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我们都不擅长告别》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5-09 21:2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我们都不擅长告别》读后感10篇

  《我们都不擅长告别》是一本由李七毛著作,36.00出版的2016-3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都不擅长告别》读后感(一):纪念那些平凡却无法复制的告别

  《我们都不擅长告别》是十七个取材于亲身经历朋友经历的真实故事,这十七个故事满满带给我的都是鼓励坚持珍惜,短篇故事大部分都是点到为止,留给读者很多

  希望与遐想,短虽短,每一篇都能戳中我的共鸣

  我觉得习惯是一个可怕东西,有时会误导我们对一个人喜欢,也会遮

  挡我们对另一个人的不喜欢,每一段感情,无论是一见钟情、两小无猜还

  是日久生情都是存在一定道理的吧,我喜欢的人应该是我向往的人,我喜

  欢他的善良大气,我喜欢她的知性成熟,每一个喜欢都不是意外!

  关于友情,原来不是只有相似人才能成为朋友,和不同性格不同喜好

  人成为朋友就可以获得各种不一样快乐,我们现在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

  ,独生子女特点可以归结为不能吃苦,脾气大,这样的我们需要朋友间

  的接触学会相互理解,相互帮助,交朋友也是一门学问吧,有的时候

  功也是需要人际关系支持的!

  原来不了解究竟什么是长大,现在工作深切体会到长大就是懂得负责

  任,不再任性,学会理解吧!父母在成为父母之前都是孩子吧,直到他们

  也成为了爸爸妈妈,孩子带来了避无可避的责任,从此以后,不再是孑然

  一身,又一个鲜活的小生命需要依靠着你的照顾长大,你看着他一天天

  强壮起来。

  《我们都不擅长告别》让我懂得了,即使不喜欢,也要感谢对方的喜欢,

  每段感情都是珍贵的,再做决定之前我们都要仔细斟酌。

  《我们都不擅长告别》读后感(二):一场温暖孤独旅程编辑手记

  七毛的书终于出版了,真替他高兴。拿到样书,翻着书里一个个早已烂熟于心的故事,心里觉得温暖又踏实。关于这本书,我真的是有很多想和大家分享的东西。

  还记得最开始我是在豆瓣上偶然间看到了七毛写的一篇文章,也就是成书里面的《处女座处女座是不能在一起的》,当时真是被他诙谐幽默语言逗得忍不住在办公室里笑出声来,“有些男人就像烤面筋,外表黄黄的,身体圆圆的,说话柔柔的,无害,看上去还非常好吃。可当你吃下去,才知道他绵绵的,并无特别味道,甚至到你吃完,你都不知道他是用什么做的。”但看完这个故事之后,心里又升起一点淡淡的悲伤生活在北京这个大城市年轻男女,确实像文章里面的小敏一样难以守住一份爱情。七毛的文字和他写的故事有一种神奇魔力,就是能紧紧抓住我的眼睛,让我控制不住地想一直看下去。他发在豆瓣上的文章我一口气看完四五篇,每一个故事都让我印象深刻,但是豆瓣上却少有评论。在这个信息爆炸鸡汤文、标题党泛滥的阅读时代,如果一个特别有才华却不懂营销自己作者,一直不能被渴望看到好内容的读者知道,那真的是太可惜了。于是我通过微博联系了七毛,说了自己想请他写一本书的想法,没想到他爽快地答应了。

  七毛是个专业认真努力的作者,他本身也是一名编剧,为了自己“以写字为生”的梦想来到了北京。他是我少见的从不拖稿的作者,后面新写的交给我的文章,也没有让我失望。我知道他为了能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新写这么多故事,一有时间就会去找他身边的朋友、同事聊聊,按他的说法,是“搜集素材”。他一直保有阅读和写作的习惯,写作的速度质量让我十分佩服。

