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野味难寻》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6-11 21:1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野味难寻》读后感10篇

  《野味难寻》是一本由王西平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40图书,本书定价:35.00,页数:2015-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野味难寻》读后感(一):难寻的何止是野味

  难寻的何止是“野味”?

  中国人算是一种把吃当做信仰的族群。煎炖焖炸煮,川湘淮粤鲁。天上飞翔的,地上溜哒的,只有想不到物种,没有烹不出食材。要是有外星人光临地球,要么被我族人煮了,要么坐哈来一起吃个饭成为好盆友。反正就是这样子~~

  这种强大的对吃的执着,来自于遥远的农耕文明经过苏轼袁枚曹雪芹等一票文人士大夫的书写升级、无数个饥饿年代发酵强化,已经超越了吃喝和食物本身的意义范畴。可以说所谓莼鲈之思早已潜伏在国人基因序列里,每当风起云变漂泊异乡时,它作为一种情感文化上的暗语,让久别的人找到了认同归属。所以说舌尖上的,是诱惑,更是温情

  手头这本《野味难寻》的作者王西平是诗人。作为只看得懂席慕蓉舒婷和余秀华的文艺妇女,我虽然不太看得懂他的诗,但这不妨碍他成为一个非著名诗人。他写诗的同时,把数年间专栏写成的文字聚拢一处,充实加工成为了这本朴素而丰美的谈吃的集子。文章所列食物是他所生活的宁夏固原西吉县一个叫毛家湾的村庄乡野所产出的,他在那里长大,然后出走,来到城市娶妻生女读书写作

  看看留在一个人童年少年时代的吃食都是什么,苜蓿、地软、菊芋(洋姜)艾蒿、玉米秆秆、还有一种叫“驴奶头”的山间野果。你要说这些东西有多好吃,也未见得。只是在物资极度贫乏身体疯狂拔节的互相抵牾中,食物被赋予了美妙的意义,它们茁壮的茎秆、鲜鲜的嫩叶、甘甜的汁水、可怜果实土地给一方人的最丰厚馈赠。如今,隔着略显漫长时光回望童年,粗陋变成了质朴,艰难点缀纯真。促成这种改变的,是物质极大丰富的当下口腹之欲的无限透支,还有更要命的是——那片诞生了最简单满足幸福的土地已经永远荒芜,每个离开乡土孩子自此永远回不去了。

  回不去的柔软躯体,回不去的贫瘠的土地,回不去的简单的幸福,以上所有全都难以寻回。

  《野味难寻》的阅读过程是一场记忆的漫溯,味蕾的寻觅,情感的摸索。当城市中的人们的口腹和精神双重钝化,当自然的节律被无情地弃置一旁,好吃的食物和有趣的人一样势必会越来越少。李安在电影饮食男女》中早都做了总结:“人心粗了,吃再精也没什么意思。”

  《野味难寻》读后感(二):飘香童年

  文/河北小珊 评《野味难寻》

  我的童年是在农村度过的,80后没有赶上食不果腹年岁小时候没有挨饿受冻的经历。说起来我的记忆其实不算多,可能小孩子天生没心没肺,日子都就着饭吃了。但是还是有些不连篇的回忆长久以来,这些片段都是我快乐童年的有利证据

