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棕色的世界读后感精选10篇
日期:2018-04-22 21:3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棕色的世界读后感精选10篇

  《棕色的世界》是一本由[英] 格林·狄龙 著绘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128.00,页数:20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棕色的世界》读后感(一):棕色与灰色不同

  (看到笔记本里面好久以前的草稿整理一下……

  看了两遍,这本书的细节真是惊人…看到奈绪说她忍不住想伤害别人的时候,我真是哭的发抖。我自己也被如何与自己相处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看到她真是很能感同身受。奈绪比较幸运,通过一场车祸带来的冲击最后能放下了很多。问题绝不可能立刻消失得干干净净,但最后,希望永远存在的。

  关于皮克托

  皮克托与奈绪的相似基本上没有异议。他们都被家人所带来的问题所伤害。皮克托的怪脑袋上有倒钩,也就是奈绪的会伤人的想法。皮克托最后终于烧去了自己的头,去砍曾经是他的家人的树(只说是砍到两臂生疼,没有砍倒,但是树已经一动不动,钩刺和枝桠已经脱落了);奈绪最后也终于能接受自己,明白虽然过去的影响仍然会存在,但已经不会伤害她了。他们最后都找到了爱情开始了新的生活

  关于虚无

  虚无是一个很有趣角色。开头虚无是一条大蛇,它虽然让皮克托的脑袋变成倒钩果,但在这里它其实是让皮克托免于自杀,给了他一条可以离开家人的路,虽然这条路代价高昂压力重重,但仍是一条解脱道路。此处对应的最好的其实不是奈绪,而是格雷戈里。格雷戈里在书中写到,自己在被佛教老师伤害以后,整日酗酒,住在大城市,当一个知道黑塞的洗衣机修理工,“想变得比平凡还要低下,想成为虚无”。成为虚无,降低自己,所以就可以逃避过去的痛苦。所以奈绪也很喜欢虚无:虚无是某种程度上的解脱。

  但显然,逃避只能是暂时的。

  而在最后,皮克托的儿子出生,虚无又回来了。此处同样呼应结尾,奈绪担心自己的儿子会像她。人们总是喜欢选择逃避,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最后一页是她的儿子站在树下,这棵树,我总觉得就是虚无最后变成的那一棵。

  虚无的诗初看很难懂,多读几遍之后要好一些:

  “我曾经是一名士兵。”每个选择虚无的人,在选择之前一定都经历过痛苦,或者说,与自己、与世界的战争

  “不知棕…日与夜交汇之处”虚无模糊现实梦幻界限,模糊善恶界限之后,奈绪和格雷戈里纠结于自己的恶的痛苦当然会减轻很多。当然,这样的模糊和后文两人终于意识到的“棕色”的模糊有相似之处,本质上却完全不同。一个是逃避,一个是理解和放下。

  “我并没有真的死去。”逃避的诱惑是不可能完全消失的,但奈绪和格雷戈里在认识到这一点之后,却不再恐惧,他们知道未来他们会选择不逃避,就算偶尔选择了逃避,他们也可以接受逃避的自己。

  还有,奈绪,你不用担心你的儿子。当他长大了,他自己会像你一样,最后总是能理解的。

  其他

  皮克托去服兵役,我理解的是奈绪尝试去过正常生活。两者都是强制性的。皮克托最后活了下来,而奈绪虽然随时处于崩溃边缘,但除了回忆乐队演出那一次犯过病,整本书她都没有真的去实践自己的想法。

  羊群是皮克托为过上正常生活做出的努力,也是一种逃避。但在去见第一个大佐的女儿前,他杀了所有的羊。奈绪为了格雷戈里,也放弃了很多。

  还有一个我觉得特别有趣的和史蒂夫有关的小细节:只要是史蒂夫出现画面色调就是史蒂夫的心情。奈绪喜欢格雷戈里时,那几页除了奈绪的红衣服,其他全是灰色的。奈绪和格雷戈里有矛盾时,画面就恢复了彩色…至于最后一页那么鲜明色彩、史蒂夫那么开心的笑容、他和前页的奈绪都在打电话…嗯…:)

  我更喜欢地方不在于这本书讲了一个好故事,也不是故事有一个好结局,而是它终于还是提了一个问题:逃避是什么?

  “现在怎么做都没用了,只有逃一个办法。”

  《棕色的世界》读后感(二):NOW,这个女孩神经正常了

  以为手里捧着的是本普通漫画书,结果翻开才知道是本有深度小说

  《棕色的世界》是图像小说,拿到这本书后让人觉得神奇,它的整体感与书名保持一致,层层厚厚的书页被刷了一层棕色,这也都是表象感官,书中的女主角奈绪·布朗的名姓也有BROWN,这个介于颜色层性被忽视与过渡的色彩成了这部书的深层画面。英国作者格林·狄龙用双关的隐喻表达这种人生困惑常态。他画风写实,着重刻画细节与整体的一致性,可也有运用日漫吉卜力动画风格穿插其中,文中奈绪喜爱的日本怪异漫画《阿一》的故事情节就与她自己的故事同步上演,以漫画中半树半人皮克托的重生映射着奈绪的生活轨迹和故事走向。用女主概念来说,这是一本给“大小孩”看的书。

  奈绪是很特别的,她是英日混血女孩儿,她家庭破裂,被长期忽视,有强迫症和暴力倾向,她对于自我的认识有复杂性,甚至是分裂的。她通过修佛来控制情绪,“円相”意为“当下”之意,是一瞬间的圆满,她到修道院用这种时下流行的禅宗来克制自己。书中封皮把她的“10级预警”程度在洗衣机上表现出来,每一次触发神经,她都会压抑那些不应发生的事,是幻觉还是现实,她自己把自己抛到了虚无的空间里,那是一个矛盾体的存在。

  书中奈绪的情感有得到停靠与归宿。中段出场的洗衣机修理工格雷戈里,是一个长相酷似阿一的憨憨男人,也很爱引用诗和哲学,他的自身矛盾与奈绪是相连的,这也是吸引奈绪的地方。故事中矛盾的爆发与高潮发生在格雷戈里没有接到奈绪的电话,奈绪的情绪失控,她把自己的大脑看成是巨大的腐脓般的莫比斯环,她的邪恶理智强压下去,充满了整个思想。这是书中她唯一一次失控,而不是想象,这个男人与她的相似并不能让他们融合,这个“哲学家”说:“你不是我的维纳斯,你是我的阿布拉克萨斯。”这里又给出阿布拉克萨斯这个概念,那是古波斯的怪物,蛇身鸡首,在早期基督中被视为至高的存在,连接凡世与灵魂。也是《阿一》中的机器形象。这些概念都预示着奈绪的矛盾,她需要重生来解脱自己。

