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逃避自由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6-01 20:4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逃避自由读后感10篇

  《逃避自由》是一本由[美]埃里希·弗洛姆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逃避自由》读后感(一):自由的意志

  1.通篇来看,这本书里弗洛姆都在对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进行调和,同时强调人的社会性。

  2.深受尼采的权力意志学说影响

  3.在逃避的心里机构里,强调摆脱孤立和无权力的焦虑作为个体逃避自由的核心动机所在极权主义破坏性、机械趋同,都是个体寻求自由的手段

  4.人类的自由从积极意义来看,是在于获得人性尊严个人力量,即自我实现需要

  5.自由的意义是动态变化的,从中世纪宗教改革到现代社会,除去宗教、经济、社会等外部因素,仍有诸多内在因素阻碍了我们对于自由的认识,但是都伴随着个人的孤寂感和和无力可施的苦闷

  6.绝大部分选择舍己的自动适应来调和自己世界矛盾,即完全个性化、满足他人期望,变得和他人完全一样,借以消除对于孤立和无权力的恐惧感和焦虑感。在《生命不可承受之轻》里,米兰·昆德拉想要表达的媚俗也与此相通,“媚俗一旦失去其专横的权力,它就像人类的任何一个弱点一样令人心动。因为我们中没有一个是超人,不可能摆脱媚俗。不管我们心中对它如何蔑视,媚俗总是人类境况组成部分。”虽然昆德拉把媚俗超越极权与从众,并且上升到一种“正当合法”的行为。但是究其本质,想要作为一个拥有独立意志的人活着是多么困难

  7.我们主观上以为是我们自己的东西,包括希望、感觉思想器官感觉,都有可能是外界加诸于我们的(如催眠的暗示)。这也意味着,同时我们在顺从权威时候,也会以自己的思想加工虚伪欺骗自己这是自己思考结果

  8.在现代社会里,我们也会不自觉应用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的ABC理论(咨询心理学合理情绪疗法重要的理论基础),我们对被施加压力行为A(activating event )以及结果C(consequence)的无力感转嫁到信念B(belief)上,即通过认知的自我调整以达到行为及后果的合理化。从这个角度讲,极权主义里被虐待狂对于虐待狂的依赖认可、虚伪的思考,都是我们掩盖行为真正的动机并将之合理化(即调和愿望现实)的过程

  9.丧失自我使得我们过分迎合他人期望,自动与他人同一化,这种互相促进的循环中,我们往往选择服从新的权威,因为新的权威给予安全感并解除自我价值怀疑

  10.我们逃避的不是自由,而是自由带来的孤独、怀疑与不安,为了寻求安全感,我们选择被束缚,选择逃避自由,但是这种安全感诞生虚幻的自由意志,在自由与束缚的不断交替中,本身是不堪一击的。

  11.匿名权威照顾了我们自以为的“自由意志”,免于我们对强迫性命令执行,但是这种隐藏的不对关系说服力更强,对于我们的自由危害更大。

  12.唯有当我们有能力可以有自己的想法时,表达我们想法的权力才有价值。唯有当内在的心理情况能使我们可以确定我们自己的个人地位,不受外在权威控制的自由,才能成为一项永恒收获

  13.对于批判性思考的扼杀带来的后果一是对于接触的任何事情都抱有怀疑和讥诮的态度;二是幼稚相信权威人士的话。这两种态度是现代人常见典型,结果都使得我们没有勇气自己去思考,自己做决定。比如早些年的鸡汤浪潮和现在的反鸡汤浪潮,大部分人都是觉得别人觉得鸡汤有毒/有用,自己也媚俗地选择阵营,缺少自己批判性地看待问题习惯。比如资历尚浅者教导人生哲理常态以及发现鸡汤表达的道理亦难以摆脱生活的孤独和无权力感带来的“幻灭”感(参加见伊坂幸太郎《死神精确度》)

