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年龄只是数字的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3-19 21:0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年龄只是数字的读后感10篇

  《年龄只是数字》是一本由[英] 查尔斯·尤格斯特著作,后浪丨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19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年龄只是数字》读后感(一):“是时候开始支持一场老龄化的革命了”

  在90岁的时候,查尔斯·尤格斯特 “重建”了他的身体。书中写到:重新就业、良好营养运动锻炼健康生活基础

  文/ 查尔斯·尤格斯特 (1919-2016)97岁。他是一名世界级的短跑运动员和跳远运动员。

2015年,查尔斯·尤格斯特在95岁高龄的时候打破了室内200米世界纪录,成为了“世界上最健康老人”。这位退休的牙医以55.48秒的成绩打破了此前创下的纪录。

  虚荣心是一件伟大事情

  千万不要这么说,我对衰老的身体的不满彻底改变我的生活

图片来自网络

  在我二十多年前退休后,我想我会如期进入一个专业退休人士典型生活。

  多年来,我一直努力工作,抚养一个家庭同时,建立了牙科诊所和通讯业务

  有些人可能认为我已经可以尽情享受养老放松权利

  但没有什么比这更让我不自在了。

  ▍在我看来,退休是一个缓慢死刑

  经常伴随而来的“静止生活”不仅使头脑迟钝,而且直接加速了身体的衰老。

  事实上,这应该是一个重新创造机会

  我应该算是一个相对不错例子

  年少时的我也曾体弱多病,中年时更是像大多数人一样——秃顶、自满、像块猪油。在战前的伦敦,划船、橄榄球和拳击可以看做是一种预防疾病方法

  63岁时,我再次拾起赛艇运动,并参加比赛

  随着年龄的增长,20年之久的退休生活,使我的肌肉不可避免的萎缩了,虽然划船对耐力有好处,但对我的体格没有任何影响。每当我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看到的确是松弛的肌肉。我想要的是像大海一样的身体。

  我想到的第一个解决方案就是:健身。

  一个80岁的老人通常会失去大约一半的肌肉,重建核心力量需要一个专门的训练机制

  在87岁的时候,我找到了一位专业健美运动员来帮助辅导我。尽管有些人持怀疑态度,但是他还是同意我的建议,并且支持我。

  我很快发现我的身体正在发生改变,这就是我想要的。

图片来自网络图片来自网络

  ▍“现在是开始一场支持老龄化的革命的时候了”

  两年后,我想在竞争测试我的力量和灵活性,需要一个不同类型专家指导我。我遇到了我的教练Sylvia Gattiker,她是奥地利的前国家体操运动员,她开发了一个项目提高我的力量和协调性和性能。

图片来自网络

  我的身体在90岁时被“重建”。

  当我看到我的“新生体制”的结果时,我想到了一个新的挑战:短跑,这是一项建立在高强度训练上的运动,对于我来说,十分具有挑战性。

  我从来没有参加过短跑比赛,我联系了英国田径联合会。开始时我克服了注册资格上的问题,因为当时并没有人以95岁以上的年龄注册参赛的选手,但我依旧最终以25.76秒的成绩完成了100米短跑比赛。

  之后,我在我所参赛的年龄组创造了了两项世界纪录,并赢得了多个奖杯和奖牌。

图片来自网络图片来自网络

  去年9月,我第一次参加跳远比赛,今年3月去了韩国的大邱,参加世界大师室内锦标赛。

  在我退休后的二十年里,我改变了自己的想法,从一开始认为变老之后人就像是多余的,等待死亡的,逐渐想要成为一个健康而有活力的97岁老人。

  但我不认为我就是一个例外。其实,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年龄重建自己的身体,就像我一样。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改变我们对衰老的看法

  社会已经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有效期限,并认为衰老是一个不可阻挡的“静态养老”和体力衰退的途径事实上,随着我们寿命的延长,我们的养老金赤字增加,我们的医疗服务也在挣扎,我们必须改变。

