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精英都是时间控》是一本由[日] 桦泽紫苑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为什么精英都是时间控》读后感(一):掌控时间,规律生活使人幸福~
其实文章的道理都懂,实际行动起来才是关键。不过这本书的方法给我的感觉是行动起来要比其他的更容易,而且实际动起来之后效果还是蛮明显的~充实度提升很多。书中很多例子不论好的坏的,总有会心一笑的地方,感同身受,决定按照书里的方法做一些尝试,来改变自己、
首先就是早起,利用早起的而多出来的时间自我投资,起床后的时间用来恢复英语和日语的学习,日语也不强求,公交车上“耳学”。上班的时间是10点,以后9点到公司,学习一些产品方面的知识。
中午的时间比较多,但是根据平时的感受状态不会太好,所以也就不做太专注的学习,浏览行业新闻为主好了。
运动的时间不会有大块的时间,只能每隔一段时间抽空做一些活动。
下午按照公司的习惯,9点前肯定走不了,不过7点以后一般工作不会太忙,可以拿来学习产品知识。
9点之后的放松时间,首先是要把游戏ban了,看小说(暂定每周2-3本书,每个月读10本书),听评书(好老年人的喜好。。),听歌唱歌啥的(考虑购入吉他并学习一波)。。。
以往也做过类似的计划,但是往往难度偏高(高估了自己的控制力)最后半途而废,但是也是体验过规律的生活的好处的~这次的计划整体感觉比以往其实要轻松很多,希望能一直坚持下来吧~
《为什么精英都是时间控》读后感(二):要不要每天读一本书?
每天读完一本书是书虫最理想的状态。和国内的何帆老师一样,桦泽紫苑也有每天读一本书的习惯。他认为设定每天读一本书的任务,这样人体会分泌多巴胺,增强动机。我们是否需要每天读一本书?
一个观点是知识吸收的质量更重要。万维钢在 《万万没想到》中写到:很多读书方法教我们怎么用最快速度读完一本书,而那些有必要快速读完的书根本不配叫我们读。读书的关键技术是对不同的书采取不同的阅读速度。对处于我们学习区的好书,则需要慢慢研读。读得慢,吸收知识和增加内力的效率会更高。 有一本《超级阅读术》也提到:与书面对,理解书上所写的东西,化为自己的内在精神……这便是真正的读书时间。
另一个观点是没必要每本书都要精读,可以熟读。《小强升职记》里,老付对小强说:对于经典的好书是需要精读,要知道以前的“学富五车”,换到现代才是几本书的信息量。时代已经不一样了,书的含量和数量也不同了,没有必要每本书都精读,必须要学会在短时间内判断一本书的价值,然后快速阅读,吸收一本书的精华。这样你才会有吸纳知识的优势。
实践起来,每天读一本书,虽然动力提高,但是如果完成不了,对阅读热情的打击也相当大。折中的方式是每年设定一个阅读数,逐年递增。
《为什么精英都是时间控》读后感(三):为什么精英都是时间控-读书笔记
1把任务分为专注性、非专注性
3没有周末,每天都在学习、“娱乐”
4人的专注力 大概是 15 30 90
5为什么能比别人多出几倍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出自由时间-》投资自己-》又提升了工作效率 正循环
6自由时间 ①用来投资自己 ②用来“娱乐”(分为主动娱乐、被动娱乐,主动娱乐是指需要专注力、设定目标,并需要不断提升技巧的““主动娱乐””,比如读书、运动、智力游戏象棋、围棋等、乐器、绘画等,被动娱乐指不需要专注,也不需要什么技巧的“被动娱乐”,比如看电视,玩游戏等),当然也不能一直主动娱乐,被动娱乐用来让专注力归零,有利于第二天恢复专注力。
8额外补充:白天摆脱困意的方法,舌头舔上颚。恢复精力:运动,闭眼休息1分钟
然后是个人感觉最重要的一张图
《为什么精英都是时间控》读后感(四):神经科医生的时间管理经验与技巧:3星|《为什么精英都是时间控》
