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微妙的平衡》经典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6-08 20:2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微妙的平衡》经典读后感10篇

  《微妙平衡》是一本由[加] 罗因顿·米斯特里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72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微妙的平衡》读后感(一):生命就是在希望和绝望之间寻找微妙的平衡

  之前查资料发现很多人把这本书的英文版加入了关于《生命最后的读书会》的豆列。《生命最后的读书会》我也是看过的,可是我完全不记得那里面提到了这本书。后来我又翻了一遍读书会那本书,专门找关于这本书的段落,发现只有一句。在中文版94页末尾有这么一段:

  有些作者毫不留白,详细地描绘每一个细节,就像房地厂商的房屋清单一样,只要作者认为值得写,就一定会写出来。如果房屋清单上没有写“阳光明媚”这个词,那么这个公寓肯定就犹如地狱黑暗;如果没说有“电梯”,就肯定只有楼梯;如果没有说“干燥”,那屋里的潮气肯定似河了。这些无所不言的作者更合我的胃口,比如狄更斯、撒克里、写《微妙的平衡》的罗辛顿•米斯垂。

  (原文名是Rohinton Mistry。为毛他对作者名字的译法跟我的不一样?别问我啦,我只希望我这书一出,大家都跟着我的译法来译就好了。另外,前面那个人名其实应该译成萨克雷的你们知道么?)

  这,简单粗暴到令我有点震惊。首先,他把米斯特里和狄更斯、萨克雷放在一起。第二,他就这么轻描淡写地说写《微妙的平衡》的那个家伙,没再多一点介绍,就仿佛这本书这个人,是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不需要任何介绍和说明,不需要任何推荐

  关于毫不留白这一特点,的确没错。米斯特里热爱细节。每一个出场的人物,每一处场景,都被他描述得巨细靡遗,如在眼前。所以,这个书,我虽然读了好多遍,但是每一遍读都能发现新的惊喜,因为总会发现之前没有留意的一些细节,意识到一些暗合呼应的小地方

  但是掌握了越多的细节,就越不知道怎么来概括这本书。这本书的架构其实非常巧妙,细节的描写,丝毫没有影响或是分散整本书的主题。只是当似乎看过了真实具体生活之后,要概括全书主题,总觉得是在谈无聊空洞东西。因为生命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主题。

  这书写了各种各样人的生命故事,而他们的生命故事中充满了变化和起伏,这曲生命之歌,不是一人的独奏,而是复杂的交响乐。书中用四个主人公经历,串起了印度几十年的风云变幻。种种大时代风云,仿佛若有若无的背景音,躲藏在后面,却又笼罩着一切。每一个人物的故事,都于细微处藏着无尽婉曲。聚在一起,荡气回肠而又百转千回

  这些人全都是最底层的人,他们所追求的,也都是我们最基本的追求,最基本的生存和爱。每一个人遭遇苦难和绝望,比方说,逼婚,房东城管,强拆,好像我们自己也随时都会遭遇一样。而他们于点滴收获善意和希望,也仿佛是我们可以遇到的一样。

  这个书写得就是这样真实的生命故事。而米斯特里想写的,却又不单纯是这样的生命故事。《微妙的平衡》这个书名,想表达的,是对生命的态度。他借着书中一个配角说:生命就是在希望和绝望之间寻找微妙的平衡。

  故事的结尾让四个主人公之一干净利落地自杀了。开始时候我还有点耿耿于怀,觉得根本没有自杀的充足理由,但转念一想,希望与绝望,生与死,平衡就是这么微妙,它很容易被打破,也很容易被修复。生以何生,死缘何死?一开始思考这种问题结果往往会非常可怕。我们总能找到不如去死的决心,也总能发现值得活下去的理由。只看在某一瞬间,是你的哪一种想法,压过了另一种。

  不过,这种微妙,却又仿佛是一种无意识中的情绪。因为生死这个生命中最大的问题,又是最不重要的问题。更多的时候,人都是依靠一种惯性在活下去,根本不会思考生死的问题。

  历经苦难,遭遇离乱,可是我们总还是要活。有人老,有人死,而我们活了下来,这就足够值得感动

  《微妙的平衡》读后感(二):苦难的华毯

  从马耐克火车上偶遇伊什瓦和阿姆开始,这个种植在近似荒诞地狱一般的印度故事,展现出它遥远而且庞大面貌。我不太知道现在的印度和书里上世纪70年代的印度有多大的差别,毕竟现在的印度总统莫迪,他战胜的对手就是当时印度的女主人英迪拉甘地的孙子,尼赫鲁-甘地王朝的“小王子”拉胡尔甘地。

  所以如果对照着《风云人物采访录》里英迪拉甘地“幸福是一种短暂观点,因为持续的幸福是不存在的,只存在一时的幸福,包括满意和狂喜。”的回答,来看这位只在《微妙的平衡》里露过一次面的印度铁娘子,不能不说她很实在地让她的子民体会到什么叫做短暂的幸福:

  书中四位主人公的相聚和分离,几乎伴随着英迪拉的政治生涯的起伏:她强制清除德里贫民窟的措施摧毁了裁缝叔侄的栖身之所;紧急状态政策带走了马耐克的好友阿维纳什还带给裁缝叔侄几次颠沛的磨难计划生育政策破碎了裁缝叔侄终极的盼愿;金庙事件后被刺杀带来的锡克教屠杀给四个人的生活划上破碎的句号

