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时间的灰度》是一本由安逸著作,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57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寻找时间的灰度》读后感(一):应该抱有希望还是相信命运
因为看《信号》在前,所以可以很好的理解作者安逸的构思。这几年最热门的平行时空的话题,让这本所谓的科幻爱情小说得以脱颖而出。不过可能真的是已经过了看言情小说的年纪了,阅读过程流畅轻松,但总觉得情节节奏不够给力。由SARS而衍生出来的恐怖变异病毒,因为《釜山行》里的僵尸让人记忆深刻,本书中描写“僵尸病毒”的文字也就很轻松的在脑海中转换成了生动的画面。 这是一个封闭的循环,他们永远被困在和病毒斗争的这个时间段里,区别在于很可能他们每次实验的时间点和手法不一样,从而导致了不同的结果,同时激发了不同的病毒。但对于平行空间封闭循环,我一直都抱着悲观的态度,许多事件的顺序和结果会不同,但个体死亡的命运是不会轻易改变的。 比起希望我更相信命运。
另外,在流感季里看到这样貌似非常专业的对流感病毒的大胆预言。被害妄想症感觉又要发作了。
《寻找时间的灰度》读后感(二):肆宜时光
《寻找时间的灰度》
安逸女王的这部新作真的惊艳到我!全文围绕“流感”突出“时间灰度”这种超能力来书写女王徐知宜和男主沈肆的爱情故事。爱情魔法师安逸抒写沈肆和徐知宜在“错过”和“失去”后通过“时间灰度”让他们重逢和找到彼此。
开篇【楔子:预言师】拉开序幕,写着一位老人通过“时间灰度”联系到男主沈肆,让他接近女主徐知宜,挽救流感病毒的侵害。预言师的身份令我产生了疑问,让我情不自禁地走进内容,带着好奇心往下读。
“预言师”让大明星沈肆接近科学家徐知宜,让徐知宜阻止病毒的侵害,也同时挽救了徐知宜早亡的命运。“预言师”的预言都很准,都像真实发生的事。大明星沈肆假唱的秘密,科学家徐知宜的科研精神等等一系列的事,情感的变化,让沈肆和徐知宜两个孤独寂寞的两个人相爱了。
“预言师”还预言:“一辈子,沈肆都不可能让徐知宜爱上他”,可是随着病毒被抑制,所有事情被逆转,两人心中暗许对方,“预言师”的身份被揭开。“预言师”竟是五十年后的沈肆,五十年后的沈肆通过“时间灰度”找到五十年前的沈肆,完成了他的夙愿和拯救了人类,五十年后的沈肆消失了。
后来,“僵尸病毒”的出现,再次认证了徐知宜的重要性。徐知宜的科学研究受阻、大明星沈肆的绯闻流言、沈肆假唱秘密的揭晓等等这些事促进了徐知宜和沈肆的爱情。可是,到最后“僵尸病毒”夺走了沈肆,徐知宜用了整整十年的时间研制了流感疫苗。又过了四十年,五十年后的徐知宜也以“预言师”的身份通过“时间灰度”找到了五十年前的她,一切重新开始,他们又找到了彼此。
“时间非黑即白,可是有人却固执地想要寻找其中的灰度。那灰度,让所有的错过,变成了相逢。那灰度,让所有的“得不到”和“已失去”,变成了珍惜。其实,在时间无边无涯的荒野中,究竟是谁找到了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找到了彼此。”结尾的这几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寻找时间的灰度,一切都变成珍惜,彼此爱情的开始。
安逸女王就是这样有魔力,每一部作品都让我深深地爱上她。《寻找时间的灰度》写出了通过“时间灰度”让错过的恋人重新找到彼此,也充分体现了人类科学研究的伟大,娱乐圈的复杂。女王的作品现实感很强,让我不再深陷在小说的不真实感中。愿女王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新书大麦!
