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通史》是一本由[英] 玛尼·弗格(Marnie Fogg)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98.00元,页数:56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讨论时尚本身似乎就是一件颇为时尚的事情,而“时尚”的定义太过宽泛,若要深入讨论只能择选冰山一角。在时尚教母玛尼·弗格的《时尚通史》中,则将“时尚”的眼光聚焦于服饰,以时装为主,发型、配饰(包包、鞋子等)为辅,几乎写尽梦想衣橱的前世今生。这不是一本着装指南,而是为读者讲了许多关于时尚的故事,在追逐其的过程中,人们寻找到自我的历程。就如知名设计师缪缪所言:“(时尚)它讲述的你自身,而且非常私密;它展现身体,表露智慧;它呈现肉体,流露心理;它包含了人类如此之多的信息。”很多时候,时尚是用来表达“我们是谁”的方式。
在《时尚通史》中,虽然也有一定的篇幅讨论男装的时尚变迁,但其中最为出彩的部分无疑是占据主导的女性时装史,在历史中常常处于弱势地位的女性,在时尚史中则完全主导。虽然古话“女人如衣服”颇有性别歧视之嫌,却亦道出了衣服对于女性身份表达的重要性,有时候,华服与女性甚至可以画上等号。时装代表了女性所展现的自我,诠释了女性的欲望与表达,“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时装史女性唯一通往权力的途径。”
之于“衣服代表了女性本身”的命题,玛尼·弗格在书中举出了颇为犀利的例证。在日本平安时代,女性身陷深闺,“贵族女性在公众面前唯一允许的行动方式就是乘坐无窗的牛车”。而当时的女性服装风格则十分宽松,“女性的身体被吞没在宽大厚重的服饰中直至被人遗忘。那些宽大厚重的服饰能够让一切个人身体特征都不再相关,堙没不见。”在这样的情状下,不甘寂寞的女子为了展现自己,只能因地制宜地在衣服袖子上大做文章。因为无人欣赏,反而极尽奢靡,试图通过牛车极为有限的间隙一缕长袖飘出,以在幽闭中寻找被发现的可能。与此同时,偷窥成为了审美的无二途径。
倘若撇开如此极端的例证,女性服饰对于女性身体的隐藏与裸露仍然是时装界极为核心的欲望表达方式。性感大抵是女性通过服饰所表达的重要欲望之一,只负责貌美如花,无疑是众多女性的梦想。不过,性感的定义并不唯一,随时而动,同样造就了时尚的多元,在《时尚通史》中,甚至把这种状况形容为“性感革命”。若论狭义的性感,大概可以用“我为国家省布料”来概括,比基尼显然是其中较为浅显的例证,而芭铎作为比基尼女孩的代表则十分恰如其分,“芭铎和她那头‘刚刚起床’式的金发、比基尼、晒成棕色的皮肤、法国里埃拉高雅的芬芳感成了战后自由和性许可时代的象征。”而与之相对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则是禁欲系的保守风格与极简主义,以职业女性的套装与小黑裙作为代表。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女权主义蓬勃发展,成熟魅力更被推崇,“清教徒式”的商务范,低调奢华的职业套装受到了独立女性的青睐。而以“假小子”为品牌风格的香奈儿将小黑裙的魅力发挥到了极致,加之赫本的明星效应,使简约的黑色连衣裙成为了“鸡尾酒时间”的宠儿,女性穿上它出入于社交聚会,便成为了“崇尚享乐主义生活和自由奔放”的“飞女郎”。另一种女性性感的宣言则集中于青春无敌,譬如迷你裙与运动服,以及一度风靡全球的波普和欧普文化,波普艺术将日常器物与平凡图像上升到了高雅艺术的范畴,其很好地诠释了“年轻人对现代时装的欲望”。1966年,《时代》杂志曾对其做了描述:“这个春天,伦敦被点亮了,这在现代史上前所未有。古老的优雅风格和全新的繁荣景况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绚丽的欧普和波普文化。这城市到处都是鸟儿和美人,遍地猫咪和电视明星,有半打血管都在涌动着各种不同的激情”。而当把这种青春性感发挥到极致,则可以将“第二层肌肤”风格服饰作为例证,这种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服饰采用了弹性的紧身面料,方便自由活动,又尽显身材与肉体之美好。