  不禁让人想起小时候玩的一种叫东南西北的折纸游戏,不过在《微妙的平衡》里每个折角上写的是丧偶、灭门、离乡、无家可归等等字样,往返交替,惊心动魄得稀松平常,仿佛只是命运女神随机尝试集中苦难的排列组合,点缀短暂的幸福,然后在稍事休息后推他们走向人生的最终归属

  小说有很多草线蛇灰,伏笔千里的线索铺垫,伊什瓦和阿姆下火车遇到的乞丐成为了他们最终的宿命;而马耐克的火车遇到事故,和安娜卡列尼娜里的闲聊遇车祸和最后的终身一跃异曲同工;蒂娜从哥哥离开最后又回到了家里。他们互相之间虽然来自印度的天南地北,但又好似通场跳着圆舞,一个个交换舞伴:耍猴人、校对员、头发收集人、乞丐头子……兜兜转转呼应又延续彼此的境遇。罗因顿米斯特里是一个足够优秀的故事叙述者,他抛开那些现代后现代眼花缭乱的叙事手法,讲了一个面相端庄经典又足够精巧的故事。

  然而如果我们愿意追溯作者的经历,他在印度生活的前二十多年,刚好就是英迪拉的执政时期,而他的离开也许就像他书中的人物一样,是在生活缝隙里求得平安而已。于是就不难理解,这部精心搭建起来的文字多米诺骨牌,层层倒塌后,展露出来的埋藏在字里行间里对于当时当地当权者的反感,和他对于艰难时世的归因。

  不过这本书描写了一个太符合我们从一些耸人听闻新闻里得到的关于印度的片段:强奸、残杀、贫困……生命真实的曲折和书里技巧圆满的故事到底能有几分重合?我实在没有把握,只是希望一些期望看过这本书就了解了印度的人可以对真实的生活多保留一点敬畏,毕竟苦难的碎片也可以编织美丽的毯子,而伊什瓦和阿姆他们选择还愿意继续下去的人生,应该会有更美好一点点的意义

  《微妙的平衡》读后感(三):对生活的忍耐抗争

  对生活的忍耐和抗争

  文/米雪

  有句话的好:“人生就是一场对种种困难的无尽无休的斗争一场以寡敌众的斗争,在这个世界上,尽如人意的事并不多,咱们既活着做人,就只能迁就咱们所处的实际环境凡事忍耐些”。只要活着,无论怎样,或许总会有出路的那一天。真的是这样吗?

  作家罗因顿•米斯特里用小说《微妙的平衡》这一本书诠释了对生活的抗争和忍耐。罗因顿•米斯特里(Rohinton Mistry),加拿大籍印度裔作家。1952年生于印度,后迁居加拿大。他曾两次获哈特基金会文学奖,2012年获得有“美国诺贝尔奖”之称的诺伊施塔特国际文学奖。主要作品长篇小说《漫漫长路》(Such A Long Journey)、《微 妙的平衡》和《家事》(Family Matters)等。《微妙的平衡》获加拿大最高文学奖吉勒奖、英联邦作家最佳图书奖、洛杉矶时报小说奖等诸多奖项,亦入围布克奖决选名单

  故事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的印度,正值印度社会动荡剧烈。书中有四个主人公一个拒绝再嫁、艰苦谋生的美丽寡妇裁缝蒂娜,一个无法融入城市大学生活山区少年马耐克,一对在种姓冲突的灭门惨案中幸存下来的伯侄裁缝伊什瓦和他的侄子阿姆,四个人聚到同一个屋檐之下。他们有过温馨的生活,伊什瓦和阿姆因为有了固定收入工作更加用心,蒂娜因为伯侄二人的技术生活有了改善,马耐克与伯侄二人相处友好,但这是暂时的美好。时局的动荡,社会的巨大变革,对他们的生活冲击是巨大的,城市化、机械化、计划生育种族信仰的冲突,将他们的这些美好愿景打碎,最后蒂娜陷入半盲窘迫的活着,伯侄二人不得不沦落为乞丐进行乞讨,马耐克不堪忍受最后卧轨。生活的苦难却没有压倒伊什瓦和他的侄子阿姆生活下去的希望,对命运的抗争从未停止,而生活的优裕并没有让马耐克忍耐下去。

  余华说:“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古今中外有多少励志名人,就有多少让人热血沸腾的故事,然而,只有磨难降临到个体才能体会到它所带来的摧毁一切的力量。裁缝伯侄二人因为种姓制度不得不到城中谋生,机缘巧合符合了时代的潮流,越来越多的手工业者、小作坊因为机械化而濒临倒闭、破产,大量的失业人员拥挤到城中谋生,加速了城市的发展。伊什瓦和阿姆在最初的种姓冲突中,顽强的抗争并且逃了出来,在蒂娜猜忌、怀疑时,拿出了十足的诚意去打动,从而获得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正当生活有了好转,棚户区被拆除,他们露宿街头;当这些磨难过去,生活稳定之后,阿姆憧憬着美好的希冀——在来的火车上说的娶妻生子,命运当头棒喝,阿姆的杀父仇人利用计划生育政策以权谋私——将他生生阉割!命运一次次伸出魔手,将希望一次次打碎,狞笑着努力生活的人们!然而,及时沦为乞丐,不得不进行乞讨,他们仍然坚韧的活着!这是一种对社会、制度和命运的抗争,即使一次次打碎坚韧的脊梁,也不能使我低下头颅认输。

