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容忍与自由》的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5-13 21:4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容忍与自由》的读后感10篇

  《容忍与自由》是一本由胡适著作,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页数:21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容忍与自由》读后感(一):胡适先生真乃“大V中的大V”

  这是一本胡适先生的杂文集,读下来感觉酣畅淋漓,匡正三观。如果以后我的孩子即将上大学之时,只能推荐他读一本书的话,那非此书不可。或者说胡适先生的做人与治学思想,值得推荐给每一个正在形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过程中的年轻人

  即使我以前读过几本关于胡适先生的书,包括其口述自传,但是读此书时看到那些熟悉观点,依然感觉鞭辟入里、入木三分活泼生动,。无怪乎胡适先生在民国文化运动那个时代,非常受到广大青年学子欢迎,简直就是大V中的大V。

  胡适先生在美国留学时期师从实用主义哲学大师杜威,胡适先生包括“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容忍比自由重要”“多研究问题,少谈些主义”等观点、渐变改良主义的方法论以及经验主义哲学思想都可以追溯到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的理论中去,并且胡适先生以其深厚中国传统文化修养以及无与伦比人格魅力,将其哲学思想和科学治学的方法论在中国这片大地上开枝散叶(胡适先生一生致力于将科学和自由两大思想向近代中国传播,其做一些外人看来,意思不大,和他身份不符的某些历史考据研究,其实质并不是为了得到研究成果,而是身体力行的向那时的学子展示什么才是科学方法)。

  在本书中,胡适先生进过以下几点,我觉得值得了解

  1. 容忍与自由。胡适先生年龄越大越觉的容忍比自由更重要。当然这里的容忍与自由都是指社会意义上的。其认为儒家经典五经之一的《礼记》当中《王制》所谓四诛者,恰恰表明了中国专制政体下禁止新思想、新学术、新信仰、新艺术倾向。而人类历史上又有太多在野时求包容,倘若夺权上台后又开始诛杀与己的异端的先例。成熟文明社会应该创造包容的文化氛围,只有这样才不至于陷入“党同伐异”“不思进取”“仇恨传递”的政治经济、文化怪圈。

  2. 中国局部有一种差不多文化,这种文化与讲究具体分析,实证研究的科学精神背道而驰。我觉得很多国人把陶渊明自娱自乐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推而广之,这种作风方面来源与历史学家黄仁宇所说的中国自古以来缺乏“数目管理”的能力,于是在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缺少具体性;另一方面官僚专制产生一种“专家具体一万句顶不上官员模糊一句”,在人治而非法治的社会当中,自然不用对规则较针儿。

  3. 多研究问题,少谈些主义。凡事有价值的思想,都是从具体问题下手。第一步,先研究问题的种种方面与事实,看看究竟病在何处;第二步,根据经验与学问,提出种种解决方法;第三步,尝试用解决办法实践,选取有好的效果的方法进行不断改善和打磨,推而广之。若是不适合实践的方法,则根据充足资料去推想证明结果,看是否能解决这个困难问题。任何价值主张,都是先经过以上三步功夫。而那些只好谈论主义,满嘴大词,缺少具体与逻辑,不喜研究问题的人,都是由于懒,毕竟研究问题是要费功夫,挖心血,收集材料,征求意见,考察情形,甚至冒险吃苦,方才可以得到一种意见。总之,没有足够的研究问题的学风,就如同王阳明早年对着竹子痴坐,妄想“格物”,那是“格”不出什么来的。

  4. 胡适先生主张“父母于子无恩”,但并不是主张子女应该不对父母尽孝,在我看来,胡适先生的意思是父母对子女的养育,是生小孩必然产生的责任,与中国传统儒家孝道文化相比,更符合现代责任义务性质契约原则。只有当切断子女对父母恩报这层有些强迫的义务之后,才能给人主动性的“爱”带来余地也就是说子女爱父母,来自于内心深处情感的自我满足,而非一副社会枷锁。更重要的是,恩报有量多量少的衡量,于是就有计较之嫌,而人发自内心的爱则是无限无量无可衡量的,是最具张力活力感情

