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摄影师的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4-22 21:1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摄影师的读后感10篇

  《摄影师》是一本由[法]埃曼努埃尔·吉贝尔(编绘) / [法]迪迪埃·勒费伍尔(摄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88.00元,页数:27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摄影师》读后感(一):情怀

  小时候因为看了《情深深雨蒙蒙》就异常地想成为一个战地记者。但是这个想法在我高中时候就没再坚持了。书还没看完童年回忆就被勾起了,小时候真的很单纯,还不知道死亡的沉重,还不知道什么叫从容就义,对战地记者这个职业没有一点认识只知道如果能为人类献出自己微薄之力是一件很美妙事情

  2011年,我14岁,叙利亚内战爆发,James Foley在叙利亚失踪44天,2014年6月29日,ISIS在互联网以多种语言发表书面声明建立“伊斯兰国”,同年James被ISIS削首的视屏在互联网上疯传,我于是才开始认识这个我向往许久的职业。

  我持续关注了这些动荡国家,触目皆是消瘦民众和破败的城墙,我开始害怕、胆怯。一个伟大的职业往往伴随着牺牲。我没在成为战地记者的路上坚持下去,我像个懦夫一样退缩。或许者就是一个懦弱普通人幸福

  之后当我再看到诸如此类报道时,我为自己感到羞愧,可是却享受着生活安逸。最终屈服于世俗生活里的小确信。在我在念中学的时候几乎所有的文章,甚至是我读过的鸡汤都在教我如何变得勇敢。在我成长过程中我没有表现出一点勇敢,连改变我都害怕,更何况继续我当时的梦想呢?

  小时候即使不能确切的知道什么是勇敢,但是也知道为了自己喜欢的事情要不顾一切实现,或许我们不需要人教我们如何勇敢,我们只缺少纯粹,却少一颗没有被世俗化的心。

  我可能永远都不可能再实现这个梦想了,而她也给我提了个醒。让你勇敢的一定是你纯粹的心。

  《摄影师》读后感(二):我?我可从不开枪

  在那个“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的年代,鲁迅先生曾说过,“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上都写着‘吃人’!”鲁迅在《狂人日记》中的这段话是对反帝反封建批判,其实这段话放在战争中同样合适。有人曾说过,“你可以让媒体看起来很自由,但在暗地里只让一个人掌控。你可以窃听电话。你可以虐待外籍俘虏。你可以操纵选举。你可以编造一个去打仗的理由。你可以在监狱里关满一个种族,还没有人去抱怨。你可以利用媒体来吓唬民众,让他们支持违背他们自身利益政策。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只要你掌握了权力。”

  战争实际上就是一个争夺权利的过程,战争是残酷的,士兵不仅仅是打败他们的敌人,他们烧毁敌人的村庄,还污染他们的水资源,他们不止杀死当地人,还杀死和村民朝夕相处的牛羊,他们毁灭敌人的信仰,毁灭对生活的期望,那么敌人就只是士兵们脚下易碎的躯壳,轻轻一碾便支离破碎了。

  《摄影师》读后感(三):小人物的阿富汗

  对阿富汗这个国家,绝大多数人都会有极端不好的联想。长达四十年的战乱已经使得这个国家在他人的视野中成为封闭、混乱野蛮代名词,唯恐避之而不及。

  如果要对阿富汗有初步的认识,则要把它放在大伊朗文化圈内来理解。文化上,阿富汗属于所谓大伊朗地区,伊朗文化的影响不仅及于现在的伊朗国。也波及伊拉克东部和伊朗以东的广大区域。包括今天的阿富汗、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国。这些地方在历史和现实中都深受伊朗人群的影响。

  特别是在书中主要涉及的阿富汗北部地区,占据优势居民实际上是所谓塔吉克人,即东部波斯人。而其他民族普遍也通用波斯语。因此我们可以发现,书中出现的所谓“阿富汗语”实际上就是一种波斯语的变种。阿富汗官方由于政治原因将其称之为达利语,民间则往往仍旧称为波斯语。