  接受过西方平等思想大学生马耐克,希望能和伊什瓦、阿姆平等交流,甚至是接受他们的邀请,去他们家做客。他总是不得不去忍耐自己不得不忍耐的生活,被潜在的制度、观念束缚中学毕业是这样,大学毕业自由了还是这样,仍旧忍耐这无法打破的生活。从迪拜归国发生的种种,家族企业的没落,沦为乞丐的伊什瓦、阿姆,带给了他致命打击,绝望之间,冲破理智阀门而匆匆卧轨结束了生命。他的忍耐在一点点的生活中慢慢被磨去棱角失去希望,他所向往的生活和美好前景被眼前的物是人非冲散。马耐克并非懦弱,但在面对希望与失望这一微妙的平衡中,绝望击破了他对生活原来的态度,面对残酷,他无法做到泰然处之

  为人诟病的印度种姓制度,时不时发挥着它巨大的余威,种族、信仰的冲突不曾间断,快速发展的漩涡中,浓缩着一个个真实生活的缩影艺术的巨大的魅力来源于它的真实和震撼,活下去就是希望,但是忍耐与抗争也从未停止。

  《微妙的平衡》读后感(四):观戏学生

  最后几十页是一口气读完的,好几次预感到了情节的转向,合上书,不敢再翻一页。然而故事就像现实,是跳不过去的。直面是痛苦;但逃避,就像马耐克一次次从家人宿舍从八年后的朋友们身边那逃开一样,也并不会让人在事后更好受(相反,只会更痛吧。逃离约等于拒绝成长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又怎能接受下一次的冲击呢?)。我感激全书的结尾。当所有苦难在阅读的那半小时内砸到所有人物身上的时候,我感觉到的是极度现实和极度戏剧性混合,总有一些surreal,感觉要被击垮了(也是马耐克重回城市那24小时的感受吧);然而结尾乞丐裁缝们和女仆蒂娜的相互打趣,一下就拉开了时间的纬度(”对,那是8年后了”),也带回了一些些理智(“对,伤害会过去”),也带回了一些希望(“对,这才是真正的属于人的韧性。人生不就是一直在苦难中找寻快乐吗”)。

  仔细回想很多情节是荒诞的:收头发的人的整一生;*卡偏偏是因为被乞丐头子关照太多,才有了那一点点害他致死的骄纵(可是坚持要绑个辫子普通人来说又算是什么骄纵呢,可他忏悔了,可他受不起);三胞胎姐妹的自杀;如果没有政府下人形式主义,耍猴人的猴子不会死,狗不会死,侄子不会成乞丐...然而荒诞不是假。这是我在章诒和的《刘氏女》中学到的。生活就是一出戏,只是我们运气够好,自己这出能够平淡一些,少些酸苦辣。

  《微妙的平衡》读后感(五):真实藏在虚构之中

  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是一个国家隐形、细微的记录。相较之下,不少教科书对一国一地的记载都大而无当,只有枯燥的人名和冰冷的年代数字组成的机械事件,以及地名和物产的简单罗列;而那些花花绿绿的旅游书,很多则极尽个人抒情和拼命美化之能事,浮光掠影地走马观花,与真实情形相去甚远。反倒是虚构的小说,往往最能见微知著,以细节入手,却正切中民族和国家的脉搏,表露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真切呼吸。恰像毕加索说的那样:艺术并不是真理,艺术是谎言,然而这种谎言能教育我们去认识真理。

  《微妙的平衡》正是一幅跨越几十年时空的印度清明上河图,一幅当代印度的浮世绘。印度人的悲欢、爱与恨、困顿和希冀,在书中不停上演,一个生活化的南亚之国浮现在读者的面前。

  可以说,《微妙的平衡》是印度版多重奏的《活着》,余华的小说主要写的是上世纪富二代富贵的一生,这本书则对准了四个印度人,不惜笔墨,展开了篇幅宏大的叙事。

  小说的四个主要角色,有拒绝再嫁、谋求自立的美貌寡妇,一对出身贱民阶层、在种姓冲突的灭门惨案中幸存下来的裁缝伯侄,一个出自山区商人家庭、无法适应城市生活的腼腆大学生。因缘际会,这四人走到了一起,这其中有冲突,有非难,有不满,有怀疑,并有最终的天各一方;但他们亦有合作,有团结,有喜乐,有互相鼓励,有友情的温暖和人性的光辉。而寡妇、伯侄和大学生本身的故事,亦是独立成章,各有人生际遇,构成每个人自身的传奇。这几个年纪有别、身份不同的人物,从来不是一帆风顺,总是波折不断,各人在爱情、亲情的路上迎接风雨,在人生的旅途坎坷遍布。作者细针密线,款款道来,对每个人物都费尽心思去构划,交待他们的身世,回溯各人的往事,并最终交织在共同的情节的转折中。从头到尾,这本《微妙的平衡》像极了一部集数众多的连续剧。

