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长尾理论》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5-27 20:4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长尾理论》读后感10篇

  《长尾理论》是一本由[美]克里斯·安德森著作,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33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长尾理论》读后感(一):长尾的思想应用

  -思想

  1、绝大多数电影都不是热门,没进过10佳榜,但是它们之中也有许多赢得了全世界数百万人的认可。只不过因为不是最大热门,它们才被忽视了;产品种类的长尾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长,我们可以有效开发它;我们所认定的流行品味实际上只是供需失衡的产物,而供需失衡就是市场对无效分配的一种反应

  2、当利基内容被纳入我们的能力范围之时,非商业内容的市场需求开始显露无疑(传统媒体“大公关”的式微,因为大公关越来越难以打动特定消费群体,他们的需求逐渐回归本质。)

  3、随着用户驱动网络的崛起,值得信赖的个人多了、值得信赖的机构少了。

  -应用

  1、一开店要少做多听,弄清楚谁在影响长尾消费者,然后把精力集中到那里。(识别“关键消费者);

  2、一个产品经理回复要比一个做客户支持的人回复效果好,因为这首先意味负责制造的人在倾听用户评论并且给予认真考虑;以上体现思路

  (1)开放关键消费者参与(微软的第九频道、TCHO巧克力购买者查看自己巧克力流通过程

  (2)公关对应的转变,从对外沟通交流培养员工如何有效做好自我宣传

  -未来

  长尾世界终极生产工具(有形商品+有限货架、无形商品+无限货架、再到有形商品+无限货架)

  《长尾理论》读后感(二):长尾理论,小众和大众同样重要

  随着现代互联网技术发展,大规模市场正转化成无数的利基市场。数量庞大的冷门将能与大热门抗衡。小众市场正在迎来属于它自己的春天

  仅仅只注重收益高数量少的头部没有错,但如果错过了收益低且数量庞大的尾部,那也将算不得成功

  根据幂律分布曲线,尾部会慢慢下降,但并不会下降到0,这对于整体经济来说,即使能从100人身上获益,乘以一个庞大的数量基数,也能收到与头部相同的效果。

  随着互联网及电商购物的兴起,有了筛选器的加入,长尾理论更能发挥它的作用。比起实体店里有限的货架世界和地理因素限制,电商购物发挥出了很大优势

  有了互联网,人们可以无地域限制的进行交流,知识消息不仅仅只停留在广告商宣传层面,通过互通消息,人们能知道很多没被宣传的东西,而不是被大热门牵着鼻子走。

  有了筛选器及用户画像等技术手段,人们可以自由的进行无限的选择,只选择自己想要的,而不用管它是热门还是冷门,由此,基于尾部庞大的数量,被选到的几率实在是很大。

  关键的来了,那怎让长尾法则在经济中发挥它的巨大作用呢?

  两点:1、提供所有产品。

  2、帮我找到它。

  《长尾理论》读后感(三):这种东西怎么也会有人买?看完这书你就懂了

  之前看一个访谈节目,访谈对象是一个50多岁的大叔,他有一个特殊爱好:搜集和人一样高的塑胶仿真娃娃。等等,不是你想的那猥琐用途。他给每个娃娃起了名字,和她们聊天,带她们在阳台太阳,出门钓鱼也带一个,还会和其他人说,今天就不带你们去了,你们在家乖乖的,就跟对待女儿一摸一样。每个娃娃价格不菲,几千到上万。看完就冒出题目这个问题,这种东西怎么也会有人买?他说他们还有一群娃友,没事儿还会带着娃娃聚会,跟家长聚会一样。真奇怪,他还不是一个人,他们是去哪儿找到彼此的。

  尽管不能理解,我也得承认,这种奇怪的趣味在我们生活中越来越多了,像大叔的娃娃友这样的小圈子也越来越多。但这种现象在20年前爸妈年代可不多见,那时候大家看一样的电视剧,穿差不多的流行款衣服青年们的爱好也基本都是看书和听音乐,一本琼瑶能传遍全班时代变化,这种改变每个人都能感知到,但有人对它进行了更深入研究,比如《长尾理论》这本书的作者克里斯. 安德森。