  坐落在亚洲的中心地带,今天的阿富汗在历史上曾经属于很多不同地理概念,如深远影响了中国的犍陀罗、作为希腊遗民之地的巴克特里亚,以及伊朗世界中的呼罗珊。由于地处伊朗世界的东部,呼罗珊自身即为日出之地的意思,而阿富汗更是比伊朗的呼罗珊地区更向东北一些。最终接近一统伊朗世界的波斯文起源于今天伊朗西南部的法尔斯(即波斯)省。但奠定今天波斯文化诸多基石伟人很多却出身于今天的阿富汗。著名诗人鲁米即为阿富汗巴尔赫人。

  无论是把阿富汗当做战乱中的焦土还是文明之光似乎已经燃尽了的废墟人们谈起阿富汗来的概念几乎都是抽象宏大描述。并无多少人和作品真正关心过现实中的阿富汗人民。人们并非天生对自己在阿富汗的同类不感兴趣,前些年《追风筝的人》小说电影的热销对此已有充分证明。然而由于种种可以理解的原因,外人想要一窥阿富汗人的生活难于登天,走出阿富汗的本地人中卡勒德·侯赛尼这样作者的又可遇而不可求。

  《摄影师》一书的可贵之处就在于能够打开一扇小小的窗口观察普通阿富汗人的生活。

  作者迪迪埃在前往阿富汗之前对这片土地辉煌的古代史和当下的情况显然都缺乏了解。然而作为一位敏锐的观察者和记录者,他对阿富汗的不了解却未必是坏事。正是由于对阿富汗所谓“主流”的无感,才让作者对多数访客容易忽视的事实详加记录。如作者刚从巴基斯坦进入阿富汗时所在的努里斯坦地区,1895年才被强迫皈依伊斯兰教。

  更糟糕的是,之前努里斯坦人信仰的是一种近似原始印度教的印度—伊朗民族多神教。努里斯坦地区当时被称作卡菲勒斯坦(不信神人之地)。尽管20世纪60年代以来,努里斯坦很多人表现出强烈的新皈依者的虔诚和瓦哈比主义倾向,以至于努里斯坦人曾经热爱歌舞娱乐在许多地方遭到禁止,但是他们皈依不久的事实却无法改变。参考书中作者在其他地方提及的阿富汗人对信仰,尤其是信仰单神教(“天主教徒好,穆斯林更好”),其前异教徒的身份至今仍然使他们遭受严重的歧视也就非常可以理解了。

  更多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书中的普通人在一片战乱中都在为生活而挣扎。古代的辉煌和他们根本没有任何关系。而一生基本只能局限于在出生地附近的几条山谷活动的人,恐怕对世界大势,苏军入侵阿富汗的理解也处于对“他们”的直升机需要东躲西藏。就算相对见多识广的旅队,也在不断重复翻山越岭危险行程,随时都有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的生命危险。

  在这个朝不保夕时代人有旦夕祸福是最最常见常态。仅仅在书本中就已经有不少人物遭受意外甚至去世:被炸弹炸至内出血身亡的小男孩,被碎屑打断脊髓瘫痪的年轻姑娘,遭受疖病困扰的作者,在巴基斯坦一丝不苟到了阿富汗却意外罹患出血性溃疡差点丧命的有钱记者。而在书本后记中对书中人物的追访更是让人脊背发凉,护送队强壮温柔的首领,MSF(无国界医生医疗组织者的义兄自八十年代末就失联,老头目遇刺后年轻的儿子未能镇住局势排挤出局,瘫痪的小姑娘半年后因败血病去世。何为乱世小人物的经历中至能体现

  最让人喜欢的则是作者对人性真实的描述。

  当一个来自相对发达社会的人前往发展程度低很多的地方时,容易出现两种感觉。一种是觉得当地人非常淳朴,有着现代社会已经丧失的美德,而另一种则是对对方落后野蛮震惊不已难以接受。作者在阿富汗并未被这两种感情束缚,而是从自己的主观感觉和客观事实出发,展现了阿富汗的众生相。