  重新就业、良好的营养和运动锻炼是健康生活的基础。

  自从开始了我的健身计划,我也逐渐开始了新的职业生涯,成为了一名演讲者和作家,甚至还在德国最大的健身俱乐部之一找到了一份工作。

  社会需要做更多的事情来吸引和我一样的同伴群体,而不是浪费我们的天赋知识——我们年长的人也需要做更多的事情来重塑我们自己。

  中国哲学家孔子说,一个人有两种生命,当他意识到自己只有一个生命时,第二人生就开始了。所以,让你的生活成为最好的。

  能够长寿是我们的一份礼物,我们已经变成了一种恐怖的密室。

  现在是时候开始一场不是抗衰老,而是支持老龄化的革命了。

  《年龄只是数字》读后感(二):记不得,做不动是人生最悲哀的事

  某天工作午休,准备同事去筒子河边上骑车,开摩拜单车的时候被附近住的一位大妈(敬称,真的)叫住了。“姑娘,这车怎么用啊”,我大概说了下,要在手机里下应用或者直接在微信程序里交押金。“微信我不会弄啊……”“我给您看看吧。”

  粗看年龄我以为大妈好歹会用微信吧,再一接过手机,哟!Iphone?Plus啊。结果,没微信。开流量,找App Store,下吧。下完短信也过来了,国内通用流量用没了。大妈说自己要去银行交流费用(听着略惊奇),无奈只得放弃,但仍被拉住聊天。

  其实也没什么,就是说自己孩子在国外,想等着他们教得过五六个月。期间还跟同事聊起了脸部痘痘的问题,这我才注意到她的脸。“你们猜我多大了?”“四五十?”我嘀咕一句。“六十啦!”说实话,看外表真不信——皮肤白嫩,几乎没有大的皱纹,就是比较薄有点点血丝,牙齿白净整齐,还染了紫红色头发,穿得算时髦

  不过说她六十,不会用微信,我信。因为六十岁真的可以当我奶奶了,尤记得上次回家教姥姥怎么用微信进行视频聊天都花了近1个小时

  心里挺涩的,从小就看不得老奶奶独自一人坐在路边(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毛病,就这一方面略圣母)。也许是来自没教成她的挫败感,也可能她的话听着让人心酸吧——“我也不会啊”“我得走去银行交话费”手里握着智能手机,却并不能感受到智能手机带来的便捷。

  我脑子里就绕着几个问题:一是老人家并不觉得自己不会是一件多大的事,她或主动被动地没有选择动脑思考带来的便捷的生活方式;二是智能手机其实真的不是一般人能用“明白”的,但这点也是老生常谈不多赘言;三是我有点多管闲事,考虑(假设)太多,万一人家别的方面牛逼不行呢,岂不是给我自己打脸啪啪响。

  但读过《年龄只是数字》,你一定不会觉得作者查尔斯好管闲事——97岁的老人作传着重讲述自己从六七十岁开始的“运动·工作·营养”之路,就是希望可以敲醒所有人——无论年长年幼,都可以卸下内心对年龄渐增假装出来的不屑,抛开现下固化的生活模式,多为以后的自己着想而及时地做出改变。撕掉身上的标签,坦率而热诚地活着,并不是年轻人的特权。年龄只是自己活在这世上不断更新中的证明,除此无他意义,还能有什么意义?比不上知识、体魄和信念带来的自我满足,也比不上对社会运转做出的贡献

  说说我读完本书的几点感悟

  1.想得再多,如果没去实践,也是白扯。抱怨“我不行”,充其量也就是换来别人的片刻同情

  2.作者居然说六十岁之前都是童年?长了点,但可以试试打破寻常的年龄含义,别怕犯错;

  3.现在走过的每一步,做出的每一个选择对未来或多或少都会产生影响。但也不是说就没有改变与重塑的机会,要耐心发掘(不是等待);

  4.作者坚持赛艇90多年,想起微博一大大说的“坚持久了,任何事便不寻常”,试着坚持一件事吧,比如数猫身上的跳蚤(吸猫重症患者);