  《长尾理论》研究的就是小众市场,也叫长尾市场。这个名字从我们中学时学的幂定律曲线图而来,在产品销售曲线图上,热门的产品销量高,比如音乐网站上最热门的前100首歌曲,下载量最高,是销售图上高高翘起的头部,但随着歌曲排名下降,下载量会锐减,销量数字像一个陡坡直线下滑,在后面无限接近0,变成一条长长的尾巴。如果给全球娃娃的销售量画一张图,孩子们热爱的芭比娃娃一定在头部,大叔买的奇怪娃娃,肯定就在尾部。长尾理论研究的就是这些尾部商品形成的市场。

  克里斯的观点是,长尾市场的发展会越来越旺盛,甚至商业的未来正是小众市场。这有些难以接受,传统做生意的理论是,追逐热门,抓住爆款才能挣钱,你最好什么热门就卖什么。但克里斯不这么认为。他认为第一:全民追逐热门的现象可能是偏离人类真实需求状况的,可能是时代提供的选择有限,大家被逼才买一样的东西。第二:互联网让人类的小众需求得以被满足,得以形成真正的市场,也就是长尾市场。

  第一点的角度其实挺颠覆我的,以前我们会认为长辈们都比较无聊,他们会在卡拉OK点同样的几首革命歌曲,选衣服也都是基本款。而年轻人个性多了,追求“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好像这种差别就是天然存在的,没有思考过它的来由,好像就是基因突变一样。但短短几十年基因肯定没法儿变这么块,变最大的只有社会经济状况,以前是产能不足,买电视机还要排队,现在是产能过剩,垃圾场都能找到不少电视机。

  过去热门的东西好卖,并不能反映人类真实的需求,可能是时代提供的选择有限,大家被逼的。比如当年中国电视台一年就放几部电视剧,还都挺无聊,突然出来一部《射雕英雄传》,一下子就万人空巷了,好像所有人都有武侠情怀。但如果这部片子放到现在,哪怕还是当年那帮人,就可能不会选择了。事实上射雕英雄传重拍了很多遍,所有的新版都收视普通。人类的需求可能天生就是分散的,我们有和别人一样的需求,也有很多不一样的需求,那些个性的独特的需求也需要被满足,这就是未来市场的潜力

  第二点说的是互联网让人类的长尾需求真正形成了市场。这也是书里的重点想想容易理解,光有需求是不够的,我也想飞到月球看看,但月球旅游显然还没有形成一个市场。这里面需要满足条件,首先有一个完整的产品;接着要有足够的消费者能接触到这个产品并产生购买。满足形成市场的条件,需要一个推动力量:消费者接触产品的成本大幅降低。技术和互联网发展就促成了这个成本的降低,分别是:

  1、生产成本降低。这在音乐、电影、电子图书和信息内容这类数字娱乐产品上最明显,主要原因电脑手机普及人人都能生产这样的数字产品了。以前生产者就是生产者,消费者就是消费者,大家都相安无事。但是拿到了生产工具的消费者们,闲不住了。我们可以自己轻松拍摄剪辑短片,拍照片,作词作曲制作音乐。除了数字产品之外,随着经济发展,实体商品的生产也一样更方便了,这一点,中国人最好理解了,世界加工厂,顶级大工厂和小作坊并存,没有什么是我们做不出来的,实体产品成本比纯数字产品要高,但也并没有以前那样遥不可及

  2、销售成本降低。互联网提供了很多路径让你的产品找到客户,比如万能的淘宝。克里斯提出了一个“集合器”的概念,就是把各种产品集合起来卖,让消费者方便找到。也就是,成行成市,东西扎堆卖,大家生意都会好。淘宝就是一个商品集合器,你上淘宝这一个网站,申请一个账号,就可以开始卖你的产品,以前可能你得走街串巷,还碰不到几个人。如果你的产品小众,找到客户的可能性就更小了,但现在理论上,你在淘宝点击发布后,面对的就是整个淘宝的用户,大概8亿吧,8亿里面找到客户,可能性就大多了。互联网把过去散落各地的许多小市场,聚合成一个大市场,卖家买家都得到了方便和收益。

