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钱来来理财记》经典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2-27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钱来来理财记》经典读后感10篇

  《钱来来理财记》是一本由正当好时著作,32.00元出版的2012-1图书,本书定价:223,页数:,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钱来来理财记》读后感(一):富,是一种思维

  借这本书的时候没有报太大的期待犹豫了半天还是把它留下,想着很快读完,做个理财的初步了解。但是整个阅读过程却真的充满了期待。

  它不讲专业晦涩的投资理财术语,它不高高在上作者从一个初来深市打拼,并在33岁成为高龄房奴的小本领挣扎物质边缘到看清事实开始创业投资最后实现财富自由。看着书面的宣传语好像神话一般,但是仔细读来就知道这里面是思维的锤炼,是投资意识的长期培养。

  作者说:真心想富,就一定能富。如果你认为你能做到,你就能做到。如果你认为你不能做到,你就不能做到。你总是正确的。

  钱来来的爸爸穷人思维的典范,保守而不开化,一辈子辛苦的,但是并不是用头脑,最终只会庸庸碌碌。她的妈妈生于地主家庭,也深深继承了富人的思维,从未雨绸缪准备生活低调坦然,她的观念给了钱来来深深的影响,让她在职业危机之时坦然地接受了事实,并且逐渐走上为自己打工道路

  诚然,钱来来是幸运的,在她创业之际就遇到了五位理财导师指路,遇见快乐的泽渴。她也是赶上了中国九十年代和二十一世纪股市和楼市的投机期。但是,记住,机会只会垂青有所准备的人。

  3年前我的朋友曾给我讲过他家的故事,讲他母亲当年如何把市区一栋价值十几万元的小房子一再倒卖几年内成为居住在高端社区大居室坐拥千万资产富豪。当时的我听得热血澎湃,但是也一度郁闷缘何当年我家没有赶上这样的时机。其实,听上去那么简单事情实际不是那么简单。同样的年代,她做好准备,所以抓住了机会。

  最近看书,科学家指出:财商和情商决定了家庭的生活质量。正如钱来来书中说的,有钱代表是真正的富人,因为不具备富人的思维,也就是财商并不高。

  洛克菲勒说,如果想赚钱,就要接近金钱,你要靠近它,它才会靠近你。

  现在意识还不晚,关键是从现在起拿出行动力,像富人一样思考

  《钱来来理财记》读后感(二):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江山/文

  成功在所难免,当然除了加倍的努力工作,还有一个不可或缺条件,那就是机遇。每个人都不愿成为金钱的奴隶,但都无法摆脱这个不争的事实。我们渴望实现财务自由,我们都希望不工作也能生活,但在实现这一切之前,我们要如何应对各种危机呢?迎面而来的不是穷开心,而是富得瑟的心态。就像书中的故事一样,圈禁我们财富与成功的不是工作的低下、劳动力廉价,而是我们面对金钱的思想

  人生不可以复制,但成功我们可以还原。书中钱来来在六年里,靠她的智慧与理财的手段,征服了身边所有的人,包括她自己。从房奴到千万富婆,她彻底地实现了财务的自由化。本书涵盖了钱来来的发家史,以及我们每个人都曾动过心的股票、楼市投资心理,甚至养老的准备,而只有从孩子老人完整一生的理财规划才是负责任的人生。从一开始就做好准备,人生的战役才会像钱来来一样精彩

  我们要学会和钱相处,学会在生活中与钱平分秋色,以钱来来的态度为准绳,以她的理财方式为保证,实现下一个财富的拥有者。与金钱相处不要带着负担,不要功于算计,如果过了头,机关算尽的永远是自己,永远无法摆脱财富躁动下的不堪。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则从吾所好。” 所以,每一个富人的后面都站着一个魔鬼,而穷人的后面则站着两个。这对于魔鬼这种意念的东西,只要轻松愉快的面对,似乎更有力量来维持我们创造财富的信心

  当然,理财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钱来来付出了六年的岁月,才实现自我价值的转换。在这其中,有努力也有机遇,天时地利都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毕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她的投资理念和理财规则,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一段段机智幽默的故事集合成一场励志的大戏,上演一个真实的自己,带着一穷二白上台,唱念坐打只在举手投足之间,流露的不是压抑而是自然与快乐。

