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我活得任性,所以我也喜欢你任性》经典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3-24 21:3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我活得任性,所以我也喜欢你任性》经典读后感10篇

  《我活得任性,所以我也喜欢你任性》是一本由苏豆芽著作,青橙文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8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活得任性,所以我也喜欢你任性》读后感(一):被任性cp圈粉,他们的故事满足了我对爱情的所有幻想

  关注苏豆芽,是从关注苏先生开始的。

  大概是3年前的情人节,我在豆瓣的推荐里看到了苏先生写给苏豆芽的一封情书文字缓缓流过,都是细碎生活,却格外打动人心,当时就在想,苏先生笔下的苏豆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呢?带着这种疑问关注了苏豆芽,而后用了一个下午翻遍了她的整个豆瓣,于是就这样,生生被这对无厘头的cp圈粉了。

  我幻想中的爱情,是两个人彼此欣赏,彼此支持互补,又不能全是相敬如宾、举案齐眉,而更多的是期待两个人在彼此面前能够摘下所有面具坦诚相待,而苏先生和苏豆芽的爱情与婚姻,刚好满足了我对爱情的全部浪漫幻想。

  《我活的任性,所以我也喜欢你任性》,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在想,这本书的作者是豆芽,但这句话,到底是谁对谁说的呢?带着这种疑问,我打开了这本书,而后又用了一下午的时间,就像翻看豆芽豆瓣那样,把这本书一口气读完了,阅读过程中常常被豆芽和苏先生的生活日常逗得前仰后合,更多的时候,我有种豆芽是苏先生女儿错觉,她总是很任性,而苏先生则总是在用心哄她,陪伴她。

  总有一些恋爱中的男女喜欢问对方:你爱我什么?得到的回答往往是:我爱你的一切。

  这个看似完美的回答,却最不能给对方以满足感,那真正爱一个人会是什么样的呢?那就是与他有关的小细节,你都能记得清楚,跟朋友描述的时候,也总是眉飞色舞,只是想到他的好,都能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笑出声来,而这些,在豆芽的书里,你都能找的到,就如同苏先生对豆芽的满心欢喜一般,广播里,情书里,字里行间都藏不住。

  在《婚后第五年的生活》这个章节里,陌生读者也能知晓这是一对怎样的cp组合,而后豆芽开始按照时间线路,回忆她与苏先生相遇的过往,而我最喜欢的章节,是《在北京的第一份工作》。

  原本世界两头的人,因为某一种契机,就从南到北,而后相遇,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其浪漫的事情,而所有这些细节,豆芽竟然一一记录了下来。面试过程、和作为领导的苏先生互怼,以及表白那一段的详细描写,都让我这个已婚的读者看的无比欢欣。

  在这本书里,我读到了爱与包容,支持与互相理解,更多的是感慨,豆芽和苏先生相恋7年,结婚5年,却能保持每一天还如同刚爱上一般热切,他们的爱情让我明白,原来婚姻并不只是日子,并不只是平淡如水,更有我知你心,你懂我意,日复一日持续升温的真心

  堂妹上周找我,说因为快要领证结婚,竟开始恐婚。我问她,“在一起2年多,还不能确认对方就是你要找的人吗?”她摇了摇头说:“并非如此,我当然想要嫁给他,只是,我害怕结婚后,鸡毛蒜皮的生活,会让我们爱情逐渐消失,变成亲情。你不知道吗?书上都那么写的,恋人最终的关系,就是亲人。”她惶恐不安的念叨着。

  读完了苏豆芽的这本书,我立马快递给了堂妹,并在书的第一页上写道:“爱情并不只有一番模样,而你的爱情究竟是什么样,最终取决于你和对方。”

  是啊,为什么要恐惧爱呢?无论是在爱情里,还是生活中,很多时候,像苏豆芽笔下的故事一样,任性一点,单纯一点,或许生活,就会是另一番你想要的模样。

  《我活得任性,所以我也喜欢你任性》读后感(二):就这样停止枯萎

  初初以为这一本《我活得任性,所以我也喜欢你任性》是一本言情小说,读罢方知不是,或者说,不完全是。这本书似回忆录,只是就作者苏豆芽的年龄来讲,称之为回忆录似乎过早,权且当作是爱的回忆吧,吵吵闹闹,终于有恰到好处惊喜

