人厌恶的“评价”必不可少,精心制作亦是大部分作品最重要的工作量。被视为巴塞罗那标志性建筑的圣家大教堂1882年动工,至今仍在建造中。

  幸运的是,在繁重的工作,以及必然伴随的迂回曲折中,“心流”陪伴着创造者。在心流状态中我们并不会感觉快乐,却能忘我地工作,在完成后感到幸福和满足。

  产生心流的一定是创造性活动吗?在本书的字里行间,我发现并不是。但它也不是那些通常会令我们有简单愉悦的消遣。创新者给我们的启发是:他们能在工作中时常感受到心流,而这和金钱和成就并无关联。作者罗列了心流体验的9个因素,分别是:明确的目标,行动有及时反馈,挑战与技能平衡,行动与意识融合,不受干扰,不担心失败,自我意识消失,遗忘时间,活动本身具有目的。

  创新者的__性格特征__和__工作环境__也许是本书中最独到的部分。我们终于可以以“大数据”的方式来获得大师们的生活细节。

  与传统印象不同,创新者的性格并不特别极端。但与芸芸大众最大的区别则是,他们的性格十分复杂,往往能兼容对立的两面。书中找出了十对这样的性格,包括活跃与沉默、聪明与天真、玩乐与守纪、幻想与现实、内向与外向、谦逊与骄傲、阳刚与阴柔、传统与叛逆、激情与客观、痛苦与喜悦。作者认为,正是这种复杂的性格让他们可以既做出深刻的发现,又有能力将这种发现传播出去。

  既然复杂是可能的,并且是有益的,为什么很少有人具备复杂的性格?我想这恰恰表明了创新者最重要的一个特点:那就是自主性。人类喜欢给事物归类,因而常常在社交中给他人贴上标签,学校和家庭也会给未成年人贴上标签。正是由于创新者的极度自主,才能够脱离传统环境对人性格的偏好和定义,保持自己的复杂多面。

  而在创新者的工作环境一节,作者作出的发现与“自主性”不谋而合。原文是这样的:

  gt;让富有创造力的个体与众不同的是,无论他们身处繁华之都还是贫困之地,都能赋予环境一种个人模式,这种模式能够与他们的思想以及行为习惯产生共鸣。在自己营造的环境中,他们忘记了周围的世界,专注地追随着内心的缪斯。

  书中所关注的创新者的工作环境亦不是简单的周边设施,而是包含了地域、同僚、直接环境、自然环境和工作的节奏。

  正如在中国谈事业离不开“北上广深”,作者甚至大胆断言:

  gt; 对科学、艺术、商业、和政治来说,地点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购买房产的重要性。

  那么,地点对创新者究竟意味着什么?作者提出了三个重要因素:信息的分布、新奇的刺激、接触学界的机会。创新者的选择往往是:为了更好的环境而搬迁。然而,我们同样看到,在“自主性”与“机会”发生冲突时,创新者给出了与“常识”相反的建议:宁可不要靠近有影响力的机构,也要选择更具自主性的工作。

  而创造的直接环境,则很难说一定与创造的成果有直接的关系。作者依然试图从这种间接联系中找到了一定的规律,包括:

  - 灵感阶段:

  - 不同寻常的、美丽的环境有助于更全面地、从新颖的角度来看待形势

  - 在开车、散步或游泳的时候,在不存在有意识的意图的情况下,观点之间会建立起连接

  - 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会促使头脑去思考什么才是最本质的

  - 准备、评估阶段:

  - 单调乏味的环境

  - 放松不受干扰的环境

  - 舒服并有控制力的个人空间

  - 随身携带家的象征物,有助于让自己变得独特

  工作节奏也被认为与创造力活动有关联。这种节奏并无一定之规,却同样以体现个人选择为特点。而找到自己的节奏并不意味着随心所欲,而是“找到工作与休息、思考与行动、独处和与他人共处的最佳时间安排”。

  ###创新者的生活轨迹

  这一部分覆盖了创新者个人从童年、青少年、到成年、年老的时间变化。不得不说这部分的写作难度颇大。我们如何将形形色色的创新者分类?我们如何从多姿多彩的个人生活中辨别与创造力相关联的事实?我们如何评价运气、天赋、努力对最终结果的影响?最终作者选取了个人生活中的典型方面:父母、学校、大学、婚姻……