  寡妇、伯侄和大学生有着不同的遭遇,从中透露出他们不同的身份和性格,并上演人性的波澜起伏;同时,在他们身上,还显映出印度社会的状况。在寡妇身上,集中了印度社会对单身女性的看法,从跟亲属的交往到独自在外工作,都可见一斑。而流浪到城市的裁缝伯侄二人,一生挣扎在种姓制度的阴影中,为此流离失所,天涯飘泊,身心饱受摧残;至于那个大学生,则因为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城市化变迁等因素给其家庭带来的麻烦,命运急转直下。

  没错,在这几个人身上,留下了太多社会的印痕,他们的人生经历和走向,都跟外界的环境牵联紧密。他们穿梭于乡野、城市和贫民窟,邂逅形形色色的人,经历了暴动、城管无情的执法、不同宗教的争斗以及社会的种种不公正,每个人的背后,都联结着时代的变动,他们在一起,穿透市井人生的表层,共同剖开印度生活的皮相,勾勒出印度社会一个时期的万千气象。正是借助这些人物,作者写就了一段印度当代断代史。

  对之前对印度不是十分明了的人来说,这本小说提供了一个观察印度更感性也更贴近的视角。在我们在课本以外,在甘地和泰姬陵之外,深入印度的寻常巷陌,一探草根和普罗大众的人生。这样宏阔又繁复的篇章,将当地的浮世民生像镜头般尽数收入眼前,并将过往碎片般的历史化在其中,非有决心者不能为,非外人所不能写。本书的作者罗因顿•米斯特里,虽然后来迁居加拿大,却是印度出生长大的土著。他的作品,几乎都是围绕着印度,描写印度的现实和最下层的人的生活。至于作者的手法,特别是对人物的处理,虽走的是底层叙事的路线,但丝毫没有廉价地贩卖苦情,也不像众多的印度歌舞电影那样,随时抖落锣鼓齐鸣的鼓乐场面和大团圆的结局。小说冷静的叙事和曲折的情节之间,正像生活在绝望和希望之中的寡妇、伯侄和大学生那样:维持着微妙的平衡。

  《微妙的平衡》读后感(六):我们主修失去

  地上爬过一只蚂蚁,我一脚踩下,无情的剥夺了它的小生命。也许它正在为了成为“蚁王”的最后一步而奋斗,它就要成功了,可它含冤而死,只因我心情不好。

  像蚂蚁一样,我们都曾经意外的得到了生命,我们未来也会不出意外的失去生命。我们本来拥有什么?我们得到的都是我们本不拥有的东西,失去了又何妨?

  可能这世间就是一所大型校园,它主修“失去”。我们每个生物都是有目的的来到这里,当我们适应“失去”,悟透“失去”时,我们就毕业了,我们就自由了。

  我相信我的存在不只是单纯的为了参与得到又失去的死循环。我一定有更伟大的事情要做,但在那之前我必须好好钻研“失去”,我也必须认认真真的做好每一件事情。不是为了得到更多,是为了以防在毕业答辩时被一一列举,好结算出一个更优的毕业成绩。

  《微妙的平衡》读后感(七):难以抵达的平衡

  加拿大籍印度裔作家罗因顿·米斯特里的小说《微妙的平衡》中文版的封腰推荐语称其为“印度版《活着》四重奏”,但读完全书以后,我感觉《活着》根本不足以形容其厚重,或者称其为印度版《悲惨世界》更为合适与贴切,而且这种悲惨不是属于某一个人的,而是属于所有人的。

  印度虽然为中国的近邻,我相信非印度迷、非专业人士对印度漫长的历史、复杂的人文环境并不熟悉,好在《微妙的平衡》并不需要读者是印度专家,读者只需要捡起中学课本里那些与印度相关的历史与地理知识就足够了,诸如印度种姓制度、印度1947年从英国人手中获得独立、圣雄甘地、两次担任印度总理与圣雄甘地并无血缘关系的英迪拉·甘地,众多的民族与宗教派别等,所有这些正是《微妙的平衡》里众多人物故事的历史与人文背景。

  《微妙的平衡》的作者罗因顿·米斯特里1952年生于印度,后迁居加拿大,他成长的岁月正是传统现实主义写法已被大多数作家抛弃、各种现代文学流派风起云涌之际,但罗因顿·米斯特里好像并不在意文本的创新,远择了非常传统的写法,也许他认为精彩的故事足以打动读者,或者他不想用《百年孤独》、《追忆逝水年华》那样的写法绕晕读者。

  《微妙的平衡》中文本厚达700多页,扬扬洒洒60多万言之巨,这样一本在快餐阅读时代挑战读者阅读极限的小说“故事情节”却并不复杂,它其实只讲了四个大故事,女裁缝蒂娜及其家族的故事、男裁缝伊什瓦与阿姆普拉卡什伯侄及其家族的故事、大学生马耐克及其家族的故事、四人相遇后一起或各自发生的故事,除此之外还有无数个小人物发生的小故事,我相信蒂娜、伊什瓦、阿姆普拉什、马耐克只是罗因顿·米斯特里从芸芸众生中提取的标本,那些故事不多的小人物(比如收租人、乞丐、乞丐头、头发收集人、校对员、马耐克的学长等)坎坷与不幸的经历一点也不比四个主角少,只要镜头长久地对准他们,他们就是主角。