  5. 要坚持真正的个人主义,而不是假的个人主义。真正的个人主义是首先要有独立思想,同时肯为自己的思想结果负完全责任。假的个人主义性质则是自私自利。但是在坚持真正的个人主义的同时要认识到人是社会化的动物,所有的物质与精神财富都是社会的共同积累的结果。因此,即使遭遇社会的不如意,也不应该有传统避世独善其身想法。人是社会种种势力造就的,反过来同样可以改造社会,去改变社会的不如意,但是只能从一点一滴做起。第一,有志做社会改造事业的人必须时时刻刻存研究的态度,做切实的调查,下精细考虑,提出大胆的假设,寻出实验的证明;第二,生活是要奋斗的,切不可偃旗息鼓退出社会中去,拱手让给旧势力。

  6. 人类追求不朽,从长生不老到《左传》所说的“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而在胡适先生看来,真正的不朽是社会不朽,社会是一个“大我”,由无数个“小我”组成,众多“小我”相互影响一代传一代,连绵不断。“大我”是永远不朽的,故形成“大我”的一切“小我”的事业、人格、举动、言笑、功劳罪过,虽然表面转瞬即逝,但实质上也是不朽的。故,包括我们每个人在内的“小我”,都对那个永远不朽的“大我”负有责任,只有充分利用好自己这个“小我”,才能不辜负那个“大我”的无穷过去,也方才可以不遗害“大我”的无穷未来

  7. 凡富裕创造性的人必敏于模仿,凡不善模仿的人绝不能创造。其实创造不可能凭空捏造,只是模仿到十足时的一点点新花样

  8. 可靠民族信心,必须站“反省”的基础之上,通过反省认识到今日民族中的种种的祸患,都是因为过去的不努力,要收“新果”,必须从今日起就努力造“新因”。

  9. 为什么读书?第一,因为书是过去已经知道的智识学问和经验的一种记录,读书便是要接受这人类的遗产;第二,为要读书而读书,读了书便有能力读懂更多书;第三,读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困难,应付环境,获得思想材料。

  10. 如果有条件,在选择未来学习什么知识,做什么样的工作之时,不要管社会需要什么,不要管权威人士建议,只要跟着自己的兴趣走。如果不知道兴趣如何,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去看、去交流、去见识与尝试,最终在内心深处听到它的“呼唤”,发现它。

  11. 青年学子毕业进入社会存在两种“堕落”的方式:1.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的求知识的欲望;2.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的理想人生追求。解决这种“堕落”的办法有三种:1.时时寻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2.发展一点非职业的兴趣;3.要有信心。要深信,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12. 关于治学。治学的方法就做研究的方法。所谓做研究,就是要去研究一个目前有困难的问题,等着我们去解决它。所以做研究不是悬空的,所有的学问、研究的动机目标一致的,当中这个过程就是方法,而这个方法简单来说就是“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其中,自然学科的人应该更加注重“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习惯对他们来说已经比较养成。而对社会科学的人要注重“小心求证”,养成求证的习惯。这种习惯包括两点:1.时刻问自己,提出的证据可靠吗?也就是审查争取可不可靠;2.时刻问自己,提出的证据是去证实哪一点。也就是审查证据与问题是否想干。

  13. 治学的态度讲究“勤、谨、和、缓”。1.勤,不躲懒,不偷懒;2.谨,不苟且、不潦草,口说与心想一致;3.和,虚心、不武断、不固执成见、不动火气。不但不正当的火气不能动,就是正义的火气也动不得。做学问要和平、虚心,动了肝火,是非就看不清楚。4.缓,不要轻易结论,并且如果做不到缓,也就不能谨、不能勤、不肯和了。

  14. 治学的进步与退步。1.凡是能直接研究材料的就进步;凡是不能直接研究材料,只能间接研究材料的,或是研究前人所研究的材料或只能研究前任所创造的材料系统的就退步;2.凡一种学问能够扩充或扩张它的研究材料的便进步,凡不能扩张它的材料的便退步;3.凡一种学问能够扩充它作研究时所引用的工具的便进步,凡不能扩充的便退步。

  《容忍与自由》读后感(二):温柔批判

  关于适之先生的文章其实看得很少,这或许与自身心性中更加倾往树人先生字字珠玑的批判性文字有莫大的关系,两人虽说在诸多方面存在共通(如,同作为“白话运动”的先锋,两人皆不谋而合且极尽所能地大力推动了现代汉语言文明的发展),但不论从相去甚远写作风格,还是两人后期各自倾左或倾右的分道扬镳来看,都实在无法将二者划归入同一阵营。