强烈推荐这本《寻找时间的灰度》!安逸女王的每一部作品都值得品读!希望大家多多关注这位与众不同的美女作家!哈哈~
:女王大人好好养身体,注意休息,要保持健康哟~爱你~么么哒~
《寻找时间的灰度》读后感(三):读书要慢一点
孩子九月正式入学,我也步入了小学生新手家长行列。每天胆战心惊地盯着手机,惟恐错过老师发来的消息。因为孩子第一天去学校试上课的两个小时,就让老师给我打了7分多钟的电话,并一再嘱咐要常看手机,更别提后面还有各科老师的单Q。
写这么多,只是想说,安逸的新作《寻找时间的灰度》正好在这期间出版,收到书的时候正好是这一阵多事之秋,我神经极其衰弱。
看安逸的文,陆续也有好几年的时间,从《这咬人的爱》,《看不见爱情的房间》,《孤独是一座岛》,到《芥末男女》,我不想应付着去看《灰度》。毕竟安逸的文字用心,考究。这样的作者值得读者花更多的时间,静静地品。
送儿子去上国际象棋,谢天谢地,这一期,我终于解放,不用跟着随堂上课。儿子在教室里,我在教室外面,两个多小时,我翻完了上册。拿起手机,告诉安逸:我喜欢这个故事,并不舍得立刻看完。
于是,中间,我开了个小差,在家里的书桌上随便翻了一本书。有时候,不得不说,冥冥中一定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它会让你和你喜欢的都联系在一起。这本书是《烈药》。医生安德鲁在医药代表西莉亚的坚持下,用尚未进行人身试验的新药罗特洛霉素给濒死的病人注射,从而挽救了一条人命。西莉亚的美丽聪明坚强,让结婚二十八年的丈夫仍然心动不已。
爱情是什么呢?
有的时候,仅仅只是遇见。即使这遇见的开头,有时候并不那么美好。
安德鲁初遇西莉亚,反感,无视,甚至粗暴,但是后来他一直奉行的单身生活却被富有生气,很强个性的她终结。“婚姻命中注定”“绞死在劫难逃”。
万人迷大明星沈肆和天才病毒学家徐知宜的相遇,也不美好,甚至是预言师刻意设计的结果。然而,一场人类灾难的浩劫步步紧逼,两个灵魂在了解中相知相爱。
有人又说,爱是想触碰又收回的手。
《灰度》全书看完,安逸讲述了一个三生三世的故事。
第一世徐知宜痛失所爱,她从少年时就一直暗念的师兄方医生因救沈肆感染病毒而死;沈肆在治疗的过程,遇到了个性坚强的徐知宜,仅凭她一双坚定的眼睛而爱上她,遗憾的是徐知宜英年早逝,沈肆并没有机会真正和她相识,更别提向她表达爱意。往后的沈肆终其一生都在想念她。他正好遇上“时间的灰度”,五十年后的他向年轻的自己发出预言,取得了当年的自己的信任,提前进入徐知宜的生命,而后安然逝世。
第二世,是当年的沈肆在五十年后的自己的干预下,刻意和徐知宜相遇相识。一连串的变故,以及在人类灾难的面前,两人心渐渐靠拢。由于病毒过于强大,沈肆为了徐知宜的身体,以身犯险,用自己的生命为她的研究献上一臂之力,点亮了天才少女单调专注工作的一生。他
在临终前向她吐露了预言师的秘密。
第二世的沈肆去世以后,徐知宜忍着巨大的伤痛,继续前行,锻炼身体,研究出真正的通用流感病毒疫苗,耐心等到几十年后通过“时间的灰度”向当年的自己发出了通用流感疫苗的研制方法和所有实验数据,以及让她找到年轻的沈肆。
时间非黑即白,可是有人却固执地想要寻找其中的灰度。
那灰度,让所有的错过,变成了相逢。
那灰度,让所有的“得不到”和“已失去”,变成了珍惜。
在时间无边无涯得荒野中,他们找了彼此。
从房间开始,安逸涉足写科幻故事,历经孤岛,到了灰度。她一直强调的是:爱是两个灵魂的相遇和触碰。不在乎形象,只在乎灵魂的契合。林净植和阮致远有相同的兴趣爱好;唐清沅和肖恩有共同的事业;到了徐教授和沈大明星,两人迥异的个性经历爱好过往,仅仅出于灵魂本能的相吸而靠近。
无论什么形式,爱就只是爱。爱就牵手,绝不放弃。
安逸笔下的爱情故事,看完就是一声轻轻的叹息。你看你看,相爱的人那么美。尤其是那些姑娘,每一个都有坚强的个性和丰富的灵魂。她们配的上任何一个出色的男生。
回到《灰度》。
“大家都以为我们是天上最璀璨的明星。但其实我们和大家一样,只是最普通的石头。是人们投射在我们身上的幻想,赋予了我们美好的光环。一旦这些幻想破灭,我们也就会被打回原形。”“起来高高在上,但实际上,脚下踩的全是泡沫。”
看上去得天独厚应有尽有的大明星,背后的经历没有人会看到,也没有人会知道。花团锦簇的光鲜背后,谁都不知道他们承受的是什么。人性本身就是复杂的,娱乐圈只是放大了名利,所有的光怪陆离都不奇怪。
世上最不容易控制的是人心。人心会被名利挟裹,在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黑暗和残忍会滋长。
即使是最单纯的实验室动物科学家都不能幸免,更何况芸芸众生。