  重点在于她的“男闺女”史蒂夫·米克这个人物,也是贯穿整部书的男主。他给了她一份工作,俩人的关系亲密温暖,那是奈绪多年丧失的家的感觉,是最为平凡最普通的爱的表达,藏在画里十分隐晦,他温柔羞涩,不善表达,但他却是奈绪最好的归宿。其实读到书尾才发觉,那些平淡的画面只关于米克,是最正常不过的生活,奈绪需要的生活。203页透露结局,4年后,两人走到了一起,有了孩子。奈绪设计青蛙造型玩具也摆在了柜台,她得到重生,她的愤怒渐渐消减不再对生活有困扰。通过一次打坐,她得到了一次非凡的体验,那是自己的头变成了一朵大花,尽管对于这种体验产生执念作用障碍修行,可侧面也能证明,她恢复了平静自在,她修回了平常人甚至是更好更宁静的人。

  看似是普通的漫画书却带来了人生启示,这是给我的一个冲击,原来画作也可以这样表达,这样有趣,又这样的赋予生命感。当代文化的开化与多元让我们能接触到全新的更真切实意的作品,有个性化的独立感。这部书惊艳到读者,颠覆原有的对于漫画的价值经验,这是这本给我书带来最大的震撼,非常喜欢。

  《棕色的世界》读后感(三):浴火重生

  说实话,对国内的引进Graphic-novel总是失望太大,当时考虑买入这本时考虑了很久到底是买原版还是买引进版,很多引进版本翻译做得很差,字体的排放也很糟糕根本没法认真阅读,只会忍不住出戏,而且各种生气和心疼好作品被毁坏,这部漫画是第一次让我真正地体验到翻译和出版对漫画的用心尊重,首先整版的设计都被基本完好地搬到了引进版,无论是印刷还是字体的小心选择排放,画面内的字体也被小心地替换着,书的封面页里面的地图也被认真翻译和印了出来,真是感动。翻译很认真地做着注释(唯独要挑刺就是,有些翻译名字有英文备注,有些没有,这个有点尴尬)里面的很多细节内容,可能非常多的一般翻译都会忽略跳过的,但是这个翻译一读就是漫画读者,而且是个爱好者,就是个能呵护珍惜这本作品的人,很用心,也很细心,或许可以把漏了的玩具店店名也补上,哈哈哈哈哈。玩具店的店名也很有趣,作者用了PEOPLOIDS这个词做店名,是David Bowie在Future Legend中出现的词,估计是自创词,我理解为人偶的意思行尸走肉?)

  顺便送大家一个传送门,送去一个有趣的但是关闭了的网站:http://www.peoploids.com

  以奈绪第一人称来将这个故事,故事一开头通过画面已经铺垫了很多小细节了。封面墨笔的一个圆圈,日味禅意,在英国,虽然华人文化在社区中不少,但很多和禅学有关的东西,多半都还是和日本牵连。一翻动,就感受信息量满满,甚至是无比熟悉:盯着按钮看的镜头没有画Nao盯着按钮的画面,而就是正视着按钮的镜头;坐在飞机紧急门旁焦虑不安安全门的使用图来解释这个焦虑的程度到了多少;在出租车里想象着扭断司机脖子各种车上细节和司机奇妙笑脸;已经见到Steve兴奋地讲着话好像把生命开关全都开启了一样;地铁里推人下车轨的幻想;家里厨房抽屉曾经装过锁的痕迹,洗衣机的档位和封面的形成了配比。这一切都是细节,都是生活中似乎一闪而过的东西,但是在Nao的世界里,这些就是占据了全部。画面的细节处理很有趣,虽然没有太多脑洞大开比喻性的画面出现,并且部分幻想直接穿插在画面中,对我而言却一点都不影响阅读而且非常感染情绪给我的一个又一个画面。

  我也是个焦虑没停过的人,也是一个通过绘画来舒缓这个焦虑的人,这种情绪来得之快之强甚至你自己都没办法控制你自己,你只能把它存放在心中的一个黑洞里,让其噼里啪啦地自行爆炸。绘画的舒解会让你像是实际做出了这个行为那样得到释放能量不会像绷紧的橡皮筋一样不是自身断裂就是祸及他人。这种情绪是一种循环周而复始,没有尽头,你只能一直想办法控制它,让它不把你拉跑,不失控变得歇斯底里。你无法叫暂停,因为这似乎是一系列埋藏在身体里的基因,时而确实会隐匿,但是永远无法剥离你。书中出现很多红色的画面,整格被填满了红色,除了酒吧灯光,剩下的都是Nao已经接近边缘的情绪。“我就是自己的地狱,它源于我自己,由我负责错误也全在我。”炼狱在内心之中。

  “重启界面般讨人厌的表情”Steve说出来的时候我笑了,这绝对是一个“幻想着能够关机重来的作者”,至少,他在这个主题上感兴趣,直到后面Gregory中风,甚至后面写出了“浴火重生”就更是明白了作者的有意为之。“关机重启”这个点是我一直觉得有趣且在我生活中也一直反复出现的词汇,甚至更高的奢望就是“清零”,很可惜人生是累叠的,如果在清零不可行情况下,重启似乎是最好的一个选择。但并不是说重启就能重启,Gregory这个角色非常妙,他本身故事就很丰富,与母亲的亲近(类似于妈宝的感觉)年少时的被侵犯以及过后的痛苦,宗教的剥离都让其的情绪及其复杂和扭曲,就像Nao刚开始见到他的形容,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矛盾体。书中穿插的故事在我看来是Nao的创作,Pictor在寻求真爱,他到底在映射谁,实在说不清楚,但是那个焚头新生的故事结尾,却又带回到了浴火重生的的中心里。车祸后,Nao也重生了,包括她生孩子也让她得到了极大改变,或许结局真的是轻松宽慰的,虽然Gregory的自述并不轻松,但是就“重生”看来,似乎表达着“最坏的已经过去了”的情景

  我会再找些作者的访谈看看,对他为什么要这样设定Nao很感兴趣,虽然她在作品里被母亲一笔带过强迫症的问题,但是在我看来Nao严重焦虑且会触发的很多情绪点,当然强迫症本身就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且似乎是观察行为联想的强迫。作者在描绘这个“强迫症女孩”的时候非常有技巧室友是知情的,且在保护Nao,Nao说的作业明显治疗中出现的手段,但是作者却没有明确地说出这些问题,他不是在给别人解释什么是强迫症,而是让你直观地去感受强迫症人的切实感受,如果一旦把治疗挑明,读者大多就只会给Nao标注一个“病人”的标签,逐渐失去阅读的代入感。作者在我看了的一个访谈提到他的妻子幼年有强迫症,并且也阅读了不少强迫症的书籍。他受到了Dirty Filthy Love的影响叙述了Nao的这个故事。

