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看见鲸鱼座的人》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3-29 20:0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看见鲸鱼座的人》读后感10篇

  《看见鲸鱼座的人》是一本由糖匪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34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看见鲸鱼座的人》读后感(一):披着科幻外衣的糖匪

  披着科幻外衣的糖匪 ◎ 东渔 糖匪是谁?乍看作者名字,或许会联想到浩浩荡荡参差不齐网络文学水军,若按习惯性我们将糖匪认定为其中一员,也不尽然,因她的小说里透出倔强而不俗的气质,还是令我们另眼相看了。新近出版的小说集《看见鲸鱼座的人》即整体展现了糖匪的实力,小说里有特定鲜明人物塑造,也有隔离不开的内在的感伤情结,然而她并没有陷入郭敬明式的“做作忧伤”,在严肃的叙述中透着机灵脱俗的一面,使其作品区别于一般的类型文学,让人耳目一新。 相对于其他流行题材,科幻在国内仍是小众化的,最近在国际上频频获奖的国内作家引领了一股科幻风潮,比如《三体》的作者刘慈欣,《北京折叠》的作者郝景芳,由此获得了媒介更多的关注。糖匪作为科幻大军中的一员,也幸运得到著名华裔科幻作家刘宇昆的赏识,最早由他翻译了糖匪的《黄色故事》,发表知名科幻杂志《APEX》,并收入美国最佳科幻年选,获得一定的反响。 糖匪的小说故事性并不强烈,不是热衷精彩故事此类读者们的菜,在这里,科幻不再是对宇宙超前演绎那么简单,而是注重文学性的把控,人物内心丰富跃动,如果说故事情节是小说的骨架,情感律动就是小说的血肉,糖匪的小说便属于有血有肉的科幻小说。 在糖匪的科幻小说中,只有情感是真实的,不管是来自人类是非人类,都能体现出情感的共性。小说集同名小说《看见鲸鱼座的人》更是以情感框架支撑点,不管披上多少科幻的外衣,父亲的爱始终是无言而可贵的。小说《蒲蒲》透着一贯的伤感气息背景人物是机械人,每个人都由发条驱动,蒲蒲是一个爱讲故事的机械人,她有没有感情阅读时我们一直存有这个疑问问题也成了更加深入小说的诱惑力。 情感迷离的小说同时宣示了为精神寻找出口的主题,小说《面孔》中“Z”的面孔不是自己的,他只能不由自我控制的换脸,突然就会变成另一个人,混乱中一种自我精神的寻找——到底哪个才是真的我——在“寻找”的意味上,让人不禁联想到莫迪亚诺那些迷失记忆的小说,或者说铺捉到卡夫卡《变形记》里的叙述意味,以及安部公房中篇小说《墙》那种迷失感,反过来说,后两种作品是不是也具有“科幻”的外衣呢,不同点在于形式的分化,文学作品中的精神意境做到了不谋而合。 《夏日之蝉》以细腻笔触展示人和新型动物关系,正是寓意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磨合,最后的虚无是不是表明一切都是幻化而来呢。而《象骨书》就像在复述一场梦境,在去寻找象骨书的途中,“我”见证火焰鱼进食的场景,它们只是吸食颜色唯美画面印证作者高超的想象力,而夸父追日般的追寻显得毫无意义。于是,最后的目标不再强求,成全了自己不就是梦想成真嘛,此中的言外之意有了禅意的回味感。 《自由之路》弥漫着阴暗的哥特气质,空间隔离生成一个新人物种,因为饥饿最后只能吸取空间外那些人的血活下去,这篇小说前半部分是暗含温情的,可以看作是裹着类型小说外衣的亲情小说,与刘宇昆那篇获奖小说《手中纸心中爱》那种温情脉脉的作品如出一辙,然而后半部分却是重口味的基调,使得人性更加赤裸。这篇小说还有一个微妙之处,作者糖匪对空间(一家人生存的房子)之外的人事从没有细致的直接描写,只是侧面反映,更注重空间内部的变化,凸显了矛盾冲突,掩盖隐藏了更大的黑暗事件,属于小说的留白之美。 《看见鲸鱼座的人》虽是以科幻为标签的小说集,并不是针对科幻这个大主题,科幻只是背景,最终探寻了人物之间的情感。同样以科幻说事的英剧《黑镜》,也因挖掘了表象之外更深刻的意义成为热门剧作。有些作品我们不必特意去关注科幻的背景,只当做作者的自我臆想,文学意义自然突出了。很显然,糖匪的小说做到了这一点。