  14.现代人在幻觉下生活,我们所有的精力都用在获得我们所要的,而大多数人从未怀疑这种行为的前提:即我们是否确知我们真正的需要。我们很难停下来想想,我们追求目标,是不是我们想要的。

  15.人们难以认清我们的希望,不是真正地属于我们自己的,而是外界加诸于我们的。在现代史的过程中,教会的权威由国家的权威而代之,国家的权威又由良知的权威而代之,如今,良知的权威又由普通常识舆论的匿名权威而代之。我们不晓得,我们已成为一种新的权威的牺牲者,在自由意志动物幻想下生活着。

  16.获得自由的方法,是自我的实现,是发挥自己的个性-“积极性的自由在于整个而完整人格的自发活动”。自发性活动是自我的自由活动,出于自由意志的活动。

  17.我们最感到羞耻的事情莫过于,我们所作所为不是我们自己想做想为的,而最令感到骄傲快乐的则是,我们所作所为是发自内心的。

  18.活动的经验是唯一能给予我们真正快乐的满足感,然而现代文化中我们更强调事情的结果而不是过程,因此一旦我们自以为捕捉到幻觉似的成功时,我们就立马开始厌倦。

  19.在独特的个人自我之上,没有更高的权力,人是他的生活中心与目的;人类特有个性的成长与实现是未知的目的,绝不可拿其他假定更具尊敬的目的来取代此目的。

  20.主观的快乐经验并非一定是衡量某种行为价值的标准。比如被虐待狂。

  21.真正的理想定义是:任何可以促进自我成长、自由与幸福的目标。也唯有在一个社会中-个人生长与幸福-是文化的目标,个人不必屈服外在的权威,也不必受外在权威的利用,以及,他的良知和理想是真正属于他的,唯有在这样的一个民主社会中,自由才会真正地实现。

  22.民主制度和法西斯主义的区别在于,民主制度是一种创造经济、政治及文化的条件,以便可以充分发展个人的制度。法西斯主义则是强迫个人服从外在目标,减弱个人个性的发展。

  《逃避自由》读后感(二):keep real

  弗洛姆的《逃避自由》借二战背景,试图揭示法西斯主义盛行背后的心理机制作者提出了两个重要观点,一个是施虐-受虐模型,一个是权威主义人格。

  施虐-受虐是一个人拥有权威主义人格的基础:一方面渴望臣服,通过顺从权威来消灭自我,克服个人无能为力状态,同时企图通过成为一个更强大集体的一部分,融入它并分享它。另一方面他渴望权力,渴望释放践踏他人的破坏欲。

  拥有权威主义人格的人会崇拜当权者,蔑视无权者。他们时常打着为他人的旗号谋取自己更大的权力。比如,在一个畸形家庭中,父母孩子说“我也是为你好”,给予孩子想要和不想要的一切,却自动忽略了让他独立和自由的权利。而孩子呢,逐渐学会压抑自己真实的想法,更可怕的是,将这些外界不合理的观念内化,这个时候“良心”就是看不见的监工,比外界压力更有驱动力,驱动着人逐渐失去自我,这也意味着逐渐失去自由。

  想要摆脱这一点,必须谨慎我们的观念:我们所认为的自我意识选择真的是我们所选择的吗?我们都受什么东西的影响?这些观念背后真实的东西是什么?比如一个人说自己是一个爱国者,他所在意的究竟是这个国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还是爱国者这个标签给他带来的群体归属感优越感以此类推,我们会发现很多群体观念背后其实是无法支撑一个群体行动的权力陶醉。

  弗洛姆还认为现代人的焦虑在于资本主义的“一个人原则”,由于缺乏明晰的社会定位,不清楚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个人在社会中会产生焦虑和痛苦。而我们想要找到真我,必须不断地追寻真理。(我在这里有疑问:弗洛姆解释说真理是一个群体共同追求的价值,那么真理用什么来衡量呢?看似客观的标准也很有可能是主流意识形态的形塑啊。)同时我们也要不断地进行创造性活动,例如爱与劳动