  想起之前还在英国的时候在书店里看到这本书,封面的滚筒洗衣机的那个黑洞直直地看着我,让我十分不舒服,于是放下了它买了旁边的另一本。真是一个有趣的错失,让我现在更成熟了再读到它。

  准备机会的话再看看英文原版,或许体验会很不一样。

  小八卦:

  漫画中的场景太熟悉,当时刚看到店面的画面就想这家玩具店是拿soho那个玩具店做原型吧,以前经常去,但是现在也已经没有了。soho越来越多游客,不再是这种小趣味文化所能承受的,他们要进来买的都是特产和礼品,不是这种动漫玩具店,最后,没想到也没有坚持下去……自己常去就也没想过要拍店门,结果倒是就再也没办法看见了。

  《棕色的世界》读后感(四):有时候我们以为内心的纷乱就是我们自己,但其实不是

  看完这本书我印象最深刻的却是作者女友的朋友杰西卡海因斯在前言中说的一句话:有时候我们以为内心的纷乱就是我们自己,但其实不是。我认为她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阅读这本书的视角。

  故事的女主人公奈绪是个英日混血儿,有着严重的暴力强迫症,动不动就想扭断别人的脖子,甚至出现过用笔戳死孕妇腹中胎儿的想法,乍看起来这很荒谬,但冷静下来想想邪恶的想法谁又没有过呢?

  我们也曾在挤公交时希望踩到自己脚的人原地爆炸,我们也曾希望挑剔的老板出个意外,面带微笑的祝福前男友或前女友孤独终老的也不在少数,但,anyway,生活还是要继续,我们不可能永远沉浸在这样黑暗又负面的情绪里,这是大部分正常人的做法。

  本书中展示的是一个走不出这样困境的女孩,她把偶尔出现的邪恶想法当成自己本身,并且因此极端地厌恶自己,甚至觉得自己是个怪物,为了她的邪恶想法她也做出过很多的努力,比如,她会给自己布置类似家庭作业之类的东西,会在邪恶想法冒出来的时候默念妈妈爱我以此确认自己是个好人,还会去参加禅修会,但这些并没有让她平静下来,直到那个长得像阿一的男人出现……

  那是一个和她一样有着某种创伤的男人,言谈中总是带着哲学的幽思,然而他的出现并没有解决两个人身上的问题,真正让两人对自己的问题释怀都是在一次重大的健康变故中,那个男人大脑经历了短暂的瘫痪,而奈绪经历了一次严重的车祸,这个情节的安排似乎再告诉我们,不管是爱情还是其它什么的东西都不能取代我们自己的问题,自己身上的问题终究是要靠自己思想的转变而完成,就像奈绪在故事的结尾说的那样,“我就是我自己的地狱,它源于我自己,由我负责,错误也全在我。”

  说了这么多,大家只对故事情节有了大概的了解,那么它跟其它的漫画书有什么不同呢?

  如果用文学来比喻的话,那么它就是漫画界的严肃文学。它试图探讨的问题是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的,但却不是每个人解决的了的问题,这个问题以一种似有似无的形态存在在每个人的身上,困惑着我们却无法诉诸语言,就像一大团棉花堵在胸口,作者不仅说出来了,还画出来了,生活中那些模糊的问题是只有严肃文学们才会关心的对象,它重要,但却注定不是主流,因为比起勇敢认真地解剖自己人生的人,选择去逃避得过且过的人总是更多。

  本书大量引用荣格、布莱克、黑塞等心理哲学大师们的语录,并且以宗教中NOW的概念贯穿始终,无形中抬高了阅读本书的门槛,但看过人表示,这个门槛值得一爬,当你搞懂书中出现的隐喻、引用的语录、宗教中的象征这些东西的含义之后,再来看这本书会感觉到它能带给你的灵感和体悟是非常丰富的,涉及人生的多个层面。

  最后说一句,这本书哪都好,就是印刷的味道有点大,建议到手之后先放在通风的地方,晒几天再看。

  《棕色的世界》读后感(五):不只是“神还原”而已

  从拿到《The NAO of Brown》之初,就有点期待“要是能出中文版就好了”。一方面是英文真看不太懂,再是觉得好漫画,就应该被更多人看到。不过终归没报什么希望——这种题材不娱乐、作者不知名、情节口味“重”的非主流漫画,出中文版的概率几乎是没有的。 然后就被喜闻乐见地打脸,不仅出了,还是惯出美漫的世图出的(说实话,初见中文版我理所当然的认为是后浪出版-_-|||)。还好,译者在书中对出版的些许意外多少给了我一点安慰。 欣喜之余,觉得定价略贵,好像原版也没有更贵多少的样子。终于,618时在JD购入,仔细翻阅一遍,认为中文版的品质,如此定价并不夸张,物超所值。

  这个结论,当然是综合多方因素。不过《棕色的世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其实是“简直太™还原了吧!”

  对于一本好书来说,你夸还原度高其实是对它的不尊重,但作为一本翻译版漫画,其在此方面所呈现的罕见品质是无论如何都无法不称赞的。

  这种观感,在和原版对比后更甚!

  这几年,在一些书的搜集过程中,无法获得满意中文版的情绪已经让自己变得有点神经,遇到还原度高的书就开始兴奋。这种情结可以形容为饿汉吃满汉全席的一叶障目——全然不知味道,反正都是好吃的。导致整理本文素材时,发现当时兴奋之余拍的几乎都是对比图了,其他视角可用的素材几乎没有……已经清醒的此刻,书已离手,更客观的书评也就无从谈起了。

  反正有原版的同学还是少数,就着这些图片,按阅读顺序,从对比的角度说几句:

两版开本相同,中文版外封颜色更深。三面书口亦上红漆,但颜色稍淡。一些能够体现出制作方用心,却不太容易注意到的细节,从封面就已经开始了——局部对比可以看出,中文版较深的印色,表现出了更多底纹细节。外封内侧的大图,是故事中虚拟动画世界的地图。很喜欢这样的设计,有点片尾彩蛋的感觉。除了还原度,图像的中文化也是本书另一极为出彩之处。无论对比还是单独看,都毫无违和感。这是文中极具有象征意义的“圈”,右中文版似乎细节还更丰富一点。该有的都有。可以看出,中文名字体的选择上也是想往英文风格靠的,但是略粗体,更细一些就好了。然后,“棕色的世界”这个译名无论内涵与否,毫不出彩……仔细看,两个版本的某些对话框尺寸并不完全相同。所以中文版并不是简单地抠图粘贴,而是根据中文长度重新适配边框。额外的工作量换来的是边距统一、令人赏心悦目的中文泡泡!书中一些隐喻、哏、出处如果不加以说明,真的会错过大量的信息和阅读乐趣,在此译者做了极为称职的工作。在注解的处理上也是我极为赞同的做法——以尽量不破坏画面的小字置于底处。但是,都做到这样了,为何不干脆放到框线之外呢?与对白文字不同,图案文字的中文化一直是汉译漫画做得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一种比较合适的做法是打星号做注释,不破坏画面又解释了含义。这里制作方做了更有难度的挑战——改图。从效果看,改得是极好的,后边你还会看到更多此类用心的修改,但同时破坏了原画,算是有得有失。拟声词的汉译,附以近似风格的小字,也是大多数漫画采用的方法。因为不擅长摄影,拍了半天,这张图终于算基本还原了两个版本的印色。不仔细看可能差不多,其实中文版还是略有一点点点点艳的。这里中文似乎是打字上去的,同原版手写就更好了,只差1%的极致啊,啧啧~~真的是汉化到了极致吧,我觉得有字的地方能翻译都中文化了。这是全书不多的几个改得比较违和的图之一,做漫画书,编辑的审美也是很关键的:-P

  这本书最初吸引我的,第一是画风,我最喜欢偏一点写实的扎实画风,狄龙的风格完全对我的胃口,加上水彩的上色恰到好处,绝对是“光看画面就会毫不犹豫决定买下”系列。其另一个特色在于,主体部分的线稿,是用铅笔绘制后复印加深获得,没有常规的勾线环节,也是这个部分缺少精细线条的原因。这种非常规的处理为整个画面带来了细微的差异化观感,此时重新翻阅一下,不知道你有没有看出些许端倪呢?

  除此之外,内容的多元化应该是本书最大的亮点了——

  文字本身的隐喻,可以从译注和译后记中获得线索。同时,嵌套的皮克托的故事也让人迷惑——晦涩?深奥?是对主体的补充?影射?亦或只是作者脑洞大开的实验性探索……无论如何,都增添了更多的可读性。这个小故事,作者用了另一种风格进行刻画,画面更为精细精致,人设也极具想象力。下面这张图是译者 @来兹05 拍的,借用一下,可以看出与主体部分的风格明显不同。

  再者,日本元素的引用——虚构的日式动画人物、日文、和服、浮世绘……融合得非常自然,为本书增添不少“异域风情”。

  所以,“不只是神还原”,就体现在这些。

说回对比,仔细观察书口的上色,原版干净整洁,中文版则渗入书页,这个算吹毛求疵吧~全书最“血腥”的画面之一,很奇怪(庆幸)这种竟然没有被要求删减,目前的出版标准简直让人摸不着头脑。中文版同样用了手写文字,那么,之前应该手写的为什么不同样处理呢?译作编辑过程中汉化要求的不统一是很多出版物的通病,优秀如这部作品也未能幸免。替换的毛笔体非常自然。事无巨细的汉化……这个也有点暴力啊,哈哈!

  本书末尾,“引用”了几页小说,中文版还是认真的给予了汉化排版,只是字号略小显稀疏。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某些漫画作品被称为“图像小说”了,就像这本……对于这个称谓,我并不以为然。小说是小说,漫画就是漫画,“图像”不是“小说”的谓语,文字也永远不可能成为漫画的主角。这是题外话了。

  最后,译后记虽然字也有点多,但却是译者对本书的细致解读,是能够读懂本书的关键,一定要好好看一看。

  最后的最后,在酝酿写这个评测之前,心中是有很多看法的。无奈,习惯性的拖延以及行文的冗长,使得一些灵感在过程中散失掉了,可能以上也算提及一些,但相比当初阅毕所感,是远远不够的。即便如此,这个流水账对于书评来说也已太长,如果读者能够耐着性子看完,对选购有所帮助,我已满足。

  .S.豆瓣我最服的就是,有些人,不管什么书,都能给你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一通高大上的,你们的高度比喜马拉雅山都高~

  《棕色的世界》读后感(六):奈绪布朗的断舍离

  关于格林·狄龙《棕色的世界》的信息补遗

《The NAO of Brown》中文版封面

  2010年5月,在英国自造英雄出版社(SelfMadeHero)的一角,时年34岁的格林·狄龙终于如愿以偿地跟出版社签订了合作协议,确定了《棕色的世界》的合作意向,为这部从2007年就开始筹划的独立作品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归宿。下面照片中那个个子高挑、带着红鼻子的瘦高男子就是格林·狄龙,他正捧着一张放大的支票,上面的金额是2500欧元,尽管对于一个已是两个孩子父亲的格林而言,这个数额并无法保证他在接下来的2年创作时间里可以衣食无忧,但对于一个热爱漫画的中年男子而言,这无疑还是个值得庆贺的日子。

格林·狄龙与SMH出版社签订合作协议

  但,其实这并不是格林·狄龙的漫画处女作,这已经算是他与漫画的第二次触电了——

漫画生涯的归去来

  格林·狄龙出生在一个颇有美学天赋的家庭之中,他的父亲就是以绘画为生的专业手艺人,他靠着为人绘制店招来养家糊口,要知道在连个人电脑都还没有出现的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很多在现在用电脑随手拈来的图案,在当年全部都要靠人工一点一点绘制,所以他的父亲也算是具有相当的美术功底。父亲的绘画基因很好地遗传到了他的孩子们身上,格林有一个年长他9岁的大哥名叫史蒂夫,在格林还只有6、7岁的时候,史蒂夫已经成为了一名职业漫画家,为英国漫威绘制《绿巨人周刊》,除此之外,他还常年为传奇英国漫画杂志《2000AD》和《Warrior》供稿,正是在这位漫画老哥的感召下,格林很小便立志要成为漫画家。一直到格林17岁的时候,他终于如愿以偿的成为了一名专业漫画家,开始了自己的创作之路。