安逸三言两语道尽人世的辛酸。有些人遇上了就会情不自禁地靠近,相互取暖。
灰度这个故事,打动我的不是爱情故事,也不是那些高深的医学名词,不是让人一看就头皮爆炸的人间灾难。偶有黑暗也心向阳光。我喜欢的始终是故事里的人。
主角不多说。
和徐知宜双向暗恋却一再拒绝的方师兄,实在是一个遗憾的存在。明明可以抱得师妹归,由于他想东想西,最终被无情地炮灰。好可惜啊好可惜。
周雯和小古,个性鲜明,各有各的立场。没有对和错。朱凌,任飞飞,熟悉地在社会新闻上常见。善和恶的中间也有中间地带,那是人性的灰度。
幸而还有叽叽喳喳的江纯一和妹妹。平常温暖宛若我们身边的死党和姐妹。
在书里看到:“即使是身在阴沟,也要仰望星空。”想起王尔德的名句。我用这句话,曾给读客图书出版的《巨人的陨落》写了书评。绝对不是巧合,喜欢的总会和喜欢的相遇。你看你看,《灰度》封面多好看,和我的id如此相配。
真的佩服出版社。可以想象,出版这样的一本书,那些写实一样的灾难以及处理的描写太写实,能顺利出版简直要谢天谢地。出版前,听安逸提起,书名可能会改。然而最后的结果就是最合适的。感谢出版社,感谢编辑,感谢安逸。
木心说“从前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现在的手机占用了大部分人的眼球,无效的讯息浪费很多时间,这样一本书值得慢一点阅读。
《寻找时间的灰度》读后感(四):世间的洪水猛兽
文/西湘
从安逸的上一本小说《孤独是一座岛》开始我就发现了她的一个特质,她下笔特别舍得用力,许多看似云淡风轻的句子,实则用上了排山倒海的力量。比如这本新作《寻找时间的灰度》,我才看了开头几行就忍不住惊叹,一个科幻爱情主题的小说,竟然用了一个史诗般的开头,真是大手笔哎。越往下看去,越发现这家伙真是不惜血本。比如她形容男主角看到自己五十年后的脸——他认得那张脸!就像春天看过的风景,到了冬天即便颓败了也还是能够辨得出的。这么精妙绝伦的比喻,完全是一句高度概括蕴藉无限的诗啊,一点儿也不比海子或者顾城的佳句逊色。《寻找时间的灰度》44万字,写得多刻苦可想而知。
比起《孤岛》来说,《灰度》是一个更具话题性、时尚度和烟火气的故事,它以一场瘟疫和一个爱情故事作底,透过网络民意的剖面,呈现了人性在黑与白之间的漫长过渡。
一个光芒万丈的大明星和一个天赋异禀的生物学家,在人们用唾沫营造的浪潮中大起大落,与时间、与病毒、与死亡、与人心,殊死搏斗,终成舍利。
要想描画“人性”这一恢宏的界面,“瘟疫”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再加上“娱乐明星”和“网络暴力”这两大生鲜辅料,这个故事的框架搭得十分牢固,细节也十分丰盈。除了男女主人公,书中有许多惊鸿一瞥却令人难忘的配角,听闻新婚丈夫去世吐血而亡的女患者,被绝望的病人群殴致死的护士长,错信“善心”老妇被乱棍打死的怀孕母狗,大智大爱献出祖先遗体的白族老奶奶……颇值得一提的是对于“网络暴民”群像的刻画。他们像一群无头苍蝇一样,闻到哪里有一点点异味就不分青红皂白“嗡嗡嗡”地飞过去一顿猛叮,仿佛强大无敌,但一遇到真正的危机便轻易崩溃,只剩了一张嘴,只会吐唾沫。
“唾沫”这一意象是本书的中心道具。人们用它将人高高抬起,又将人重重摔打。人们用它来互害,又用来自戕。人人害怕唾沫,躲避唾沫,又纷纷制造唾沫,使用唾沫。不管顺境、逆境,贫穷、富贵,健康或者疾病,全人类“相濡以沫”。
当人们淹没于唾沫之中,人人都想奋起求生,但是他们不知道问题在哪里,到底谁才是洪水猛兽。
最初人们以为是病毒,通过女主角的科普我们可以知道,每个人的细胞里都有病毒,我们即病毒。病毒不是“坏人”,甚至很多时候,人类要靠病毒来拯救。
后来人们怪责于猫、狗、猪、鼠,可是它们与人类一样,不过都是无可奈何的宿主而已,甚至,它们比我们更无辜。自地球有生命以来,无数的生命体便共生于这世上,不分先来后到,通通都是上帝的子民,唯独人类,把自己当成了主宰。他们能直立行走,他们会使用工具,他们有逻辑思维,于是他们扬起屠刀,血洗任何在碍自己生存的族类,很多时候,也包括同类。可是,没有用,没有任何人能长命百岁。
科学界有一个不算新颖的观点,人类一直自认为在改变更新着这个世界,实则不是,基因才是赢家。人类世世代代前赴后继,不过是在替基因传递火炬。它寄生于我们的肉体,却又高高凌驾于肉体之上,不死不灭,笑看人类繁衍、挣扎,与时间赛跑,坐享其成。那么,沿着这个推论,是不是有更高级的物质寄生于基因之上,微笑着俯瞰众生?当地震、台风、海啸来袭,蝼蚁般的人类何尝不是我们棍棒刀枪之下的猫狗猪鼠?何尝不是更高级的生命体在清洗人类这一较低级的宿主?