  苏豆芽自北方考入云南的大学,大学毕业后留在云南工作,经历了还算顺当的学生党至上班族的过渡,生活平稳安定。突有一日,苏女子决定北上,投出简历即开始收拾行装,扔下工作,扔下朋友亦扔下感情甚好的男朋友,开始了与苏先生“命中注定”的相遇、相知、相爱。 两人从同事,从上下级开始,共同的阅读爱好,相近的青春年纪,不饰的天然任性,让两人渐生爱慕,像两个互吸互斥的晶体,近了,眼里你是一切;远了,眼里一切是你。 书读到一半的时候,我的脑中忽就闪出了电影《命中注定》中的播曲。很好看的一部电影,汤唯和廖凡主演的。播曲《Goodbye My Almost Lover》,演唱者是A Fine Frenzy, 不过我本人更喜欢Mistletoe Tunes这一版的。 汤唯饰演的方圆和廖凡饰演的冯大理分别前夕,漫步在小雨中。两人缓慢地踱着步,一只左耳一只右耳,共听的一首歌就是《Goodbye My Almost Lover》。 默默地走在雨中,方圆的眼圈渐渐地红了,忽地停下脚步,只是静静地看着冯大理。终于,方圆抬手拿下冯大理右耳上的单只耳机下定决心般转过身急步走开…… 苏女子和苏先生的几次分手都似这般,让人无可奈何难过。苏女子在描述两个感情进程的过程中,并没有浓烈一见钟情似的悸动,有的只是水到渠成般的倾心。 两个人的感情的确是需要顾及到许多因素的,如我这般在婚姻生活中人更是有许多的切身体会。不同环境成长起的两个人,在满是棱角青涩年纪相遇,哪一方都不愿意轻易放下自己自尊,总想着对方能多一些让步,总以为最好的相处是对方圆得可以包裹住自己所有的棱角,这样就不必改变。 好在两个人都是渐行渐远却不忘本心的。为了不碰触对方的棱角让对方受伤,他们选择了对两个人都好的相处方式,不必互相牵就,只需要在对方眼中看到最好的自己,相携一生才是最最重要的事情。

  婚后的五年间,苏先生每年给苏女子一首情诗。婚后第三年的情人节,苏先生写给苏女了情诗的最后一段是这样的: 我多么想我们就这样停止枯萎 一路迎着盛放 一路抵着泥土 拥有长的陪伴,短的相拥 多的睛朗,恰到好处的惊喜 在这里完全地摘录是因为实在无法作任何的改动,哪怕只是合并作一行,亦或是重新间隔,都会让我觉得失句子本意。 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找到这样的一个执手相伴的人,苏女子幸福得冒泡泡。当然了,也幸好这小女子自己在家冒得不瘾,终于将这泡泡集结成文字,才让大家得以跟着美好的泡泡一起度过午后暖暖的时光

  苏先生说:能让人产生记忆点的,都不是小事。 而其实,在一起的分分秒秒,无论是争吵还是冷战快乐还是愉悦真的都不是小事,能在千万人中找到你,握着你的手坚定地前行,怎么会是小事,这是生命中至至重要的大事,大到这一生,我的眼中再无其他的任何人。 苏女子美好的感情生活,我欣赏却不羡慕,因为啊——我也自己的命中注定,打字的间歇抬起眼眸,不必刻意寻找,就能看到。 他,正满含笑意地望着我。

  《我活得任性,所以我也喜欢你任性》读后感(三):看完后,心会柔软

  因为这并不是一部小说,因为这里面的所有都是苏豆芽和苏先生的真实生活,所以,书外的我真的真的非常非常地嫉妒,但又衷心为这样的感情而欢欣,温暖的人,温暖的琐碎温柔的心。

  苏先生负责将生活活得接地气,苏豆芽负责将生活活成文艺偶像剧。但是,苏先生有时候又会比苏豆芽还要文艺,苏豆芽有时候又会比苏先生更加接地气,圈圈圆圆,最后两个人再也分不开彼此。我很喜欢书名:我活得任性,所以我也喜欢你任性。因为幸福的生活定义绝不是两个人都按部就班地相遇相识相恋结婚,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不会像计算机程序完美画出一个圆。我们人类因为有了心,所以画出的圆一定会如自己的心性,有时候是三角,有时候是正方形,这就是小任性。任性是一定要存在的,人生那么短暂,获得压抑自由,这辈子真是白走了一遭,不结婚也罢。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苏先生和苏豆芽已经做的——