  3、搜索成本降低。什么叫搜索成本?前面说了,在淘宝上卖东西,理论上你面对的消费者是8亿,可是我们都知道,实际不会有这么多人看到你的商品。是什么拦住了他们,就是搜索成本。人们要找到产品所需要付出的东西,就是他的搜索成本,比如时间、精力。比起满世界打广告的主流产品,小众产品的搜索成本很高,虽然它就待在网上,花一点钱就能买到,但消费者不知道上哪里找到它。必须解决这个问题,一个有活力能持续的市场才真正能够产生。这时候科技和技术又出动了。互联网的搜索引擎、算法推荐口碑推荐等等都能帮到人们找到自己需要的产品。比如在淘宝上你可以用价格排序、筛选等方式,还有各种达人推荐、口碑推荐,你隔壁小王的推荐,都是可以帮到你。克里斯把这类技术和手段叫做“过滤器”。在海量的产品里,把你个人想要的哪一个,过滤出来。过滤器的发展,大大降低了消费者的搜索成本。

  总结一下,小众产品、小众需求都不是新事物,但真正能产生经济效益,是因为成本降低了,主要体现在生产成本、销售成本、搜索成本上,互联网和科技的进步功不可没。这才是长尾市场得以产生的本质。

  最后有一个畅想,怎样通过满足小众需求创造一门生意?

  有大生意。克里斯说的主要就是这种生意,方法就是两条:提供所有产品,帮助人们找到它。这就是所谓平台生意,比如淘宝阿,它提供几乎中国存在的所有产品和服务,简直想不到有啥它不卖的。抖音、快手,提供的是视频产品,人人都可以在上面发布视频。豆瓣提供的是内容产品。光提供还不行,要有一些算法和推荐机制,帮助人们找到它。淘宝的各种大数据算法,昨天搜了下关键词超超锅,今天首页就给我推荐各种锅,确实是方便了很多。

  有小生意。这部分算是我自己的畅想,个人通过满足小众需求搞一门小生意行不行?也行的。第一是创造一个有足够辨识度的产品。你本来就小众了,还面目模糊人家路过都看不清你,就更加找不到客户了。所以越是小众的产品,越是要简单清晰,一个词一句话就能解释你是干啥的,有什么用,迅速在潜在用户脑子里打下一个烙印。第二是找到专做长尾生意的平台,上架开卖。有可能的话,找到所有平台,因为多一个平台就多一个机会。第三是利用一切渠道宣传,找到在不同岛屿玩耍的你的潜在用户。现代的人被不同的趣味和习惯拆分了,人像在不同的岛屿中穿梭,不同岛上的人,是互不相通的。比如玩抖音的人,可能就不会下载快手,小众产品要找到足够客户支撑自己活下去,就需要勤奋些,在不同的渠道吆喝,找到客户的可能性也会大大提高

  以上就是《长尾理论》这本书在我脑子里留下的主要的东西了,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互联网和技术的飞速发展,终于让我们个性化的需求得到满足的机会,不要怕和别人不一样,因为本来大家就不一样。开心做自己,宽容看别人。满足自己的需求能得到快乐,满足别人的需求就能收获金钱

  《长尾理论》读后感(四):未来的商业属于小众市场

  为什么商业的未来是小众市场。我们从98%法则中窥出,新技术正将大规模市场转换成无数的小众市场,冷门商品的集合可以形成一个堪比热门商品的大市场。《长尾理论》用数据和严格的理论,推演和证明了大热门、次热门、冷门的产品是可以像三国时期的魏蜀吴一般三分天下的。

  我们追认了音乐产业里热门的兴衰,并回到了长尾初露锋芒的1897年。西尔斯罗巴克公司成立,《邮购分类目录》的诞生,彻底改变了那个时代的消费经济格局。此后以维基百科、亚马逊和谷歌为长尾经济代表的公司迅速崛起,他们充当了长尾经济中的过滤器,站在了时代的风口。并不断完善着自己内部的各种过滤器,打破了经典意义上的二八法则,长尾经济初长成。现在,一切已然改变,我们正从一个大规模市场退回到小众市场,定义市场的不再是地理位置,而是我们共同的兴趣爱好。

