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怪癖心理学》经典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2-23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怪癖心理学》经典读后感10篇

  《怪癖心理学》是一本由冈田尊司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2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怪癖心理学》读后感(一):有“癖”不及“怪”的界限在哪里

  这本读完后,一直想写点感受出来,但一直没有动笔,因为一直处在一种比较纠结的状态之中。

  这本书作为一本心理学的通俗读本,是十分成功的。作者避免了使用心学术语和晦涩的表达方式,以精心挑选的事例作为先导,阐释从平常人到知名人士生活经历解释这些人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从而给出心理学的解释,让人在不知不觉之中接受一些心理学的概念。此外,作者在分析人物心理时,使用了贴近读者的笔触,在追溯人物生平经历时,力求细腻地再现人物心理状态的解说,均大大增强这本书的可读性。然而,我的困扰其实书外的一个问题

  本书的书名中有“怪癖”两个字,正是由这两字产生出的一个疑问一直困扰着我。

  “癖”与“怪癖”的界限在哪里?

  “癖”本身就是由”病“和”僻“各取一部分组成,从这方面来看,癖,本身就指向一种非正常的状态。然而,在我国文化中,对于“癖”的认识并不完全是贬义的。略去和本书的相同一些内容,只看不同之处的话。我们可以看到一番不同的风景

  林逋隐居时养鹤种梅以“梅妻鹤子”之癖成为美谈。如果说苏轼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准确地概括出嗜物成癖的心态的话,那么他的“非人磨墨墨磨人”则完全显示了其身在“癖”中的乐趣。明末的张岱甚至主张”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这种以癖验人的观点,固然有些偏颇,但却可以从侧面看出中华文化中对癖的另类视角。至于《聊斋志异》中的石清虚蓄石成癖,以至于不惜减损自己寿命的行为,更是令人印象深刻

  而细查本书中的“怪癖”二字,无论是从最求完美的自我伤害到宣泄快感的自我放纵,还是从孤单失群的臆想猜忌到逆反乖悖的嗜虐行为,抑或是从双重人格的自我保护与矫正,到依恋外物失去自我危险,以至于忐忑畏惧的不安心理。这种种怪癖行为,大多数指向是或他人或自身非正常的伤害行为。这时,我也许可以说。正是这种伤害行为的出现,才是区分开“癖”和“怪癖”的标准

  对于“怪癖”的形成,心理学家往往要追溯每个人生长历程,尤其是童年的经历,这一点起码可以证明人的连续成长过程,这一点尤其对教育行为有着重大意义。然而,为什么中国文化对“癖”有着一定好感呢?

  作者在本书的结尾处,从两方面进行了归纳:一方面“人类根本欲望,就是本能地将自己保护起来的欲望以及谋求他人认可和爱的欲望。”;另一方“就是与他人的沟通“。这两方面,无疑是人的安全需要稳定需要和群体需要。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讲,无论是“天地君亲师”的顺序还是“长幼有序”、“男女有别”的观念,还是“仁者爱人”“兄良弟悌”的原则,都可以在不同程度满足这两方面的需要,也许这才就是传统文化中人们对及“癖”不及“怪”的包容态度产生的原因吧。

  《怪癖心理学》读后感(二):从心出发,审视自身

  现在报纸上最多出现的是,是“XX市某XX杀死一路人,疑为精神患者所为”,这样的新闻,往往令人恐慌。怎么好端端一个人,突然就有了什么抑郁症、妄想症、人格分裂?怎么就突然就随便杀人了呢?那些个病,到底是啥玩意儿?