  好在作为单纯的读者而言,竟不存在非此即彼阅读选择。景仰树人先生便尽可能地多读一些,却也绝不排斥偶尔为之地翻看一眼适之先生的文章,而这一本《容忍与自由》,大约便是在这样的心境下购入手的。

  算是杂文选编一类的书籍,虽说是用民国时期的文体与文风写就,但却丝毫没有晦涩之感,亦不影响阅读,非常容易理解与进入。

  初读下来的感受是,所选文章与书名似乎有着大相径庭矛盾力——说是“容忍与自由”,却是随处可见批判性的思想与观点。

  但与树人先生不同的是,适之先生的文字有着天然温和属性,即便是针砭时弊,也微妙地带书生内敛与谦恭的气质。这一点委实奇妙,但又道不清原委,想来应是读之甚少的缘故,故而日后还是愿意再多读一些以探个究竟。

  《容忍与自由》读后感(三):青年时要做些什么

  《容忍与自由》书中收录了18篇胡适杂文,主题契合当代人的诸多困惑,胡适先生有些在一百年前就已说过的话在今天仍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在第一篇《容忍与自由》中,胡适揭示出一切对异端的迫害,一切对“异己“的摧残,一切宗教自由的禁止,一切思想言论的被压迫,都由于深信“我不会错”的心理。先生还批评老朋友陈独秀当年说过的一句话,认为我们应该用容忍的态度来报答社会对我们的容忍,决不可“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

  “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这是胡适几十年来在无数场合重申过的话。高谈主义,不研究问题的人,只是畏难求易,只是懒。但也不是叫你不研究学说和主义,只是要把“主义“放在脑后,做参考资料。而不是挂在嘴上做招牌,因为这样容易被一知半解的人拾了去做口头禅,对他们产生误导。

  纵观全书,胡适在很多文章中都强调青年对社会责任感。如在《非个人主义和新生活》中否定了@个人主义”的第三派———独善的个人主义。这个主义承认现社会无法挽救,并想在现社会之外另寻一种独善的理想生活。很多人想跳出这个社会去走进另一个世界,这是不可能的,我们想要的新社会是从旧社会慢慢变来的,有志青年不该避世,而应该积极入世,在“旧村”中开展自己的事业,将其改造为“新村“生活。 《不朽——我的宗教》中也对此有所涉及。谈到“不朽”时,胡适提出我现在的“小我”对与永远不朽的的大我的无穷过去和无穷未来都须负重大责任。须时时想着如何努力利用现在的“小我”,方才不辜负过去和未来!

  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不应当是贬低他人而抬高自己,承认自身不足也要承认对方优点。“古代的宗教大抵注重个人的拯救;古代的道德也大抵注重个人的修养。虽然也有自命普渡众生的宗教,虽然也有自命兼济天下的道德,然而终苦于无法下手,无力实行,只好仍旧回到个人的身心上用功夫,做那向内的修养。越向内做功夫,越看不见外面的现实世界;越在那不可捉摸心性上玩把戏,越没有能力应付外面的实际问题。明心见性,何补于人道苦痛困穷!”中国人要有一种不知足心态,不断进取,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

  胡适在《为什么读书》中讲到一点,十分精辟到位。三点中的第二点,他这样说道,为要读书而读书,读了书便可以多读书。这句话极富思辨性,先致知而后读书,读书固然可以扩充知识,但知识越扩充,读书的能力也越大。

  《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中讲到一个事实,值得我们、社会、国家反思。到了实际社会里,往往学非所用,往往所学全无用处,往往可以完全用不着学问,而一样可以胡乱混饭吃,混官做。在这种环境里即使向来抱有求知识学问的人,也不免心灰意懒,把求知的欲望渐渐冷淡下去。况且学问是要有相当的设备的:书籍,实验室,师友的切磋指导闲暇工夫,都不是一个平常要糊口养家的人能容易办到的。没有做学问的环境,又谁能怪我们抛弃学问呢? 当下很多人说做学问、搞研究的人不能做到“板凳坐得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心浮气躁追名逐利,有点小成就就四处卖弄,沽名钓誉。但细想,有些时候不能完全怪他们,因为人总是要生活,基本生活都得不到保障,何谈进行深入研究呢?不能给它们提供合适的环境,又怎么能要求他们有什么突破与发展呢?他们的境遇也是需要改善的,现在很多人谈到搞研究的就说什么穷教授,弄不到钱,不会活络上下。都觉得当官当老板坐办公室能捞到油水,这个社会没有给他们以应有的尊重,一个不尊重知识而尊重金钱的社会是可怕的!