  小时候爸爸在外地当兵,妈妈带着我爷爷家、姥姥家两边住(不知道为什么我不认为哪个是自己的家),爷爷家所在村子相对偏僻差不多家家户户靠天吃饭(直到前些年人们才开始走出去打工或者办厂)。爸爸兄弟四人,四家人住的很扎堆,除了叔叔家是个弟弟大伯、二伯还有我家都是闺女,所以我从来不会缺少小伙伴。姐们四五个一起玩耍、一起干活,说到干活无非就是跟着她们放羊、打野菜。我家没有男劳力,爷爷没有分地给我们,家里自然没有干活的家伙事儿。每次去挖野菜,人家拿着镰刀背着筐子,我就拎着我的迷你小篮子,四五岁的孩子半天能挖到一小篮子曲麻菜(学名苣荬菜)、马子菜(学名马苋菜)也是美滋滋的。曲麻菜蘸酱吃很下火,马子菜则可以凉拌或者做馅吃。除此之外,还可以还可以放在饭桌是的就是榆钱,玉米面和榆钱和在一起,贴成薄薄的糊饼,抹上大酱,就着大葱,香香的,在地里干半天活儿,回到家里能吃到这种“美味”,劳累顿时减半。我们小孩子也学着大人的样子吃,虽然辣的嘶哈嘶哈的,还是很带劲。这些东西都是可以做饭做菜的,也算是贴补家用了,因此大人很乐意让我们去。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直接可以吃的,比如槐花槐树开的花不仅仅是闻着香甜,摘一把放在嘴里,嚼着也是甜甜的。更甜的是玉米杆,我们叫“杆结”,和甘蔗是一种吃法,但是不用花钱,挑杆结也是个技术活,我就很少自己能挑到甜的。

  姥姥家这边村子里就有十来个厂子,人们能打工挣钱,生活相对宽裕,小孩子也不爱去挖野菜。我基本就是和小表姐在一起,虽然只大我几个月,可在我的眼里她就是个小大人,总是教我一些有技术含量事情,比如抓麻雀,用拴了绳子木棍支起一顶筛子,筛子下再撒上一些粮食,等麻雀钻进去时,快速拉一下绳子,麻雀就中了埋伏。当时我崇拜的是一塌糊涂,她怎么能想起这么高明方法(后来才知道这个方法由来已久),尽管在她的带领下,我们一次也没有逮到过。还有就是逮蚂蚱、捉知了,尽管她方法多,但是实践起来效果不怎么样,相反表弟是这方面高手,跟着他各种野味都管够,时至今日,烤麻雀、烤知了、烧蚂蚱的美味我还记在心上。有的时候在饭店能吃到知了、蚂蚱,都是人工饲养的、油炸的,味道逊色太多。至于麻雀,据说已经成了国家保护动物根本吃不到了。

  我所说的这些在这本书里都有提到,显然作者的年纪要大些,经历过艰难的岁月,知道的野味品种也更丰富。全书分为四个部分:野在炊香、味觉童话、食趣杂忆、先民与禁忌。每一种野味都有它的来历、吃法和故事相同的是都有着很有趣的名字:驴奶头、神仙菜、奇奇草、地软,相信其他地区还会有其他叫法。最喜欢的是第二部分,记录着作者的童年轶事,生动有趣,只是不知道现在的孩子还能不能看懂。这本书勾起了我对童年的怀念,想起了村里的袅袅炊烟,每次都是一起玩耍的小伙伴都回家吃饭,我才伴着烟筒里的柴火的味道回家。没有大鱼大肉饭菜吃起来却津津有味,真的是吃得饱睡的香。还想起了“换娃娃”的老爷爷(主要是卖糖,不知道为啥叫换娃娃),每次都是推着自行车咬着拨浪鼓来,孩子们都围上去,看着车筐里的各种糖拔儿(一种麦芽糖)和玩具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

  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

  这种日子早已过去,怀念我的童年,和童年的美味~

  《野味难寻》读后感(三):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所理解的童年,一半在吃,一半在边吃边玩。