  然而反观社会,当世界扁平化,当信息泛滥化,当竞争炽热化,人与人的心理距离逐渐拓宽,心理处于亚健康不在少数。有些人兀自抱怨个不停,有些人极度缺乏安全感,有些冷漠至极,有些人对生活都要失去希望了,只是它们活在深层,表面看不出,大约只有非常亲近的人才知道他们的痛苦绝望

  我有幸在以往的日子里,有人信任我,且愿意讲自己的苦恼倾诉给我听,作为倾听者的我,也从倾听,给建议,到了对心理学感兴趣的人。为什么一个看上去能力极强的人,他会对生命厌弃?为什么一个学历极高的家庭,却要虐待一个孩子?为什么有些人一直那么没信心?这一切,都和人们的心理紧密相连。

  手上的这本书,标题为《怪癖心理学》,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猎奇心理与窥探欲,本以为这只是哗众取宠,然而书的内容与章节极适合入门者的学习,条目清晰,分析明确,又常举我们耳熟能详名人典型案例,不仅能跟着作者的思路去分析心理活动,更能在这样的分析之中,了解过往的名人的生活轨迹为何是如此这般。

  何为怪癖?怪癖亦可理解异常心理。譬如常见的露阴癖,自恋症,自闭症,等等。然而,我并不建议读者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他人,因为每一个症状与其所带来的行为背后,皆事出有因。在跟着作者的思路行走时,这些行为,或许也正是自己呢?读心理学的图书,在分析他人所遇事情与心理的同时,也是审视自己内心的一刻。发现他人,即为发现自己

  如书中所言,人类最根本的欲望,就是本能地将自己保护起来的欲望,与谋求他人认可和爱的欲望。若使用不当,不爱或是溺爱,都让人陷入另一种保护自己的方式。在这里,人只存着两个问题:一、如何认识外界?二、如何认识自身?这又是以童年为起源,改变了人的一生。任何一个认识得不恰当,就只能让自己忍受着痛苦,让他人担心

  我以为,一个人,若不拘泥于某种特定的生活方式,并结交更多的朋友,得到更多更顺畅的沟通,非常必要。了解怪癖可以作为一个入门学习,而认识心理学,能让生活趋于美好,也能让社会趋于安定

  《怪癖心理学》读后感(三):潜伏在身体里的另一个自己

  写标题的时候联想到多年前风靡一时漫画——《世界上的另一个我》。小松奈奈和大崎娜娜的名字都叫NANA,但她们却是从性格到经历都不相同的两个女孩子。然而命运让这两个性格截然相反的NANA在生命的驿站中相遇了。虽然两人性格不同,但外向的大崎娜娜与内向的小松奈奈却能在性格上相互补充,成了一见如故好友。看这部漫画时会觉得有些瞬间自己是娜娜,有时是奈奈。看完《怪癖心理学》后,意识到其实娜娜是我,奈奈也是我。人本来就是多面的,心理也是多层次,所以很多时候大家对同一个人会有不同的评价。有多少人在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我们此时此刻看到他或她,也许在彼时彼刻完全是两种类型的人,即使在夜深人静时看到的自己也未必是真正的自己。人和人生都是这样,充满了各种可能性。这本书是花了几个晚上坐在床上读完的。第一章读的心惊胆战恐怖的完美主义的种种迹象和我本身太像了,虽然还不至于到达极端程度。不过,后面的章节越读越放松,渐渐明白每个人都有一些偏执和固执。这本书给我的启示有两个。一是“每个人都有病,药不能停”。这里说的“脖是指异常心理,“药”是指自我救赎。只要不走极端的异常心理都是正常无害的,无需太过恐惧,但要有意识的进行自我克制和改善,毕竟,从死胡同里掉头走回来那是极好的。二是“一定要好好守护孩子的童年”。作者讲述了很多的异常心理,表面来看各不相同,而其实本质相通。追根溯源,大部分的异常心理都是小时候缺乏母亲条件的爱和认可导致的。当这两种基本欲望被破坏时,人就会进入没有出口的追求自我的封闭电路中,又或通过自身人格分裂来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庆幸是在有孩子之前读到这本书,它让将来的我会更注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给予孩子充足的爱和培养自信心是一个母亲特别需要注意地方。亦舒在小说《喜宝》里曾写到:“我要很多很多的爱,如果没有,那么我要很多很多的钱。”这句话曾引起多少女人的共鸣,讲述的就是精神需求相对物质需求而言要重要的多的道理吧。

  《怪癖心理学》读后感(四):我们身上都有怪癖《怪癖心理学》

  我们身上都有怪癖《怪癖心理学》

  书的名字叫《怪癖心理学》,作者是日本人,看名字,怪癖好像和我们普通人普通生活并不相关,不过作者上来就说这本书写的是异常心理,并不是异常人的心理,而是我们每个人都可能经历,而且都曾经经历过的异常心理。所以书名叫做“异常心理学”就更容易理解了。