  读这一部分时,读者难免想要代入自我。我相信每个人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某种影子,并且和自己现在的人生处境作对比。更何况作者依赖的“事实”,很多时候也来源于创造者本人对经历的重述。人的记忆并不可靠。作者就注意到一位接受采访的艺术家在成功时对自己的童年描述得十分美好,失意时则找出了种种的“童年阴影”。人还愿意美化自己的生活,这也并非有意的不真诚,无非是一种心理保护机制。

  然而我们仍然可以从中看到一些不那么典型的方面,例如父母对孩子兴趣的重视和对好奇心的鼓励,例如孤独的青春期,例如极高比例的早年丧父。这些因素与传统规则的背离似乎告诉我们为何创造力常常在成年人中显得罕见。

  创新者的成年生活则令人羡慕:美满的婚姻是主旋律,事业有成的同时可以拥有丰富的生活。最重要的是,他们主动做选择,并掌控自己的人生。尽管最终的大成就有着运气成分,但是运气岂不是只眷顾有准备的人吗?

  早一点读到这本书该是多么受益啊!我们成年之前的生活往往被家庭和学校所影响着,而他们所采取的标准未必是最有利于个人发展的。无论是从创造过程,还是个人生活来看,自主选择都无比重要。

  老年生活似乎离我还十分遥远。但创新者们的老年生活带来的启发,并不在于“功成名就后如何养老”,而在于挑战了两个传统观念:年老意味着创造力的衰退,老年人对社会的贡献会减少。年老的创新者们依然可以活跃在创造的一线,并用传承继续为领域和学界贡献价值。由此看来,创造的旅途任何时候开始,都不嫌晚。

  ###特定领域中的创造力

  这部分章节关注的是领域共性,而非创造力的一般共性。作者并没有概述他所探查的所有符号领域,而是选取了文字领域和生命科学领域,另外用了较大的篇幅来描述新领域创造和文化传承。

  新领域的创造,或许代表了创新的未来发展方向。社会的变化和前进带来大量复杂的现实问题,而在狭窄的符号领域中,这些问题无法被解决。于是,开创新领域的创造者们出现了。文中提到的问题仍然复杂艰巨,创新者们的存在提醒我们,对他人的责任感和对自然社会规律的敬畏,同样可以是创造的原动力。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往往打破自我的界限,也打破学科的界限,不断学习成长,尝试新的方法。

  谈到文化的传承,作者关注的其实是创造力的未来。显而易见,过去人类的创造力带来了惊人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小的副作用。当我们谈论未来时,一个前提假设是:人类还有未来可言!当我们谨慎审视所谓的“人类进步”时,会惊讶地发现我们渐渐开始习以为常的新事物,本来就可能是问题的根源。而创造力的成果和创造力的驱动力甚至存在内在的矛盾。这一冲突在这段话中达到高潮:

  gt;纵观历史,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充满讽刺意味的过程:文化的成功也孕育出了它自身的对立面。当我们变得越富裕,越没有理由去寻求改变,因而越容易受到外部力量的影响。创造力的结果通常就是对其自身的否定。

  因此,对创造力的评判和促进也许是“还有未来”的两个必不可少的因素。此时,学界和领域的作用就未必是正面的了。我们作为普通人,或许无法对学界和领域发展的方向置喙,却可以留意身边阻碍创造力发展,扭曲创造力评价的行为。

  ###实践你的创造力###

  在全书最后一章,作者终于为读者提炼出了日常生活中增加创造力的建议。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有成为领域改变者的潜质,却如作者一再强调的,或许是种更好的“度过一生的方式”。这些建议被大致分为“获得创造性能量”“内在特点”“运用创造性能量”三个部分。

  此时我们会发现一件有趣的事:在中文中,我们谈论“创造力”时,对这一抽象事物采用了“力量”的隐喻。当作者提出实施创造力时,则采用了“能量”这一隐喻。在现实世界中,我们时时刻刻可以感知到“力”和“能量”的作用。当采取这些隐喻时,我们也会不自觉地将与“力”“能量”相关的量度和规律使用在创造力相关的事情上。考虑到“创造”需要消耗精力,“能量”起码是个不坏的隐喻。