  玩什么?学校里踢毽子、跳橡皮绳、翻叉、赶杠,下课了跟孩子王后耀武扬威的走大步,草地打滚,遇坡上坡,遇水跃水。总而言之一个-----“野”。

  吃什么?野李子、毛桃子、烧红薯、还有一种类似草莓的迷你版,我们叫“meng子”,念第四声,村里的人都不知道这个“meng子”的是哪个“meng”,我自作主张的给了它这个“梦”。梦中的果实,像红红的水晶,每小粒间隔还有一根细细的绒毛,蚕豆粒的大小甜酥酥的。好吃的物多半得来不易。这种果实的植株属于荆棘类和蔷薇藤很像,采时急不得,一不留神就是一颗细刺卡进肉里。自懂事起,这味道便牵扯着童年的记忆,和作者初尝驴奶头一般,每吃上一回,心生珍惜。自从有了弟弟,愿意为他翻山越岭,去寻这种野果子,格外小心的用手绢包好,不然一遭挤压,浆果便是一摊红汁,无甚吃头。有次我放假回家,弟弟伸出黝黑的胳膊递给我一把干干净净的梦子,羞涩的笑着。后来山被开发商承包,梦子林被铲除,土被推平,没有了山,没有了林,野果自然已无踪迹。弟弟说现在还很想念那个味道,我砸砸嘴说我也是呀。

  暑假里,去打莲蓬,虽然不是稀罕之物却是别有一番趣味。田田的荷叶,霏霏的细雨,幽幽的花香,还有等着被采的莲蓬。那只是一出生便有的一条小河,无人播种,也不知道是何时就存在了的莲海,我吃过无数个别处产的莲子,均不如这小河里的清嫩香。尤其在广东,街市卖的都很柴发涩,咬一口就不想再一口。人说一方水土方养一方人,想想五湖四海的确处处不如家。打莲蓬也是技术活,要准备好竹篙和镰刀,还要麻绳把镰刀稳稳的绑在竹篙头上。绑好了后背着这竹篙开动。莲蓬们你挨着我我挨着你,这藏藏那躲躲,风一阵过来更是活泼喧嚣。看准了便握紧竹篙,一刀下去,落到了水面上,然后用刀尖勾起来。有一回弟弟实在心急的很,镰刀没有绑紧就去忙活了,结果一半的时候镰刀掉进了水里挨了老妈一顿好骂。这些事,而今想起竟如春风拂面般。

  外婆家是独门独户,左边是长江支流两边种满白杨树。旧时过河,得外公小船,说是小船,其实是只能容纳两人的小扁舟。一入夏,河虾小鱼多了起来。晚上我们在纳凉找北斗七星的时候,外公正在河边划着船撒网。只消两三个钟头,外公支了小船去收网。小鱼仔,河虾,还有螃蟹,都是河里的野物。长的虽然其貌不扬,做成汤,或者晒干成为咸鱼,或红烧总是有独特风味的,精髓全然在“野”。可惜初中之后,生态破坏,掏河沙,加大捕捞等等让河吃不消,鱼也没有一只了。有时候,面对那片枯涸的水域还能想起小时候坐船去对岸的日子。人们热爱美食,尤其是即将消失不见的美食,有珍惜的意愿,却总事与愿违。看一则新闻说到2050年人类便会吃光所有大海里所有的鱼,我知道这不是骇人听闻,因为曾经见证过一条河一座山丘的没落。

  入了都市,人心浮躁,吃食繁杂。若是精细的食物,起初吃便觉好,若长久起来,倒思念起野味。野味之野,在于粗,在于难寻,在于追忆,在于求不得……而今天,我们可以在互联网上购买吃到千里之外的海鲜不同季节的蔬果,而这份便捷总会觉得乏善可陈。总是迷失,找寻,得到,失去……这是充斥着整个食物链的根基也是生命体的共同象征。这有限时间里,愈加感恩弥足珍贵的食物,品尝人生百态之味才能真正的守候心中小小田野

  《野味难寻》读后感(四):那一口乡愁

  没想到李寄了这本书给我,我就知道没有免费的午餐。拿到书的时候我正准备去吃酸汤乌鱼,每次吃这家都会把东西吃的精光才罢休。甚至想去学学手艺,那个生鱼片剖的实在是好。

  拿到这本书,在家看了一晚上。边看边惊讶发现天下的美食大同小异,西北的甜醅和西南的酒酿,天下都离不开洋芋粉,洋芋丝,洋芋片,洋芋坨坨。野味有着年代的独特感,在每个人哪里以不同的方式呈现,这些记忆恐怕是80后最多最深刻最为不舍吧。对于乡愁,须有一种野水果承载;对于味蕾,须有一种五谷杂粮才算完满,最平常的东西,在不同的人的锅里,飘出来不一样的记忆,有时候,连普通大米都有不一样的滋味;对于少年,总要对山林里的某一种生物,有着独特的感受