  那么心理的异常是不是就是精神疾病,甚至就是精神障碍呢?作者说不是,不过即便把心理异常看成是不太严重的精神疾病,其实也没什么问题,一说精神疾病,一说心理治疗,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就好像是得了严重的精神病,就好像整个人都变得怪异起来,其实心理疾病和身体的生理疾病是一样的,一个简单的心理问题,就好像是一次心灵的感冒,很普通,很正常,可以不治而愈,也可以请医生看看,治疗一下,没什么大不了的,治疗好了,就和平常人一样去工作生活,并不是有了一点精神疾病,就永远都是精神病了。

  书里面提到的精神问题,还是先不用“精神问题”“精神疾病”这些名词了,看着挺吓人的,还是用作者所说的“心理异常”来代替吧。书里面介绍的第一种心理异常是完美主义,完美主义不是挺好吗?但是任何优点走入极端都会转化成缺点和问题,过于追求完美主义,就变成了类似的强迫症,我爱人喜欢干净,我洗的碗,她都要重新洗一遍,认为我洗的不干净,这就有点强迫症的意思了。

  第二种是罪恶感,这段分析挺有意思,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有阳光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当我们过于追求阳光的一面,而压抑阴暗的一面时,自己就会陷入很痛苦的境地。压抑时间长了,很可能损伤自己的,或者爆发出来伤害别人。所以有时候我们也应该让自己阴暗的一面有所发泄,当然当你知道了这个道理以后,你就会在发泄的过程中,为自己安装一个减压阀,让自己一点一点的释放,尽量避免出现严重伤害别人的情况

  第三是自己内心的敌人,自己内心的敌人是最恐怖的,作者介绍了罗素和夏目漱石等名人的案例。第四是别被相反心理所愚弄,比如逆反心理。第五是你身体里的另一个你自己,也就是你自己的无意识。第六部分是玩偶之家,讲述的是自恋者,里面的案例也都挺可怕的。第七部分是自我否定,讲述的是酒精依赖症等问题。

  书里面作者使用了大连的案例,很多都是来自于名人的,让人看了感觉触目惊心,名人我们往往都会感觉身上有光环,一旦一个人在某个方面获得了成功,我们就会觉得这个人在其他方面都是很优秀的,其实名人也都是普通人,只是在某个方面比我们强,因为他们把很多经历都投入到自己的强势方面,所以名人和普通人相比,往往更容易出现心理上的问题。

  其实能够健康平安,心境平和的走完自己的一辈子,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成就。经历异常心理也未必是坏事,异常心理时刻提醒我们,要关注我们的心理健康,不要让异常心理恶化成严重的心理疾病,让我们不要忘记为我们的心灵不断补充营养

  《怪癖心理学》读后感(五):不可不知的隐秘心理

  不论是网络上还是电视上,随着传播手段的快速发展,新闻传播的速度变得越来越快捷,这种快捷也让我们能够及时了解到社会上发生的各类案例,这些案例中有很多是与心理有关的,即使表现出来的形式看似与心理无关,但是经过专家的分析,统统指向了心理问题,比如前一阵子的某大学研究生毒害室友,更有中学生跳楼自杀事件、某极端案例犯罪手法极其残忍报道不胜枚举。当这些新闻被报道出来之后,一些分析者也把这些案例当成了心理学研究的一个事例,他们从中发现这些人的特殊心理,以及这些心理如何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了影响

  所以,这些年关于心理学方面的书出的也越来越多,作者的专业也各不相同,比如《怪癖心理学》的作者研究的领域涉及的都是一些怪癖,不仅吊足了读者的胃口,在心理学方面也算是独树一帜。作者更是在序言中,向所有读者说明,每个人都有异常心理,而且这些异常心理的萌芽大多都在孩童时代,如果成长过程中这些异常心理没有被克服,就会做出危害社会、危害自己的事情来,了解异常心理可以帮助我们应对一些特殊情况的发生,在人生中迷失自己。