  那么,我们从何处获取创造性能量?首先,我们必须能够保证在“生存”之外,有多余的注意力可以自由支配。其次,我们需要避免过度的防御心理和过于膨胀的自我需要。作者提出了获得能量的三个要点:培养好奇心与兴趣、发掘日常生活中的心流、培养习惯以保护创造性能量;并对每一要点提出了具体的执行方法。

  而培养复杂的人格,则是支撑创造力的一个关键条件。性格的自我塑造可以从有意识地培养反面性格开始,试着从其他人的角度去看待世界,并且将开放与封闭同时运用与工作中。

  当前两点都具备之后,“运用”更多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作者为运用创造性能量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提出了建议。这一段已经和全书前面大部分章节的关系不大了。

  不过,能量毕竟只是一个类比。能量是守恒的,有获得就有消耗。而创造力与此不同。例如,当我们与其他人相处的时候,创造性能量是会增加还是会减损?当我们运用创造力解决问题的时候,是否“运用”本身将激发新的创造?作者似乎认为“富有创造力比墨守成规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因此你必须选择什么时候发挥创造力,什么时候不发挥创造力,否则你会在频繁的创新中耗尽自己的能量”。然而这更像是一种个人观点和凭印象做出的结论,未有事实依据,并且与创新者必备的“自主性”相冲突。如果我在不断的创造中获得新的乐趣,如果我更喜欢有创造的生活,如果创造力可以给我带来数倍的收益,那么恐怕枯燥的生活才是对我能量的损耗。从这点上看,我并不是很同意“能量”这一隐喻。

  ##《创造力》没说什么?

  本书作为一项完成于上世纪末的研究,其适用性与前瞻性到今天仍令人惊叹。如果说我还希望作者在哪些方面多阐述一些,那应该会是下面几点:

  ###创新评估

  本书中屡屡提及创新评估,但是对具体的方法则语焉不详。根据书中的系统划分,创新评估至少应有三个层次:个人对于新创意的评估;学界对创新成果的评估;以及创新对社会或文化整体的影响。

  在个人层面,对新创意的客观评价十分重要,却并非人人可以胜任。说它重要,是因为大量的“新”想法不一定是值得发展的想法。我们发展出“洞悉”只是一瞬间的事,实际验证却需要大量工作,而没有被恰当评估的新想法可能造成精力的浪费。按照书中的见解,恰当地评估创意需要在性格上足够客观,在知识储备上充分了解领域现有知识,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判断经验。此时,对新创意的判断成为了一种“专家的直觉”。然而,即使这些也仅仅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爱因斯坦的引力波在百年之后终被实践证实。但若我们了解引力波理论的历史则会发现,爱因斯坦本人起初并未认识到,也不认可引力波的物理意义,甚至专门写了一篇论文试图说明为什么引力波可能不存在。百年一遇的天才对自己最熟悉的领域尚且如此,我们则更加难以仅仅依赖“直觉”。

  而学界对创新的阻碍,是作者意识到并呼吁变革的部分。这种呼吁并不能一夜间改变目前的学界评估体系。在这一层次上,“大数据”或许反而会让我们觉得无力,而另辟蹊径的“反例”或许才是最能给人启发的部分。说到底,事实的验证强于理论的雄辩。

  如何评估创新,以充分认识其可能的负面作用,则是一个更鲜为人注意的领域。然而其影响是惊人的。最广为人知的例子是核弹。但核弹远非孤例。互联网上的信息安全之所以成为巨大的社会和经济问题,或许根源是最早的信息传输协议未能将安全纳入考量;化石燃料带来了经济腾飞,却也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带来极大破坏。谁,或什么机构有资格、有能力评估创新的后果?本书提出了问题,却也未能给出哪怕是能让人看见曙光的答案。

  ###系统性创新

  系统性的问题解决不能依赖于某个学界内部的发展,而是必须跨越学科边界,实现系统性创新。书中列举的“新领域创造”例子涉及了这方面内容,但作者承认:“我们还无法用一种可驾驭的方式来描述这4位有创造力的人正在与之抗争的问题”。

  ###互联网颠覆了什么?