  《看见鲸鱼座的人》读后感(二):看完本书,我的心情无法平复下来

  科幻小说总是给人一种很奇特感觉,带着你穿越未来,人工智能无处不在。而这本书也不例外,在二十一世纪过去之后,二十二世纪的科技是你意想不到发展,那时的我们都已不复存在……

  这是一个虚构的世界,里面有时空穿梭机、外星人、AI人工智能以及住在乐园里的完美人类。作者糖匪用一个个科幻与虚拟的故事来表达那些现实世界存在的最黑暗的一面。小说里的这些故事这些人物跟我们过着完全不同的生活,他们几乎跟我们没有什么共同点,但却又能拨动我内心深处的那根弦,与我产生某种连我自己也说不上来的共鸣,很奇怪的感觉,却又透着悲伤绝望

  每一个故事里的人物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孤独空虚。他们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该怎么活,未来会怎样。他们渴望爱与被爱,但却又不珍惜,他们总在得不到的路上或是已经失去。然后迷茫痛苦挣扎,最后陷入绝望与疯狂,于是走向毁灭。你能够清楚感受到他们想努力挣脱的痛苦,想去帮他们却又没办法,最后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一个个的走向终点结局。关于本书,我只看到了爱与绝望,没有感受到救赎,没人被救赎,他们只是不断的重复下去。

  看这本书给人一种很奇特的感觉,它就好像暗黑系的童话,在向你表达那些你内心深处最不愿意去触碰的现实真相。很残酷很现实,你想把它看完却又害怕看到真相。你无法抗拒它,当你知道结局后,你又会感觉到恐惧,但你自己也不知道在恐惧些什么。书中没有恐怖色彩,我想让我害怕的是那些残酷冰冷的事实,那些我最不愿意去触碰的真相。这让我想起了一部国产动漫《大护法》,可能很多人都没看过,这本书给我的感觉跟这部电影带给我的感觉是一样的。起初你会不懂作者想要表达些什么,但当你真正明白之后却又很压抑很悲伤。他们并不是在表达什么大道义等等,他们只是在诉说着这个现实的真相,那些被忽略却又真实存在的问题。用一个个奇妙的故事和不同的人物将真相呈现出来。你看到的是什么?是人性,是欲望,还是痛苦和绝望。他们就像一群疯子,被这个现实世界逼疯的人。你跟想去救他们,却又只能看着他们继续沉沦、堕落,继续疯下去。我很想哭,却哭不出来,只能无数次的叹气。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被里美忘记的乐园》,这个结局来个大反转,让我有点淬不及防却又仿佛意料之中人们把乐园里的完美人类捧的过高,宁愿自己吃不上饭也要去买票看他们的节目,还真是疯狂。里美的所作所为让我看到了人心易变,真爱难求。她只是想找一个寄托而已,并不是真的喜欢约书亚,当有了新的寄托出现,约书亚在她的眼中也就变得可有可无了,挺无奈的,却又是现实,真是讽刺

  在《荷兰间谍》中,管理局利用人工智能计算器计算每件事物价值,让人们不走弯路,只做正确的事又何其的可悲随意操控别人的人生自以为是在做伟大的事,疯狂又可怕,让人不寒而栗

