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三毛》是一本由(台湾)三毛著作,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1.80,页数:13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亲爱的三毛》读后感(一):亲爱的三毛阿姨
“我愿意在这步入夕阳残生的阶段里,将自己再度化为一座小桥,跨越在浅浅的溪流上,但愿亲爱的你,接住我的真诚和拥抱。” 这是打开《亲爱的三毛》这本书开始的第一段话,这本书其实是她在台湾一本杂志上开的一个叫做《亲爱的三毛》的专栏,跟读者通过书信的方式,倾听读者的心声,此时的三毛也不过步入中年而已,她却说自己已经步入夕阳残生的阶段了,而她却在48岁那年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其实有谁耐得住寂寞呢,不过是无可奈何而已”。 寂寞,孤独,无助,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谁都忙碌的往上爬,谁都孤独,尤其这几年,关于孤独,所有人都觉得孤独就对了,孤独没有不好,人总是要学会跟自己好好相处,没有谁能陪我们一辈子,等等,在现代人眼里,只有耐得住孤独,寂寞,方能得始终,我们只不过是不愿意去正视孤独,所以用逃避的办法告诉自己,所以人都一样,不孤独的人才是没前途的人,从而忽略自己内心那些对别人的羡慕,天冷了,有人惦记着自己多穿点,而不是自己去看天气预报,加班回家有一盏灯,和一碗热腾腾的面,而不是摸冷冰冰的钥匙,生病时有人拖着去看医生,盯着你吃药,而不是自己一个请假在家盖着棉被喝着热水,我们不是不想,我们只是无可奈何。 “原谅他人的错误,不一定全是美德。漠视自己的错误,倒是一种最不负责的释放” 我们总是特别容易逃避自己的错误,为自己的错误找各种借口,又或者把错误推到别人身上,“如果不是他,我也不会这样”类似的话总是出现,却不曾想过,错误是我们自己犯下的,即使有别人的因素在,那也是你自己没有判断好,承认错误很难,推卸责任很容易。 原谅他人的错误,我们总是主要看这个“他人”是谁,而不是去关注错误的事,如果这个“他人”是你的领导,是你需要拍马屁的对象,那么你即使知道错的,你也会说成对的,如果这个“他人”是你完全不需要吹捧的对象,往往会出言指责,说出各种大道理,最后才像赦免一样,说我原谅你了,这样的原谅错误的一种方式,还不如不原谅。 “朋友之间,相求小事,顺水人情,理当成全。过分要求,得寸进尺,是存心丧失朋友最快的捷径。” 我特别喜欢这段话,这世间所有的感情,都是需要经营的,不是只有爱情需要经营的,之前在网上看到过一段话“好朋友就是,不要经常联系,但你找我,我都在。”默默关注,然后各自默默努力,能够做朋友,肯定是彼此都很懂对方,很多话没开口,对方就已经知道了,而我们也不会提强人所难的事情,所提之事,必定也是对方可以办到的,如若办不到也不会心生怨恨,因为我们知道,对方已经尽力了,说说我前年因为家里发生了一些事情,需要钱,我犹豫了好久,跟我从小就认识的闺蜜开口了,她二话不说,就说她后天发工资,就都给我转,当时我真的快哭了,我也知道她刚出来工作,工资不高,我一直都跟她说谢谢,她说都是自己人,不用谢,我也知道她是真不需要我道谢,古人说了“大恩不言谢”但是没说后半句“必成仇”所以不要提过分的要求,也不要在收到人家帮助后,觉得大家这么熟了,就不用谢了,谢谢可以不用用嘴说,但要放在心里,以行动回应人家,这样的友情才可以长久。 这本书最后一章,是三毛在1991年新年的第一天跟大家的问候,说了很多新年期许,对于新年有什么期待,可是呢,在三天后,她选择永远的离开我们,三毛在回复读者的信中,很少提及她自己,总是给人感觉是个特别温暖,特别的温柔,像个知心姐姐一样,倾听者所有人的烦恼,却没有人去倾听她的烦恼,或许,那是她最好的选择,她是个奇女子,她走遍了万水千山,她要回去跟她的荷西团聚了。
《亲爱的三毛》读后感(二):亲爱的三毛
做为一个四十岁的人,看此书感觉颇有些奇怪。我想到了这个年纪的人,要么在滚滚红尘中平庸度日,要么思想行为上有一定的造诣,所以看三毛的读者来信总觉颇为微妙。
此书与《谈心》的体裁一致,都是读者来信回复集,但明显应该是有深的多,内容带有颇多的思想哲学社会等因素,这可能有是在不同载体栏目的关系,可能也有编辑的原因。
还是那个感觉,三毛如同前文明时代的人,尚没有被商品经济所浸染,加上其家教之宽容和自身的经历,有着平常人所没有的思考角度与深度,完全可以可以给予人以一定的渲泻与帮助,虽然内容颇有我不太欣赏的“心灵鸡汤”的味道,但鉴于其写作的时代,还应该是真诚的。
《亲爱的三毛》读后感(三):亲爱的三毛
上完课,做个运动,冲个澡实在是太舒服了,不如写点东西吧!说写不如说是摘抄,你我共勉!
爱,是人类唯一的救赎,在我们有生之年,即使失去了心爱的人,如果我们一日不死,那人就在我们的记忆中永远共存;知道我们又走了,又会有其他爱我们的人,把我们保持在怀念中。
年轻人特别有权利做梦。梦想,可以天花乱坠,而我们怀抱这个心态,无情苍天都被我们的想象力弄成了下花雨,而我一朵也不拾,也不感到悲伤。
理想,是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踩出来的坎坷道路,我们要得着这条“道路”,‘真理和生命’就得一日一日慢慢地去走----踏踏实实地走去。在里面付出汗水和眼泪,方能获得一个有血有肉的生活。
婚姻是人生大事之一,如果当事人自己心里都不明白,难道神明比当事人更应该了然,反之,如果你对这件事情心里已经一清二楚,还会再来求神拜佛吗?
不许向恶人妥协!-----
我们假想生活是两种必须玩耍的游戏运动器材,一种是秋千,一种是跷跷板。
跷跷板一个人不能玩,我们无可选择地只能让生活中的父母、手足,同学,老师,以及社会上与我们共同在大环境中的人,坐在对面。
于是,我独自坐在板的这一边,很孤单,而那一边上来的人,很可能因为体重的关系,一来就将我弹到空中去。这时候,我们不能要求对方减肥,减到与我们并重,而对方也不肯把脚松一下,放过悬空的我们。我们只有用智慧去对待这场游戏,想出办法来,使我们平稳落地。
另一种游戏是打秋千。这可以是独立的,推着秋千跑几步,跳上去,自己用脚蹬。秋千可以是他人在我们身后推,一次两次三四次,把我推的大幅度摆荡起来。那些推动我们的手,也就是家庭,学校,社会的代名词。
在人生的开始时,我们大半都在打秋千,等到学会抓稳的方法时,才能跨上跷跷板,试试看自己能不能与他人平分秋色而不受伤害,进而共同创造美满人生。
以后在意念上一再强暴你的人是你自己。
人生永远柳暗花明,正如曹雪芹的句子---“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睡觉了,不早了,也只是摘抄了部分,当时心里为之一震的句子。
生命真是美丽,让我们珍爱每一个朝阳再起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