  劳动使人和自然产生了联接并产生了新的价值,那么爱呢?弗洛姆说爱以认清自己和热爱自己为基础,下一本书阅读《爱的艺术》,想必能够帮助我更好的理解

  弗洛姆说,无论我们意识到与否,最大的耻辱莫过于我们不是我们自己,最大的自豪与幸福莫过于思考、感觉和说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意味着真正重要的在于活动,在于过程而非结果。经过理性思考后,我认同这一观点。

  以下是一些自己的思考: 首先,我认为此书中涉及了很多重要的社会学名词,比如主流意识形态,社会定位,社会群体心理。所以它帮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很多冰冷的名词。 其次,它让我发现我是个浅薄的缺乏思考的人,我可以不断重复前人所言,奉它们为至尊名言,却不去思考它的来源和应用。最糟糕的是,凭借此沾沾自喜。人不应当是复读机,人应当去创造一些东西。 最后,这篇读笔的缺陷在于,省略了书中大量关于弗洛伊德、路德和加尔文教的理论阐释,没有尊重书的完整性。但我认为已写出了我自身阅读后的第一收获。因为想要呈现自己阅读后的第一感受,没有参考任何豆瓣和其他文献。在后续的阅读和思考后,我一定会发现很多更加深刻的见解,并修正自身很多不成熟的观点。 这也是我第一次写心理学文献的读笔,还请大家多多指教。

  《逃避自由》读后感(三):正确认识人性

  文章浅入深出。本读前面几张还在打呼过瘾,觉得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终于解释很多人的行为,但是越到后面感觉理解起来越是力不从心,很费脑力。觉得此书得反复阅读,常读常新。并没有能力去评此本书的好坏,但为再次认识人性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

  在此提出三个问题,待第二遍阅读解答

  1.大脑告诉自己,大脑是一个理性的器官。大脑告诉你,你的行为是理性的。那人性到底是理性还是感性产物。大脑和基因到底是哪个在指导谁,哪个又在控制人的行为。

  2.如果理智告诉我们,人生命的意义是追求自由,那根据本书所讲,人实际上很多行为是在逃避自由。那行为本身是否与理智结果相违背,还是说两者的自由不是同意层次的自由。

  3.感觉越到后章提到权威,越来越像《契约论》那边靠近。可不可以理解为,社会出现是人类发展的必然结果,因为人性。

  细丝极恐。感觉控制行为和趋势就是人性,那《西部世界》会不会是真的= =。

  《逃避自由》读后感(四):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自身的性格发展三者的相互作用是无法分开的

  《逃避自由》虽然是小册子,但却着实是一本扎实的小册子。内容从中世纪的历史分析开始,到新教及加尔文主义,再结合佛洛依德的心理学基础,综合当时社会经济及一战历史背景,综合分析得出了关于德国纳粹发展的原因及心理分析。这其中关于权威主义、施虐--受虐倾向、机械屈从等作者给出了历史分析、经济社会形态分析、心理学分析,实证论述、理论论述、对比论述等,虽然已经很通俗,但是要想深入理解还是得费点功夫。作者的核心思想其实都在其最后附录中综合概括了,前面的章节具体的论述过程。整体读下来的体会,首先是作者的历史学、心理学、社会学功底扎实,逻辑紧密,其次是在论述的过程中各方观点的比较和分析相对透彻,第三也就是个人觉得最好的地方是一种辩证看问题的角度去分析了作者自身想要表达的观点,特别是经济制度对人的性格的影响,以及人的性格变化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两者之间的复杂关系正是推动社会整体发展方向的动力,也是让纳粹主义最终成为德国社会主流意识的原因。个人观点是,其实意识形态上的东西,特别是人的性格的发展在各种社会制度或者说经济发展中都会受到影响,作者指出的经济发展给社会结构带来的变革对人的性格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一种必然的结果,而社会发展方向和整个社会情绪的形成又与每一个人的性格发展有关。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特别是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不相适应的情况下,人的性格最容易产生焦虑和不稳定性,而宗教可以抵御一部分风险,但过于巨大差距增加人的焦虑与盲从,因此,更容易出现一些极端思想。而现代社会虽然如作者在文中所预言的那样更加追求自由和自我的创造性,但同时由于科技推动经济发展和物质极大丰富,又使得一部分具有时间和自由的人产生了思想空白从而失去目标,也就是迷失了方向,最终又形成了极端思想。所以,个人认为在整个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各种形态是混杂的,作者所谓的自由和个人创新是一种理想状态,目前的社会发展特别是欧洲社会发展也体现了这种各种意识形态混杂的局面。因此,所谓的真正的自由或许还需要对更加复杂的环境进行研究。但是,这本书确实对此类问题的分析提供了强大的基础。