  这是一本值得看的好书,它会让你懂得这个世界被掩藏被忽略的黑暗的一面,同时也能看到温暖的爱的一面。它在像我们倾诉些什么,告诉我们你不知道的真相。

  《看见鲸鱼座的人》读后感(三):许你一个奇妙之旅

  本书《看见鲸鱼座的人》最初吸引我的是鲸鱼座,我常常以鲸鱼给自己命名,所以看到鲸鱼,自然有一种亲切感,猜测这是一本关于星座的书,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星座中没有鲸鱼座,星座也无法集合成书。 作者糖匪,按照她写下的简介,她是名素人幻想师,威士忌死忠。虽坐标北京,作品却大部分发表于上海,美国最佳科幻奖入选者。这样看来,这位从照片上看起来有些朋克的女生,不止看起来很酷,经历上更酷,她的作品被翻译到英,美,澳,西,日,韩等国。看过她之前的作品《黄色故事》被她奇艺的想象震惊,期待着糖匪出书,终于从短篇小说到一本书,看起来别说有多畅快了。 在写作风格上,作者面对现实本来就存在的事情时,有些暗黑,好像是在默默抵抗着不想承认一样。有时又很温情,在孩子的故事中,作者总是以温暖的第三者,细腻的帮助他们和平的,平缓的进展故事。幻想体现在封面,一个大象头像的宇航员,在星空漫游,或许这位非人类是看得到鲸鱼座的人吧。我们也不奇怪这样一个人能看到鲸鱼座,但在他人的想象中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只有作者才能把它合理化。 书中最喜欢的是《博物馆之心》那篇文章,讲述了作者在纽约和朋友之间的故事,而情节并没有在作者和朋友之间展开,而是聚焦于全球气温,人类的未来。不得不说作者的这一暗喻用的恰到好处,暗暗的讽刺全球气温这一关注的话题,文中有句话'气温骤降,植被和粮食越来越少。为了生存下去,人类必须改变自身,成为变温动物更能适应这样的环境。有种说法是说上帝选择了人类现在的进化方向。'我对最后一句非常同意,霍金也语言在2050年人类会移居在外星球地球会有新人类出现,所以作者的猜想也不是没有依据,反而说出了大家不敢说的事实。 总体来说,因为是短篇小说,所以代入感的要求比较高,如果在前期还没有把人带入,后面就不可能了。这也是短篇小说的难写之处,读者刚进入情景,故事就收尾了。但糖匪的处理不错,起码读起来没有奇怪的收尾感,而是自然的结束意犹未尽

  《看见鲸鱼座的人》读后感(四):作为科幻的非科幻

  刘宇昆再给这本书写的序言里对糖匪的作品可谓丝毫不吝溢美之词,把作者讲个故事的能力着着实实地夸了一遍,不过呢,在谈到那篇《黄色故事》的时候,他怀疑,这究竟是不是科幻小说。不知道现在科幻圈里还流不流行撕软科幻硬科幻,而在撕这些问题之前,有多少人想过这个问题:科幻是什么?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使女的故事》是不是科幻?石黑一雄的《被掩埋的巨人》是不是奇幻?为什么博尔赫斯不算科幻作家?别忘了连《平凡的世界》里面也出现过外星人。

  同《黄色故事》一样,翻开这本书,看到第一篇故事《碎星星》,我是懵逼的,而一直到最后,它的幻想元素若隐若现,而且整个故事最初给人的印象也很像少女杂志上的作品。总之这是一篇很奇怪的作品,甚至可以说给这本书定了一个奇怪的基调,我很好奇为什么要把这篇放到第一个。当然并不是说这一篇写得很糟糕,只是……太奇怪了。

  不过还好书里有的并不只是这些初看来非常奇怪的故事。《看见鲸鱼座的人》,和书同名的这篇整体上就变成了比较经典的那种关于亲情的故事,不管它探讨和表达的不仅仅是亲情,还有现实与艺术,艺术与美。而全书的最后一篇《自由之路》则是一篇吸血鬼作品。前一段时间集中看了几篇关于吸血鬼的科幻小说,有人把吸血鬼当成外星人,当成另一种智慧生物,当成古代的疯狂科学家,而这里,吸血鬼是被污染的地球上人类的一个失败的进化方向。《我最爱的那朵玫瑰》讲的是人工智能与爱,《三季一生》讲的是世界末日,而《象骨书》则是一篇寓言

  但读完整本书,那个问题依旧在那里。这是一部幻想小说集吗?它有必要是一部科幻小说集吗?作者有着出色的操纵文字技巧,虽然有些故事话题有些老套,但是总能从里面讲出新的东西来。

  文学的核心不就在于表达吗?我认为读者关注的不应该是一部作品够不够科幻,而在于是不是把该表达的东西表达出来了。究其根本,任何文学作品的关键都应该是人,而科幻则能过够给创造一个现实中并不存在的环境。对我来说科幻可以仅仅只是作品中的一个元素,而非核心。而这本短篇集中的大部分作品虽然确实很难被当成是科幻作品,却也很好地利用了科幻的元素,把想表达的情感表达了出来。

