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好的时光来到你身边》是一本由嘉倩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240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015-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对爱情的解读,似乎成为千百年来文学不变的话题。而无论如何解读,爱情都需要落于现实中,成为两个人的事情。只是,到底如何才能够算得上是真的爱情,爱情来临前的准备如何,当爱情走好又该如何面对。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详细的解读。而通过阅读别人的故事,或许能够更加切实地懂得自己爱情的现实。所以,嘉倩的这本《在最好的时光来到你身边》就无疑就是这样的力作。它将通过故事的形式展示给读者爱情背后的点点滴滴,有时候看似毫无逻辑,却正是爱情的真谛所在。
42个温暖的爱情故事,都来源于作者亲自采访的结果。既然来自现实,那就有着更多温暖的因子,既然来源于现实,那就注定能够让读者从中阅读到属于自己的影子,或多或少,或隐或现。在这些爱情故事中,有对于爱情的准备,从中能够看到故事中的主人公因为什么而错失了爱情;在这些故事中,又有着对于失恋的告慰,让我们能够清楚看到,失恋乃是人生常态;在这些故事中,也有着对于爱情沦为茶余饭后的柴米油盐之后的无奈。凡此种种,都能够体会到,作者其实在和读者建立一种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作者试图让读者懂得故事背后的真相,也能够明白爱情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爱情要来,就让它来,我们无须苛求;爱情要走,就让它走,我们无须留恋。毕竟,命中有时终须有,命中无时莫强求。这或许正是作者对于爱情的态度。有鉴于此,作者以为,对于每个人来说,透过别人的爱情故事,每个人都应该若有所思,都应该能够从别人的爱情故事里读懂其中的点滴经验。很多时候,爱情来了,我们没有抓住,这就是宿命;很多时候,爱情来了,也就成为我们一生的守护,这也是宿命。在这样的宿命的轮回中,我们参透了爱情的真容,懂得了爱情对于你我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部分,但却不是全部。
正如张爱玲所说,“不早一步,不晚一步,正好赶上”。这或许就是最为完美的爱情,只是凡俗中的人们往往不会懂得这样的真理。他们或者有“得陇望蜀”的贪得无厌,或者有着郁郁不得志的寡欢,却往往就在这样的纠结过程中让爱情从指间溜走了,这才是最为可惜的事情。当然,作者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那就是,恋爱也好,失恋也罢,我们都需要坚强的理由,唯有如此,才能够证明爱情曾经来过。(王传言)
《在最好的时光来到你身边》读后感(二):最终,我们都会勇往直前
有次跟朋友聊亦舒。朋友说最喜欢师太书里的金句,我惊讶,总结式的吐槽,每个人自己都能发出啊。
朋友说,不一定能有师太那样直击人心。况且,普通人哪有机会遇到那么多事,结识那么多人,体会各种不同的人生呢?看看智者言论,体会人生百味,设想自己人生的无数种可能,不是很好么?
遗憾的是,亦舒写的是小说,虽然艺术来源于生活,到底成品也进行了修饰。不如将生活直接甩到眼前,那样震撼。
这本《在最好的时光来到你身边》,恰巧是朋友需要的那种,真实又有总结的书。
作者嘉倩,旅居欧洲多年,从事过多项工作,是“交换梦想”采访项目发起人。这本书中写的42个故事,是嘉倩采访所得。同时,她在每个故事后,都标上注角,比如,“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只要一个默契的眼神,便是爱情最温暖的时刻”,“从前爱过的人,会留下一些礼物给你”,“有的爱情,其实只是习惯想念一个人而已”。
目下,心灵鸡汤类书籍层出不穷,每一本都会有无数这样的金句涌现,读多了,肯定要担心消化不良。不过这本书并不算鸡汤类故事,用嘉倩的话说,这是一本关于爱情的书,因为“与其探讨人生,不如从形而下书写爱情。采访许多人真实的爱情故事,试图从中寻找某些真理,或者普遍规律”。
她希望读者在这本书的文字中,寻求可能的爱情真相。
那自然能帮助到很多人。
书分五辑,第一辑,相信一切自会有安排。六个故事,有be,有he,综旨是,万事皆有其秩序,不要强求。
第二辑,我们都曾在深夜哭泣,有点悲伤的不能在一起的几个爱情故事。但仔细想想,其实并不悲伤,因为生活总是要继续的,活着,人生就会遇到好事。更何况,上帝关上一道门,便会打开一道窗,即使没有跟那个人在一起,但得到了事业,得到了成长,也算不虚。
第三辑,从前爱过的人,会留下一些礼物给你。第四辑,慢慢来,时间会抚平一切。第五辑,发生在路上的,就让它留在路上……有关失恋,有关分手,有关失去。每一辑的标题,都充满了睿智和哲思,甚至每一个故事最后的注角,也都平和淡然。嘉倩说,这是她失恋时候写下的文字,她看那些或美或丑或悲或辛的爱情故事,用自己的文字记下来,然后,继续move on。
因为用她的话来说,最终,绝大多数的我们都会挺过失恋的人生关卡,勇往直前。
事实上,嘉倩也在写完这本书后,真正的move on了。她又收获了一段爱情,一段看起来就能天长地久的爱情。
诚然,看过嘉倩写“我和车先生”,我的确更推崇树的爱情理念,爱是两个独立个体之间的事,不应该存什么牺牲、放弃。如果一个人愿意在一段爱情中放弃自我,那也只是ta自己的选择,与爱情无关,甚至与爱情的对象无关。
可是,看到嘉倩看似平和,其实饱含浓情地书写她与车先生的故事,谁又会不感动,不努力放下过去,追求未来呢?
