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我的一生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5-29 20:1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我的一生读后感10篇

  《我的一生》是一本由[意] 贾科莫·卡萨诺瓦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元,页数:61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一生》读后感(一):每个男人心中都有一个卡萨诺瓦

  文、北京青年报

  青年茨威格初读《我的一生》时是这样评价卡萨诺瓦的:“由于不受羁绊,没有固定目标,不必瞻前顾后,因而(卡萨诺瓦)可以特立独行,其步调不必与凡夫俗子保持一致。凡夫俗子身负道德包袱,带有伦理目标,要受到社会责任束缚。”的确,很难对卡萨诺瓦的行为进行任何道德归类,因为在他那里本来就不存在世俗的道德观念,对于卡萨诺瓦来说,既然快乐生命中最切近人生本质的目标,那么,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得到它,不过是手段不同而已,卡萨诺瓦只是把人生当作了追求快乐的源泉

  自18世纪以降,卡萨诺瓦即是欧洲最负盛名的荡子,他是出色间谍,是纵横捭阖外交家,又是放荡不羁情人,是精力过剩的冒险家。《我的一生》是卡萨诺瓦的自传,这个欧洲著名的荡子喜欢一边寻欢作乐,一边将自己猎艳的过程绘声绘色记录下来——卡萨诺瓦人生中最后的角色是冯·瓦尔茨坦伯爵的图书管理员,一方面因为年纪大了,他已经没有精力再去寻欢作乐;另一方面,他可以回顾往事,以慰寂寥,于是,身为图书管理员的卡萨诺瓦开始沉下心来,认真整理他的自传。因为他的经历过于丰富,当然也因为他的情人为数众多,这么十几年坚持写下来,他居然写下了洋洋十几卷、长达数百万言的自传文字。卡萨诺瓦是真小人,不是伪君子,而他的自传也写得旁若无人无所顾忌,举凡宫廷轶事,市井风貌,诸如舞会剧院咖啡馆城堡旅店赌场、妓院、修道院等18世纪的日常生活场景,都在他的笔下得到展现。更让卡萨诺瓦津津乐道的是他本人的风流韵事,他本来想以自己平生的经历自娱,却一不小心成为欧洲最受欢迎传记作家,他一生的风流韵事从此不胫而走,成为一个时代娱乐平民大众的饭后谈资。

  卡萨诺瓦一生爱过132个女人——说卡萨诺瓦对女人有爱,或许玷污了“爱”这个神圣字眼,说卡萨诺瓦喜欢拈花惹草、处处留情,应该更符合卡萨诺瓦的本性。尽管他的自传中的确包含着不少谎言成分,但我们依然能够从这个真小人的文字中看到一个男人真实一面:这个男人不遗余力地抓住每一个瞬间来享受,是一个快乐至上的享乐主义者;这个男人有着轻逸而潇洒的哲思,能够有效地摆脱自身的各种负担;这个男人希望尝试不同的生活,并时时走在路上,永远也不要停下来……卡萨诺瓦的唯快乐至上的原则可能会让很多人感到不适,而直接把他视作渣男的也大有人在,但他显然并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他,他依然像一只蝴蝶一般流连花丛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卡萨诺瓦的生命中有一种平常人不能承受之轻,他把猎艳当作一生追求事业,尽管他晚境凄凉贫病交加,但他似乎从不后悔。卡萨诺瓦受人追捧透露出一个隐秘事实,那就是每个男人心中都有一个卡萨诺瓦,每个女人心中都憧憬过一个卡萨诺瓦,卡萨诺瓦的自传之所以200多年来一直盛行不衰,正是因为他圆了世上很多男人的美梦

  作为一部荡子的自传,《我的一生》除了供人消遣、让人娱乐之外,也并不是毫无价值的。卡萨诺瓦对自由的追求是自觉的,在《我的一生》序言中,他首先申明:“人是自由的,但是当人不相信自由时,他就不再是自由的了。”卡萨诺瓦的自传让我们窥探到生命的另一面,并在一定程度启发了我们对于自由这两个字的理解。对于阅读,王尔德这样认为:“从来没有一本所谓道德与不道德的书,只有写得好与写得不好的书。”我个人觉得,如果抛开所谓的“道德不道德,去看《我的一生》,它无疑属于写的好的书系列