  《容忍与自由》读后感(四):差不多先生们依然存在

  特别喜欢读那个时代学者写的杂文,篇篇关怀社会、探讨现状、反省己身。如此刺激我去关怀眼前的社会,时时思考,勇敢批判。

  胡适要比鲁迅温和许多,在社会问题的批判上不至于到戳人脊梁骨的力度,且较为乐观。此外,或许也是出于时代需要,在对待东西方文化时,较为否定东方老庄那样避世、绝圣弃智的思想,而是推崇西方的个人进步、冒险精神。东方人从前认命,于是放弃了个人奋斗的精神。而在西方,上帝死了后,尼采的超人们似乎站了起来,于是形成了新的宗教,仰仗科学、个人力量的宗教。

  另外,我很喜欢他较为落地的视野。他不像某些理想化的文人,认为改造社会需要通过文化来教人修身养性,而是看到了社会制度、环境对人的影响。

  最感动的还是他的治学精神。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并自觉反省,拓宽材料限制。那时候的学者还会为了考证一个字的读音查阅数百份资料,再看看现在大陆学生写论文的态度,真是唏嘘。不过这真的是传统延续过来的习惯。西方人自然科学基础雄厚,辩论传统悠久,包括陪审团制度等,都是严谨的表现。而东方并没有。他写他和傅斯年在巴黎图书馆阅读敦煌文献,读到晚上再去吃饭聊天,聊到凌晨一两点。这件事让我觉得真好,真向往。读大学这几年时常想逃离,身边少有人认真地做作业,老师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俨然一群无可奈何的差不多先生。而在香港上学的闺蜜告诉我,他们对待每一门课的论文都会像大陆对待毕业论文一样,于是也让她养成了对待任何一件小事都格外认真的态度。

  因而,大陆的差不多先生们隔了这么多年仍然存在,也印证了胡适的说法,文化并不能完全改变人,而是制度、环境。

  《容忍与自由》读后感(五):容忍与自由

  “我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重要。”

  一生在文化、教育、政治等领域内跌宕起伏,被当作动荡时代的自由主义者而崇敬,又因政治分歧而被贬斥,胡适先生在晚年时发出如此喟叹,使人动容。

  胡适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大多是历史课本上那个提倡白话文运动的文艺青年,那个带着圆圆眼镜笑容儒雅的年轻知识分子。他的一生被人贴了太多的标签,也太多次摇摆不定,以至于无论如何,都让人难以看清他究竟是个持有何种立场的人。然而当你读到他的《容忍与自由》,再回顾他过往的文字时,好似能窥见一些贯穿他一生未曾变过的东西。

  他无疑是爱自由的,却不是现代人自行其是的自由观,而是一种承负着深重责任,以自由的学术和教育救国报国的美好理想。所以,他的自由有其限度,于是,无论自由主义者,还是保守主义者,都不再看好他的骑墙态度。

  曾经的自由,关乎平等和尊严,后来的自由,需要开明与容忍。他深深感到,自己可以那么多年大胆放言,是因为这个社会越来越好地容忍着他,这种开明与包容,就是他对未来和平社会的期许,而且他有这样的信心。