当然,站在全知的上帝视角审视书中庸众的愚蠢可欺是不公平的。人类的缺陷是共通的,这世上99.99%的人都不是女主角那样智商拔群的天才,也不会像男主角那样美得颠倒众生。我们软弱、贪婪,自私又脆弱,不论你在金字塔的哪个梯层,都无法完全将其剥离,拥有美貌与智慧的幸运儿们镀上金身,也无法除去凡胎肉体的俗味儿。恐惧的发生,便从这些阴暗低矮处,它们如水滴积聚,渐渐壮大成汪洋,然后形成巨大的反噬的力量往上攀爬,最终无人可以幸免。
人类要自救,先要认清自身,然后,勇于自我牺牲。向死才可以后生。
说到瘟疫,我想起云南的小城普洱。
去年秋天我曾经去过一次普洱,被这小城市惊艳到。街道很整齐,绿化很好,物价低,美食多,精致而内秀,繁华又自在,十分宜居。后来查资料时吃了一惊,在上个世纪,这一地区曾经发生过一场旷日持久的瘟疫,数十万人死于非命,尸积成山,连秋熟的稻子都无人去收。据说到最后思茅坝子的人口不足两千。而今天,它又建成了一座人口两百多万人的繁华都市,光普洱市区常住人口也有二十多万。
我们每一个立足之处地下都是先人累累的白骨,历史是一次又一次的轮回。日光之下无新事。
《寻找时间的灰度》和《孤独是一座岛》以及作者即将出版的新作《穿过月光之境》同属于科幻爱情题材,除了对未来科技的大胆畅想以及苦涩人性的深刻探索,还有甜美爱情的回甘。
《灰度》和《孤岛》这两本书里的爱情故事都很清淡,只有点到为止的吻戏,没有任何肉欲,但是却非常合理,一点也不觉得造作。尤其是《灰度》。从针锋相对到互有好感再到死心塌地,这样的套路在爱情小说里海了去了,但是这一本能写得如此自然天成,自然要归于作者的深厚功力。写爱情,不一定要山盟海誓你侬我侬,不一定要肉帛相见干柴烈火,讲究的是人物内心深处的碰撞和相惜,安逸做到了。他们甚至都没有对彼此说过“我爱你”。心灵相通的爱情,连表白都多余。
世事无常,不论科学进阶到什么地步,依然会有新的人类无法克服的困难出现。在《寻找时间的灰度》里,科学家不惜性命研究出了克制新型病毒的疫苗,紧接着,病毒却以新的变种再度“复活”,这样的战斗将伴随人类始终。使人类屡败屡战的是他们对于同类的爱意,为了亲人、爱人、友人免遭不幸,他们会不断地迸发出新的能量与死亡搏斗。作为人类手中的终极武器,爱,也将伴随人类始终。
前段时间电视里刚刚播完一部讲述了三生三世爱情的电视,这两周又看到一本讲述三生三世的爱情故事,虽然同是三生三世,却别有一番韵味。
故事里讲述了一个冷峻如岩石的女人,是世界首席病毒学家,是少年天才,在国外一流学府双博士毕业的世界首席病毒专家,徐知宜;一个是万众瞩目的天王巨星,唱功一流,外表帅气无暇的创作型人气偶像,沈肆两个人的人生完全无法交集,可是就是这样的两条平行线,却因为一封突如其来的五十年后的神秘邮件,令他们原本的生活失去了控制,如宿命般无助,两个孤独寂寞的人深深的吸引着对方,于是他们相爱了。
最开始我还很疑惑这个预言师是谁呀?难道真的有所谓的月老?随着预言师的语言一一验证,随着病毒逐渐被抑制,所有的事情也开始被逆转,两人心中都放心暗许,随着时间的推移,“预言师”的身份被揭开,原来“预言师”是五十年后的沈肆,五十年后的沈肆通过“时间灰度”找到五十年前的沈肆,完成了他的夙愿和拯救了人类,由于完成了人物,五十年后的沈肆消失了。