  作者在《怪癖心理学》中的素材可谓丰富,不仅有一些普通人的案例,更有一些大家包括文豪、画家、社会知名人士等等人群的案例分析,借由这些典型的案例,作者分析存在于他们身上的极端异常心理形成的原因、表现以及产生的危害,让读者更加清晰地对这些怪癖心理加以认知

  我们在历史课本中所知道的甘地是非伟大的一个人物,但我们从作者这里了解到他是因为有着恐怖的完美主义异常心理的,他有非常严重的洁癖,因为父亲的死亡他有产生了强烈内疚感,为了弥补这种内疚感,他禁欲、素食、任何事情自己亲自动手,这种强迫自己苦修的能量成为他成就伟大事业的原动力作家三岛由纪夫也是个完美主义者,他非常守时,但忍受不了其他人不守时,最中因为这个完美主义而自杀。

  作者在书中列举了更多异常心理的代表人物,借由他们我们认识到了这种典型的心理特征,也见识了生活中更多这样的人。这些人有的因为这样的异常心里走向另一方面的成功,比如甘地、叔本华、尼采、王尔德等这些非常有名的人物,他们身上存在的异常心理成就了他们,最终也毁灭了他们,而更多的普通人因为没有让自己的异常心理得到很好的治愈,基本上都是以悲剧收场。

  作为普通的读者,我们读这样一本书,是为了对自己周围的人和物有所察觉,对自己也有所了解,让我们的心理更加健康。

  《怪癖心理学》读后感(六):做有特点的平凡人

  「你说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到来。仿佛此刻呼吸着亦该庆贺。」BY十元诗苑

  读完这本书花的时间有点长,用了三天。

  这期间D城的天气经历了一日的雨水、一日的阴霾之后,在今天终于放晴。读完书前后的心情是有着很大的变化的,与书的内容有关,也许3.01的未眠夜有关。

  首句摘自微博上@十元诗苑 同学。也让我在此刻,隔了玻璃窗向外望去,在看到明媚的阳光,以及远处影影绰绰的山峦之时,也带着对生之美好的感怀。

  对心理学一直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也希望学习更多的知识,去更好的理解自己。所以在初读时,总是会比照着自身或是所遇之人事,对作者冈田的例子去做比较和分析。向来觉得读书时候不自觉的对号入座大概是不好的,然而至今仍是会如此。

  这也是《怪癖心理学》这本书作为一部普通科普性心理读物的成功之处,由浅入深,又深入浅出,让高深复杂的心理学问题变得浅显易懂,让读者能够从诸多的案例中看到自己或存在于身边的影子,从而能够更好获得一个更为健康的心理,一个更为美好的生活。

  对于腰封上有言道,「但是为了要保持正常,符合世界的眼光,他们客克服了这些怪癖。因此,毁掉了他们的异禀」。

  我对此有着不同的看法。不是所有的怪癖都是应当保留的。

  这个世界是多元化的,也充满着包容性,生活的确有着艰辛和不易,但还未残酷到磨平所有的性格和棱角的时候。

  那些好的、本质向善的所谓“怪癖”,都是可以为之接纳的,我们也可以在自己身边、书中、媒体上见到许多这样有趣的人。平凡与独特,有时候并不完全矛盾。

  所以我更喜欢的是普通但又不失特点的人,与之相处会让人感觉生活美好温暖,又充满活力。

  对于为了怪癖而怪癖,为吸引目光而特立独行的这些扭曲了天性的现象,是为大多数人所不喜的吧。而对那些于自己无益更对社会有害的怪癖极端心理,若是自己任之、由之,其后果之可怕可想而知。

  我们需要勇敢去发现这些内心的阴暗面,去正视自己,直面人生。

  先前书友水秀乡同学分享自己的感想,觉得评论的十分恰当,也道尽自己所想,这种“所见略同”的感觉实在是令人惊喜;而对于全书,以及水秀乡同学的评论,许是因了近日所闻所见,让我最为感怀的是此书的结束语:

  「为了能在混乱的时代中坚强地生存下去,我们首先能做的难道不是在珍惜与身边人之间的纽带的同时,有一颗能对任何细微事物都深感幸运的丰富内心吗?」

  此前我所纠结的那些小情绪,那些自己所耿耿于怀的、放不下的执着,也在读罢书,更在前夜的昆明流血之后消失不见。

  水秀乡同学以“怜我世人,忧患实多”为题评此书,深有同感的同时,也告诉自己,在我们有生之年,用一颗平和善良的心,去爱、去生活,珍惜当下,如此已是幸福。

  :

  「」为引用。读后小感写的有些没有章法、毫无逻辑,许是脑子里装的东西太多、想要表达的太多,反而语无伦次了。日后复读续修。

  《怪癖心理学》读后感(七):别怕,你只是看见了自己

  因为“怪癖”两个字,初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只是把这畅销书当做刺激眼球的猎奇读物。又因为对畅销书,尤其是很多国内冠以心理之名的书的是失望,我并没有被这部书震撼的预想。而对于这部书里的名人案例,我也没什么期望,因为我之前可以说是对三岛由纪夫、夏目漱石亦或是李尔王都一无所知。

  “异常”、“蹂躏”、“偏执分裂”、“出卖肉体”......这些目录里字眼看起来不会扎根在我们这些普通人的内心,而书中卖淫的上班族、恋上母亲的人和自杀的作家又戏剧到仿佛只能作为戏剧出现在我们眼前。可是,当精神科医生冈田尊司把最终事件一一解剖,再由浅入深地排列后,我惊讶那些极端行为的根源竟然也藏在自己的脑子里。

  或者说,我并不惊讶自己也曾经产生过一些莫名的情绪,只是没想到会在书中极端人士的故事里找到共鸣,并且在心理学定义里找到归属。

  比方说我曾经认为“完美主义者”完全是一个正面的称赞头衔,“追求完美”是高尚而坚毅的品格,于是把拥有这种标签当成了人生目标里的一个。但现在才明白,原来“完美主义倾向”只是一种中性的界定,不褒不贬,而追求完美只是为了满足自己情感上的需要。三岛由纪夫有完美主义、黑天鹅有完美主义、卖淫白领的分裂也开始于完美主义......完美主义可以是不敢面对人之本性,也可以是吹毛求疵。而成功者沿着完美主义道路成功也许只是恰好没有碰到足以让自己的态度急转直下的小挫败,而自杀的成功者心中作祟的完美主义一点也不会给死亡增添一丁点悲壮的浪漫色彩。

  冲到顶峰的人自杀了,而没有冲到顶峰的我们若是到了那个位置,会比别人明智吗?

  调皮的孩童总被想成天真,但那又算不算潜藏在心底的罪恶快感?想特立独行却服从规矩的压力,难道不是能杀人的相反心理的最基本体现?希望用礼物感动他人的想法,是不是开始于微小的自我否定?

  我想我应该永远做不出书里的极端事情,但是我却也可以轻而易举理解他们动机中最开始的心理。看着那些遥远的人,我却也能因为冈田尊司的分析而更了解自己。

  伟大或猥琐,原来都起源于人之常情。我甚至怀疑,不,是相信人类的进步是由一系列的情感推动的。因为不满足,所以才追求;因为更不满足,所以才破坏;又是为了满足,所以才开始爱心重建。

  直到现在,我脑子还是有点乱,因为我不知道要怎么捋清楚别人心里和自己心里的每一丝一毫。对于现在的我,心理学就像是一个无底洞,《怪癖心理学》让存在于我脑中的洞口显现。

  《怪癖心理学》读后感(八):一些人杀人,一些人抓人

  在读《怪癖心理学》的时候,我一直在想,这里到底有多少心理学的硬知识。是的,作者是一个“精神科医生、医学博士、作家”,但这本书毕竟不是学术书籍,是否会误导人们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想法。

  当然,在提出我的质疑之前,我觉得还是得先公允的对本书进行一个全面的评价。——尽管作为一个随性的人,我个人觉得“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但既然在豆瓣上发言,我还是尽量能客观一点。

  一方面是我自己作为读者的亲身体验,对于不少外国书籍,一看到豆瓣上有人说翻译得不行,自己绝然是不敢买的,但后来我发现我所想读的那些书,大部分都是理论类的,一些纰漏不至于影响我对书的理解。——所以,千万不要因为豆瓣上所说的缺点,而放弃了一本不算糟糕的书。