  一以贯之的,是他那颗关切社会、悲悯人性的赤子之心,无论是怒斥恶政,或是嘲弄旧习俗对人性的束缚,都是期望中国人民能过上更有尊严和意义的生活。

  如此人物的文字,值得大家细细品读。

  《容忍与自由》读后感(六):读之相见恨晚

  虽然不是很厚的一本书,但读起来有醍醐灌顶之感,百年前的思想和见解在今日看来仍然有指导意义。胡适回国能立马指出最近这些年国内学术界的一些进步之处一一指出,而看出当时中国学术停滞不前。敢问能有几个大学者能有这样的气魄和学识。其每天见客的时间也有一定的规定,而反省自己,大量的时间浪费在了洒洒脱脱,浑浑噩噩之间。高低立下显而易见。最后,他又提出了文科治学的方法。沉下心来做一件事情的确不容易。这是我看过的胡适的第一本书,又有相见恨晚之感,后面会多看他的文存的。读书还是多读大家的著作吧,读书是最有轻重缓急,有所选择之分,在无聊的书上浪费了时间,就没有精力放在名家身上了。

  《容忍与自由》读后感(七):读时的感想

  归国杂感

  先生在此篇中谈了一些归国后的失望之感。在谈论至京戏布景时,联想到之前《伶人往事》中描述的光景,我却生出一些悲哀。那时先生依旧可以见到戏曲有些繁荣的景象,纵然在社会革新下有些不伦不类,却并未面目全非,魂魄全无。但先生随后对中国人“懒散”的生活状态的全面否定却是我不能完全接受的观点,这样急促的希望摆脱旧社会,摆脱一些旧的习气未免有一些急功近利了些。而且,我并不认为喝茶下棋的日子是可耻的,不对的,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追求,一个包容性更强的社会才应该是一个新社会应展现出来的气质。

  其后先生提到的“列位办学堂,尽不必问教育部规程是什么,须先问这块地方上最需要的是什么。譬如,我们这里最需要的是农家常识,桑蚕常识,商业常识,卫生常识,列位却把修身教科书去教他们做圣贤!……”这也是我不能赞同的。虽说实用性是很重要,但是,这样的做法完全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切断了学生的其他一切可能性,而教育的目的之一应该是帮助每个人找到适合自己和自己喜爱的人生吧!

  阅后发现先生写这篇文章时也是27岁的年纪,正是年轻气盛时。

  保寿的意义

  这篇小文在我看来很有趣,很像如今的广告软文。充分向大众推销了保险。

  新生活

  这篇小文是给我感触较大的一篇。先生详细的阐述了什么样叫新生活,对我们今天的生活仍然有很积极的指导意义。

  先生说“新生活就是有意思的生活。”我一直想过有意思的生活,然而何为“有意思”却从未明白。最开始,我觉得有意思便是生理、心理上的一种强烈满足感与愉悦感。比如,迟到一块心仪的蛋糕,听到一曲有灵魂共振的歌曲。暂且称之为“有意思”的初级吧!皆是贪享。后来,“有意思”于我,又变成了要成为一个有意思的人。去了解艺术,欣赏美景,观赏歌剧、电影;品一杯清茶或红酒。暂且称之为中级吧,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

  而先生说“凡是自己说得出“为什么这样做”的事,都可以说是有意思的生活”。这一说法让我又有茅塞顿开之感。中级的生活未免有些累,有些装,有些为了做而做,失了本心。真正的“有意思”应该是在问出“为什么”之后去追寻,去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去完成自己的想法和目标。有自我和个性的活着。

  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

  先生在这篇文章中比较了中西文明,或者说是中西哲学观,宗教观的不同。先生师从约翰杜威,深受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他的思辨理论有浓重的实用主义的影子,我确实很喜欢这一套哲学体系的。东方文明中的“知足,天命,安贫”深深存在于所有的中国古籍和宗教教义中。而西方文明是“不知足,争自由,争平等,争公道”,”信任天不如信任人,靠上帝不如靠自己“。我认为先生推崇的这种西方文明精神也是我们现在年轻人应该具有的精神。为自己的梦想和生活而努力,不要一味的抱怨自己运气不好,命不好。应该明白自己的人生要靠自己的努力打拼。

  为什么读书

  这是我最喜欢的之一。只想简短的说,先生在这里很好的阐述了读书的意义,不浮夸,不鸡汤,走了实用主义的路线,中肯而有趣。希望大家都可以读读这篇!

  大学的生活

  先生又讨论了一个至今都依旧在讨论而无解的话题,大学生该如何选择专业。1958年胡适先生就已经说,”性之所近,力之所能“的选专业,但直到今天,好像还是市场导向更大一点。这篇对面临选择专业问题的同学们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治学方法三讲

  这篇文充分论述了先生”大胆假设,小心论证“的做学问的方法。虽然先生将其运用到做学问上,我认为,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模式。面对一个新的科目和内容,不要着急翻开书页做笔记,不如,先问问题。然后带着一种探索的好奇心来学习这些新的内容,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这样,学习是不是变得有趣了许多?