  在《微妙的平衡》中,校对员瓦桑卓·瓦尔米克对刚刚踏上求学之路的马耐克说:“你看,你不能画地为牢,拒绝走出来,有些时候你必须将你的失败当作通向成功的踏脚石,你必须在失望和绝望之间维持微妙的平衡。”这可能就是这部小说名字的来源,而当你读完小说,一定会觉得这本小说的名字与内容并不相符,小说中出现的主要人物都可以称得上“走出去”的人,但他们中没有一个人维持了微妙的平衡,他们仿佛漂浮在海上的一片片树叶,没有一个人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后来成为男裁缝伊什瓦与阿姆普拉卡什伯侄雇主、大学生马耐克房东的蒂娜虽然卑为女性,也是是四个主角中最早有自我意识的人,少女时代就极具叛逆及反抗精神,父母先后去世后,不肯生活在哥哥的翼羽之下,勇敢追求自己的爱情,怎奈命运弄人,短暂的婚姻生活之后,丈夫在一次意外中身亡,成为寡妇之后,依然不肯向命运屈服,多年之后,人到中年的(1975年她42岁)她终于从一个小小的裁缝熬成了雇主,但她的命运并未就此好转,也就在此时,她遇上了前来投奔她的男裁缝伊什瓦与阿姆普拉卡什伯侄雇主、大学生马耐克,从此各自命运的独唱变成了几个人的合唱,但基调依然的悲伤的。

  不必详述男裁缝伊什瓦与阿姆普拉卡什、大学生马耐克遇到蒂娜前的经历,只需知道身为贱民阿姆普拉卡什家族就只因为不甘为贱民,引起高种姓人士的嫉恨,惨遭灭门,伊什瓦与阿姆普拉卡什是仅存的幸存者,而身为正义维护者的政府及警察却是高种姓的庇护者。大学生马耐克与中国任何一个从乡村走向城市的大学生并无二致,他就学前,他父亲的杂货店已经感受到商业浪潮的侵袭,伊什瓦、阿姆普拉卡什、马耐克走向城市只为改变自己的命运,不知道城市正张着血盆大口等着他们。

  《微妙的平衡》中的四个主角,无论他们相遇前还是相遇后,他们的经历对于阵痛中的中国人那是再熟悉不过,强拆、强制计划生育、官商勾结、公权力的不作为等,中国近些年屡见报端的人神共愤的事件无一不在印度发生,或许更为惨烈,本来打算归乡结婚的阿姆普拉卡什惨遭阉割,就连蒂娜这个雇主也无力保护自己,频遭房东勒索,最具讽刺意味的是,英国人给印度留下的宝贵遗产民主也救不了他们,那些政客们只有需要选票的时候才会想起他们。

  墨西哥作家、199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克塔维奥·帕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曾任墨西哥驻印大使,他在《被解脱者与解脱者》一文中这样解读印度的等级制度:“等级制度的社会是绝对的社会,但不是极权主义的社会,所以,它发明了一种逃避个人的方法:那就是遁世者、圣人、佛教徒和耆那教徒的自由生活。自由是通过对世界的抛弃得到的:那世界指的是一个人的社会等级的责任和利益。”

  除了这篇文章,帕斯还写过不少关于印度的文章,还曾经就印度著书立说。从帕斯关于印度的文章看,他对印度的理解主要是精神层面的,而对印度底层人民的生活不甚了了。他不知道对于印度底层人民来说,首先是活着,然后才能追求心灵的宁静与美好,而单只是活着对于他们就是一件艰难而不幸的事。

  …………

  发表于2015年6月29日《上海壹周》

  …………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瘦竹园:shouzhupark,书评,影评,杂七杂八。

  《微妙的平衡》读后感(八):微笑着生活

  “你看,你不能画地为牢,拒绝走出来。有些时候,你必须将你的失败当作是通向成功的踏脚石。你必须在希望和绝望之间维持微妙的平衡”。终于看完了这本书,几次哽咽,书中的描写太过沉重,太过压抑,即使其中也有溫暖的场景,闪耀人性的光辉,但毕竟大基调还是悲伤,读完这本书,久久不能走出来。

  书中描写了四位主人公,出身贱民阶层,在种姓冲突的灭门惨案中幸存下来的裁缝伯侄,拒绝再嫁,有很强自我意识的寡妇蒂娜太太,来自山区商人家庭,无法适应城市生活的腼腆大学生马耐克。通过四个人不同的人生遭遇,描绘出大环境下印度版清明上河图。他们四个人同处一个屋檐下,在悲惨的生活中欢声笑语的活着,读到这里心中会畅快许多,即使生活如此不堪,他们依旧能够笑着面对,倔强的微笑。

  但生活从来都不会这么简单,“这就是我们生活的主题——失去。不过,所有的生活故事不都是如此吗?失去是永恒的主题。失去是生活这场必然之灾的一部分”。伊什瓦要给阿姆回老家安排相亲,马耐克回家父亲给安排了去迪拜的工作。四个人分开了,小说的内容更加沉重了,伊什瓦和阿姆被计划生育警察强行带走,伊什瓦变成了残疾,阿姆被阉割,此后便以乞讨为生。马耐克在迪拜工作八年后回来,见到了几乎半盲的蒂娜阿姨,又得知伊什瓦和阿姆沦为乞丐的事,沉受不住悲惨生活的他绝望了,看着疾驶而过的火车,纵身跃向铁轨。而蒂娜太太早已看透了生活,她变的冷漠,照顾残疾的裁缝伯侄。