  狡猾的毒贩也有仗义一面。作者的救命恩人,一个路过的旅队首领在发现作者隐藏的钱财之后,几乎每天定期敲诈勒索。旅队爱和西方人掰手腕玩的大汉,如果输了却会在山路上把人推下沟里杀死。看起来奸坏的努里斯坦人,关键时刻却也会伸出援助之手。能把最后一点面包奉献给医疗队的村民,却也是会把作者抛弃在荒野之外的滑头。

  漫画配合摄影产生了出乎人意料的效果。摄影师就算再勤快也始终难以拍摄行程中记录下来,采取漫画的手法,则让很多本来会从照片里遗漏的故事得以再次重见天日。更重要的是,漫画使得摄影师本人作为“我”有了出镜的机会。在这样一个记录普通人生活的作品中,“我”的主观感受和作为客观事实载体的照片同样重要。

  书中的故事发生于1986年,三十年之后的2016年。我们很遗憾地发现,尽管MSF的努力或许已经让数不清的阿富汗人脱离了病痛折磨,但是阿富汗依旧是个战乱频仍的国度。作者本人已于07年1月英年早逝,他的健康在此次阿富汗之行后受到了永久的损害。很幸运,他于去世前一年将这部作品奉献给了读者。

  《摄影师》读后感(四):摄影考验眼力,苦难考验人性

  在阅读《摄影师》之前,我已读过吉贝尔的“阿兰系列”(《阿兰的战争》与《阿兰的童年》)。吉贝尔作画质朴写实,色调自然,还给人一种水墨画的流畅感。吉贝尔非常积极运用漫画结合纪实资料形式叙述故事,作品中往往穿插大量照片、复印件、海报等,使得故事有透出纸外的立体效果,让读者产生临场感。正由于这独特风格,吉贝尔的作品亦有了历史价值。最让人感慨的是吉贝尔精准的选题思路。无论是“阿兰系列”的主角阿兰,还是这部《摄影师》里的摄影师迪迪埃和无国界医生群体,他们的经历总是从看似平凡生活中逐渐扩散,最后达到动人而伟大的高度。曾有那么一种可能,这一件件震撼人心的事很可能就默默沉寂于历史的尘埃中,但吉贝尔凭一双慧眼将这些人与事逐一发掘,最终得以让更多的人见证感动思考。也许漫画家本身在完成这一颗颗珍珠的打磨时,自己也成为那纯白光芒的一部分了。

  和“阿兰系列”一样,《摄影师》也有一个第一人称叙述者——法国摄影师迪迪埃。整本书讲述的是1986年阿富汗战争时期,迪迪埃跟随一支无国界医生(MSF)队伍穿越巴基斯坦与阿富汗边界深入阿富汗北部村落,见证医疗队在当地实施救援行动的故事。全书共分三章,第一章讲述队伍如何从巴基斯坦出发,经重重跋涉抵达目的地村庄,第二章讲述医生们在村庄中设立医院并展开援助,最后一章讲述摄影师独自沿来时的路返回巴基斯坦。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以1979年12月末苏联入侵阿富汗起始,1989年春苏联最终撤离阿富汗终结,这场战争一共持续了十年。1986年正是双方胶着之时,苏军已占据阿富汗大部分地区,封锁主干道,而保卫阿富汗的“圣战士”则转入游击战。在这背景下,无国界医生仍坚守人道主义理念进入战地,展开无差别救援,其难度之大可以想见。第一章中,为绕行以避开苏军检查,队伍采用迂回曲折的走法。书的首页给出一幅手绘地图,阅读时可以作路线参考。由于迪迪埃的叙述清晰而有条理,我得以边阅读边在真实地图上标出几个重要地点间的直线路径:队伍的出发地巴基斯坦白沙瓦市,从这儿一路向北抵达巴基斯坦的吉德拉尔市,之后向西翻越德瓦拉巴巴山等数座高海拔山脉(书中原话是15座海拔5000多米的高山)进入阿富汗,到达安佐曼村后北上进入巴达赫尚省,最终抵达目的地法扎巴德市下位于亚夫塔尔山谷深处的扎拉冈达拉村。