  《我的一生》读后感(二):你可能不喜欢他,但你一定爱他

不,这绝对无法概括他的一生。

  这是一本“糙读”或“精读”都能有所享受的书。归功于译者精妙翻译和编者妥帖的排版,让整本书能入目到心。实属难得。

  最大的功臣自然是卡萨诺瓦本人。

  一

  它(或者说他?)就像是一块甜到发腻、被人敬而远之的老款芝士蛋糕生吞活剥的都是壮士。配上一杯略烫口的白开,慢饮,勾引的甜才会缓缓沁入心脾,不肯散。

  二

  这本书到的时候恰逢地狱截稿日,每天坐在电脑面前憋稿子逃避工作兴趣缺缺翻了几页,却被引得撒不开手。花了将近两个星期时间跟稿子斗智斗勇,这样才见缝插针地看完了《我的一生》。我有做笔记习惯,可这本书却自成系统般,附注什么都不合适。于是决定用贴签儿把我觉得有意思地方姑且贴一下。

  然后就有了上头的这张照片

  红色是卡萨诺瓦本人对爱情感受,对卡萨诺瓦来说,估计得先带个“当时的”来修饰(笑);绿色是他费了点笔墨去描绘过的人间极乐;橙色则是他与情爱无关、却又相当有意思的一众经历(为避免剧透就不再赘言,能肯定的是每次经历都十分之精彩,笔力之强堪比电影镜头了hhh)。

  所以你看,那些说卡萨诺瓦可做时代剪影的人都真的有其道理

  他并非徒有其表,或浪得虚名。他自有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与千丝万缕感情线相互交织,才理所应当地勾勒出这个在十八世纪的欧洲处处留情的“人性自走炮”瑰丽壮阔的人生轨迹(笑)。

  三

他会拉丁语、希腊语、法语、希伯来语、西班牙语和英语,也通晓化学医学历史哲学文学,会跳舞、击剑、骑马、玩纸牌。比得上任何一个高贵骑士,也斗得过地痞流氓。他近乎是个学者,近乎是个哲学家,还近乎是个骑士。

  书封上是这么介绍他的,虽然大家最感兴趣,或者说热议最多的还是他浪荡放棒的感情经历

  我曾经挑了一两个绯红故事的选段读给同事听,那个刚跟苦追她几个月的男朋友确认关系妹子始终不肯轻易相信卡萨诺瓦说的事真的发生过。

  “是不是他臆想出来的啊,这些姑娘。”妹子这样问我。

  正常。活在现下很自然会让人无法认同接受、或者是想象这样混乱私人生活以及两性关系。但不妨碍(或许是相当一部分人?)对这种人生体验的羡慕。读完全实话说我也很羡慕卡萨诺瓦。倒不是对他荒谬恋人数量,而是他充满热情生活态度

  温香软玉之福,诗词歌赋之美,苦寒牢狱之祸,生死对决之险, 卡萨诺瓦对每一次心动全力以赴,每一次柳暗花明,每一次力挽狂澜,不知为何都让我看到一种对生活的热情与爱。他于人间行走,恣意风流,喜怒皆不瞒人,也基本将对方看得通透。写一笔好文章,捧一颗玲珑心。偶尔的偶尔,爱情让他易妒如凡人,他也自甘沦落,只为求个两厢情愿,快乐成仙。这样一个人,至于到最后他以老迈之躯于国家流浪,他自觉衰弱,我却不甘甚至为他惋惜。这是一种对“红颜已逝”般美的凋零的惋惜。仿佛如果他能闪耀得再久一些,十八世纪的光芒也会更加耀眼一般。

  但他又为十八世纪的光芒究竟做了什么呢?