  以上皆是我读书内文章时产生的一些感想,不成体系,随兴而写。

  希望大家可以读读此书,从中找到一些可以启发自己的东西。况且,与大师进行交流,思想的碰撞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容忍与自由》读后感(八):一堆乱评2

  无意中在亚马逊,作为推荐类的相关书目,为了凑单到200参与减价活动所购买的。起初以为会是近代时期“不伦不类”的半白话文半文言文形式,会比较难懂…实际上愚蠢至极(竟然忘了胡适是白话文倡导的先驱者)。

  第一篇让我颇有感触,讨论的“容忍”与“自由”二者的联系。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胡适先生的“容忍”观。就目前中国政府所宣扬的“无神论”以来,大多数年轻人对于基督,伊斯兰,佛教,尤其道教,持有的大多是不信加鄙夷的态度,认为这种唯心主义式的信仰只不过是人们自我安慰的一种形式罢了。其实不然,按照胡适先生的说法便是:“我到今天还是一个无神论者,我不信有一个有意志的神,我也不信灵魂不朽的说法。但我能够容忍一切信仰有神的宗教,也能够容忍一切诚心信仰宗教的人。”而做到如此宽宏大量也是有其原因——世界信神的人予我雅量,能容忍我的无神论,那作为回报和感激,即便不能苟同也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

  这种雅量在胡适先生看来是非常难得的,因为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不会错,所站的立场往往高高在上,因此不能允许他人对自己的观点说三道四,说白了就是老子对老子牛逼外加绝不接受他人观念的态度。

  其实现实生活中,除了这种走极端的人之外,还有就是打擦边球的人。自己沾了“正确”或“正义”的一小边,就开始洋洋得意,加上自己的诡辩三寸不烂之舌,便以为站定了阵脚,能对他人观点说三道四了(我大概也能算是其中一员)。这种人就是缺少雅量的典型代表,一遇上不顺心或是不轻易被说服的人,便大动肝火,想想着实没有一点必要:他人没有因为与你不同而唾骂你,嫌弃你,而你却因为别人的异而动怒,大概就是基于胡适先生所说的“我不会错”的绝对心理吧。

  另外,我也喜欢《我的儿子》这一篇。很佩服胡适先生在差不多100年前能有今天大多数中国父母都无法认同的父子母女关系论。父母作为生育者选择赋予一个细胞完整的生命时,理所应当地应该付出养育的责任,这份责任好似我选择了一份工作便有义务完成(并不是说义务就可以不用偿还)。因此养育是父母应给的,而子女必须在有能力后尽好赡养的义务,这叫基本伦理。而胡适先生在书中强调的一点便是,父母尽力是应该,并且不能因为这份应该而去限制束缚孩子自己的理想。大多数父母在养育孩子的同时,只不过是在培养另一个理想的自我而已,这是不科学的,也是没有逻辑可言的,所以在后文中,年轻人究竟选择哪行哪业时,胡适也提到不应该过分考虑父母与社会所摆出的经验主义。

  其次,关于年轻人脱离大学,在工作中产生现实理想的落差之时,从而逐渐丧失求知感和抛弃大学时代的理想追求。从这个层面来说,怪不得大多数人都无法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的确,涉水未深还未找到源头之时便开始放弃,这无论如何也难成一撇。而胡适给出的意见也相当中肯,一句充分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将其玩得炉火纯青便能使自己产生一种劳逸结合的感觉,而非单纯的无聊感。

  其实,关于治学那一段讲的也极好。胡适先生的文章读来不拗口不高深(即便背后的理论深刻),虽然短小却让人震撼。读完这本,真是佩服胡适先生引经据典信手拈来的能力,弄得我也想去读史书…

  《容忍与自由》读后感(九):一些摘录(醍醐之句)