  另一方面是我作为书评人的经验。去年写了一篇梁鸿的《出梁庄记》的书评,我给的是二星。当然,不是说这本书不好,而是“失望”——她本来可以做得更好。而尽管我也在开头说了这本书有诚意,但很可惜的是,现在我的这篇二星书评忝列在第二。从那以后,我就在思索,或许我每写一篇书评,应该更公允。——不过,作为一个随性的人,我依然没有控制住自己。

  说了这么多题外话,还是说回《怪癖心理学》来吧。用一句话来解释这本书,那就是每个人都有极端,关键是你要认识到自己。不管是完美主义,还是偏执狂,都忽略了人之为人,是在于过程,而非目的。所以,为什么有些很完美的人会走向崩溃,恰好是因为他认为完美的人才是目的,而忘了成为完美的人的过程才是人生。

  但遗憾的是,我看到不少书评都不约而同地引用了这样一个观点:你之所以会难以控制,要么是在压力过大的情况下失控,要么是在没有能够承受压力的时候承受了不该有的压力。而后者,就是被人常常提到的童年阴影。

  在这里,我不得不再次引用一个事实,自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在美国流行开始,精神科医生最喜欢问的就是你小时候受到过什么性侵。在医生的“帮助”下,不少人回忆起了不少童年阴影。但这些不过是捕风捉影的莫须有。

  确实,一个人童年如果有阴影是容易走向歧途,但正如美剧《犯罪心理》里一集结尾,探员和罪犯说的话:“是的,出身在那样的家庭不犯罪也难。但是有些人在杀人,而另外一些人却在抓这些人。”是的,这个探员也有着和罪犯一样的童年阴影。

  《怪癖心理学》读后感(九):你的怪癖的我的心理

  读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我经常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总是以自己做模板来解读各种心理异象。这本《怪癖心理学》书名叫的比较惊悚,但是书里其实也并没有写太多的心理变态,事实上,读下来之后就会发现,所谓的异常心理,可能你我都有点,只不过是严不严重极不极端的问题。在平凡的现实生活中,我们没有那样的透视眼镜,能够一眼就看穿谁的异象,但是,其实,每一个人的心理世界事实上都是庞大无比的。当我们阅读了一些心理学书籍之后,其实最想了解的,是自己。

  书里的很多实例都是比较有名的人,比如作家、明星等等,当你看着冈田尊司对他们的分析,你就会觉得这个不完美的世界上,你为何还要追求着不存在的完美呢?这的确是现代人在重压之下容易走的死胡同啊。不久之前看了《飞行大亨》,男主角应该就是比较典型的各种心理异状的集合体——完美主义,一旦遭受打击,就意味着所有的失败。洁癖,甚至无法握住门把手走出来。整个世界似乎都是有害的,他太过于疼爱自己,于是,将自己圈在一个小屋里。在外人看来小屋肮脏不堪,但是他却认为这是在保护自己。

  冈田尊司说,人类最根本的欲望,就是本能地将自己保护起来的欲望以及谋求他人的认可和爱的欲望。就像传统的心理学分析一样,很多怪异的症状难免不了去追溯原声家庭的各种,特别是不被爱被歧视被冷落被抛弃等等。我们无法求得世界上所有的为人父母真的能做到为人父母,也不是所有自以为爱的父母真的就科学的在“爱‘。但是,你会发现,以爱之名的不爱其实在世间比比皆是,如果真的如此,那么稚嫩的孩童怎么能避免这样的伤害呢?