  这个答案,每一位读到这本书、有幸结识了卡萨诺瓦的读者,想必都自有解答吧(笑)。

  《我的一生》读后感(三):《我的一生》:美啊美啊威尼斯

  文、 何 岸

卡萨诺瓦的传奇一生,第二次走进我的人生。

  上一次还是13年前的传记电影,当时的希斯·莱杰正是好莱坞如日中天的新星,《断背山》还没有杀青,他还没有因为一个著名的同性恋角色而登上事业顶峰距离蝙蝠侠:黑暗骑士》中的经典小丑”还有3年时间。谁会想到这个活色生香的角色扮演者会在3年后因服药而死,生命定格在永远的29岁。

  好莱坞选择希斯·莱杰扮演意大利乃至欧洲史上最知名的大众情人,对于一个青年演员是莫大的肯定,回溯好莱坞历史,称得上大众情人的或许只有加里·格兰特,詹姆斯·迪恩等寥寥数位。

  这一次,不是因为好莱坞,而是卡萨诺瓦本人。透过一个人的文字去看他自己的一生,虽然卡萨诺瓦的人生充满了看点,用时下最烂俗的标题党,书名只要把《我的一生》这样四平八稳的字眼改成“我和116个女人的情史”就足以吸引眼球,但传记绝不仅仅限于此。

  如果说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十二世纪的中国一幅流动的浮世绘,当时都城汴京满眼繁荣见证,那么卡萨诺瓦的《我的一生》完全是威尼斯版的《清明上河图》,从宫廷到社交场,从沙龙到剧院,从赌场到监狱,从城堡到修道院,从边塞军营……卡萨诺瓦用他的一支笔描绘下了18世纪上半夜一个流动的威尼斯浮世绘。他所生活过的多维度的历史空间,成为我们读者重回这个绚烂的社会画面背景

  茨威格如此形容:“这个狡猾的赌徒一下子胜过自但丁和薄伽丘以来所有的意大利作家。”其实何止于此?

  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罗马,博物馆美术馆林立于世,历代名家画作更是如繁星般璀璨,但是论生动和真实,又有谁能比得过这位唐璜一般的欧洲情人的自传?作为一位18世纪欧洲全景画的作者,卡萨诺瓦就值得流芳百世

  虽然海涅说:“我不愿意向我的爱人推荐这部回忆录,但愿意向我的朋友推荐。这部书中散发着一股淫荡的意大利情欲气味。”海涅道出了每一个读者的心声

  美啊美啊意大利,悠悠波浪威尼斯。

  如果不能重回18世纪的威尼斯,不如翻看卡萨诺瓦《我的一生》。

  《我的一生》读后感(四):这或许是史上最“浪漫”的传记

  当我收到这本书的时候,被惊呆了,想过有很长,但没想过有这么长,足足有五十万字,超级厚的一本。我看过的传记文学大抵都很乏味晦涩完整看完的很少,但是这一本卡萨诺瓦《我的一生》出乎意料全部看完。

  相比于大多数传记文学讲主人翁励志的一生,或者丰功伟绩的传奇,这本书就显得稍微有点怪异,说是传记,不如说是情史。所谓的情史也不是单纯的一生只爱一个人的痴情,而是真正的男欢女爱。

  百度百科对于卡萨诺瓦的介绍是古意大利的军人、教士、冒险家和魔术师。但其实这些头衔定义为卡萨诺瓦所做过的工作更适合,贴切点来说,他更像是浪子,喜欢寻欢作乐那种。

  据记载,在卡萨诺瓦的一生中,她和132位女性发生过恋情绝大部分也发生过关系。他是一个“享受生活的、强壮的威尼斯人异常狡狯,周游列国,与许多杰出人物交往,与女人们接触更为亲密”。一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很容易将他与西门庆划上等号,但事实上卡萨诺瓦更具有个人魅力,更像是“行走的荷尔蒙”,最后交欢的结果更多是两情相悦,但这类情感也维持不长久

  卡萨诺瓦这种能瞬间沉迷爱河又能迅速结束情感的“技能”,也被后人称作卡“萨诺瓦综合征”。“卡萨诺瓦综合征” 指的是男性持续不断地寻求来自性伴侣/情感伴侣的注意和爱。更多表现为恋情开始时进展的太快,恋情结束同样也比想象中快,用easy come easy go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一旦接受了这类男性的追求,他们的热情就会迅速减退。这或许能解释世界上为什么会有渣男!