  《逃避自由》读后感(五):逃避自由跟工作

  “当一出戏的剧情大纲分配给每位演员时,演员们会活力充沛地扮演好被指派的角色,甚至自行添加台词与某些桥段,让角色更具说服力。但尽管如此,他依旧是扮演着他人所赋予的角色。” -- 逃避自由 埃里希·弗洛姆 ﹣﹣﹣﹣﹣﹣﹣﹣﹣﹣﹣﹣﹣﹣﹣﹣﹣﹣﹣﹣﹣﹣ 人,真的是自由吗? 我们为什么会把一生奉献给工作? “要生存”是唯一的原因吗? 如是,为何我们不是赚取能维持基本生活的工资,反倒把工作当作人生的意义? 是否有些不知名的外力影响了我们? 社会又对我们作了什么? ﹣﹣﹣﹣﹣﹣﹣﹣﹣﹣﹣﹣﹣﹣﹣﹣﹣﹣﹣﹣﹣﹣ 我们害怕孤独。 ﹣﹣﹣﹣﹣﹣﹣﹣﹣﹣﹣﹣﹣﹣﹣﹣﹣﹣﹣﹣﹣﹣ 婴儿时期,我们有父母相伴。 长大后,我们有朋友,伴侣相伴。 然而,父母逝世,朋友和伴侣因意见不合而渐疏远。 最后,只剩下自己一个。 在社会工作一段时间以后,资本主义下,我们越发孤独。 我们有一种无力感,觉得自己是一颗微尘。相比起这个世界,我们不算什么,对世界起不了大作用。 就好像Modern Times内的Charlie Chaplin,找不到人生意义,并为此感到惊吓。 我们开结想寻求束缚,努力工作,消除自我,摆脱孤独,从而获得安全感,消除自由所带来的重担。 然而,热爱工作终归是虚拟意愿。 资本主义下的高度竞争,自我跟他人,甚至自我的疏离,这种落差又使人陷入不安之中。 我们唯有更努力,投入更多时间工作,以换取他人认同来消除这种不安。 我们逃避自由,虚拟自我取代原始自我。 尽管在生理上依旧存活,但心理上已然等同死亡。 ﹣﹣﹣﹣﹣﹣﹣﹣﹣﹣﹣﹣﹣﹣﹣﹣﹣﹣﹣﹣﹣﹣ 除了孤独感以外,还有什么因素使我们热爱工作呢? ﹣﹣﹣﹣﹣﹣﹣﹣﹣﹣﹣﹣﹣﹣﹣﹣﹣﹣﹣﹣﹣﹣ 以下,我们从一个“黑暗”角度,看社会如何洗我们的脑袋: 1)我们为什么不会对“工作要紧”这一思想作出反抗? 社会是如何消除这种抗拒式的响应? 教育。 上学后,我们被教导要努力学习,压抑情感,对社会有贡献,要成为团队中一份子,不能对老师/权威作出反抗行为。 2)我们为什么会把一生50﹪的时间都放在工作上? 社会是如何消除及时行乐的心态? 避谈死亡。 中国人社会,避谈死亡,对死亡概念模糊。觉得一生有很多时间,享乐等事应待65岁退休后才想。 3)现代人为何皆缺乏批判性思想? 社会是如何使人思想简化? 学科高度分类,艰深的专有名词,使人觉得那些问题对一般人来说太过复杂,是他们无法理解的。 大量低等娱乐充斥于社会上,满足现代人的惰性。 传媒此刻正报导一则严肃时事,下一瞬间却播出广告引诱你买手袋。我们习惯碎片化地接收讯息,还没弄清事情的重要性,下一则讯息就紧接而来。 ﹣﹣﹣﹣﹣﹣﹣﹣﹣﹣﹣﹣﹣﹣﹣﹣﹣﹣﹣﹣﹣ 透过以上种种,我们修毕了一个演艺课程,成为一个演员。 把老人淘汰掉,由我们接上,把我们最宝费,最有活力的时间奉上,为国家GDP机器服务。 ﹣﹣﹣﹣﹣﹣﹣﹣﹣﹣﹣﹣﹣﹣﹣﹣﹣﹣﹣﹣﹣ 那么,如何改变? ﹣﹣﹣﹣﹣﹣﹣﹣﹣﹣﹣﹣﹣﹣﹣﹣﹣﹣﹣﹣﹣ 还记得你对壮丽景色完全不做作地打从内心的赞叹吗? 还记得你经过思考后终于领误到某项真理时的满足感吗? 还记得你享受一种不是一再重复经历的感官享乐时的快感吗? 只有我们不再Role play,不再逃避自由,做我们真正想做的事,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