  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也没有办法给出一个好的解决办法。然而,当我们长大了,有一天也懂得更多了,却无法再苛求自己的父母给自己一个快乐被爱圆满的童年。人的强悍,就是一边受着伤害,一边自我努力修复,然后笑意盈盈的去迎接自己生命里的新生命。

  冈田尊司也说,其实,最终良性的心理互动,最终的归宿还是人与人的关系。我喜欢这儿充满了温情的总结。在这个世界上,想要做到不受到一点伤害成长真的是可遇不可求的,但是,我们还是要相信爱,看见自己的伤口,却尽量避免带给别人伤害,给自己的下一代以爱,而不是伤害的重复。

  《怪癖心理学》读后感(十):简单的我爱你,你却老不信

  让我们先从动画电影《冰雪奇缘》(《Frozen》)谈起,因为这里有两个很典型的例子,可以应用本书中的内容予以分析,一切向这对姐妹的童年追溯。

  关于姐姐艾莎,其实在配乐“let it go”里面已经做了全部的呈现,这是艾莎心态最好的总结。

  “Don't let them in, don't let them see

  e the good girl you always have to be

  Conceal, don't feel, don't let them know

  Well, now they know"

  艾莎的童年经历必定在她心理种下了深深的怀疑和回避。一方面是父母对她的约束和要求,加上艾莎出于恐惧对自己深深的封闭,一言以蔽之,艾莎的世界是缺乏温情的,看这像不像被深深压抑的尼采的童年。在这一点上,天才、普通人、王侯将相,并没有什么区别,换句话说,如果童年时期完整的依恋关系缺失,是其他方面的外部成就所不能代偿的。

  同理,妹妹安娜的童年也存在这一定程度的缺憾。这是故事展开的基础。

  但是,或多或少的心理上的怪癖,并不是大问题。大多数人会通过在青年阶段对自我同一性的实现而克服。因此,怪癖心理学主要研究的心理现象是止步于社会性的层面,这与是与精神疾病最大的区别。但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一种亚稳态。长时间对正常心理的偏离,是滋生例如抑郁症、恐惧、焦虑、强迫症、神经性厌食/贪食症等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精神疾病的温床。例如,神经性厌食/贪食症的易感人群便是青春年少、有完美主义倾向的女性,这样的患者要在何等美妙的年华里为自己对完美狂热而偏执的追求付出令人唏嘘的代价。

  说到底,无论是极端的完美主以及性格中差异巨大的两面性还是其他的心理问题,最本质的原因有二:其一是基本的安全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其二是主客体认知存在一些偏差。因此,他们的内心多是在怀疑与挣扎中摇摆,这也是痛苦的根源和他们寻求心理治疗或者用其他方式排遣心绪的动机。

  通篇读完,我觉得重要的概念有两个:

  1.主客体认知:我们如何认识外部世界和自身。

  2.自我同一性:http://baike.baidu.com/link?url=tavy4j_stnJQjd7yLjJajIPHnbt_OTiegZ5Rdac_1eenKbOsk7r9FrjbX4GKAxpM

  所以,心理的发展总是一个经过探索与怀疑的过程,普通人和异常人群的区别仅仅在于普通人在经历了尝试、怀疑、苦痛之后,获得了普通人的幸福,接受了一切好的坏的,无论对人对己,主观认知和客观事实之间没有巨大的鸿沟。而异常人群则是在这个trial and error的过程中,像一条越来越偏僻难行的路上走去了。这条路上多是怀疑与对自我天性的压抑,或者放逐式、宣泄式地产生强大的爆发力,可见个体的潜力是惊人的,最典型的例子便是甘地严格的禁欲。

  所以,异常心理的一个重要表现便是充满了怀疑的,无论怀疑自身还是怀疑外部世界。可想而知,童话里都是骗人的,“简单的我爱你,你却老不信”,绝不是一件浪漫轻松的事情。

  基于以上认识,能够在性格和稳定的心理形成过程中,发挥最重要的作用的时刻便是童年期和青年期了。童年期主客体认知逐渐形成和完善,青年时期经过了纠结实现自我同一性。所以,最美好最不安分的青春年少,无论是中二也好阴郁也罢,通过这段时间,我们大都获得了健全的心理和多彩的生活。这才是心灵成长的本质。

  最后,说一下阅读感受。总体来说语言流畅,丰富的例子使得它成为了一本有意思且平实明白的科普读物。美中不足的一点是,全书的结构只是主要章节划分下面有一级次级标题,并且次级标题之下内容划分又很零散,所以说理不够明晰,知识的呈现缺乏层次感且不成体系。如果能再分出一层次级标题就更好啦。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怪癖心理学》经典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