  《看见鲸鱼座的人》读后感(五):《看见鲸鱼座的人》:幻想题材的动机,只是换一个角度看现实

  读糖匪的冠名为幻想小说的短篇集《看见鲸鱼座的人》并不是一件很痛快的事,但却值得期待。

  短篇小说的切入感与短促感,都给阅读设置了障碍,因为显然,进入到短篇小说里的一个并不渺小的世界,刚刚熟悉,便戛然而止,所以短篇小说是图书市场最没有卖点的一种题材。

  而糖匪作为一个女性作家的思维模式,也习惯用一种意念统帅文本,在小说里,客观环境与人物关系,都是附着在女性作家的以意念为主导的叙述风范里,这样,小说里的客观现实,要经过作者的曲意地隐藏与掩饰,使得小说里的现实描写,被藏掖在叙述的意境之后。

  在这本小说集里,有的篇章,完全是作者发掘出的一些意象的写意,如《象骨书》,通篇就是一个在空中游走的火焰鱼的意象的不断陈辞与演绎,构成了以寻找主题之外的一个隐寓。

  但是,如果适应了作者的叙述手法,我们便会进入到一个别有洞天的世界,去感受到作者设置出来的种种匪夷所思的幻想境界中生命的赤裸感受。

  实际上,现实生活的制约是限制了我们生活与感受的很多可能,而幻想却剥离了那种种种对于我们的限制,所以,幻想作品,一方面打开了一直制约我们的桎梏,更为重要的是,它打开了我们精神中隐藏的部分。

  幻想的存在应该是这样的:当现实中我们无能为力的时候,我们会换一种幻想的模式,想象着,如果这样该如何。

  《看见鲸鱼座的人》里的小说,正可以看成是对现实情境的一种反动。作者生发出她的想象的动力的机制,我想正是上面所说的那样:如果这种现实我受不了,换一种幻想的境界,会有如何?

  我想《看见鲸鱼座的人》里的的创意理念,源自于“反乌托邦”小说中的那种关于未来与想象的设定,小说更多地对未来的人类生存进行遐想,而科幻技术,仅仅是支撑起主题的一种工具,而所有这一切打造的幻想空间,折射出的都是现实的缺损。

  三大“反乌托邦”小说包括《我们》《一九八四》《美丽新世界》,它们有着思想上的一致性,就是未来并不是如线性的假想的那样,一律是美好的,未来的社会,会坠入到一种生命本质被压缩、个性被控制、技术反制人类的阴沉、阴森、阴暗的世界。在《看见鲸鱼座的人》里,我们看到的世界延续了“反乌托邦小说”里的对未来的阴郁的设定,我们会看到,世界末日在未来的某一天,像一把死亡之剑这样高悬在我们的头上,这就是《三季一生》中描写到的未来的末日倒计时;我们看到人类居住的范围,已经扩大到整个宇宙,如《宇宙故事之哀歌》中表现的星际不同种族之间的通婚,还有地球板块分崩离析所带来的我们生存之基的未来惨状(《博物馆之心》中外星人透露的地球的碎片,正移向太阳系之外),这一切,都预示着未来并非光明一片。《看见鲸鱼座的人》里的小说整体基调就笼罩在这种不容乐观的对未来的展望的基调之中。

  与这种对未来社会相对的技术想象部分,在作者的书中,也达到了一种惊艳的地步。我们可以看到,地球四分五裂,美洲大陆独立地弃太阳而去,这种想象,我们可以在刘慈欣的《流浪地球》中见过登峰造极的描述。“时间机器”穿越到过去的岁月,也是未来最司空见惯的技术。空间飞行也是构成小说故事的最常见的背景。之外智能技术、人体改造技术这些科幻小说的常用配件,也洒满了小说的角角落落。也许《看见鲸鱼座的人》里的科幻技术并没有标心立异感,但是,我们要明白,作者的真正匠心也不是独运在这里,作者利用这些科幻技术,仅仅是一种工具的运用而已,最终目的是企图搬运作者对现实的反思与解析。

  那么,作者用未来社会与科幻工具这两个经纬构成了二度空间里,传播出她的第三维的思想内涵是什么呢?