这一世是沈肆来拯救了他们的爱情,下一世,由于“僵尸病毒”的出现,徐知宜的科学研究受阻、大明星沈肆的绯闻流言、沈肆假唱等等这些事虽然困难重重,但是却促进了徐知宜和沈肆的爱情,两个人相爱相知,可是,最后的最后“僵尸病毒”夺走了沈肆,接着徐知宜用了五十年的时间,五十年后的徐知宜也以“预言师”的身份通过“时间灰度”找到了五十年前的五十年前的自己,一切重新开始,他们又找到了彼此。
相爱的两个人用尽一切方法找到对方,这是爱的力量,但是我认为安逸写这本书不仅仅是为了阐述爱情的伟大,还有许多方面都体现在书的情节当中,就比如说穿插在书中的人心,人心是纯洁的,也是肮脏的,它不受我们的控制,就连深处实验室的博士也无法控制自己的内心,他们会被时间的一切所污染,变得不那么纯粹。
虽说书中讲述的不仅仅是爱情,但是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估计看的也是这里面的爱情了,不会去深究作者究竟有什么更深层的含义,毕竟现在的社会不是那么好混的,不是有那么多的时间去享受阅读的。
“时间非黑即白,可是有人却固执地想要寻找其中的灰度。那灰度,让所有的错过,变成了相逢。那灰度,让所有的“得不到”和“已失去”,变成了珍惜。其实,在时间无边无涯的荒野中,究竟是谁找到了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找到了彼此。”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都喜欢这段话,错过的两个人,什么时候才能再相逢,错过,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我们一生当中,也不知道跟多少人擦肩而过,难道我们都期待下次的重逢吗?时间是非黑即白,时间是遇见和错过, 但是我们往往忘记了寻找其中的灰度,如果相爱,如果想见,那就拼命努力,不管过程,重要的是结果,结果是遇见了彼此,找到了彼此。
《寻找时间的灰度》读后感(六):絕望中的希望
好友安逸的新作上市已有數月,說好會送我一套,於是一直耐心地等著。
之前讀過她的兩部小說:「沒有愛情的房間」和「孤獨是一座島」,都是披著科幻外衣的愛情小說。
「沒有愛情的房間」還算是試試手的愛情小品的話,「孤獨是一座島」已可看出作者對環境和心理描寫的渲染力,到了這最新的一部「尋找時間的灰度」,更可看出作者駕馭長篇故事的能力,一部一部讀下來,進步非常明顯。
這部新作分為上下集,安逸擔心會不會寫得有點拖沓,但我看完後覺得非但不拖沓,篇幅長度反而恰到好處。男女主人公的感情若沒有這些篇幅來鋪墊,來層層推進,那就會缺乏說服力,缺乏真實感,而沒有真實感的愛情故事很難讓人投入,也很難打動讀者的心。
「尋找時間的灰度」,是一部很好看的小說,男主人公是一個紅透半邊天的明星,女主人公是一個象牙塔內不問世事的科學狂人。
這樣的組合,看似很突兀,若是庸手寫來,很容易落入俗套,然而在安逸筆下,這看似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兩個人,卻發展出一段蕩氣回腸的愛情故事。
作者手法之巧妙,足以彌補明星與科學家之間的違和感,而兩人之間逐步發展的感情,又讓人能夠產生共鳴,繼而被打動,因為作者是用心在寫「情」,借明星與科學家的外殼,寫普通人都會有的「情」。