史蒂夫·狄龙与他的代表作《传教士(Preacher)》

  随着上世纪80年代末期的“不列颠入侵”运动,很多英国漫画创作人才都远渡重洋,来到美国淘金,像我们熟知的阿兰·摩尔、格兰特·莫里森、尼尔·盖曼等人都是其中的著名代表。事实上,除了他们几个人之外,还有很多优秀的英国漫画人进入了美国市场,比如格林的哥哥史蒂夫。在为《2000AD》创作了多年的《特警判官》之后,史蒂夫也随着“不列颠入侵”的热潮来到了美国,投身于DC和漫威两大美漫霸主麾下,并相继参与了《地狱神探》、《传教士》和《惩罚者》的创作,而这其中又尤以《传教士》最为让人印象深刻,也是他最为知名的代表作,在今年热映的同名美剧中,史蒂夫也以联合制片人的身份参与其中。由于各个史蒂夫在漫画界的影响力,格林非常顺利地进入了漫画界,还一度在哥哥史蒂夫创办的漫画杂志《Deadline》工作过,但与顺风顺水的哥哥史蒂夫相比,格林的漫画之路显然没那么顺畅,无论是在英国还是在美国,虽然参与过一些创作,但鲜有有影响力的代表力作问世,业界更愿意把他当做“史蒂夫·狄龙的弟弟”看待,而不是他格林·狄龙本人。因此在进入漫画行业7年之后,格林便从漫画界抽身而出,转投影视创作领域。

  在以故事版绘制和概念设计的身份进入影视创作领域后,格林参与了许多影视及相关作品的创作,但与第一次漫画生涯类似,将近十年的影视创作经历虽然为格林留下大量宝贵的经验,但依然没有为它留下值得传诵的作品,或许这也与他的职业定位有关——故事版绘制本来就是一个非常前期的影视阶段,为影片的拍摄提供意向性的示意,就算最终的影片得以成名,观众也很难将其与故事版绘制者联系起来。

  而对于格林而言,其实一直没有放弃漫画的梦想,只是迫于生计不得不选择利润更丰厚的影视创作,因此,在对影视行业失去创作激情之后,他萌生了重归漫画界的念头。2007年,格林找到了几个当年在英国时的漫画好友杰米·休利特、艾伦·马丁、菲利普·邦德和布伦丹·麦卡锡等几个人,决定策划一本名为《ONE》的漫画合集,并由此重归漫画创作。

格林·狄龙近照

悉达多遇上变形金刚

  格林与几位昔日好友开始为了这本集结了多名英伦漫画家的合集而四处奔走,前往各大漫画巨头公司兜售他们的创意,而与此同时,格林等人也继续深化各自的故事,其中一直合作《坦克女孩》的老搭档杰米·休利特和艾伦·马丁为合集准备了一个名为《the 16s》的短篇,而格林则拿出了一个被称为“2013”的作品。

杰米·休利特和艾伦·马丁为《ONE》准备的短篇作品

  格林构思了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奇妙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名叫格雷戈里·蒲柏的大胡子胖子——这是格林以老友艾伦·马丁为原型绘制的,因为在最初的设想中,这个故事将由他和艾伦一起来完成——格雷戈里是一个洗衣机修理工,沉迷于日本的邪典电视节目《ONE》,而在故事中,洗衣机是一个连接两个世界的通道,一边是现实世界,而另一边则是充满了巨大日式机器人的奇幻大陆,而格雷戈里正是连接两个世界的关键…… 格林的本意,是去创造一个充满意识冲突的故事,除了世界观上的巨大冲突之外,他还想在意识观上制造更大的冲突,他计划把佛教的一些概念也引入到故事中,与充满未来感的机器世界形成巨大的反差,用他的话讲,就是“悉达多遇上变形金刚”混搭故事。而为了让格雷戈里的感情线更加丰满,格林为他设定了一名同样痴迷日本电视节目的日本女孩——奈绪——这个名字来自于格林一位朋友的日本妻子,奈绪的日文发音为Nao,与英语中的现在Now相同,格林觉得非常有趣,于是就用它命名了格雷戈里的女友,与此同时,“2013”也被正式命名为《the NAO of brown》,也就是我们开头说到的那部《棕色的世界》。

《The Nao of Brown》早期的封面还是以巨大机器人为主角

  在故事逐渐圆满的同时,格林等人的《ONE》策划却陷入泥淖,虽然有有公司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但双方始终没有谈拢,而之前的合作伙伴也纷纷退出了项目。但格林对自己的异世界设定依然非常有信心,并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在书籍正式敲定之前,他就制作了大量的衍生品,包括肩章、胸针和大尺度的纸质异世界地图,他甚至还想为他的巨大机器人们制作一部影片。

格林·狄龙为早期故事所做的地图设定

  不知道是不是由于格林的故事过于形而上和令人难以理解,《ONE》漫画集最终被搁置了。但这并没有摧毁格林重返漫画创作的决心,因此他决定继续自己《NAO》的创作。但由于漫画集计划的搁浅,再加上格林第二个孩子的降生,格林的经济情况不容乐观,于是他不得不重拾影视创作以维持生计,只有在绘制故事板的间歇才得以继续自己的漫画创作。

奈绪家的布朗

  不知道是不是由于被漫画公司拒绝的原因,在接下来的创作中,格林几乎推翻了原有的故事结构,重写了整个故事——原来的男主角格雷戈里不再是故事核心,其女友奈绪·布朗成功上位成为故事第一核心,而原有的巨大机器人世界观则成为了奈绪最爱的一部日本电影《ichi(中译“阿一”)》(ichi是日语的“1”,是为了呼应之前未能出版的《ONE》及同名的日本电视秀),而格雷戈里也不再是唯一的男性角色,一位与奈绪要好的男性角色被添加了进来,而他的名字,则是来自于格林哥哥的“史蒂夫”。发生变动的不止是人物设置,故事也同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有天马行空的双世界观设定被彻底摈除,取而代之的则是关于奈绪一个人的情感波澜与生活遭遇,虽然洗衣机不再是联通两个世界的通路,但它在故事中依然是非常关键的元素。

奈绪的早期设定原型来自于凯瑟琳·汉娜

  当然变动最大的一点,是为女主角奈绪增加了“纯粹性强迫症”的设定,至此,这个最初以女权朋克先锋、多栖艺术家凯瑟琳·汉娜为原型的女性角色终于接近了她的最终设定。“强迫症”的灵感来自于格林的妻子,她在年幼的时候曾饱受强迫症的折磨。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强迫症患者,格林与多名强迫症患者进行了深度的沟通,最终将奈绪定义为纯粹型的强迫症(POCD),在故事中,奈绪经常会冒出伤害别人的暴力冲动,看到柔弱的孩子、看到尖锐的刀具、甚至看到怀孕的妇女都想对其造成伤害,为了避免自己对他人造成无畏的伤害,她必须极度地克制自己的情感,而这给她的工作、生活和情感关系都带来巨大的影响……

奈绪·布朗的设计原型凯瑟琳·汉娜

  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内,格林不断利用业余时间去打磨自己心爱的这个故事,并绘制了一些样稿,最终在2010年的时候,成功与英国独立漫画出版社自制英雄签订了合约,约定在2年的时间内完成这本图像小说,这也是我们在开头所看到的那一幕。