  《逃避自由》读后感(六):人民除想受到体面的统治外什么也不想要

  《逃避自由》这本书里,艾里希·弗洛姆揭露了一个基本的现象就是“越自由越孤独”,并就此展开讨论与思考。社会的进步从一个捆绑自由的体制进入到另一个捆绑自由的体制,人始终不曾拥有自我(作者提过资本主义解放了人的价值),导致我们不曾拥有生命的意义,而如果生命的意义有了疑问,如果与他人的关系不再提供安全,那么“名望”便是消除疑问的一种方式,还有金钱。

  而社会总有一小部分人在这个游戏规则里成功,绝大多数人只能将意义寄托在“对家庭的征服”和“民族自豪感”上,可悲的是,他们会从骨子里认为这是尊于本我做出的选择,而事实上,许多决定并非来自我们自己的意识而是来自外部建议的结果。

  外部的干扰对我们意识的把控力度到了我们不可想象的程度。外部的意识入侵让我们的社会更加趋同,这抵消了因拥有自由带来的孤独,但是加重了失去自我带来的无助感和不安全感,于是人们对于名望、金钱更加渴望,竞争中的失败者就更加投入到家庭和民族自豪感之中。

  社会统治的机制,建立在个人失去自由的基础之上。

  整本书的论述异常精彩,200页的书我用了半年时间读了三遍,它不仅帮助我了解内心痛苦的根源,也帮助我明白自我的价值,认识自我,并总结了我之前对暗藏的事物运转规律的猜测。

  最后,戈培尔在《米夏埃尔》中说:人民除想受到体面的统治外什么也不想要。

  《逃避自由》读后感(七):愿我们对自由的追逐不是叶公好龙

  quot;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

  我们很小时候,就读到过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这首诗。打那以后,我一直认为,对自由的向往是人之本能,人类对自由的向往不可阻挡,前赴后继,不断地接近成功。可是,年龄越大,发现不懂的越多,对“自由”的疑问也越来越多,就如同“爱”、“正义”、“人民”这许许多多已经被用滥了的词语一样,他们既如此显而易见,又如此含混不清。