  “说到底,我们的生活不过是一系列的意外——一连串的偶然事件而已。一连串的选择,随机的,或是精心的,叠加起来,构成了被我们称作生活的巨大灾难”。不管在何中生活沉重的打击下,伊什瓦和阿姆还是坚持了下来,他们活着,在希望与绝望之间寻找微妙的平衡,看到小说末尾,沦为乞丐的伯侄嬉闹着,逗笑了蒂娜太太,这或许就是活着吧?或许就是微妙的平衡吧?微笑的生活下去,不奢求,不绝望,不卑不亢。

  《微妙的平衡》读后感(九):我们所向往的生活真相

  印度是一个神奇的国家,宗教与历史一样复杂,苦难与人口一样多,努力的融入世界却也不忘记历史。

  它让人向往的是它的热带季风气候,绵长的旱季让全境几乎整年都陷在一片炽热的明媚黄色里;它有高山深谷平原海滩,不同的地貌塑造不一样的风景,并孕育着精彩纷呈的生活;即使种姓差距,贫富悬殊,苦难繁多,也能歌舞翩翩,纱丽飘飘。

  我们所向往的印度,不是因为宝莱坞电影里的富丽堂皇与轻歌曼舞,而是印度人民所具有的一种对生活的柔韧性。他们相信来世,所以今生再大的苦难都默默承受,他们在信仰的庇佑下虔诚的度过每一天——那些因宗教而繁衍出来的节日,因信仰而孕育的神秘氛围,因苦难而造就的坚韧,便是我们所向往的印度。

  而对于印度苦难的定义,没有人比罗因顿米斯特里更清楚。

  《微妙的平衡》讲述了三个家庭四个人的生活,沿着他们出生、成长、相遇、碰撞、融合、别离的轨迹,从三种视角介绍了印度。历史融在时代里,而时代决定遭遇。

  蒂娜.达拉尔出身于一个富裕的家庭,但这富裕并没有带给她平顺快乐的一生。因为父亲的早逝、母亲的崩溃,蒂娜从小生活在哥哥努斯万的控制下。努斯万一直对抹灭蒂娜的天性乐此不疲,他的各种努力与权威最终导致蒂娜的逃离。

  原本以为婚姻是脱离苦海的一叶扁舟,但随着丈夫的猝然离世,蒂娜发现自己的生活轨迹又要回到从前,为了活得有尊严,以及对从前的苦难说一声再见,蒂娜决意自己生活,然而,努斯万的控制可以逃离,绝望并不能逃离。

  伊什瓦与阿姆普拉提卡是一对低种姓伯侄,他们家人一直在为了能生活得好一点而努力,而这努力带来了却是几乎整个家族的灭顶之灾。以为换了地方能够打开一个新纪元,却发现无论到哪里,都是承受不完的苦难。

  马耐克从小在纯净的山区长大,有热闹的商店,慈爱的父母,优美的山景,原以为这里的世界就是自己的一生。然而命运喜欢分离,所做的各种努力是为了更好的待在山区,却在不知不觉中发现自己与故乡渐行渐远,甚至是最亲爱的父母。

  印度的苦难存在不同阶层,罗因顿将它们融在平常的生活中,不带一丝感情的娓娓道来,却可以挑起我们巨大的愤怒。蒂娜、伊什瓦伯侄、马耐克他们是如此用心的生活,却因为是在印度,因为是杂乱的70年代而坠入一次又一次绝望的深渊。

  在那里,做恶的虚伪的残暴的主宰了所有,并且一生平安节节高升;在那里甚至最普通的留在家乡安稳生活的愿望都难以实现;在那里所有的土地都被烧焦根本无法长出梦想;所有的美好都只是一刹那然后我们看着它慢慢黯淡消失在夜空。

  这不仅是一部讲述苦难的书籍,人性、宗教、因缘巧合、历史、政治、时代交错在一起,将一个真实、清晰、完整的印度与生命展现出来。它的地域、时代、政治或许是印度独有的,但它的人性、命运轨迹却具有一种普世价值,放之四海皆准。

  蒂娜在冰冷的权威下成长极力想摆脱,而她对裁缝伯侄却是一样的冰冷、权威;伊什瓦的家庭在低种姓中成长,当他们变得稍微富裕一点时,他们的父母却也开始嫌恶低种姓之人;马耐克的父母极力想把马耐克留在身边,却总是言不由衷,一次次将他推开;乞丐头可以保护蒂娜的房子与警察政客周旋,却命丧几近残废的耍猴人手下;山卡从没有什么脾气与欲望,却因为乞丐头对自己的爱护而忘记了原先善良柔弱的本性变得任性又自大。

  厌恶粗暴的变得粗暴;被轻视的去轻视;想回归的被推开;无所不能的不堪一击;无欲无求的贪婪而自大……人生就是一个圈,人性在其中兜兜转转最终回到原点。

  生活仿佛是化不开的浓痰,虽然极为恶心,却不得不面对。从一种绝望延伸至另一种绝望,我们做为旁观者,仿佛被带回到那一段历史,他们经历的所有就是我们经历的,看着他们被命运戏耍嘲弄,我们也陷入无尽的绝望。