  上个世纪进行的研究,显然无法预见互联网在过去十几年中给社会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而移动互联网更是深入地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我们至少可以看出这几种影响:

  - 信息获取更加快捷、方便、廉价,“信息可得性”特征与以往不同,地点的限制也被削弱了

  - 人才的竞争开始变得越来越国际化

  - 人们的注意力变得更为分散,更容易被干扰

  - “永远在线”使得脱离更换微环境的意义减弱

  - 创新更容易获得反馈,但是也更易在想法未成熟时就被评判

  - 在某些领域(文学、艺术等),群众的话语权开始超越专家

  有理由相信,30年后的“六十岁以上创新者”,将会是深深受到互联网影响的一代人。本书中创新者们的工作环境,可能再也无法复制了。

  ##我从中学到什么?

  寥寥数千字,无法尽述《创造力》一书带给我的思考,但我想首要选取三个方面,作为第一遍读完本书的收获。

  其一,创新者的矛盾性格。我是一个很矛盾的人,但一直以来未能像书中的创新者们那样自如地与这种矛盾性格相处,而是容易因为矛盾陷入内耗。对于哪种性格“更好”,也难免受到社会期待的影响。本书告诉我,复杂性是优势而非缺陷,重要的是如何自如切换,保持灵活。

  其二,尝试多种解决方案。即使是最有创造力的人,也并非能一次达到最优结果。提出多种解决方案看似耗费时间,却远远好于把所有精力投注于一个不可行的方案之上。

  其三,任何活动都可以转化为心流体验。我们当然希望有好的结果,但达成这样的结果会取决于许多不可控的因素。如果我们有意识地增加日常活动的复杂性,不仅增加创新的可能,而且能够更加享受心流的过程。

  阅读本书是一次愉悦的旅程。作者的论点逻辑严密、事例翔实、并且对每一处断言都有分析和补充。书的诞生过程必定也是一次经典的创造过程:作者将自己沉浸于浩繁的记录细节中,寻找其中的规律和逻辑,并不断进行修正,赋予其在整体框架中的意义。写作本文亦是我对创造力的挑战试验,在数个日夜中反复翻阅书籍、整理思路、修改行文,不断加深对原作的理解,也激发自己对创造力主题的思考。

  个人的未来和种群的未来,都呼唤创造力的解答。希望这本书能同样让你的生活充实而丰盈。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liuxiaozhen_com

  《创造力》读后感(十):详细书摘!创新的心理活动

  创造力:心流与创新心理学

  读书笔记: https://mubu.com/doc/7D8mX99Lc

这本书我只记下了摘抄,所以对于整体框架又有些淡忘了,但是看摘抄,会发现这本书的语言和哲理都很精彩,有机会可以重读补充一些笔记悲观主义是目光短浅的生活观因为我赞同加拿大小说家罗伯逊·戴维斯(Robertson Davies)的态度: 当你在思考真实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时候,悲观主义是一条捷径,因为它是一种目光短浅的生活观。如果观察在我们周围发生的事情,以及自从你出生以来所发生的事情,你不禁会觉得生活是一个充满问题和各种弊端的可怕的复杂系统。但是如果追溯到几千年前,你便会意识到,自从第一只变形虫爬出烂泥、开始在地面上的探索之旅以来,我们已经取得了怎样惊人的进步。如果将目光放得长远些,我不明白你怎么会对人类的未来、世界的未来感到悲观。你采取短期的视角,认为所有事情都是一团糟,生活就是个骗子,所以你会觉得很悲观。让我感到非常好笑的是,我的一些研究文学的同侪说,悲观的视角才是生活真正的谜底。我认为这只是自我放纵的胡言乱语。悲伤比欢喜容易得多。我认识一些秉持悲剧性生活观的人,那是一种逃避的生活方式。他们觉得一切都极其糟糕,这种做法太容易实现了。如果你试着以比较公正的视角来看待事情,便会对喜剧的复杂性以及其中表现出来的模棱两可和讽刺意义感到吃惊。我认为对于一位小说家来说,那才是至关重要的。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创造力》经典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