  《摄影师》读后感(五):相机,是摄影师手中的卡拉什尼科夫冲锋枪

  毫不夸张的说,这是一本捧在手里五分钟,便打算推荐给所有人的书。

  你很难找到合适的言语形容它。这首先当然是一本漫画书,由《阿兰的战争》作者吉贝尔编绘,男主角迪迪埃口述完成。但迪迪埃身为一名摄影师,又把他拍摄的大量珍贵黑白胶片影像,放在了吉贝尔的漫画旁。因此,称其为一部优秀的纪实摄影书,也并不为过。

  然而,不管是漫画书也好,还是摄影书也罢,如果没有一卡车又一卡车的“干货”内容填充,那也只不过是一幅干瘪的皮囊而已。

  我们很庆幸,迪迪埃带给我们的故事是“有血有肉的:那是在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战争背景下,他跟随一群“MSF”(无国界医生)志愿者,冒着被苏军直升机狙杀、以及被凶悍的大自然吞没的危险,如苦行僧一般翻山越岭,来到遥远的亚夫塔尔山谷一座村落中,实施人道主义医疗救援。

  无需多言,这是一个既小众又让人流口水题材。作为一个同样热爱摄影的人,我有一万个理由相信,迪迪埃面对这份工作召唤时,绝对是带上了一万个非去不可的决心。毕竟,阿富汗的诱惑实在太大了。这个在西方人和东方人眼里都倍感神秘的国度,那无尽连绵的雪山以及绚烂多彩的穆斯林文化,无不吸引着每一个端着相机的人。更何况,又能以最近的距离接触到普通平民,捕捉他们战火中的家园,揭露战争最残酷无情的一面。种种这些,对于摄影师而言,不啻于猎人嗅到了猎物一句话,去了有可能死,不去更会死。

  迪迪埃作为一名摄影师,他忠实地记录了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他把能看得见的人和物,统统交给了不会撒谎的NIKON F2那清脆的机械快门。尽管遭遇了相机进水,以及105mm遮光罩丢失的窘迫,好在139卷胶片安然无恙。而那些看不见的东西,如心情的沮丧、身体的病痛,被敲诈勒索时的愤怒与无奈,面对无辜孩子受重伤时的情绪失控……他把这些刻骨铭心的经历,永远地锁定在了记忆的深处。

  根据迪迪埃的照片和口述,吉贝尔采用了简单直白的线性叙事方式。而出发、救援和返程的经典三段式章节,加之那种或真实深刻、或触目惊心的纪实照片,也让读者很容易把整个身心代入进来,仿佛和摄影师本人一起,进行一场漫长的征途。这其中,遇到了形色各异的种种人物。有些人物描绘深刻,有些仅仅寥寥数笔,但却同样让人过目难忘。吉贝尔生动有趣的绘画手法自然是一方面,而人物本身极其个性化的特征,则更是他们熠熠生辉的最主要一面。

  比如那个收藏了15部徕卡相机的法国阿尔萨斯人,14岁便被党卫军外籍兵团派往西伯利亚打仗,而迪迪埃在劫后余生后竟然与他的妻子奇迹般相逢。那个英俊帅气的“圣战士”纳吉穆丹,浑身洋溢着纯爷们的人格魅力,甚至让朱丽叶都难免有些心动。断了一只手的“老大爷”瓦基勒,右眼没了却相信这是真主安排的坚强男人,被炮弹炸掉下巴的阿姆鲁拉,还有让迪迪埃崩溃痛哭的小女孩……当然还不能忘掉那个长相猥琐、只知道敲诈的巴基斯坦坏警察。