  5.身体是自己的,感受是自己的,好习惯别放弃,坏习惯别拖着;

  6.敢于先人一步发声的,无论是自秀或其他,说不定最终都会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应该以鼓励和吸取有益观点的态度对待。

  天冷了,适当灌点鸡汤好事,自我认可对生活的影响还是挺大的(何况喝到汤底,干货也不少)。文笔略带英式自嘲幽默,但其中反思的问题也很深刻,相关行业人士也许能从中收获借鉴启迪

  《年龄只是数字》读后感(三):时间只是人为的刻度,任何年龄都能创造出最美好的自己

  奥地利银色堡大学有两组特殊的、类似于中国座右铭设计: 一个没有时间刻度的时钟和一组形状不同、大小不一的相框展示。其中,没有数字、只有指针不停地走的时钟表示,数字(时间刻度)只是人为刻上去的,而上苍给你生命,是让你不停地向前走,什么时间、什么年龄都不重要,只需要努力向前走。那组形状、大小各异的相框是说,每个人生下来就处在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条件中。在个人固定的环境和条件里如何发挥是自己决定的。得知时钟和相框的寓意时,我似懂非懂——年少当然要努力,但是,人需要努力一辈子吗?年纪大了不是应该颐养天年吗?

  当翻开手上这本《年龄只是数字》时,我惊讶万分,颠覆了我对老年人的刻板印像。作者本人,查尔斯·尤格斯特(Charles Eugster),以96岁高龄参加英国老将锦标赛200米短跑比赛,并以55.48秒获得该组冠军,也是世界冠军,成绩创下世界纪录。能以这个年龄参赛就已经创下世界纪录了,更别说能够跑完全程获得好成绩。

  查尔斯·尤格斯特不是天生身体健康。他生于1919年,一战结束后第一年。父亲家族经营纺织品生意,所以他年幼时,有充足食品和营养。尽管如此,还是未能幸免于疾病的侵扰,他得过猩红热、百日咳、腮腺炎、水痘、麻疹等等,这些疾病几乎让他夭折。

  这个病弱的男孩,是怎么做到在90年后以强壮的体魄参加短跑比赛的呢?

  这本书有三条经验值得我们参考。

  查尔斯13岁时健康恶化,被诊断出严重的扁桃体炎。摘除扁桃体后,折磨他几年的偏头痛竟不药而愈。身体迅速好转,并从此爱上运动,由其喜欢赛艇,这项运动可以说是他的生命支柱,一直持续到90岁。但是,因为赛艇需要极大耐力,这个年龄确实不再适合做浆手。他转而找了一位健身教练,为他制定健身计划,并选择短跑作为持续运动。

  这里得出第一条经验:培养一项可以持之以恒的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

  查尔斯75岁时,已经赚够退休金,他结束牙医诊所,一心与妻子相伴守护。但是妻子的突然离世让他心情沮丧。不久之后,他停止另一项曾经无比热爱事业:期刊出版业,因无心亦无精力经营下去了。“那段时期明显抑郁的”,作者说。身体机能随之退化。

  不过,最终把他从抑郁状态拯救出来的还是工作。他成了一名高产量的专栏作家,

  查尔斯总结出一个观点:退休的定义不过是缓慢死刑。

  书中提到,“疾病是年龄造成的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事实上,缺乏活动才是罪魁祸首”。这里说的活动,包括运动和工作。退休后的人们,生活失去目标,失去创造社会价值的机会,可能会产生自我怀疑,因此,心理和器质上的疾病自会找上门。

  台湾的志工(志愿者制度非常就值得各国参考。台湾几乎每一家医院都有志工队伍,由退休或者闲赋在家的人员组成,协助医院维护日常秩序,负责帮助看诊者测量血压简单工作,让护士承担更专业的医务责任。志工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体现自己社会价值。

  所以,这里的第二条经验时,可以从自己的工作岗位退下来,但要退而不休,再从事一份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工作。