  不管身在何处,在这本书里面都能够找到相仿的记忆。甚至有相似发音方言,让我怀疑语言最开始产生的时候应该都是一脉的,也不知道走到哪里才分开的。

  我想这本书记载的野味,不单单是作者宁夏地区的野味,也是很多地方快要消失的野味的一个缩影,同时又好像是野味盛行的开端。对于拥有野味记忆的人,再次寻找,总觉有一种失落感;对于寻找野味的人,吃到嘴里的都是惊喜。西南地区从古至今就是吃野菜盛行的地方,因为这里得天独厚的生物资源是逃也逃不掉的,蒲公英,鸭儿芹,狗牙根,酸浆草,野葱,阳荷,地木耳清明菜,艾蒿,鱼腥草,荨麻,核桃花,蕨菜,灰灰菜,椿芽,白花紫露草,各种乱入的野生菌......只有你想不到的野菜,圈里的猪大概在想,你们成天跟我抢食吃。

  夜晚读上这样一本书,再恬静不过。合上这本书,空气里都是满满的野味,快过年了,又可以回家打上十几天大贰吃上十几天的酸菜小豆汤,吃了几十年还是那个味。

  《野味难寻》读后感(五):《野味难寻》出版后的随感

  不久前,好友王西平的随笔美食记《野味难寻》终于到了本人手上。

  在得知这一消息后,我好像比作者本人还要激动,连忙召集几个好友,要给作者庆祝一下。反倒是他并不着急,在我们几人在一家回族餐馆苦等一个小时后,他才姗姗来迟,不过值得欣慰的是,他带来了久违的《野味难寻》,使我们的聚餐显得更加有指导性。

  其实在书本还没到手上时,本书的宣传就已经开始了,这本书出版后的意义重大,这不光体会在本书的内容,也体现在本书的运作方式以及思路转换上。

  一、新的运作方式

  在当下,文人的生存空间狭隘文学被挤到社会边缘,一部分文人不甘寂寞,以行为艺术与自我作贱的方式博眼球,这种出卖尊严与”丑人多作怪“的心态除了贻笑大方外,并不能给文学带来积极影响。因此,当下很多文人总是自怨自艾,抱怨当下糟糕人文环境,但问题仅仅是出在外部吗?

  我觉得,在很大程度上,是文人旧性思维的干扰,断了其本身生存发展途径。尤其是在互联网兴起的时代,文化传播变得便捷,这为文学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不少作家开始了市场机制的尝试与转换。

  而王西平,就是这些作家中的一位,多年的记者职业决定了他拥有捕捉市场的敏锐力,而诗人的身份又保证了作品的纯净,这两者从来都不是矛盾体。

  通过网络的前期宣传,王西平的《野味难寻》已经热身完毕,朋友们和读者很支持,多家媒体报纸对此书进行了报道宣传,前期书还没到,就预定出去一千多本,在书到达后,将举行新书发布会与签售会。这一切看起来不是北上广作家的推广模式吗?竟然在西北偏安一隅的银川出现了,毫不夸张地说,这种新的图书试验模式意义重大,至少是对宁夏。王西平身先士卒,在银川刮起试验风暴,在保证作品质量的同时,又不死板和腐朽,积极与市场沟通,这种良性循环有利于文学更好的发展,这一运作方式如果成功,将开启宁夏图书业新的篇章,从这一点来讲,这值得宁夏文化界的每个人关注。

  二、从《野味难寻》看本人

  王西平在这本书里不仅介绍了众多平时不曾听说的乡野食物,也做到了本书文学深度的最大化。他以点带面,通过乡野食材发展成对风土民俗的考究,奇闻异事的回顾,甚至是自己童年的又一次探险。在五十八章的文字里,我们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与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作者用质朴的语言最大可能的还原了毛家湾,使我们了解到这个处于秦陇文化的闭塞村庄,竟然保留着如此原始的文化。当然,也只有毛家湾等少数“孤僻”的角落,才有戏班子。