《在最好的时光来到你身边》读后感(三):爱情并不是让人失去自我——《在最好的时光来到你身边》
《在最好的时光来到你身边》看到这书名,便让我想到席慕容《一棵开花的树》的那首诗,想到其中那句“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好似都有一种盼望,一种幻想。
对爱情,世人皆抱美好憧憬,但是伤过以后的痛彻心扉怕是只有经历的人才能深切体会。
本书的自序里作者说她是在失恋的无助迷茫状态下写的此书,希望“当我将爱情中的真理一一分析,最终书写后记的时候,已然move on。”
大多失恋的人是痛苦的,对逝去爱情的不舍,是歇斯底里的悲伤,可是在这本正处失恋的人写的书中,却似乎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本书讲述了作者游历世界,与那些陌生或熟悉的朋友见面、交谈、生活,采访他们而写出的他们的爱情故事。作者确实是个特别的人,也由此觉得文字的奇妙,因为记录,你可以走进别人的生活,看到自己也许一生都无法体会的新奇。
虽然大多的故事都以分手告终,但是留给读者的好似不是遗憾,更多的是一种对生活的探寻,对自我的认知。爱情也许是时间上最奇妙的东西,它没有规则可循,没有捷径可走,不同的人碰撞在一起就会发生完全不同的故事,你看似不可接受的也许却正是他人追寻的,你看似珍惜的也许却是他人难以忍受的。
两个人在一起是因为什么,是缘分,这是个比较空泛的词,却好像有着无法规避的意义。总之,爱情发生了,任谁都躲闪不及。有的人认为爱了就要永远在一起,殊不知,人是会改变的,因为那时候你是你他是他,所以你们相遇想吸引,而当某一天两个人已经不在一个频率,那要如何继续。长辈的爱情里也许多的是隐忍,在年轻人看来无法理解的隐忍也许也是我们现在还不太懂得的另一种爱。这本书里通过不同人的故事,却让我们看到一个共同的东西,即使追求不同,性格不同,可是爱,不就是要两个人在一起舒服,自然,放松,不就因为有你世界更美好,因为有你我才更特别,因为有你,我们都将变的更好?开咖啡馆的夫妻,北漂的夫妻,继续飞翔之梦的空姐,不管在一起,还是暂时单身,他们活得都精彩,他们的心中自有一朵静静盛开的爱情之花。
很多人的爱情都不会一帆风顺,一生中总会经历那么几个不同的人,可是走到最后的即使一开始不是最爱,最后也会变成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失恋的作者,虽然也痛苦,但是她没有失去爱的勇气,没有失去寻找快乐和自我价值的勇气,她努力活着,追寻着梦想,因为爱情虽美妙,却不是人生的全部。她用自己经历的故事让读者跟她一起成长,成长为那个更好的自己,值得拥有更好爱情的自己。
《在最好的时光来到你身边》读后感(四):那些有故事的人
很早的时候就在豆瓣上关注嘉倩,年纪轻轻的一个女孩辞去了稳定的工作,走遍世界各地,去倾听别人的梦想,并发起了“交换梦想”的活动。而嘉倩也一直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坚持写作,坚持做自己,去接触不同的人,体验不同的人生,很佩服她义无反顾的勇气。