  查尔斯的健身教练,为他量身制定健身计划,并且从来不会对他说:你不行。查尔斯愉快接受训练,最终练成一副能参加短跑比赛的体格。

  另有一位传奇老人,台湾的赵慕鹤先生,退休后当起背包族,跟年轻人一样环游世界,选择住青年旅馆。87岁重拾读书梦,和孙子一起考大学。有人给他泼冷水,质疑他的学习能力。他并不在意那些看他笑话目光,四年时间修满学分,顺利拿到大学学位。96岁继续读研。真正实践“活到老学到老”。

  总结第三条经验是,保持良好心态和信心

  最后,我们来看看周围大部分的“老年人”:体弱多病,常年服药,坐轮椅,走路需要搀扶。看看作者:这位近百岁的人,不服用药物,体魄强健,毫无龙钟之态。在人生的相框里如何发挥,在看完这本书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断了。

96岁短跑冠军查尔斯·尤格斯特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的事业很成功,他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累积的财富环游世界、尽享富贵,跟普通老人一样颐养天年,但他说:“我想要健美的身材。外面有许多70岁的美女,我想吸引她们的目光。”逗趣的话语却道出生命的本质:保持活力。老天并没有规定我们什么年龄应该做什么事,茂盛的精力并不专属于年轻人。

  作者的人生经历我们不能复制,但是可以学习、借鉴他的人生智慧:像没有刻度的时钟一样,忘记年龄,努力向前。

  《年龄只是数字》读后感(四):掌握三个方面,延长有效青春

  我的爷爷,是在我上大学的时候去世的。

  他患有胃癌,去世之前动过很多次手术,长期吸烟喝酒,老是吐痰。去世的前一段时间,他已经卧床不起。我的爷爷大概是很多老年人的缩影,在临终前只能缠绵病榻。

  每个人大概都会经历到亲人的死亡,这也会引起我们自己对死亡的思考。

  与我祖父不同的是,我的外祖父已经八十岁了,现在还依旧下地干农活。他身上有一种顽强生长的劲儿,很让我尊敬。在时间的冲击下,姥爷也曾多次进入手术室,不过幸好他挺了过来,以顽强的姿态再次屹立在他的土地上。前段时间跟外祖父通电话,他现在还去地里捡一些残留的地瓜。

  我对每年都增加一的年龄也略有恐惧,我知道死亡是必然到来的。由于久坐办公室,我也会担心脂肪的增长、身体的健康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有一天,我偶遇了一本《年龄只是数字》。这本书讲述了一个97岁老人的故事。他95岁的时候第一次尝试短跑,还打破了95岁及以上组的世界纪录,惊人地以55.48秒跑完了200米。我想,大概这位老人应该掌握了一种相当好用的延长青春的方法!

  作者在书中讲述了他的人生经历,以及战胜时光流逝的三种方法:热爱工作、均衡营养以及适当运动。

热爱你的工作

  说到年龄的增长,很多人常常想到的就是“退休”,退休之后就去带带孩子,也不用考虑工作了。但是查尔斯认为,通常人的晚年之所以会常常疾病缠身,就是因为缺少正确的工作态度。很多人在有工作的时候,常常把工作视为痛苦之源,视为自己向社会或者生活做出的妥协。

  但实际上,工作并不是简单为我们提供一份获取薪水的机会那么简单。

  工作是我们人生的价值所在。

  很多人可能厌恶工作或者上学,但是在没有上班和学校的日子里,通常只会更加颓废。丝毫不能抵达他们说憧憬的“自由”。对大多数人来说,工作是能帮助我们更自律、更积极向上生长的一个途径。如果不喜欢你的工作,那就抓紧换一个你喜欢的吧。

  工作是我们价值实现的一种方式,我们每天经常与工作打交道。一天至少八小时,这就意味着你人生的三分之一就在这里面了。实际上我们人是需要工作的,没有事儿做的人会衰老的更快。这通常意味着TA们不在被人需要,而且将自己视为整个社会的负担。