  尽管故事已经从最初的异世界奇幻故事变成了如今的女性视角情感故事,但格林似乎依然对自己早前的创作耿耿于怀,于是便把之前的创作素材一股脑地充实进了新的故事结构中。他为异世界所绘制的长卷地图被印在了护封的背面,成为最终成书的一个隐秘彩蛋;巨大机器人和其他一些早期设定则成为了奈绪最爱的日本卡通《阿一》中的角色;他早前创建的一个网站http://www.peoploids.com则成为了书中奈绪工作的漫画店的名字;而最早创作的皮克托的故事则成为全书另外一条相对独立的叙述暗线,与奈绪的生活遥相呼应;最初设定的红色也一直保留到了最后,格林用红色作为奈绪的标志性颜色,在几乎她所有的出场场面中,都伴随着红色,而之所以选择了红色,是因为奈绪的日本血统,而红色在日本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格林甚至将最终成书的三面切口都漆成了红色,在纯白色的封面和封底的映衬下,显得非常与众不同,格林曾表示这种装帧的灵感来自于他在2003年看到的一部日本版莎翁剧《伯里克利》中女主角一套非常有特点的和服装扮——纯白色的和服下衬着艳红的内衬。

2003年日本版莎翁剧《伯里克利》剧照

  《棕色的世界》最终2012年5月如期完成,并在出版当年获得了第二届不列颠漫画奖的大奖,并在接下来的时间内,迅速登陆美国和欧洲两大漫画高产区,并在2013年拿下了安古兰漫画节的评委会特别奖,更是成为各大评论网站所热衷讨论的热门作品。但由于其对“强迫症”人物行为的刻画颇具争论性,《棕色的世界》在受到赞誉的同时,也遭到了一些质疑,但无论是支持抑或是反对,这本书终归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让世界向那些时刻备受“强迫症”困扰的人们投去了更多的关注,也让强迫症患者本身感受到心理共鸣和情感的慰藉。

兜兜转转又一圈

  坦率地说,《棕色的世界》并不是一本容易阅读的书,在中文版的后记中,中文译者用了两整页的篇幅为读者去深刻剖析书中各种隐喻和典故。而在我看来,《棕色的世界》之所以相较于其他书籍更难于阅读的关键在于,这是一部寄托了格林太多想法的作品,换言之,格林·狄龙在这本书中向表达的东西太多了,而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源又在于——格林·狄龙太需要一部作品为自己来正名。

正在做签绘的格林·狄龙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格林·狄龙一直都生活在哥哥史蒂夫的阴影之下。格林在一次采访中曾这样描述自己与哥哥的关系——“当我年轻的时候,初生牛犊不怕虎,拿着作品就直接找编辑去了,而在我看来,他们之所以没有把我撵走,完全就是因为史蒂夫是我的哥哥。要不是他的话,那些编辑一定会说‘回去练练再来吧’。但正因为史蒂夫,我去办公室叨扰那些编辑的时候,他们才会对我那么宽容。但史蒂夫对我就没那么宽容了,因为他不想我搞特殊关系,他在那阵儿,我从没给《Deadline》画过任何东西,直到他离开了,新来了一茬儿编辑,这才轮到我来创作。所以,跟他比的话,我根本没法比。早些年刚有谷歌的时候,有一次我谷歌我自己的名字,发现有人说我是‘格林·狄龙,史蒂夫·狄龙那个没啥才华的弟弟’。”所以不难想象,在格林的漫画创作生涯中,哥哥史蒂夫始终是一座让他仰望的高山,但这座高山除了不断给于他向前攀爬的动力之外,也严严实实地挡住了他自身发出的光芒。

《Deadline(截稿日)》杂志是史蒂夫·狄龙(右一)一手创办的

  所以,凭借作品证明自己的才华、走出哥哥史蒂夫的成就光环——是格林·狄龙一直以来最想做的事情。在第一次退出漫画圈之后,格林·狄龙投身影视创作,但在工作了多年之后,依然选择返回漫画圈,归根结底还是心底对“一作成名”的执念。在谈及为什么在暌违漫画创作十余年后重返漫画时,格林是这样解释的——“要想在电影或电视的圈子里做出点东西出来真的非常难,你不仅仅需要一个好的创意,你还需要运气和身后强大的支持,非常的难。但漫画就不同了,用不着没完没了的开会,你一个人就可以完成它。”在当时的2007年,史蒂夫早已凭借《传教士》功成名就,因此,格林对自己代表作的渴望非常强烈,而这一次,格林·狄龙选择了图像小说这一载体,而这是其哥哥史蒂夫从未涉足过的领域,也是他证明自己才华的最佳选择。

  或许正是这个原因,让格林·狄龙对《棕色的世界》抱有超乎寻常的创作热情,在创作的最后半年时间里,他需要一周工作七天,每天都要从早上9点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三点,尽管《棕色的世界》在故事上存在着一定的争议,但它那洒脱、瑰丽的水彩画风给人带来的惊艳,却是谁都无法否认的。

《NAO》的画面极具视觉美感

  《棕色的世界》确实证明了格林·狄龙在漫画创作上的才华,这似乎也让格林感到自己了却了一桩萦绕心头已久的夙愿,在《棕色的世界》出版之后,格林再次告别了漫画界,重新投入了电影创作领域,而这一次回归,上天终于眷顾了这个一直在努力的中年人,2014年他参与了《王牌特工:特工学院》的幕后工作,入职服装设计部门,想必看过这部2014年黑马电影的人应该都对其中的服装设计印象深刻,不管是克制内敛却骚气无比的古典英伦双排扣西装、还是金光闪闪嘻哈十足的街头酷装,都让人眼前一亮。自此之后,格林·狄龙在电影的服装设计上越走越顺,相继参与了《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星球大战:最后的绝地》两部重量级电影,更是担任了首席服装设计师一职,《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中大反派凯洛·伦的面罩即出自格林之手。而他接下来的作品,则是备受关注的《星球大战:汉·索罗外传》。

格林·狄龙为《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所做的服装设计格林·狄龙为凯洛·伦所做的设计

活在当下的勇气

  毫无疑问,《棕色的世界》对于格林·狄龙而言,是一段无可替代的人生经历,它所承载的,并不是一段关于一女两男的情感纠葛那么简单,它更多地承载了格林·狄龙自己的人生映射。