  或许你想在书中寻找富有方法,却无法逃离思想上的负担。因为通往财富的路上没有捷径,只有不断前进的方向。即使有,也需要放下穷与富的思维。不是都说吗?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如果大的脱离的自身,小心拘禁的自我,恐怕就叫不了钱来来了。

  《钱来来理财记》读后感(三):有钱人的秘密——抠

  今天我看了一本理财的书,受益不浅,讲的是一对夫妻6年时间从月总收入4k的房奴成为在深圳有三套房子的千万富翁历程,看到这样的致富故事,当然是令人振奋的,他们的致富飞跃第一次是股市的牛市,第二次是房市,但是这背后却并不容易,他家是老婆在外赚钱养家,老公会计毕业却有4年时间没有工作,只在家做饭带孩子,研究股市,这样的分工,在中国社会还是有些奇怪。在老婆赚的第一桶金8.5万元作为种子资金后,老公经过多年学习判断彼时是入市的绝佳时间,于是开始了他们财富的滚雪球,之后房产投资也顺风顺水,跻身富人行列,财务自由了。他们夫妻之间的彼此信任也是难得。

  书中还提到,富人思维,穷人思维,富人想的是钱生钱,为什么我们总说越有钱的人越抠门,因为钱在他们眼里不只是钱,还是种子,农民伯伯不会把种子一起吃掉,他们要播种,耕耘收获,富人也是如此,他们要让钱生钱。这就是富人的思维,其实也挺简单不是?但是第一桶金并不容易。

  所以,开始存钱,改变思维,学会节俭,是我看完这本书的直接感受

  抠出来的钱,再钱生钱,很敬佩夫妻俩人患难与共,节俭度日的毅力白手起家的有钱人都不是一般人。不下馆子,不旅游,能走路就不坐公交,这是普通吃货玩货能做到的吗?

  《钱来来理财记》读后感(四):我把故事重新讲一遍,你就知道靠不靠谱

  钱来来,33岁辞掉内地三线城市公务员,到深圳开始打工。目测故事背景是从2003年左右开始。月收入4000,老公孩子随她到深圳。在深圳买房,靠以前积蓄付首付及装修,每月还房贷2200。老公没有找工作,在家买菜做饭,照顾孩子三餐兼辅导功课,每天学习理财知识。日常生活拮据,衣着如保洁大婶,吃饭白菜豆腐、两块钱米粉,或三块钱大排档全家吃。

  37岁,钱来来被辞退。利用自己打工时做外贸的经验和英语能力,自己创业做外贸服装加工中介。在家中只剩70元钱时终于接到第一笔单,此后生意顺利。依然过着节省的生活,攒下85000元。她想还清房贷,老公之前在股市投资2510元,此时点位1000点,坚持投资股市。

  股市49000点时,老公富建国获利了结,85000变成425000。股市投资时间一年半。此时钱来来38岁。

  然后,楼市下跌,钱来来家小区房价从2万一平降到1万一平。富建国用42万按揭购买3套住房,房子装修免费送,立即出租开始收租金,共4套房子还贷,家中餐桌又开始豆腐白菜。