  弗洛姆把自由看作一个心理学问题。他说,“自由是人存在的一种特征,随着人把自身作为一个独立和分离的存在物加以认识和理解的程度不同而有所变化。”新生儿从母体分离出来、孩子离开家庭过上寄宿生活、公务员辞去公职下海经商、农民打倒地主分得田地,所有这些都是分离和独立的过程,获取自由的过程,人对自由的心理体验也都不同。自由具有绝对性:当人作为一种独立于环境的存在时,“自由”就存在了,人拥有自由意志;另一方面,自由又具有相对性:自由的体验是不断变化的,视自身独立情况而不同。正因如此,卢梭会说,“人生而自由,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对于“自由”有两个层面的定义和理解。

  自由即不受束缚。这是第一个层面的定义,如同你我大多数对自由的理解一样。然而这种否定式的定义,带来的只是消极、被动、对抗式的自由,是有恨的自由。解脱束缚的欣喜可能很快被失去安全感的沮丧所掩盖,当原生关系被切断了,人如何面临不确定的未知呢?如何面对人性中至为害怕的孤独感呢?

  这种对抗束缚而来的自由,带来最常见的逃避机制:委身于权威主义,让权威给我们做主吧!在受虐的安全感和施虐的快感间震荡,获得心理平衡。所以我们看到,无数的德国人奋不顾身地奉献出他们的自由,跟随元首“为民族的自由而奋斗”去荼毒生灵;红卫兵愤怒地打断牛鬼蛇神的骨头,因为伟大领袖要求打倒走资派,而相信“真的拥有一位发自肺腑热爱人民的领袖”是多么让人踏实的事情啊!时至今日,仍不知有多少国人企盼着中国也出一个普京这样的强人,带领咱们横扫蛮夷、扬眉吐气,在爱国主义的包装下,对权力的渴求和内心的软弱无缝结合并完美隐藏了。

  另外一种更高层面的对自由的定义是:自由即自发地、充分地表达自我,以及相应自如地行动。这是个肯定式的定义,是积极的、主动的、平和的、有爱的自由,这才是真正的、灵魂意义上的自由,是自我的实现,它能给我们带来深层次的快乐,如同天真烂漫的孩子在玩耍,或者恣情涂抹的街头艺术家那样。

  但是,这种自由似乎离我们普通人好遥远哦!表达自我有那么容易吗?更勿谈实现自我了。正如弗洛姆所说:“表达我们思想的权利,只有在我们能够有自己的思想时才有意义。”深刻! 看看,人们千篇一律地忙着刷着朋友圈,纪念着霍金、李敖,即使从未认真阅读过他们一页纸的著作也无妨;大家深有同感地转发着心灵鸡汤,仿佛争先恐后地宣布,听着:我知道….我认为……其实,是这样吗?这只不过是另外一种重要的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即“机械趋同”在起作用而已:当只有“我们”没有“我”时,我的安全感会好一些,更别提自发、充分地自我表达了,表达什么好呢?

  弗洛姆用精神分析学的方法,入木三分地剖析了人在面对自由而产生的心理逃避机制,让人茅塞顿开。更加独辟蹊径的是,他从心理学的视角带领我们去研究纳粹德国这类集权主义国家人们的社会性格,告诉我们一旦乌合之众的这种弱点被国家机器主导的意识形态所控制,是多么危险。而以往我们一般被告知,纳粹德国的兴起是因为经济危机,以及邪恶的法西斯分子对人民的欺骗。而弗洛姆认为,经济、心理和意识形态是互相交互影响历史进程的,在历史的进程中,我们往往忽视社会群体心理反应的影响。如果我们用弗洛姆的方法论,研究一下天朝社会,一定会得出很多有意思的见地。

  在大力倡导自由、民主的近代、现代社会, “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却如此广泛地存在,真是莫大的讽刺。问题出在哪里?弗洛姆说,是教育。在知识爆炸的社会,灌输式教育不知不觉中产生更加重大的影响,扼杀了“自发性”,我们的愿望、思想及感觉从小就在被扭曲,早已并不是我们自己的。我们成了机器人,却自以为生活在个人自决的美丽新世界中。弗洛姆的这些思想,完全就是《娱乐至死》的前篇。