  戏班子?是不是与鲁迅笔下的社戏是一回事呢?这是我在读到《吃龙袍》这章思考的问题,在这章里,作者主要讲了小时候吃龙袍的故事,他在故事的开始介绍了与小伙伴们如何挖龙袍,而到了故事的中间,作者不动声色地从侧面进行村里戏班子的介绍。从中,我得知了毛家湾的老戏班子会唱《打龙袍》、作者与哥哥亲自上阵,一个演包拯,一个演龙袍,他所进行的这些细节性的描写,实则是一种乡村文化与儿童富有内心世界的展示与“炫耀”,而多年以后,作者又想起了这些美好的回忆。

  因此,《野味难寻》中的“寻”格外惹眼,“寻”字是一种内向词性的字,它给人的画面首先是低头或者远眺,但又有谁能保证在面对家乡和童年时不虔诚呢。也许作者在多年以后一直在寻找“毛家湾”这样的庇护所。而有意思的是,当我翻开这本书的目录时,出现了这样的一些题目,比如《奔跑的野葱》、《飞行的野味》。“奔跑”“飞行”这两组词语,加上题目的“野”字,很有意思,从侧面可以看出,作者自小都在期待一种快速,在他的眼里,一切民间传说与美味佳肴都像打击乐一样充满力量与旋转,是会飞,会跑,有广阔平台的。

  这一切都体现了作者蕴含激情的内心,当他写到一些乡村灵异事件时,我忍不住笑了起来,我终于知道他为何在诗歌里对这类东西如此痴迷了。

  《野味难寻》读后感(六):《野味难寻》:吃进情怀,感怀温暖

  前段时间看了本日本人写的关于修禅的书,书里提到在日常生活里,很多行为都可以是修炼心性的契机。譬如吃饭时,如果把全部的精神集中在咀嚼之上,也可起到修炼心性,趋避烦扰的作用。

  当然,即使是没读这本书之前,吃饭时我也会很认真地咀嚼。一来是自己天生消化系统不佳,吃得太狼狈就会出状况;二来是对于食材,倘若是囫囵地吞下,总觉得“于心不忍”——无论是怎样的食材,被这样吃下总觉得“对不起人家”,更何况太仓促的吃饭就像是猪八戒吃人参果——不知啥滋味,于己似乎也很遗憾。认真思考过这样的问题,我大概已经注定是枚“吃货”无疑了。

  《野味难寻》是本很适合“吃货”来看的书,因为全书都在谈“吃”,谈“味道”——作者记忆里故乡的味道。记忆实在是虚无缥缈的东西,人们常常说“触景生情”,但实际上,“味道”同样是会触动回忆的开关。就像是普鲁斯特从玛德兰小点心的味道写起,写了洋洋洒洒七大卷的《追忆似水年华》,作者王西平写自己今日已难再寻见的“野味”,其实也是对旧日时光的追怀。

  作品共分为四部分,起首的“野在炊香”,写的是野菜的故事。今天的孩子恐怕是无福消受野菜的美味了——虽然这样说,但其实我自己也不过是赶上了“在土地上玩耍”的年代的“尾巴”。小时候是随家里的老人一同挖过野菜的,但那时想要寻到一块野菜地,就已经需要在各种工业建筑之间穿梭了。记忆里连阳光都总是明媚的,至于野菜的味道当然也是清新无比。当然比起像我这样浅尝辄止的“玩票级选手”,作者在野菜领域的阅历可谓是深厚,每篇“野菜的故事”都十分有趣。只可惜到了今天,这些体验也只能当做是怀念了,无缘重温了。