《在最好的时光来到你身边》是嘉倩最新的作品集,主题便是“爱情”,42个爱情故事来自不同的人的讲述。每个人对爱情的定义都不同,对不同的爱情存在方式的看法不同,从中我们也许会读到曾经自己初恋时的青涩,热恋时的模样,失恋时的绝望。其中,很多文章谈到了“异地恋”,多数人都被时间和距离打败,曾经认为可以白头到老的爱人最终成为了路人,以为失去了她,爱情没了,生活也就过不下去了,可是后来转个弯,还是能遇到对的人,开始一段新的恋情,正应了王菲的那首《红豆》中的歌词“相聚离开都有时候,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现实社会中关于爱情对立的观点,各有道理,无法辩驳,如一般家长都希望孩子稳定做公务员,然后也找个公务员结婚生子,在一个小城市平凡过一生,也有年轻人认为的爱情就只是爱情,与工作、地位等一切无关,爱情是只爱那一个人,寻找一种感觉,宁缺毋滥最重要,决不能为了结婚而结婚,甚至作为单身妈妈也未尝不可。作者嘉倩尽量以第三者的角度如实记录这些有故事的人的故事和言语,不去评判对错。在文章的最后,她讲述了自己与车先生的故事,故事的结局有些伤感,不过她最终在冰岛疗伤成功,开启了自己的新生活,嘉倩始终在强调,在获得爱情的时候,首先要喜欢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如果连自己都不爱的人,那别人又怎么会爱上自己呢?
说实话,相比作者嘉倩收集的这些爱情故事,我更愿意去读她曾经收集的梦想故事。人生不过百年,每一个人都是有故事的人,只是多数人都在埋头生活工作,而忽略了自己身上的闪光故事。梦想人人都有过,只是谁还在坚持?如嘉倩说的,最可怕的事莫过于“活着的时候,以为自己从来不会死;死的时候,却又觉得好像从来没有活过。”
《在最好的时光来到你身边》读后感(五):足够幸福
——读《在最好的时光来到你身边》书评 文/可月会儿
《在最好的时光来到你身边》,喜欢这书名,蕴含一种暖暖的对爱情美好的憧憬。第一次读嘉倩的作品,刚刚写书评前特意百度了一下。
嘉倩,一个中国女孩,“交换梦想”采访项目的发起人。2013年她毅然辞去英国外交部的工作,只身一人走过30多个大城市和小县城,和600多个陌生网友见面,并和每位网友生活1~3天,用视频和文字记录他们的故事。对于嘉倩,首先我想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足够幸福!
本书通过作者亲身采访的一个个真实的爱情故事,来讲诉生活中的爱情。这句话读起来好像有点矛盾,但是这着实是我内心的想法。爱情,有时美好;有时无奈;有时纠结;有时取舍。每个人在爱情中,做喜欢的自己,足够幸福!
书中的很多故事都是在讲异地恋。顾名思义两个相爱的人不在同城,相思很辛苦,聚少离多,彼此生活在不同的圈子里。起初,所有的故事都相同。彼此思念;彼此安慰;彼此互勉。然而经过时间的拷问,结局,大多的故事都相同。其中一方经不过爱却不在身边等各种现实的摧残,选择分手。而另一方因为付出很多爱,而处在失恋的状态不能自拔。失恋是痛苦的事,需要大约三个月时间才会慢慢调整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中,而且这个时间也是因人而异,少数人会在更短的时间内摆脱失恋的痛苦,大多数人甚至时间更长。当缘分散了,再怎么强留也留不住。爱情里,除了关心别人,更要关心自己的内心。做自己喜欢的样子,足够幸福!
嘉倩在书中用近三分之一的篇幅讲诉了她和车先生的爱情故事。从第一次签售的现场开始,到绿皮火车的浪漫。无论是香港还是西藏还是佳木斯,醒来第一件事,便是打开邮箱,读他写给我的昨天。那时,车先生说的去追一个女孩子,是去用生命好好喜欢,用心对待。然而这个爱情已然move on。
从外公和外婆、爸爸和妈妈、还有更多的已婚人的婚姻经历里,再轰烈的爱情终究是会平淡的。平淡到只有三个字:过日子,过日子,过日子。男人女人在同一个屋檐下,低头不见抬头见,卧室不见客厅见,彼此语言交流不多,但是一种默契由内而外。这样的状态,足够幸福!