  在读这本传记的时候,每次读完一章就感觉打开了新世界,刷新了三观。有的关系可以说开始的毫无头绪,但这也显得卡萨诺瓦的魅力更为传奇。

  抛开卡萨诺瓦的情史来看,他的一生也是有一些造诣的,周游列国,自由出入上流社会,与伏尔泰这类杰出人物交往,周旋于贵族之间,出版过著作……这些经历都是无人能及的。当然,他也贫穷过,进过监狱,好像每一个伟大人生死都有一些极具毁灭性的因素,这点在卡萨诺瓦身上尤其突出

  卡萨诺瓦在传记自述中说:“首先我要向我的读者声明:我对自己在生命进程中所做的善事与恶事负责,这种自我负责的信念坚如磐石……在坦言而任性气氛中,我卸下伪装,暴露出原形,任凭世人评判。“他对人生的坦诚似乎让人惊讶但也在情理之中,这或许也是晚年落魄之后对命运的妥协。海涅也评价这本传记,说:”这本书中散发着一股淫荡的意大利情欲气味……这本书没有一行与我的情感相契合,但读起来没有一行不使我感到快乐。“这句话也许在侧面证明主人公的经历是多数男人梦寐以求的,但整本书我读下来感受到浪漫大于淫秽。

  如果你想了解十八世纪的欧洲,这本书会是一个很好的资料。如果你想了解“渣男”的内心,这本书也会是很好的体验。卡萨诺瓦在晚年写下自己的“浪漫”一生,对于后世来说,也是一种宝贵

  《我的一生》读后感(五):这可能是最易读最好玩的传记了

  周五拿到这本书的时候觉得:这本传记书怎么这么厚??

  周六看完的时候觉得:没了吗?还有吗?

  这本传记的易读性超出我的预料,于是我又意犹未尽的去找有关他的电影和剧,在第二天还要和朋友去看《老师,我可不可以喜欢你》的情况下看到凌晨三点。

  嗯,就贼好看

  《重庆森林》里何志武说:“在1994年的5月1号,有一个女人跟我讲了一声‘生日快乐’,因为这一句话,我会一直记住这个女人。如果记忆是一个罐头的话,我希望这一罐罐头不会过期;如果一定要加一个日子的话,我希望它是‘一万年’”。

  《大话西游》里周星驰的经典台词是“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那么卡萨诺瓦的版本可能就是:“我的记忆是一个石板,刻上就一辈子也不会忘记。我会一直记住贝蒂娜、露茜、南奈特、玛童、安吉拉、卢克雷齐娅、安吉莉卡、塞西莉亚、玛丽娜、贝利诺、F.夫人、奥莫菲、C.C.小姐、M.M.、德拉默、埃斯黛、提丽莎、科蒂切丽、玛琳娜、唐·莱奥妮达……如果一定要给每一段爱情设上一个期限,我觉得它可能就是七八页吧”。

  第222页:“我立即向她发誓我会永远爱她”说给托尼娜。

  第228页:“我想给你更多的爱”说给巴巴里娜。

  哦,好吧。

  在卡萨诺瓦的一生中和他产生恋情的女性一说有132位,不过单单德国作家赫尔曼·凯斯顿统计出有名有姓的就有116个,所以真实数量肯定远超于此。

  卡萨诺瓦的一生是传奇,他精通拉丁语、希腊语、法语、希伯来语、西班牙语和英语,他是医生、律师、小提琴家、诗人、骑士、音乐家、间谍、学者、商人。他从威尼斯到英国,从荷兰到比利时,从德国到俄罗斯,从波西利普到托莱多,从日内瓦到俄罗斯草原,行踪遍布整个欧洲。他出入贵族宴会和皇家宫廷也在赌场一掷千金,挥金如土。他一度一贫如洗,后来又当上了法国国家彩票的第一经理。他曾和伏尔泰共谈诗歌,也邂逅歌剧剧本作家达·蓬特,翻译了《伊利昂纪》,撰写了《波兰动乱史》。他受到教皇克雷芒十三世、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一世、叶卡捷琳娜女皇和国王帕尼亚托夫斯基的接见,也是那个年代威尼斯臭名昭著的铅皮监狱越狱成功的第一人。他曾经被授予金马刺奖章获得骑士称号,又曾被华沙、法国、威尼斯等国驱逐。他的一生比任何小说人物都要丰富,恐怕再出色的作家都无法想象出如此传奇的人生经历。