  但弗洛姆主要还只是一位心理学家,他提出“必须用计划经济取代社会的不合理性及无计划性”,来为自由和民主提供更多保障的观点,略显幼稚和理想主义,当他谈到俄国时,流露出来的担心,显示连他自己对此也不是非常确定了。但这些完全无碍于《逃避自由》被称为社会心理学的杰作。

  追求自由,看来困难重重,远非我们原来想象的那样简单。

  自由,只能是勇者的追求。

  真正自由的人,了解自己才是自己生命的唯一主宰和依靠,所以他能够忍受至大至深的孤独,他因孤独而自由; 真正自由的人,懂得生命的本质是充分地自我表达和自我实现,他的生命独一无二,他因自由而孤独。

  “最大的耻辱,莫过于我们不是我们自己,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思考、感受和说出我们自己的东西。” 很喜欢弗洛姆这句话,这值得每一位真正追求自由的人铭记。

  《逃避自由》读后感(八):所感

  “黑暗里中的呼喊并不能带来光明,孤独、恐惧及困惑依然存在。”我现在的状态似乎正是弗洛姆所描述的那样,即使这种状态依然处于萌芽阶段,即想寻找到一个和自己完全契合的人,了解自己的人,想依附于“神秘帮助者”的人格化,却总是失败。“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没有选对神秘人物,而直接在于他欲通过操纵一种神秘力量,以获得只有个人自己通过自发行动才能获得的东西。”爱与劳动是解决孤独感的方式。此前阅读的很多书籍里都会提到类似的观念,可大多缺乏逻辑体系的支撑,因而不足以让我信服,所学所用的人生道理很大程度上有自我暗示和催眠的效用在里面。而本书运用心理分析所论证的根本假设和史实有着十分令人信服的机制,直击我的灵魂深处,自我的很多怀疑与不确定都在这本书里落定。虽然它只是众多理论中的一门学说,却实能教会人以思考的批判性方法,予人安全感,清晰而深刻地认识自我。

  “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想从物质上和思想上把握它。他们想知道真理,因为在一个陌生强大的世界里,那是自我定位并寻找方向的最安全办法。”“个人最大力量的基础在于人格最大限度地整合,这也就意味着以最大限度认清自己为基础。“认识你自己”是人获得力量和幸福的根本要求之一。”说的真好。我庆幸自己尚未失去一颗好奇心,我渴求真理,因为我希望自我定位,我希望认识我自己和我所处的这个世界。可是真理到底是什么?我想只有读书才是找到真理的最有效办法,因此我读书的目的正是寻找真理,清晰而深刻地认识自己,从而让自己的心灵力量变得更加强壮。

  对如何建立一种适合所有人个性发展的社会问题的探讨,《自由主义》这本书给了一个回答。

  《逃避自由》读后感(九):人生来自由,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逃避自由》是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埃里希·弗洛姆的代表作,也是一本以精神分析心理学为切入点剖析极权主义和批判现代社会的惊世力作,与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波普尔的《开放社会及其敌人》并称为反极权主义三大经典著作。如果想要了解这位一生致力于批判现代工业社会的哲人,“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开创者,本书无疑是一个最合适的起点。

  书名“逃避自由”,本身已经令人思量。需知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的历史,一直以来都被描绘为个人为挣脱中世纪神权束缚和政治经济奴役不断奋斗的过程,是反对压迫,追求自由的过程。作为继承这一历史遗产的现代人,自由似乎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禀赋。然而,弗洛姆却说现代人是在“逃避自由”,原因何在?