  1、找一个我们爱的人。

  2、彼此包容彼此的任性。

  爱是基础,因为爱的存在,生活才会有温度。要包容任性,因为你会发现,有时候一点点的作,一点点的不和谐音,反而是生活的调剂,一点波澜都不存在的完美生活只不过是漂浮在水面之上的油膜,一戳即破,太虚幻。但是对方一味地任性怎么办?我觉得肆意任性在真爱面前真的是不太可能的。一旦真正陷入一段爱情,这个人就是缺失的那块关键拼图,你就会发现,你真的愿意包容对方,也真的愿意为对方改变自己。像苏先生和苏豆芽,有时候你是我,有时候我又是你,都是彼此最喜欢的模样。最关键的一点,就算你不会写情诗,也不会写书,你也一定要时时刻刻让ta知道你真的爱ta。我爱你,绝对是世界上最有魔力的三个字!

  我想,看这本书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从苏豆芽和苏先生的爱情中学到点什么。他们也会吵架也会无理取闹也会偷懒,再平常普通不过的两口子,但,爱着彼此的心还有彼此契合的灵魂,实实在在能战胜一切抗力阻力。其实,幸福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经过漫长的寻找最终选择与一个人携手一生,磕磕绊绊在所难免,但是不要放大那些不和谐的因素,因为路还很长,我们需要做的是无限放大爱,去汲取力量,嗯。

  《我活得任性,所以我也喜欢你任性》读后感(四):嫁对爱情,活成幸福的模样

  翻阅此书,我丝毫不把它看成书,我觉得这是一封情书,更准确的说,这是一个女人男人告白。一个嫁对了爱情的女子,在我们面前,赤裸裸炫耀她的幸福。她活成我们羡慕的样子甜蜜的日常,人们常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但对于苏豆芽来说,婚姻是爱情的升华与凝固,苏豆芽和他的老公先生的个性截然不同,经过两年恋爱,他们走进了婚姻的殿堂。此书开篇从婚后的5年写起,看完第一篇,我们就被强行灌了一大口狗粮。苏豆芽与苏先生真是绝配,有爱有情趣的一对,连互怼都甜的都能从书中溢出来。小作怡情,恰到好处的作点缀他们夫妻的生活,让原本平淡的生活增添许多的情趣,让男人每次回家都有一种惊喜。这可能就是他们婚姻的保鲜剂吧!也如苏豆芽所说:“我活的任性,所以我也喜欢你任性”。能相互包容的个性才是幸福基石温情笔触,温暖不造作,自然不修饰,清新淡雅。这是一对夫妻都擅长码字,苏先生擅长写诗,常写诗送给妻子: “我多么想我们就这样停止枯萎, 一路迎着盛放, 一路抵着泥土。 拥有长的陪伴,短的相拥。 多的晴朗,恰到好处的惊喜。” 这是不是比一般男人的段位要高,一般男人只会买花、包包、衣服等。被爱情包围的苏豆芽是幸福的,所以从她的笔触流淌出的文字是那么清新自然,没有任何的包装,仿佛就是日常生活的流水账。我们看到更多的是这对夫妻之间的你侬我侬,每一个小的生活细节都洋溢着浓浓的爱意。真正有爱的生活,记录它不需要辞藻的堆砌,言语的修饰,世上最难以掩饰的便是你对某个人的爱。 现在社会节奏很快,我们习惯快餐文化,就连我们的爱情和婚姻都进入了快节奏模式,各种相亲网站条件相当的男女进行匹配,我们在所谓“门当户对”结成婚姻。至于爱情那是奢侈品,一件昂贵外衣,一件我们穿不起的牌子。我们不在费劲心思了解对方,不在“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也没有那么多“爱在心里口难开”,更多的是合就在一起,不合就一拍两散。苏豆芽和苏先生却将爱情的过程演绎的细腻真挚,将快节奏的日子过的很慢。就如“从前车马邮件都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他们世俗柴米油盐的日子变成了诗。他们用文字尽情宣泄对彼此爱。在吃喝拉撒中彼此磨合,将平常的生活过成了诗。一生很短,能遇到一个爱人不易,习惯向前冲的我们,为什么不放慢我们的脚步,品味一下生活,将光阴拉长,日子过慢。 世上的爱情与婚姻没有模式可以照抄或模仿,所有的日子都要自己去认真对待。与千万人之中牵手的爱人更要倍加珍惜。只要彼此相爱与包容,每一个人,都可以嫁对爱情,活出幸福的模样。