  在他们背后涌动着的,既有人性光辉的永恒闪烁,也有黑暗丑恶的无尽蔓延。

  严格意义上讲,迪迪埃并非一名战地摄影师。在这本书中,除了几声挑衅的卡拉什尼科夫步枪声,和一架遥远的苏军直升机,你很难找到距离敌人炮火不够劲的卡帕式勇敢,以及在枪林弹火中以单手装胶卷的唐·麦卡林式自信。不过即便没有硝烟和弹片,摄影师却也险些命丧在异国他乡。那是在大雪弥漫着的卡洛达克山山顶,身心俱疲的迪迪埃,正躺在冰冷的雪地上,一面用20mm的大广角镜头向上空仰拍,一面安静地等待死神的降临。

  这一幕,也是全书最感动我的一处地方。但凡有在户外登山、露营经历的人,都能明白个体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微不足道。坦白说,当迪迪埃固执地决定独自一人,以原路返回的方式去吉拉德尔时,我的内心便开始纠葛起来。一方面,我必须责怪迪迪埃的这种行为,略有一点莽夫之嫌。另一方面,骨子里的冒险精神以及对这个世界如混沌之初般坦诚的挚爱,又驱使着自己无比认同他的这一决定。

  卡洛达克山顶的那几张照片,像死神的镰刀般肃穆又冰冷。这一趟苦旅,也成为一次向死而生的涅槃之旅。劫后余生的迪迪埃,并没有过多对此加以阐述。但从他的生平履历上我们得知,他一共去过八次阿富汗,并且多次在一些其他贫困国家进行纪实摄影、报道。这足以说明,死神的镰刀并不能收割一个男人的勇敢。相反,它却足以让这个男人成长,并且更加坚强不屈。

  在出发之前,迪迪埃曾询问罗贝尔为何要坚持留在这里。对方给他讲了一个关于面包的故事。那是所有村民一个多月不吃面包,但却一定要让罗贝尔吃到面包的故事。罗贝尔感慨到,这样的事情只要经历一次,就会再想回来。

  可是终究,只有心中怀揣着爱的人,才会回来啊。

  最后,把一段游戏攻略中看到的话,摘抄下来。以此献给那些所有MSF的医生,以及在苏阿战争中牺牲的人们:

  “战争是人性中最丑陋一面的展示。

  但是更有无数人性的闪光照耀了世间。

  正是这永恒不惜的光亮真正指引了人类的方向。

  立于无边的黑暗中也不止息的明灯

  ——那就是一颗勇敢而善良的心!”

  《摄影师》读后感(六):无声的电影

  如果说艺术的特点是从叙事性转向个体的一刹那惊颤体验,那在完成这一瞬间的体验,任何形式方面的艺术都无法与摄影相比。从发现目标到按快门,只需要0.2秒,而按快门—抬起反光板—焦平面快门易懂,这一个过程只有0.03毫秒。手、眼、心灵的高涨与契合,于即时完成一次次的艺术形成。摄影的艺术就好比电影,把脑海中抽象的记忆具现化在了现实之中,与绘画需要时间的一笔一画的勾勒不同,摄影记录了时代的轨迹,世纪的开端。

  真实的阿富汗是怎样的?这个问题除了影片与摄影能回答,其他的大概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岁月的流走,都不能回答了。书中的题材很有趣,正是以阿富汗为入口,还原了一个真是的阿富汗,这不是令人惊奇的地方,让人觉得惊奇的是书的设想与构造方式,与之前所看到的漫画都不同,这本书的构造结合了漫画与摄影,能用照片说话的,就用照片说话,不能用照片说话的,作者就用漫画形容,这是我看到此书最有趣的一点,融合了摄影与漫画的精髓,漫画让人有趣的是简简单单一幅画,讲述了许多的内容,剩下的就在读者的幻想当中,这个幻想就像一部无声的电影,随着页数的跳动而播放。