女性通过时装进行的欲望表达,穿越时空,延展至今,并翻开了崭新的篇章。在《时尚通史》的最后,玛尼·弗格提到了“电子商务”。正如自媒体的蓬勃发展,时装的设计亦进入了DIY的时代。
世界是男人的战场,时装则是女性的舞台。穿什么样的衣服,意味着我们希望成为怎样的女人。女性的声音籍由时尚来传递,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了解时装,就无法了解女性。
《时尚通史》读后感(二):全球时尚史——了解历史中的衣香鬓影和时尚发展
在学习服装设计之初,了解掌握服装历史是我刚开始最头疼的一个地方。因为时尚史可以说种类繁多,错综复杂,相关资料参考书一堆。就近代时尚的流行还要从20世纪的法国开始,对每一种流行都需要了解透彻。因此,可以想象《时尚通史》的编写过程也是一个极大的任务考验。但是这本时尚通史却把主要的一个每个时期每个阶段的时尚发展的轮廓展现的很清晰,在每一种流行元素上,也给出了典型代表性的配图和细致深度的文字解说,整体在质量和内容上都很充实,深入浅出,把时尚的脉络梳理得很到位。整本通读下来,会让读者在整体上对时尚史的发展有一个基础的了解,了解到时尚的概念,以及自己体会到对时尚该持有什么样的一份态度。其实,时尚的力量不可小觑,时尚一直以来,渗透在各个方面领域,时尚早已经发展成价值几十亿美元的全球性产业,也许一件衣服,一个独特的设计,一次时装周的展出,就能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阵疯狂的流行。时尚本不是什么深的东西,但它又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它关乎我们的生活,存在我们的日常之中。时尚的变迁是以非文本的方式记载着社会与生活的变迁,并成为时代发展的一个永恒的烙印和缩影。因此时尚的故事也是历史的故事。
时尚是一个奇妙的领域,它既追求特立独行,满足了个人化、差异化的心理冲动,又会引发群体对流行模式的效仿,成为一种阶级化、群体化、普遍化的社会融合,时尚好像不断在这两者间摇摆再找到平衡,成为一道极富美感的社会缩影。《时尚通史》记录了从公元500年前至今的潮流变迁,从内容上来说涵盖了既定服饰的主要特点和设计风格,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而言,书中还研究了时尚流行背后的社会群体和心理成因,两者统一起来就像一个个独立的艺术作品,每一个都有内在的美感和区别于其他作品的独特。
从人们有意识地表达自己的审美开始,时尚的不同表现都反映了社会开放程度和生活方式,中国唐朝女性的自由度较高,服饰多纱质,襦裙外面围上透明罩衫,尽显含而不露的轻柔美好。20世纪的美国开始出现成衣,服饰更休闲简单,适合现代女性的生活与工作。而通观时尚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时尚是阶层分明的,真正引导潮流的总是较为上层的阶级,也许源于他们希望有别于他人的想法更强烈。17世纪法国宫廷服饰就引领了整个欧洲的潮流变化,巴黎也成为当时的奢侈品中心。
有意思的是时尚在近代的语言更为丰富,它不只是外观,或是品味,而是受到了生活中的道德基础和社会动机的影响,我们可以在前卫的风格中感受到另一种精神或目的上的诉求。比如嬉皮士类手工服饰、夸张怪异的迪斯科时装、无政府主义衬衫,这时服饰更多是一种宣言,甚至可能脱离了本身的舒适性。从这种角度来说,时尚成为了表达自我的出口。女式裤装的出现就展现出女性对于生存空间和个人自由的追求。在时尚的历史中,女性对个性的表达也越来越充满活力。
在这本精致的展现时尚脉络的书中,有一个小小的篇章引起了我的兴趣,那就是反时尚。这是一种随意粗糙的穿衣方式,存在于29世纪90年代早期,追随者们放弃奢华的风格,转而投向各种破旧或仿旧衣物的混搭模式,但这股潮流的持续时间很短。这种断然否定一种穿衣模式,走向另一个极端的做法其实很有趣,追根究底它还是一种模仿,只是以消极的方式来呈现,不屑一顾的态度反而揭露了自己极为重视的潜在表现。
时尚是个人风格,引人注目,是不诉诸于口的另一种强烈的意愿表达,却也是一个群体内部标签化、群体间相融的渠道。这本书让我看到时尚的统一与分裂,也让我惊叹这层出不穷、不断变化的美。