全书是作者的时间管理经验与技巧。一些大的原则是有依据的,小的经验与技巧则全是作者个人的想法与实践。作者也没提有多少人采用了他的经验与技巧,效果如何。
作者的时间管理经验与技巧主要有这么几点:
2:要适当休息;
3:要适当锻炼;
4:加班会降低效率,不如给自己定下任务完成时限。
以下是书中一些内容的摘抄:
1:我终于意识到“写文章,必须要在身体和头脑还没有疲惫,注意力最为集中的上午进行”。从那以后,我就绝不在晚上写英语论文了,改在星期六值班日的上午来写,结果写作速度突飞猛进。不仅速度加快了,而且内容质量也提高很多。P4
2:根据脑科学的理论,在头脑机能最高的时间段,做最适合的工作,可以将工作效率提高到原来的两倍,甚至更高。P5
3:不过,我有更简单的方法可以对我们的"专注力"加以灵活运用。这种方法任何人都可以做到,而且从明天开始就可以实施。其实就是“在专注力高的时间段,做需要高度专注力的工作”。换句话说,就是在什么样的时间段,给自己安排什么样的工作。P10
4:在感到疲劳之前及时休息,就可以提高专注力,从而使“专注力 * 时间”所获得的“专注时间”面积不断扩大。P14
5:多巴胺能够提高人的兴致,使人产生幸福感。结果,适度运动之后,不仅能提高人的专注力,就连记忆力、思考能力、工作执行能力等多种脑机能都会得到提高。P18
6:日本人则讲究为了集体牺牲自己、牺牲家人,这层工作的前提。无论在精神上还是肉体上,日本人都已疲惫至极,怎么可能高效率地工作呢? P36
7:人高度专注的状态一般只能持续15分钟,不会超过20分钟也就是说,15分钟可以看作专注力的一个单位时间。P40
8:专心致志工作90分钟后,利用休息的时间打开手机查看一下未接来电、信息,是比较合适的做法。P63
9:5000名JINS MEME佩戴者的平均数据显示,人在一天中专注度最高的时间段是早上6点到7点。过了上午9点以后,人的专注力就开始慢慢下降,到下午2点,接近最低点。下班前的4点到5点,人的专注度又会有所回升。P77
10:日本人大多没有认识到上午时间的宝贵,一上班先喝茶、看报纸、打开电脑查看邮件。如果日本人也能提前做好这些准备工作,9点钟就能火力全开地投入工作的话,大脑的黄金时间就不会被浪费,工作效率一定能提高不少,也就不至于每天都加班到很晚了。P80
11:所以,我每天早上会花5分钟时间冲淋浴,以换来3个小时的高效率工作时间。P86
12:“起床冲个澡”和“开着窗帘睡觉”,这两个习惯组合起来,就让我由一个“夜晚活跃型”的人完全转变成了“早晨活跃型”的人。P87
13:因此,为了让黄金时间维持更长的时间,早晨我不接收多余的信息,姑且先关闭自己的所有“接收天线”,与外界隔绝,专心工作。P96
14:9点前,人的专注力很高,而在咖啡馆中外界的干扰又少,所以是实施罐头工作术的最佳场所。上班前在咖啡馆度过的2个小时的时间,对于上班族来说,是最好的“自我投资时间”。P98
15:午休时间是恢复专注力的绝佳机会。经过一上午的高强度工作,到了中午的时候人的专注力已经下降了40%~50%,但如果把午休时间利用好,下午就完全可以将专注力恢复到90%左右。P103
16:“工作疲惫了就去运动一下吧!”我这么说恐怕没人买账。因为对于上班族来说,工作都在办公室里,去哪儿运动啊。其实我所主张的重启大脑运动,对场地的要求很低,而且仅运动1分钟也能得到很好的效果。P115
17:另外,改变工作的场所,看一看不一样的景色,同样可以激活场所神经元。拿我来说,有时下午我回到咖啡馆去写作,但坐了3个小时后,我也会感觉疲惫,对一成不变的场所感到厌倦,注意力就没那么集中了。P117
18:我们不应该努力到极限,实在坚持不下去了再休息,而应该工作45分钟左右就主动休息5分钟。前面讲过专注力也有波峰和波谷,专注力还没下降到波谷之时,我们就该休息了。P119
19:但我非常遗憾地告诉大家,从脑科学的角度来说,休息时间玩手机是最不好的习惯。因为玩手机,不但不能让大脑休息,还会让大脑更加疲劳。P120