  我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重要。

  我回中国所见的怪现状,最普通的是“时间不值钱”。

  为什么谈主义的人那么多,研究问题的人那么少呢?因为懒。

  今天预备明天,这是真稳健。生时预备死时,这是真旷达。父母预备儿女,这是真慈爱。

  凡是自己说得出“为什么这样做”的事,都可以说是有意思的生活。

  个人是社会上种种势力的结果。我们吃的饭、穿的衣服、说的话、写的字、有的思想……没有一件不是社会的。

  我们谈博爱,一定要换一观念。古时那种喂蚊割肉的博爱,等于开空头支票,毫无价值。

  东方文明的最大特色是知足。西洋近代文明的最大特点是不知足。

  创造是一个最误人的名词,其实创造只是模仿到十足时的一点点新花样。一切所谓创造都从模仿出来。

  问题当前,全靠有主意。主意从哪儿来呢?从学问经验中来。

  社会上需要什么,不要管它,爸爸妈妈要你做律师、做医生,你也不要管他们,只要跟着自己的兴趣走。

  少年人初次与冷酷的社会接触,容易感觉理想与事实相去太远。抱着改造社会的梦想而来,往往弃甲曳兵而走。

  社会革命的目的,就是要做到向来被压迫的社会分子能站在大庭广众之中歌颂他的时代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好的时代。

  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这可以算是讲治学方法的一句很简单扼要的话。

  《容忍与自由》读后感(十):当我们怀念胡适时,我们能收获些什么

  研究中国近代史,胡适总是绕不过去的。他在哲学、历史、文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一生秉持“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之学术思想,早年在新文化运动中提倡白话文的推广,甚至还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著作等身的学者,晚年回忆起来,却觉得自己是个一无所成之人。虽然涉猎了很多的领域,却都是浅尝辄止,没有深入研究下去。 那么在胡适先生逝世55周年的今天,他的哪些思想还仍在历史的星空中熠熠生辉呢?我们还能从他身上收获些什么呢? 胡适经常做演讲,这其中不少是对青年学生的谆谆教诲。他曾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说: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就逐渐脱离了对知识的探求,对学术的钻研,进而在社会上随波逐流,失去了学校中的真我。毕业后固然没有了学校的研究条件、学术氛围,但我还是希望你们毕业时能带着一个问题走出去,无论以后从事怎样的工作,都能在一生中不断的探求此问题。这样在茫茫岁月中才不至于丧失求索精神,更重要的是,心底有个问题待解决,人生更不会迷失方向。 这个问题,便是所有知识的源头,亦是现在创业浪潮中的机会。淘宝和京东解决了人们购物过程中浪费时间和精力的问题,滴滴出行解决了我们打车困难、打车贵的问题,智能手机和聊天工具解决了原来通信困难的问题… 问题总是不断存在的,然而我们却慢慢失去了童年的求知欲,对一切现象都习以为常,很少去问为什么,也就错过了对有趣问题的思考。比如我早上从住处骑着小黄车去地铁站,心里很开心。因为住处离地铁站距离不远,但是坐公交堵车严重,小黄车让我很顺畅的到达。于是晚上下班后,还想骑小黄车。但是找了一圈,竟然一辆也找不到。一般人也就骂两句解解气,但是这是个问题啊,仔细想想很有思考价值:为什么晚上车站的车子很少?噢,是由于早上太冷,很少人骑过来;晚上堵车更严重,很多人从车站骑走车子。那怎样解决这种不平衡呢,因为这并没有解决一公里出行问题啊?可否在骑车账户设置规则,只有骑到车站一次,才能骑走呢?可是如果我是去外出旅游,只有一次骑走,没有往返呢…… 总之问题就是从一般现象中发现的,这是进而进行研究的源头。 我们再回到胡适先生的思想。他毕生提倡“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之治学思想,阐释开来,就是遇到问题时,先大胆的假设几种可能的原因,然后认真的去推论、去证实属于哪种原因。他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说《墨子》、《韩非子》、《晏子春秋》等很多古代著作都是后人伪造,着实让我大开眼界。他还说孟子如此的敬仰孔子的思想,但是对孔子的学说有疑问之处,仍然说出了“尽信书不如无书”的话。 经常保持颗童心,遇事多问为什么,我们也会找到自己可毕生追求之大问题。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孜孜不倦的去探索,总会有一尺一寸的进步。 正如先生所说: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容忍与自由》的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