  我们现有的生活方式,也不仅会影响我们自己的生活质量,对于我们子孙后代的影响也是同样明显的。肥胖的家长更容易养出肥胖的孩子,遗传的因素可能有,但更多的可能是家长生活方式上的影响。

  年龄大了就没法做出一番作为吗?未必。

由55~64岁年龄段的人创办的公司持续经营五年以上的占总体的70%,而年轻人创办的公司只有28%。

坚持运动

  其实运动对于年龄不断增长的人来说,是一件相当重要的事情。老年人缺乏运动是造成可预防性死亡的第四位原因。在老年人退休后,由于没有事情可以做,每天久坐的时间长达八小时以上。而久坐一旦超过半个小时,其实就会对人的身体造成隐性的伤害,这种伤害不是久坐之后的锻炼可以恢复的。最好的方式是不要久坐,每隔半个小时就起来活动一下,但是退休的老年人由于缺乏工作和事情,可能很少能做到这一点儿。

在身体健康方面,你应该注意肌肉质量的流失,也被成为老年性骨骼肌减少症,通常在30岁左右出现,并以每10年3%~5%的速度增长。

  不过大家不用过于担心,随着年龄的增长,虽然骨骼肌会减少。但是老年人比年轻人据有关更好水平的卵泡抑素,即老年男性比年轻男性具有更强的肌肉是生长能力。当然这种能力的存在并不意味着你睡大觉肌肉就会白白增长,还是需要你亲自去做锻炼才好。

  我们通过肌肉的运动、使用和行动,会在细胞内产生信使物质,从而促进包括睾酮(“青春”激素)等激素的产生。甚至还可以帮助我们大脑保持健康。

  当然,我们要注意区分两个概念: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这并不是一回事。两者的目的是不同的,前者是为了完成特定的目的,后者是为了素在良好的形体而被设计出来的超阈值活动。前者并不能称为一项练习,而后者是精心设置的一系列的练习方案!

  所以说,朋友圈里的步数其实也只是一种“体力活动”量的体现,并不能因此取代精心计划的体育锻炼。(休息也是体育锻炼结束后必备的环节)

  作者在书中建议,如果是老年人的锻炼,需要特别的咨询医生。除此之外,作者还列出了一系列的针对老年人的运动计划(《年龄只是数字》P152)。稍微年轻点儿的人可以选择去健身房接受教练的指导,但是据说有30%的人没法在健身房里坚持四个月,半年会走掉50%以上的人。能不能在健身房中坚持下去,是你办年卡之前需要考虑的第一件事!

合理搭配饮食

  想要合理的搭配自己的饮食,寻找一个专业的医生是个非常棒的事情,专业人士才能给出更精准的建议。当然想让专业的人士发挥足够大的效果,我们需要对自己的饮食做好详细的记录。在专业人士给出建议之后,从可改动的地方选择出2-3项比较小的变动,逐步的融入我们自己的计划当中。如果一次选择过多,可能会太过于脱离我们的实际情况,也不利于我们养成习惯。

  多吃水果是很必须的。要保持自己饮食的多样性,不要太过于依赖某一类或者某一种事物。少吃含盐的食物。每天喝6-8被水或者绿茶。

  尤其是要注意对于坏习惯的戒除。不要抽烟、不要喝酒、不要赌博。

  相对于点外卖来说,我觉得自己做饭更容易选择多样化的食材,而且会更加的节省成本。

  选择自己热爱的工作方式、积极进行耐力和增肌运动、合理搭配多样化的饮食,这三者就是97岁短跑冠军的养生秘笈。我不知道你想不想更长时间的留住青春,反正我是很想很想自己年轻下去的。就从现在开始,好好保养自己吧!

  《年龄只是数字》读后感(五):推开衰老,开启第二人生!