  在书中,他随即对这一问题展开深入的分析。弗洛姆认为在“前现代”的社会中,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个人,人都是与自然和社会保持着紧密联系,是浑如整体的存在。宗教改革以来的个体化进程,逐渐切断了个人与外部世界的“始发纽带”,从而使其成为独自分离的个体。这一进程给了个人以物质和精神上的自由,然而却让他失去了通过始发纽带与原始共同体相连带来的归属感和安全感,使他感到日益加深的孤独和无力。于是为了克服这样的孤独感,他就产生了臣服于某个权威或高于自己的存在的冲动,通过新的纽带来重获归属感,这就是“逃避自由”,也是现代极权主义和人性异化产生的渊薮。

  读这本书,首先应当注意作者的两个身份背景,一是他出生于德国,二是他的犹太家庭背景。注意到这两点,就不会把本书仅仅看作是心理学或者精神分析的著作。实际上,这本书出版于1941年,正是纳粹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三年。弗洛姆的主要着眼点,恰好在于德国社会何以会产生纳粹的疯狂和灾难,他选择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为什么人们在获得了工业社会的最初自由之后,会变得焦虑和无所适从,继而为什么会甘心交出自己的自由,并将希特勒膜拜为至上的权威而无条件地为其效忠。

  弗洛姆试图为这一社会现象找出心理学的原因。他分析了“施虐—受虐情结”,区分了施虐欲与破坏欲之间的差别,并在第六章引出了“纳粹主义心理学”。毫无疑问,身为目睹了那场人类空前劫难的犹太人,弗洛姆是自由主义的坚定信仰者,他不仅要找出纳粹主义形成的社会病因,还试图找到通向自由社会的解决方案。这是他后来的著作《健全的社会》的直接成因。

  但毕竟,弗洛姆是一位心理学家,他的主要能力是分析和解释。他主要负责给出“是什么”(What is),而对“该如何”(How to)的问题并不那么明晰。在第七章“自由与民主”中,弗洛姆给出的大致方向是要让人摆脱无所适从的“消极自由”状态,取而代之,是发展一种“积极自由”。而所谓的“积极自由”是一个人在健全完整人格下的自发活动,也就是说,要以自发的活动填充到自由的空隙当中。

  在当下的中国,阅读《逃避自由》会有很多启发意义。我们刚从过去的熟人社会步入陌生人社会,过去对乌托邦幻想的笃信与心灵安慰不复存在,劳动关系上的自由让人失去了安全感,这是很多底层民众怀念Mao时代的心理原因。

  另一方面,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和国家力量的提升,又依稀提示着人们归属于一个强大的权威,让身处精神与身份孤独的人们在一种从属关系中找到安全感。

  只要你不是闭目塞听,你就随时可以在身边,在互联网上听到和看到那样一种狂热。它们盲目、热切并且跃跃欲试,似乎在等待一个强人的出现,等待那个人振臂一呼他们就会献出他们的本来就不多的自由、权利甚至是偾张的血液。

  乌托邦从来没有真正实现过,但人们先是狂热,而后又背弃。

  自由,也是这样。

  《逃避自由》读后感(十):逃避自由,宗教心理医生权威主义趁虚而入

  挺喜欢弗洛姆,看到书的名称感兴趣是因为听说波兰在推翻共产党后,一部分人要求回到社会主义,要求集体主义大锅饭,对于资产阶级自由竞争的压力不能适应。那么逃避自由就是取得民主自由的人类不适应孤独,希望集体作战。看看现在大量的广场舞,集体跑步,仿佛看到一些孤独的人群在逃避自由。

  佛罗姆从人们从黑暗的中世纪到文艺复兴走向自由,但是由于一部分人不适应采取逃避机制:书中所述的是权威主义--施虐和被虐;破坏欲---毁掉他人以免世界威胁自己;机械认同---失去自我,使自己变成机器人。到二战纳粹主义等于是权威主义抬头,下层人民和下层中产阶级为利益狂热崇拜纳粹,最终还是要回到黑暗。人类在追求平等自由民主的路上时而前进,时而倒退,社会不会让人民为了害怕饥饿臣服他人或者失去尊严,可能人类会更加自由,不会出现那么多有破坏欲的权威主义和机器人了。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逃避自由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