《时尚通史》读后感(四):时尚有架麦克风
文/璃人泪
时尚界常有些令人瞠目的潮流。远有头顶帆船、染黑齿、裹小脚,近有高缇耶的圆锥形胸罩、夸张的哥特妆、不可不提的另类偶像LADY GAGA,都颠覆着我们对时尚的认知。其实,时尚既非简单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也不总是剑走偏锋。纵观千年时尚,《时尚通史》告诉我们:时尚有架麦克风,一切端赖谁掌控了话语权。
男女有别,两性社会关系从时尚中可见端倪。在女性地位极高的唐朝,妇女们抛弃了遮挡容颜的面纱,既可低胸露臂展现身姿,亦可身着胡服像男子一样骑马、蹴鞠。平安时代的日本则是男权当道,宽大的服饰取代了由中国引入的唐朝形制,“女性的身体被吞没在宽大厚重的服饰中直致被人遗忘”。在欧洲,穿裤子的女性曾是失礼的代名词,19世纪中期,阿梅莉亚·詹克斯·布卢默引领裙裤的流行,曾背负多少嘲笑,这也被视为“满足女性对社会和政治解放的需求”……
时尚默默区分着不同阶层。路易十四狂热地标榜时尚是绝对权力的象征,想要摆脱这种观点的查理二世带动英国贵族服饰远离奢华,讽刺的是,这又何尝不是对前者的印证?非洲蜡染“王者之剑”就如它的名字一般美轮美奂,当然,穿着它是权势的象征。当财富不再依赖土地所有制,19世纪的英国设计师聪明地提出“高级定制时装”的概念,时尚依然引人瞩目,而个性本身也变成了流行。
近代的时尚往往没有普适的标准,它属于一个群体,此中人引以为傲,旁人一目了然。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直接用“飞女郎与哲学家”来命名他的短篇集,其中有一篇《伯妮斯剪掉了头发》。观照《时尚通史》,可以读到飞女郎时代的精神解放,而波波头正是这一时尚的代表。类似的群体时尚还有学院风、朋克风、未来主义,直观的命名已然能从时尚看到一个时代最有特点的群体的个性。
就时尚论,现代人更加身逢其时,因为不知不觉间,时尚的麦克风可以人手一架。时尚轮回,千年流行尽在掌握,外婆的箱底和窗外的精品店都藏着惊喜。每个人都可以从时尚的追求者变身时尚的缔造者,甚至连“反时尚”都可唱出时尚的旋律。私人订制飞入寻常百姓家,不再是少数奢侈品牌的特权。借助信息技术,还能足不出户,通过身材、肤色一致的3D模型完成试衣。我们对服饰的诉求,也超越了美观和舒适:鞋子可记步可代步、内衣可感知体温、眼镜可完成远程操控……时尚日益繁复多变,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日益紧密,想必未来的时尚史会更精彩。
然而,我们应当感到幸运的恐怕也不是唾手可及的华服美衣,而是表达的自由和实现理想的希望,时尚是因人的存在而鲜活。握好手里的麦克风,让它继续唱响吧。
——丙申年读《时尚通史》
《时尚通史》读后感(五):服饰有言语
时尚意味着什么,当我们形容一个人很时尚,我们想表达的又是什么?由时尚专家玛尼·弗格(Marnie Fogg)率领国际专家团队联合编撰的《时尚通史》用跨越2500年之久的全球服饰发展来讲解时尚,通过一幅幅精美的图片配以相关时代特色、设计师特色,让我们得以一窥时尚之真谛。
早期的古典服饰并不属于时尚的范畴,而受古典风格影响的服饰被称为时尚,服饰在每个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意义,也引领着不同的时尚风格。《时尚通史》主要是介绍服饰的发展史,展示了每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服饰,并且主要是女性服饰,其中也有少量配饰及男性服装的介绍。从王室到普通民众甚至是花柳街,每种类型服饰的出现都有着其背后的社会原因。每一个时代的服饰,并不仅仅是每个时期不同的审美体现,透过服饰也体现着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