  《我们都不擅长告别》这本书真实地讲述了七毛心里的十七个故事,故事里有痴情的男人、遭遇感情挫折的同事、作者怀念亲人收获美满爱情情侣,也有作者在追寻梦想的路上经历的残酷现实,书里出现的每一个人物,都真实地存在着。同为“北漂”,我在这些或快乐、或孤单的人物身上找到了共鸣,或者说感受到了那种情绪上的“共振”,书里面的很多地名、场景是那么熟悉,每一个故事都像是七毛在纸上和我聊天,和我分享他的生活。看他写的故事,也让我觉得并不是只有自己一个人在烦闷,奔波在这个城市里的人,难免都一样。

  七毛的文字总是能让我眼前一亮,“人往往最难忘记的,是自己最困难时她给你的那点温暖。会有一种错觉,她是上天赐给你的吧,她会一直守护在你身边吧。可现实就是,这只是错误的时间,错的人给了你错觉。”“两个人,太了解彼此,命运太相似,反而不适合在一起。和异性相吸,同性相斥,一个道理。”“人一辈子,经历过很多的人,有过很多的朋友,只有陪在身边的,才是眼下最重要的。”像这样深得我心的精彩句子,在这本书里比比皆是。而七毛笔下的人物对话,十分有趣,时常逗得我捧腹大笑。“有时候我收到它(小狗Tony)的短信:喂,我忍不住了,我可以拉在墙角吗?我:你丫憋着。再拉屎在屋里,我分分钟剁了你。Tony:你丫厨具都没有,你这话有点虚。见过穷的,没见过你这么穷的。我:妈逼,钱都给你买狗粮了。Tony:难怪这狗粮这么难吃……”可笑过之后,隐藏在故事里的孤单情绪又让人觉得有点伤感。上一秒让你笑,下一秒让你哭,看他写的故事,有可能会让别人觉得你是个“神经病”,如果作者不是一个感情细腻丰富的人,肯定做不到这点。从拿到初稿,到审稿、校对、检查,这本书我看了不下十遍,可我竟然真的不觉得腻。我想,真的好故事,不是看的时候觉得精彩但却不想再看第二遍,而是看完一遍,过几天忍不住想看第二遍。

  尽管这本书对于我这个目前还不是很专业的策划编辑来说做得还不够完美,但它对于我的意义,却是十分重要。这本书从发现作者到出版上市,对我来说,是一段特别美好的经历,做了自己喜欢做的事,也交到了七毛这个有趣的好朋友。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这本书,也期待七毛以后能写出更好、更优秀作品

  《我们都不擅长告别》读后感(三):纸上心间,告别絮语

  在如今的网络社交时代,常常看见“成为某某某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类的热门话题,大概许多人觉得这是体验资本的展览与交换,能给单向度的人生带来新鲜体验。可我,不以为然

  和七毛坐在南京的咖啡店里东拉西扯的时候,忽然觉得他不是一个普通意义上的北漂青年,我这样说并非出于熟识,而是出于某种对刻板词汇的生厌。是的,他尽可以不被定义为北漂,可以不被定义为青年作家,可以不被定义为编剧,他可以只是他自己。同样的,通过他的作品你抵达不了“在北京奋斗是一种怎样体验”的现场,你看不到灯红酒绿也见不到励志话语,时代所追逐的,潮流所热议的在这本书里,在他的身上全然没有。

  但你不会失望,因为你会看到自己。

  此前读王尔德的《自深深处》,他的爱情剖白炽热到近乎鄙俗,曾有评论说,不知道当时激烈反对同性恋的人群会不会讶异:原来文学巨擘的爱恋不过也是烟火灰烬

  是啊,你与我与他,在整个宏大叙事里都不过是微茫,因此我觉得鸡汤与热血反而可疑,七毛的文字就像是对着这些可疑露出洞穿的笑容:且活着,记录下周遭的事情才能映射真正的自己。

  每天,我们狂欢在信息盛宴里,饕餮过,也留下巨大残渣。有时候荒谬反思都会被反思的反思所压制,我们流转在物质精神的无数巨大漩涡里,最后居然连基本的生活痕迹也没有留下。