整個故事是以當年在南方發生的禽流感為背景展開的。當年的那場瘟疫,不知奪去了多少鮮活的生命,有關部門至今仍諱莫如深。書中的描寫,再現了當年如地獄般的情形,字字驚心,令人不寒而慄。面對無孔不入的病毒,人類實在太不堪一擊,而在這極端環境下,人類的劣根性又暴露無遺。從作者的字裡行間,可以看出她對生命的尊重以及對人性的複雜而感到無可奈何。
故事中也涉及到對娛樂圈的描寫,那更是一個幾乎集人類所有醜惡為一體的圈子,但無論多麼醜惡的地方,總還是有著人性光輝的一面,哪怕只有星星點點,卻也讓人不至於絕望,故事中男主角沈肆的助理小古和經紀人周雯就是這樣的存在。
一部好看的小說,除了情節抓人之外,人物的塑造也是一個關鍵。這一點,安逸做得很成功。
無論是主角沈肆和徐知宜,抑或配角的小古、周雯,更或者是打醬油的秦煥、朱楨,每一個人都很好地扮演了自己的角色,有了自己的生命。
初秋的週末,安逸和她的老公約我在咖啡店小聚,我帶了妞赴約。
我們聊著天,很熱鬧,妞在一旁卻感到無聊,於是順手把安逸的這部新小說給妞看,原以為大人的書小朋友不會喜歡,沒想到等我們聊完一個話題,舉起杯子啜上一口咖啡的時候,才發現妞竟然已看了三分之一,而且還在繼續津津有味地看下去。
安逸急切地問妞,阿姨的書好不好看?妞一本正經地點點頭:好看!然後指著書中女主角徐知宜用手指戳男主角沈肆胸大肌的情節咯咯亂笑。
妞看了兩天,把書看完了,那時,我也已經看完。雖然覺得對於小孩子而言,這本書中想表達的東西她未必能看懂,但又有誰能真正了解孩子的世界呢?
問妞讀後的感覺,妞說:這病毒真可怕。又說:看到結尾,有點崩潰,男女主人公好不容易在一起了,卻⋯⋯
我不禁好笑,原來妞還是能看懂這個故事的。
故事的結尾我很喜歡,於絕望中給了人一絲希望,而這一絲希望,正是全書中最動人之處。
安逸笑著說,本以為這樣的愛情小說,男讀者是不會喜歡的。我說,我不喜歡的是瓊瑤式的歇斯底里的愛情小說,而充滿真情實意的愛情小說,我還是很願意讀一讀的。
时间一向黑白分明,可为了她,他执意要找到其中的灰色地带。――《寻找时间的灰度》
一个是少年天才,十五岁上大学,国外一流学府双博士毕业的世界首席病毒专家,一位是星光璀璨,唱功一流,外表360度无瑕疵的创作型人气偶像。他们的人生毫无交集,像两条平行线,活在各自的世界里,享受着病毒或者粉丝的簇拥尖叫。
然而有一天,一封来自预言师的电邮打破了他们的平静生活。一位老人隔着五十年的时光通过未来的互联网技术向男明星沈肆发出了警告。在一次又一次预言被证实的情况下,沈肆开始相信预言师的能力,相信“全球将会有一场前所未有的大瘟疫,从中国爆发,席卷世界”。听起来好像和平日肆意妄为的沈肆没有什么大关系,他像是会去拯救世界的人吗?“这场瘟疫会夺去几千万人的生命,而你就是几千万分之一。”好吧,这句话才戳中了沈肆怕死的内心。他开始急切地想去挽救自己的生命,想去接近这世界唯一一个能够研究出病毒疫苗的科学家――徐知宜,因为预言师说她将会在研制出疫苗之前就因为磕药而猝死。
沈肆和徐知宜,大概是八字不合吧。一见面两个人就在同一地点摔了一大跤,丢尽颜面,再遇见,简直也可称为血流成河。但是为了完成自己的毕生心愿――研制出“通用流感病毒”,取得高额赞助经费,徐知宜还是答应了沈肆的请求,陪他去流感始发地点广州抽取了病毒样本。
两个同样倔强傲娇,童年孤独的人逐渐在相处中了解对方,彼此靠近。