  曲线由热门向小众转移的同时,由于提供了丰富的多样性。并且提供了搜索、排行、评价、得分等等丰富的过滤器。消费者在有更多选择的情况下,产生了更多的消费。更长的尾巴不但把需求引向了小众市场,并且扩大了市场规模。更长的尾巴使整个曲线变得更厚。

  我们应该关注长尾,但又不应过分迷恋长尾。Mp3.com网站的失败给到了我们真贵的经验教训——如果没有热门,消费者将在大海一样琳琅满目的商品中变得手足无措商家引入热门商品,并如传统市场一样制造排行版之类的过滤器,是发展小众市场的基础,这是长尾经济天然的起跑线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席卷和高效供应链的形成,我们基础的物质需求得到了满足。热门商品逐渐在追求个性化的时代中衰落,我们形成了以兴趣为基础的平行文化,这种平行文化将扩展到工业领域,成为全球经济的中流砥柱,长尾经济得以蓬勃发展。网络并不是长尾的终极奥义,它只是将酝酿了几十年的供应链革命结合在了一起。所以现在并不是长尾的终点,只是一个起点而已。从《长尾理论》中我们可以深刻的感觉到,它不是学院派理论家的主管臆造,而是对实践的深度总结。

  《长尾理论》读后感(五):《长尾理论——为什么商业的未来是小众市场》读后感

  我是硬着头皮看完此书的。原因是这本书是第四版,这足以说明这本书的好。此书不仅是畅销书,而且作者是这一领域的权威。同时,因为长尾领域也是比较新的,很多商业类的书籍都会涉及到此书的内容,同时此书也涉及到了其他很多书中的内容。所以,我觉得此书非看不可。

  很多你认为不想看的内容,极有可能对你非常重要。这也是我对于此书的理解,我不是非常喜欢看这本书,但是书的内容会对我有用。

  看了长尾理论,我有些理解这其实是谈品种多样性的问题。当随着资源共享,人们对于需求越来越高,不再满足于商家推荐的产品,他们追求更加符合自己需要和更加个性的物品。这对于商家来说更加有挑战。但同时,这对于很多小企业来说更多的是一种机会。正如已故社会学家雷蒙-威廉斯说的话:并不存在大众,只存在把人们看作大众的方法。

  在书中,作者提到了城市长尾的问题。大城市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密集聚居的文化和经济优势完全可以弥补城市生活的成本。颇有讽刺意味的是,其中一个优势就是无奇不有的细分市场。你可以把城市想象成都市空间的长尾,就像互联网是理念空间或文化空间的长尾一样。

  书整体上来说还是通俗易懂的。但是书中还是会提到不少专用术语,我不是非常懂。不过不懂,我可以百度。

  我自从看书后才深刻的理解了出了校门要继续学习的重要性。你的知识需要经常更新,你在学校里学习的都是过时的知识。等你参加工作后,你实际需要的知识都是要现学现用的,你如果不抓紧学习你就会被社会淘汰。

  我头一次庆幸生活在当代的网络社会,生活在有手机就可以随时学习的时代。在现在,你只要想学习,网络上有的是大咖、名人的学习班。通过网络的力量,你可以付比你想象中更少的钱得到一流人才的耳提面授。这点在我读书的时代是如论如何也不可能的。可能你出生的家庭很普通,你周围没有人来提点你,但是没有关系,你可以通过网络来付费咨询各类你想问的能人。这就是互联网的力量,互联网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让更多的人可以得到飞速的自我提升。这个何尝不是一个长尾?虽然你出生可能普通,你不是“大热门”,但是没有关系,你可以成为“小众”。谁说“小众”将来不能成为“大热门”?

  开卷有益。最近,自己起码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想法。这本是自己看的第94本书,距离自己的100本不远了。自己为自己加油。

  《长尾理论》读后感(六):21世纪属于20/80法则还是无限长尾?