20:像美国人那样5点下班对您来说可能不现实,您可以选择“6点下班”或“7点下班”呀。总之,就是要通过决定离开公司的时间,来给自己设置一个时间限制,要求自己在这个时限内完成工作,养成高效率工作、按时回家的习惯。P126
21:把一天时间变成2倍的方法,是大脑的终极重启术。这个方法其实也很简单,就是“运动”。P131
22:我把上述结论概括一下:30分钟左右的有氧运动之后,人的学习能力、记忆力、积极性都会得到提高。长期运动的习惯,可以促进神经元之间的联系,让头脑变得更聪明。P136
23:根据我个人的经验,坚持运动之后,和不运动的时候相比,一个月的工作总量几乎是以前的2倍,而且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大幅增。P142
24:周末只需运动1个小时,就可以获得专注力、幸福感和健康,而这些不正是幸福人生的组成要素吗?对于上班族朋友来说,周一到周五运动可能难以实现,那就把周末利用起来呀。周末别再窝在家里了,快出来运动吧! P164
25:拿我来说,我会把那些“让别人等待”的工作放在最优先位置处理。也就是说,我在工作中,大脑中始终有一个ASAP意识。P171
26:善于“把握现在”的人,会在第一时间回复我的邮件或短信,他们的工作保证按时完成,而且质量相当高且细致。P183
27:最简单的读书输出法叫作“3点输出法”。就是用3个要点来总结这本书带给您的收获,每一点只需写一行字就够了。用这种方法为一本书写读后感,只需3分钟即可。P191
28:如果用我的表达方式来形容德国学者的研究成果,那就是,多读书相当于锻炼专注力,而看太多电视只能分散专注力。P207
以下是书中一些插图:
《为什么精英都是时间控》读后感(五):这样做,你的时间也能多一倍!
一、请多给民警多一点休息时间每一年,公安部都会公布上一年全国公安民警的殉职人数及相关信息。我通过查阅这些信息,发现其中有个重要的因素和公安民警的殉职高度相关。这个因素,就是每日工作时长。那些殉职的公安民警,几乎无一例外,平均每日工作时长超过了10小时。
那就多招一点警察,多给他们一点休息时间啊。
就目前来看,上级领导们也想通过改革实现这些想法,不过,希望还是在明天。
那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吗?
或许,我们应该从目前的工作时间中想办法,让民警的时间也能多一倍!
这是痴人说梦吗?
这不是痴人说梦。
二、你也可以掌握的时间管理术道理其实很简单。工作总时长是不变的,工作量也不变的话,只要我们提高工作效率,那多出来的时间,就是我们的休息时间。
而要切实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得先记住以下要点:
1、上午的时间是大脑的黄金时间。
根据脑科学的理论,在头脑机能最高的时间段,做专注性的工作,可以将工作效率提高到原来的两倍,甚至更高。
所谓专注性的工作,是指需要高度专注力的工作,例如审讯嫌疑人,例如排查监控视频从中找到破案线索。
早上起床后的2~3个小时,是我们大脑最为清醒的时候。想要高效运用这个黄金时间,我们还可以尝试一下这样做:
晚上开着窗帘睡觉,让早上的阳光促进我们大脑中血清素的分泌,而血清素的分泌会让我们的这一天,充满活力。早上冲个热水澡,激活我们的交感神经。
2、在感到疲劳之前休息。
提高专注力,无疑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而我们的专注力,又特别容易因为疲劳而下降。因此,适当休息,及时赶走疲劳,我们才能保持高度的专注力。
《为什么精英都是时间控》一书中就提及,睡眠不足的人患上癌症的风险是一般人的6倍,患上脑出血的风险是一般人的4倍,患上心肌梗死的风险是一般人的3倍,患上高血压的风险是一般人的2倍,患上糖尿病的风险是一般人的3倍。
而且,研究还发现,那些每日不能睡够8小时的人,其脑机能是逐日下降的。
但作为公安民警,根本不可能想睡就睡,每日都睡够8小时。
那怎么办?