  残暴的警察虚伪的政客混乱的制度看不到光明的未来,这不是我们所向往的印度,我们所向往的是即使充满苦难却仍有美好结局充满希望的印度。

  和《活着》一样,故事里的希望变成冬日的树木,我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充满生命气息的树叶一片一片掉光,最后完全枯萎。将美好的东西一件一件的撕碎,最后告诉我们,这就是生活,这就是生命的本质。

  罗因顿残忍的将它们剥裂开来,于是生活在今日和平安稳状态下的我们忍不住去思考这苦难的印度,忍不住审视我们今日的生活。

  书中说,生命就是在绝望与希望之间寻找微妙的平衡。蒂娜的平衡是收起自己的骄傲与尊严,再度依附于努斯万;马耐克的平衡是放弃对生的喜悦,拥抱死亡的寂静;裁缝伯侄的平衡是仍旧挺起胸膛坚硬的活下去,整个故事的平衡,是残忍的依旧残忍,怯弱的选择逃避,坚韧的选择面对,麻木的选择隐藏,于是从印度上空俯瞰着这广袤的大地,一切都还在进行,出生、成长、相遇、碰撞、融合、别离。

  真实的生活从来没有圆满,我们只能一边获得一边放弃,并且不去衡量失去多少。

  这是真实的印度,真实的生活。

  《微妙的平衡》读后感(十):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

  文/橘川 (刊于《世界博览》,2015第13期) 小的时候读余华的《活着》,几次哽咽,对着书页充满疑惑:一个人在面对苦难时,是否真的有“无限”的承受能力?当生命中的一切被剥夺而去,唯剩“活着”这个纯粹的本质,人竟然还能发出一种戏谑的笑声,在我看来是伟大而又悲壮的。“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微妙的平衡》这部长篇小说亦是讲述几代人的欢笑和辛酸,然而更多的是苦难和失去。作者借故事里的校对员——瓦尔米克之口展现了渺小微弱的人们在命运之轮面前的无力和脆弱:“这就是我生活的主题——失去。不过,所有的生活故事不都是如此吗?失去是永恒的主题。失去是生活这场必然之灾的一部分。” 小说背景是1975年的印度。穿插在人物的命运走向中的是很多的政治名词:紧急状态、总理演讲、改革、学生运动、计划生育……而主人公们又无一不被卷入那个年代急速的漩涡里,这就使得每个人的故事具有了一种时代感。主要人物有四个:学生马耐克,寡居多年的裁缝蒂娜,进城寻找工作的裁缝伊什瓦和他的侄子阿姆。 当我读完这本书,又翻到开头重新回望,发现了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细节:满怀希望的伊什瓦和侄子从火车上下来,这个时候他们对城里的生活是抱有期冀的,幻想着挣很多钱,给阿姆娶一个姑娘当老婆。忽然他们看到路边有一个乞丐坐在一块带有轮子的木头板子上,“腿几乎沿着屁股被截掉了”,乞丐向他们伸出手,叫道:“好心的先生,给点钱吧!”看到此段,一种巨大的荒诞和无力感笼罩了我,因为在书的结尾,伊什瓦也从一个年长却依旧强壮的裁缝沦落到了被截去双腿、坐着轮板问人要钱的乞丐。命运之轮从未停止过对每个人的讽刺,那些曾经让我们为之不屑的人和物的际遇,到头来却精准地降落在自己的身上,生命之无常和难测,常常是令人欲哭无泪的。 马耐克是一个家境优裕的青年,但是却一直生活在父母对其人生道路的指划和安排中:中学毕业后想帮助父亲经营老店,却被要求去读大学;大学毕业后想继续深造,却被生硬地安排到迪拜去工作。八年后从迪拜归来,专断的父亲已逝,留下生意惨淡的店铺和伤心欲绝的母亲,物是人非,马耐克不知道该何去何从,大学时的挚友阿维纳什因为参加学生运动被虐待至死,而事经多年后,马耐克依旧无法从悲伤中平复。心怀一丝希望的他决定去找蒂娜阿姨和裁缝伯侄二人,幻想着他们此时一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命运之锤在故事的结尾给了马耐克最后的致命一击:伯侄二人沦为乞丐,蒂娜阿姨的视力已接近“半盲”。他慌张地从史洛夫家里走出来,在遇上伊什瓦和阿姆的时候假装没认出他们——因为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话语去问候和抚慰。火车站里,列车疾疾开过,马耐克纵身跃向铁轨,奔赴另一个世界,最后一刻他的手里还拿着阿维纳什送他的象棋。阿维纳什教会他下棋的策略和人生哲理,马耐克用了短暂的一生去领悟,然而这真相如此残忍,生活的背面是如此的不堪,他选择了不承受。 “说到底,我们的生活不过是一系列的意外——一连串的偶然事件而已。一串的选择,随机的,或是精心的,叠加起来,构成了被我们称作生活的巨大灾难”。校对员瓦尔米克在法院门口的凳子上这样对蒂娜说道。我总觉得他像一个巡游整部小说的幽灵,在火车上邂逅过马耐克,对他倾谈自己的人生,后来又遇到蒂娜,在故事的结尾又成了算命者拉贾拉姆的帮手。他沐浴过历史的枪林弹雨,却毫发无伤,总在一个个恰切的时机,说出作者想告诉我们的话。