  但是要用一句话来形容的话,我觉得图像小说回忆录这七个字再合适不过,这本书真实记录了一个阿富汗,用真实的图片来记录了这么一段快被人忘记了“风情”,真实再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苏联与阿富汗战争时期不为人知的历史与民族文化,还有惨烈在现代战争中为了生存而绝望挣扎的人们。

  战争是个恶心的词,但是人类似乎又无法离开,如果用词来比喻战争与人类关系的话,个人认为“情人”这一词再适合不过,若近若离,离不开,也深入不了,战争是政治的延续,然战争又延续了一系列让人不开心的事情,这大概就是适者生存。

  故事讲述了摄影师迪迪埃跟随一直无边界医生,从巴基斯坦徒步翻越了15座阿富汗战区,为当地的居民提供医疗救援。慈善是让人敬佩的,同时也是让人感到揪心的,敬佩是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精神,揪心是感觉一些机构的无良,浪费社会资源的养了一批寄生虫,因此我觉得最好的慈善是志愿者的无偿帮助,最丑不过人性,但是最美也是人性,比起单纯的数字捐献,跋山涉水的志愿者的帮助更让人觉得暖性,这不仅是一部里程碑式的摄影漫画作品,更是一部散发人性光辉的无声电影。

  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医疗救援中,几次与死神插肩而过,不是每个人都能想迪迪埃一样,放弃安逸的生活。关于三观中的世界观,我一直觉得,没看过世界何来的世界观,内心是怎样的看到的世界就是怎样的,但是细微处的温暖不是内心所能模拟出来的。最后他用镜头留下了100卷胶卷,近5000张的照片。仔细观察这些照片,会发现其中内涵内容的广泛,信仰、战争、人性、艺术,对于想了解阿富汗这个国家的人来说,这些照片至关重要。

  电影的跳动,逐渐走到末端,而人性的光辉还依旧在这片土地上持续,《摄影师》所表达的,已远远的甩开漫画与摄影的范畴,站在历史的层面上,这是一部伟大的回忆录和一部伟大的历史文本。