徐知宜,五岁父母离异,科学家母亲重组家庭,让她十二岁就开始住宿,和母亲聊天疏远而公式化,对寄宿家庭里照顾自己的哥哥方衡很依赖,暗恋他,长年嗜药,依赖药物达到一整天的兴奋、注意力集中的状态,也依赖药物进行短暂的睡眠,生命中第一大追求就是探求病毒的奥秘,研究出“通用流感病毒”。
沈肆,有一双琥珀色的眼睛,被传为有“英国王室的血脉”的男人,童年却在伦敦最脏乱的贫民区里度过,四国混血的外祖父因为长年烫洗衣服而使他的帅气不在,佝偻着,中国台湾的外祖母每天抱着他讲中国传说,教他中文,母亲迫于生计出卖肉体,姨母身患忧郁症,令他们生活苦不堪言。而他的中国留学生父亲呢?在得知自己闹出了人命以后,留下半年生活费和学费逃回了国。等到沈肆出名,早已是知名画家的他想认回一个声名显赫的私生子已经不可能了。
他们相互了解,相爱相杀。徐知宜帮沈肆战胜心魔,慢慢地重新唱歌,沈肆用自己的声音帮助徐知宜睡眠,减轻她的药物依赖。在五十年后的老人,其实是另一个沈肆,为了不得感染病毒的后遗症帕金森而发的电邮的帮助下,两人携手发现了一种初步成功的“解毒方式”,来不及多加实验,就迫于社会压力投入使用,奈何病毒反抗强烈,造成了美剧“行尸走肉”的效果。沈肆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献出了他汇聚六国病毒记忆的生命。十年后徐知宜研制出了通用流感病毒疫苗,拯救了全世界。再四十年后,同样投资“时间灰度”的她向五十年前的自己发了一封电邮,告诉了她这个故事和“解毒步骤”。
此时,五十年前的徐知宜正在向五十年前的没收到过“预言师”电邮的沈肆讲这个故事。
安逸:职业作家。善于用魔术般的笔法,描写现代都市男女真实情的感经历与复杂微妙的人性。捕捉人们内心深处的困惑、挣扎、迷惘、寂寞与无奈,书写情感中的妥协与坚持、自私与无畏、选择与放弃。 已出版小说《看不见爱情的房间》《芥末男女》《孤独是一座岛》等多部作品。
即使全世界忘了拯救他们生命的你,你依然存在,依然会被时光铭记。
“可是在星辰交错的娱乐圈,谁又能一直做一颗恒星呢?”
那么,你就成为一轮明月吧,反射恒星的光芒,让世界抬头时,能看到你。
《寻找时间的灰度》读后感(八):现言里最不耽于情爱的女主角
上部权当小说的铺垫,下部是小说的精华和高潮。
如果只着眼于上部的话,除了女主角超级犀利的科学家设定,并不算吸引人(而且并不难推理出预言家的身份),但因为下部里作者行文熟稔的节奏,使整个作品都得到了质的升华。
看完整本书,对个人印象最深刻的不是难以抗衡的时间,反而是充当了重要角色的“舆论”。尽管,男女主角对这一角色都不甚在意,但是它们的存在却无时无刻不令人注意到。舆论促使了书中几大转折点,但可能是因为情节原因吧,感觉书中的几个反转都不太能令人脑洞大开。
然后关于“时间灰度”这个梗,不算新颖,换了个名词,但文艺许多。但作者也算是玩出了一些新花样吧。
私以为,即使历史其中细节变化了,譬如沈更早地爱上了徐,譬如徐也在这一次人生中“移情别恋”,但历史的大致方向还是难以有所改变的,所以在徐和沈的“第二次人生”中,纵然他们相较之前,多出了一年的相处时间,但最后仍以一方的死亡而收场。
尾声展开的“第三次人生”里,通用流感疫苗早出现了十几年,一切前景都十分美好,可谁又知道,这一次他们是否能够改变既定的命运?