  《我活得任性,所以我也喜欢你任性》读后感(五):最好的婚姻是嫁给了爱情

  最好的婚姻是嫁给了爱情,你只需要做你自己就好。

  读完苏豆芽的《我活得任性,所以我也喜欢你任性》,给自己最大的感受是最好的婚姻从来都不是为了彼此而去改变自己,然而把自己变得面目全非。而是无论我们是男女朋友还是夫妻,不管身份如何转变,只要做你自己。苏豆芽在文中写到:现如今是我们谈恋爱的第七年,婚后的第五年。看到这句话时我心里一颤,因为我听过很多这样的话:结了婚了,那还能像谈恋爱那样,老夫老妻了还讲究什么。真的很羡慕他们即使结了婚,还能依旧恋爱。 整本书是断断续续看完的,作为一个十一个月宝宝的妈妈,每天只有宝宝睡了才有自己的时间。文中的苏豆芽给人的感觉真是作呀,敏感又有才。但是我真的羡慕她的作她的真性情,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能够作的人都是有资格有条件作的,一方面她有才另一方面是有包容她的人。

  在看苏先生和苏豆芽的爱情时,也回忆了好多自己的爱情。文中有一段苏先生和苏豆芽分手之后,苏先生想挽回,就去苏豆芽的公司应聘。就让我想起了自己在苏州工作的时候,老公也是为了我特意去的苏州。后来我们分手,我离开苏州,他也离开。分手半年多以后,老公从武汉来到我所在的城市,我们坦诚布公的聊了一次,又在一起,老公也把家安在了我所在的城市,现在还有了一个宝贝。后来老公说虽然我们分手过,但在他心里根本就不曾分开过,所以我们的纪念日还是从那一年算起。

  刚开始看到的都是他们吵架,说狠话,一次次伤害,然后一次次和好,爱情谈的轰轰烈烈。但我和你喜欢婚后的他们,尤其是彼此磨合的越来越圆融以后,连似乎都吵不起来了,默契感在那,一个眼神就能知道对方的想法。 嫁给爱情的婚姻,大概就是你问我愿意吗?我每一年的回答都是我愿意。

  《我活得任性,所以我也喜欢你任性》读后感(六):让我对爱情还抱有希望

  看这样甜甜的书一定要听甜甜的歌啦!

  林俊杰《爱你 (Live)》http://url.cn/5Pz0Jnk @QQ音乐

  已经不记得是什么时候在豆瓣上关注的苏豆芽了。从前看她写机器人的故事,写奇奇怪怪但是很有意思的故事,看得半夜睡不着觉;看她写日常生活,喝各种茶,在家里看书写字,还有广播里更新的有爱的小日常,这些都让我觉得,生活原来也是可以这样悠闲美好的,按着自己的节奏走,每一天都是自己喜欢的样子。

  《我活得任性,所以我也喜欢你任性》上市的时候,我几乎没怎么犹豫就买了一本,然后花一天时间一口气看完。作为一个恋爱经验很少而且涉世未深的深井冰少女,每天想的东西里其实有一大部分都是关于爱情的。会想起高中暗恋的男生,想起现在喜欢的男孩子,想将来会和什么样的人结婚,以后的婚姻生活是什么样的。有时候半夜和室友在寝室里发愁,以后要是嫁不出去可怎么办,要是嫁给一个不喜欢的人怎么办,要是两个人互相喜欢但是条件什么的不合适怎么办…真的是想得头痛。加之我自己的感情一直都不是很顺利(扎心了老铁),所以有时候我对爱情并不是非常抱有希望的,或者对它持一个担忧的态度。

  但是苏豆芽的书非常治愈,她用她的故事告诉我,和一个爱的人在一起,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她读到一本什么书,就忙着给他看;看到别的男生对她好,他会吃醋,以至于非常霸道总裁地跑到她的公司陪她;闹分手却放不下,别的人再也赶不上对方,和谁在一起都不如和他(她)在一起好。盼望着在书店相遇,相逢在文字里。真的,真的是一件做梦都可以笑醒的事情。她也告诉我,爱情会有的,不一定在什么时候就冒出来了呢。来到北京的时候,谁知道有一个苏先生会和她在一起呢。我要相信,不一定什么时候,爱情就来了呀。