  《摄影师》读后感(七):谱写生命赞歌的天涯侠医

  一只白鸽,要掠过多少片海,才能在沙丘安眠。 炮弹要多少次掠过天空,才能被永远禁止。 答案啊,它在这风中飘扬。 一个人要仰望多少次,才能看见天空。 一个人要有多少只耳朵,才能听见人们的悲泣。 要牺牲多少条生命,才能知道太多的人,已经死去。 答案啊,我的朋友,它在这风中飘扬。 看过《朗读者》的读者,必然很熟悉这段话,来自于鲍勃·迪伦的歌词——《答案在风中飘扬》,这期节目将大众的视线第一次聚焦在无国界医生身上,通过蒋励及其伙伴的故事,我们感受到无国界医生不顾危险,所表现出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在我的记忆里,儿时看过一部电视剧《天涯侠医》,主要讲述了无国界医生去非洲参与医疗救援的故事,从那以后,我一度梦想成为救死扶伤的医生。 现在想想,剧名特别符合无国界医生的特点:天涯,天涯海角、无处不在,象征着自由;侠,侠肝义胆、侠义心肠,自带温暖的感觉;医,医者仁心,不仅要有高超的专业技能,还要有高尚的医德。而无国界医生的宗旨是深入糟受天灾人祸和武装冲突蹂躏的地区,不分种族、宗教、信仰和政治立场,哪怕经常受到生命威胁,也要迅速而有效的帮助受害者脱离困境。不愧是天涯侠医,其博爱无私的心胸,高尚的情操,不觉让人肃然起敬。 可惜,如此有意义的医疗组织却不被大多数人所知,就算如今的影视剧市场泛滥成灾,各种题材随处可见,却没有哪一部是以无国界医生为题材。庆幸的是,还有一部漫画能够弥补这个缺陷,那就是我最近看的《摄影师》。其实,严格来说,它也不能算是漫画,毕竟夹杂了很多黑白照片,可以说是摄影与漫画有机结合的纪实文学,也可以说是纪实类的图像小说回忆录。书中真实还原了上世纪80年代阿富汗战争时期,一段鲜为人知的民族历史和文化冲突,以及在残酷的战争中为了生存而绝望挣扎的人们。 故事围绕摄影师迪迪埃的一次重要拍摄经历展开,在1986年7月,他跟随朱丽叶带头下的一支无国界医生团队,深入正与苏联侵略军激烈交战的阿富汗。为了避开苏军驻地、敌对势力控制区和雷区等,他们必须从巴基斯坦徒步翻越15座高山,行走路线极度迂回曲折,才能到达安全地带,给当地居民提供医疗救援。而在这次惊心动魄的人道救援主义行动中,死神的威胁无处不在,犹如被幸运之神附体,迪迪埃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他用相机将一路上发生的所有事情,一一记录下来,并将照片背后的故事铭记于心。在20年后,以口述的形式,通过漫画家埃曼努埃尔的画笔完美重现。 全书基本以昏暗色彩为主,埃曼努埃尔在黑白照片的基础上,用棕褐色调漫画弥补了镜头之外的瞬间,二者相互照应,形成和谐而又强烈的视觉冲击,充分反映了当时战火纷飞的灰色年代。值得一提的是,埃曼努埃尔善于刻画细节,只用一幅幅或描绘具体、或简单几笔的人物画,一个个细微的动作或表情,便让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跃然于纸上,散发其熠熠生辉的人性光芒。尽管书中没有直面战场,仅停留在战场后方,却将无国界医生需要应对的复杂环境,包括与当地难民之间因宗教信仰、文化冲突等带来的情感纠葛,都毫无隐藏的摆在读者面前,身临其境般感受战争的真正含义。 战争是可怕的,人性却是美好的,我们无法改变战争,只能竭尽全力的帮助受害者,尽可能的修补他们早已破碎的心。而勇于承担这一责任的便是无国界医生,书中记录的一次特殊旅程,只是他们所有援助任务的缩影。多亏《摄影师》的出现,我才进一步了解到这一职业的神圣,这才是真正基于人道主义的救死扶伤。最后谨以《天涯侠医》的主题曲《心呼吸》献上我对无国界医生的敬意: 如深呼吸贴近天空爱的心 从天灾战事助人梦里飞行 愿星光终照亮倾出爱的心 微风中笑著愿随互爱精神 心相近 爱越近 …… 就算牺牲 不需要问回赠 越过胸襟 将会让过万众跳出抖震 无止境漂泊没掌声与欢欣 无声的国度助人梦里飞行 愿一天终听著歌声与欢欣 晨曦中暗地独随互爱精神 心相近 爱亦更

  《摄影师》读后感(八):摄影不重要

  绘者吉贝尔这次选择的,又是一段幸存下来的个人历史,不过这次的孤例与迪迪埃那些真实的照片搭配,更加惊心动魄,也更富有冲击力。

  我更喜欢从口述者迪迪埃的角度来看这个故事。

  这种鲜为人知的现实,就像集中营的幸存者写下的文字,都是从时代的夹缝、罅隙中抢救下的真相。而作为幸存者的自己,该如何重新审视那段经历?

  常常会听到人们说,我犯错了,我成长了,我悔悟了,迪迪埃什么都没说,他后来多次重返阿富汗,已无声地表明了他的改变,他的成长。

  人们往往只在面临变化,经历磨难的时候,才能发现自己的错误和幼稚。

  前些年,每次在黄金周期间与女友出行,总有一两天会在吵架、争执、冷战中度过,反复几次后,促使我重新思考旅行的寓意。

  旅行之时,身心暴露在陌生的空间里,一切都要重新定义、重新适应,应该试着用自己已知的一切,去撬动,尝试驾驭陌生的周遭,而不是努力将自己保护起来。同行两人之间的情感关系,也要经历这种陌生化。重新适应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