  作为一本很生活的随笔集,《野味难寻》无论是在内容本身,还是其编排上都很用心。在写过了野菜的故事之后,接下来的“味觉的童话”则是有关“人与食材”的故事。“味觉”是个善变的家伙,经典的单口相声《珍珠翡翠白玉汤》便诠释了这一点。当了皇帝的朱元璋再也尝不出“珍珠翡翠白玉汤”的美味了——那不过是一份杂烩的“乞丐汤”,故而其滋味大概也只有“乞丐”得以享受。这就像是今天的我们,也能吃到所谓的“野味”,可当年的“童话”终究也是无处可寻了。好在还有这样的文字,让我们可以一边看着作者叙述自己童年的“味觉故事”,一边回想当年只属于自己的美好。

  接下来的两部分“食趣杂忆”和“先民与禁忌”的故事,则是要扎根在土地上了。中国人总会强调“不忘本”,但可惜的是被强调的东西往往都容易丧失。时至今日,谈论“我们用土地做了些什么”,这其实是一个比较让人遗憾的话题。食物是人与土地沟通的桥梁,可一切终究还是来自土地。在作者的回忆里,即便是儿时在乡下遭遇的种种“禁忌”也生动有趣。可到了“百无禁忌”的今天,没有什么是人不敢打破的,似乎也就没有什么是人所拥有的了。

  前段时间看过一部日剧,讲的还是做菜的事。两家餐馆为了竞争客源,分别邀请了同一位美食家到店来品尝自己家的菜肴。美食家最终作出了自己的选择,理由只是因为即使另一家店用了上好的食材,主厨也拥有专家级的身份,但他的对手的菜肴,却让美食家感了“温暖”。

  喜欢这样一本书,或许也是这样的原因吧。读这样一本书总会让人有“感同身受”的体验。虽然“情怀”已经是个有些烂俗的词,但我们总还是会拥有这样的怀念。儿时的味道,回想起总会饱含满满的情怀,一旦触及,昔日的温暖便会溢满心间。

  《野味难寻》读后感(七):难寻的何止是“野味”

  中国人算是一种把吃当做信仰的族群。煎炖焖炸煮,川湘淮粤鲁。天上飞翔的,地上溜哒的,只有想不到的物种,没有烹不出食材。要是有外星人光临地球,要么被我族人煮了,要么坐哈来一起吃个饭成为好盆友。反正就是这样子~~

  这种强大的对吃的执着,来自于遥远的农耕文明,经过苏轼袁枚曹雪芹等一票文人士大夫的书写升级、无数个饥饿年代的发酵强化,已经超越了吃喝和食物本身的意义范畴。可以说所谓莼鲈之思早已潜伏在国人的基因序列里,每当风起云变漂泊异乡时,它作为一种情感和文化上的暗语,让久别的人找到了认同和归属。所以说舌尖上的,是诱惑,更是温情。

  手头这本《野味难寻》的作者王西平是诗人。作为只看得懂席慕蓉舒婷和余秀华的文艺妇女,我虽然不太看得懂他的诗,但这不妨碍他成为一个非著名诗人。他写诗的同时,把数年间为专栏写成的文字聚拢一处,充实加工成为了这本朴素而丰美的谈吃的集子。文章所列食物是他所生活的宁夏固原西吉县一个叫毛家湾的村庄乡野所产出的,他在那里长大,然后出走,来到城市娶妻生女读书写作。

  看看留在一个人童年和少年时代的吃食都是什么,苜蓿、地软、菊芋(洋姜)艾蒿、玉米秆秆、还有一种叫“驴奶头”的山间野果。你要说这些东西有多好吃,也未见得。只是在物资极度贫乏和身体疯狂拔节的互相抵牾中,食物被赋予了美妙的意义,它们茁壮的茎秆、鲜鲜的嫩叶、甘甜的汁水、可怜的果实是土地给一方人的最丰厚的馈赠。如今,隔着略显漫长的时光回望童年,粗陋变成了质朴,艰难点缀了纯真。促成这种改变的,是物质极大丰富的当下口腹之欲的无限透支,还有更要命的是——那片诞生了最简单的满足和幸福的土地已经永远荒芜,每个离开乡土的孩子自此永远回不去了。