可以采用每隔15分钟闭眼养神1~2分钟的休息法。
原来,人高度专注的状态一般只能持续15分钟,而闭目养神,起到的作用是阻断视觉信息的输入,让大脑进入休息模式。
科学家通过分析人的脑电波发现,当我们睁开眼睛的时候,脑电波以β波为主,β波是一种高频率的脑电波。而闭上眼睛的时候,脑电波中就开始出现低频率的α波。α波使人放松。
这个方法,完全可以帮助我们在缺乏睡眠时间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恢复专注力。
3、把工作和运动结合起来。
每个人都知道运动的好处,但不代表每个人都会花时间去运动。而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把工作和运动结合起来。
我的做法是,在单位值班的时候,下午吃完晚饭后,我会和同事一起步行巡逻至附近的学校,进到学校巡逻完后,再到附近的市场巡逻。这样巡逻完一圈,相当于完成了一个小时的有氧运动。既提高了见警率,也达到了运动的效果,何乐而不为?
研究发现,在进行有氧运动的时候,人脑会分泌一种名叫BDNF的物质,这种物质对脑神经的成长发育和正常运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人脑还会分泌一种叫多巴胺的神经递质,它能提高人的兴致,使人产生幸福感。
而且,这样做还能帮助我们的大脑转换工作场景,我们的大脑和小孩子一样爱新鲜,转换了工作场景,我们大脑中的场所神经元的活性就会得到激发,进而提高海马体的活力,让大脑技能得到恢复。
4、整理整洁,排除杂念。
刚到派出所工作的时候,我发现几乎每个派出所都存在一个同样的问题,那就是每次要用到签字笔的时候,签字笔总是会找不到。而找签字笔的过程,又会浪费掉一些时间。
后来,我就随身带好一支签字笔,办公桌的固定位置也放一支签字笔,从此不再因为找笔而浪费时间。
做其他工作的时候也是一样。把自己的办公桌收拾整洁,办公用品固定位置摆放,要用到的时候顺手就可以拿到。
我在办理各类案件的时候,也养成了先在A4纸上写下清晰的时间顺序和办案人员、再在电脑中建立文件夹逐个完成的习惯。而这个习惯,除了能帮我整理思维,还能帮我排除杂念,高效完成工作。
5、用好时间限制和后有约定。
同样一项工作,我们完成该工作的效率,有时间限制要比没有时间限制高出不少。所以,不妨多给自己设置一些时间限制。例如,这几份法律文书,我要在半个小时内完成。
而所谓“后有约定”,是指自己给某项工作设置了时间限制后,再和自己约定,完成该项工作后自己可以做某件事情。例如,半个小时内我要完成这几份法律文书,之后我就奖励自己吃一个冰淇淋。
因为和自己有了约定,我们就会更加专注地投入到有时间限制的工作中去。
三、行动起来,让时间倍增
表面上看,大部分民警的工作时间是一般人的两倍还多。而实际上,只要你将上面提到的方法都运用起来,你的工作效率势必会逐渐得到提高,属于你时间也就会慢慢多出来。
这不就是神奇的时间倍增术吗?
法医秦明,作为我们公安系统中的副主任法医师,工作任务繁重这是毫无疑问。可他还是写出了《尸语者》、《无声的证词》、《第十一根手指》、《清道夫》、《幸存者》等畅销小说。他用他的实际行动向我们证明了,只要懂得管理自己的时间,我们每一个公安民警都能有更大的作为。
既然工作时间长的现状难以立刻改变,那么,掌握时间管理术,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也是一种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