  最近在追一部豆瓣高分韩剧《今生是第一次》,第一集女主就因自己已经到了30岁,心还会为男孩怦怦跳而困扰不已,在公交车站与其偶遇的男主则安慰及科普道:“负责20,30等这种时间概念的部位,就是大脑外侧的新皮质。猫和人类不一样,没有新皮质,所以每天吃一样的饲料,每天在同样的家里,过同样的日常,也不会感到抑郁或者无聊,对它来说,时间只有现在。”

  因为是20岁,因为是30岁,马上就要40了,把时间分割成分秒,把自己关在那里面的种族,在地球上的人类是唯一一个。接近29岁,即将迈向30的我,每天也在惴惴不安的迎接而立之年到来前的每一天,生怕一个不小心,就一夜之间摇身变成了父母的模样。

  在焦虑和急躁中,朋友向我推荐了一本后浪出版社出版,英国作家查尔斯.尤格斯特撰写的《年龄只是数字》一书,虽然本书讲述的是一个步入50岁,秃顶、自满、像快猪油一样的胖男人的改变,但对有年龄焦虑症的我而言,就像帮我把时间刹住了车,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

  作者查而斯.尤格斯特退休前是一名苏黎世的牙医及美国期刊协会的会员。快70岁时,他开始参加年龄组划船比赛,87岁时,因为身上大部分肌肉都开始松弛,开始了健身锻炼生涯,95岁时,开始进行短跑比赛训练并打破了95岁及以上组200米的世界纪录。

  《年龄只是数字》一书虽然只有薄薄的175页,却记述了作者平庸的前半生,及意识到自己只能活一次后生命焕发光彩的第二人生!查而斯认为退休后不应该成为需要赡养却毫无贡献的群体,应该让老年人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真实的潜力,继续对社会有所贡献,这不仅能够让老年人视自己为有用的人,还能通过继续对社会做出宝贵的贡献让老年人感到更加快乐。

  “成功老年”应该要建立一个“三位一体”的指南,从以下三个领域进行发展:

  一、工作

  大众一般认为,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人老了自然避免不了疾病和残疾。但作者提出真正和慢性病有关的并非年龄,而是退休。

  有人把退休作为我们关注生活的转折点,有的人则能更早领悟,领悟的越早,则能越早迎来你重获新生的重要时刻。

  去年,美国电影《实习生》播出后好评不断,让正在打拼的年轻人以及已经退休闲在家里的老人们,观看后都燃起了“不安分”的心。这里讲述的就是一个年近70,事业有成的商人,退休后不耐家中冷清的生活,想要社交,想与时俱进,想要被人需要后重回职场,成为互联网公司实习员工的故事。

  据统计数据表明,由55岁-64岁年龄段的人创办的公司持续经营5年以上的占总体的70%,而年轻人创办的公司只有28%。这个年龄段自主创业的人数增长的最快,成功创业的几率也最大。毕竟人生过了一大半,读过的书,遇到的人,走过的路,都会成为一个人的沉淀,让一个人变得更加睿智豁达。

  二、营养

  当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处处充满着电子屏幕的科技世界,动动手指就能实现操作,让我们渐渐忘记了自己是天生的运动家——动物,我们的日常规划里常常忘了安排“运动”这一项,造成了我们身体能力营养的失衡,这无疑会导致慢性病。

  作者查尔斯有目的的去改善自身饮食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 写下改善饮食的理由

  ● 开始前一周,写下自己每天的饮食日记和锻炼日记。

  ● 在饮食方面,做到2-3个能做到的小改变。

  ● 再制定一个目标明确、具有可操作性的行动计划。

  ● 觉得自己成功后,继续做更多的改变及强化已经实施的改变。

  ● 增加运动量。

  下面附上作者查尔斯的一日食谱,满足大家的八卦小心思。

  三、运动

  增强肌肉质量,燃烧脂肪对身体健康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不论年龄,健身是获得良好状态的不二法门!