  我现在在北京读大学,没事的时候也喜欢到处乱跑,所以安定门的春天,东直门的秋天,在我眼里很有代入感。一直以来我都觉得北京是一座嘈杂而慌乱的城市,但是,苏豆芽和苏先生的生活,让我觉得在再杂乱的世界一角,只要和那个人在一起,都会有安静美好的一片天空。此心安处是吾乡,也许是有此人,才能安心于此处。

  苏豆芽的笔端似乎也带了美好爱情的影子吧,语言素素净净却很有感染力。让我想起她写苏先生早上醒来,要一点点醒,不能吓着。好像一盆花一点点舒展开叶子,慵慵懒懒地,把你带入她的故事里。言语间带点小女生的幽默和娇嗔,可以想象她的脸上带着一点笑意。写到分手了就满脸不高兴,在大街上看到“自己的树”的时候就满脸兴奋。我总是不习惯称其为“豆芽女士”,总觉得这个作者还是个小女孩。话说回来,爱情是最好的保养品吧,那是精神上的滋养,连日子的柴米油盐都带点轻快的节奏。

  最后引用一句话吧:“你要相信将来你遇到的那个人,在同样的时间里,和你忍受着一样的孤独。”

  hhh这样我就平衡了୧(๑•̀⌄•́๑)૭

  (题外话:从书里看到苏豆芽是辽宁沈阳人,苏先生是甘肃平凉那边的人。很巧,我是辽宁人,我喜欢的男孩子是平凉人。他真的是我见过的在精神层面最懂我的人。但是,他已经删掉我的微信一个多月了。(='_'=))

  《我活得任性,所以我也喜欢你任性》读后感(七):世间最美,莫过爱情

  我从五环到四环,再到三环,众贯南北的公交地铁,一路颠簸读完少女苏豆芽的书。

  爱情就是个磨人的小妖精。爱,你使我的心灵和梦想变得高尚;爱,你使我不再畏惧死忙!

  我读过王小波写给李银河的情书,也喜欢杨绛怀念钱老、钱媛的《我们仨》,生活的点滴、思想的汇聚、理想的伴侣、同成长共进步的一生。

  近些年愈发开始用生活来品味爱情,甚至像亲人一样理解对方、包容缺点,收起了年少的任性、鲁莽、惩罚彼此的小伎俩,我们说好绝不放开彼此牵过的手,吵架之后24小时要解决,绝不冷暴力,我们也说吵架的夜晚不可以摔门走掉。甚至,我们说好,如果不想一起过了(爱上了另外的人)一定不要欺骗,要坦诚相待,像林徽因一样第一时间坦白,彼此不耽误,好聚好散。

  而看完了《我活的任性,所以我也喜欢你任性》却是另外的生活,那是属于他们的爱情方式。少女苏豆芽保持十八岁的心态,你说“作”也罢,“任性”也罢,但是让人讨厌不起来,却有一种摄魂的魅力,正所谓“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她让自己的每一天活出了精彩,连吵架都吵出水平,吵出了高度,吵出了扑哧一笑,而她的文字、她笔下的故事变得丰富多彩,人物活灵活现。

  一个爱美的少女,即便剔个秃子也要充满自信,昂首阔步招摇过市,倒是她的老公因此怂了妥协了,看到此处,我笑着喷出了嘴里的酸奶。她的身体美名曰:作体质,却也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气质,虽成为人妻,但依然少女感十足。

  一个少女开始对爱情的彷徨失措,后来对爱情的坚定,婚后生活的甜蜜幸福,对父母给予自己的爱愈加的理解、自己在不断的成长,而对爱情从未变过。

  为你写诗,这是他们爱的表达!爱情里的任性,这是他们引起彼此关注的兴奋点!无论抛出的硬币是哪一面,他们彼此终将选择对方!

  愿:每一段恋爱中,千帆过尽,相看两不厌,只有你你你!