  回不去的柔软的躯体,回不去的贫瘠的土地,回不去的简单的幸福,以上所有全都难以寻回。

  《野味难寻》的阅读的过程是一场记忆的漫溯,味蕾的寻觅,情感的摸索。当城市中的人们的口腹和精神双重钝化,当自然的节律被无情地弃置一旁,好吃的食物和有趣的人一样势必会越来越少。李安在电影《饮食男女》中早都做了总结:“人心粗了,吃再精也没什么意思。”

  《野味难寻》读后感(八):很特别的一本书,严重推荐

  说很特别,第一是因为亲切,看到苜蓿菜,看到驴奶头(这玩意味道有点儿怪)还有地软儿,都是西北的野菜和野果子,是我童年记忆的一部分。

  这些野味,特别是在童年的时候去寻找,是一种莫大的乐趣,就像海边的孩子抓鱼摸虾一样,在贫瘠的大西北,能找到这些野味,当时的心情真是欣喜若狂。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好奇心也没那么重了,渐渐地遗忘了这些美味。我其实曾经想过把家乡的这些东西,还有一些很特别的民俗风情整理起来,可一直因为水平有限,没有落实。

  虽然还没读过这本书,但王西平的诗歌我还是读过一些的,以他的语言,写出来定不会差,试读了一部分,和我的预期也是相符的,在此推荐的原因,主要是:

  西北的好东西也不必南方少,只因为地理、文化的偏僻,影响力常常被弱化,那些野味即便是在国宴上,也绝对是拿得出手的。

  写得糙,就这样。

  《野味难寻》读后感(九):野味的点点滴滴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吉卜力的《回忆的点点滴滴》(有又名《岁月的童话》),女主人公不断因为身边的一些事,触发起自己对过去的回忆,当时看完后,心里留下满满的感动。王西平的这本《野味难寻》也是如此,那些关于野味的回忆,不仅让人胃口大开,更是一次对于童年的追忆,一段充满野味香气的记忆。

  要说野味,我吃的最多的就是野菜了,小时候,我妈和我老太总是带着我和我堂哥一起上山挖野菜。尤其是荠菜,和鸡蛋一起做成荠菜汤,荠菜完全熬烂,绿油油的汤水上浮着片片鸡蛋花,有荠菜的香气,又有鸡蛋的细嫩,不用嚼,一口喝进去,那叫一个爽字。妈妈自己吃得不多,其实做的都足够全家人吃了,但是母亲总是看着我们吃,她总是说,能够看着家人津津有味地吃自己亲手摘,亲手做的食物是最幸福的一件事。

  书中有一篇文章提到了“呱啦鸡”,这只“神鸡”给作者王西平的童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我小时候也吃过一次从天而降的“神鸡”,那是我们村山上五彩斑斓的大野鸡。说起这次享受野味的美妙经历,可以用“从天而降”四个字概括。那天我妈骑着自行车走在下班的路上,看到路边有一个白色编织袋,里面的东西还乱扑腾,那时候真佩服我妈的胆子,下车,解开一看,里面竟是一只活的大野鸡,后来我们全家一起推断,应该是打猎的没绑得牢,从车上掉下来了。后来这只大野鸡就成为我妈的“刀下亡魂”,我家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别说,野鸡就是好吃,简直就是鸡中的“健美冠军”,全身都是“肌肉”,那筋道,那鲜美,简直没话说。

  说了这么多,全是些自己的事,别说,要是不好好想想,我都要忘记了,可是看了这本《野味难寻》之后,这些记忆又清晰起来,仿佛触手就可以摸到。这就是这样一本充满魔力的书,一本关于那些好吃到爆的野味的书,一本关于回忆的书,一本关于美的书。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不自己做饭,吃快餐下馆子,又贵又不健康,我们离自然越来越远,再也吃不到小时候那些百分百纯天然无公害的野味。幸好,还有这本书,可以看看聊以慰藉,找找当年的感动,当真是野味难寻啊~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野味难寻》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