  一、长尾世纪的发展演变

  为什么垂直领域越来越发达?伴随互联网发展,信息加速流动,人类的需求通过大数据被不断挖掘,不同的需求被以个性化化的方式满足,人们通过信息找到了与自己气质相同的一群人,克里斯·安德森所要表述的是商业的未来,即无限长尾。自己先总结一下书中长尾到来前,信息的传播演变过程。

  2016年底的今天,人类获取信息的方式及渠道相比10年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流动加速使传播更加高效,推动尾部无限延伸。阿拉伯数字由印度人7世纪创造到12世纪传入欧洲整整花费了500年。而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即使一个吸引网民的普通事件也能在一周内传递到全球的各个角落,这就是信息的力量。

  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随着印刷技术、留声机、电影等技术的诞生,人类正式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从本土流动走向了规模更大的空间流动,文化载体可以跨时空联结不同的人、音乐、文化等。随着信息的第一次加速流动超越了空间限制,首次进入大众视野。媒体也顺势诞生。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将信息推送至不同区域的所有人,这个时代创造了红极一时的明星、电视剧、商品。此时帕勒托的80/20法则诞生,即20%的大热门占据80%甚至更多的市场,20%的产品带来80%的利润。电视、广播一直是人与信息之间的一条重要纽带,这个现象持续了将近2个世纪,直到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开始展露头角。

  大热门的第一道裂缝出现在音乐市场,90年代末出现了一群叛逆的年轻人,他们被摇滚、RB风格的音乐所感染,第一次脱离大众音乐,转向一个长尾小众世界。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晶体管、GPU等科技产品的产量不断提高,生产等成本越来越低,音乐的储存方式由实物储存转向字节储存,信息流动速度再次加速,且成本几乎为零,这时长尾世纪正式来临,传统原子经济转向数字经济!

  二、21世纪属于20/80法则还是无限长尾?

  如今在商业领域众所周知的20/80法则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在1987年提出,他发现社会的大部分现象如财富分配、人类等级、常用文字、流行音乐都遵循着20%少数占据80%资源的现象,时至今日这个法则依然在许多行业中盛行,但互联网崛起已经有部分行业打破了这个法则。

  许多传统行业遭受到互联网冲击后,财富被重新分配,在满足了每个人不同需求时,头部和尾部做占利润的比例也发生巨大改变。比如书中所说在线商城亚马逊50%的利润来自于80%的长尾。

  在无限长尾因无限延伸所以包含了大量、低质的垃圾,克里斯·安德森用“过滤器”的概念描述了搜索引擎、推荐、博客等技术为单个消费者提供有效过滤,大大降低了信噪比。

  那么21世纪的商业模式属于20/80法则还是无线长尾?我觉得可以并存,因为在长尾理论需要满足几个特点:1、庞大人群基数,2、行业无需细分、3、拥有无限储存且成本较低。4、信息流动快。举例:如果我打算选用一个菜系创业做餐饮,经过分析我会遵循20/80法则,不会无限延伸菜品的长尾。原因有以下几点:

  1、新菜品研发成本较高,需要厨师来不断尝试制作优化新菜口感,尽量保证新菜端到顾客面前的味道。

  2、生产成本高,制作依靠纯人工生产,在集中的用餐时间内厨师制作新菜品的所消耗的时间相比老菜品所用时间要长。

  3、受众用户数量有限,受地域性限制受众用户数量有限,很少有人每顿饭会尝试新菜,更换已知且熟悉的菜品。

  4、储存成本较高,每增加一个新菜品需要采购相应的原材料,且销售量较小有就可能导致原材料过期无法使用。

  5、“过滤器”成本较高,想要知道一个用户到底喜欢什么口味的菜品需要服务员询问推荐,在用餐高峰期会增加服务员的人力成本。

  部分线下细分市场会因互联网冲击找到新的商业模式,但无法限延伸长尾。因空间限制,新增产品边际成本高,且利润值较低,遵循20/80法则能保证利润值最大化。

  互联网因人群基数较大,信息流动快、储存成本几乎为零,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为单个消费者提供有效信息过滤,降低信息噪音,减少用户选择成本,促进消费。所以目前来看,只有互联网行业或被互联网所渗透的部分传统行业适用无限长尾。