  我想至少有三个方面:

  一是对命运的把握。在作者的阴霾的“反乌托邦”的对未来设定下,人类的命运似乎已经被固化下来了,没有另外的可能。但是,正是在这种不容乐观的对未来的想象中,作者在小说里仍然顽强地透露出一股命运完全可以被挑战的人类精神光束。

  小说集里的第一篇作品《碎星星》,应该说是一篇最接近生活原生态、最少幻想元素的作品。在小说里,小女孩自幼就被父亲告知,母亲早已去世,她一人生活在家庭与校园这呆板的两线之间,但是,小说里的真相是,母亲并没有离开她,只不过母亲精神失常,而被父亲关了禁闭。父亲每晚让女儿服用安眠药,以避开疯了的母亲对她的影响,然而就在女儿半梦半醒之间,夜半时分,女儿与母亲每天进行着近乎是梦呓的对话。母亲执迷不悟的地方在于她相信人类的命运是受神秘的星星控制的,并预测着女儿的未来,然而女儿经受的现实却是,母亲的预言一次次地失落了,女儿的善意、她的爱的期待,都在现实中一次次地失落,她必然会向母亲追问命运的星星是否真实,并且,她用她的强力意志,修改了母亲的星星位次,并由此产生了命运的改变。这个小说借助一个虚幻的情节,在述说着,没有什么不能改变的命运,只要你有强力的动机,去改变那宿命的先验安排,就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二是对梦想的坚守。未来并不灿烂,但梦想值得永远拥有。在《博物馆之心》中,我们看到一个来到地球的外星人,她已经改造成以地球人的形态而出现,当时她身处的地球,以一块孤独的大陆的形式飘向外星系,但是就在这样的严酷的情况下,这个外星人,仍在培养着一个地球的小男孩,以期让他在未来的岁月里建起一座记载着人类文明的博物馆。实际上,这就是人类文明的精神价值,这将超越于那些消失了的物质,成为人类梦想中最为坚实的部分。

  在《看见鲸鱼座的人》这一篇小说中,作者同样述说着精神梦想对于人类的重要意义。小说里描写一个家境贫困的女孩,没有机会游历太空,写下让老师满意的游记,但是父亲支持了她的想象,使她完成了她的作业,这份梦想,终于在她成为一个宇航员的时候,成为现实,她由此证实了父亲当年传输给她的梦想并没有错,现实与梦想是如此的合拍,正是这种梦想的亮色,给予了晦暗生存以一种动人的光辉。

  三是对人性的执着。随着现代人在社会与科技中日益被异化的旁置,如何存放人性的真实、释放人性的真义,是文艺作品里始终加以探讨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作者的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不管社会裂变成如何的碎片,科技高明得如何物化生命的存在,但有一份真情的执着,依然熊熊燃烧在那些情感的深处,闪烁在灵魂的诉求中。

  在《宇宙故事之哀歌》中,一位地球女孩远嫁外星人,在那个星球上,每一个细胞都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因此一个人体可以分拆开来,以器官的方式独立生存。对于地球的爱情观看来,这意味着爱上这个星球上的人,你不可能拥有对方的全部。所以,在小说里,地球女孩发出了人类文明对于情感的执着呼吁:“我不能忍受和一个不完整的男人在一起,因为我要的是你的全部,你的全部。”(P318)。看起来,这是对一个不存在的外星生命发生的请求,但骨子里,我们却可以听到这里回荡着《简爱》这类人类文化产品中始终响亮着的精神的共鸣。

  我们惊叹糖匪在小说集里举重若轻、信手拈来之中对于当下人生与社会的别样观照,看到了作者从一个镜像式的未来世界里洞观到的现实困境,小说的社会看似遥远,但却可以遥观到我们的即刻,小说的描写充满着怪异与另类,但却可以映射出我们生存中的常态。当然,作者在小说中,总是奋力地将自己的想象,一路顺风地延展下去,在结尾时,并没有煞下那奔腾恣意的想象,如果能在结尾处,给予一个戛然而止的定音符的逆转的结尾的话,会让小说留下更多的余音缭绕的回味。这一点,如果能够参照一下美国科幻小说家雷·布拉德伯里的一咏三叹、余味不绝的短篇小说创作的技法,相信会更上一个台阶的。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看见鲸鱼座的人》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