  战争的极端环境,能加速这种“成长”。在战争的蹂躏、折磨、恐惧之下,直面选择的失败、经验的失效、人性的扭曲,根本无法掩饰自己的无能与幼稚。在与残酷现实遭遇之前,我们无不是自洽、怡然的个体,再次转身时,才有了重新评估的机会,确认被单一视角朦蔽的自己。

  摄影,发现,眼光,决定性瞬间,迪迪埃带着这些观念上路。他在旅途中剧烈地与人互动,与自然互动,与战争和扭曲中的人性猛烈擦身。他一次次地试图用“摄影术”施加影响,最终,却只发现自己的无力与无用。

  书中的每个人,用自己的行动与战争、与人性激烈碰撞,圣战士靠行走和抗争,医生靠手术,摄影师靠摄影,摄像师靠录像,人用不同的形式,说着同样的”话“。人在变化中成长,不断突破自己的界限,发掘崭新的现实。

  他或许发现了,摄影没那么重要。

  他或许发现了,这段历程,忠实地记录了他的成长。

  这些底片,在他的纠结和绝望中被生产出来,才具备了分享的价值。它们本应记录战争,记录残酷,最终记录下的,却统统是人与人的关系。那么,什么才是战争?

  或许发现了吉贝尔专注发现的某种母题,即“人的成长”,在纪实一般的故事里隐藏着挣扎。

  —— “什么让你重返这里?”

  —— “人。”

  不是战争。

  《摄影师》读后感(九):光

  林亦霖

  以往看漫画时,都是开心的、愉悦的,当翻开这本厚重的《摄影师》时,心情渐渐有些沉重,透过纸张,我看到了人性的那一道光。

  这是本与众不同的漫画,书中有形象生动的人物、更有不计其数的真实照片。人物的幽默、灵动,照片的残酷、哀伤,不知不觉中融合。你会在得到一种不一样的阅读感觉。那些当时难以说出的言语,通过卡通的人物表达出来;那些当时心痛不已的图片,借着定格的回忆展现出来。

  《摄影师》读后感(十):另一只眼睛

  看过《阿兰的童年》,所以知道了吉贝尔,所以知道了《摄影师》。

  大16开的铜版纸精装抱在手里,本觉得后浪这次出书也过于浮夸了。后来回想,或许编辑认为厚重的质量才能配得上厚重的内容。

  一开始还以为就是一本MSF的PR书,因为其实书中纪录的内容很简单,MSF花一个月时间穿越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边境抵达阿富汗腹地,也就是与苏军交火的前线附近,再花一个月治疗伤者和病人,最后花一个月时间跋涉返回。只不过这一路需要躲开苏军哨所外加翻山越岭顺带躲避飞机轰炸并且小心自己不要坠崖落河生病或者迷路就好。

  尽管人类最终发现了平行世界,不过依然过着单线程的生命,无法交叉,不能倒退。也许这就是全知全能的上帝在发现巴别塔一事之后采取的歧视性政策的后果。但顽强的人类依然没有放弃探索,用脚,用手,用枪,用相机。我并不十分确认这背后的原因,兴许不管探索与放弃,生命的进度条也只有一个方向。

  战争兴许是不好的。只是一旦牵扯到价值判断的问题,貌似从来就没有统一的答案。就仿佛《切尔诺贝利之春》深入切尔诺贝利禁地的景象却透露着宁静和祥和,甚至是,美丽。科技如是,战争也是,人性亦是。

  不管怎样,迪迪埃坚强的用相机纪录了整个过程,这个兴许没有这本书便不会有世人知晓的过程。无限平行世界中寥寥数月的过程之一。漫画是思想的翅膀,和照片一起,交织出那个岁月中几个外国人在一个战争国家留下的汗水和生命。

  数年过去,对与错依然无法得到定论,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没有定论的问题。但是,值得尊重的是那些奋力奔跑在自己生命线上的,努力用自己的手和眼揭示世界的人们。

  上帝给了人们两只眼睛,看世界一只就够用了。

  我们用另外一只,看自己。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摄影师的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