  看看最近常常占据微博热搜的“佟掌柜”闫妮,45岁开始运动健身,甩脂减肥,成功反转人生,瘦成少女,连带着精气神也看起来年轻了10岁。

  在转变之前,闫妮也迷茫过,把自己定位成“气质不咋地”,也认为自己都这个年龄了,锻炼也没有什么用了。但为了能够更好的饰演电影角色,她还是下定决心,开始运动健身,走上瘦身之路。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如果你现在正处于这个得过且过的年龄段,或者意识到自己正在买入退休生活,能做的事情慢慢变少,那么现在就应该采取行动了,参加运动或训练计划,这对之后的余生都有深刻的影响。作者查尔斯在87岁时,能走出妻子离世后的凄凉生活,健身是功居至伟的。运动不仅能改善老年人的健康,还有助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年龄只是数字》让我们从这三个领域重塑自己,读毕感觉为自己渺小的身体补充了满满的力量和活力,推开了过去疲倦的人生,宛如新生。有了工作、饮食和运动,身体在任何年龄都能够实现重塑,让自己更加聪明,豁达。

  《年龄只是数字》读后感(六):行动起来,才能永葆青春

  年龄是我们生活中时常谈到的一个话题。当我们提到小孩子的年龄时,喜欢精确到月甚至天,比如说一个宝宝2岁零一个月啦,但是提到成人的年龄,绝不会说零几月,而是直接说一个整数。碰到老年人,我们时常会问,“您老高寿啊”。不熟悉的人之间问年轮,会说“你今年贵庚啊?”面对女士的时候,我们中国人比较注意,一般不会当众问及她们的年龄,因为女性对年龄更加看重,一般不透露真实年龄。其实,何止女性,男性也是一样希望自己能够永葆青春,富有活力。你看,年龄这个话题涉及到每个人,而且十分有趣。英国的一位97岁的神奇老人查尔斯·尤格斯特更加有趣,他根据自身经历写了一本书,名字就叫做《年龄只是数字》.

  这是一位怎样的神奇老人呢,让我们来看一下他的经历。《年龄只是数字》这本书中写到查尔斯·尤格斯特是一位牙医,63退休后,重拾他喜爱的划船运动。快70岁时,他开始参加年龄组划船比赛;87岁时,开启了健美锻炼生涯;95岁时,他被查出心率不齐,被迫停止了划船,也由此从水上转战陆地,第一次尝试短跑,还两次打破了95岁及以上组的世界纪录,惊人地以55.48秒跑完了200米。在运动领域不断开拓的同时,他还积极活跃在媒体和演讲领域。这位九旬老人拿下多项短跑世界纪录及同年龄组冠军,真的很令人惊讶。

  《年龄只是数字》这个书名就是查尔斯·尤格斯特的人生写照,它打破了年龄给人带来的局限。首先这种心态很年轻,很健康。也由此可以看出,要想永葆青春,拥有健康的心态是最重要的。这也就是我们平时提到的心理年龄和生理年龄。生理年龄就是一个人的实际年龄,从出生开始算起。心理年龄则是指一个人的心态,拥有积极心态的人的心理年龄小,平时暮气沉沉,思想悲观的人则是心理年龄比较大的人。

  前几天网络上流行的一篇文章叫做《如何避免成为一位中年油腻男》。其实中年是每个人都一个转折点,这个年龄段的人上有老下有小,事业处于关键期,压力大,时间紧,任务多。而正是如此才需要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散发中年人应有的优雅气质。

  那么如何保有这种心态呢,你是需要有所行动,才有实力说出年龄只是数字这句话的。有另一句话不是说嘛,30岁以前的摸样是爹妈给的,30岁以后的摸样是自己保养的。运动和饮食加上工作就是查尔斯·尤格斯特保持年轻的法宝。

  很多人惧怕变老,主要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肌肉会松弛,大脑思考速度变慢,行动迟缓等等。但请注意,这是自然的生理现象,如果我们在年轻的时候就不注意生活方式的养成,还没等到年老,我们的身体也会变差。对于女性来说,更加惧怕年龄的增长。光靠外部整形或修饰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所以,与其惧怕,不如早早行动起来,维持好的心态,锻炼身体,合理饮食,适量工作,说不定也能像查尔斯·尤格斯特一样成为一位神奇老人,让年轻人都羡慕呢。

  要想改变,任何时候都不晚。从现在开始,马上行动吧!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年龄只是数字的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