  你在意吗?在人行道往来穿梭时迎面走过的那些与你相似的憔悴面容

  你难过吗?当偶然收养的小猫又因为搬家的窘迫而不得不被你遗弃;

  你紧张吗?新闻里播放着家乡出现的自然或人为危机,好像就离父母住地几百米;

  你还好吗?一年寥寥几次的回家又常常被自身或家人焦虑变成默然无语……

  这不只是北漂上漂们的特殊体验,这是置身于流动时代的每一位青年都在面对的日常。我不喜欢过度高估普通青年们能力的鸡血文,我只愿读一篇七毛的“一切未知,但就是我们自己”。

  因为身为其中一员,我也与你一样,挤过高峰地铁,坐过深夜公交,那些睡过头迟到的罚款,那些被领导训斥的青春,都真实地一点一滴从我们身上流散了。尽管后来想起青涩着谈完的恋爱仓促间转换的工作,自己都要笑话自己笨拙,但曾经真实发生过的都已经化作如今镜子面前这个人,穿上正装,不需要再扮起大人模样,肩上的责任已经让我们是社会主力

  大约还有很多人怀疑心理断乳期超长的8090一代能否真的长大吧,可,其实这个世界本身也是由长不大的人建立起来的吧。不告别童年,才有自信创造孩子们感觉温馨童话;不告别少年,才能写出令女孩儿脸红心跳情话;不告别青年,才能把琐碎的情绪串连成击打到每个人内心言语……

  从来不愿意否定任何年轻的决定,没有后悔药的世界才真有趣,你可能一直在挥别错的,挥别一万次也没有和对的相遇,但那也不要紧,只要不害怕,就没关系

  七毛说了:我们都不擅长告别。这就是属于我们的窘迫、尴尬和年轻,没什么可能也没什么不可能,大多数瞬间我甚至跳跃到日剧《多田便利屋》、《大川段侦探社》或者《小小食杂铺》,那种看似庸庸碌碌,其实一直在拼命努力做着什么的日本青年也和我们无二吧,被不被金光灿烂地认定并不要紧,要紧的是你经历过的事,交往过的人,是不是真的被你热爱并且爱你

  16年伊始,周围的好些朋友都经历了情伤,莫名其妙地,开始不顺遂起来。水逆这种奇怪理由自然不是根本原因,而我更愿把七毛在往日里写过的故事讲给他们听,原来彼此不过是一样的简单生物,对于感情,永远只能做最大努力,怀抱最美期许,可也需要在心里留个底。

  渐渐地,我们与书中的那些朋友都熟悉起来,熟悉到成为极其肖似的同类小说的共情便不在惊心,在步步共鸣。这个时代的惊悚与悬疑经过溢了,不是吗?只望你闲时翻开这一本不愿告别的絮语,字里行间,有懂你的眉眼与低语。

  《我们都不擅长告别》读后感(四):不想打扰别人的幸福,也不要忘了给自己要些幸福来温暖

  这世上人们总是欢喜结实新朋友重视并肩多年的老友呵护蜜月期的伴侣,大谈特侃生活中八卦辛酸。在这些事情面前人表现得都如此的积极自然,表现着自身的智慧决断力、照顾体贴,但面对离别时,任谁都做不到不留遗憾完美的告别,似乎从心底总有那么个坎儿,总想多停留几分再离去,总想能有个人在犹豫之际出来挽留,也或许是在等待某些事实,既说不清有时候也不肯说。