  由于他的自传中三分之一的篇幅都在介绍他和诸位女性的恋爱史,导致很多人提到卡萨诺瓦就把他和渣男,好色之徒画等号,认为他玩弄女性还自鸣得意。但实际上卡萨诺瓦并不如此,比起沉沦的西门庆,他更像是追求浪漫主义的唐·璜。茨威格评价他是一个热情激荡的享乐者,是一个典型的瞬间沉醉者,他陷入爱河的速度和爱意冷却的速度一样快。卡萨诺瓦极端真诚和热情,他曾说过“感官的快乐是我毕生的主要追求,对于我来说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了。因我是为另一性别而生的,于是我不断地去爱那个性别,并致力于赢得她的爱”。他直白的向女性求爱,但也听从她们的选择,这就是他和登徒子的区别。他愿意倾听她们的想法,尊重她们的意愿,这在十八世纪是少有又珍贵的绅士举动。查尔兹说“对于保护情人的社会身份和地位,他是非常谨小慎微的”,他希望双方在恋情中都是快乐的,他也的确做到了,他与每位女性的恋情都是好聚好散,从未有过狗血的撕X大戏。

  他要做就做爱情的火焰,而不是扑火的飞蛾。就像赫利俄斯驾着太阳神车飞越大海,每个人都对光芒充满向往。卡萨诺瓦拥有俊美的外表和健硕的身材,体贴的性格和幽默的谈吐,他能够成为各位修女、贵妇、女爵、名媛淑女、演员等等身份的女性的心动男生(。)也不足为奇。茨威格描述卡萨诺瓦的博爱十分准确:“他的微笑不是给某一个女人的,而是给所有的女人,给女人这一生物”,卡萨诺瓦对女性的无差别吸引可能就是十八世纪欧洲大陆男人的噩梦。

  这个浪遍整个欧洲大陆的男人的自传也被搬上荧幕。电影版的卡萨诺瓦是由曾出演断背山的Heath Ledger饰演,“小玫瑰”Natalie Dormer也因为饰演其中维多利亚一角声名鹊起。

  C版青年卡萨诺瓦的扮演者是第十任神秘博士David Tennant,老年卡萨诺瓦的扮演者则是获得八次奥斯卡提名的Peter O'Toole,我在看的时候总觉得女主长得很眼熟但又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一查才发现是Rose Byrne,最近上映的彼得兔电影女主贝伊的扮演者……这部剧在豆瓣评分8.4,经常出现在英剧推荐榜单上,不仅剧情一流,DTT的颜更是好看到能多吃两碗饭。

  茨威格把他和列夫·托尔斯泰、司汤达并列,写进《三作家》中。“尽管有众多的作家和思想家,但世界上却再也没有创作出比他的生平更为浪漫的长篇小说,也再没有塑造出比他的形象更为惊险奇妙的人物”。海涅在评价卡萨诺瓦的《我的一生》自传时求生欲很强:“我不愿意向我的爱人推荐这本回忆录,但愿意向我的朋友推荐……这本书没有一行与我的情感相契合,但读起来却没有一行不使我感到快乐。”

  他的自传有着极高的认识价值,他的记录包含景观、事物、建筑、文化等,向今天的读者展示了18世纪欧洲社会的一个全景式概貌。这位永不停歇的游历者并没有在他的自传中写出他老年的生活窘况,或许他是想把自己通过文字永远的保留在他足以与他爱过的女人们相配的时期。

  这位享誉欧洲的情圣,他的人生为十八世纪的浮华覆上玫瑰色的光彩。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我的一生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