  熬过黑暗一年,房价涨了一倍半,富建国卖掉一套,还清另外三套房贷,还净剩下20万。一套自住,另外两套出租,每月租金几千。至此,成为副标题中的“千万富婆”。

  ~~~~~~~~~~~~~~~~~~~~~~~~~~~~~~~~

  重新讲一遍故事,看清楚了吗?

  第一,从头到尾,钱来来没有理过什么财,理财的是她老公。书名严重误导。

  第二,投资的本质,当然就是认真考察市场,多学习多思考,抓住市场机会低吸高抛。但钱来来老公这种全部身家赌股市,又全部身家赌房市的做法根本不叫理财,叫赌博。生活中100个人这么做,大概有1、2个人确实能成功。作者金手指安排给钱来来家了。但是,负责任的理财专家和投资者都不会这么做。

  第三,作者本人生财有道,在理财意识高涨的11、12年编出这样一个故事,不少理财小白正好爱听。听说这本书卖得还不错,书的编辑还得了什么奖,作者的稿费肯定是真金白银地赚到了。

  《钱来来理财记》读后感(五):《钱来来理财记》读后感

  穷不生根,富不生芽。——大栗致自己

  刚看完这本书,开篇有一句话就是把“真心想富,就一定能富”。作者说请将这句话深深地印到脑海里去。

  这本书以钱来来的视角讲述了她是如何花费6年时间实现了财务自由的故事。

  北方姑娘钱来来原先在体制内工作,但是由于预期的升职没有达到,也想作出生活上的改变,毅然决定辞职下南方工作。而且刚来深市两年就一头扎进了房奴行列,初生牛犊不怕虎啊。就这样,钱来来勇敢地背上了房子。

  刚开始,她在外贸工作,每天战战兢兢地工作,为了4000元的薪水,一家人每月靠这部分薪水救活和还房贷。每天吃的是白菜豆腐,中午和同事出去吃饭,吃的是米粉,由此得了个“两块钱的米粉”称号。每天省吃俭用节衣缩食。但是就像头上悬着的刀,终于还是因为犯了点工作上的错被辞退了。

  她相信“穷不生根,富不生芽”,当知道前面终于无路可走的时候,人反而坚定了,恐惧也跑掉了。

世间有一种我们看不见却又无时不在的道,你相信你是穷人,那你一定是穷人。你相信你自己是富人,那你一定是富人。这就是道。

  钱来来

  钱来来辞职后,开始选择行业进行创业,做的是纺织品,衣服行业。她先找到了一些免费的商用网站,筛选客户信息,然后每天发200封电子邮件。前期接到的单子都没了下文,直到一个叫泽渴的客户出现,当时他也没明确回复,但是希望可以来钱来来这里做客。钱来来家存款还剩3500元的时候,正如文中所说子弹快要用完了,敌人马上就要包围上来了。在最后还剩70元的时候,钱来来头发都急的白了一小撮,差点向她妈妈求助,不过在第二天迎来了转机,有国内客户下单了。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从穷到富,从死到生的过程中,每一步都被这样那样的困难填满了,机会恰恰潜伏在困难中。每一次借着自己的力量把机会找出来的人会变得更强大。钱来来的样品单,让她挣了3000块。让他们一家缓了一口气

  接下来钱来来去拜访了下这5个样品单的公司老板,去取财富经。第一个老板是23的小伙子,用行动告诉了她成功需要强烈欲望。第二个财富教练是一对卷凉席起家的夫妻,告诉她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成功,永远别去嫉妒仇恨别人,反而会先让你倒霉。第三个是20岁的声音,30岁的心情,40岁的相貌,70岁的年龄的一位女老板,她告诉钱来来一辈子很短,不留遗憾,做回自己才是最重要的。第四位财富教练诉说着习惯决定命运。青苗教练告诉她“我习惯自己做事,不习惯给人打工,我对那一份薪水不够兴趣”。第五个教练告诉她,他不想再当穷人。人生真正的第一课大都从吃苦开始的,吃尽了苦,开始思考,路也就就走得长,走得稳了。

  后来泽渴来深市参观了一趟,也让钱来来学到很多东西。强烈的财富愿望,会让人在思维里长出第三只眼睛。透过它看见梦想变成现实的过程。

  钱来来的创业路渐渐上了轨道

  钱来来丈夫

  钱来来在深市从打工到创业的四年时间里,她丈夫富建国一直在家没有出去工作。在这四年间,买菜做饭照顾儿子,将家里里里外外收拾得不错。他学会计出身,毕业后做了十年会计。在这四年里专心研究政策报纸以及一些专业书籍。他从买菜中每年省下500元多,总股本总共2510元,进行股票实战。(股市最忌讳借钱,不管你多懂,都不能借钱操作,这是纪律。)

他说:不在多少,钱放进去,才能更好地研究,是学习的过程,用小钱找经验,不吃亏毛泽东的打仗方法:战争初期要打小仗,先集中兵力消灭敌人两个营,两个团,有了经验和把握后,再逐步扩大。也是“零敲牛皮糖”的办法,小口小口地吃,积小胜为大胜。”