  生活在快节奏的现实里,人人外表坚强勇往直前的冲冲冲,其实你看那些越是疯狂的人,内心正在滴血的伤痛越多。说起来可能算是释放,也可能算是自虐,明明内心已经很难受了,却还要加上身体上的各种痛苦,或许这种身体的疲惫大脑看来总比无缘无故的情感踏空更合理些。作者李七毛讲述的各种亲密关系里的告别,那些个我们曾经珍视并以为可以到永远的美好,总给人些许的遗憾,不是因为不想挽回,只因一切还是抵不过那些揪心疼痛。对方的恒久不变的无所谓外表;永远忽冷忽热的关系;把你当做兄弟大谈特谈自己各种女友的发小;甚至是连分手都还不清楚对方到底是什么人,在想什么的他……本以为可以到永远,却无可奈何对方不愿意沟通拒绝;本以为可以硬下心来做了断,却发现自己嘴笨的张不开;本以为能够淡然转身,却意外的成了街头丢了神魂的疯子。并非舍得,只是不愿意说太多破坏曾经的美好,只是不想打扰到他已经找到的幸福。剩下的痛苦就凭着这股宁劲儿自己疯好了。

  见过大半夜无理取闹揪住闺蜜叫上一百串烤面筋拿了就走,留下闺蜜凌乱的人么?见过说渴了拿起啤酒一罐罐干,扔下另一个举在半空等着碰一下的啤酒罐子的人么?见过餐厅一角男士各种讲述与女友经历畅饮毕两人离去后,又自己走回来发呆的女孩子么?

  都说社会是个大染缸,其实爱情世界又何尝不是个酸甜苦辣的染缸呢?而且还是玻璃做的,外面看着很漂亮,一不小心打破了就会把整个生活都染的辛酸流泪。从小到大走进生命里的人来来去去,在一起的时候总想抓住些什么,却发现偶尔的一别竟然成了永别,此后的日子里再也没有见面的机会。总以为不会动情,当接到他一次次说有女友啦,换女友啦,女友怀孕啦,要结婚啦……才发现胸口的某些地方竟然会隐隐的难受。

  很早的时候网上就流行一种说法,太善良乖巧的女孩子没好命,当时我看到这话就很愤愤不平,凭什么那些看上去想自己多,付出少,各种要照顾要陪伴女孩子总有男人围着,那么快乐?看了李七毛的这本书后,发现原来是善良人太懂得呵护照顾别人的感受了,甚至是降低自己保护对方的尊严和幸福,没错,我们善良的不愿意去打扰他人的幸福,但也请记得在生活中给自己争一些幸福。也许永远也学不会好好的告别,那就不要告别好了,心里面还是朝夕相处的朋友,只是记得当默默付出深夜抱着被角哭的时候,哭完给自己泡杯热饮;深秋寒风袭来的自己裹紧大衣的时候,给自己买件喜欢的外套;过节别人成双成对的时候,拉着好友也去送自己一份礼物。忍受不了喊句暂停,看不下去对方甜蜜了借有事离开,无论如何各位亲们记得要让自己幸福。

  《我们都不擅长告别》读后感(五):这些年,经历了那么多次离别,可我好像从来没有学会过。

  前几页略带忧伤的照片配上作者的语录,被“最难过的,不是你要离开,而是我要送你离开。”戳中。

  书中的故事,关于青春关于爱情,很真实,好像就发生在我们身边。那些曾经以为过不去的往事,都是我们的青春。

  那些青梅往事,有些无关风月,只为真心;还有些却是跌跌撞撞的成长。有些爱,只有爱过才会明白。有些朋友,只有失去联系了之后,才会怀念你们曾经那么要好。

  只可惜,一切都来不及也回不去了。向后退,退不过回忆,那就向前走吧。

  读到后记里的一段:”当我下了公交车,走回家的时候,听了一首歌,忽然就哭了。两个最关心我的朋友,从此天各一方了。我曾经贪恋着他们给我的一点温馨,享受着在这个冷漠孤独的城市中仅有的一点安全感。“

  我现在也在异地实习工作,唯一的安慰是我高中到现在的闺蜜,因为有她在,才敢一个人来到这个城市,一个人生活一个人冷暖自知。所以能体会到作者的难受,一个人在一个城市拼搏,没有点陪伴和安慰,怎么过得下去。

  读别人的故事时,总是会勾起回忆,也因为有回忆,更能读懂作者字里行间表达的感情。

  以前从写过一句话:这些年,经历了那么多离别,可我好像从来没有学会过。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我们都不擅长告别》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