  《我活得任性,所以我也喜欢你任性》读后感(八):爱你,就爱你的全部

  都说世间最好的爱情就是你在笑,我在闹;你在作,我在看……一如豆芽和苏先生。

  《我活得任性,所以我也喜欢你任性》是苏豆芽的自传性爱情小说,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讲述了她和老公苏先生之间认识/互撩/相爱/吵架/互作/婚后的全部生活,整个故事中还穿插进了豆芽在北京打拼和读书的点点滴滴,读来让人觉得很是真实可感。少了很多虚构类爱情小说的爱恋虐恋和不可思议或者说匪夷所思。

  从小不被老妈待见的豆芽喜欢看书,因为莫名其妙的相克理论。所以当豆芽在远离天津的云南读完大学后第一时间还是在云南找了份工作,直到通过司法考试,直到发现这份工作已经不能给她想要的生活了。于是,辞掉昆明的工作,去到北京开始追求自己想要的那种看书写字/清贫的生活。

  在北京,豆芽是幸运的,或许也是她看了的那些书帮助了她,她很快就找到了工作,开始自己看书写字的生活,也在这个时候遇到了苏先生。处女座的苏先生对豆芽的作是吵也吵了,闹也闹了却也不知不觉的越来越爱了。

  其实爱情不就是这样吗?不管之前相隔多么遥远,总会在不知不觉/阴差阳错中相见。一开始互不对眼也好,一见钟情也罢,兜兜转转,那个对的人总会在对的时间里出现在面前,轻轻的对我们说一句:“嗨,你好!”然后开始一段美好的感情,有的或许会有情人终成眷属,也有的有可能会只是走一段路,但是不管是怎样的结局,都是一种美好的回忆,都是一种美好的经历

  若是美好,那就是精彩;若是糟糕,那是经历。

  豆芽是个很作的女孩,身体也不好,瘦得像豆芽,但是喜欢看书。喜欢过一种看书写字的生活,只要有书,就可以在家里宅得不出门。就着阳光/就着灯光看书,看书累了,就去做家务放松……这样的女子一定是一个充满书香气息的女子,还那么喜欢做家务,哈哈……这样的生活,真好!

  苏先生是典型的处女座文青,对豆芽的宠溺就是满满的包容,但是偶尔也还是会和豆芽大吵,他们甚至分了无数次手,却又无数次和好。在慢慢的磨合中走到了最后。

  两个文艺青年的爱情怎么少得了诗歌,很喜欢小说最后附录的那些苏先生写给豆芽的诗,还有豆芽和苏先生相处的日常。因为在这些诗歌和日常中都可以看到我们每个人爱情的样子,甚至婚姻的样子。

  《我活得任性,所以我也喜欢你任性》读后感(九):喜欢一个人,就连任性也是小情趣

  喜欢一个人,就连任性也是一种小情趣。喜欢一个人,就会拥抱这些小情趣。

  爱人的任性,在你眼中,是惹人疼惜的小情趣,还是无理取闹的不明理, 不妨来苏豆芽的 爱情故事——《我活得任性,所以我也喜欢你任性》。

  很早就在豆瓣上关注苏豆芽,看她时不时描述自己的主妇生活,时不时晒晒自己的苏先生,现在透过《我活得任性,所以我也喜欢你任性》这本书,我们就能了解到豆芽夫妇走到一起的完整始末,看她 细碎可爱的生活小情调。

  在豆芽夫妇的爱情中,或许能够给我们一些关于爱的启发。 她们两个,一个作起来恨不能上天的小女孩,一个懒起来几乎人神共愤的大男人,把他们拆开来看,任何一种性情都不是那么讨喜,或称不上浪漫温柔。简单来说,这样的人设不应该是浪漫爱情故事主角的存在,但老话说得好——一个锅子配一个盖,对于难搞又傲娇的豆芽小姐来说,苏先生就是那个刚好匹配她的锅盖吧。

  苏豆芽将整理和打扫视为人生的一大乐事和追求,苏先生懒惰到吃饭都懒得点外卖;苏豆芽时不时点燃的生活情调,正好填满苏先生那有些单调的生活日志。最不错的事情,就是恰好我遇到了你,你也正好适合我。他们就是彼此的那盘菜,清爽但可口。