奈绪与格雷戈里

  《棕色的世界》最为巧妙的设置,是将奈绪日文名字的NAO与英文中的NOW(现在)联系在了一起,在故事的前半段,奈绪饱受强迫症的煎熬,她对自己随时会冒出来的暴力念头感到恐惧,她既害怕破碎的过去,更惧怕沉重的未来,她为自己那些想象出来的“罪恶”所束缚,这使她对当下感到迷茫和无助,只能诉诸于漫无目的的自我流放。但在故事的最后,经历了重大事故的奈绪终于顿悟,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出于平衡的棕色,每个人都同时拥有光明和黑暗的一面,没必要执着于过去,也没必要惧怕未来,最重要的是“活在当下”——也就是NOW——与其在过去的幻想中愤怒,倒不如在当下的现实中感悟。

  对于格林·狄龙而言,“活在当下”也是他这些年最为重要的生活感悟,漫画与影视就像是他生命中黑与白,漫画让他的精神世界充实美满,而影视创作则供养了他的生活,前者是梦想的执念,而后者则是他的现实,或许他也经历过奈绪所经历的一切,在这两者之间苦苦挣扎与徘徊——尤其是在2007、2008年左右,他一面想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漫画创作中去,而另一方面又不得不为了生活而接受了许多商业影视创作——但他比奈绪更清楚“活在当下”的意义,他在两者之前保持了完美的平衡,并最终在两个领域里都取得了非常圆满的成就。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奈绪,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我们都会和她一样,有着难以放下的过往、不敢面对的未来和不知所措的现在,我们的脑中或许并没有奈绪那种随时随地会冒出来的危险念头,但却都有一块与某个人、某个时间、某件事或某个地点产生特定联系的危险区域,一旦心念至此,则癫狂崩裂悬之一发。在我看来,奈绪的“强迫症”其实并非我们平常所理解的病症“强迫症”(这也是此书招致非议最大的地方),它更像是一种执念、一种撕裂自己的矛盾念头,它切实地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身上,像一座精神的牢笼。很多人走了出来,也有很多人没能走出来,走出来的人活在当下,没走出来的人则被困住了年华。

陷入癫狂的奈绪

  曾有一个朋友,暗恋一位姑娘4年时间,却始终不敢开口,当他第一次读到这本书的时候便爱不释手,甚至下定决心要把这本书译成中文,一年之后,他终于鼓起勇气表白却遭到了拒绝,他经历了我们所能知道的悲痛欲绝、心灰意冷、往事不堪回首而未来了无生望,但他再次在这本书中找回了自己。两年之后,《棕色的世界》中文版正式推出,当他把这本书发到朋友圈时,往日的姑娘留言问他是他翻译的么,他说是啊——他就是《棕色的世界》的中文译者来兹。两人还是当年的两人,只不过早已人分两路,各自安家,但他也已收获了心中的平静,和对当下生活的珍视。对奈绪而言,她顿悟了世界并非只有黑色与白色,人并非只有光明或黑暗;而对于来兹而言,他所顿悟的,应该是对一个人并非只有爱与不爱,更多的其间的牵连与羁绊,以及只有正视自己的执念,才能做到真正的放下。

  而我相信,每一个读过这本书的人,都会顾念起心中的某个小角落,在那里藏着放下的过去和不再提起的未来,而在那一刻,我们都会成为奈绪,成为当下对过去的回望。

断,舍,与离

  我更愿意将这本书当做一个单纯的情感故事,剥离其中那些让人望而生畏的哲学、宗教概念,只留下那个“自省与救赎”的内在故事核心。在我看来,这本书就是奈绪·布朗的断舍离——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多余的废物,脱离对物品的迷恋——只不过,她断绝的是过去的自我、舍弃的是无谓的幻想、脱离的则是对是非二元的心理包袱,只有如此才能正视不完美的自己,放下对“过往既有之果”和“未来未至之果”的心理包袱,才能更注重当下的正在进行的“过程”,毕竟生活总还是要继续,轻装上阵远比负重前行要好得多。

  而这,恐怕也是格林·狄龙想要告诉每个读者的。

愿这只帮助奈绪找到自己的青蛙也可以帮到所有的人

  /完

  《棕色的世界》读后感(七):如何去爱

  但我必须像个完美的女孩 满足所有人的期待 第一次看英国的漫画,很期待这本书,觉得名字吸引人,故事吸引人。当拿到这本书时,不到一个星期,就读完了。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女孩。奈绪·布朗患有强迫症,但不是人们开玩笑时常提到的那种经常洗手的洁癖型。她长期受到一种病态的暴力冲动困扰,不过这种冲动仅止于她自己的想象。 奈绪·布朗有时候就像是我们生活中有些女孩的缩影。敏感,脆弱,极端...不小心就会触发心中的警报,虽然只是脑海中的昙花一现,但也足够让她觉得自己是不是心理变态。她和史蒂夫·米克在等火车的时候,脑中臆想把别人推到火车下、在独处时,努力克制自己不去拿刀子、在上画画课时,臆想自己用笔杀了别人、臆想掰断别人克的手指、竟然还臆想用刀子去捅孕妇的肚子... 奈绪是有心理问题的,体现在任何事情上。她自己也说:"我是个怪物!"奈绪的生活就是每天活在强迫中,强迫自己去干一些自己心中所想,却在自己看来是神经病的事。她甚至在自己理发的时候,臆想到用剪发刀去杀别人,多亏口中还一直念着:妈妈知道我是好人,雷知道我是好人...才取消了这次七级警报。 奈绪是无辜的,这一切并非她所愿,但这一切也仅仅止于她的想象。"妈妈爱我"这是她能回归正常的"符咒"。 有文章说过:人的思想是由理智和感情组成的,有的人理性思维多一点,有的人感性思维多一点,都无可厚非。但是,遇事感性思维完全起了作用,就是说纯粹的感情用事,丧失理智,就表现出极端思想。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曾臆想过,都曾暴力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迫症。有的时候,看到气球,就想把它扎破。看到水池里有人,就想象他被水淹的场景。不过,我们没有奈绪那么暴力,也没有她那么极端。我们只是正常的神经病人。 每个不完美的人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在奈绪被撞之后,从那时起,她几乎每天都练习打坐,一有时间,就去佛教中心。仍然有些坏习惯和不正常的恐惧,仍然有很多复杂的情感,但这并没什么。奈绪经常进行冥想修行,想以此获得内心的平静,敞开心扉。通过修行,她渐渐明白事情并不总是黑白分明,大部分他们更可能是...棕色的。 我能感觉到...就好像每一粒维持我本来形态的原子...一时之间...改了主意...我想保持这种感觉,哪怕只多一会儿也好... --奈绪·布朗