  当时股票已经处于最低点,他从报纸中找出政策和线索以及展示了他四年的技术积累说服了他老婆钱来来,当然还保证了要是半年没效果,就出去找工作,见证人是他们的儿子小小。富建国当天在股票账户里存入85000块。

  富建国投资的股票节节攀升,最后由85000变成425000,。福建国获利了结,空仓了。当时,股票还在上涨,但是他告诉钱来来,钱落袋为安。我们只赚我们该赚的钱。(什么是不该赚的钱,就是超出我们理解范围内,不懂的钱)

  后来钱来来又碰到一些邻居,有卖了房炒股的,还有拿出积蓄炒股的,钱来来有点动摇,是不是卖早了。电视里面专家都在说还会涨。但是富建国就是岿然不动。他说“说法是说法,事实是事实,很多人吃亏就吃亏在将说法当成了事实。”

  巴叔说,海水退潮才知道谁在裸游。重要的是在海水退潮前,能及时上岸。后来兵败如山倒,很多人血本无归。包括钱来来的朋友们都经历了一次洗礼。

  由于股市富建国是波段投资,所以后来他又把目标投向了楼市。股票该卖出时,人们再等等。楼市该出手时,人们还是再等等。20%的富人,80%的穷人,20%的富人在80%的穷人恐惧时敢于入市,又在他们贪婪时及时出市。

  在楼市这一个机会中,富建国践行了富贵险中求。因为对于懂的人是机会,不懂的人是危机,学会使用债务杠杆,是穷人和富人的区别之一。富建国在楼市低迷时果断买入三套房子,付了首付。再后来房价回升,卖了其中一套房子,还清了所有贷款。他们在深市坐拥了三套房子。

  钱来来父母

  妈妈是给了钱来来由雏鹰成为雄鹰的机会,是富妈妈思维。爸爸总是将穷挂在嘴上,不过钱来来没有受这个影响太大。

  钱来来儿子

  对于钱来来儿子这代人,由于从小就接触了理财和投资,那么将来成为富人的概率也会比较大。理财就像酿酒,时间越久,越醇厚。

  本文金句

  如果不能痛痛快快地活着,至少也不活得委委屈屈。

  你个人财务报表是脆弱的,你的自信心也不堪一击。

  对种子来说,最重要的是生命力,而不是它掉落的地方。除了自身的生命力,所有的情况都是次要因素。

  我相信一定会有个“一”在等我,十里面有个一,百里有个一,千里有个一。客户就是那个一,一定会被我找到。

  靠人挣钱难,要靠钱生钱。

  向人投资胜过向物投资。

  理财知识学好,理财越早越好。哪怕刚上班,只有两千块,每月雷打不动地要存下一定数额的钱,这是培养耐心和坚持的精神,为今后的投资做准备。

  股市的操作原则是保本,保本,再保本。不是看谁一次赚钱多,而是看谁能坚持到最后。

  穷人想得是打工薪水,富人想得是利润。

  《钱来来理财记》读后感(六):屌丝逆袭的故事

  猪脚名字取得好,钱来来。不过可惜原来一直没有钱来,只有平淡淡的生活,过着三线城市清闲的生活。为了争一口气,30多岁的钱来来辞职去深圳打工,却没有想到被炒了鱿鱼,在最困难的时候,幸运女神来了,给他带来了一个机会,维持生活下去的机会。随后老公厚积薄发,炒股翻倍,买房有准。钱来来一家翻身做了有钱人。

  一本不错的故事书。书中没有什么技巧,前半部分都是一些经历,后面有点观念可以学习学习。

  一是要想发财必须有强烈的发财欲望。否则只能等到生活倒逼你去努力。

  二是要为老年生活做好理财准备。

  三是理财要从娃娃抓起。书中列举了自家培养孩子的几个办法:学校的跳蚤市场学会经营、暑假打工明白金钱来之不易。

  四是炒股必须抓住大势,顺势而为。

  《钱来来理财记》读后感(七):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看封面的推荐语让人很亢奋,但读完之后发现这本书更应该作为一本财富启蒙意识的小说。

  因为作者经历的财富积累过程并不具有可推广性。无论是个人的工作选择、丈夫的金融眼光、疯狂的股市和楼市,这些背景都是不可复制的。所以对于普通人来说,6年实现这样的蜕变还是有些困难的。

  但是,对于书中反复强调应该有富人的理念还是应该重视的。对于财富的态度,包括进行最初的积累、培养独立的投资眼光、提早进行规划等等,而且文中通过身边人的例子讲述理财的重要性,更让人感到熟悉而警惕:如果今天不作准备,是不是明天也会落魄难熬?

  另外,作者的飞跃在于投资上的成功。这更让我想起胜间和代所说的:人们认为依靠劳动赚钱比依靠理财工具赚钱更光荣。我们虽然说“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但是更深刻地还是“按劳分配为主体”,转变这种价值观,并培养独立的理财能力,才能使我们真正地成为我们想象中的人。