唐代女性精神的自由会在服饰与头饰中体现,唐统治者也认为不必用服饰来区分不同的阶级。日本的江户时代,幕府颁布禁奢令,对不同阶级所使用面料皆有规定。17世纪法国成为欧洲时尚的领军者,为了让法国防织品垄断市场,皇室与商业结合带来时尚产业的诞生。高地服饰风格的流行,是因为它象征着对国家的忠诚。太空时代的到来会催生出未来主义风格的服饰。女性的身体渐渐从服装中被解放出来,运动所需的服饰也应运而生,职业套装的出现绝不是偶然,设计师们会分析民众的喜好而去设计产品。所有的一切都不是孤立存在,时尚不仅仅是美的代言词。
裸露式比基尼面世时,受到褒贬不一的评价,而当季的销量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1933年来到巴黎的黛德丽受到巴黎警方的警告,她可能因为身着男式套装而受到起诉。曾经一个国家只有一种服饰3种颜色。这些也都是围绕着服饰发生在时尚界的故事,有趣的、匪夷所思的、震动人心的……这些在时尚的道路上亦真实上演着。
纵观这1000多幅高清图片,时尚的领引者从宫廷贵族到影视明星发生着变化,绘画作品与文学作品的记录到专业模特、摄影作品,时尚的传播方式也不同。从几千前开始,人类就已经不再将衣服仅作为遮羞防寒的工具。正如宋庆龄在1951年写给王安娜的信中所说的“时尚和服饰在人们的生活中是很重要的。”也许意识到时尚的重要性,体会到什么是时尚,我们才不至于沦陷在日常生活的琐碎里,弄得满身憔悴只剩灰扑扑的暗无天色。
关于“时尚”是什么,最喜欢的莫过于意大利设计师缪西亚·普拉达所宣称的:“时尚是一个危险的领域,因为它讲述的是你自身,而且非常私密;它展现身体,表露智慧;它呈现肉体,流露心理;它包含了人类如此之多的信息。”
是的,如此之多的信息。
《时尚通史》读后感(六):愿我们都生活在美好之中
小的时候看很多外国名著,其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描述:
“她的服装也很时髦,紫颜色布料,用一种黑丝绒西班牙饰边加以烘托。一只金表(当时手表不像如今这么普通)在她腰带上闪光。”(摘自简爱)
“棕色的发卷从一支插着羽毛的海狸皮帽子里垂下来,穿一件长长的布质的骑马服。她必须用双手提着衣裙,才能雍容华贵地走进。”(摘自呼啸山庄)
每一本小说里都少不了关于服饰的细致描述,什么宽边帽啦,什么晨袍啦,什么样的纹饰,什么样的花边,你可以推测出,这些东西有多美,但是却无法在脑海里形成清晰的形象。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了斯嘉丽那条窗帘布缝制的裙子。
种种想象,在我翻开时尚通史这本书的时候终于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各个时代的人都穿成什么样,有精美的插图和文字可以为你解答。不仅仅包括欧洲的钟形裙,还有日本的和服、印度的宽长袍、非洲的扎染,甚至还有神秘的印加帝国的织锦袍。当然,还有20世纪以来的所有经典,比如YSL那条著名的蒙德里安连衣裙,DVF裹身裙,波姬小丝穿的CK牛仔裤,一直到解构主义的时装,所有你听说过的,没听说过的,全在里面。
每一件物品,每一件时装都美轮美奂,让我平时还算丰饶的词汇库里只翻得出“好美”这两个字来形容。最可贵又不可思议的是,这种美,穿越了2000多年从古希腊古罗马的长袍发展而来,竟让你觉得完全没有距离,美得那么自然,那么顺理成章。
我们总是觉得,时尚只与女性有关,只是一种自娱的伎俩,事实上,这种美,不仅与女性有关,它关乎所有人。你可以看到柔美的裙装,你也可以看到君主的长袍。每一件服饰都不是孤立的存在,就像荔枝酱讲过的,看书要考察作者的历史背景,每一件袍子每一个披肩,都和它所处的历史年代和社会背景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说,时尚绝不是肤浅的潮流,而是丰富的历史。你在看时装的时候,事实上已经走进了那个年代。
把它当成一本画册,只是翻翻图就很享受了。如果想多了解一点,还可以看看其中的文字,你可以了解到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种种设计细节的妙处所在。再进一步,你还可以细细地读文字下面时间轴上的大事记,时尚,就是沿着这条时间轴铺展开来,走到我们面前。
在翻看这本书的时候,我能做的,只是赞叹。我收获的,只是感动。
愿我们都生活在美好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