  《棕色的世界》读后感(八):被吸引者皆为其心魔

  就像NAO被虚无诱惑,被吸引本质上是内容与我们过往的人生产生了共鸣和联系。

  但也就像拯救NAO的不会是格雷戈里,某种程度的呼应或许只是两座玻璃金鱼缸里的金鱼,互相看见也感同身受,然而无法回到江河。

  这是一本像电影一样的漫画,而且是一场好的电影。文化背景的交叉,宗教和心理的交汇,真实生活的尖锐细节,一瞬即逝的温暖对话,因为真实,因为严肃,还因为有趣和细腻,这真的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书。丰沛的细节和暗喻、象征会使得第一次阅读的读者心怀敬意,就好像一部好的喜剧,一路流畅的剧情趟过却在某个升华的情节上令人不敢轻松置评。

  为什么想要看呢?大概是想要看到一个熟悉却不一样的故事,如同我们所曾期待过的另一条人生路径。不过并没有得到解脱,而是陪伴,效应之神的陪伴就是封面上逗号与句号共同的圆满吧。

  《棕色的世界》读后感(九):强迫症是果,心魔是因

  一、读后感 直到读《棕色的世界》(以下简称《棕》)之前,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的强迫属性可能把我逼疯。我觉得,精神病是别人的事,我知道自己至少是理智可控的。 我现在对自己这种坐井观天的洋洋自得感到羞愧。 这本书给我一种久违的阅读体验。我深陷其中,正如前言所写,好像在短时间内领悟自己的人生,许多画框就好像有自己的回忆……精确到让读者感觉自己就是奈绪。分分钟都有击中感。 强迫症并不陌生:不断重复某种行为,如担心报销的发票出错,总重复计算多次,打不通爱人的电话,焦虑的像热锅上的蚂蚁,经常担忧可能会有什么灾难性的事件发生,甚至产生伤害别人的罪恶感。。 强迫总是不期而至。有时仅仅一个触发点,就把本来不是强迫的思维和行为都发展成为强迫。 尝试抵制、摆脱,却总是适得其反。越与之斗争,它在脑海停留的时间却越长,越牢固 。 很不幸,强迫思维是持续长久的。 《棕》的奈绪告诉我们,强迫症只是心魔结出的果实。如果不正视内心,注重内心的修行,只与强迫症的外在表现做斗争是徒劳的。 王阳明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多数人不肯正视心中的贼,或是消极对待,期待到了某个人生阶段(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它会自觉远去消失,却不知这样的“顿悟”是无法可求的,圣人尚需学(修行)而至,何况你我。 “我其实是个神经病。”奈绪正视心魔,暴力、强迫、妄想和孤独就不可怕,通过渐修、冥想,她找寻的东西逐渐由隐而显,最终在临界点顿悟,完成了自己的人格。 把生命看成是一种挑战而不是凑合,使奈绪意识到自己的不完美,通过修行自我改进,纵然伤痕累累,却使人生被某种意义充实着。(《沉默的羔羊》中,史塔琳探员也是通过汉尼拔博士的引导才正视了自己的心魔,通过完成艰难的挑战,最终内心折磨自己的那些羔羊停止了尖叫,何其相似乃尔。) 二、简单说说这本书本身。 1.故事 为强迫症困扰的英日混血女孩奈绪布朗刚结束了一段恋情,在咖啡店偶遇大学同学米克,米克对奈绪倾心多年,邀奈绪到自己的动漫手办店工作。 故事从这里开始,奈绪对米克的感情视而不见,却不可救药的爱上长相酷似“虚无”的洗衣机修理工格雷戈里。这是一个有着复杂、痛苦过去的男人,尝试从东西方的宗教、哲学中寻求救赎,却并不如愿,只能酗酒麻醉自己。 二人的两次约会都不顺利。事实上,直到两人的爆发,冲突都没有中断过。 最终两人通过不同的方式“重启”、战胜了自己,获得各自心灵的平静。 2.画中画 与阿兰摩尔的《守望者》相似,作者在这本书里也引入了一个虚拟的原创漫画《阿一》。与正文的水彩风相比,阿一是比较常见的正统漫画风(本身就设定为日式宫崎骏风格)。奈绪和米克都是这部漫画的粉丝,米克的手办店里也能见到很多阿一的周边。这个故事的主人公的成长、心路历程与奈绪和格雷戈里遥相呼应,虽然在书中的篇幅不长,里面却有不少可挖掘的隐喻和象征。 隐喻贯穿这本书的始终,有禅味十足、酷似莫比斯环的円相,有象征奈绪强迫症发作程度的洗衣机刻度,有耐人寻味的奈绪的名字,画中画的主人公皮克托,虚无,荣格,阿布拉克萨斯。。。不一而足,大家自行寻找理解吧。 3.画风 本书是创作者狄龙一人完成编剧、绘画和上色的独立漫画。这本书的画风相较于超级英雄漫画来说,更加清新明亮,铅笔稿不勾墨线、水彩上色,非常艺术范儿。 这本书的色彩主题是红色,两个主要人物奈绪和格雷戈里都喜欢穿红色的服饰,书的侧面切口处也用暗红色的油墨喷涂,有很不错的质感。

  《棕色的世界》读后感(十):关于皮克托

  皮克托的故事和《格林童话》中

  罕斯我的刺猬(108)故事结构差不多

  这个孩子就叫做罕斯我的刺猬

  因为一个没孩子的富农总是被嘲讽

  赌气说我要一个孩子 就是刺猬也好

  然后果然生了一个上半身刺猬下半身男孩的孩子

  但是夫妻两人又不喜欢他

  后来他就带着风笛袋

  骑着钉掌的公鸡在森林里放猪和驴

  后来为两位迷路的国王指路

  约定回到王宫最先遇到的东西给他

  然后罕斯不愿意在森林住了

  带着一大群猪给村里

  (驴呢?不要了吗?)

  说是任何人都可以杀了吃

  但是父亲心里还是不舒服

  得知他又要走了才高兴

  罕斯我的刺猬去找那两个国王

  第一个国王字约写的是刺猬不应该得到那件东西

  而且以刺刀攻击前来的罕斯

  后来刺猬对来到的公主刺的全身出血

  给予她奸狡的报酬

  赶她回家让她终身受人侮辱

  来到第二个王国

  受到了举枪敬礼高呼万岁的迎接

  罕斯就安慰公主不会害她

  然后晚上就脱掉刺猬皮

  让四个仆人把皮扔火里并守着烧完

  然后罕斯就被救了

  用太医的香膏擦洗变白白

  公主就爱上这个美少年

  第二天开开心心的结婚

  后来成了这里的国王

  又过了几年

  接父亲去他的王国

  父亲开开心心的也去了

  皮克托还有虚无考验他

  皮克托直接以大佐的女儿为筹码

  皮克托还有音乐盒

  皮克托参加了战争

  皮克托烧头颅过程要复杂些

  皮克托摆脱了家人

  皮克托的故事比罕斯更像是童话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棕色的世界读后感精选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