  《长尾理论》读后感(七):小众的需求因互联网而被满足

  读这本书之前,读过相关的书籍,所以理解起来不回有太大的问题。

  我原以为,小众市场是因为互联网的崛起而出现的现象,当我读了这本书之后,才明白,自己的理解是何其肤浅,小众市场是从来都存在的,只不过从来都没被满足过。

  长尾理论主要讲的我们的商业和文化从需求曲线的头部正在向需求曲线的尾部加速转移,所谓的尾部不是大热门,而是由不同的小尾巴组成的大尾巴(用尾巴形容太过于专业,留下来就用部落来代替尾巴这个词)

  作者刚开始通过讲述音乐、电视的前世今生,让我们明白了大热门为何不在繁荣,冷门为何会得到关注。

  该如何理解尾巴或者部落呢!想想当红的明星,他们的粉丝组成的部落,或者不是明星,或多或少都会有自己的粉丝;想想QQ的各种各样的兴趣部落;想想微信各种各样的公众号;我们因为各种兴趣爱好聚集在一起,做着同样的事,可能这些事在很多人眼中是无聊的事吧。

  每个人的需求是不同的,在大热门时代,主流可能被大多数人承认,但不可能满足每一个人的需求。

  如有特殊癖好的爱好者,他们可以不用见面,就可能完成某些见不得人的交易,而满足自己的欲望,曾经淘宝出售女性二手衣物的事件,虽然在传闻之后,店主立马下架,但有心人会发现,在某些特殊的渠道下,还是会存在这种交易。

  当然,这只是小众市场的小小一面,只要细心去感受,小众市场随处可见。

  面对这样的世界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你只要思考一件事,你究竟想要些什么东西,其他的没必要去考虑。诚如作者所说,选择多了的话,就会有人帮你去寻找你想要的东西,前提是你知道你想要什么就可以了。

  《长尾理论》读后感(八):谁真的有能力做出一个长尾集合器?

  长尾理论在十几年前被提出,如今看来依然醍醐灌顶。

  最近两年,互联网行业大张旗鼓,互联网思维蔓延到了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最近几年,狂热的资本市场为无数的垂直领域埋单,随随便便一个匆忙组织的团队和一份充满想象力的PPT就可以从天使投资人那里拿到数百上千万的投资,梦想家们无孔不入,把他们的汗水挥洒在了每一个的垂直市场和领域——BAT横亘在前,只能单点突破。

  可是,所有的垂直市场都是利基市场吗?所有的利基市场,都足够养活你的团队吗?

  垂直市场的想象力可能只是白日梦,就算真的找到了利基市场,投入产出比也可能低得令人发指——如果为一个利基市场投入过多(达到大热门市场的一半甚至更多),那你的收益显然是负的,因为单一的利基市场始终还是无法和大热门相比,想要从这些不是大热门的需求找到商机,唯一的途径就是做一个长尾集合器。亚马逊、沃尔玛、Netflix都是这样。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经常想到新浪微博,它曾经只重视大热门(姚晨、李开复等),但在数年的迷茫,甚至看上去奄奄一息之后,最近两年却强势复生,展现了自己的盈利能力。

  那么,它做了什么呢?

  我认为,它成功地打造了一个包罗万象的长尾集合器,化少数大V为无数小V,覆盖了更多的内容——姚晨、李开复已然是关注人数遥遥领先的大热门,但在那条长长的尾巴上,电商、段子手、美食家们已经成长起来,为这个平台贡献了大部分优质的内容。(这部分以后想要拿到数据分析一下,目前还没有爬)

  除去已经有了成功实践的内容长尾,其他的利基市场就乏善可陈了,但BAT显然深谙此道,他们的触角爬向各行各业,正在轰轰烈烈的信息革命中利用“互联网+”整合着消费者的长尾。

  谁能率先有所突破,让我们看到长尾真正的能量呢?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长尾理论》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