  《钱来来理财记》读后感(八):攒钱,然后等待机会

  在图书馆找理财书时,好几次看到这书,但因为封面跟书名,所以一直没借。直到发现这书在当当卖得不错后,才终于借了这书来看。可以当传奇小说来看,当然也可以当作真人真事来围观。书中最精彩的部分,我以为是来来妈妈的故事跟来来老公的故事。

  前者是地主女儿出生,所以懂得钱的重要性。偷偷地接私活攒钱,也不把钱花在衣服跟房屋翻新上,而是存着,并且想办法让钱生钱,正因为这个“富妈妈”,所以她的孩子们才不用担心没钱读书。后者则是一边做家庭煮夫,一边学习投资技巧,等待机会。终于等来了股市的大牛市跟房价的上升通道,成功让钱一生四,四生十二……

  如果说后者的产生有一定的偶然性,那么来来的故事则更加励志。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然后自己创业,不断尝试,终于让家庭的收入实现了翻番。再加上节省,才有了丈夫投资的本金。看完最大的收获,首先还是要别乱花钱,一分一厘都要节省,因为那都是以后的实现财务自由的种子。同时,继续学习理财投资知识,等待机会。然后,要相信自己可以成为有钱人,就一定能成为有钱人。最后,不怕现在没钱,就怕老了没钱,所以千万不要过度消费,而应该为将来早做打算。

  130309下1306

  《钱来来理财记》读后感(九):老调重弹

  掌握理财技巧,对于一个快要毕业的学生来说实在是太有吸引力了。过去我所理解的理财不过是量入为出的节流手段,如何精简支出,如何挑选物美价廉的商品,以及如何分配为数不多的收入。现在想来,这些不过是穷人的理财模式,富人的手段是凭借投资来是开源。

  这本书推销了三种理财的模式,分别是自主创业,股票证券和投资房产。可是,这实在是太陈旧的理念了,一点心意都没有,除了自主创业,另外两种都必须有“天时”,如果不是撞上好运,又怎么会从中取得回报?而说起自主创业,这无非又是作者挖的一个大坑了,说什么兴趣、爱好主导,可事实上有怎么可能这么简单。主人公没有经过细致的市场分析,随意就做了一个“纺织品”行业的选择,这是多严重的商业失误?整个故事,仔细分析起来,就发现所谓的房奴到富婆不过是一个走了狗屎运的故事。

  不过,有些points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在这里值得mark一下。

  1 除非在迫不得已的时候,任何时候都不要开口向别人借钱。经济上的问题要靠自己动手解决。

  2 公司运营成功是公司和客户双赢的结果。

  2 学投资必须了解会计学,他是企业与外界交流的语言。

  3 关于股票:1)股市最忌讳的就是借钱,不管你有多懂股市,看得有多明白,就是不能借钱操作;2)说法是说法,事实是事实,很多人吃亏就吃亏在把说法当成事实;3)股市操作原则是保本,保本,再保本。不是看谁一次赚钱多,而是看谁能坚持到最后。

  4 穷人总想着打工赚薪水,富人想的是赚利润。

  5 教会孩子理财:从小就接触了理财和投资,那么将来成为富人应该是大概率事件。理财投资就如同酿酒,事件越长,越有问到。随着岁月的增长,看到财富也在增长,一家人理财的技能也在增长,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钱来来理财记》读后感(十):富人思维

  本书是小说,跟小狗钱钱一样,说故事而已,不要太当真。

  然而故事是讲道理的,如果狗屁不通,谁还会读下去呢?如果十年前我可能都不会翻这本书,而现在就读了一遍,除了炒房、炒股的段落,有时代机遇和运气成分,其他对财富积累的态度还是正确的。

  书里很大段落描写钱来来父母的早年生活,其实是一个映衬,以前农村基本上都是穷人思维,少数人后来富起来就是有了富人思维,把握住了机会,没有准备甘于贫穷这种老思想是错误的,但没人好好的分析这些错误的原因。

  书中有很多人物的例子,基本都是正面的,除了卖房炒股的(现实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人物写的不丰满但已经有了骨感,值得一看。

  2013/7/23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钱来来理财记》经典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