感觉把故事放在偏悲剧的时间背景里,总是更能烘托出两人之间伟大的爱情。在现代背景中,符合上述条件的,除去中东地区的战争(偏向人为),就是世界末日。毫无疑问,来势汹汹的病毒也算是末日的一种吧。
所以,当大明星身份的男主角做出自爆“无法唱歌”、自愿暴露在病毒之下的种种举动,毫无疑问,这是我十几年来看过的最伟大的明星身份的男主角。其他关于娱乐圈的情节,皆曾经看过雷同,当然,娱乐圈文也难以写出什么新意
最后说一下女主。最近一两年,感觉言情文开始喜欢了“女科学家”这一设定,而且往往都是有着徐这样的性格。不过,可能由于整本书有一般的情节都是病毒研究和娱乐圈部分,爱情描写不算过多的情况,徐知宜是小言里有史以来最能不耽于情爱的女主角,沈肆甚至成为很难得的、比女主角更早暴露出内心那点小心思的男主角,不过与性格设定也有很大关系
《寻找时间的灰度》读后感(九):《寻找时间的灰度》一场突如其来的爱情
他被一封来自五十年后的邮件勒索,她正面临一次足以毁灭人类的浩劫,爱情魔术师安逸最新作品,一场隐秘而伟大的爱之阴谋。时间非黑即白,但他努力寻找能够逆流而上的灰色地带,原来只为与她相遇。好美的邂逅,一场充满神奇的爱情之旅。《寻找时间的灰度》开启新的旅程,爱情突如其来,是幸运还是不幸,期待你去体验。爱情小说我很喜欢,安逸的作品很有感染力,愿意走进灰色地带,选择那份爱情的到来。不管结局是否圆满,只为与她相遇,爱你就是这样的简单。
本书女方是年轻高智商的女科学家,男方是非常出名的歌星。两个完全没有关系的人,就这样因为预言师的一封来自五十年后的威胁邮件,两个人的命运彻底改变。好奇妙的爱情故事,带给我们很多瞎想。这场爱情是否圆满,真的无法知道。因为爱和阴谋,感觉被人愚弄了,让我感觉特别不踏实。沈肆和徐知宜的爱情没有想象中的美好,故事发展已经失控,因为有太多的不可知的因素,感觉这段爱情爱的好累。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封面出现我最喜欢的沙漏图案,和灰蓝色的设计,感觉非常有吸引力。故事要从一个女科学家,在食堂里惊天动地的摔了一跤开始讲起,这期间发生了很多无法预知的事情。因为那封预言师的邮件,男女主角相遇了。后来因为那场绵延了整整一年的瘟疫结束,他们的爱情搁浅了。爱情有的时候就是这样的难以琢磨,相遇了是缘分,这份爱情能否顺利进行,感觉有点悬。
上册讲因为收到预言师未来的威胁邮件,沈肆找私人侦探调查邮件中提到的徐知宜。他开始一步步接近她,希望多一些的了解。接触的多了,他发现徐教授越来越吸引他。到后来居然爱上她,爱情就这样到来。他明明知道时间一向黑白分明,可为了她,他执意要找到其中的灰色地带。
下册讲女教授的研究出现了新的转机,她的病毒变异了。这个时刻已有十六省市,查出三千七百八十九名受感染人群,其中四百八十六人死亡。活着的病人里,有一半住进了ICU,能不能抢救过来,还悬而未决。这次疫情爆发,女教授也不知道如何是好,因为她的研究只成功了一半。整个故事情节发了很大的改变,无法预料的事件发生了,他是否能找回他们的爱情,真的是个未知数。因为那场流感病毒太厉害了,死了好多人。沈肆也没有逃过这场劫难,最后黯然神伤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徐知宜又花了整整十年的世界,研究出了真正的通用流感疫苗,从此将夺走了她爱人的流感病毒统统关进了牢笼。时间非黑即白,可是有人却固执地想要寻找其中的灰色。那灰色,让所有的错过,变成了相逢。那灰色,让所有的“得不到”和“已失去”,变成了珍惜。他们找到了彼此,这份爱有了新的开始。
《寻找时间的灰度》读后感(十):《灰度》书评
之前写的书评不好,其实那不是书评,女王说的对,那是剧情梗概。剧透得…我都不忍直视了!还有很多小伙伴们没看完书,为了能让没读完的小伙伴们顺利地读完书,重新补个书评给女王大人,晒书的时候答应女王写书评,说话算话,作为真爱粉,我不能忍受自己写的那个书评。
文章文笔流畅,故事整体读起来顺畅,故事很吸引人,尤其是肆爷的职业,酷酷的个性都超吸引人。
女王的书反映现实生活问题,让我们读起来就像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样。《寻找时间的灰度》不光可以看到爱情,也看到了梦想、人性、娱乐圈、病毒、偶像等等,这些跟我们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
书中写到“梦想”,徐教授的梦想是研究出抑制病毒的疫苗,把病毒关进小黑屋,世界上没有病毒。很喜欢徐教授在追求梦想的路上的毅力、坚强还有不服输的劲儿。因为我也是追求梦想的人,徐教授追求梦想的精神值得我学习。
还有,娱乐圈和偶像,对于我们追星的人来说,是最感兴趣的话题。我觉得娱乐圈是个大染缸,绯闻的好坏直接影响明星偶像的名气,绯闻的真假往往都是我们谈论的话题,真相是什么只有明星本人清楚,而且有的真相是不能被揭露的。而在肆爷的身上都能体现出来。
女王的《灰度》真的写得超棒!值得好好品读!值得深深地体会书中的精髓!
祝《寻找时间的灰度》新书大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