浪漫是什么?浪漫,就是有一个人陪着你一起慢慢浪费时间,慢慢说话,慢慢吃饭,慢慢走路,慢慢看日落。喜欢这句,满满的体会到:足够幸福!
读完此书,喜欢上嘉倩,祝福这个勇敢、单纯的女孩在不久的将来,收获属于自己的爱情。
《在最好的时光来到你身边》,好书推荐!
注:如有转载经授权后方可,请豆邮联系笔者可月会儿或发邮件至kuaile-huier@163.com。
《在最好的时光来到你身边》读后感(六):那些深爱着的人们——《在最好的时光来到你身边》
文/吴情
我曾在拙文《爱与被爱,都很艰难》中写道,爱,是一种能力,有的人是天生就会爱人、爱己,有的人则需要学习并时常温习。当然,爱的能力本身并没有高下之分,只有类型之别。在我身边,有不少处于热恋中的同学,他们对我这番话深感赞同。我进一步追问才得知,他们一方面在竭力提高自己的感知力,学会“爱人”(广义上的“博爱”)。另一方面,他们时刻注意自己内心深处的怦然心动,记住每一次和恋人间的温情脉脉,要知道,恋爱的感觉转瞬即逝,下一秒或许就是个拐点。
爱情,永远是文学和生活绕不开的话题。它以其扑朔迷离和难以捉摸的特点深深吸引着无数的少男少女,伴着青春期荷尔蒙的气息。看过琼瑶爱情小说的人,大都对那份乱世之中的轰轰烈烈的爱情产生无限的向往和热烈的憧憬。似乎“爱”,从来就没有“平淡”一说,爱须是热烈奔放的,不顾一切的。连徐志摩也说,“要爱,你就热热地爱;要恨,你也热热地恨”。然而,小说毕竟是小说,读完了也就扔到一边,现实生活中,你该怎么过活还怎么过活,朝九晚五,一日三餐。但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那颗躁动不安的心,是否就停止对爱情的思考与追求了呢?
曾几何时,一个村庄里的人,男女双方家彼此看得上眼,待婚男女都无不良习惯,也就可以配对结婚,省却了“恋爱”这中间的环节,在他们看来极不稳定的一个环节。或许,你会质疑,你认为他们纯粹是为着金钱目的或繁衍后代而步入婚姻,但你无法确定,他们在以后的相处中不会产生爱情。也即,你理想中的“爱情——婚姻”模式似乎并不是每个人的选择,你不能说为着其他目的步入婚姻是不正当的。这样,也就逐步蜕化为“(爱情)(其他)(婚姻)”三元素之间的某种组合关系。不一定非要因为爱情而结婚,也即爱情并不一定是婚姻的必要条件(还可以因为物质要素)。然而,在社会流动性飞速加快的今天,在各种外在因素的作用下,“爱情”似乎变得更加脆弱。人们一方面保持对一份真爱(彼此深爱)的向往,另一方面却早已习惯了抛弃与被抛弃的现实状况。
读完《在最好的时光来到你身边》,我开始重新思索,“爱情”究竟是什么。当然,我非社会学家,也没有要给这个词下定义的野心或欲望,但我也想分享一下个人的看法。所谓“爱情”,不是所谓纯科学家所说的人体“多巴胺”、“肾上腺素”的分泌,而更应该侧重于心理感受,是面对一个人时,整个人为之心动、不安,或者是放松的感觉。“爱情”,近乎一种信仰,是一种对彼此深挚的迷恋,像“毒药”,让你上瘾。它近似于佛教所说的“缘”,它不可分析,也不可道说。真正能说清为什么爱上一个人,不一定是真爱,或者是占有欲,或者是安全感,或者是其他。爱上一个人,你说不清原因,你选择跟从感觉,而让理智暂时性屈服。
这本书带给我很多关于“爱情”的零碎感想。不成系统,权且作为个人心得。我认为,没有体会过爱上一个人的人生,无疑是有缺憾的。没有在深夜中哭泣过的人,也似乎不足以谈论爱情。爱情有时候像晴天朗日,有时候像狂风暴雨,有时候是可口的巧克力,有时候是尖锐伤人的匕首。你曾经爱过的人,你无须憎恨,也不必假装忘记,更不要执着不放,他(或她)给你的精神财富,将一路伴你前行,你可以时时收藏,作为你完满人生(尽管不一定完美)的一部分。无论你身处热恋中,或者还在期待来一场热恋,都请相信,你和你的他(她),将会在最好的时光,遇见彼此。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