  我们不需要用什么“MR right”或“优质女神”的标杆去寻找另外一半,点滴细碎的生活就是最好检验是否合拍的最好标准。在俗世中不那么讨喜的性情或生活习惯之下,豆芽夫妇的爱情充满了一波三折的跌跌撞撞或者坦诚直接,甚至隔三差五的“闹分手”的吼叫戏码也让戏外的我们看得津津有味。他们也会吵得天翻地覆,也会大放厥词到“谁回头谁贱”,也会有口味不和睡眠习惯不合等矛盾,但他们的感情却始终在彼此心里。稳定的爱情,最终都会是彼此成全和体谅的,就像苏先生会慢慢理解豆芽的作得可爱,豆芽也珍惜苏先生难得的喜欢和乐趣。

  我在想,究竟他们是如何给自己的爱情保鲜呢?还是离不开他们彼此最重要一项共通的爱好——阅读和写作吧,这就是“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的最好证据,阅读让他们永远都有聊到一起的话题,成为他们约会内容的最深刻的一部分,别人的约会是逛街吃饭看电影,他们的约会是踏遍每一个路过的书店。豆芽夫妇的爱情,让我们明白两个人要长久,离不开彼此交心的话题或乐趣。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汪星人爱星辰(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659616212/

  《我活得任性,所以我也喜欢你任性》读后感(十):他们的每一天,都如第一次遇见

  我坐在窗前,花一个上午的时间读完《我活得任性,所以我也喜欢你任性》。这是一本读起来令人非常愉悦的书,有种阳光满溢出纸张的舒服感,能将人拉进去,感受到书中2010年北京东二环的春天,和一对恋人跃动的心情。

  书里的主角苏豆芽和苏先生相遇在北京,历经分分合合,有时甜蜜互撩,有时剑拔弩张,最终不分胜负,琴瑟和鸣,结为眷属。

  七年的时光刻印在书中,翻开每一页,都闪闪发亮,那些珍贵的瞬间得以被文字保存,串联出两个人一路走来的痕迹。尤其让我感动的是,他们的爱情,一直保持着一种初次遇见的活力,无论是相识的第一年,还是婚后的第五年,两个人都还保持着彼此的棱角,互相挑战,也相互扶持,没有屈就,不去改变对方,就连吵架也能上升到“精神的交流”。

  婚后每一年的情人节,苏先生都要给他的妻子苏豆芽写一首诗,这些诗已经写到了第五首,而这些诗句里依然满溢着新鲜感和生命力,正如其中第四首诗的标题:《我奢望三十岁后,每年你都会重新爱上我一次》。这些诗歌收录在本书的最后一部分,一起收录的还有苏豆芽写给苏先生的各种情诗。

  这是一对在出门只需要带一部手机,连刷卡都成为低效率行为的时代,依旧坚持用诗歌互相传达情意的爱侣。我怀疑这就是他们的爱情一直能够保鲜的奥秘所在。

  书里引用了《爱你就像爱生命》中的句子:“我和你分别以后才明白,原来我对你爱恋的过程全是在分别中完成的。”

  当下是快的时代,技术改变了生活,消弥了距离,再难以体会到真正的分别。“云中谁寄锦书来”的惆怅、期盼、情意绵长,变成了微信里短促的提示音,和粗暴的“你在做什么”。

  写一首诗给喜欢的人,这在即时通讯的时代,变成了富有仪式感的行为艺术。送一本书给自己的女朋友,似乎也已经成为了怀旧青春片里才会出现的场景。而苏先生和苏豆芽愿意去做这样的事情,愿意“把生活过成梦想”。

  在每个人都匆匆忙忙的北京,咖啡馆里谈着的都是十几亿的生意,有这样的一对小情侣,在北京的某个角落里,谈着他们的慢悠悠的爱情。在二环的某个地方有一棵树是他们的,他们去参加跨年诗歌朗诵会,他们在吵架后会定“家规”写“检查”……

  遇见爱情需要极大的造化,将爱情带进婚姻则是一种圆满,能一直相爱下去,是命运的恩赐。这本书的故事,从七年前开始,现在仍旧在继续。七年的时光如一卷电影胶卷,由一帧帧的画面组成。透过这些画面,我似乎找到了一些苏先生和苏豆芽的爱情保鲜的秘密,那就是他们都是愿意认真过好每一刻的人,他们珍惜彼此身上的特质与棱角,为梦想和任性创造空间,所以他们的每一天,都如第一次遇见。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我活得任性,所以我也喜欢你任性》经典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