“请铭记在心:幸存的诀窍就是拥抱改变,然后去适应。引用一句诗:‘一切崩毁,然后重建,重建之人早已白头’”。是啊,在你我活过的地方,依然人来人往,依然有生命在歌唱。“你看,你不能画地为牢,拒绝走出来。有些时候,你必须将你的失败当作是通向成功的踏脚石。你必须在希望和绝望之间维持微妙的平衡”。“微妙的平衡”这个说法第一次出现即是在火车上马耐克和瓦尔米克的谈话中,明智理性如后者,一番谆谆教导却无法对马耐克的人生走向改弦更张,最终马耐克还是失却了这种平衡,覆巢之下无完卵,对生活的倦腻产生于一刹那,这种冲动足以将一个人的“生之欲望”摧毁殆尽。 这种微妙的平衡也体现在蒂娜和裁缝伯侄二人身上。一开始蒂娜对他们的态度并不热情,双方之间存在猜忌、怀疑和厌恶,蒂娜在心底里无疑是对他们是充满同情的,但是表面却要伪装出一种高冷的态度,生怕被坑骗,于是就产生了一种有趣的博弈:该做多少让步,该坚持多少,同情与愚蠢,善良和软弱,它们的界限在哪里。在这背后起着作用的或许是印度的种族制度,人被分为三六九等,伊什瓦和阿姆出身于低贱的、以鞣制皮革为生的恰马尔族群,即使在国家取消了种族的划分制度之后,旧势力的阴影还徘徊不去,在闭塞的乡村,民主和文明更是一纸空文,也正因为如此,伊什瓦的兄弟,即阿姆的父亲纳拉杨因为追求投票的权利而被贵族虐待、勒死,全家除了伊什瓦和阿姆都惨遭毒手。关于这段暴行的描写,作者极为克制,甚至更像是一种匆匆带过,但在读者的心里却产生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令人发指的惨状被不加感情色彩地描述出来,这种叙述手法增添了悲痛的分量。 透过这部小说,我们也能窥见数十年里印度社会的发展:在缝纫行业,裁缝愈加难以生存,大量的成衣店和工厂使旧日的裁缝铺难以为继,这也是伊什瓦和阿姆告别穆斯林师父——阿什拉夫来到城里找寻工作的根本原因。而马耐克父亲的家族老店也岌岌可危,大城市的品牌深入小镇,家族引以为豪的汽水也面临着销售滞停——最后一天只能卖出六瓶,顾客是忠诚的邻居和朋友。昔日繁荣不再,落后的手工生产必将被飞速的机器大生产所取代,这实在是一件无可挽回又落寞难言的事情。 伊什瓦和阿姆的身上,闪现着人性光辉和坚韧的一面,他们对生活的残酷有着一种巨大的适应性。不管发生多少灾变,只要还活着,是的,只要还有一丝残喘,他们就能在这罅隙里游刃有余,甚至找出一丝悲苦的欢乐来。贫民窟的棚户区被拆,他们露宿街头,在药店门口栖宿,后被政府抓去充当工程项目的“壮丁”,后来好不容易过上了安稳的生活,因为要筹办阿姆的婚事,他们转到家乡,不料却被警察带走,强制做了节育手术,阿姆的杀父仇人此刻是乡村的一霸,他认出了长大后的阿姆,并且嗾使医生将其残忍阉割。看到此处已经不忍卒读,还有什么灾难可以发生在伯侄二人身上吗?似乎没有了,命运似乎已经穷尽了对他们的玩弄招数。然而他们还是选择活着,“好死不如赖活”,只要活着就还有希望,死都不怕,还怕活吗?虽然他们的一生悲酸险阻,死亡的阴影不时袭来,但是都被他们一一跨过,活下去不再是一种目的,而是一种惯性。故事的结尾,肥胖的阿姆拖着大伯的轮板车一路小跑,伊什瓦坐在轮板上对其开着玩笑,他们不知道马耐克已经自杀,他们还有着对生活持续嘲讽的态度,那就是:永不低头。 “如果时间是一卷布,”阿姆说,“我真想把里面烂了的部分都裁掉。把那些可怕的夜晚剔除,然后将幸福的部分缝在一起,让时间可以承受。然后,我会把它穿在身上,一直过幸福的日子。”蒂娜用平日里缝制衣服剩下的碎布拼接了一张巨大的被单,每一块布都指向着她和裁缝们、和马耐克一起度过的一段时光,夜晚她将被单拿出来,温习每一块碎布,“这是她的睡前故事”。小说中不乏温柔而幸福的瞬间,最美好的莫过于四个人同居一室、互相关心、其乐融融的场面了。这些是生活给予悲苦人们的美妙馈赠。 最后,想以故事里的一个次要人物——乞丐头儿的一番话作为结束:“我们总是欺骗自己,跟自己说生命充满了奇迹、美丽和伟大,但最后它却是一场怪诞,还是面对真相吧。”张爱玲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里面爬满了虱子。年岁渐长,愈来愈赞同这句话。余华说:“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他或许在写这句话的时候,已经参透了生命的本质,但这本质并不是我们应该成为虚无主义者的理由。活下去的秘诀,就是掌握好希望和绝望之间的平衡,去拥抱一切改变,当然了,还要拥抱悲剧与毁灭——这是我们能对命运的恣意威胁所能做出的最大反抗。 (转载请联系作者) 微信公众平台:juchuandaren 微博:http://weibo.com/u/2242047400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微妙的平衡》经典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